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原州区退化防护林现状及改造措施

合集下载

固原市原州区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建设对策

固原市原州区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建设对策

养, 并 取 得相 应 的林 产 品 , 从 而推 动 经济 的发 展 。 目前 , 林 业
已经是 我 国 国民经 济 的 重要 组成 部 分并 对环 境 的改 善 具有
重大的作用。 通 过 利 用 先进 的科 学技 术 、 有效 的 管理 手 段 , 对森 林 资源 进 行 多方 面 的利 用 , 可 以为 人 们提供 如 木材 、 药 材、 林化产品 、 木浆 、 花卉 、 森林食品、 旅 游 景 点 等物 质 和 非 物 质产 品 。 此外 , 森 林 的利 用还 可 以有 效地 促进 地 方产 业结 构 的调 整 , 改 变 贫富 悬 殊 的 现 状 , 从 而 有 利 于 促进 经 济 、 环 境、 资源可持续发展 , 为 社 会 事 业 和 基 础 产 业 做 出 重 要 贡
为问题 的解 决提 出几点 合理 的建 议 。
1 林业 发展 现状 及存 在 的问题 1 . 1 林 业 发 展 无 长 远 性 规 划
支 持[ 1 】 。 例如 , 为 了保证 林业 的 持续 增长 , 一方 面相 关部 门对 林 业管 理 人 员 开展 相 应 的技 术 培 训 工作 , 并 利 用 政府 对 林 业 进行 宣传 、 推广 , 力 求 获得 各 界 的 支持 。 另 一方 面 相 关 部 门 也会 为林 业发 展 提供 专业 的技 术 支持 . 如林 业 科研 活动 、
林 业 是 以培 养森 林 资 源 为主 要 目 的 的产 业 , 它 能 够 有 效 保 护 生 态环 境 , 维护生态平衡 。 通 过 对 森 林 的保 护 和 培
地 区 的林业 发 展没 有很 好地 考虑 当地 的环境 , 近 几年 来 , 由
于 生 态环 境 的 破坏 , 导 致地 下水 、 河 流等 水 资 源 严 重缺 乏 , 再加 上 干旱 少 雨 , 河 流 出现 断流 现 象 。 而该 地 区却 没 有针 对 此现 象 , 选 择耐 旱 、 巩 固水 土 的树 种 , 而 是 随 意选 择 树 种 进

谈原州区退耕还林补植补造现状及其建议

谈原州区退耕还林补植补造现状及其建议

谈原州区退耕还林补植补造现状及其建议摘要原州区各乡镇为了加快退耕还林补植补造进度,抢墒情,赶进度,抓质量,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作成效显著。

但是在耕还林补植补造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关键词春季;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 补植补造工作进展情况今年春季根据各乡镇自查验收情况,原州区安排退耕还林补植补造任务15万亩。

补植补造工作从3月20日开始,截至目前,已完成补植补造面积11.6万亩,占下达任务15万亩的77%,其中完成2002年退耕地补植补造3.57万亩,占下达任务4.7万亩的75.5%。

乡村统购各类苗木522万株。

针对退耕大户劳动力不足及外迁户无人补植等情况,为加快补植进度,大部分乡镇组建了造林队,全区共组建造林队24支。

目前,各乡镇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加快补植补造进程。

从近期检查情况看,各乡镇补植补造工作顺利开展并且收效明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工作部署到位。

各乡镇都能按照区委、政府工作要求,及时召开乡镇、村动员会,周密部署,制定具体补植补造实施方案,组织退耕户及时开展补植补造。

二是措施得力,补植效果明显。

为了完成补植任务,各乡镇采取组建造林队、动用大型机械、统购苗木与退耕户签订补植补造协议、送达整改通知书等多种措施加快补植进程。

寨科乡调运大型机械对2万多亩“林草间作”地进行深翻修整,集中进行加密整地,统购苗木150万株,督促退耕户抢墒补植。

开城镇对接受国家验收的退耕地,组织造林队统一进行补植,确保了进度和质量;彭堡镇对接受国家验收退耕地块,补栽苗木运用浇水、覆膜抗旱技术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张易镇针对鼢鼠危害严重的实际情况,从种苗上下功夫,扦插杞柳种条20万株;河川乡组建12支造林队对不进行补植补造退耕户地块进行集中补植。

清河镇和中河乡成立以乡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督查组,巡回督查,对工作措施不力,补植补造质量不高、进度缓慢的村予以通报,责令限期整改;炭山乡和三营镇采取暂停兑现粮款的办法督促退耕户补植补造。

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工程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工程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工程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介绍了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原州区退耕还林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退耕还林;成效;存在问题;原因;对策;宁夏固原;原州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地处祖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固原市原州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在第1个8年兑现期已经结束、第2个8年兑现期刚刚开始的关键阶段,对退耕还林工程回顾总结,以利于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

