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合集下载

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五章

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五章

第五章集成运算放大器5-1 什么是直接耦合放大器?它试用于那些场合?与阻容耦合放大器相比有哪些优点?答:用来放大缓慢变化的信号或某个直流量的变化(统称为直流信号)的放大电路,称为直流放大器。

适用于放大缓慢变化的低频信号和交流信号,与阻容耦合放大器相比能够放大缓慢的低频信号,不紧能够放大直流信号,也可以放大交流信号。

5-2 直接耦合放大器有什么特殊问题?在电路上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答:直接耦合放大器采用直接耦合方式,因而带来了前后级的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的特殊问题。

因此在电路的V2的射级上加接了R e2 ,抬高了V2管的射级电位,或者将R e2换成稳压二极管V Z ,采用NPN和PNP管组成的互补耦合电路。

5-3 解释:共模信号、差模信号、共模放大倍数、差模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

答:共模信号:在差分放大电路中,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输入信号称为共模信号;差模信号:在差分放大电路中,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输入信号称为差模信号;共模放大倍数:在差分放大电路中,共模放大倍数为双输出端的差值,为零,这样更好的抑制了零点漂移现象。

差模放大倍数:在差分放大电路中,差模放大倍数为双输出端的差值,放大倍数为A vd = -βvOvI = -βRcrbe,该电路多用一只三极管以换取对零点漂移的抑制共模抑制比:差模放大倍数与共模放大倍数的比值称为共模抑制比K CMR =AvdAvc当电路完全对称时A vc为零,则共模抑制比K CMR 无穷大。

5-4 集成运放由哪几部分组成?试分析其作用。

答:集成运放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输入级:由差分电路组成,应用该电路的目的是力求较低的“零飘”和较高的共模抑制比;中间级:高增益的电压放大电路组成;输出级:三极管射极输出器互补电路组成;偏置电路:为集成运放各级电路提供合适而稳定的静态工作点。

5-5 集成运放有哪些常用参数?解释这些参数的含义。

答:(1)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A VO无反馈时集成运放的放大倍数。

集成运放电路习题答案

集成运放电路习题答案

第五章集成运放电路习题答案(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集成运算放大器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的特点(1)内部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没有电感和电容,需要时可外接。

(2)用于差动放大电路的对管在同一芯片上制成,对称性好,温度漂移小。

(3)大电阻用晶体管恒流源代替,动态电阻大,静态压降小。

(4)二极管由晶体管构成,把发射极、基极、集电极三者适当组配使用。

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1)输入级:是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两个输入端分别为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作用是减小零点漂移、提高输入电阻。

(2)中间级:是带有源负载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作用是进行电压放大。

(3)输出级:是互补对称射极输出电路,作用是为了提高电路的带负载能力。

(4)偏置电路:由各种恒流源电路构成,作用是决定各级的静态工作点。

3.集成运放的理想模型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有:差模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 do ,共模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 co ,共模抑制比K CMR ,差模输入电阻r id ,输入失调电压U io ,失调电压温度系数 ΔU io /ΔT ,转换速率S R 等。

在分析计算集成运放的应用电路时,通常将运放的各项参数都理想化。

集成运放的理想参数主要有:(1)开环电压放大倍数∞=do A (2)差模输入电阻∞=id r (3)输出电阻0o =r(4)共模抑制比∞=CMR K理想运放的符号以及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do i do o -+-==u u A u A u 如图所示。

u ou -u +(a )理想运放的符号 (b )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图 理想运放的符号和电压传输特性4.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分析依据引入深度负反馈时运放工作在线性区。

工作在线性区的理想运放的分析依据为: (1)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为零,即0==-+i i ,称为“虚断”。

(2)两个输入端的电位相等,即-+=u u ,称为“虚短”。

讲义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讲义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上一章介绍的用三极管、场效应管等组成的放大电路称为分立元件电子电路。

)集成电路:如果在一块微小的半导体基片上,将用晶体管(或场效应管)组成的实现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制造出来,这样的电子电路称为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其自身的参数及技术指标。

模拟集成电路种类较多,本章主要介绍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本章要求:(1)了解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及主要参数的意义。

(2)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理解理想运算放大器并掌握其基本分析方法。

(3)理解用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加减、微分和积分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

(4)理解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5.1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5.1.1集成运算放大器芯片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很高放大倍数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是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拟集成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是一种多端集成电路。

集成运放是一种价格低廉、用途广泛的电子器件。

早期,运放主要用来完成模拟信号的求和、微分和积分等运算,故称为运算放大器。

现在,运放的应用已远远超过运算的范围。

它在通信、控制和测量等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1、集成电路的概念(1)集成电路:禾U用半导体的制造工艺,把晶体管、电阻、电容及电路连线等做在一个半导体基片上,形成不可分割的固体块。

