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专题五记叙文阅读(讲解部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 文 的 六 要 素: 时 间, 地 点, 人 物, 事 件 的 起 因㊁ 经 过㊁ 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 理清事件发 (1) 顺叙( 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 ) ㊂ 作用: 叙事有头 (2) 倒叙( 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 ㊂ 作用: 造成悬
������������������������������������������������������������������������������������������������������������������������������������������������������������������������������������������������������������������������������������������������������
线索;(2) 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 3) 以人物为线索;( 4) 以作 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5) 以时间为线 索;(6) 以地点变换为线索㊂ 5. 记叙文的中心 作者在生活中会接触到许多人和事, 有了体验, 逐渐形成对
生活的一定看法㊂ 这种看法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 就是记 叙文的中心意思㊂ 准确归纳记叙文中心意思的关键是正确理解 文章的内容,具体方法如下:( 1) 抓住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 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 3) 通过分析结构来归纳中心意思, 把 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 然后指出作者借此 表达出的思想㊁感情㊁态度等;( 4) 从时代背景入手, 好的文章都
夸张:揭示事物本质, 给人以启示; 烘托气氛, 加强渲染力; 对偶: 整 齐 匀 称, 节 奏 感 强, 高 度 概 括, 易 于 记 忆, 有 音 乐 设问: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㊂
清单二㊀ 散文
反语:有的讽刺揭露某一现象,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㊂
������������������������������������������������������������������������������������������������������������������������������������������������������������������������������������������������������������������������������������������������������������������������������������������������������������������������������������
写法,具有 点睛 之效㊂ 观点和意图的表达㊂
作用㊂ 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程, 它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斗
争为依据㊂ 了解人物在各个情节过程中的表现, 特别是在高潮情 节中的所言所行和情感态度,就能把握住人物不同的性格㊂ 如‘ 鲁 提辖拳打镇关西“ 中,鲁达借钱资助金氏父女,表现了他扶危济困的 豪爽性格,其中丢还李忠银子的细节更显出他的粗鲁爽直;在鲁家 又集中表现了他疾恶如仇㊁见义勇为和粗鲁暴躁的性格特征㊂ (2) 理解典型环境 物形象和小说的主题思想㊂ 客店掇条凳子拦住店小二,表现了他的粗中有细;三拳打死镇关西, 分析环境描写,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 能帮助我们理解人
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㊂ 画意㊂
思的语句;(2) 抓住文章开头㊁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关键句,
深刻性㊁感染力和构思美,给读者以 画龙点睛 式的艺术享受㊂ 心,更有震撼力㊂
专题五㊀ 记叙文阅读 10. 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1) 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㊁形象化, 让读者产生联 (1) 叙事性散文的鉴赏
念㊁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㊂ 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㊂
是记叙,辅之以描写㊁ 说明㊁ 议论和抒情㊂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 情,通常起到点睛作用㊂ 8. 人物形象刻画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㊁侧面描写㊁细节描写㊂
(3) 插叙( 叙事时中断叙述, 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㊂ 作用: (4) 补叙 ( 在叙述过程中, 对前 面事 件做 某些 补充 叙述 ) ㊂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㊁ 感受的文体㊂ 它同小说
清单三㊀ 小说
㊀ ㊀ 1. 小说的概念
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㊂ 2.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㊁故事情节㊁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㊂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
同的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 所以小说中的 我 不能看成是 作者,它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㊂ 塑造人物形象是 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的主要手段㊂ 感,会在结尾加上 尾声 ㊂ 介绍人物和背景会在开头加上 序幕 , 为了深化主题, 升华情 物㊁渲染气氛㊁给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㊂ 描写社会环境, 可以交代时代背景㊁ 社会习俗㊁ 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㊂ 描写自然环境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㊁ 地位㊁ 性格, 表达人物的 心情,渲染气氛等㊂ 3. 小说的分类 小说按其人物的多少㊁ 篇幅的长短, 可分为长篇小说㊁ 中篇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㊂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衬托人 故事情节一般分开端㊁发展㊁高潮㊁ 结局四个部分, 有时为了
生㊁发展的脉络,继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㊂ 2. 记叙文的叙事顺序及作用 有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㊂
选材广泛,形式多样,结构复杂㊂ 记叙文的结构安排主要有以下 (3) 按事件情节的发展;(4) 按事件之间的一定关系㊂ 7.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几种情况:(1) 按时间的先后;( 2) 按人物的活动㊁ 地点的转移; 采用综合表达的方法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㊂ 主要方式
( 如‘ 谁是最可爱的人“ 分成 总写战士㊁分写事例㊁总括全文 三大 (1) 象征;(2) 托物言志;( 3) 借物喻人;( 4) 借物 ( 景 ) 抒情;
小说㊁短篇小说㊁微型小说等; 按其题材, 可分为历史小说㊁ 科幻 书信体小说㊁ 自传体小说等; 按其表现手法, 可分为现实主义小 说㊁浪漫主义小说等㊂ 4. 小说阅读的基本要点 (1) 把握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尤其是那些关键的细节对表现人物性格有重要
