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

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

宁夏石嘴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234561235879653f x x x x x x x =+-++++在4x =-时的值时,3V 的值为 ( )A. -845B. 220C. -57D. 34 2.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s 的值为( )第2题 第3题 (A )34 (B )56 (C )1112 (D )25243.执行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2x =,则输出y 的值为( ) A.2 B.5 C.11 D.23 4.下列各组数据中最小的数是( )A 、()985B 、()6210C 、()41000D 、()2111111 5.如图,给出的是计算29151311+⋯+++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则图中执行框内①处和判断框中的②处应填的语句是( )A. n=n+2, i>15?B. n=n+1, i>15?C. n=n+2, i>14?D. n=n+1, i>14 ? 6.由一组样本数据1122(,),(,),,(,)n n x y x y x y ,得到回归直线方程ˆybx a =+,那么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直线ˆybx a =+必经过(,)x y ; B .直线ˆybx a =+至少经过1122(,),(,),,(,)n n x y x y x y 中的一个点;C .直线ˆybx a =+的斜率为22i iix y nx y x nx-⋅-∑∑; D .直线ˆybx a =+的纵截距为.y bx - 7.下表提供了某厂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后在生产A 产品过程中记录的产量x (吨)与相应的生产能耗y (吨)的几组对应数据:x3 4 5 6 y 2.5t44.5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若求出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ˆ0.70.35y x =+,那么表中t 的值为( )A .3B .3.15C .3.5D .4.5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A ,则()01P A ≤≤B .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但是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C .5张奖券中有一张有奖,甲先抽,乙后抽,则乙与甲中奖的可能性相同D .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随着试验次数的变化而变化的9.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13 B .12 C.23 D .3410.一个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编号分别为1,2,3,4,5,6,7,8的八个球,从中有放回地每次取一个球,共取2次,则取得两个球的编号和小于15的概率为( ) (A)(B)(C)(D)11.如下图,矩形ABCD 中,点E 为边CD 上任意一点,若在矩形ABCD 内部随机取一个点Q ,则点Q 取自△ABE 内部的概率等于( )(A )14 (B )13(C )12 (D )2312.假设小明订了一份报纸,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30—7:30之间把报纸送到,小明离家的时间在早上7:00—8:00之间,则他在离开家之前能拿到报纸的概率() A.13 B.18 C.23 D. 78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3.用辗转相除法求240和288的最大公约数时,需要做____次除法;利用更相减损术求36和48的最大公约数时,需要进行______次减法。

宁夏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宁夏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宁夏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聚的传统节日。

在“家国一体”的古代社会中,中华民族就已形成了重血缘、重亲情的观念。

这种观念的制度源头是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2.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3.西周时期某诸侯国君有子四人,依年龄从大到小分别是甲、乙、丙、丁,其中甲、丁是庶子,乙、丙是嫡子,应该继承诸侯之位的是A.甲B.乙C.丙D.丁4.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周公……立七十一国”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5.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

古人重视修订家谱的原因不包括A.为了彰显家族的声誉B.为了凝聚亲族C.为了给历史研究者提供历史史料D.为了教化子孙6.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世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免7.“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是A.分封制B.皇帝制C.察举制D.郡县制8.“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皇位世袭B.皇帝独尊C.君权神授D.家天下9.在秦朝政府的中央机构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理国家检察事务的是()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10.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最基本的特点应该是A.丞相掌握大权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C.颁布秦律,以法治国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11.在我国古代史上,有许多君主,通过一系列的文治武功,成为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杰出帝王。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月考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学界一般把哪一件事作为王位世袭制取代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的标志A.舜承尧位B.禹建夏朝C.禹死启继D.盘庚传弟2.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王位世袭制A.代表了先进阶级的利益 B.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C.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 D.是华夏族开始形成的标志3.中国象棋中有“将”“士”“相”,其中作为辅佐国王的“相”,最早出现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4.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5.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具有的权利是①镇守疆土②设置官员③建立武装④征派赋役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卿——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大夫D、周王——大夫——士——卿7.《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8.成语故事“问鼎中原”所反映的实质历史问题是A.了解周朝九鼎的轻重与大小 B.关心周朝镇国之宝的安危C.有人想知道鼎放在哪里D.分封制受到挑战9. 解决贵族之间权力、土地及财产继承上的矛盾,稳定和团结统治集团,西周实行了A. 禅让制 B.分封制C.集权制 D.宗法制10.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11.《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宁夏石嘴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宁夏石嘴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宁夏石嘴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一卷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