集成电路优点:工作稳定、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

(2)集成电路分类:模拟、数字集成电路;单极型、双极型集成电路,小、中、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①模拟集成电路:以电压或电流为变量,对模拟量进行放大、转换、调制的集成电路。

(可分为线性集成电路和非线性集成电路。

)②线性集成电路: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变化成线性关系的电路,如集成运算放大器。

③非线性集成电路: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变化成非线性关系的电路,如集成稳压器。

(3)线性集成电路的特点①电路一般采用直接耦合的电路结构,而不采用阻容耦合结构。

②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目的是克服直接耦合电路的零漂。

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V C E V C V E V C C I C R c I B R b V BE
2.差模交流信号分析 :
2.差模交流信号分析 : 画出对差模交流信号的交流通路
理想的直流电压源短路 关键是此处对Ree的处理。 在以前画交流通路时,线性电阻在交流通路中保留,阻值 为线性电阻的交流电阻,因为是线性的,所以交流电阻与 直流电阻相等。
A u c(单 u u o ic ) c 1 1 (b R rb )e 2 R c ()1 e R e2 -R R e ce
4 对任意信号的分析方法
ui1=uic+uid/2 ui2=uic-uid/2 uic = (ui1+ui2)/2 uid=ui1-ui2 uid1= -uid2= uid /2
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 差模信号:有用的信号,包含着信息,要进行 放大的。
• 共模信号:人为引入的一个信号,不是要放大 的,而是用来描述零漂的大小。直接描述、测 量零漂很麻烦,要先后测量两种不同的环境温 度下的静态工作点,求取它们的差值。从另外 一个角度:在同样的环境温度下,在输入端施 加共模信号,测量输出端的信号,求取共模放 大倍数。
2.1差模输入双端输出
某瞬间的真实方向
uid = uid1-uid2 uid1= -uid2
Ree上交流压降为0。 因此,画差模交流信号交流通路时,Ree可视为短路,
即两管的发射极直接接地。
由uc1= -uc2可知RL两端电位一端为正,一端为负,RL的中点应 是地电位,即每管对地的负载电阻为RL/2.
(5)不能制造电感,如需电感,也只能外接。
(6)一般无二极管,用三极管代替(B、C 极接在一起)。
集成运放的组成:输入级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

由此可得:
uo
RC
dui dt
输 出电压与 输入电 压对时 间的微分 成正
比。
若 ui 为恒定电压 U,则在 ui 作用于电路 的 瞬间,微 分电路 输出一个 尖脉冲 电压,波
形如图所示。
2021/4/8
26
2.积分运算电路
由于反相输入端虚地,且 i i , 由图可得:
iR iC
iR
ui R
电路实现了中权减法运算。若取R1=R2=R3=RF时,则 u0=uI2-uI1
2021/4/8
24
例5.2.1 某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所
示。求输出电压u0。
解:由于集成运算放大器A1构成电压跟随器,所以
u01=2 V。集成运算放大器A2构成同相比例运算,由 式(5.2.2)可得
u02
1
2R 2R
, iC
C duC dt
C
duo dt
由此可得:
uo
(t)
1 RC
t
0 u1(t)dt
输 出电压 与输入 电压对 时间的 积分
成正比。
2021/4/8
27
例5.2.2 分析如图所示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中,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
解:集成运算放大器A1实现了减法运算,由式
(5.2.8)可得
1.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u0 , 104~107
2.最大A输u0 出 2电0 l压g UUUoiopp
dB
在一定电源电压下,集成运算放大器输出电压和输入
电压保持不失真关系的输出电压的峰-峰值。
3.最大差模输入电压Uid max 反向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之间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值。
4.最大共模输入电压Uic max 集成运算放大器所能承受的最大共模输入电压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自测题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自测题答案

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1.1 填空题1.半导体中有空穴和自由电子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2.本征半导体中,假设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则形成N 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电子;假设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则形成P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空穴。

3.PN结在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这种特性称为单向导电性。

4.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增大,正向压降将减小。

5.整流电路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为单向脉动的直流电。

稳压二极管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特性实现稳压的。

6.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通以正向电流就会发光的二极管。

7.光电二极管能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它工作时需加反向偏置电压。

8.测得某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为1 mA,正向压降为0.65 V,该二极管的直流电阻等于650 Ω,交流电阻等于26 Ω。

1.2 单项选择题1.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C )。

A.温度B.掺杂工艺C.掺杂浓度D.晶格缺陷3.硅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很小,其大小随反向电压的增大而(B )。

A.减小B.基本不变C.增大4.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增大,其直流电阻将( C )。