作用:对主要人物的身份㊁来历㊁性格做补充介绍, 或对某一事物 做解释性的说明,以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人物或事件㊂ 3. 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 (1) 第一人称: 以 我 的口吻或角度展开记叙㊂ 第一人称 (2) 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 你 多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
语言㊁心理等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㊂ 接写主人公,从其他人物的口中㊁眼中或感受中写出主人公的性格㊂ 言㊁动作㊁心理㊁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所做的描写㊂ 9. 表现手法及作用
又不像诗歌那样直接抒情,而是把情感曲折地隐含于委婉跌宕的叙 事之中㊂ 因此,鉴赏时要善于从叙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㊂ (2) 抒情性散文的鉴赏 抒情性散文一般不详述事件的具体过程, 没有完整情节, 也
叙事性散文中,作者的记人和叙事,浸透着浓郁的情感色彩,但
不具体描写人物,而是通过描述人㊁ 事㊁ 景㊁ 物的片段来传达出作 者的心声,反映完整的精神风貌, 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㊂ 以作者 的情感发展为结构线索, 来统摄不同时空中的各种材料㊂ 在鉴 赏时,我们要善于从似乎散乱的情景片段中, 去勾勒那辐射整篇 文章的神韵凝聚点㊂ (3) 说理性散文的鉴赏 说理性散文往往具有抒情性㊁ 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㊂ 它
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 从而提供一个可以思索和 联想的广阔天地㊂ 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 熔情感㊁ 哲理㊁ 形象 于一炉㊂ 对于这类散文的鉴赏,要注重从情中悟理, 在理中体会 感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㊂
㊀ ㊀ 1. 散文的特点
相比,同样写人记事,但人物不求典型, 故事不必完整; 它同戏剧 相比, 同样讲究语言的精练, 但不受时空限制, 而靠优美的语言 取胜;它和诗歌相比,同样可以借景抒情㊁ 托物言志, 但不受节奏 韵律的限制,不是诗, 却有着诗一般的意境㊂ 因此, 散文是一种 结构美㊁语言美㊁意境美的 美文 ㊂ 悟叫 神 ㊂ 散文的写法较其他文体更活泼自由, 不拘一格㊂ 常 见的方式是抒情,即使是记叙,也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㊂ 2. 散文的线索 线索就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 就是贯串 散文形散而神聚㊂ 我们把散文的取材叫 形 , 把作者的感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㊂ 抓住线索对理解文章㊁ 掌握结构㊁ 线索的形式有如下几个方面:(1) 以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为
描写对象, 前后形成对比, 突出所描写的对象, 收到出人意料的 效果㊂ 欲抑先扬,则是先大力颂扬再贬抑所描写的对象, 也能收 到同样的效果㊂ 前后照应( 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㊂ 伏笔和铺垫: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㊂ 联想和想象:丰富文章内容, 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性格更鲜 借景抒 情 ( 寓 情 于 景 ) : 做 到 情 景 交 融, 使 文 章 充 满 诗 情 开门见山:简洁明快,让人一目了然㊂ 卒章显志( 篇末点题):与 开门见山 相反,它可以增加作品的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深刻的主题, 突出表现中
75 ㊀
想;(2) 用来阐述道理, 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让人易于理解㊁ 接 受;(3) ( 记叙文中描写事物) 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 把事物写得 生动形象㊁具体可感,加深读者的印象㊂ 引起联想,营造意境㊂ 美感㊂ 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㊂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㊂ 反复: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㊂ 反问:加强语气㊂
(1) 以感情为线索;( 2) 以事物为线索;( 3) 以人物为线索; (1) 按时间先后分;(2) 按地点转换分;( 3) 按描述内容的角
度分( 如‘ 春“ 分成 盼春㊁绘春㊁ 颂春 三大部分 ) ;( 4) 按思想感 情变化分( 如‘ 荔枝蜜 “ 分成 不喜欢蜜蜂㊁ 想去看看蜜蜂㊁ 赞赏 蜜蜂㊁想变成蜜 蜂 四 大 部 分 ) ; ( 5) 按 总 4. 散文的表现技法 分 总结构特点分 部分);(6) 按表达方式的变化分( 如一些表达感悟与哲思的散文)㊂
小说㊁言情小说等; 按其体例, 可分为章回体小说㊁ 日记体小说㊁
(5) 对比烘托( 侧面烘托 ) ;( 6) 欲扬先抑 ( 欲抑先扬 ) ;( 7) 以小 见大㊂ 5. 散文阅读要领 (1) 重视散文的 结束 语: 很多散文采用了 卒章显志 的 (2) 重视散文的 议论 语: 它是记叙和描写的深化, 是作者 (3) 重视散文的 抒情 语㊂ (4) 重视散文的 反常 语㊂
74 ㊀
5 年中考 3 年模拟
第二部分 ㊀ 阅 ㊀ 读
专题五 ㊀ 记叙文阅读
129
考点清单
清单一㊀ 记叙文
结果㊂ ㊀ ㊀ 1. 记叙文的六要素 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特定的社会内容, 阅读 时要理解其所包含的深刻含意㊂ 6. 记叙文的结构 记叙文的结构是指记叙文的材料安排和布局谋篇㊂ 记叙文
感,增பைடு நூலகம்文章表现力㊂
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 表达作者的情 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 烘托主要的人或事物, 突出 讽刺:运用比喻㊁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批判㊁ 揭露㊁ 嘲 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 :欲扬先抑,就是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
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㊁性格㊁思想㊁情感等㊂ 笑,使语言辛辣幽默㊂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 是作者用现实生活中不
于全文的脉络㊂ 作者为达到散文 散 与 不散 的统一, 在组织 结构上, 就要有明确的线索, 把所有材料连缀起来, 组成一个艺 术的整体㊂ 散文的线索主要有: 3. 划分散文层次的方法 (4) 以思绪为线索;(5) 以景物为线索;(6) 以行动为线索㊂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㊁行动㊁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 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是对肖像㊁ 语 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㊂
的 我 有时是作者本人, 有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 我 ㊂ 作用: 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㊂ 人称叙述的文章里, 但这样的文章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 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㊂ 作用: 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 感,便于感情的交流㊂ 4. 记叙文的线索 件㊁场景等㊂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角度自由叙述㊂ 把握中心有很大作用㊂ (3) 第三人称: 以第三人称 他 / 她 叙述文章中的人物㊁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