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团花教学设计.
《百变团花》教学设计5篇
![《百变团花》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8917a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7.png)
《百变团花》教学设计5篇《百变团花》教学设计5篇《百变团花》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什么是剪纸与其所表达的寓意,学习剪纸的制作步骤,并能运用简单的方法制作出剪纸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团花、设计制作团花加深对剪纸的认识,体验剪纸艺术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团花的美感与寓意,提高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形成或逐渐形成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剪纸并掌握团花制作的具体步骤【教学难点】设计精美的团花三、教学准备教具:彩纸、剪刀、多媒体课件学具: 彩纸、剪刀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直接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老师上次节课安排你们这节课带剪刀、彩纸来,都带了吗你们猜猜看,这节课我们来什么什么内容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主题。
环节二:直观感知1.感知剪纸①利用课件出示剪纸,并讲授剪纸的概念: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
环节三:形式分析①利用课件出示“对马团花”,引导学生观察团花的形式与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对马团花》剪纸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在六边形内,交错安排圆形、菱形、三角形组成一朵莲花,在六边形上,有六对相背而立的马,马昂首翘立,被刻画得雄健有力。
具有吉祥的寓意,暗含着马到成功之意。
②继续利用课件展示“菊花团花”,提出问题,这件团花作品像什么都有哪些什么小图形让学生进行抢答比赛,看谁答的最多、最全。
学生回答后,教师反馈并进行简单的说明:整个构图显现圆形的模样,通过圆环与大小不一的三角型、菱形、长方形等图像交错排列,在整体上呈现菊花的样式。
主要贴在家里的窗户上或是墙壁上,具有装饰的作用。
③同时展示“对马团花”与“菊花团花”,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件作品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与总结:这两件团花,大体上是规整的圆形,里面有许多对称的小图形组成,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剪纸常用的小图形都有哪些让他们在书本上找找。
教学设计-剪纸团花
![教学设计-剪纸团花](https://img.taocdn.com/s3/m/e483031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1.png)
教学设计-剪纸团花教学设计-剪纸团花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剪纸团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剪纸团花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剪纸团花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融入到剪纸团花的制作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剪纸团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2. 欣赏法:欣赏优秀的剪纸团花作品,分析其创意和表现手法。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剪纸团花的制作实践,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剪纸团花的创意和表现手法,激发其思维和灵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剪纸团花作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引出课题:剪纸团花。
2. 讲授新课讲解剪纸团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剪纸团花的起源和发展。
讲解剪纸团花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如折纸、剪纸、粘贴等。
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剪纸团花作品,分析其创意和表现手法。
3. 课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主题,如动物、植物、人物等,进行剪纸团花的制作实践。
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创意,互相交流和启发。
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作品。
4. 课堂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团花作品,并介绍其创意和表现手法。
让其他学生对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建议,互相学习和提高。
教师对学生的剪纸团花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其优点和创意,指出其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5. 课堂小结总结剪纸团花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以及创意和表现手法的重要性。
强调剪纸团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其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
6. 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个主题,如节日、庆典、民俗等,进行剪纸团花的创作。
第7课 百变团花-人美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7课 百变团花-人美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d3a08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2.png)
第7课百变团花-人美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团花的概念,并了解团花的意义;
2.能够动手制作团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能够运用色彩的基本知识,在制作团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力。
二、教学重点
1.团花的概念和意义;
2.团花的自由创作。
三、教学难点
1.运用色彩的基本知识;
2.团花的自由创作。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关于团花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团花制作的基本知识(10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团花的形状、色彩搭配等基本知识,并向学生展示不同样式的团花。
3. 自由创作时间(3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自由创作团花。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制作的团花,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5. 总结(5分钟)
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并发表感想。
五、教学评价
学生在自由创作时间内,能够动手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团花,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色彩感受力。
在展示和分享环节中,学生能够积极地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现了自己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参考文献
暂无。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7课 百变团花-人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7课 百变团花-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abe30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2.png)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7课百变团花-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团花的特点,掌握制作团花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团花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提高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团花的定义与特点2. 团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3. 团花的创新与设计4. 团花的寓意与民间故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团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团花的创新与设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团花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团花作品实例、彩纸、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团花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团花的特点。
2. 新课教学:讲解团花的定义、特点、制作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了解团花的寓意与民间故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团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团花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与不足。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团花的制作技巧和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百变团花2. 板书内容:(1)团花的定义与特点(2)团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3)团花的创新与设计(4)团花的寓意与民间故事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团花作品。
2.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团花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并和家长一起创作一幅团花作品。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兴趣浓厚,课堂氛围活跃。
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团花的制作方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团花作品。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团花的对称性掌握不够,导致作品不够美观。
美丽团花教学设计.
