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槽开挖量计算程序

合集下载

基槽土方工程量计算

基槽土方工程量计算

公式的初步应用
例1:某基槽长10m,槽深1.5m,混凝土垫层宽 1.0m,工作面宽300mm,二类土。试计算人工挖 沟槽的工程量。
已知:B=1m C=0.3m H=1.5m L=10m K=0.5(查表) 解:V=(B+2C+KH)HL =(1+2×0.3+0.5×1.5) ×1.5×10 =35.25㎡
11-19 人工挖沟槽三类土 工程量×基价 185.9×1735.50÷100=3227.00元
基础工程使用的材料
基础底宽每边各增 加工作面宽度(mm)
砖基础 浆砌毛石、条石基础 混凝土基础垫层支模板 混凝土基础支模板 基础垂直面做防水层
200 150 300 300 800(防水面层)
小 结:
综Hale Waihona Puke 合 实践已知该工程的基础详图, 工作面宽300mm,二类 土。试求人工挖沟槽工 程量并套价。
相关数据确定:
B=1.2m C=0.3m k=0.5 H=1.8-0.3=1.5m
L=(15+9) ×2=48m
V=(B+2C+KH)HL
=(1.2+2×0.3+0.5×1.5) ×1.5×48 =183.6m3
实 战 提 高
已知该工程的基础详图, 混凝土基础垫层,有工 作面,三类土。试求人 工挖沟槽工程量并套价。
B=1.60m C= 0.3m K=0.33 H= 1.6m L=(11.40+9.90) ×2=42.60m
V=(B+2C+KH)HL = (1.6+2×0.3+0.33×1.60) ×1.60×42.6 =185.9m3
11-16 人工挖沟槽一、二类土

土石方工程—沟槽土方工程量计算

土石方工程—沟槽土方工程量计算

挖填 施工 运 高度 方法 距
起终 点点 室基 外础 设或 计垫 地层 面底

机人 载人 械工 重力 挖挖 汽车 土土 车运
运土 土
1km 50m
无施工组织设计假定条件
岩土开挖 施工组织
岩岩 岩 石 石石 石 渣 开爆 清 凿破 运 运 方方 方 距 法法 法
单独土石方 基础土石方
>5000m3
二、土壤、岩石类别的划分:
七、下列土石方工程,执行相应子目时乘以系数:
7.推土机推运土(不含平整场地)、装载机装运土土层平均厚度运0.30m 时,相应子目 人工、机 械乘以系数 1.25。 8.挖掘机挖筑、维护、挖掘施工坡道(施工坡道斜面以下)土方,相应子目人工、机械 乘以系数1.50。 9.挖掘机在垫板上作业时,相应子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 1.25。挖掘机下铺设垫板、 汽车运输 道路上铺设材料时,其人工、材料、机械按实另计。 10.场区(含地下室顶板以上)回填,相应子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 0.90。
2.基础施工需要搭设脚于架时,其工作面宽度,条形基础按1.50m计算(只计算 一面):独立基础按 0.45m 计算(四面均计算)。 3.基坑土方大开挖需做边坡支护时,其工作面宽度均按 2.00m 计算。 4.基坑内施工各种桩时,其工作面宽度均按 2.00m 计算。
工作面的规定
5.管道施工的工作面宽度按下表计算。
cd
c
b
cd
K =(K1h1 +K2h2)/(H)
五、基础土方放坡:
4.计算基础土方放坡时,不 扣除放坡交叉处的重复工程 量。
240
J1
J2
J1
300*300
300*300
ZJ
ZJ
J1

基坑、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基坑、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面积(m2);A0
m2)。

