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究中培养空间观念——《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第6期中(总第303期

Z
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3页例题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学生体验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2、学生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学会用厘米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限整厘米)
3、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尺子的作用吗?生:可以用来量物体。

师:尺子的作用真大,其实我们身上也有很多尺子、利用这些尺子也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度,同学们能说出这些尺子吗?生:可能说出身高、手长、脚长……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

一拃、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古代人们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身上的尺子,设疑激趣,激发学生学习后面长度知识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探索新知(一)在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几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以前古人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从而了解古代人们测量物体的方法。

师:同学们知道“1拃”有多长吗?结合课件,学生动手体会“1拃”。

师:下面我们尝试用一拃作单位,测量课桌长度。

学生展示并汇报结果(出现测量结果不一样:4拃、5拃……)(对比结果)小组思考并讨论:
1、我们量的都是书桌的长度,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
一致的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办?有好办法解
决吗?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发
现不同的人测量得到结果有所不同,引起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在实践中认识厘米1.认识尺子
师:平时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生:尺子。

(出示生活中各种尺子)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尺子,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小组里说一说)。

(观察
尺子,小组互相交流)交流大概内容如下:生1:我发现尺子上有长短不一的小竖线……生2:尺子上面有0、1、2、3、4……
生3:尺子上面写有厘米……生4:尺子上有字母cm ……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交流的结果告诉大家?教师结合学生汇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尺:
(1)刻度线:那些长短不一的小竖线就是尺子的刻度线,今天我们来学习厘米刻度线。

(2)尺子上面的“0”表示起点:测量时
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

其他数字都对应着一根长的刻度线,所以数字几就表示刻度几。

(3)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或“cm ”表示尺子上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厘
米”是长度单位。

在国际上用英文字母“cm ”表示。

2.认识厘米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认识“厘米”这长度单位。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1)认识1厘米。

师:你能找出1厘米
的长度吗?你有什么发现?(找出1厘米长度并说一说。

)小组汇报: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

(2)建立1厘米的长度的直观表象: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①找一找,在尺子上面比划出1厘米;
②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③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
是1厘米。

3.用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
(1)测量纸条的长度。

(示例3)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厘米,下面我们就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师:纸条长几厘米?你能读出它的长度
吗?你是用什么测量方法?试试将想到的测量方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归纳小结方法:先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是几,这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小组合作测量课本的长和宽。

师:请同学们先估一估书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再量一量。

小组讨论:如果估的不太准确,该怎么办?从中让学生实践几次,不断调整自己的估计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

三、质疑问难,内化提升
师:
同学们,现在老师遇到一个疑难,你们能帮老师解决一下吗?
生:能。

师:老师这里有一把断尺,它断了一节,没有刻度“0”,只剩下刻度2到刻度11,那么这把尺子还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①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断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②小组派代表尝试用断尺测量学具盒的宽度。

方法:把断尺上的刻度“2”与学具盒的一端对齐。

然后看学具盒的另一端落在尺子的什么位置,这个位置上的数字是几,就用这个数字减去数字“2”,就可以计算出学具盒的长度。

小结:为了方便读数,我们通常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测量;也可以把物体的一端对准任何一个整刻度,数出物体占了多少个大格,就是多少厘米。

四、实践应用,学有所得
1、完成教材第4页
“做一做”。

师:你能从尺子上看出下列物体的长是几厘米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学生完成、交流、汇报结果,进一步强调巩固测量的方法)
2、完成练习一第1题。

师:你能估计图中的实物各有几厘米长?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完成练习一第2题。

学生完成练习,小组汇报。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在活动中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通联: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富丽小学)
在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究中培养空间观念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韩焕开
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