![美丽团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27fc16f12d2af90242e6f7.png)
《美丽团花的创作》教学设计文登区侯家小学邢华课程介绍:剪纸艺术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过去常在喜庆的场合出现,比如嫁娶、春节……并以其表现的内容形象生动、趣味性强、制作方法简单而被大众所接受。
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表现的内容也越发丰富,涉及到了植物、动物、用具、装饰图案等各个方面,也更具有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儿童气息。
学校开设剪纸校本课程,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创新能力,同时也是对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
我校剪纸校本课程按照走进剪纸-探究剪纸-创作剪纸-应用剪纸的课程理念开展剪纸教学活动,采用全方面、多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享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趣味剪纸的快乐。
教学目标:1.学生在掌握剪纸基本技法和初步了解团花剪纸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简单团花的创作,过程中掌握折法、创新画法。
2.学生在小组合作、班级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体验到折法的多样性和设计不同的团花图案可以表达不同的寓意。
3.通过展评作品,实施小组评价和班级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掌握剪纸技巧和大胆创新剪纸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通过前期“剪纸”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对剪纸基本技法有一定的掌握,对对称折叠剪纸有充分的实战经验,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学生在认识团花剪纸、欣赏团花剪纸之后,遵循团花剪纸图案对称的特点,进行折叠剪纸技法的迁移运用,开始美丽团花的创作,过程中学会折法、创新画法,赋予团花独立的寓意。
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班级分享交流活动,在有效的评价活动中提升、归纳、总结,实现德育育人目标。
教学策略:剪纸手工课程强调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更多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节课的设计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剪纸作品和参与作品创作,坚定学生传承民族艺术的思想,提高学生亲自动手创作的浓厚兴趣,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形成一定的知识技能。
小学美术_百变团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百变团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738e5768bd63186bdebbcb4.png)
《团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知团花剪纸的特有美感,了解团花的结构特点合剪纸艺术语言,学习用折剪等方法设计团花剪纸。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体验与感悟中学习团花的折、剪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感受剪纸文化的美感中,体会团花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
提高学生对剪纸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在剪团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剪纸语言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四、学习材料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中国是礼仪之邦,朋友见了面要送一份礼物。
今天老师想为大家表演一段魔术作为礼物送给大家,想不想学?出示剪纸团花作品,知道这叫什么吗?(团花)2.【播放课件】师介绍:团花是这样以一个单位纹样为标准成放射状连续重复排列。
它是剪纸的一种,象征着团圆、美好、吉祥。
其实,团花在很久以前就有了。
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张国宝级作品,这是新疆古墓出土的剪纸作品(对马团花、菊花团花)。
距今有1500年的历史了,所以以说团花是中国剪纸历史最悠久,应用率最广泛的一种形式。
师:说到应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团花?【播放课件】这些团花都用在什么地方?(课件出示生活中不同场合的团花)师:看来,团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你想不想也剪一朵这样漂亮的团花装饰我们的生活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团花的世界,学习第七课《百变团花》。
(板书课题)二、观察分析、探究学习1.观察分析。
【课件播放】仔细观察画面中的团花外形是什么形状?它们的纹样有什么特点?师结并板书:外形(圆形)花纹(重复)2.探究制作团花步骤。
要想剪一朵漂亮的团花,必须学会课本第16页团花折剪示意图的方法。
同学们自学课本并试着总结出团花折剪步骤。
(板书:折——画——剪)3.探究折法。
(1)课件展示折法示意图。
(课件展示——团花制作的基本步骤:对角折、对角折、再对角折,最后折成三角形)师问:考考大家,看着示意图折一下,比一比看谁折的又对有快。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团花美又美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团花美又美](https://img.taocdn.com/s3/m/9553f74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0.png)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团花美又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美术教材第四章《美丽的花朵》,详细内容为“团花美又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团花的制作方法,激发幼儿对美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团花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搭配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团花的制作方法及色彩搭配。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团花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学具:彩色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团花作品,展示给幼儿观看,引导幼儿观察团花的形状、颜色等特点,激发幼儿对团花的兴趣。
2. 讲解团花制作方法(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团花的制作方法,包括剪、折、粘等步骤,并现场示范制作过程。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一个简单的团花为例,讲解如何进行色彩搭配,引导幼儿注意颜色的和谐与对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团花,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5.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团花作品。
6. 展示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团花美又美2. 板书内容:a. 团花的制作方法b. 色彩搭配技巧c. 创作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团花作品2. 答案要求:作品美观、色彩搭配和谐,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幼儿在制作团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团花,如布、绳子等,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要求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团花的制作方法和色彩搭配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剪纸团花
![教学设计-剪纸团花](https://img.taocdn.com/s3/m/5aa48c6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05.png)
