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五年级《安全标识》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五年级《安全标识》教学设计
安全标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生活标志的特点、作用,学生能够识别常用的生活标志。
2. 过程目标:通过实践、观察,对比了解标志设计的要求,以绘画的方法尝试为学校设计一个生活标志。
3. 德育目标:在设计的过程中提高形象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和热爱校园的情感,进而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行为文明,培养社会道德意识。
教学重点:以绘画的方法尝试为校园设计一个生活标志。
教学难点:体会标志所传达的含义,了解标志设计的要求。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好,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传画”。
规则:每列为一组,每组自愿出一个人到讲台前来,教师出一个词“小心路滑”,让前面的同学看后,用绘画表现出来,然后在本组传看。
看一个组有几个人猜对。
随后把各组的结果交上来,展评。
教师提问:哪个组成功的人多呢?为什么他们的成功率高?
(通过游戏引起学生兴趣,从中体会生活标志的信息传达的作用)
学生举手回答:画得让人马上就能明白。
教师小结:画得简洁明了,成功率就高。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遇到向我们传达信息的图,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标志。
教师:标志是由形象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它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图形代表语言。
从中反映的是一种人文的关怀,
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体现。
一般分为微标(如国徽、队徽)、商标和我们刚才提到的生活中也经常遇到的向我们传达信息的生活标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并学习设计并绘制生活标志。
(了解标志的意义与内涵。
教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标志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了解标志的同时渗透对国徽、队徽意义的德育教育。
)
二、观察识别
教师出示几种标志,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学生回答:它们分别代表“禁止吸烟”、“小心行人”、“男女卫生间”、“非机动车道”。
教师特别强调特定的意思:它们都用在生活中人们一些约定俗成的符号让大家轻易地理解要表达的内涵,比如红色斜杠表示禁止;
黄色与黑色搭配表示警告;蓝色表示提示;绿色为环保等。
教师总结用途:警示、识别、引导、提示。
(引导学生识别常用的生活标志,知道一些特定的含义和表现方法。
在观察分析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标志的人文内涵。
)
三、分析比较
出示几种标志的对比图,引导学生分析。
教师提问:这两个标志哪个更好?为什么?
学生:左边的是自行车照片,比较精细;右边的是自行车的符号,比较概括。
教师明确设计要求:简介、醒目、易懂、美观。
(在观察比较中体会设计的要求,深入体会生活标志的信息传达作用。
)
四、直观演示
我用这些要求再来设计一下刚才的“小心路滑”的提示标志。
教师演示并讲解:
1. 明确需要表达词语的含义,如“小心路滑”应为警示类标志,它传递着一种人文的关怀,思考怎样概括传达出路滑的意思。
2. 确定外形,可用彩纸直接剪出标志外形。
3. 画出大体形象,注意要简洁、醒目、易懂、美观。
4. 以彩色笔勾勒、填色。
(教师直接演示,明确练习的方法要求)
五、启发构思
教师提问:请你思考一下:学校什么地方需要什么样的标志?
学生a:有些同学总在楼道里大喊大叫、追跑打斗,所以应该设置“禁止大声喧哗”和“禁止追跑打斗”的标志。
学生b:校园内应该有“禁止乱扔垃圾”的标志。
学生c:楼外我觉得可以有“禁止踩踏草坪”的标志。
教师:同学们想得都很好,但是一味“禁止”,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也容易让人产生抵触情绪。
我们可以从生活标志的引导、提示等功能上多动脑筋,也可以把生硬的禁止什么变一种说法,如“禁止踩踏草坪”可以变成“请不要踩我,小草也有生命”等。
同学们还想到什么?
学生d:水池附近有“节约用水”的标志可以提示同学们用完水后关上水龙头。
学生e:上下楼梯可以有“请靠右行走”的标志。
学生f:去什么地方需要有指路的标志。
教师:同学们想到这些标志,说明大家留意身边的规则和文明的行为。
(通过启发学生思考校园需要哪些标志,引起学生对规则与文明行为的关注,培养学生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和热爱校园的情感,从而渗透思想教育。
)
六、实践练习
作业要求:
1. 用彩纸剪出外形后用彩笔涂色的方法为我们的校园设计一个生活标志。
2. 标志符合简洁、醒目、易懂、美观的要求。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展示有创意的作品,并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在实践中体会生活标志的作用,从中培养学生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和热爱校园的情感。
)
七、展示评价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作品及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评价能力,在评述中强化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和热爱校园的情感。
)
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
总结提升:今天这节课我们每个人都设计出了我们校园需要的标志,我想它们都会使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文明、健康,同时同学们也应该知道,这些标志只是提示我们,而要想我们的校园充满文明,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
板书设计:安全标志
用途:警示、识别、引导、提示
设计要求:简洁、醒目、易懂、美观
课后反思:美术课程标准提到:“美术学科应该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提升到文化学习的层面,体现人文的性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生活标志的含义、设计要求以及设计与绘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学校什么地方需要什么样的标志的环节,使学生关注校园文明的行为进而关注人文。
在教师演示中,不仅强调技能技巧,更强调的是如何准确地传达要表达的意思,使学生练习更有针对性。
最后更强调,标志只是提示我们,而想要我们的校园充满文明,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
以上的这些设计使学生在体验美、创造美的同时有意识地去关注人文,体会人类的文明,达到美术学科德育渗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