A.增大B.基本不变C.减小5.变容二极管在电路中主要用作(D )。

、A.整流B.稳压C.发光D.可变电容器1.3 是非题1.在N型半导体中如果掺人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型半导体。

(√)2.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3.二极管在工作电流大于最大整流电流I F时会损坏。

(×)4.只要稳压二极管两端加反向电压就能起稳压作用。

(×)第2章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应用2.1 填空题1.晶体管从结构上可以分成PNP 和NPN两种类型,它工作时有2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2.晶体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3.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通常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放大、饱和、截止。

4.当温度升高时,晶体管的参数β增大,I CBO增大,导通电压U BE 减小。

电子技术基础第5章-(4学时)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第5章-(4学时)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

三、 减运算
(1)利用差分式电路实现减法运算
Rf uO (uI2 uI1 ) R
实现了差分 放大电路
根据虚短、虚断和N、P点的KCL得:
vN vP
v I1 v N v N vO R1 Rf v I2 v P v P 0 R2 R3
R3 R1 Rf Rf vO ( )( )vI2 v I1 R1 R2 R3 R1

Rf R3 Rf (v I2 v I1 ) , 则 vO R1 R1 R2
(2)利用反相信号求和实现减法运算
第一级反相比例
v O1
Rf 1 v S1 R1
第二级反相加法
vO

Rf 2 Rf 2 v S2 v O1 R2 R2
当 Rf 1 R1 ,Rf 2 时 R2
断开反馈,在断开处给放大电路加 f=f0的信号Ui,且规 定其极性,然后根据 Ui的极性→ Uo的极性→ Uf的极性 若Uf与Ui极性相同,则电路可能产生自激振荡;否则电 路不可能产生自激振荡。
运放的传输特性
线性工作状态
V+-V-=Vo/AU≈0 Rid≈∞
1.理想运放的同相和反相输入端电流近似为零
I+=I-≈0
2.理想运放的同相和反相输入端电位近似相等 V+=V-
由于理想运放的输入电阻非常高,在分析处于线性状 虚断 态运放时,可以把两输入端视为等效开路,这一特性 称为虚假开路,简称虚断。
其中
vI (t )
滤波电路
vO ( t )
A( j ) A( j ) e j ( ) A( j ) ( )
—— 相位角,相频响应
A( j ) —— 模,幅频响应

2012年模拟电子技术第五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练习题(含答案)

2012年模拟电子技术第五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教学要求】本章主要叙述了集成运放内部电路的组成及作用;讨论了电流源电路、差分放大器等单元电路;同时介绍了集成运放的理想化条件及它的三种基本电路和运算、集成运放的应用电路及其特点和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教学内容、要求和重点如表5.1。

表5.1 教学内容、要求和重点【例题分析与解答】【例题5-1】差动放大器如图5-1所示。

已知三极管的β1=β2=50,β3=80,r bb’=100Ω,U BE1=U BE2=0.7V,U BE3=-0.2V,V CC=12V。

当输入信号U i=0时,测得输出U o=0。

1:估算T1、T2管的工作电流I c1、I c2和电阻R e的大小。

2:当U i=10mV时,估算输出U o的值图5-1解:1:由电路可知,当U i =0时,要保证U o =0V ,则电阻R e3上压降应为12V ,,由此可求得3c I :mA R U U I e cc o c 11212)(33==--=,T 3管的设计电流3E I 为:33c E I I ≈,而T 2管集电极电阻R c2上的压降2C R U 可近似为:V U R I U EB e E R C 2.32.0313332=+⨯=+⋅≈。

于是T 1、T 2管的集电极电流1C I 、2C I 为:)(32.0102.32212mA R U I I C RR C C C ====。

射极电阻R e 上的电流e R I 为:)(64.021mA I I I C C R e=+=。

若设T 1管基极电位U B1=0V ,则U E1=-0.7V ,射极电阻R e 为:)(7.1764.0127.0)(1Ω=+-=--=K I U U R e R CC E e2:U i =10mA 时,U o 的大小:由于电路的结构为单入、单出型,故将T 3管构成的后级电路输入电阻R i2作为差放级的负载考虑,其电压放大倍数A u1为:)(2)//(12211be b i c u r R R R A +=β;其中: )(24.432.026)501(1001Ω=⨯++=K r be ,3332)1(e be i R r R β++=; 而3be r 为: )(2.2126)801(1003Ω=⨯++=K r be ; 所以: )(2453)801(2.22Ω=⨯++=K R i电压放大倍数为:8.45)24.41(2)245//10(501=+⨯⨯=u AT3管构成的后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2u A 为:9.33812.21280)1(333332-=⨯=⨯-=++-=e be c u R r R A ββ当输入U i =10mA 时,电路输出电压U o 为:)(8.110)9.3(8.4521V U A A U i u u o -=⨯-⨯=⋅⋅=【例5-2】图5-2给出了采用两级运放电路实现的差分比例运算电路。