基坑、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1.2 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基槽土方量可沿长度方向分段后按照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计 算,如图3-2所示,即
式中,V1为第一段的土方量(m3);L1为第一段的长度 (m);A0、A1、A2
V=V1+V2+…+Vn
(3-3
基坑、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1.2 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基坑、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1.1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
基坑是指长宽比小于或等于3的矩形土体。基坑土方量可 按立体几何中拟柱体(由两个平行的平面做底的一种多面体) 的体积公式计算,如图3-1
基坑、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1.1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
图3-1 基坑土方量计算
式中,H为基坑深度(m);A1、A2为基坑上底、下底的
式中,V1,V2,…,Vn为各段土方量(m3)。
图3-2 基槽土方量计算

承台挖土方计算规则

承台挖土方计算规则

承台挖土方计算规则一、计算方法1. 基槽、基坑的土方开挖量计算公式:基槽、基坑的土方开挖量= 基槽、基坑底面积×基槽、基坑深度。

2. 基础垫层材料用量计算(1)素砼垫层体积= 垫层面积×垫层厚度(2)垫层模板面积= 垫层周长×垫层高度(3)外墙基础垫层面积= 外墙基础垫层周长×基础垫层高度(4)内墙基础垫层面积= 内墙基础垫层净长×基础垫层高度x 宽度3. 承台挖土方量的计算公式承台挖土方量= 承台体积×承台系数。

其中,承台系数为1.5,根据不同的基础类型,按以下规则折算:(1)独立基础:折算成1.2米*1.2米*1.5米的承台。

(2)条形基础:根据不同的材料类型,按相应系数折算成1.2米*1.2米*1.5米的承台。

(3)桩基承台:根据不同的材料类型,按相应系数折算成1.2米*1.2米*1.5米的承台。

二、注意事项1. 在计算承台挖土方量时,应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降水措施。

同时,应充分了解工程地质情况,以便采取适当的开挖方法。

2. 在计算承台挖土方量时,应考虑到承台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施工所需的作业面宽度和放坡系数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到施工机械的尺寸和性能要求。

3. 在计算承台挖土方量时,应注意承台侧壁的处理。

侧壁可采用砖墙、混凝土等材料进行支护,并按照相应规定进行施工。

同时,应注意侧壁与承台底面的衔接和处理。

4. 在计算承台挖土方量时,应注意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同时,应采取措施控制施工噪音、粉尘和废水的排放,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5. 在计算承台挖土方量时,应考虑到工程量的估算和调整。

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量进行适当调整,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同时,应注意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沟通与协调,确保工程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6. 在计算承台挖土方量时,应注意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一挖土方及挖沟槽工程量的计算

一挖土方及挖沟槽工程量的计算

一挖土方及挖沟槽工程量的计算挖土方及挖沟槽工程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工作之一,它涉及到土方的挖掘和处理,以及挖槽槽底宽度、挖槽槽底高度等参数的确定。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挖土方及挖沟槽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挖土方是指将工地原有的土壤移除或调整到设计要求的高程和体积的过程。

挖土方的计算需要确定以下几个参数:1.挖土槽的形状:常见的形状有直线型、抛物线型和梯形型。

根据挖土槽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计算出横截面的面积。

2.挖土槽的长度:根据工地的现场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挖土槽的长度。

3.挖土坡的倾斜度:根据挖土槽的深度和材料的稳定性,确定挖土坡的倾斜度。

常见的倾斜度有1:1、1.5:1和2:14.挖土的深度:挖土的深度根据设计要求和工地现场情况决定。

5.挖土方量的计算:挖土的体积可以通过计算挖土槽横截面的面积乘以挖土槽的长度得出。

二、挖沟槽工程量的计算方法挖沟槽是指在工地上开挖出的一条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沟槽,用于埋设管线或者做其他用途。