1.现代旅游六要素中核心要素是:()A.宿 B.游C.娱 D.行2.现代旅游六要素中基本条件是:()A.宿 B.游C.娱 D.行3.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B.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C.要有出游的时间 D.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4.现代旅游,就目的性来讲,占绝对优势的是:()A.探亲访友 B.娱乐、消遣C.科学考察 D.采风问俗2010年5月1日,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期间约有7000万人次的游客,其中海外游客约有350万,世博会为上海创造了3100亿人民币的旅游收入。

据此答5-6题5.材料反映了现代旅游的一个特点:()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C.旅游形式的多样性 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6.入境旅游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表现为:()①回笼货币,稳定市场②增加外汇收入③平衡国际收支④促进经济发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D.②④7.下列关于旅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旅游可以增加旅游者的生活阅历,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质B.旅游可以强身健体,提高旅游者的身体素质C.旅游可以饱览祖国河山,感受历史文化,提高旅游者的道德素质D.旅游可以引导超前消费,不利于旅游者传统美德的养成8.旅游资源的核心是:()A.具有经济价值B.可以开发利用C.产生社会效益D.对旅游者有吸引力9.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是旅游资源的是:()A.旅游饭店 B.上海的东方明珠C.大型商贸会 D.蓬莱阁的海市蜃楼10.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有:()A.安徽黄山 B.傣族泼水节C.桂林山水 D.青海的青海湖11.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B.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12.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A.大足石刻——重庆B.黄龙——安徽C.龙门石窟——云南D.丽江古城——山西13.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旅游资源通常划分为自然景观和天然景观两种类型。

宁夏石嘴山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宁夏石嘴山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宁夏石嘴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炎帝是我国传说中的英雄,又称神农氏。

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耒、耜等生产工具。

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

证明了炎帝在历史上真实存在2.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中发现了一组壁画,右图是其中的一幅。

这反映了当时A.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B。

西北在魏晋时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革新C。

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D。

西北地区已普遍使用先进的农耕技术3.“……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

”这段文字介绍的是A.四川都江堰 B.扬州古运河 C.关中郑国渠 D.河北赵州桥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

"这反映了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分工过细 B.利益内耗 C.管理僵化D.外部竞争6.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

材料说明当时A.景德镇制瓷行业开始兴起 B.民营手工业产品占领整个市场C.景德镇全员参与陶瓷生产 D.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7.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 B.白瓷、青瓷、五彩瓷、青花瓷C.青瓷、白瓷、五彩瓷、青花瓷 D.青花瓷、青瓷、白瓷、五彩瓷8.《史记》记载:“(战国)临淄之中七万户。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畅销海外的手工业产品有()A.丝绸B.钟表C.象牙制品D.青铜器2、清代前期实行“海禁”政策,只开一处对外通商。

此处是( )A.上海B.广州C.天津D.厦门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出现在(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4、司母戊鼎、四方养尊等精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繁荣时代的代表作。

它们铸造于()A.原始社会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5、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称为瓷都的是()A.景德镇B.苏州C.扬州D.洛阳6、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这项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井渠”D.灵渠7、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A.西汉B.东汉C.唐代D.宋代8、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这一政策是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B. 在封建社会建立之初曾发挥了积极作用C. 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D. 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政策最终废除9、农业灌溉工具翻车,其最早出现于()A.秦汉时期 B.曹魏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10、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