第五章+集成运算放大器-自测题

第五章+集成运算放大器-自测题

第五章集成运算放大器自测题1. 集成运放是一种高增益的、_________的多级放大电路。

(a) 直接耦合 (b) 阻容耦合 (c) 变压器耦合2.集成运放最常见的问题是_________。

(a) 输入电阻小 (b) 输出电阻大 (c) 温漂3.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大多采用_________。

(a) 共射极放大电路 (b) 射极输出器 (c) 差分放大电路4.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出级大多采用_________。

(a) 共射极放大电路 (b) 互补推挽电路 (c) 差分放大电路5. 集成运放采用直接耦合的原因是_________。

(a) 便于设计 (b) 放大交流信号 (c) 不易制作大容量的电容6.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产生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a) 电源电压的波动 (b)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c)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7. 差分放大电路能够_________。

(a) 提高输入电阻 (b) 降低输出电阻 (c) 克服温漂8. 典型的差分放大电路是利用_________来克服温漂。

(a) 电路的对称性 (b) 发射极公共电阻(c) 电路的对称性和发射极公共电阻的负反馈作用9. 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信号的_________。

(a) 和 (b) 差 (c) 平均值10. 差分放大电路的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信号的_________。

(a) 和 (b) 差 (c) 平均值11.集成运放的输出级采用互补推挽电路是为了_________。

(a) 提高电压放大倍数 (b) 减小失真 (c) 提高带负载能力12.多级直接耦合放大器中,影响零点漂移最严重的一级是________。

(a) 输入级 (b) 中间级 (c) 增益最高的一级13.共摸抑制比K CMR越大,表明电路_________。

(a) 放大倍数越稳定 (b) 交流放大倍数越大 (c) 抑制零漂的能力越强14.差分放大电路由双端输出变为单端输出,则差模电压增益_________。

5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杨素行_PPT课件_第五章

5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杨素行_PPT课件_第五章

~+1 2 uId
~+1 2
uId
R
+ uo
VT1
VT2
Re
VEE
无负反馈。
图 5.2.8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
(2)静态分析
当 uId = 0 时,由于电路结构对称,故: IBQ1 = IBQ2 = IBQ,ICQ1 = ICQ2 = ICQ ,UBEQ1 = UBEQ2
= UBEQ,UCQ1 =UCQ2 = UCQ, 1= 2=
第五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5.1 集成放大电路的特点 5.2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部分 5.3 集成运放的典型电路 5.4 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 5.5 理想运算放大器 5.6 各类集成运放的性能特点 5.7 集成运放使用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5.1 集成放大电路的特点
集成电路简称 IC (Integrated Circuit)
当 uId = 0,时
+ uId
UCQ1 = UCQ2
UO = 0
Rb1
Rc1 + uo
Rc2 Rb2
R1
~+1 2 uId
~+1 2
uId
R2
VT1
VT2
图 5.2.6 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形式
(2)电压放大倍数 VT1 和 VT2 基极输入电压大小相等,极性相反,— —称为差模输入电压(uId)。
由于 UBE1 = UBE2,VT1 与 VT2 参数基本相同,则
IB1 = IB2 = IB;IC1 = IC2 = IC
R IREF
2IB
IC2
VT1
IB1 +
UBE1
IC2 IB2
U+BE2 VT2

集成运算放大器教案

集成运算放大器教案

集成运算放大器教案第一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概念;2.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3. 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作用和应用。

1.2 教学内容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定义;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作用和应用。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概念、参数和作用;2. 案例分析法: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1.4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定义;2. 讲解: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3. 应用: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作用和应用;4. 总结:强调集成运算放大器在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符号与性质2.1 教学目标1.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符号;2. 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性质;3. 学会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电路。

2.2 教学内容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符号;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性质;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电路分析。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符号和性质;2. 示例分析法: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电路。

2.4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符号;2. 讲解: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性质;3. 分析: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电路;4. 总结:强调集成运算放大器性质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之一——放大器电路3.1 教学目标1. 掌握放大器电路的基本原理;2. 学会设计放大器电路;3. 了解放大器电路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1. 放大器电路的基本原理;2. 放大器电路的设计方法;3. 放大器电路的应用。

