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意识下旧工业建筑的更新与空间营造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意识下旧工业建筑的更新与空间营造探析
摘要:随着现代中国社会的逐步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的第一产业和资本密集
型的第二产业逐渐被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取代并占据产业主体地位。

旧工业建筑的更新改造已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绿色环保的方式提升
建筑的价值,根据改造后赋予的新功能对建筑进行梳理整合,实现建筑的完整合理,集美观与舒适于一身,拥有新的风貌与活力。

为了实现旧工业建筑的环保改造,降低对环境的破坏,需要将改造策略与生态意识相结合,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在生态意识的影响下,旧工业建筑的改建开拓了新的思路。

文章探讨生态意
识下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利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旧建筑的改造中,力求在
人类的需求与环境的影响之间建立平衡。

关键词:旧建筑;城市更新;空间营造
1旧工业建筑改造更新的意义
建筑是时代的缩影,建筑的构成形式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
经济等多种背景。

而工业建筑作为曾经工业生产的载体,更是体现了传统生产社
会的文明理念。

工业建筑中凝聚着一个时代中先进的建造和生产技术,在城市中占据着重要
的经济地位。

同时,工业建筑的大体量和简洁整齐的结构为未来的改造方向提供
了多样化的可能。

我们可以把旧工业建筑改造更新的意义概括为2点:
1.1经济与环保意义
多数旧工业建筑的建筑质量是良好的,经过合理的改造和定位,对原有空间
环境的合理划分,赋予其新的经济意义,完全可以适用现代的建筑需要。

比起简
单的全部拆除重建,这种方式更为经济与环保,也响应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1.2历史与文化意义
旧工业建筑凝结着特定时期的建筑文化,其特定的形象特征使生活在城市中
的特定人群的心里归属感得到满足[1]。

曾经的工业建筑不仅仅是一栋建筑,
它和曾经在其中工作的人,工作人的亲属,在附近生活产生的群落,共同形成了
一个大的生态圈。

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延续旧工业建筑的使用价值,就是对曾
经的历史和文化的保护。

2旧工业建筑基于生态意识下的更新思考
2.1生态意识的觉醒
城市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城市污染、交通阻塞、资源配置脱节等各种城
市问题,整个生态环境都开始恶化。

另外,人口结构变化加剧,越来越多的人迁
往中心城区,城市趋向饱和,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与城市自然环
境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空气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差。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城市的
经济建设和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生态城市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

2.2旧工业建筑的更新再生需求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在城市的变迁更新中,一些废弃的旧工业
建筑被遗留下来,失去了它们原来的物质功能。

它们长期被搁置,成为城市环境
建设的负担,以往它们的命运必然是被大拆大建。

随着人类历史文化及环境保护
意识的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这类遗存建筑所具有的发展潜力。

对失去生产功能
的旧工业建筑进行功能再生,渐渐成为城市建设更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此时,人们对生态意识的觉醒以及对旧工业建筑发展潜力的挖掘注定了我们正在迎
来我们的建筑时代。

2.3旧工业建筑的传统更新
传统的建筑技术和传统的建筑材料可以改变原有的工业建筑结构、外观、室
内环境、设备系统等。

旧工业建筑的传统更新方法主要涉及整个旧建筑的完整性、统一性以及形态的变化,从而使新的建筑形态满足新的功能需求。

而传统的建筑
技术和建筑材料是指过去广泛使用的技术和材料,在过去的时间里已经比较成熟,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旧工业建筑的生态更新策略
设计是自然的一部分,是空间环境中的原有的肌理的一种延续。

所以,我们
要尊重建筑原有的历史与空间逻辑关系,将大自然的形态赋予到设计中去。

无论
是什么设计,出发点和立足点必然是“以人为本”,建筑也一样。

根据不同建筑结
构的现状和建筑功能的转变,对旧工业建筑空间更新设计的具体方法会有不同的
调整。

旧工业建筑的更新策略最重要的是基于生态的理念,以人为本,尊重自然。

3.1建筑场地设计的生态理念
旧工业建筑更新的对象不应该局限于其本身的空间和结构,更应该放眼于其
周边的场地和业态。

要对场地的整体环境进行优化和生态修复,主要是对旧工业
建筑周边环境的关系的分析,其中包括旧工业建筑所在场地的声环境、风环境、
光环境、周边的建筑、业态、道路、植物绿化、场地硬化程度、人群组成、人群
需求以及其他相关场地环境的现状等。

可以通过合理种植绿化、采用水体、更换地面铺装等措施,也可以践行“海
绵城市”的理念,雨水得到充分的利用,改善整个空间的气候和环境。

通过查看文献资料以及调研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种绿色生态技术:绿色的种植技术、雨水的循
环系统以及软质铺装的应用。

另外,也可以在建筑上提高绿化覆盖率,采用可持
续排水系统,从建筑周边景观、室内空间、建筑外立面以及屋顶绿化等方面,使
用多种生态改造策略。

3.2适应环境的建筑表皮
在旧式工业建筑的改造过程中,通过设计和处理建筑物外部皮肤的低反射和
高吸热,通过吸收太阳能的方式,减少建筑表皮的高反射,从而达到给建筑降温
的效果。

这样的生态性能主要靠建筑材料和建筑的结构技术来实现。

在复合表皮
材料的分层设计中,每一种建筑表皮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物理性能和外部形态。


筑复合表格的分层设计都有其特点,应根据建筑不同部位的性能来选择相应的复
合表皮,从而保护能源,减少资源消耗[2]。

3.3生态材料与生态能源
在以往的设计中,往往选用高强度、耐腐蚀以及有装饰性、美观性的材料为主,常常忘了最重要的建筑生态。

在未来的建筑发展中,不得不将建筑的生态理
念放到高度重视的位置,应注重建筑的材料与生态自然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


态建筑材料的利用除了生态材料本身也包括可循环的建筑材料。

另外,需要根据旧工业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
能等可再生能源。

进行旧建筑改造的核心理念就是实现生态节能,可以应用全热
交换新风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等[3]。

太阳
能可以分为天然光利用和开发太阳能两个方面,自然光利用包括天光设计、里面
采光设计以及光导管系统等。

另外,也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水资源系统,例如雨
水循环、污水处理、无害水循环使用等。

在改造中尽量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创
造自然生态的环境。

结束语
旧工业建筑作为城市发展印记的一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唤醒其内部的价值,重回曾经的经济、历史、文化地位,需要一些方法和手段对其进行规划改造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因此,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一方面节约了城市建设的资源,另一方面也衍生出了更具个性化的创意空间和生活理念。

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的进步也促进了旧工业建筑改建的更多可能性和创造性。

在国内旧工业建筑占用大量城市地块且影响城市整体面貌的情况下,基于生态意识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是未来建筑更新改造的发展主流。

参考文献
[1]“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的西北内陆城市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模式研究[J].李媛,肖莉.城市建筑.2018(32)
[2]旧工业建筑价值因子构成研究[J].杨德钦,张静,陈义超,岳奥博.建筑经
济.2019(01)
[3]城市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全民健身馆的设计策略[J].张广平,王尧.四川水
泥.2019(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