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C.统治者“不抑兼并” D.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11、就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B.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牲(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的人物)是“始作牛耕”的人物12、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不包括( )A.养活了众多人口B.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C.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13、下列哪一现象不是宋代城市发展的表现( )A. 坊和市的界限已经被打破B. 早市、夜市昼夜相接C. 类似后世汇票飞钱出现D. 市内店铺林立14、《马可·波罗行纪》描述:“古老的东方‘黄金遍地,充溢于野’,快到东方去吧,哪怕路途再遥远,路途再艰辛!”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表述,与之最为吻合的是( ) A.科技条件:航海技术的进步B.社会根源:人们对黄金的渴求C.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东西商道D.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15、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A.大西洋沿岸B.印度洋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区域16、15世纪,最早开始海外探险的国家是( )A.英国和法国 B.英国和葡萄牙 C.西班牙和葡萄牙 D.英国和西班牙17、16-18世纪,西班牙、荷兰、英国依次成为海上世界殖民霸主。

宁夏石嘴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试题

宁夏石嘴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试题

宁夏石嘴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是后人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 )A. 玉米B. 丝织品C. 马铃薯D. 烟草2.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分类细致,产品精美,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商周时期靑铜制造业发达B. 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光彩,出现了五大名窑C. 唐代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D. 两宋时期,部分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3.“洋货十三行作为清代官设的对外贸易特许商,要代海关征收进出口洋船各项税饷,并代官府管理外商和执行外事任务。

这是清代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

”这表明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因为()A. 它是官方特许的对外贸易机构B.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C. 当时中国民间贸易的不断发展D. 中国闭关锁国局面被逐渐打破4.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巨大变革,其中生产组织形式的飞跃表现在()A. 工厂制到垄断组织B. 轻纺工业到重化工业C. 蒸汽化到电气化D. 商业资产阶级到工业资产阶级5.19世纪中期,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多方面因素有()①殖民活动的拓展②工业革命的进行③国际贸易的扩展④交通运输的进步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6.为纪念荷兰辉煌的航海历史和传统,自1975年开始,阿姆斯特丹每五年举行一次航海节。

网友评论“荷兰人总是拿逝去的辉煌年代说事儿。

”“逝去的辉煌”,是指荷兰()A. 16世纪开辟至好望角航线B. 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C. 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位D. 19世纪成为“世界工厂”7.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主,主要通过打败哪三个国家实现的( )A. 西班牙、荷兰、意大利B. 西班牙、荷兰、法国C.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D. 德国、荷兰、法国8.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中国的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不包括()A.最先进的技术的传人 B.商品市场的扩大C.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D.一定数量货币财富的积累9.1868年,我国烟叶出口量为737担,1894年增至113000担。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2、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3、“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勤劳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 B.②③C.①③D.①②③4、关于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手工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B.代表了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C.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D.技术先进,生产集中5、关于徽商和晋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明清时期 B.城镇经济繁荣和发展的产物C.支配某些手工业生产活动 D.使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财富主要来源6、古代中国的冶铁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冶铁过程中的供风形式不断革新,出现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开始于()A.春秋战国 B.汉武帝时 C.东汉初D.唐代7、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

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

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 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 D.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8、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9、“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相关的项涂写在答题卡上.2。

答第Ⅰ卷时,请用2B铅笔将答案直接涂写在答题卡上。

3。

答第Ⅱ卷时,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每题1分,共50分)1.《诗经•国风》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

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A.黄河中下游 B.长江中游C。

巴蜀地区D.关中地区2.“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 )A.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B。

加强周王室的统治力量C.丰富和发展了分封制 D.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3.《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里强调的是( )A.商纣不得人心而武王以德定天下B.周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C.周的历史长久是因为实行分封制D.武王在西周建立过程中的功勋4.“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D.当时有诸侯“不朝"的现象5.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

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B。

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

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D。

精选宁夏石嘴山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精选宁夏石嘴山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宁夏石嘴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相关的项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第Ⅰ卷时,请用2B铅笔将答案直接涂写在答题卡上。

3.答第Ⅱ卷时,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每题1分,共5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①铁犁牛耕的推广②各国变法的推行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②“秋七月,初税田”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3.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B.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C.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4.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5.宋代,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租佃土地经营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这一变化()A.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剧 B.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C.不利于农业经济稳定发展D.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6.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宁夏中卫市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宁夏中卫市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宁夏中卫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精选宁夏石嘴山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精选宁夏石嘴山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宁夏石嘴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选择题共40分)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B.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C.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2.民工大规模流动对流出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A.加剧了水土流失 B.缓解了人地矛盾 C.弥补了劳动力不足 D.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人口零增长(ZPG)是人口增减处于平衡状态的指标。