挖沟槽的计算需要确定以下几个参数:1.挖沟槽的形状:常见的形状有直角槽、V型槽和梯形槽。

根据挖沟槽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计算出横截面的面积。

2.挖沟槽的长度:根据工地的现场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挖沟槽的长度。

3.挖沟槽的底宽和底高:根据设计要求和管线的直径,可以确定挖沟槽的底宽和底高。

4.挖沟槽的深度:挖沟槽的深度根据设计要求和工地现场情况决定。

5.挖沟槽方量的计算:挖沟槽的体积可以通过计算挖沟槽横截面的面积乘以挖沟槽的长度得出。

总结起来,挖土方及挖沟槽工程量的计算需要确定挖土槽或挖沟槽的形状、长度、深度、底宽和底高等参数,并通过计算横截面的面积乘以长度得出挖土方或挖沟槽的体积。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施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土质的特性等因素,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土方量计算——基槽、基坑

土方量计算——基槽、基坑
V =(F下+ 4F中+ F上)H/6
式中 H ——基坑深度,m;
F上、F下——基坑上、下底的面积,m2; F中 —基坑中截面的面积,m2.
ppt课件
3
图1-1 基坑开挖土方量计算
ppt课件
4
软件中的计算方法
可以看到软件和手工原理算法相同!
ppt课件
5
基槽土方量计算可沿长度方向分段基槽
ppt课件
1
在土方施工之前,必须计算土方的工程量.但各 种土方工程的外形有时很复杂,而且不规则.一 般情况下,将其划分成为一定的几何形状,采用
具有一定精度而又和实际情况近似的方法进行 计算.
ppt课件
2
基坑与基槽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可按立体几何中拟柱体(由两个平行 的平面作底的一种多面体)体积公式计算 (如图1-1所示).即:
沿长度方向分段计算Vi,再 V = ∑ Vi 断面尺寸不变的槽段:Vi =Fi×Li 断面尺寸变化的槽段:Vi =(Fi上+4Fi中+Fi 下)Li/6
ppt课件
6
图1-2 基槽开挖土方量计算
ppt课件
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基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基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是指对基坑进行挖土方工作时,根据不同土方开挖形状和工程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的过程。

基坑挖土方工程量计算是基础土方工程量计算的一部分,它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工程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资源。

1.矩形基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矩形基坑的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比较简单,其公式为:V=A×h其中,V表示土方开挖的工程量,A表示矩形基坑的底面积,h表示土方的深度。

通过计算底面积与深度的乘积即可得到矩形基坑土方开挖的工程量。

2.梯形基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梯形基坑的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稍微复杂一些,其公式为:V=(A1+A2)×h/2其中,V表示土方开挖的工程量,A1和A2分别表示梯形基坑的上底面积和下底面积,h表示土方的深度。

通过计算上底面积、下底面积和深度的乘积,并除以2即可得到梯形基坑土方开挖的工程量。

3.圆形基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圆形基坑的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相对较为复杂,其公式为:V=π×r²×h其中,V表示土方开挖的工程量,r表示圆形基坑的半径,h表示土方的深度。

通过计算半径的平方、深度和π(圆周率)的乘积即可得到圆形基坑土方开挖的工程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计算半径时要保持单位的统一,即如果深度的单位是米,那么半径的单位也应为米。

在实际的土方开挖工程中,除了以上三种基本形状外,还会存在不规则形状的基坑,如楔形基坑、椭圆形基坑等。

此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形状和几何原理进行工程量的计算。

综上所述,基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多种多样,根据基坑的形状选择适合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评估土方开挖的工程量,从而指导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工作。

基槽开挖计算高程计算公式

基槽开挖计算高程计算公式

基槽开挖计算高程计算公式在土木工程中,基槽开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基槽开挖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来计算开挖的深度和高程。

本文将介绍基槽开挖计算高程的相关公式和方法。

1. 基槽开挖的目的。

基槽开挖是为了在地基中形成一个能够承载建筑物荷载的基础底部。

在进行基槽开挖时,需要考虑到地下水位、土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等因素,以确保基础的稳固和安全。

2. 基槽开挖的高程计算公式。

在进行基槽开挖时,需要根据地质勘察和建筑设计要求,计算出基槽的开挖深度和高程。

一般来说,基槽的高程计算公式如下:基槽高程 = 地面标高基础底部埋设深度。

其中,地面标高是指基槽所在位置的地面标高,基础底部埋设深度是指基础底部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基槽的开挖高程,从而确定基槽的开挖深度。

