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同步练习(B练达标提升篇)-【名师课堂】三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人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人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单选题1.2.4-1.7=( )A. 7.0B. 0.6C. 0.7D. 0.52.4.3-3=( )A. 0.39B. 0.77C. 1.3D. 7.33.在数射线上,小虫从3.3这一点出发,先向右爬3格到3.6,再依次向左爬10格,向右爬6格,向左爬8格,如果每格大小一样,那么小虫最后停在数射线上的点是()A. 6.0B. 4.8C. 2.1D. 2.44.计算小数减法,不小心把减数增加3.2,被减数不变,那么他计算得到的差()A. 增加3.2B. 减少3.2C. 不变二、判断题5.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把小数点对齐。

6.比3.2多1.3的数是4.5。

7.5个0.1加上6个0.1是1.01。

三、填空题8.2.5+7.5=________ 0.3+1.7=________ 8.6-7.5=________ 10-4.3=________9.直接写出得数。

0.9+2.4=________ 0.3+6=________ 5.2+0.9=________1.8+2.9=________ 2.5-0.8=________ 4.5-2.7=________3.2-1.4=________ 7.5-3.6=________ 12.6+2.5=________2.3+1.8=________ 8.6+1.3=________ 9.5+4.6=________10.比7.2多0.8的数是________,4.5比3.6多________。

11.我最棒,我会算.(1)________(2)________12.填表.(从左到右填)________四、解答题13.(1)一副望远镜多少元?一辆玩具汽车多少元?(2)布娃娃比玩具熊便宜多少元?(3)贝贝有50元,要买一个玩具熊和一辆玩具汽车,够吗?五、综合题14.买食品。

1.5元/个0.8元/袋2.6元/袋 1.9元/听(1)买一个面包和一听可乐需要多少元?(2)一听可乐比一袋虾片贵多少元?(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同步练习家庭是少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少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初期抓好少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少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状况实时传达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读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少儿的阅读能力提升很快。

一、单项选择题其实 ,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照本宣科,重点是记忆有技巧 , “死记”以后会“活用”。

不记着那些基础知识 ,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特别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剖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一定从基础知识抓起 ,每日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语 ,以及丰富的词语、新奇的资料等。

这样 ,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穷的内容。

与日俱增 ,与日俱增 ,进而收到磨铁成针 ,绳锯木断的功能。

1.6 元比 4.2 元多( )元。

宋此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呼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当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盛行,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帮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此后,关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A. 2.2B. 10.2C. 1.8第1页/共8页3.一个加数增添 0.2 ,另一个加数也增添0.2,它的和()A. 不B.增添 0.2C.增添 0.44.0.8 0. □,□里最大填()A. 8B. 7C. 95.百米跑中,小明的成是15.6 秒,小的成是 16.1秒,小的成比小好,比小明差,小的成可能是()秒。

A. 14.5B. 17.5C. 16二、填空1.4 角改写成用元作位数是________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测试卷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测试卷试题(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含答案)一、单选题1.2.4-1.7=( )A. 7.0B. 0.6C. 0.7D. 0.52.4.3-3=( )A. 0.39B. 0.77C. 1.3D. 7.33.在数射线上,小虫从3.3这一点出发,先向右爬3格到3.6,再依次向左爬10格,向右爬6格,向左爬8格,如果每格大小一样,那么小虫最后停在数射线上的点是()A. 6.0B. 4.8C. 2.1D. 2.44.计算小数减法,不小心把减数增加3.2,被减数不变,那么他计算得到的差()A. 增加3.2B. 减少3.2C. 不变二、判断题5.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把小数点对齐。

6.比3.2多1.3的数是4.5。

7.5个0.1加上6个0.1是1.01。

三、填空题8.2.5+7.5=________ 0.3+1.7=________ 8.6-7.5=________ 10-4.3=________9.直接写出得数。