图3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有关我国“人口零增长”叙述,正确的是()A.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密不可分 B.经济发达地区早于欠发达地区C.意味着人口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导致就业压力加大4.针对我国“人口零增长”可能引发的人口问题,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A.继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B.大量吸纳移民,弥补劳动力的不足C.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D.大力提倡家庭养老,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5.北京和河北进入“零增长”的时间明显不同,主要原因是()A.北京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小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C.城市化水平不同 D.河北省有人口大量迁出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6.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消失时间约在()A.2020年B.2045年C.2060年D.2075年7.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此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至2025年前,实施该政策的影响可能有()A.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B.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C.减少老龄人口数量D.改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下图为我国“单独二胎”、“全面二胎”政策提出实施后我国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算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精选宁夏石嘴山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精选宁夏石嘴山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石嘴山市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 5 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An article in the newspaper.B.A meeting with the president.C.A speech on television.2. What is the change?A.$0.50B.$0.75C.$3.253. What does the man mean?A. He went to the park before nine o’clockB. He didn’t see the woman in the parkC. He saw the woman in the park4.What does the man say about his country?A.It is cold.B.It is hot.C.It is rainy.5.What is the boy going to do today?A.Watch a football game.B.Go to see a doctor.C.Call his head teache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出的A、B、C三个选项种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6和第7两个小题。

宁夏石嘴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宁夏石嘴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宁夏石嘴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计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砧.板(zhān) 敕.造(chì)惫.懒(bèi)少不更.事(gēng)B. 参.商(shēn)吮.吸(shǔn)嘲哳.(zhā)懵.懂顽童(méng)C. 猿猱.(náo) 渚.清(zhǔ) 呜咽.(yè)百无聊赖.(lài)D. 贾.人(gǔ)衣裳.(shang)湍.急(tuān) 天梯石栈.(zhài)【答案】C2. 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 诡秘寒喧纨袴脍灸人口回眸一笑B. 宵柝巉岩筵席落木萧萧韬光养晦C. 鱼凫暇想褴褛精兵减政不经之谈D. 描摩暴躁朔漠弱不禁风群山万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这是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形的能力。

题中错误的修改为:A、喧—暄,灸—炙;B、都对;C、暇—遐,减—简;D、摩—摹点睛:汉字的字形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正确把握字形、不写错别字和工整书写两个方面。

高考的考查重点多为音近字、形近字和音、形相近字。

首先,我们必须做到:1.书写时,不写不规范的汉字——“繁体字”“异体字”已经淘汰的“简化字”。

2.要注意音、形、义三者相结合,特别是意义。

3.对形似字进行整理,形成表格,集中突破。

其次,要注意以下方法:1.语义辩识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2.字形辩识法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

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

因而,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该字在词境或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否,从而辨别书写的正误。

3.结构分析法有些成语的构词方式上有个特点,前两个字和后连个字的结构相同,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或者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反,据此规律,可以有效的防止错别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石嘴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炎帝是我国传说中的英雄,又称神农氏。

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耒、耜等生产工具。

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在历史上真实存在2.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中发现了一组壁画,右图是其中的一幅。

这反映了当时A.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B.西北在魏晋时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革新C.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D.西北地区已普遍使用先进的农耕技术3.“……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

”这段文字介绍的是A.四川都江堰 B.扬州古运河 C.关中郑国渠 D.河北赵州桥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

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

”这反映了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分工过细 B.利益内耗 C.管理僵化D.外部竞争6.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

景德镇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

材料说明当时A.景德镇制瓷行业开始兴起 B.民营手工业产品占领整个市场C.景德镇全员参与陶瓷生产 D.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7.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 B.白瓷、青瓷、五彩瓷、青花瓷C.青瓷、白瓷、五彩瓷、青花瓷 D.青花瓷、青瓷、白瓷、五彩瓷8.《史记》记载:“(战国)临淄之中七万户。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琵、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材料最能说明战国时临淄A.是当时的商业都市 B.城市居民全员参与休闲娱乐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9.唐朝史书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到了宋代,一些相当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在乡村中,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