1原州区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效1.1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完成667m2退耕还林,国家每年给予100kg粮、20元钱的补助,让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原州区“十年九旱”,种植农作物效益低下。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把农民从广种薄收、繁重且入不敷出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有了走出大山的时间和机会。

1.2有效地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退耕后农民采取精耕细作,体会到了广种薄收的弊端,学会选择种植收益高的品种,采用能提高产量和效益的技术措施。

精细农业、特色种植、草畜产业、马铃薯产业、设施农业、水利建设、农村能源等涉农项目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区农民收入有了显著的增长。

1.3奠定了劳务输出的基础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从事农耕劳动的农民被解放出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幅度增加,原州区及时调整政策,实施劳务输出工程,把富余的劳动力输出去,让走出大山的农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解放了思想,增加了收入。

劳务输出成了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不断增长的收入让农民有了更多的发家致富的本领和才干。

1.4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原州区十年九旱,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每年4~5月进入东部山区,看到的是满眼黄土,唯一能见到的绿色就是山上的柠条。

退耕还林实施以后,到处都是柠条灌木林。

沿平银公路一路向北,沿途看两侧的黄土丘陵的梁、塬、峁,也都种满了柠条。

现在的4~5月,绿色随处可见,与下不了种子的农耕地形成鲜明对照。

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情况

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情况

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情况摘要原州区自从2000年以来,共完成退耕地造林55.8万亩,荒山造林53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问题和困难,为此要做好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关键词生态建设;退耕还林;主要措施;工作打算1 生态建设情况1.1 总体情况目前原州区林地面积157.8万亩,其中封山育林21万亩,水源涵养林52万亩,水土保持林72.3万亩,以枸杞为主的优新经济林6.5万亩,农田防护林2万亩,林木覆盖率12.7%。

2009年,全区林业总产值达1.5亿元,全年干鲜果品产量1108万公斤,其中苹果60万公斤,梨330万公斤,桃35万公斤,杏333万公斤,枸杞350万公斤,林业产业已经成为我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1.2 退耕还林情况原州区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在原州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0-2009年,自治区共下达我区退耕还林建设任务112.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55.8万亩,荒山造林53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

今年年初,按照自治区、固原市的总体部署,原州区将保存率低于85%的15万亩面积全部纳入今年的补植补造任务,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积极动员全区11个乡镇3.4万退耕户,补植补造工作从2010年3月20日开始至4月25日结束。

通过全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已全面完成补植补造任务,乡村统购各类苗木522万株。

针对退耕大户劳动力不足及外迁户无人补植等情况,为加快补植进度,大部分乡镇组建了造林队,全区共组建造林队24支。

目前,各镇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利用近期有效降雨,已抢墒补播柠条8.1万亩。

1.3 2007至2010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为了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07年以来,原州区围绕《“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深入贯彻落实区、市党委、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按照“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巩固成果、提高质量、稳步推进”的要求,努力推进全区生态建设步伐。

固原市原州区封山育林及生态恢复的对策

固原市原州区封山育林及生态恢复的对策

固原市原州区封山育林及生态恢复的对策固原市原州区地处六盘山外围,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恢复慢,生态脆弱,同时又是宁南退耕还林重点区。

为了加强天然林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高森林覆盖率[1],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自然环境为前提,通过人工辅助措施,促进植被恢复和发展森林、灌丛或草本植被的恢复势在必行,也是繁荣和发展原州区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实施封山育林不仅要依靠政策和制度,更要依靠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因此,开展封山育林工作,首先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了解干部、群众造林、护林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根据实际情况,抓住有利的时机,通过发放各种形式的宣传材料、刷写固定标语、制作大型标志牌等方式大力宣传封山育林的目的、意义以及大政方针。

同时,要解决好荒山、草原承包责权和收益的分配问题,签订合同。

加强对群众封山育林知识的培训,确保封育工作宣传到位[2]。

2确界围栏,落实责任原州区林业局、乡人民政府要及时对天然林保护区、退耕还林区、生态移民迁出区进行细致的规划确界,实行区林业局、乡人民政府、乡林业工作站、国有林场、专职护林员层层签订责任书,制定封育、奖罚制度,形成4级连保,长期巡查管护机制。

封育要责任到人、责权清楚、分块负责,主管单位要派出专人,定期不定期的巡回检查、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封育区内进行开垦、放牧等一切非法经营活动,确保如期达到封育效果。