1. 讲授法:讲解放大器电路的基本原理;2. 设计实践法:指导学生设计放大器电路;3. 案例分析法:分析放大器电路的应用。

3.4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放大器电路的基本原理;2. 设计:指导学生设计放大器电路;3. 应用:分析放大器电路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4. 总结:强调放大器电路在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性。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5章ppt课件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5章ppt课件

u-o 2
Rc T2 Rb
+ u i1

.
+
R
_
e
V
EE
u i2 -
6
3. 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
差模信号: uid=ui1ui2
1 共模信号: uic =2(ui1ui2)
+ V CC
Rc
Rc
差模电压增益: Aud
=
uod u id
Rb
共模电压增益:
A uc
=
uoc u ic
+ u i1

总输出电压:
第五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5.1 差动放大电路 5.2 集成运算放大器中的单元电路 5.3 集成运放简介 5.4 集成运算放大器中的主要参数 5.5 特殊集成运算放大器
.
1
什么是集成运算放大器?
集成运算放大器——高增益的直接耦合的集成 的多级放大器。
集成电路的工艺特点:
(1)元器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同向偏差,因而特别有利于实现 需要对称结构的电路。
u-i2
2

EE
IRe不变 UE不变 所以,Re对差模
信号相当于短路。
.
10
①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因为ui1 =- ui2
Rc + uo - Rc
设ui1 ,ui2 uo1 ,uo2 。
电路对称│uo1│=│uo2│ +
Rb T1
+
u-o1 E
+
u-o2 T2 Rb
+
uo= uo1 – uo2=2 uo1
+ uo _
T1
T2
R
_

第5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5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EC RB1 C1
+ ui – T1 RE1 C2 T2 uo RB22 RE2
RC1
RB21
RC2
C3 +
CE

Rf
C
增加隔直电容C后,Rf只对交流起反馈作用。 注:本电路中C1、C2也起到隔直作用。
+EC RB1 C1
+ ui – T1 C2 T2 uo RB22 RE2
RC1
RB21
RC2
4. 二极管一般用三极管的发射结构成。
原理框图
与uo反相
+UCC
T4
反相 输入端
u–
同相 输入端
T1
IS
T2
输 入 级 中 间 级
T3
T5
uo
u+
输 出 级
UEE
与uo同相
对输入级的要求:尽量减小零点漂移,尽量提高 KCMRR , 输入阻抗 ri 尽可能大。
对中间级的要求:足够大的电压放大倍数。 对输出级的要求:主要提高带负载能力,给出足 够的输出电流io 。即输出阻抗 ro小。
集成运放的结构
(1)采用四级以上的多级放大器,输入级和第二 级一般采用差动放大器。 (2)输入级常采用复合三极管或场效应管,以减 小输入电流,增加输入电阻。
(3)输出级采用互补对称式射极跟随器,以进行 功率放大,提高带负载的能力。
5.1.4集成运放的图形符号和信号输入方式
运放的特点:
ri 大: 几十k 几百 k KCMRR 很大 ro 小:几十 几百 A uo很大: 104 107
5.1.1概述 集成电路: 将整个电路的各个元件做在同一个半导
体基片上。
集成电路的优点: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集成运算放⼤器及其应⽤第5章集成运算放⼤器及其应⽤在半导体制造⼯艺的基础上,把整个电路中的元器件制作在⼀块硅基⽚上,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电⼦电路,称为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具有体积⼩,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规模⽣产,因此其发展速度极为惊⼈。

⽬前集成电路的应⽤⼏乎遍及所有产业的各种产品中。

在军事设备、⼯业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家⽤电器等中都采⽤了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按其功能来分,有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

模拟集成电路种类繁多,有运算放⼤器、宽频带放⼤器、功率放⼤器、模拟乘法器、模拟锁相环、模/数和数/模转换器、稳压电源和⾳像设备中常⽤的其他模拟集成电路等。

在模拟集成电路中,集成运算放⼤器(简称集成运放)是应⽤极为⼴泛的⼀种,也是其他各类模拟集成电路应⽤的基础,因此这⾥⾸先给予介绍。

5.1 集成电路与运算放⼤器简介5.1.1 集成运算放⼤器概述集成运放是模拟集成电路中应⽤最为⼴泛的⼀种,它实际上是⼀种⾼增益、⾼输⼊电阻和低输出电阻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器。

之所以被称为运算放⼤器,是因为该器件最初主要⽤于模拟计算机中实现数值运算的缘故。

实际上,⽬前集成运放的应⽤早已远远超出了模拟运算的范围,但仍沿⽤了运算放⼤器(简称运放)的名称。

集成运放的发展⼗分迅速。

通⽤型产品经历了四代更替,各项技术指标不断改进。

同时,发展了适应特殊需要的各种专⽤型集成运放。

第⼀代集成运放以µA709(我国的FC3)为代表,特点是采⽤了微电流的恒流源、共模负反馈等电路,它的性能指标⽐⼀般的分⽴元件要提⾼。

主要缺点是内部缺乏过电流保护,输出短路容易损坏。

第⼆代集成运放以⼆⼗世纪六⼗年代的µA741型⾼增益运放为代表,它的特点是普遍采⽤了有源负载,因⽽在不增加放⼤级的情况下可获得很⾼的开环增益。

电路中还有过流保护措施。

但是输⼊失调参数和共模抑制⽐指标不理想。

第三代集成运放代以⼆⼗世纪七⼗年代的AD508为代表,其特点使输⼊级采⽤了“超β管”,且⼯作电流很低。

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教程第2版第5章习题解答

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教程第2版第5章习题解答

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教程习题解答北京工商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基础教研室第5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5-1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开环放大倍数A =2000,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F =0.007。