材料主要表明A.“市”的发展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 B.宋朝广大乡村开始出现很多草市C.草市的发展经历了从违法到合法的过程 D.草市的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的需要10.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

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11.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君主土地私有制 B.贵族土地私有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12.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13.乾隆时期,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

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

这种情况说明了(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14.中国获得“丝国”的美称,始于( )。

A.商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15.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同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

”材料主要体现了A.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 B.明朝厉行海禁政策C.明初禁止一切海外贸易 D.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16.“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

……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17.柜坊被视为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因为它A.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 B.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C.印制纸币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流通 D.发放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18.徽商、晋商等诸多商帮活跃于全国是在A.两汉时期 B.唐宋时期 C.元代时期 D.明清时期19.17世纪中叶,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荣的商业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是A.里斯本 B.伦敦 C.阿姆斯特丹 D.纽约20.1768年,英国人安东尼·培根开始从事黑人奴隶贸易。

8年后,他已经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

几年以后,这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

这一事例说明A.新航路的开辟是英国人首先实现的 B.英国殖民扩张兴起C.殖民掠夺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 D.英国是“海上霸主”21.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

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

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的哪三个地区A.欧洲、美洲、非洲 B.亚洲、美洲、非洲 C.亚洲、美洲、欧洲 D.欧洲、亚洲、非洲22.马克思曾指出:“在英国,特别是弗兰德毛纺织工场手工业的繁荣,以及由此引起的羊毛价格的上涨,对这件事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这件事”指A.奴隶贸易B.海外殖民C.圈地运动D.工业革命23.某人在航海日记中记述:“1520年11月28日,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

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

”据此,你判断此人属于谁的船队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24.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这表明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B.世界市场初具雏形C.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经济活动取代了战争25.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

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26.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

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

面粉厂被迫关闭。

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A.发展迅速 B.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C.内部管理不善 D.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27.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28.右面是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的示意图。

这反映出当时A.资本输出成为资本主义对外侵略主流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海外利益分配不均C.新科技成果得到充分运用D.美德经济已经超越了英国29.下表是1854年至1859年部分主要年份福州口岸对外茶叶出口总量的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趋势表明A.茶叶逐步成为对外贸易主要商品 B.福建民族工业发展迅速C.茶叶生产的商品化趋势逐步加强 D.福州成为近代对外贸易的中心城市30.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

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A.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31.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是人类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

(16分)【材料一】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岁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材料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官。

——《史记•平准书》【材料三】隆庆元年(1567年),进士蒋以化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

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空的意思),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西台漫记•记葛贤》【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材料一反映出什么样的经济形式?(1分)这种经济形式有何特点?(2分)(2)材料二体现了古代统治者什么经济政策?(1分)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材料中体现该经济政策的具体规定?(不得抄原文)(3分)我国古代这一经济政策有何影响?(4分)(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1分)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1分)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4)明末清初的黄宗羲认为农业和商业是什么关系?(2分)32.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4分)(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4分)(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哪些不同的后果?(分别从生产力,社会关系,世界市场三个方面作答)(6分)(3)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高一历史3月份月考试卷答题卡2017.3.17考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30分)二、非选择题(30分)31.(16分)(1)材料一反映出什么样的经济形式?(1分)这种经济形式有何特点?(2分)(2)材料二体现了古代统治者什么经济政策?(1分)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材料中体现该经济政策的具体规定?(不得抄原文)(3分)我国古代这一经济政策有何影响?(4分)(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1分)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1分)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4)明末清初的黄宗羲认为农业和商业是什么关系?(2分)32.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4分)(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4分)(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哪些不同的后果?(分别从生产力,社会关系,世界市场三个方面作答)(6分)(3)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高一历史3月份月考答案 2017.3.17考一、选择题(30分)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AAADB DAACB CBCCA DBDCC ACDBB BCBCC二、非选择题(30分)31.(16分)(1)自然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