2.1围栏封育对人畜活动频繁的地段设置铁刺丝围栏,进行围封。

围栏由围栏柱和铁刺丝两部分组成,围栏柱高2 m,宽、厚0.1 m,柱中间加4根直径8 mm钢筋。

围栏时,每隔8 m挖0.5 m见方的坑,将围栏柱放于坑内,用混凝土在基部浇筑0.3 m,再埋0.2 m土压实,栽好围栏柱,由柱头向下0.27 m孔处用铁丝固定一道铁刺丝,一柱固定7道,再对8 m铁刺丝中间每隔2.7 m拉一道竖铁刺丝,用于加密和拉紧铁刺丝。

固原市原州区林改工作采取措施及建议

固原市原州区林改工作采取措施及建议

固原市原州区林改工作采取的措施及建议摘要详述固原市原州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指出了林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林改;做法;问题;建议;宁夏固原;原州区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184-02固原市原州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区、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实现森林资源增长、林业产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林区社会和谐的目标,按照“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要求,严格把握改革的范围,加强领导,广泛宣传,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全面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任务[1-2]。

1 基本情况固原市原州区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共有林地面积10.91万hm2,其中,国有林地面积2.75万hm2,国有林场代管面积0.94万hm2,纳入林改的集体林地面积7.22万hm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11个乡镇,60个行政村,64 203户,25.7万人。

按照自治区及固原市林改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先后完成2个试点乡镇及其他9个乡镇的林改确权工作,共勾绘1∶10 000地形图78幅,确定小班253个,绘制宗地平面示意图6 438份。

林地确权率、林权证发证率、林权登记合格率、林权纠纷调处率、档案管理合格率、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2 主要做法2.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保障成立了原州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组织协调、方案制定、检查验收等工作。

各乡镇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林业技术骨干为成员的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本乡镇的林改工作。

村组也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从上到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乡镇干部直接抓的工作机制。

及时组织编制了《原州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区、乡镇、村层层召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对林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布署,严格按照林改工作操作规程进行实施[3]。

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中 图分类 号 F2. 3 62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 — 7 9 2 1 ) 9 0 6 — 2 0 7 5 3 ( 0 2 1 — 19 0
实施 退 耕 还 林对 于 加 快 林 区农 民脱 贫 致 富 步 伐 , 整 调
产 业 结 构 , 进 区域 经 济 发 展 和全 理 利 用 土 地 资源 具 有 十 促 分重 要 的作 用【 自 2 0 l 1 。 0 0年 实施 退耕 还 林 工程 以 来 , 州 区 原 积 极 探 索 退 耕还 林 建 设 新机 制和 新 模 式 , 有效 地 改 善 了 当 地生 态环 境 。 州区培 育了 一定规 模 的林 草 资源 , 态环 境 原 生
经 济 相 结 合
得 到 了 初 步 的改 善 , 风沙 危 害不 断减 轻 , 土 流失 得 到有 效 水
遏 制 , 林 覆 盖 率 显 著 提 高 , 力 地 推 动 了县 域 经 济 的 发 森 有 展。 虽然原 州 区林 地面 积 有 了很 大 的提 高 , 是依 未 完 全脱 贫 , 耕 还林 工程 后 续 产 业 退
3. 53 3万 h 气 候属 中温 带半 干 旱 区 , m, 由于 受 东 南季 风影 响
较 弱 , 陆性 气候 显 著 , 大沙 多 , 大 风 年平 均降 雨 量 3 65mm, 2. 素 有 “ 年 九旱 ” 称 。 十 之 自然条 件 恶 劣 , 土 流失 严 重 , 态 水 生
走 剩 余 劳动 力 的大 工 业转 移 , 鼓励 外 出致 富 之路 。 动 广 调
大 群 众 投 身 造林 绿 化 的积 极 性 , 辟 了农 民 致 富 的 渠道 和 开
途 径 。 4 存 在 的 问题 41 林 地 面 积 大 , 布 较 为 分 散 。 护 形 势 严 峻 . 分 管

固原市原州区森林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

固原市原州区森林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

固原市原州区森林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摘要介绍了原州区土地及林地的基本概况,总结了其森林资源现状,并提出了保护和利用对策,以期为原州地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资源;现状;保护利用;对策;宁夏固原;原州区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森林动植物与微生物栖息、生长、发育和生物多样性保存的重要场所与载体,是森林资源管理的核心。

随着退耕还林的不断深入和各项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原州区林地面积逐年增加,区域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已逐步凸显,但由于气候条件和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等,使得原州区森林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林业的经济效益很难显现,制约着原州区的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步伐[1-2]。

1原州区土地及林地基本概况原州区位于六盘山北麓、黄土高原西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地处东经105°28′~106°30′,北纬35°34′~36°38′,海拔1 470~2 900 m,为高原型地貌,属中温带半干旱区,植被在水平带上属于温带草原带,具有由森林草原向干旱草原过渡的特点。