教学设计-剪纸团花《教学设计-剪纸团花》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剪纸团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剪纸团花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方法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剪纸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剪纸团花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具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有个性和创意的剪纸团花作品。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授法:讲解剪纸团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剪纸团花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2. 演示法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剪纸团花,在实践中掌握剪纸团花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剪纸团花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3. 实践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4. 讨论法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和启发。
5.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展示一些剪纸团花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剪纸团花。
2. 讲授新课 - 剪纸团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剪纸团花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剪纸团花通常以圆形或方形为基本形状,通过折叠、剪裁等方式制作而成。
- 剪纸团花的图案丰富多彩,寓意吉祥如意,如龙凤呈祥、花开富贵、福寿双全等。
- 剪纸团花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 准备材料:选择各种颜色和质地的纸张,如红纸、白纸、彩纸等,以及剪刀、铅笔、橡皮擦等工具。
- 设计图案: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设计出想要制作的图案,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风景等。
幼儿园美术活动精品教案——团花美又美
![幼儿园美术活动精品教案——团花美又美](https://img.taocdn.com/s3/m/5cdfae4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13.png)
幼儿园美术活动精品教案——团花美又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中“美丽的世界”章节,详细内容为“团花美又美”。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各种团花的图片,了解团花的特点和美丽,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团花的定义,知道团花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2. 培养幼儿对团花的观察、欣赏和创作能力,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团花的绘画方法,能够独立创作出美丽的团花。
重点:培养幼儿对团花的观察、欣赏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团花图片、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团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团花的特点和美丽。
(2)教师简要介绍团花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示范绘制团花,讲解绘画方法和技巧。
(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团花的形状、颜色和组合方式。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领取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材料。
(2)幼儿根据教师示范,合作完成一幅团花作品。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每组展示自己的团花作品,其他幼儿给予评价。
(1)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团花的认识和感受。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团花运用到生活中,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团花美又美2. 板书内容:(1)团花的定义和特点(2)团花的绘画方法和技巧(3)团花的组合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团花作品,要求颜色鲜艳、形状独特。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欣赏、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团花的特点和美丽,提高了幼儿的美术素养。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团花美又美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团花美又美](https://img.taocdn.com/s3/m/6744e0a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9.png)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团花美又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纸的创意》,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团花美又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团花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团花的制作方法,知道团花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团花的折叠和剪裁技巧。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团花,并能运用团花进行创意装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团花样品、剪刀、彩纸、胶水、投影仪。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团花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团花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团花知识(5分钟)介绍团花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让幼儿了解团花的制作方法。
3. 示范制作过程(10分钟)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团花的制作过程,重点强调折叠和剪裁技巧。
4. 幼儿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团花的制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运用团花进行创意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评价(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互相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团花制作一个美丽的贺卡。
2. 答案:根据个人创意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示范、动手操作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团花的制作方法,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了解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丰富幼儿的美术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团花的折叠和剪裁技巧。
2. 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制作。
3. 幼儿动手操作环节的指导。
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
一、教学难点:团花的折叠和剪裁技巧1. 折叠技巧:将彩纸对折,再对折,确保边缘对齐。
