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上的天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尖上的天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称呼太阳为老公公;我们会用更为专业的术语如“物理现象”去取代雨后美丽的彩虹。
这时候,如果有人过来问:“你觉得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我们定会投去不屑的目光,因为在我们看来,这个人不是基督徒就是疯子。
“人是万物的尺度”,当普罗塔戈拉肯定人的价值后,人们就开始秉承着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去探索世界。
于是,“天圆地方”的观点随着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完成而终结;“地心说”随着布鲁诺的就义而破灭;日地距离通过一串冰冷却不失理智的数字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个世界在日益理性的人类面前逐渐清晰起来,人类因为理性,因为对世界的主导作用而被提高到足以和中世纪欧洲的“神”相媲美的地位了。
于是,哲学家开始用各种方法去体现人类的与众不同,最后提出的“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类有思想”让人类的自我满足感又一次升华。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只惨死在车祸中的狗时,我们会感叹:“还好只是一只狗!”因为在自我优越感极强的人类心中,只有人类是有思想,有价值,有存在的意义,失去的可惜。
可是,回过头来看看,人类的自我优越和过于理性真的让人类更加愉悦了吗?似乎并没有。
的确,那些在人类看来没有思想的被统称为“牲畜”的动物成了人类餐桌上的佳肴,满足了人类的口腹之快。
贵妇们都为能披上一件貂皮大衣而开心,因为那彰显了她们的身份。
人类一边以正义的形象批判日本大量捕杀白鲸,一边却从未停止食用它。
这就是人类,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结果就是逐渐失去了“博爱”,
混淆了善恶是非,看轻了除了人以外的生命。
这时候,我们有什么资格去笑那些还没有完全成为“人类”的孩子们呢?他们为童话书中的小蝌蚪找不到妈妈而着急,为太阳画上灿烂的笑脸,抱着那个日夜陪伴的洋娃娃哄它入睡……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信仰里,不理性,却不失真实。
他们相信小蝌蚪和他们一样需要妈妈,太阳公公是会微笑的,洋娃娃也需要休息……对他们而言,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并且有着和人一样的情感。
他们不会用“死”去形容每一个生命的逝去,他们会说“他们去天上了,他们睡着了,他们应该已经成为天上的星星在看着我们吧”,因为每一个生命在他们看来都有不可承受之重。
幼时的我们也还有着自己的信仰,看着天上的圆月会问:嫦娥仙子正在广寒宫里做什么呢?可随着我们进入“人类”的圈子,我们知道了月亮上并没有什么嫦娥,只有遍布的陨石坑和环形山。
当孩子们怀着无限憧憬望着明月听老人讲吴刚伐桂的故事,享受那份美好时,我们却在所谓的理智的指引下嗤之以鼻。
所以,当孩子们用类似的问题来问我们时,我们会用理性的思维告诉他嫦娥并不存在。
我们为自己的见识而沾沾自喜却不会注意到孩子渐渐垮下的脸。
过于理性的结果就是失去信仰,这种信仰不仅仅是基督徒对上帝的信仰,佛教徒对佛祖的信仰,更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信仰,对生命没有贵贱的信仰。
所以,在我们看到彩虹时,只需要欣赏它的美,不要赋予它任何理性思维。
在我们赏月时,我们何不就相信月亮上住着嫦娥,吴刚在日复一日地砍着那棵永远砍不断的树。
当有人问我们针尖上住着几个
天使时,不管他是基督徒或是“疯子”,我们都能报以一笑,谁也不知道针尖上是否站着天使,甚至天使是否存在,那仅仅是一种信仰,一种比理性让人更快乐,更懂得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