求:(1)闭环放大倍数A f =?(2)若A 发生±15%的变化,A f 的相对变化范围为何值? 解: (1)3133007020*******1..AF A A f =×+=+=(2)%%)(.A dA AF A dA ff 115007020001111±=±××+=⋅+=5-2 图5-11所示反相输入运放电路,若要求OI25u u =,输入电阻,试选配外接电阻R 1、R 2、R F 的阻值。

i 20k r >Ω解:反相输入运放电路r i =R 1,要使,可选 i 20k r >ΩR 1=20~30 k Ω由于O f I 1u Ru R =− 可选ΩΩk ~k )~(R u u R iof 7505003020251=×==按照外接等效电阻R += R –:f 121f f 1///1/R R R R R R R R ⎛⎞==⎜⎟+⎝⎠1 ΩΩk .~.k )~(85282319302025125=+=5-3 如图5-34 所示运算放大器电路,电阻R R 41=。

当输入信号t sin u i ω8=mV 时,试分别计算开关K 断开和闭合时的输出电压u 。

图5-34 题5-3图解:⑴ 开关K 断开时,t sin -u R R Ru i o ω164=+−= mV ⑵ 开关K 闭合时,R u -R u o i 43=,t sin u o ω332−= mV5-4 在图5-35所示的电路中,已知12R R F =,V u i 2−=。

试求输出电压,并说明放大器A1的作用。

ou图5-35题5-4图解:V u R R u R R u i1F o1F o 411=⎟⎟⎠⎞⎜⎜⎝⎛−=⎟⎟⎠⎞⎜⎜⎝⎛−= 运放A1接成电压跟随器,使输入阻抗趋于无限大,以减轻信号源负担。

华南理工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5集成运算放大器单元电路PPT

华南理工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5集成运算放大器单元电路PPT

VCC
Rc
Rc
uC1
+
uC2
iC1
RL uO
iC2
+ uI
Rb +
uI1 -
iB1
V1
iE1 iEE
-
V2
e
iE2 Re
Rb iB2
uI2 -+
VEE
Aud1
Uod1 Uid
Uod1 2Uid1
RL
2(Rb rbe )
RL Rc // RL
Rid 2(Rb rbe ) ,Rod Rc
5.2.3-- 1.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放电路
单端输入
单端输出
双端输入
双端输出
1)差模信号 uI1 uI2
V1、V2管相对应极电流或电 压的变化量也是差模信号。
长尾式差分 放大电路
2)共模信号uI1 uI2
V1、V2管相对应极电流或电 压的变化量也是共模信号。
5.2.1 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及特点
2.基本特点 3)一般信号uI1 uI2
差模分量 uId uI1 uI2
由于输入回路没有变 化,所以IEQ、IBQ、ICQ 与双端输出时一样。但 是UCEQ1≠ UCEQ2。
VCC
RL Rc RL
VCC
Rc Rc // RL
UCQ1 VCC ICQ Rc UCQ2 VCC ICQ Rc
5.2.3-- 1.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放电路
(2)动态分析 1)对差模信号的作用
5.1.2 有源负载放大电路
5.1.1 基本电流源电路
电流源电路:提供恒定输出电流 1) 作为各级电路的偏置电路,以提供合适的静态电流; 2) 作为放大电路的有源负载,提高电路的增益。

《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蔡惟铮》第5章习题解答a

《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蔡惟铮》第5章习题解答a

第5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模拟乘法器线性应用电路习题解答习 题[5-1] 在题图5–1所示的电路中,A 均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其中的题图(e )电路,已知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大于U Z ,且电路处于线性放大状态,试写出各电路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

