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山旱地全膜豆角垄间空行内玉米秸秆覆盖直接还田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山县山旱地全膜豆角垄间空行内玉米秸秆覆盖直接还田技术郭云龙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
【年(卷),期】2018(000)010
【总页数】1页(P14)
【作者】郭云龙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武山 741300
【正文语种】中文
武山县海拔1340~3120m,年平均气温10.3℃,无霜期195d,年均日照2331h,降水量500mm左右,耕地7.53万hm2,山旱地3.58万hm2。
近年来,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技术面积以稳定达到0.83万hm2,平均亩产平均在650kg
以上,不仅大大提高了全县耕地粮食单产,在确保全县粮食安全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产生了大量玉米秸秆资源。
据测算全县年可产玉米秸秆约10万t,其中
饲料化利用量约4万t,占玉米秸秆总量的40%,燃料化利用量约1万t,占玉米秸秆总量的10%,肥料化利用量(包括根茬还田、直接还田、堆沤还田)约
5000t,占玉米秸秆总量的5%,其余约4.5万t玉米秸秆则被丢弃于田间地头,
不仅造成了玉米秸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2017年,武山县山旱地全膜豆角种植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万亩,平均亩收入均在4500元以上,已成为旱作区农民增收的一条主要产业。
在全膜双垄沟播豆角种植中,为了方便采摘豆角,在每一个双垄垄幅间,留有一个40cm左右的空行,这
为在空行内开展玉米秸秆覆盖直接还田,并在原膜上进行二次利用点播冬油菜、冬小麦或玉米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
立足于现有玉米秸秆资源条件及旱地豆角种植面积已成规模的土地资源条件,武山县于2016、2017两年在四门镇咀儿村
进行山旱地全膜豆角垄膜间空行玉米秸秆覆盖直接还田技术试验示范获得成功。
这一技术推广应用,一方面通过玉米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质,减少农民化肥投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化肥零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种植高原夏菜豆角,可大大增加农民收入,助推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
现将技术规范介绍如下:
1 还田地块和玉米秸秆选择
1.1 豆角地选择
选择采用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的正茬和复种豆角地作为玉米秸秆覆盖直接还田用地。
1.2 玉米秸秆来源地选择
选择距还田豆角地距离近,转运玉米秸秆方便的玉米种植地作为玉米秸秆来源地,以1亩玉米田所产玉米秸秆量覆盖1亩豆角地为宜。
2 覆盖还田
2.1 玉米秸秆覆盖直接还田前准备工作
2.1.1 玉米秸秆还田的豆角地清理。
在秸秆还田前一周,及时完成豆角地中的支架、豆角枝蔓和空行内杂,严禁在豆角地垄与垄之间空行内点播下茬作物如冬油菜或小麦。
原膜二次利用点播的下茬作物冬油菜或冬小麦应严格点播在垄膜上。
2.1.2 玉米秸秆准备。
在确定覆盖时间后,要及时收割玉米秸秆,并随覆盖进度,随时转运玉米秸秆至覆盖豆角地头,以确保覆盖工作顺利进行。
2.2 玉米秸秆覆盖直接还田技术
2.2.1 覆盖还田时间。
从9月底开始至11月初结束,即在该时间段内,在玉米收
获后,在玉米秸秆尚有30%以上水分的情况下,越早覆越好,以利玉米秸秆腐烂。
2.2.2 覆盖方法。
玉米收获后,将尚有水分的玉米秸秆以1亩玉米田所产秸秆量覆盖1亩豆角地空行,在空行内把玉米秸秆按双层整株顺行均匀覆盖在豆角地垄与垄之间的空行内,并用脚踏实,相邻整株段间要紧密相连,不留空隙,每隔1.5~2m,用铁锹从空行内取土压土腰带,以防玉米秸秆被风吹起。
2.2.3 覆盖后管理。
玉米秸秆覆盖后要经常查看,如玉米秸秆被风吹起,要及时把秸秆归位,并用土压实。
2.3.4 腐烂玉米秸秆还田。
在第二年,原膜上点播冬油菜或冬小麦收获后,若覆盖玉米秸秆完全腐烂,则结合油菜茬或小麦茬复种豆角,揭膜、施肥、整地,用旋耕机把已腐烂玉米秸秆打碎还田。
若覆盖玉米秸秆因严重干旱有未完全腐烂,玉米秸秆覆盖带保持不动,同时揭去垄膜带上旧地膜,并在该带重新施肥整地,重新覆膜后仍然种植一茬豆角,待玉米秸秆直至完全腐烂后,结合下茬作物整地施肥翻压于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