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
管感染率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预防性护理干预进行运用对于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作用。

方法结合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展开分析,选入患者50例,为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所接诊,通过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25例,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性护理,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25例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则需要将预防性护理干预展开运用,作为观察组。

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结合对两组在治疗过程中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

结论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预防性护理干预进行运用可以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对于帮助患者恢复存在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血液透析属于目前临床治疗肾脏类疾病中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通过将血液引流到体外,通过透析设备的过滤、吸附等处理,可以促使患者血液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等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清理,使得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可以迅速的排出体外,更可以促使患者体液平衡得到恢复。

且从目前临床的实施情况可见,随着肾功能衰竭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数量同样以较快的速度在增加[1-2]。

因治疗周期较长,且在长时间中心静脉置管的过程中很容易促使患者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其中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最为常见。

为有效降低患者该方面并发症的发生率,我院就将预见性护理干预运用到对该部分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结合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展开分析,选入患者50例,为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所接诊,通过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25例,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性护理,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25例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则需要将预防性护理干预展开运用,作为观察组。

在患者组成方面,对照组中存在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分布在45—68岁间,对应均值为
(55.34±1.38)。

而观察组中则存在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分布在44—69岁间,对应均值为(54.01±1.88)。

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方法
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应的护理干预工作都遵照常规护理形式进行展开。

在进行透析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为患者讲解在透析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强化患者对自身治疗的认知程度。

且透析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则需要密切关注患者各方面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分析是否存在有异常症状等,且对应的护理干预工作均需要在无菌护理流程的模式下展开。

而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则需要将预防性护理干预进行运用,干预措施如下:(1)透析护理。

在患者进行透析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仔细的评估患者的各方面情况,并评估留置导管是否存在有出血的情况等,同时需要对肝素的数量进行科学的记录,判断是否存在有堵管的情况等,一旦发现存在有疑似堵管的情况则需要合理使用尿激酶进行处理。

在透析结束后,护理人员需以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彻底的清理,并做好对应的封管操作。

(2)健康教育。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对该部分患者透析治疗的健康教育工作,强化患者对自身病症的认知程度。

并指导患者在日常恢复的过程中做好自身的清洁工作,尤其需要注意导管周围的卫生情况,告知患者需要勤换衣物,且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达到对自身免疫力进行提升的目的。

且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科学饮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3)预防血栓。

在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需指导患者保持高枕卧位,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面部水肿的情况,并改善脑部的血流情况,对于降低血栓的形成等存在有重要的作用。

一旦发现患者导管周围皮肤出现异常或者血流量异常的情况,则需要及时评估是否有血栓症状的出现。

对于出现血栓的患者,则需要及时以碘伏针对留置管的位置进行消毒处理,并在医师的指示下使用尿激酶等进行溶栓治疗。

(4)预防感染。

该部分患者在进行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对应的护理干
预操作都需要遵照无菌护理流程进行展开。

且应当对敷料科学进行更换,保障穿
刺部位的干净程度。

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尽量缩短患者的留置管时间,降低感染
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进
行统计,其中生活质量需借助SF-36量表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的对应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处理,按照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对应计量数据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
表1。

表1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
组别


物质生

躯体功

心理功

社会功

观察组
对照组
t 25
25
--
--
33.52±
3.15
24.25±
4.12
9.633
38.96±
4.01
32.11±
4.06
11.363
42.53±
2.12
33.52±
1.88
10.525
38.66±
2.32
32.15±
1.82
10.017
p0.0010.0010.0010.00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感染发生率统计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2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6例出现,对比X2=9.872,
P=0.001<0.05。

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例数满意较为
满意
不满

满意

观察组2515
(60.00)
9
(36.00)
1
(4.00)
24
(96.00)
对照组2510
(40.00)
10
(40.00)
5
(20.00)
20
(80.00)
χ2-8.633 1.52513.05
2
13.05 2
P-0.0220.1250.0010.001
3 讨论
中心静脉置管属于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最为关键环节,可以有效保障透析治疗的顺利性,且避免对患者进行反复性穿刺。

但结合实际可以发现,在长时间置管的过程中,很容易促使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最为常见,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康复[3]。

因此,为有效保障血液透析治疗的综合效果,更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导管感染的发生率。

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核心就在于结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评估患者
可能出现的突发性情况或者并发症等,并给与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达到对患者在
治疗过程中并发症进行预防的目的[4-5]。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将预防性护理干
预运用到对该部分患者护理的过程中,结合观察可见,在该护理形式的作用下,
可以有效保障对该部分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进行恢复。

总之,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将预防性护理干预进行运用,促进患者进行恢复。

参考文献:
[1]付菊荣, 倪丹丹, 陈艳华,等. 目标性监测及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
脉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21, 27(11):3.
[2]刘洋. 多元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3):2.
[3]过瑛瑛, 陆海林, 程浩然,等. 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在预防脓毒症相
关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
学电子杂志, 2020, 5(23):1.
[4]师璟. 品管圈活动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
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 2020, 10(1):2.
[5]许丽红. 多元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
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10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