AR2Ru I +_u O +_(a ) (b)AR 1R 2I1u I2u CARRR /2u I +_u O +_u O +_(c) (d) (e)题图5–1题5-1电路图解:图(a ):u O =-2u I 图(b ): 2O I 12R u u R R =⋅+图(c ):u O =-u I +2u I =u I 图(d ):I 1I 2O 121()d u u u t C R R =-+⎰ 图(e ):当u I <0时, 2O Z O 23,R u U u R R =++ 故得2O 3(1)Z R u U R =+[5-2] 在题图5–2所示的增益可调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已知R 1=R w =10kΩ、R 2=20kΩ、U I =1V ,设A 为理想运放,其输出电压最大值为±12V ,求:1. 当电位器R w 的滑动端上移到顶部极限位置时,U o =? 2. 当电位器R w 的滑动端处在中间位置时,U o =?3. 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题图5–2题5-2电路图解:1.I O1W O W O O112W W W-00-,U U R U R UU R R R R R ''''==='''+2O O1I 12V RU U U R ==-⋅=-2. O O124V U U ==-, 相当反馈比第1项减弱3. R i =R 1=10k Ω[5-3] 在图5.7.2所示电路中,欲使温度每变化1℃,o U 变化10mV ,R f1取值应为多少?为使I 1=273μA ,试确定一组R 1、R 2、R W 的取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1概述5.1.2集成运放的输入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5.1.3集成运放的输出级电路互补对称电路5.1.4集成运放的工作原理和图形符号u -u0中间级输出级置路偏电u +u i 输入级集成运放是具有高开环放大倍数并带有深度负反馈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集成电路的特点序:直接耦合方式及其存在问题5.1.2 集成运放的输入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R RB1C1u iu o TT12UCE1+U CCE2RRC2--++出现零点漂移的原因:工作原理:i C3i B3i C3U R2U BE3(U B3固定)o C i C1i C2 1.典型差分放大电路对零漂的抑制R B R LR C R C T 1T 2C 1C 2u i2+--+-u iu i1++-U Z R 2T 3B 3i B3i C3D Z u 01u 02++--E +-u 0-U EER 1R RR B i C1i C1大小相等、极性相反2.差分放大电路对差模信号的放大作用差模输入:u i1= -u i2大小相等、极性相反u i1= —2u i 2u i ,u i2= -—R BR L R C R C T 1T 2C 1C 2u i2+--+-u iu i1++-U Z R 2T 3B 3i B3i C3D Z u 01u 02++--E +-u 0-U EER 1R RR B双端输出时差模信号电压放大倍数u u 输出u O = -u O2u O 1差模输入u i1u i2,i =-R C R C T 1T 2C 1C 2u i2+--+-u iu i1+u 01u 02++--E +-u 0R L 2R L2K CMR = ——A d A c共模抑制比大小相等,极性相同u i1=u i23.差分放大电路的共模放大倍数+U CC R BR L R C R C T 1T 2C 1C 2u i2+--+-u iu i1++-U Z R 2T 3B 3i B3i C3D Z u 01u 02++--E +-u 0-U EER 1R RR B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4.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方式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I I5.1.3集成运放的输出级电路互补对称电路u 特点:R 3u iB B 1++--D D-++反相输入端u-u+同相输入端信号传输方向u i输出端理想ou 实际运放开环电压放大倍数O1. 电压传输特性5.2 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u o0U OM –U OMu o =f (u i ), 其中u i =u +–u -U i –Ui+线性区u -u+-+u –u A O2. 集成运放的理想特性理想化的条件: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O∞ ;差模输入电阻ri开环输出电阻rO共模抑制比KCMRR∞ ;0 ;∞ ;-++u-u+ouAOu oU O +理想运放第5章ou +-+u –u +u o0U o +U 0-U im–U im实际运放O-3. 理想运放的分析特点理想运放对于理想运放A o,r i,“虚短路”原则(2)“虚断路”原则(1)u u ou i u =A o=–-+第5章u iuO_++u -u ++i -u i uO+_i +0i -=i +=0u ir ii -=i +=u -u +=当u + > u -时,u 0=U O +i i u +r id+只有两种可能:当u + < u -时,u 0= U O-虚断”的条件原则上仍成立,i i ≈ 0u +和u -不一定相等!u i uO_++u -u +5.3集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A F x ox ixdxf无反馈有反馈方框图开环放大倍数反馈系数负反馈闭环放大倍数x oA f =—xi反馈:将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经反馈网络引回输入端。

第5章5.3.2 负反馈的四种类型1.电压串联负反馈f o f i u u 第5章R 1+u i R 2_u f+_u o _+R Lu LFA 0u iu du fu o+-u i –u fA OR 1u i R 2+_R Lu o _+u L 判断是电压还是电流反馈?u f+_=R 电压反馈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反馈?-u d+i d~+_u fu d~+_u i i d =0A OR 1u o u i R 2+__+R Lu f+_-u d+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瞬时极性法电压与输入电压相比较的结果加以判断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_u d~+_u f~+_u i u iA Of i i d =i i –i f <i i ,i f 2.电压并联负反馈R L u i u ofR 2R 1i i_+u LFA 0uiu +-i i i fi i –i fi dA OR L u i u oR fR 2R 1i i _+u Li f 判断是电压还是电流反馈?u -u -0R 电压反馈并联反馈+_i d i d =i i –i f <i i ,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第5章u 0R 瞬时极性法A O3. 电流串联负反馈i 0RRRL第5章dui++u Li oFA 0u iu du f+-u i –u f––u f +–A O4.电流并联负反馈第5章FA 0i o+-iii f i i –i fi d第5章L++i 0u L R fR 2R 1i ii di fR bui ++--ii Lu 0为负反馈。