0.9+2.4=________ 0.3+6=________ 5.2+0.9=________1.8+2.9=________ 2.5-0.8=________ 4.5-2.7=________3.2-1.4=________ 7.5-3.6=________ 12.6+2.5=________2.3+1.8=________ 8.6+1.3=________ 9.5+4.6=________10.比7.2多0.8的数是________,4.5比3.6多________。

11.我最棒,我会算.(1)________(2)________12.填表.(从左到右填)________四、解答题13.(1)一副望远镜多少元?一辆玩具汽车多少元?(2)布娃娃比玩具熊便宜多少元?(3)贝贝有50元,要买一个玩具熊和一辆玩具汽车,够吗?五、综合题14.买食品。

1.5元/个0.8元/袋2.6元/袋 1.9元/听(1)买一个面包和一听可乐需要多少元?(2)一听可乐比一袋虾片贵多少元?(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 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 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 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小数的基本概念和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3.能够应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4.训练学生的算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2.能够应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三、教学难点1.小数加法和减法概念的把握。

2.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预习导入(5分钟)老师首先简单叙述小数的概念,然后利用金钱的例子告诉学生们,金钱可以用小数表示,如2.5元就可以写成2.5元或2.5元/元。

然后老师出示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图表,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加减法以及运算方法。

2. 讲解和练习(20分钟)A. 加法的原理和方法1.小数加法的原理十分简单,就是将两个小数的数值相加。

2.加法的步骤:–将小数点对齐;–从个位开始按位相加,进位的数往前一位加。

3.做几道小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法方法。

B. 减法的原理和方法1.小数减法的原理与加法类似,就是将两个小数的数值相减。

2.减法的步骤:–将被减数与减数小数点对齐,需要在被减数的末尾补零,使得小数位数相等;–从个位开始按位相减,不足的借位,借位的数从高一位减1。

3.做几道小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减法方法。

3. 练习和检查(25分钟)请同学们在练习册上完成若干加法和减法练习,并将练习的答案交给老师检查。

4. 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小数加减法的原理是什么?2.小数加减法的步骤是什么?3.你有哪些小数加减法的练习可以完成?5. 课后作业(15分钟)请学生完成以下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课外练习册上的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先讲解再练习的方法。

在讲解时,我注重突出小数加减法的原理和步骤,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的本质意义。

在练习环节,我充分利用了教学工具和多种练习形式,让学生不断进行练习,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技巧和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单选题1.洗衣粉2元6角,毛巾4元8角,衣刷1元9角,妈妈大约带多少元去付款就够了?( )A. 7B. 8C. 9D. 102.4.6元再加上( )个0.1元,就是5元。

A. 4B. 3C. 23.小亮买文具盒用去13元7角,还剩5角,他原来有( )。

A. 13.2元B. 14.2元C. 18.7元4.小明买图书用去4元5角,还剩8元5角,小明原来有多少元?( )A. 12元B. 13元C. 11元5.小丽有15元钱,买书用去7元5角,还剩多少元钱?( )A. 7元5角B. 8元C. 8元5角6.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1.3,另一个加数减少0.7,和( )。

A. 增加2.0B. 增加0.6C. 减少0.67.一根电线杆长9.6米,埋在地下1.8米,露出地面的有( )米。

A. 7.8B. 11.4C. 10.4二、判断题8.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

9.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减少1.5,那么差减3.10.已知甲数是5.6,比乙数多2.7,乙数是8.3.三、填空题11.刘丽买了一个价格是3.4元的转笔刀,付了5元,应找回________元。

12.0.4元+4.9元=________元________角 13.3元-8.6元=________元________角13.一根绳子长9.8米,第一次剪去5.2米,第二次剪去3.7米。

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________米。

14.小明买了一个价格是3.6元的橡皮,付了5元,应找回________元。

15.一根3米长的绳子,用去0.6米后,还剩________米。

16.整数的最小计数单位和小数的最大计数单位相差________.17.下面是淘气家1、2月份的水费和电费支出情况,把表格填完整。

四、计算题18.笔算。

①9.8-8.9②11.7+2.3③5.6-2.7④7.8+2.4⑤7-2.8⑥7.9+0.819.用竖式计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七_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课时测评(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七_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课时测评(含答案)