3. 基槽开挖高程计算的影响因素。

在进行基槽开挖高程计算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影响因素:(1)地面标高,地面标高是基槽开挖高程计算的基准,需要根据实际地形和建筑设计要求来确定。

(2)基础底部埋设深度,基础底部埋设深度是基槽开挖高程计算的关键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基础的稳固和安全。

(3)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是基槽开挖高程计算的重要因素,需要根据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条件来确定。

(4)土层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土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是基槽开挖高程计算的关键因素,需要根据地质勘察和土力学计算来确定。

4. 基槽开挖高程计算的方法。

在进行基槽开挖高程计算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地质勘察,通过地质勘察,确定地下水位、土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等关键参数,为高程计算提供依据。

(2)建筑设计要求,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和地形条件,确定基槽的地面标高和基础底部埋设深度。

(3)计算高程,根据基槽的地面标高和基础底部埋设深度,使用基槽高程计算公式,计算出基槽的开挖高程。

(4)安全考虑,在进行高程计算时,需要考虑到地下水位、土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等因素,确保基槽的开挖深度和高程满足安全要求。

(开挖的土方量)挖方量计算

(开挖的土方量)挖方量计算

挖方量计算广义的说,挖方就是开挖的土方量,单位以方计,就是平方米;从工程角度来说,就是基槽、基坑及沟槽开挖产生的土方量。

计算方法就是计算挖土形成的形体的体积1.对于大基坑,开挖前测设场地高程网(网格大小根据现场平整程度取定),并对测设的高程取平均值;待基槽挖完后,再进行槽底的高程网测设,并对测定数值取均值。

两个平均高程差即为基坑的合理平均深度。

水平方向的尺寸用钢尺量定,计算基槽的体积就是挖方量;2.对于长条形的基槽或沟槽可分段测定原场地高程及槽底高程,量取各段长度,分段计算并求和得到槽沟的体积,即为挖方量通信管道土方量计算通信管道土方量计算其实很简单大致分为开挖土方量、回填土方量、管道包封混凝土量、倒运土方量4个值开挖土方量的计算:开挖土方量=开挖管道沟面积×开挖长度开挖管道沟面积=(地面开槽沟宽+沟底开槽沟宽)×开挖沟深/2另外如果有破路面的工作量,别忘了减去破路面体积。

通信工程的破路面分为150mm以下与250mm以下,因为在破路面的子目里已经给了破路面土方量的人工,所以在计算开挖管道沟土方量时,如果有破路面的子目那么开挖管道沟土方量是不计算在内的。

回填土方量的计算:回填土方量=开挖土方量—管道包封混凝土量—管道基础方量管道包封混凝土量的计算:管道包封混凝土量=管道包封整体体积—管孔体积以包封高190mm,宽380mm外径φ110的2孔双壁波纹管100m举例:外径φ110的2孔双壁波纹管,管孔半径为55mm,根据圆的面积计算公式1孔双壁波纹管面积=3.14×(55mm)2=0.0094985m2≈0.0095m22孔双壁波纹管面积=0.0095m2×2=0.019m2管道包封整体面积=190mm×380mm=0.0722m2管道包封混凝面积=0.0722m2—0.019m2=0.0532m2管道包封混凝土量=0.0532m2×100m=5.32m3管道基础方量=基础高度×基础宽度×基础长度倒运土方量的计算:倒运土方量=开挖土方量—回填土方量。

