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模具制作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镜模具制作工艺
模具
一、模具制作所需设备
1.数控加工(CNC):是通过数字和符号表示的指令来控制机床的各种运动(主要用于加工Master及电极)。
2.电极,又称铜工(使用材料是电极铜):
1)打入电极
尺寸要求:粗工单边加大0.05mm,精工单边加大0.1mm
作用:主要是“放出”模具型腔,且长度、宽度与设计要求一样,但深度方向比设计要求深一些
2)表面电极
尺寸要求:粗工单边加大0.05mm,精工单边加大0.1mm
作用:主要是“放出”模具外表面,针对“打入电极放出的型深与设计要求之差”得到所需表面
3)成型电极:单边加大0.05mm。
(适用于比较简单、无花纹、型腔较深的,我司大多用与AC-TN、TT
以及型腔较深的TN)
3.Master,又称钢工(使用材料是SKD11):制作出的表面尺寸精度及粗糙度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在经过CNC
尺寸加工完后还需进行研磨抛光,才能使其达到使用要求。
A.Master常规设计尺寸要求:
1)TN:
a.精去刺单边不加宽,仅尾部加大单边0.075mm;
b.去刺单边加宽0.05mm之后,尾部再加大单边0.03mm;
c.精冲压单边加宽0.025mm之后,尾部再加大单边0.05mm;
d.以上几种工艺,在造型时小合口都必须倒角,不能是尖角,研磨余量在编程时留给(一般加0.05mm)。
2)BP、EL、FF、DE:
a.精去刺工艺单边不加宽;
b.去刺工艺单边加宽0.05mm;
c.精冲压工艺单边加宽0.025mm.
B.Master常识:
1)加工Master订购的最小平头刀为?0.5,手动磨刀能达到?0.1(但锥度较大);球头铣刀最小?1.0。
2)加工单个常规Master(无复杂表面,不使用锥刀)BP、TN所需时间为60分钟左右(电极铜加工只
需Master所需时间的一半)。
3)一般做下模才需要Master,上模不用(产品厚度大于2.8时需考虑做上下合模工艺,上模需加工电极)。
4)产品披锋厚度一般按照0.4~0.6来设计。
5)Master拔模角(为方便脱模):一般情况下去刺、精冲压结构为7o,精去刺结构为10o。
4.油石:作为手工研磨抛光使用,它是由氧化铝、碳化硅磨料和黏合剂压制烧结而成。
当被加工零件材质
较硬时,应选择较软的油石,否则反之(我司常用油石编号有320#、600#、1200#,其性能是号数越大表示颗粒尺寸越小,颗粒越细,所以分别常用来粗加工、精加工、抛光,其颜色分别是白色、白色/黄色、绿色)。
5.电火花成形加工:是建立在“电蚀现象”基础上,在一定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脉冲放电的
电蚀作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尺寸加工。
1)电火花成形加工原理:是由脉冲电源输出的电压在液体介质中的工具电极和工件上,自动进给调节装
置,使电极和工件间保持一定的放电间隙,当电压升高时,会在某一间隙最小处或绝缘强度最低处击
穿介质,产生火花放电,瞬时高温使电极和工件表面都被蚀除掉一小块材料,各自形成一小凹坑。
2)电火花加工成形的基本条件:
a.必须是脉冲电源且能瞬间提供脉冲放电;
b.脉冲放电必须由足够的放电能量;
c.工件和工具电极必须保持一定的放电间隙;
d.必须在一定的绝缘性能的液体介质中进行(如:煤油、皂化液、去离子水等)。
注:在电火花加工时,工件和电极之间发生火花放电时需保持一定的距离(即我们常说的放电间隙),而电火花加工是一个动态过程,工件和电极都存在有一定的损耗,从而使得放电间隙逐渐增大,当其大到无法
放电时,则加工结束。
(一般放电的各部品模夹具所需的时间是1.5H)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原理和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原理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线切割加工时,是连续循环转动电极丝(即金属丝,其直径可在?0.04~0.30mm)来替代电火花成形加工中的成形电极来加工的。
我司采用的冲裁模基本是凸模修配法,这种方法就是CNC加工出Master与电极(即是凹模和工具电极),其中Master的表面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高些,然后利用电极电火花出凹模,最后以凹模为基准件修配出凸模,并保证凸、凹模的间隙。
二、冲压模制作大致流程
1.下料:上、下模所采用的体型材一般采用50*50*X或40*40*X 等规格,使用设备锯床(下料余量大概比设
计图尺寸大20mm)。
2.铣削:采用平面铣床,保证相邻面相互垂直。
3.打字:使用字模锤子在模具中打下日期、型号、左右、特殊、标记等印记。
4.荒加工:作为一个广泛的概念,主要是去除过多的余量(在钻、铣、磨、线割等工序中均有荒加工)。
5.磨削(成型磨削):采用磨床,保证上、下表面平行。
6.抛光:使用磨床(水磨)或砥石(黑色、质软),目的是使模具表面无痕且光泽。
7.打入放电:使用火花机利用打入电极放电形成所需型腔,公差
±0.1。
8.研磨:使用油石手工研磨型腔。
9.挤压:使用油压机,利用Master对模具型腔进行挤压成形,需体现出棱角清晰,公差±0.05,上、下模设有
拔模角度(便于脱模)。
10.热处理:在真空炉中经过淬火与回火,使其硬度达到要求。
11.表面放电:使用火花机利用表面电极放电形成所需表面,公差±0.01,左右偏差±0.02。
12.测硬度:使用硬度计,在其相对应平面平行的模具进行测量,并打标记。
三、模具其它:
1.冲压模材质及热处理前后的硬度要求:
1)材质:上模SKD-11(SKD11);下模DC53-2(DC11)。
2)硬度:热处理前为10o~13o(即原材料),热处理后所需的硬度要求为上模60o以上,下模56o~57.5o。
2.Master和模具热处理温度及时间(热处理设备——真空炉)
)
(温度过高使材质变质,导致冲压加工表面产生麻点)。
3.加工粗铜工时一般使用?
4.0/?6.0的平头刀,精铜工采用球头刀铣。
4.去刺模、两切模、打弯模:
1)材质:K110
2)热处理:在高温1030oC下淬火4H,而后在240oC温度下回火1H,使其硬度达到60o以上。
注:SKD11是日本合金工具钢中的耐冲击工具(模具)用钢,SKD11主要用作耐磨及不变形的模具。
(日本工具钢常用S+钢种符号+顺序号来表示。
例:SK1,SK7,SKS2,SKD4 钢种符号:K-碳素工具钢,KC-中空钢,KD-合金模具钢,KH-高速工具钢,KS-合金专用工具钢,KT-锻造工具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