原州区土地总面积351 264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130 100.7 hm2,占总面积的37%;原州区非林地总面积221 163.3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3%,其中:农业用地(耕地)151 497.2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3.13%;牧草地43 818.3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2.47%;水域4 709.1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4%;建设用地19 916.4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7%;未利用地1 222.3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4%。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2 978.3 hm2,疏林地242.2 hm2,灌木林26 430 hm2,未成林地68 959.3 hm2,无立木林地2 229.7 hm2,宜林地28 594.2 hm2,苗圃地665.2 hm2,辅助生产林地1.8 hm2。

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采取的措施及对策摘要基于固原市原州区基本情况,总结了该区退耕还林现状,分析了其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该区退耕还林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退耕还林;现状;措施;问题;对策;宁夏固原;原州区实施退耕还林对于加快林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全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原州区积极探索退耕还林建设新机制和新模式,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原州区培育了一定规模的林草资源,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的改善,风沙危害不断减轻,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虽然原州区林地面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依赖土地生存的绝大多数农民尚未完全脱贫,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固原市原州区基本情况原州区位于六盘山北麓、黄土高西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 470~2 900 m,总国土面积为35.33万hm2,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区,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弱,大陆性气候显著,风大沙多,年平均降雨量326.5 mm,素有“十年九旱”之称。

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严重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发展[2]。

全县辖6镇5乡192村,总人口43.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49万人,总土地面积35.06万hm2,其中耕地面积15.084万hm2,人均占有耕地0.69 hm2。

2 退耕还林现状原州区自2000年开始作为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正式实施,截至2008年,自治区共下达退耕还林造林任务7.214万hm2,其中退耕还林造林3.723万hm2、荒山造林3.291万hm2、封山育林0.200万hm2。

退耕涉及全区35 889户退耕农户、165 893人,人均退耕面积2 266.67 m2。

已累计向退耕农户兑现政策补助资金62 940.42万元,户均享受1.75万元、人均享受3 794元。

原州林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原州林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原州林业发展现状及建议摘要:在阐述山原州区林业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提出以林业为先锋,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议。

具体从农村劳动力输入输出转移,农林牧产业比例调整和特色林业、农产品、产业等方面阐述。

关键词:原州;林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固原市原州区地处黄土高原西北端,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该区自然条件恶劣,干旱、暴雨、风沙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植被破坏严重,土地承载力过大,造成当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因此,需要建设以防护性为主的林业体系,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防蚀减沙为主要目的的生态屏障。

1林草建设现状建国初期,林木覆盖率仅1.3%,到1977年也仅达到2.58%,虽经20世纪80~90年代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林木覆盖率达到6.37%,但主要集中在六盘山、贺兰山山区,其他区域依然是秃山秃岭,植被稀疏。

而人工林中,林种单一,结构脆弱,易受天牛危害;天然草地9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而天然草地实际多由宁南牧荒坡及中部的荒漠草原构成,草场承载力和生态防护作用极差。

宁南天然草地,多分布在干旱阳坡。

近年来,宁夏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林业工程,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努力提升林业科技支撑能力,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截至2006年底,全区共完成营造林面积113.31万hm2,其中人工造林核实合格面积89.61万hm2,飞播造林4.94万hm2,封山育林18.76万hm2,是过去5年营造林面积的3倍多。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84%,比2000年全国森林资源调查公布的8.4%提高了1.44个百分点。

宁夏隆德县林地面积4.99万hm2,其中有林地1.67万hm2,灌木林0.66万hm2,未成林造林地2万hm2,四旁植树累计1 283万株,林木绿化率31.3%。

2林草建设存在的问题2.1草场产权不清,管理低效宁南山区产草量525~825kg/hm2,近2万hm2地才能维持1个羊单位,特别是长期以来土地产权不清,有人放牧,无人管护,滥牧、过牧现象十分严重,植被恢复困难。