基坑、基槽土方量简易计算

基坑、基槽土方量简易计算

3 .算 例 【 1 大 型 柱 基 基 坑 尺 例 】
方 量计 算 简 图
+ x . 5 . =09 m ÷ O3 < 4 .7 3 32

V= ( mH ) H B+ L
() 3
寸 如 图 5 示 ,坡 度 系 数 为 所
03 , 求 基 坑 开 挖土 方 量 。 .3 试
上 、 底 半 地 用 棱 柱 体 的 体 积 公 式 按 下 下 径( ; m) 式 计算 ( ) 图4 。
开~ 3.4: 1
日— — 基 坑 深度 ( 。 m)
2 基 槽 土 方量 计 算 .
多 用 于 建 筑 物 的 条 形 基
础、 渠道 、 管沟 等土方 工程 量 。
基槽 土 方 量 计 算 ,可 沿
其 长度 方 向分 段进 行 计算 ,
各 段 土 方 量 之 和 ,即 为 总 土
方量 。
图 4 基 槽 土方 量 计 算 简 图

图 5 基 坑 土方 量 计 算 简 图
_

( 4 A. ( A 1 A + 2 4) + )
、 1. 21.6 / 0 = 61 m 2)

A1( + mH) b 2mH) n底 宽 度
( ; m)
( + x .3 25) 34 3 2 03 x . ( .
2 x0.3x 5) 3 2. =234 .8I n
L —— 该 段 基 槽 长 度
( ; m)
坑底面积:
A x 2 b=30 ̄34 0. 1 =a . .=1 2 1 1
故 知 ,基 坑 开 挖 土 方 量 为 4 .7m 09
式 中
— — 两 边 放 坡 基 槽

基坑与基槽土方量计算

基坑与基槽土方量计算

基坑与基槽土方量计算
基坑是指建筑物的地基当中由挖掘形成的凹坑,用以支撑建筑物的基
础结构。

基槽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挖掘地下结构时出现的形状和结构,如地
下管道、地下室等。

在计算基坑与基槽土方量时,首先需要确定基坑或基槽的形状和尺寸。

常见的基坑和基槽形状包括矩形、梯形、楔形等。

根据基坑或基槽的形状,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对于矩形形状的基坑或基槽,我们可以使用基本体积计算公式:体积
=底面积×高度。

底面积可以通过长×宽计算得出,高度则是基坑或基槽
的深度。

对于梯形形状的基坑或基槽,我们需要先计算出上底面积和下底面积,然后再计算体积。

上底面积和下底面积可以通过上底和下底的宽度和长度
计算得出,体积则是上底面积和下底面积的平均值再乘以高度。

对于楔形形状的基坑或基槽,我们首先需要计算楔形的上底面积和下
底面积,然后再计算体积。

上底面积和下底面积可以通过上底和下底的宽
度和长度计算得出,体积则是上底面积和下底面积的平均值再乘以高度。

在计算基坑和基槽土方量时,还需要考虑到场地条件、土质情况、挖
掘方式等因素。

如果场地比较复杂或土质较为松散,还需要考虑岩土工程
的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准确计算土方量,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的计算软件,如土方量计算软件,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之,基坑与基槽土方量计算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准确计算土方量可以帮助工程建设者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土方,并确保挖掘过程顺利进行。

这对于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控制非常关键。

计算基础土方开挖量的简便方法

计算基础土方开挖量的简便方法

计算基础土方开挖量的简便方法人工挖土方人工平整土地要根据土壤类别、施工方法等分别按挖基(地)槽、挖基坑、挖土方等投资项目计算。

(1)挖基槽(地沟)基槽指条形根基下的地槽,地沟指管道地沟。

其工程量按沟槽长度乘以沟槽的割断面积。

其突出部分体积应并入基槽工程量内计算;沟槽深度不同时,应分别计算。

土方放坡时,在交接处产生的重复抹除工程量不予扣除。

基槽的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计算;内墙按净厚度计算。

基槽束鼠的形式:分放坡与不放坡作出计算。

挖土深度H:一般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准。

根据土的性质、开挖深度以及施工方法确定土壁是否放坡。

放坡的宽度根据放坡绝对值阔度计算,即KH。

为保证工人的正常操作,基底宽度应在基础宽度的基础上增加工作面宽度2C。

计算公式:①不放坡时:V挖=L×(B+2C)×H②有放坡时:V挖=L×(B+2C+KH)×H(2)挖基(地)坑挖地坑筑成工程量根据图示尺寸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按土壤类别、挖土深度不同分别套用相应的依循定额。

