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4.1 温度计测试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4.1 温
度计测试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要准确判断和测
量温度要使用.
2.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
规律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和。

3.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然后看清它的.
4.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的意思是,它所
表示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法是的温度是0摄氏度,
的温度是100摄氏度,分别用和
表示.
6.一月的平均气温是一4.7℃读做或

7.查阅教材P7l的表格,指出以下温度值;钨的熔点,酒精沸点,冰的熔点,水银凝固点.你对表中其他哪些数据感兴趣,可以写出两个、。

8.体温计的作用是,量程是,
分度值是.
12.试按照温度计使用的合理顺序,把下列操作步
骤依次排列起来 ( )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D.读出温度值
E.稍候一会,待示数不变
13.小明同学用玻璃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先选择一只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然后看清了它的分度值,将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发现液柱缓慢上升,于是他立刻将温度计取出读数.
请指出小明操作中的错误。

14.体温计是一种常用的医疗仪器.给体温计消毒时,应该 ( )
A.用自来水冲洗
B.在沸水中煮20min至30 min
C.用医用酒精棉球擦试
D.在火焰上烧
15.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一个洞,拿来一只实验室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 )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数。

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的温度
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

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提出,立刻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刻读出示数.16.0℃的水和0℃的冰比较哪个更冷些 ( )
A.0℃的冰 B.0℃的水
C.两者一样冷 D.无法比较
17.有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为4℃,在沸水中的读数为96℃.用这只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读数为50℃,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为 ( ) A。