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建设现状及问题与对策

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建设现状及问题与对策
[ 1 黄群 , 美 湖 , 抚 林 , . 禽 血 液 血 红 蛋 白 的 开 发 利 用 13 马 杨 等 畜 [] 肉类 工 业. 0 3 1 ) 1-2 J. 2 0 ( 0 :92 .
[ 2 程 池. 食 用 动 物血 液 资 源 的 开 发 利 用 [] 食 品与 发 酵 l 13 可 J. T
成果 的思 路 及 对 策 。
关键词 : 退耕 还 林 ; 状 及 成 效 ; 现 问题 与对 策 中 图分 类 号 : 2 . F3 3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2 6 ( 0 10 一 l 60 1 0 — 7 7 2 1 ) 6O 5 — 4
退 耕 还 林 是 党 中 央 、 务 院 为 加 强 生 态 环 境 国
建设 、 促进 经济社 会 可 持续 发 展 做 出 的重 大 战略 决策 ; 也是 生态 环 境 建设 的 关 键 措施 之 一l 。退 _ 】 ] 耕还 林工 程实施 以来 , 州 区林 地 面积 形 成 巨 大 原
收稿 日期 :0 0 — 3 2 ¨一 1 1 第一 作 者 简 介 : 瑞 ( 9 3 ) 女 , 夏 固 原 市 原 州 区 人 , 业 尹 1 7一 , 宁 林
De i e r m e o l b n r v d f o H m go i
LI Yi g, U n ZHOU e , A NG e- h n LI Xi o da ZHU h a W iW W ic e g, U a - n, S u ng
规模 、 草 植被 快 速增 加 、 林 森林 覆 盖 率不 断 上升 ,
生 态 环 境 得 到 明 显 改 善 , 济 和 社 会 效 益 成 效 显 经
助理 工 程 师 , 事林 业 建 设 工 作 从 通讯 作 者 : 金小 平 ( 9 8 ) 男 , 夏 回 族 自治 区 固 原 市 人 , 16 一, 宁 学 士, 高级 林 业 工 程 师 , 事 经 济 林 等 林 业 生 态 建 设 _ 作 。E 从 I —

固原市原州区退化防护林现状及改造措施

固原市原州区退化防护林现状及改造措施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3期固原市原州区地处黄土高原西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区。

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霜冻、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

自20世纪实施三北工程以来,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林地面积明显增加,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但由于造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加之气候干旱、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林分质量不高、森林退化,退化林分面积占森林面积的64.3%。

因此,加强退化林分修复,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已成为原州区林业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1原州区防护林资源现状1.1森林资源分布原州区属严重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主要是营造防护林,增强森林系统综合防护功能。

目前,原州区森林面积逾3.73万hm 2,全部为防护林,各类活立木蓄积量24.17万m 3,森林覆盖率13.1%,林木绿化率24%。

乔木林总面积7333.33hm 2,其中:郁闭度大于0.4的乔木林2333.33hm 2,占乔木林总面积的31.8%;郁闭度在0.2~0.4之间的乔木林1166.67hm 2,占乔木林总面积的15.9%;郁闭度在0.1~0.2之间的乔木林3833.33hm 2,占乔木林总面积的52.3%。

灌木林总面积3万hm 2,其中:覆盖度在40%以下的面积为1.9万hm 2,占灌木林总面积的63.3%;覆盖度在40%以上的面积为1.1万hm 2,占灌木林总面积的36.7%。

人工林面积3.264万hm 2,占森林总面积的87.4%,其中人工乔木林面积7300hm 2,人工灌木林面积2.534万hm 2;天然林面积4693.33hm 2,占森林总面积的12.6%,其中天然乔木林面积33.33hm 2,天然灌木林面积4660hm 2。

国有森林面积2.25万hm 2,占森林总面积的60%;集体森林面积1.48万hm 2,占森林总面积的40%。

水源涵养林面积2.15万hm 2,占森林总面积的57.5%;水土保持林面积1.47万hm 2,占森林总面积的39.4%;沟渠路两侧防护林面积1166.67hm 2,占森林总面积的3.1%。

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15期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又称西海固,六盘山东麓,下辖6个镇5个乡3个办事处,原州区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

境内因地形、海拔不同,区域温差很大,因此昼夜温差很大。

年降雨量300~550mm ,十年九旱,因此2000年国家在原州区实施了退耕还林试点工作。

1退耕还林工程取得成效2000年在官厅镇(原东郊乡)黄峁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工作,当时采取鱼鳞坑整地方式,树种以山杏、山桃为主,成活率90%以上。

2001—2006年原州区政府加大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力度,在全区范围开始整地、造林,8年任务3年完成的既定政策,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为原州区林业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是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原州区森林覆盖率从退耕前的6.0%变为12.8%。

二是林业产业规模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完成山杏嫁接、林下养殖、林草间作、林药间作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调整产业结构。

三是退耕还林重点区域移民迁出,转移劳动力,让林农在外放心务工。

2存在的问题2.1退耕还林工程盲目提速,造成许多遗留问题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工作成功,原州区政府决定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时间要提前,从8年任务5年完成,到8年任务3年完成的跨越式造林速度,采取带字田整地方式,由于带字田整地方式比较简单,效率高,超出了自治区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造成近年来逐年倒推兑现粮款。

2.2复耕、征占严重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致使退耕户复耕退耕还林林地,由于各种工程项目的实施,对林地进行征占,导致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退耕户地少,退耕后经济困难,无法生活,只能复耕。