知识点一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1.比一比,算一算。

340+210= 450+430=34+21= 45+43=3.4+2.1=4.5+4.3=2.列竖式计算。

3.5+2.6= 2.6+4.2=9+0.8=11.2+3.2=知识点二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3.看谁先到家。

4.改错。

改正:改正:5.小猴迷路了,山羊告诉它只要沿着得数是15.5的算式的路线走就能回家,请你画出小猴回家的路线。

6.下面是某市地铁部分线路规划情况统计表。

((2)6号线二期比6号线首期短多少千米?7.把算式与相应的问题连起来。

9.5元 1.7元7.8元8.一只小船的载质量是10千克,这两只小动物能一起乘这只小船过河吗?9.演讲比赛。

(1)王丽得了多少分?(2)李可得了多少分?10.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我国新增入伍的士兵右眼裸眼视力不能低于4.6,左眼裸眼视力不能低于4.5。

这两个最低标准比正常视力5.0分别低了多少?11.下面是几种动物的体重情况统计图。

(1)大象比河马重多少吨?(2)用载质量为3.5吨的货车能一次运走一只长颈鹿和一头犀牛吗?12.购物。

(1)买两个文具盒需要多少钱?(2)一个文具盒比一把直尺贵多少钱?(3)买一个书包、一个文具盒和一把直尺,50元够吗?13.如下图,有一根长9米的竹竿,插入淤泥里1.8米,露出水面3.4米。

插在水中的部分是多少米?14.原来姐姐比弟弟高0.4米,现在姐姐长高了0.2米,弟弟长高了0.3米,现在姐弟俩的身高相差多少米?(1)弟弟比姐姐多长高了0.3-0.2=()米,所以,现在姐弟俩的身高相差0.4-()=()米。

(2)根据上面的解题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原来小明的储蓄罐里的钱数比小红多8.5元,现在小明的储蓄罐里又增加了2.8元,而小红的储蓄罐里却减少了3.5元。

此时他们的储蓄罐里的钱数相差多少元?15.丁丁列竖式计算8.2加一个一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结果得4.8。

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1)利用错误的结果,根据“减数=被减数-差”可以算出这个一位小数是(),由此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是()。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人教新版(2014秋)(含解析)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人教新版(2014秋)(含解析)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单选题1.17.4-17.4=()A. 0B. 5.75C.D.2.2.9-1.2=()A. 1.2B. 1.3C. 1.7D. 1.93.在减法算式中两数的差是10.6,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5.5,差是()。

A. 5.1B. 10.6C. 16.1D. 3.84.两个数的和是27.5,如果一个数增加3.5,另一个数减少4.5,和是()A. 26.5B. 27.5C. 28.5二、判断题5.判断对错.1-0.2=1.26.如果被减数增加0.3,减数增加0.3,差要增加0.6。

()7.已知甲数是5.6,比乙数多2.7,乙数是8.3.三、填空题8.10.5+16.7=________9.买一把牙刷2.4元,买一支牙膏3.5元.买一把牙刷和一支牙膏共用________元;牙刷比牙膏便宜________元.10.妈妈买回4.5千克西瓜,3.6千克苹果和5.2千克桃,买回的西瓜比苹果重________千克,苹果比桃轻________千克,三种水果一共重________千克。

11.1.2+0.4=________12.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1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________.四、解答题13.这两种水果各买1千克应付多少元?14.一本《童话故事选》6.8元,一本《动脑筋》3.4元。

(1)《动脑筋》比《童话故事选》便宜多少元?(2)各买一本书,10元钱够不够?五、综合题15.妈妈购买水果用去7.8元,比买菜的钱多1.2元,买菜的的菜比买肉的钱少12.1元。