54℃ B。

50℃ C.48℃ D.46℃
18.一只体温计读数是37.2℃,不经过甩,先后测甲、乙、丙、丁四人的体温,他们的真实体温值分别为:35.9℃、36.4℃、37.6℃、38.8℃.经测量,下列关于这只体温计读数正确的是 ( )
A.甲的读数为35.9℃ B.乙的读数为36.4℃
C.丙的读数为37.6℃ D.丁的读数为38.8℃
21.为了探究物体受热后的膨胀情况,物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分别作了如下实验:实验一:把一根弯成直角的玻璃管穿过软木塞插进烧瓶里,在水平部分的玻璃管里预先装有一段带颜色的小水柱.用手握着烧瓶,这时可以看到玻璃管里的小水柱向右移动.如图甲所示.
实验二:在烧瓶里装满水(或煤油),用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把瓶口塞紧,液面就升到玻璃管里.在玻璃管上套上橡皮环,标出这时液面的位置.对烧瓶加热,就会看到玻璃管里的液面上升.如图乙所示.
实验三:如图丙所示,将铜棒的左端固定,右端放在转轴上,.转轴上装着指针,给铜棒加热,可以看到指针向右偏.
请回答:
(1)三种实验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2)实验三中铜棒右端为什么要装一指针?
(3)结合实验一、二、三可得到什么结论?
(4)请举一例说明,此结论有什么用途?
25.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 (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某某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巧割啤酒瓶
对一个瓶口破损的啤酒瓶,人们往往一扔了之.其实,只要稍加切割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个啤酒杯或一只烟灰缸.玻璃啤酒瓶也能切割吗?当然可以,而且还挺简单的.
取一只大脸盆,盛满水后放在一边备用.取一条长60厘米扎鞋底用的粗棉纱线,放在酒精或煤油中浸一会儿.取出后,在啤酒瓶外壁离瓶底12~14厘米处,紧挨着绕上两圈,把线抽紧后打一个死结,剪去多余的线头.擦燃火柴,点着棉纱线.在线快烧断时,迅速把直立着的啤酒瓶横放到脸盆里的冷水中,一手握在瓶底附近,一手抓住瓶颈.两手同时用力向外一掰,只听“啪”的一声,啤酒瓶便在绕线处断开了.用砂轮或直接在水泥地上磨平
断裂的锋口,用清水洗净,一只啤酒杯便做成了.
如果把线绕在离瓶底约3厘米处,就可得到一个袖
珍玻璃花盆了,盛一点清水,放进几块鹅卵石,种
上一枝水仙花,放在书桌上,另有一番情趣.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叫做熔化叫做凝固.
2.按照熔化时规律的不同,固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一类是.
3.叫熔点.
4.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5.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6.晶体熔化的特点是.
7.纯铁的熔点是1 535℃,液态纯铁的凝固点是.俗语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化雪过程中要从中热量,致使
的温度.
8.松香在熔化过程中热量,温度,因而松香属于.
9.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将不发生热传递.现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不考虑水的蒸发和冰的升华现象),水的质量,冰的质量(填“增多”、“减少”或“不变”),水的温度为,冰的温度为.
12.关于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C.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D.非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
13.白炽灯发光时,灯丝温度高达2 000℃以上,那么下列材料中适合做灯丝的有 ( ) A.铜 B.铁 C.钨 D.金
14.下表中是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在一265℃时,氢是固态;②纯金掉人钢水中不会熔化;③水银温度计在一40℃时不能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5.要使热的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或0℃的冰,效果好些的是 ( )
A.0℃水 B.0℃冰 C.效果一样D.无法判断
16.我国北方寒冷地区,要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是由于 ( ) A.水银的密度大
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
C.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
D.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高
19.如图所示,是观察某种晶体熔化过程的实验,装有晶体粉末的试管不是直接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而是浸在盛水的烧杯中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若试管中插入一只温度计,烧杯中也插一只温度计,当晶体熔化时,试管中温度计的读数将(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时烧杯中温度计的读数将试管中温度计的读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在每分钟供热不变的情况下,给温度为20℃的某物质加热,测得数据记录于表一中,请在给你的温度、时间坐标(图)中画出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它熔化过程经历了分钟,此物质在5分钟时处于态,这种物质是.
21.铁制的锅可以用来熔化锡,这是因为 ( )
A.铁皮比锡更坚固 B.铁的熔点比锡高
C.铁的熔点比锡低 D.铁比锡有较好的导热性
23.在一只试管内装有一些萘和海波的晶粒,为了将它们分离出来,则至少应该将它加热到℃,但不能达到℃,然后收集态的就可以了.
24。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在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些冻梨拿到屋子里,浸没在冷水盆中,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梨的温度升高
B.盆中有水结冰,梨的温度不变
C.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降低
D.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不变
25.菲菲学了“熔化和凝固”一节课后,到实验室里自己作了
一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这个实验.在相同的条件
下,她作了四块固体A、B、C、D的熔化实验,记录下了它们熔
化时温度随时问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根据菲菲的实验结果,
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6.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只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某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可得的结论是.
师写下一幅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
,反映一个共性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花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多孔的冰豆腐
寒冷的冬天,吃土一碗热乎乎的“冻豆腐”,那真算得上是一种别具风味的美菜呢!
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冰冻以后,它的模样
为什么会变成像泡沫塑料呢?
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我们知道,水有一种奇异的特性t在4℃时。

它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f到O℃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了,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当豆腐的温度降到O℃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络形状.等到冰融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变得像泡沫塑料一样.冻豆腐经过烹调,这些孔洞里都灌进了汤汁,吃起来不但富有弹性,而且味道也格外鲜关可口.
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就已经懂得了冰冻膨胀的原理,并利用它来开采石头:冬天,他们在岩石缝里灌满水,让水结冰膨大,把巨大的山石撑得四分五裂,很快就能采到大量的石料.近年来,工业生产上出现了一种巧妙的新工艺“冰冻成型”,也是冰冻膨胀原理的应用.办法是:根据零件的形状,用强度很大的金属,做一个凹形的阴模和一个凸形的阳模,把要加工的金属板放在两个模的中间,在阳模和密闭的外壳之间,灌满4℃左右的水,然后把这个装置冷却到O℃以下.这时,由于水结冰,体积膨胀,冰产生的巨大力量把阳模压向阴模,便把金属板压成一定形状的部件了.
由于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水温低于4℃时体积反而增大.所以.在4℃时水就不再上下对流了.因此,到了冬季,寒冷地区江河湖海,表面上虽然结了厚厚的冰层,但下面水的温度却保持在4℃左右,这就给水生物创造了生存的环境.
冰冻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它能使水缸冰破,把自来水管道冻裂……因此,在冬季来临的时候,要及时做好保暖防冻工作.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1.叫汽化,叫液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是和;液化的两种方法是和.
3.叫沸腾.
4.水沸腾时的现象是