二是林农对退耕还林政策的误解。

三是重点工程实施对林地征占,各干各的,对林业不重视。

2.3造林与发展畜牧业矛盾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封山育林成为重头戏,畜牧业的发展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2002年禁牧封育以前,宁南山区畜牧业发展主要靠散养,现在变为圈养农民不适应,因此偷牧溜牧现象十分严重。

固原市原州区国有林场改革现状与措施

固原市原州区国有林场改革现状与措施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12期固原市原州区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35°34′~36°38′、东经105°28′~106°30′,其东、南、西、北分别与彭阳、泾源、西吉、海原接壤,总面积达3506km 2。

境内群山环绕,地貌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亦有河谷平原。

山地占33%,平原川地占21%,丘陵地占46%,全区林地面积达11.55万hm 2,国有林场管护面积7.73万hm 2,在国有林场改革之前,固原市原州区有叠叠沟、红庄、赵千户、青石、水沟、东岳山、塌山、蝉塔山、马东山、石岘子、深沟、田洼、头营、黄铎堡、鸦儿沟、沈河16个国有林场,其中6个属于园艺场,4个属于生态移民迁出区无机构编制、无财政供给的临时性新建林场。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压力下,由于人员工资标准不一、林场资金运转不力,林场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

1国有林场改革现状2015年,中央关于国有林场改革的意见发布以来,原州区在区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抢抓改革机遇,借助政策配套,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制定出台了《原州区移民迁出区和部分集体林地划归国有林场管理实施方案》,将移民迁出区4.158万hm 2土地收归为国有林地,1.20万hm 2集体林地就近划归国有林场管理,国有林场经营面积由2.41万hm 2增加到7.768万hm 2,占固原市原州区林地面积的65.6%。

同时,通过定场定人定岗定性,将原有的16个国有林场撤并整合为8个国有林场,均为全额预算事业单位,人均管护面积333.33hm 2左右,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措施2.1加强领导,积极探索改革经验一是专门成立了由政府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和林业局局长任副组长,编办、发改局等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原州区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落实改革试点资金,协调解决改革试点中的重大问题。

固原市原州区国有林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固原市原州区国有林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1固原市原州区国有林场现状改革前,原州区有国有林场16个、职工383人,林地约2.206万hm 2,主要分布在偏远的荒山秃岭、河道、风沙、水土侵蚀严重的沟壑区,人才短缺,发展乏力,森林主要有人工落叶松、油松林和部分天然次生林,经费短缺,加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生态极度脆弱。

2016年原州区被宁夏回族自治区确定为改革试点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按照精简、高效、协调和有利于生态建设、提高国有林场造林质量、管理效率的原则,将原有的16个林场合并整合为8个林场和古雁森林公园管理站,将一部分职工安排到乡镇事业站所,一部分调整到乡镇林业站;林地在原有基础上按照就地就近、整合资源的原则,将近年来退耕还林、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的耕地5.36万hm 2划归国有林场管理,面积迅速增加到7.73万hm 2以上,形成了“林业总场、基层林场、管护站”三级森林资源管理运行模式,担负着培育、保护和经营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重任,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存在的问题2.1造林面积迅速扩大,结构调整不合理各林场所处区域的海拔、降雨量、土壤厚度、日照等立地条件都各不相同,造林前调查、规划设计做得不够,缺乏“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生态理念,造林树种搭配不当,只注重以招标制或合同制管理模式进行工程造林,没有严格按设计书整地,大多数工程造林采用随招标、随整地、随造林的方式,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差;施工单位对造林苗木把关不严格,导致弱苗、病虫苗用于造林,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放松了整地和后期管理,营造纯林,缺乏补水、松土、除草等抚育措施,导致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即便成活,也生长不良,难以成林[1]。

2.2林场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林场职工待遇低,加之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影响,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不高,简单地认为林场的主要职责就是护林防火,缺乏工作热情,对林场班子建设漠不关心,认为谁当场长都一样,每天只要到岗即可,专业知识学习与否对工作的影响不大。

固原市原州区工程造林现状及建议

固原市原州区工程造林现状及建议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3期原州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东麓,是固原市政府所在地,海拔1560~1830m ,年平均降水量300~550mm ,年平均蒸发量1200~1800mm ,年平均气温6.2℃,年平均日照时数2600~3100h ,年有效积温2263℃,无霜期120~160d 。

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梁峁壕交错,干旱少雨,属典型的黄土丘陵区。

1工程造林现状“十三五”期间,原州区牢固确立生态优先意识,大力改进绿色产业发展,由过去以乡镇、林场为单位的计划造林向大规模的全面工程招标造林转变,由粗放式的人工荒山造林向移民搬迁植被恢复、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及特色经济林的精准机械化造林转变。