①矩形不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V挖=(a+2c)×(b+2c)×H②矩形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a+2c+KH)×(b+2c+KH)×H+1/3K2H3(3)k为放坡系数。

放坡宽度b与深度H和放坡角度a之间是正切函数关系,即tana=b/H,不同的土壤类别所取不同的a值,所以不难看出,放坡系数就是根据tana来确定的。

例如,三类土的tana=b/H=0.33。

我们将tana=K来表示放坡系数,故放坡宽度b=kH。

K 是根据土壤类别确定的。

一、二类土的放坡对数为0.5,三类土为0.33,四类土为0.25。

土方开挖量的计算

土方开挖量的计算

土方开挖量的计算一、坑底面积法坑底面积法是常用的计算土方开挖量的方法。

它适用于坑底平整,开挖高程一致的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1.在开挖区域内设置适当位置的控制点,标明开挖区域的边界。

2.使用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测量并记录每个控制点的坐标。

3.在开挖区域内设置波束站点,测量各波束站点的高程,记录下高程数据。

4.以控制点为基准,根据其坐标和高程信息,将开挖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块。

5.对每个小块进行测量,得到其坑底面积。

6.将各小块的坑底面积累加,即可得到土方开挖量的总量。

二、坡面积法坡面积法适用于开挖区域有较多的坡面的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1.在开挖区域内设置适当位置的控制点,标明开挖区域的边界。

2.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并记录每个控制点的坐标。

3.在开挖区域内设置波束站点,测量各波束站点的高程,记录下高程数据。

4.以控制点为基准,根据其坐标和高程信息,将开挖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块。

5.对每个小块进行测量,得到其坡面积。

6.将各小块的坡面积累加,即可得到土方开挖量的总量。

三、截面积法截面积法适用于开挖区域有较复杂地形的情况,它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地表或地下截面积,再根据截面积的变化来计算土方开挖量。

具体步骤如下:1.在开挖区域内设置适当位置的控制点,标明开挖区域的边界。

2.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并记录每个控制点的坐标。

3.在开挖区域内设置波束站点,测量各波束站点的高程,记录下高程数据。

4.沿着开挖区域的不同位置,进行截面面积的测量。

5.通过对各截面面积进行计算和累加,即可得到土方开挖量的总量。

土方开挖量的计算是工程量清单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准确计算土方开挖量对工程的合理设计和施工进度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测量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精确的测量仪器,对土方开挖量的计算结果进行有效校验,可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

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

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基坑和基槽土方量计算是在土建工程中常见的计算方式,用于确定挖土或填土的数量。

基坑和基槽通常是指在建筑或其他土木工程中挖掘出来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的深坑或沟槽,用于放置建筑物的地基或其他结构。

在计算基坑和基槽土方量之前,首先需要测量和确定基坑或基槽的几何形状。

一般来说,基坑和基槽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梯形、三角形或任意多边形。

然后,需要确定基坑或基槽的深度,以及各个截面的宽度。

计算土方量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直接计算和分层计算。

直接计算是指通过将基坑或基槽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体积,并根据每个体积的几何形状计算其土方量,然后将所有体积的土方量相加得到总土方量。