(1)买菜用了多少钱?(2)买肉用了多少钱?(3)一共用了多少钱?六、应用题16.小红原有14.09元,买本子用去7.8元,妈妈又给她4.5元,小红现在有多少元?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17.4-17.4=0【分析】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第七单元 第2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

第七单元 第2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

第七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七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初步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进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分析、概括、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应把握以下两点:一是本单元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不要把小数作为一个抽象的“数”来研究,不要出现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应结合具体的“量”和面积、数轴等直观模型来认识;二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加、减法,仅限于一位小数。

可让学生谈谈比较小数大小的体会。

此时,不强求提炼归纳方法,只要能结合具体情境说出是怎样比较的即可。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教学流程情境导入1.提示: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2.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加法中,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减法中,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3.提示::昨天我们来到文具店,在解决购物问题中,认识了小数加。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看看,小丽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

课件出示第96页情境图和例4的问题。

师:先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监控,引导学生梳理出题目的已知信息和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迁移到小数的加减,为今天的教学做铺垫。

学习任务一: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呈现文具商店的情境,标出8种文具价格,提出购买文具的问题,教学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以学生熟悉的元、角、分为基础,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与算法。

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两名女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致,都是将商品价格转化为角,再进行计算;男生提出了用竖式计算的思路。

第一种方法,是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解决了问题;第二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新知,接下来重点教学列竖式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小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小数点对齐的问题。

2. 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小数的认识。

2.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加、减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a. 小数点对齐。

b. 从低位开始,按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c. 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减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

2. 示例讲解:以2.3 1.25为例,讲解小数加法的运算步骤:a. 小数点对齐:2.30 1.25b. 从低位开始相加:0 5 = 5,3 2 = 5,2 1 = 3c. 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3.553. 学生练习:让学生尝试计算以下题目:a. 3.45 - 1.2b. 5.67 2.3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强调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

在课后作业中,要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课时练第7单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课时练第7单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课时练第7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选择题1.美美有10元钱,买玩具花了6.3元,还剩()元。

A.3.7B.4.7C.5.32.淘气跑一百米用时17.8秒,笑笑用时19.2秒,淘气比笑笑少用时()秒。

A.3.4B.2.4C.1.43.一个加数増加0.3,另一个加数也增加0.3,它们的和()。

A.增加0.3B.不变C.增加0.64.下面的数中,最接近2的是()A.2.3B.2.1C.1.85.小林从家到学校要走1.3千米,他走了0.5千米后又回家取了一本书,这样他比平时上学要多走()。

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质课课件.ppt

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质课课件.ppt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3.2-0.8=
3.6+5.7=
7.3-0.4=
玫瑰 每枝2.2元
康乃馨 每枝0.6元
(1)小芳买了2枝玫 瑰要付多少元? (2)一枝玫瑰比一 枝月季贵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 么问题?
月季
满天星
每枝0.8元每枝0.3元
(1)牛奶比面包贵多少元? (2)妈妈买了1块面包和1盒牛奶,她带
了10元,够吗?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0/12/142020/12/142020/12/142020/12/14
谢谢观看
教学目标
1.经历将购物问题抽象为小数计算问题的过 程,掌握小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扩 展到解决其他简单问题。
2.通过实验、观察、猜想和论述等数学活动, 形成解决小数加减运算的一般策略,发展 推理能力和创新精神。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克服 困难的意志,增强自信心。
1.2元 0.5元
3.9元 2.8元
5.8元
船浆长1.3米,露 出水面部分是1.1 米,伸入水中的 部分长多少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同步练习(B练达标提升篇)
一、单选题
1.小亮买文具盒用去13元7角,还剩5角,他原来有( )。

A. 13.2元
B. 14.2元
C. 18.7元
2.2.7+0.4=()
A. 0.4
B. 0.72
C. 3.1
D. 7.4
3.10.5元比1
4.9元便宜多少?列式是( )。

A. 10.5元+14.9元
B. 14.9元-10.5元
4.已知甲数是8.7,它比乙数多1.4,乙数是( )
A. 9.5
B. 3.7
C. 7.3
D. 6.3
5.6元比4.2元多( )元。

A. 2.2
B. 10.2
C. 1.8
二、判断题
6.判断对错.
32.8-3.2=0.8
7.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点要对齐。

8.王红想给与自己结对子的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买两本书,一本故事书25.5元,她至少要准备50元。