5.叫沸点.
6.叫蒸发.
7.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的感觉是,这是因为。

8.使气体液化的好处是,便于.
就你所知道的事例,请举出一个使气体液化应用的实例.
9.液体沸腾的特点:①,②.
10.液体沸腾的条件:①②.
11.液体在蒸发过程中需,因此,蒸发有
作用,夏天在地面上洒水,感觉到凉爽是利用水来降低气温的缘放.
12.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这是室内的遇到液化而成的.
13.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间温度降低形成露或雾,这是现象,白天,在阳光照射下,露和雾消失,这是现象.
14.将湿衣服摊开,放在向阳的地方,衣服干得快,是因为衣服被阳光照射,衣服里的水温度;把衣服摊开,增大了、加快衣服里水的,所以衣服干得快.
1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①,
②,③.
16.同质量同温度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17.液体打火机里的乙烷气体,是利用办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打火机里的.
18.从嘴里缓慢哈气在手背上,手感到,这是因为的原因;而从嘴里急速吹气在手背上,手感到,这是因为.
19.我国发射卫星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以氧和氢作燃料,它们是在一定的低温下,用体积的方法,将氧和氢成为液态的氧和液态的氢装在火箭里的.
20.有一瓶氨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混合气体的温度降低,首先变成液体的是(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氨和液态氧的沸点分别为一33℃和一183℃).
21.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现“自气”,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
,后是.
22.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农业灌溉中采用喷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好处之一
就是减少输水过程中的和,同普通的地面浇灌相比,喷灌可以达到目的.
25.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减慢蒸发的措施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
一个小水槽,B的玻璃泡被浸湿的纱布包着,正常情况下两只温度计的示数(填“A”或“B,,)
的大些,两只温度计示数差越大表明室内越 (填“潮湿”或“干燥”).
29.如图,取一枝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30.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
A.液体温度 B.液体的表面积
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 D.液体的种类.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
等重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选填“A”、“B,’、“C”或“D”);(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
34.图(1)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铁圈;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水的沸点是℃.
35.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
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