这一方法在基坑或基槽的几何形状简单且均匀的情况下较为常用。

例如,假设基坑的底部宽度为10米,顶部宽度为8米,深度为5米,那么该基坑的土方量可以通过计算梯形斜面、梯形底面和梯形顶面的土方量相加得到。

梯形斜面的土方量可以通过将上底和下底的平均值乘以高度得到,再乘以梯形斜面的长度得到。

梯形底面和梯形顶面的土方量可以通过将上底和下底的平均值乘以宽度得到,再乘以底面或顶面的长度得到。

将三个不同部分的土方量相加得到总土方量。

分层计算是指将基坑或基槽划分为若干个较薄的水平层,每层的土方量通过将每层的面积乘以层厚得到,然后将所有层的土方量相加得到总土方量。

这一方法适用于基坑或基槽的深度不均匀或形状复杂的情况。

例如,假设基坑的底部宽度为10米,顶部宽度为8米,且分为5个不同深度的层,每层的深度分别为1米、1.5米、2米、1.5米和1米。

那么可以计算出每个层的土方量,然后将所有层的土方量相加得到总土方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土方量时,还需要考虑到土方的收缩率和填筑系数。

土方的收缩率是指土体在挖掘过程中由于失去支撑而产生的收缩量,填筑系数是指土方在填筑过程中由于受到挤压而发生的体积变化。

这两个因素都会对土方量的计算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计算过程中进行修正。

综上所述,基坑和基槽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采用直接计算或分层计算的方法,并考虑土方的收缩率和填筑系数。

基础开挖计算方法一

基础开挖计算方法一

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一、挖土方及挖沟槽工程量的计算-挖地糟工程量计算

一、挖土方及挖沟槽工程量的计算-挖地糟工程量计算

关于挖土方及挖沟槽工程量的计算作为工程预结算人员,特别是市政工程的预结算人员,我们经常要进行的工作就是挖土方和挖沟槽土方量的计算,久而久之,计算工程量的时候就容易出错,对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情况,如有错误,望指正!方法/步骤1.工程量的计算分为清单工程量和定额工程量,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依据为《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7-2013;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依据为《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以下假设所有沟槽长度为L,,放坡系数为k)2.放坡系数表3.土壤类别深度超过m 放坡系数k4.一二类土 1.2 0.55.三类土 1.5 0.336.四类土 2.0 0.257.k=B/H ,B为宽度,H是高度。

8.例如放坡系数为1:0.33,就是垂直高度1米,水平0.33米.9.土壁边坡坡度以基高h与底宽b之比表示.10.边坡坡度=h:b=1:m,m为放坡系数,11.m= b/h 即横直角边与竖直角边的比值为放坡系数.12.参考,百度百科,放坡系数.13.基础为矩形筏板基础,长分别为A,B 放坡高度为H 不留工作面14.应该怎么求土方量呢15.利用棱台公式求解.16.1、坑底矩形A,B;17.2、坑底矩形面积S1=A*B;18.3、地面的开挖边线为矩形,各边长度为,A+2*0.33*H,B+2*0.33*H;19.4、地面矩形面积S2=(A+2*0.33*H)*(B+2*0.33*H);20.5、V=H/3[S1+S2+√(S1S2)]21.第一种情况,最简单的情况,清单工程量:V1=B*H*L;定额工程量为V2=(B+2kH+B)*H*1/2也就是说清单工程量是以沟槽底部宽度(注意:这里的底部宽度指的是基础垫层的宽度)*挖土深度;定额工程量以实际开挖量以体积计算,言外之意就是说定额工程量要考虑放坡、安置挡土板、工作面宽度等因素。

放坡系数根据土方类别以及开挖方式和开挖深度来选择。

22.第二种情况,我们加上一些因素,如图所示,垫层为无筋混凝土,自垫层上表面放坡。

基础开挖计算方法一

基础开挖计算方法一

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 30cm 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 )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 ( A+4)X( B+4) =S 底 +2L 外+ 16平整场地工程量; A 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S 底 ------ 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 L 外 ------ 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 、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 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 )、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X 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X H HX L 。

式中:V ---------- 基槽土方量; A 槽底宽度;C ------ 工作面宽度; H ------ 基槽深度;L ------- 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 接重合出不予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式中:S扣除。

基坑开挖:V=1/6H[AX B+aX b+(A+a) X (B+b)+a X b]。

式中:--- V 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 ---- 基坑上口宽度; a ----- 基坑底面长度; b ---- 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X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X墙厚+L内X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