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精编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1-14题。
(10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①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
事闻,朝廷大怒,富弼②议欲诛仲约。
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故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
今高邮无兵与械,且小民之情,醵③譬出财物而免于杀掠,必喜。
戮之,非法意也。
”仁宗乃释之。
弼愠曰:“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仲淹密告之日:“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
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他日手滑④,恐吾辈亦未可保。
”
【注释】①晁仲约:人名,地方官员。
②富弼:人名,朝中官员。
③醵(ju):泛指聚敛(钱财)。
④手滑:任意放手行事。
1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2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弼愠.曰()
12.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或.异二者之为或.遇其叱咄 B.吾谁与归.朝而往,暮而归.
C.郡县兵械足.以战守不足.为外人道也D未尝.轻杀臣下尝.趋百里外
13.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
1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岳阳楼记》节选)
【乙】
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部属)登楼置酒,未举觞(shāng),见缞绖(cuī dié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jí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g)敛棺椁(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
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ōu救济)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范仲淹罢宴》)
1.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国:
(2)而或长烟一空一:
(3)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置:
(4)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卒:
2. 翻译句子。
(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3. 【甲】文中的“古仁人”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用原文中语句回答。
请再举出一个具有这样胸襟或抱负的“古仁人”的事例。
(2分)
4. 从【乙】文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
(2分)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范仲淹《岳阳楼记》1~3段(略)。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
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
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聚族人仅②百口。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注释】①缣: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1.请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前人之述备.矣()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4)岁.衣缣一匹()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以养群从之贫者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4.乙文体现了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课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
5.《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请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滕子京①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遗留)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③之。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注释】①[负]依仗。
②[贻]遗留。
③[规]劝诫。
1.《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其中,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
是;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是。
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或异二者之为为众忌疾
B.不以物喜扶苏以数谏故《选自《陈涉世家》》
C.先天下之忧而忧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选自《出师表》)
D.子京忽以书抵文正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选自《伤仲永》)
3.翻译下面各句,并将你翻译句子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
句子翻译:
(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翻译方法归纳:
4.理解填空。
从甲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品质。
从乙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滕子京是一
个的人。
5.九百多年前,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
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答案:(一)11.(1)探求;(2)生气、发怒
12.D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用法。
A项中第一个意为“或者”;第二个意为“有时”;B项中第一个意为“归依”,第二个意为“回家”;C项中第一个意为“充足”;第二个意为“值得”;D项中都是“曾经”的意思。
13.(1)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2)我正想执法行刑,却受到多方面阻扰,(将来)凭什么整治部下?【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第(1)句的翻译点为“以”字,第(2)句的翻译点为“举”、“何以整众?”,有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
14。
忧国忧民,有旷达胸襟,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深谋远虑(或有政治才能)。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甲段突出的是范仲淹的抱负与胸襟,乙段突出的是范仲淹的政治才干。
【参考译文】
宋朝时强盗张海带领大批人马快要到高邮了,知军(统理府州的军事长官)晁仲约预料无法抵御,就昭示当地富有的人,要他们捐出金钱、牛羊、酒菜去欢迎慰劳贼兵。
事情传开以后,朝廷非常愤怒,富弼提议处死晁仲约。
范仲淹说:“郡县的兵力足以应战或防守,遭遇贼兵不抵御,反而去贿赂,在法理上知军必须处死。
但是当时实际情况是高邮兵力不足,根本没有办法抵抗或者防守,而且百姓的常情,只要捐出金钱食物,可以避免杀戮抢劫,一定很高兴。
这种情况下杀死知军不是立法的本意。
”仁宗听后,接受范仲淹的意见,放过了知军。
富弼生气地说:“我正想执法行刑,却受到多方面阻挠,(将来)凭什么整治部下?”范仲淹私下告诉他说:“本朝从祖宗开始,未曾轻易处死臣下。
这是一种美德,怎么可以轻易地破坏呢?假如皇上做惯这种事,将来恐怕我们的性命也不可保了。
”
(二)1. (1)国都(2)全(3)摆放,放置(4)死
2. (1)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2)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动叹服甚至有流下眼泪的。
3. 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 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1.(1)通“俱”,全、皆(2)详尽(3)轻视,看不起,看轻(4)每年,年年
2.D
3.(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4.先天下之忧而忧(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5.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用具体的行动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是难能可贵的。
(三)1.春和景明心旷神怡
2.B
3.句子翻译:(1)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或: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2)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
翻译方法归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要忠于原文,译句要做到句子通畅,还应该有点文采。
4.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友善,爱其才德才兼备并又豪迈自负,很少接受他人意见
5.围绕“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奋发有为,奉献社会”等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