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画像数据库、健康指数和健康画像管理平台需求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画像数据库、健康指数和健康画像管理平台需求说明一、项目背景及目标
本项目以“健康指数”为评估工具,以结果性量化指标为考核手段,以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全周期健康管理为切入口,以区域全民健康信平台为支撑,充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配合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医签约服务、县域医共体建设、基层补偿机制改革、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等重要工作,围绕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高风险人群,开展智慧化筛查评估、精准化分级诊疗和个性化健康管理,建立疾病筛查、评估、管理和数据联通,医患互动的医防融合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实现疾病“一网通办、闭环管理”,使老年人获得“知健康、享健康、保健康”的健康保障,构建精密智控、精准施策的数字化卫生健康治理新机制。
二、建设内容
三、项目建设各功能模块和技术要求
(一) 平台基础要求
1.应用性能要求
应用系统的性能需要满足业务处理流程的要求,需稳定、可靠、实用,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输出便捷,查询功能简单明了。
2.系统响应要求
系统必须具备负载均衡能力,以保证多用户并发访问时的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性能不受到严重影响。
3.安全要求
系统需部署在卫生专网中,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全部采用加密机制。
支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网络可信接入、抗抵赖等。
4.备份要求
需配置可靠的数据备份机制,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不出现数据丢失,确保系统的可恢复性。
(二) 健康画像数据库建设要求
1.健康画像数据库
基于XX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等归集各类医疗卫生数据(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专档、随访记录、门诊住院记录、体检记录、检查检验记录、用药记录等),后续还可与医保、公安、民政等多部门信息数据联通,建立区域健康画像数据库,实现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数据进行标准化和结构化改造,对患者诊疗及公卫数据进行连续性分析。
2.数据采集规范
投标人需详细说明数据采集规范。
3.数据处理中心
数据库须有完善的处理中心,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规范性。
投标人需给出详细的数据处理中心设计方案,就如何实现对区域平台原有业务数据的采集服务和整合服务,并为平台以及业务系统之间的联动提供支持提出详细的解决方案。
投标人提供的数据处理中心方案需将区域平台中的相关数据按照本项目统一的数据采集接口标准,经数据抽取、清洗、转换后传输到中心端数据库中;同时对流程管理和调度、异常数据处理机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投标人需基于对数据范围及其产生方式的理解,对数据的采集、交换方法,平台改造及接口开发,数据的质量控制管理提出详细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 健康指数
1.健康指数算法模型
分析现有居民医疗健康大数据,支持建立每个居民的动态健康指数,用于对居民的健康管理。
支持使用“健康指数”对居民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的量化评估,支持筛查并评估高风险人群和潜在的疑似患者,同时纳入系统管理,提前健康管理、干预环节,实现医防融合。
依据当地医疗资源及居民情况,设置“红橙黄蓝”标签及对应的健康指数分值,给居民分配“红橙黄蓝”标签,以此作为居民就医上下协同的参考依据。
支持提取出居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集中展示,出具科学的健康报告,使医生、居民能够全面快速地了解身体情况。
2.健康指数计算
①个人健康指数计算
支持区域内所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指数计算及动态跟踪,实现一人一数。
②区域健康指数计算
支持对区域按照时间、家医团队、医疗机构等进行健康指数的综合计算。
3.风险分层分级
依据区域情况设置患者的风险分层规则及并进行动态分析调整。
(四) 健康画像管理平台
1.待办事项
展示家庭医生当前待办事项,包括:患者确认、患者随访、患者评估等。
2.健康画像
结合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健康监测等数据,从健康行为、健康身份等多维度出发,形成以健康指数为核心的健康画像。
健康画像应直观、准确、全面的反映居民个体的各种与健康相关的因素。
1)利用健康指数及相关数据,自动生成健康画像。
适用人群:各类疾病确诊患者或填写并提交过健康评估问卷的普通居民(有电子健康档案)。
2)对于后台没有相关健康数据的居民,通过问卷补充相关数据。
适用人群:从未填写并提交过健康评估问卷的普通居民(有电子健康档案)。
3.患者发现
①慢病线索
依据居民健康数据情况,归集居民血压血糖异常等线索,医生可查看线索情况并对线索进行处理。
②待管患者
支持待管患者发现、提示。
4.高危管理
①高危人员
支持新发现的高危人员建档标记,纳入管理。
②高危随访
支持对管理的高危人员进行定期随访。
③高危评估
支持对高危人员进行评估,依据高危人员健康数据系统进行智能提示,确认人员情况。
5.患者管理
①患者列表
查看医生的签约患者列表,可通过姓名、身份证号、管理等级、高血压等级、患者状态、所属乡镇等维度检索患者。
②患者详情
患者详情查看,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健康指数、风险项、体征监测信息、异常情况等。
6.患者评估
①高血压分层评估
支持在管高血压患者年度分层评估,依据患者健康情况进行智能提示并标注判别依据,自动确认患者管理级别。
②糖尿病分层评估
支持在管糖尿病患者年度分层评估,依据患者健康情况进行智能提示并标注判别依据,自动确认患者管理级别。
③其他评估
支持医生在管理平台填写患者健康评估问卷,包括: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老年人营养状态评估、睡眠状况评估、心理评估、中医体质辨识等。
7.健康报告
生成患者健康评估报告,包括:健康总体情况、健康指数、体检结果、疾病分级情况、健康危险因素、生活方式指导等。
8.异常处理
依据患者健康数据,按照6种以上不同维度判别异常情况进行提醒和处理。
9.健康处方
依据患者健康评估结果,为患者生成个性化处方,包括:运动处方、膳食处方、监测计划等。
支持医生查看或调整处方内容。
10.健康宣教
支持依据患者情况通过短信、微信、AI语音等多种方式,定期推送健康宣教。
11.转诊管理
①转诊指征
支持依据患者健康情况,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转诊,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向医生进行提示,医生可依据患者情况,进行转诊。
②转诊回访
对于转诊就诊完成的患者,系统通过AI语音、短信对患者进行回访。
医生可查看回访记录,支持医生再次回访。
12.联系居民
①消息发送
支持医生筛选不同情况的居民,定向批量发送短信或呼出AI语音电话,提醒居民进行体检、签约,对居民进行健康宣教等。
②记录查看
支持消息记录查看。
13.满意度调查
开展患者满意度评价。
14.知识库
实现对管理方案、随访内容、宣教内容、提醒短语等知识库内容的查看与使用。
15.PDA流量
为基层机构医疗机构已有的186台PDA提供一年设备运营商流量。
16.第三方系统对接
相关系统和平台对接的接口包含:
①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对接;
②与区域HIS系统对接;
③与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对接;
④与家医签约系统对接;
⑤与体检系统对接;
⑥与转诊系统对接;
⑦其他卫生系统对接。
四、项目实施要求
1、项目工期:2个月。
2、投标人需提供完善的项目实施管理方案。
3、投标人需提供完整的项目团队并成立项目工作组,以配合甲方相关部门及人员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技术培训要求
投标人必须在系统初步验收前提供现场培训服务,技术培训的内容必须覆盖本次投标产品的日常使用操作和管理维护等。
六、售后服务要求
1、投标人需提供完整的售后服务方案,同时针对本项目成立技术支持服务团队,故障处理时限为:1小时内响应、2小时到达现场、4小时内给出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2、投标人需提供不少于一年质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