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攀登世界第一高峰2 沪教版(2018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第六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蹬、钉、斩、噙、堪”;在语境中理解、积累“不可逾越、斩钉截铁、疲惫不堪”等词语,指导书写“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5小节。

4、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文中表示时间的短语和人物的表现提出问题。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描写登山健儿登顶的句子释疑,感悟人物顽强拼搏,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

2、通过学习,了解登山队员之间的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精神,感受他们为国争光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借助信息,了解世界第一高峰,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引出珠穆朗玛峰,随机正音。

2、借助信息,了解世界第一高峰的概况。

师补充介绍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相当于21座金茂大厦叠加的高度。

因此能够登上这座高峰是所有登山健儿的梦想。

听了刚才老师的话,请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世界第一高峰呢
3、揭示课题,指导朗读,初步产生自豪之情
二、初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抓住时间,引导质疑
1、反馈预习,整体了解写作顺序,圈出描写时间的词语
点拨:“经过5个小时”并不是一个直接表示时间的词语,只是告诉我们做这件事花了多长的时间,所以不需圈出。

2、概括每个时间段登山队员做的事,随机板书。

3、抓住时间的词语,引导学生质疑
师引读板书:看来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知道做准备是在——建立营地的大致时间在——开始攀登的时间是——真正登顶的准确时间是——同样在写时间,你发现不一样了吗,你一定想问问?
预设:为什么有的时间写得很简单,有的却写得很具体呢?
师:是呀,同样都是描写时间的词语,有的只是一个大致的时间,像——(齐读:5月中旬、5月初),而有的时间——(齐读:5月24日清晨,5月25日凌晨4时20分)写得那么具体,甚至精确到几点几分,这是为什么呢?接着我们就来重点学习课文的3——5小节,了解其中的原因。

三、引发质疑,了解第二台阶不可逾越的原因,读懂人物的表现
1、抓住词语“不可逾越”,引发质疑。

预设1:“不可逾越”什么意思?(直接反馈预习)
预设2:为什么不可逾越?
预设3:为什么不可逾越要加双引号?
2、释疑,理解不可逾越的原因
(1)联系下文,为什么第二台阶不可逾越?
交流,媒体出示: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儿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

点评:你真棒,的确联系了下文。

结合图片引读:瞧,第二台阶的岩壁——(齐读:又陡又滑),几乎直上直下,爬得上去吗?……有东西拉或许还有可能,可这里却是——(连一点可攀缘的地方也没有)。

不但如此,上面还结了冰,想在这样的冰面往上爬,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第二台阶高度是——(齐读:8680米),海拔越高的地方——?(生自由交流:空气稀薄、呼吸困难)对呀,难怪人们说它是——(【板书】:不可逾越)
3、引导学生联系人物的表现质疑
(1)自读课文第3节,划出队员们的表现。

(2)请同桌配合读读划出的句子,抓住刘连满以及队员们的表现试着提提问题,注意,要努力将问题提清楚。

(3)学生质疑
预设1:刘连满为什么要斩钉截铁地说?
预设2:刘连满让队员们上去,队员们为什么要犹豫呢?
预设3:队员们为什么要噙着泪花呢?
4、联系上文了解斩钉截铁的原因。

(1)反馈预习,理解“斩钉截铁”的意思,指导朗读。

引导关注停顿,理解“上”的意思。

(2)联系上文理解他为什么要不容置疑地让队员们这么做?
(爬不过第二台阶,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无法实现整个中国登山队的梦
想。


(3)引读:但是刘连满深知只要一个队员登上去,就是中国登山队的胜利,就是中国的光荣,所以他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斩钉截铁地说——(齐读)。

5、借助句式想象说话,了解队员们犹豫的原因
(1)借助句式,想象队员们的心理活动。

出示:队员们犹豫了,心想:
(2)理解队员们为什么眼里噙着泪花?
(要点:已经登了很久了,没有力气了,越来越冷了,现在不上去大家都上不去了。

)
6、有感情地朗读,随机小结。

(1)师引读:面对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队长刘连满果断地下达命令——队员们万分不舍,犹豫了,可是——所以他们只好——
(2)师小结:队员们踩着刘连满的肩膀用力攀登,终于登上了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

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如今却被中国人征服了,被中国队员逾越了,所以这里加了一对双引号。

【板书:不可逾越上方加引号】
四、迁移学法,自主学习4——5节。

1、小组合作,学习4——5节,尝试质疑。

2、学生自主释疑,指导朗读
(1)学生质疑:为什么已经疲惫不堪了还要爬呢?/为什么要咬紧牙关,屏住呼吸?/ 为什么要心里一阵激动,激动什么?/ 为什么“一步一步“之间要加逗号呢?
(2)反馈预习,理解“疲惫不堪”的意思。

(3)联系上文理解为什么队员么已经累到不能忍受的地步,还要坚持往上爬?(4)小结,引读:是呀,队员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祖国的梦想,再累也要上,所以他们要——(出示:他们一个个咬紧牙关,屏住呼吸,一步,一步,顽强一向上爬)随机指导朗读。

(5)交流读文感受。

你感受到什么?(学生交流:顽强,勇敢)
五、总结课文,了解时间具体写的原因,布置作业。

1、小结并引读最后一节:5月25日凌晨4时20分,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在世界第一高峰上展开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将五星红旗插到世界第一高峰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2、释疑:为什么这个时间要写得非常具体?(重要的时刻,永远不能忘记)(1)激发情感,再读时间短语:对呀,登山队员为了这一刻付出了很多心血,登山队员忘得了吗?将它写具体也是希望我们能记住这一刻,也就是——(齐读:5月25日凌晨4时20分)
(2)补充资料,加深认识。

3、布置作业:请你试着抓住时间以及人物的表现将发生在50多年前的这件激动人心的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注意语句通顺。

板书:
35、攀登世界第一高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