一是继续做好天然林人工造林2000hm 2;二是营造以油松为主的水源涵养林3333.33hm 2;三是在原州区境内生态移民迁出区实施退耕还林3840hm 2;四是在沈家河湿地外缘区实施荒山造林1000hm 2,固胡路两侧绿化16km ;五是在清水河流域的川塬区营造防护林3333.33hm 2;六是对原州区退化防护林改造1.47万hm 2;七是补植补造1.07万hm 2;八是在原州区发展枸杞1333.33hm 2,红梅杏为主的小杂果1333.33hm 2,建设以油用牡丹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3333.33hm 2,培育林木种苗2000hm 2。

2工程造林中存在的问题2.1作业设计不完善在工程造林过程中,招标单位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调查力度不够,树种设计不到位,造成工程造林设计与施工存在一定的出入。

2.2树种单一,主要以营造纯林为主在树种选择上缺乏调查研究,没有真正做到适地适树,造成树种与造林地立地条件搭配不当。

南部以油松、云杉、樟子松为主,东部以水土保持林柠条为主的纯林,南部缺乏营造落叶松、油松、樟子松、落叶松、山桃、沙棘、丁香、刺梅为主的混交林;东部及北部川原区缺乏营造柠条、刺槐、榆树、旱柳、沙棘、山桃、山杏、文冠果等为主的混交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原市原州区退化防护林现状及改造措施
摘要概述了固原市原州区防护林资源现状,总结了退化防护林的现状,分析了防护林退化的原因,提出了改造技术措施,以期为促进林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退化防护林;现状;原因;改造措施;宁夏固原;原州区
固原市原州区地处黄土高原西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区。

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霜冻、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

自20世纪实施三北工程以来,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林地面积明显增加,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但由于造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加之气候干旱、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林分质量不高、森林退化,退化林分面积占森林面积的64.3%。

因此,加强退化林分修复,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已成为原州区林业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1 原州区防护林资源现状
1.1 森林资源分布
原州区属严重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主要是营造防护林,增强森林系统综合防护功能。

目前,原州区森林面积逾3.73万hm2,全部为防护林,各类活立木蓄积量24.17万m3,森林覆盖率13.1%,林木绿化率24%。

乔木林总面积7 333.33 hm2,其中:郁闭度大于0.4的乔木林2 333.33 hm2,占乔木林总面积的31.8%;郁闭度在0.2~0.4之间的乔木林1 166.67 hm2,占乔木林总面积的15.9%;郁闭度在0.1~0.2之间
的乔木林3 833.33 hm2,占乔木林总面积的52.3%。

灌木林总面积3万hm2,其中:覆盖度在40%以下的面积为1.9万hm2,占灌木林总面积的63.3%;覆盖度在40%以上的面积为1.1万hm2,占灌木林总面积的36.7%。

人工林面积3.264万hm2,占森林总面积的87.4%,其中人工乔木林面积7 300 hm2,人工灌木林面积2.534万hm2;天然林面积4 693.33 hm2,占森林总面积的12.6%,其中天然乔木林面积33.33 hm2,天然灌木林面积4 660 hm2。

国有森林面积2.25万hm2,占森林总面积的60%;集体森林面积1.48万hm2,占森林总面积的40%。

水源涵养林面积2.15万hm2,占森林总面积的57.5%;水土保持林面积1.47万hm2,占森林总面积的39.4%;沟渠路两侧防护林面积1 166.67 hm2,占森林总面积的3.1%。

1.2 森林资源特点
一是乔木林面积偏小,且以中、幼林居多,活立木蓄积量小,多集中在以水沟、青石、叠叠沟等国有林场林区;二是造林树种单一,加之受气候干旱、自然灾害频发、后期管护措施跟不上等因素影响,致使林木生长缓慢,大多呈现小老头树,林分质量不高,森林严重退化,森林生态功能明显下降。

特别是灌木林树种大多为沙棘、柠条,现有大面积开始退化死亡;三是生态经济林树种比例太小,效益低下。

2 退化防护林现状
原州区退化防护林面积2.4万hm2,占防护林总面积的64.3%,
其中乔木林5 000 hm2,灌木林1.9万hm2。

2.1 轻度退化防护林
轻度退化防护林1 166.67 hm2,占退化防护林总面积的4.9%,全为郁闭度在0.2~0.4之间的乔木林,主要分布在清水河河谷川塬区,涉及农田防护林、护路林。

2.2 中度退化防护林
中度退化防护林4 653.33 hm2,占退化防护林总面积的19.4%,包括郁闭度在0.15~0.20之间的乔木林及覆盖度在35%~40%的退化灌木林;退化乔木林493.33 hm2,主要分布在六盘山外围区,全为水源涵养林;退化灌木林主要分布在六盘山外围区及东部黄土丘陵区,六盘山外围区退化灌木林主要树种为沙棘,退化面积1 533.33 hm2;东部黄土丘陵区退化灌木林主要树种为柠条,退化面积2 626.67 hm2。