()
9.已知☆-△=□,所以□+△=☆。

10.5个0.1加上6个0.1是1.01。

三、填空题
11.3.1+2.4=________ 5.6-2.1=________ 7.8-0.6=________
12.口算
×8=________
0×50.6=________
13.差和减数都是2.6,则被减数是________。

14.计算.
(1)8.5+0.6=________
(2)14.5-8.9=________
15.5.6去掉小数点后是原来的________倍,扩大后的数比原数大________。

四、计算题
16.口算。

70×20= 4000÷8= 204÷2= 9.4-9=
102×3= 0÷100= 91-37= 3.6+2.4=
58×21≈ 245÷4≈ 73×49≈ 3208÷8≈
17.直接写得数。

4.1+5.2=________ 140×3=________ 350÷
7=________ 1.3+2.1=________
4×5+20=________ 81÷9+6=________ (45-5)×
3=________ 350+150=________
18.妈妈带了30元上街买菜后,还剩下14.6元。

买菜用去了多少钱?
19.直接写出得数。

4.4+3.5= 150×4= 6.78+0.23= 10-6.5+3.5=
7.9×100= 60×50= 287-199= 0.3×125×8=
1-0.03= 927÷9= 60÷100= 6.3×99+6.3=
五、解决问题
20.我会改错。

21.一盒水彩笔24.5元,比一个文具盒贵8.7元,一个文具盒多少钱?
22.
(1)一副望远镜多少元?一辆玩具汽车多少元?
(2)布娃娃比玩具熊便宜多少元?
(3)贝贝有50元,要买一个玩具熊和一辆玩具汽车,够吗?
23.四年级向孤儿院捐赠了658.3元的物品,五年级捐的物品比四年级捐的多132.7元。

两个年级共捐了多少元的物品?
24.到超市凋查下面各种食品的价钱,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1)把上表填写完整.
(2)最贵的食品是什么?最便宜的呢?
(3)根据自己的调查,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2.【答案】 C
3.【答案】 B
4.【答案】 C
5.【答案】 C
二、判断题
6.【答案】错误
7.【答案】正确
8.【答案】错误
9.【答案】正确
10.【答案】错误
三、填空题
11.【答案】 5.5;3.5;7.2
12.【答案】 10;0
13.【答案】5.2
14.【答案】(1)9.1
(2)5.6
15.【答案】10;50.4
四、计算题
16.【答案】 1400;500;102;0.4;306;0;54;6;1200;60;3500;400
17.【答案】9.3;420;50;3.4;40;15;120;500
18.【答案】 30-14.6=15.4(元)
答:买菜用了15.4元
19.【答案】7.9;600;7.01;7;790;3000;88;300;0.97;103;0.6;630
五、解决问题
20.【答案】
21.【答案】解:24.5-8.7=15.8(元)
答:一个文具盒15.8元。

22.【答案】(1)解:3.0元+2.7元=5.7元,35.5元-22.6元=12.9元答:一副望远镜5.7元,一辆玩具汽车12.9元。

(2)解:35.5元-20.4元=15.1元
答:布娃娃比玩具熊便宜15.1元。

(3)解:35.5元+12.9元=48.4元,48.4元<50元
答:50元买一个玩具熊和一辆玩具汽车,够了。

23.【答案】解:658.3+132.7+658.3
=791+658.3
=1449.3(元)
答:两个年级共捐了1449.3元的物品。

24.【答案】(1)3.5;8.5;3.8;3.2
(2)最贵的是雀巢冰激凌,最便宜的是QQ糖.
(3)问题:最贵的食品比最便宜的食品贵多少钱?
回答:8.5-3.2=5.3(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