2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R L u L R fR 2i f +-i i 0~+_u ii d_i i~+_u 0´+~~A O第5章负反馈类型的分析方法小结——瞬时极性法——负反馈从输入回路分析串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R f+_R1R2u f+_u0 u i~+_u fu d~+_u iR f+_R1R2u0 u ii ii fA O~+_u ii d_i i~+_0´+~~从输出回路分析R f+_R 1R 2u 0u ii ii f 电压负反馈电流负反馈R’RF+-+-i 0RLu iufRf UR u 0A OA OiA 1A 2u u oR F在输入端:u d =u i -u f < u i 为负为反馈u d——瞬时极性法u 01+++A OA O串联、并联反馈判别——在输入回路中分析iA 1A 2u u oR Fu f 以电压形式出现且与u i 相串联接在输入端,故为串联反馈u du 01+++OA O——在输出回路中分析iA 1A 2u fu oR F反馈电路直接从输出端引出,f 与o 成正比为电压反馈u d u 01+++R f 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OA OiA 1A 2i iu oR Fu 01++i oi di fR 利用瞬时极性法判别正、负反馈为负反馈在输入回路中分析串联、并联反馈并联反馈在输出回路中分析电压、电流反馈电流反馈R F 引入了电流并联负反馈A OA OA Fx o x i x dx f 5.3.3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1.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A f =A1+AF,对A 求导得d A f d A =11+A F -AF (1+AF )2=1(1+AF )2,d A f =dA (1+AF )2d A f A f =d A /A(1+AF )21+AF =d A A.11+AFd A f A f=d A A 1.1+AFAFx ox i x dx f ±0.707A 0A fffL f H 2. 扩展通频带A A f A 00.707A ff L ff H fBW f ≈(1+AF )BW 加入负反馈使放大器的通频带展宽0无负反馈有负反馈BW f对于集成运放则有:f L f =f L =0u fu iu i u o负反馈改善了波形失真A 减小非线性失真FAu o u d4. 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影响输入电阻串联负反馈提高输入电阻并联负反馈降低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所以电压负反馈降低输出电阻,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所以电流负反馈增加输出电阻,5.4.1比例运算电路5.4.2加、减运算电路5.4.3积分、微分运算电路5.4.1 比例运算电路u iu oi 1fi -R fR 1R 2R f 引入深度负反馈R 1-输入电阻R f -反馈电阻R 2-平衡电阻R 2= R 1// R 1i +u iu o i 1fi -R fR 1R 2―虚断路”A f=—= –—u 0u iR fR 1——反相比例u 0A f =—= –1u i——反相器虚地”1)输入电阻低2)输出电阻低反相比例器的特点第5章iu oi 1i -R fR 1R 2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fR 1R 2u i 1i fu u =——–o-R 1R 1R f+u -u =+故有:——同相输入比例器u 第5章i du +u _d =0=u i u u =——–o i R 1R 1Rf+o=(1+−)u i R fR 1u o i同相输入比例器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在理想运放的情况下,输入电阻:在理想运放的情况下,fR1R2u o i1if同相比例运算电路u i第5章R 2u R 1R 2u oi 1i fu i第5章(1+−)u i R fR 1u o5.4.2 加、减运算电路fu bi 1i 2i 3i f1R3RRR2第5章反相加法运算电路fu obi3i 1i 2i 3i f 1R3RRR2u = –( −+ −+−)u i2o u i1u i3R f R fR fR 1R 2R 3i -i1u -i2u -u i3u -0u -u _第5章其中R '=R 21 //R 22 //R第5章O =(1+−)R '(−+−RfR 1R21u i1R 22u i2)u i1-u +R 21+u i2-u +R 22=u +Rf211u RRR22R同相加法运算电路ui2ui1u +=R 21R 22+R 21R 22R 1(+1+1)R fu O =(1+−)R 1u +u i1u i2u +=R '(−+−R 21R22)=(1+−)−−u i2u o R fR 1R 2+R 3R 3-−u i1R fR 1第5章差动比例运算电路i1u 0R 1+R f1i10u i1u i2R +Ru 0R 3R fR 1R 2i -u _u +i fi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