2.3 重度退化防护林
重度退化防护林1.817万hm2,主要包括郁闭度在0.10~0.15之间的乔木林和覆盖度在35%以下的灌木林,主要分布在六盘山外围区及东部黄土丘陵区,其中退化乔木林 3 333.33 hm2,退化灌木林1.484万hm2。

3 防护林退化的原因
3.1 气候干旱
原州区地处宁夏南部,属典型的黄土丘陵干旱半干旱地区,区内气候干旱,降雨量稀少且分布不均,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不高,一次造林需进行多次补植,补植后林木长势不均、参差不齐,林木生
长量小,容易形成“小老头树”,导致林分严重退化。

3.2 造林树种单一
原州区生态环境恶劣,适宜栽植的树种主要有落叶松、油松、云杉、沙棘、柠条等,由于造林补助标准低,因此多年来,造林树种主要以沙棘、柠条为主,其中沙棘占造林面积12%,柠条占造林面积的60%。

目前,沙棘已大面积退化死亡,柠条严重老化、生长缓慢,水土保持功能减退。

3.3 病虫鼠兔害严重
原州区林木病虫鼠害严重,特别是鼢鼠危害尤为严重,造成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出现“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导致中幼林地缺苗断行,林分质量差。

3.4 管护不到位
目前,国家对人工造林投资补助标准低,加之林业工程建设又无专项管理、管护费用,导致工程管理和抚育管护工作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林率。

4 改造技术措施
4.1 抚育改造
涉及轻度退化防护林,改造对象为清水河河谷川塬区退化农田防护林、护路林。

更替树种以乔木树种为主,采用修枝、除草、补植的方式进行改造[1-2]。

改造技术要点如下:一是修枝。

采用平切法,重点针对枝条、死枝过多的林木,修枝时要求切口平滑,防止撕裂树皮,以免影响林木生长。

对自然整枝不强的树木,修枝高度不超过树
高的1/2,对自然整枝较强的树木,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3。

修枝后要在切口刷红漆。

二是除草。

将栽植穴内以树干为中心1 m范围内的杂草除尽,尽量保留原生地被物,避免增加水土流失,防止肥力退化。

同时要注意保护有生长潜力的幼树、幼苗,做到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梢。

三是补植。

改造更替树种选用以油松、河北杨为主的大规格苗木,采用栽植穴整地进行混交栽植,油松、河北杨混交比例为6∶4。

四是抚育管护。

改造后要加强林地中耕、除草、林木有害生物防治、护林防火等抚育管护工作,有效巩固工程建设成果。

4.2 渐进改造
涉及中度退化防护林,改造对象为六盘山外围区郁闭度在0.1~0.2之间的乔木林、覆盖度在35%~40%之间的灌木林、东部黄土丘陵区覆盖度在35%~40%之间的灌木林。

更替树种以油松、落叶松、云杉、樟子松、桦树、杜梨、火炬等乔木树种为主,采用清除枯死木,进行隔株、隔带、隔行补植的方法进行改造。

补植油松、云杉、樟子松苗木要求苗高50 cm以上,落叶松苗木为“2+1”移植苗,阔叶树苗木地径0.7 cm以上,采用鱼鳞坑或带子田整地方式进行栽植。

补植后要加强林地抚育管理及森林资源管护工作[3]。

4.3 更替改造
涉及重度退化防护林,改造对象为郁闭度在0.10~0.15之间的乔木林、覆盖度在30%~35%之间的灌木林。

更替树种以油松、落叶松、云杉、樟子松、桦树、山杏、火炬、杜梨、刺槐等乔木树种为主,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适当配置文冠果、红梅杏、油用牡丹等生
态经济兼用树种,优化树种配置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采用全面补植补造的方法进行改造。

补植针叶苗要求苗高20 cm以上的移植苗,阔叶树苗木地径0.7 cm以上,灌木地径0.5 cm以上,采用鱼鳞坑或带子田整地方式进行栽植。

补植后要加强林地抚育管理及森林资源管护工作[4]。

参考文献
[1] 张源润,蒋齐,蔡进军,等.半干旱退化山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298-299.
[2] 《中国林业》编辑部.国家局指导科学有序改造退化防护林:明确4种主要改造模式,优先改造人工起源的退化防护林[J].中国林业,2015(3):1.
[3] 王振嵘,卢贤娥.乌拉山地区森林植被退化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林业,2001(4):24-25.
[4] 蔡强.森林群落功能退化原因及解决的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3(34):4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