则图中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2)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
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36.在实验里,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7.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
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D.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也会变成水
38.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植树时剪掉大量枝叶
C.用保鲜袋将疏菜放入冰箱
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1.叫升华;叫凝华.
2.六种状态变化中,吸热的有;放热的有.
3.在烧瓶里放入少量固态碘,微微加热,固态的碘没有成液态的碘,而变成了紫色的.停止加热后,碘蒸气也没有,而直接在烧瓶上有的碘晶体.
4.冬天,室外湿衣服中的水会结冰,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这是.
5.人们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来使运输中的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6.今年冬天,为了美化环境,小强和一些同学一起在自家小区的院子中雕刻了一匹冰雕小羊,但元宵节刚过小强发现小羊“瘦了”,这是现象,又过了一段时间,小羊饿得哭了”,这是现象.
7.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夏天,洒在室内地上的水干了
C.初春的早晨,瓦片上出现了霜
D.深秋的傍晚,空气中出现了雾
8.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
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
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
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
9.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 ( )
A.熔化、液化和升华 B.熔化、汽化和凝华
C.汽化、凝固和升华 D.凝固、液化和凝华
10.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
A.霜的形成 B.露的形成
C.冰化成水 D.水结成冰
11.夏天,把卫生球(由萘制成)放进衣柜里,几个月后,打开柜子发现卫生球没有了.这是由于态的卫生球成气态的萘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12.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人高空中,若水蒸气温度,就要液化成小水滴,或成小冰晶,形成了天空中的云.
13.俗语说:“霜前冷,雪后寒.”这句话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可以解释为 ( )
A.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的气温低
B.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形成之前的气温高,雪
后气温一定比下雪前低
C.霜是在地面形成的凝华现象,霜前气温骤降到0℃以下,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固态的霜;而雪下过之后因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而使地面气温降低
D.霜形成的温度比雪形成的温度低
14.家用白炽灯用久后,灯泡壁会发黑,这是因为电灯丝发生了 ( )
A.升华 B.凝华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凝华后升华
15.在冰柜的四壁上有很多霜,这些霜形成的原因
是 ( )
A.冰柜四壁上的水凝固而成
B.冰柜内的气体凝固而成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D.冰柜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16.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17.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化;(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 )
A.a、e B.a、d、f
C.b、e D.e
18.下面四个现象中,不是凝华现象的是 ( )
A.冬天清晨瓦上有霜
B.寒冷冬天的清晨常在窗玻璃上发现有冰花
C.食物放入冰箱冷冻室后结成一块
D.冰箱冷冻室四周箱壁上有冰粒
19.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剥去包装纸,冰棒“冒气”,属于汽化现象
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
于液化现象
C.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屑于
液化现象
D.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
粉”,属于凝华现象
20.现代医学上有叫“冷冻疗法”的,即使部分组织(如疣子)迅速低温冷冻,使其组织坏死,达到不用“动刀”而治愈的目的.你能想像冷冻疗法的方法吗?
21.在烧瓶里放入少量的碘块,用酒精灯对烧瓶底部微微加热,观察到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这一状态变化叫,说明,由此推断,凝华过程要.
22.小刚家的灯泡坏了,小刚在更换灯泡时,发现旧灯泡表面很黑,他以为灯泡上落了灰,但却擦不掉,仔细一看,旧灯泡的灯丝比同规格的新灯泡的灯丝细.他感觉很奇怪、你能帮他解开心中的谜团吗?①旧灯泡灯丝变细是因为,②旧灯泡表面看起来发黑是因为.
23.小明同学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时,为了加快实验进程,用酒精灯直接对在烧瓶中的碘加热,结果发现在加热过程,刚开始碘发生升华现象,但很快碘熔化了,变成液态碘.请你说出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尝试提出改进意见.
24.“谚语”是我国民问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而使空气中水蒸气发生而形成的;雪后,由于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25.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属于升华的是;其中②、③、⑤是(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①凉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
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
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27.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地球上的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云中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程,才能形成雨落向地面.那么,从云中的水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汽化、凝固B.升华、凝华、熔化
C.汽化、凝华、熔化D.液化、凝固、熔化
2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熔化现象
B.烧开水时在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
生成的
C.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是露水凝固而成的
D.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
气凝华的结果
奇妙的“干冰”
在美国南部的得克萨斯,曾发生过一件奇怪的事:几名地质堪探员用钻探机往地下打孔勘探油矿,钻到很深的地方.突然,地下冲出一股气体,顿时管子口喷出了一大堆白色的雪花.好奇的队员们上去滚雪球,结果,手上都变黑了甚至起了泡.
原来,那“白雪”不是雪,而是“干冰”.干冰不是水凝结成的冰,而是无色的气体------二氧化碳凝结而成的.
如果把二氧化碳装在一个钢筒中,再加压力,就变成水一样的液体,如果温度更低一些,就变成白色的固体,像冰一样,千’万不能用手去拿,因为它的温度低到一78.5℃,会把手冻伤.
要是把干冰放到房间里,它很快就销声匿迹,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消失于空气之中,这种过程物理学称为“升华”.有趣的是,干冰急剧升华时,会使周围空气温度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雾.在舞台上为了造成云雾缭绕的景象,就是请干冰“帮忙”拍摄而成的.
在合适的情况下,从飞机上往云朵里撒。

干冰”,还可以进行人工降雨呢.
第四章检测(1)
一、填空题
L.雨后,用扫帚把地面上的积水扫开,可使水尽快消失,这是利用了而加快了水的蒸发.夏天扇扇子,只是加快了,从而加快了汗水的,而蒸发,所以感到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