幼儿园美术活动优质教案——团花美又美
![幼儿园美术活动优质教案——团花美又美](https://img.taocdn.com/s3/m/a257b45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8.png)
幼儿园美术活动优质教案——团花美又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美术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美丽的花朵”,详细内容为“团花美又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团花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团花的结构、特点,掌握简单的团花制作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团花的结构、特点及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团花的结构特点,以及创新设计自己的团花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团花样品、彩纸、剪刀、胶棒、画笔、颜料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棒、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团花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团花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团花知识(5分钟)介绍团花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幼儿对团花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示范制作过程(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如何制作团花,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幼儿动手实践(10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制作自己的团花作品。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团花美又美2. 团花的结构、特点3. 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团花答案: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彩纸、画笔等材料,按照课堂所学,制作一个精美的团花。
2. 作业要求:作品美观、结构清晰、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团花,了解其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2)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法制作团花,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大班团花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大班团花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be921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1.png)
大班团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大班团花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花朵及其特点。
2. 培养大班团花学生观察、感知和欣赏美丽花朵的能力。
3. 引导大班团花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花卉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图片、实物花朵、绘画纸、彩笔、花的谱册。
2. 教具: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不同种类的花朵图片,大班团花学生观看并进行简单的猜测,看谁能猜出更多花朵的名称。
通过这个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知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花朵的图片,并逐一介绍各种花朵的特点、生长环境以及花朵象征的意义。
教师可以为每一种花朵制作一个小手册,包括花朵的图片、名称、特点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花朵的知识。
3. 花艺制作(30分钟)教师分发绘画纸、彩笔和实物花朵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花朵进行绘画,并在画纸上写下花朵的名称。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并让他们尽量还原花朵的美丽。
4. 花艺展览(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花艺作品,并让他们向全班介绍自己选择的花朵、绘画的过程以及对这种花朵的了解和喜爱程度。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欣赏、交流,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5. 花朵保护教育(10分钟)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如何正确对待花朵,如保护花朵、正确采摘花朵的方法,并告诫学生不要随意摘取花朵破坏花卉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图片等形式加深学生对花朵保护的认识。
6. 活动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整个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花艺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延伸1. 在园内或者附近的公园中,带领大班团花学生进行采花游戏,让他们亲自感受花朵的美丽和香气。
2. 邀请专业花艺师进行现场示范,指导大班团花学生进行花艺制作。
3. 组织大班团花学生参观花卉展览,让他们了解不同种类的花卉,开阔眼界。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9课百变团花▏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9课百变团花▏人美版(北京)](https://img.taocdn.com/s3/m/05c15c8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9.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团花的概念,掌握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团花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环境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团花的概念:介绍团花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
2. 团花的制作方法:教授团花的制作技巧,如折叠、剪切、拼接等。
3.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团花,培养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团花作品。
2. 教学难点:团花的折叠、剪切和拼接技巧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团花样品、剪刀、彩纸、胶水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团花样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教授:介绍团花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教授团花的制作技巧。
3.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制作团花,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百变团花2. 板书内容:团花的起源、发展、制作方法及创新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让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制作方法,为家里制作一幅团花作品。
2. 作业要求:创意新颖,构图完整,色彩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1. 反思教学效果:观察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对团花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美术素养。
4. 反思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步骤,确保学生能够有序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百变团花(教案)人美版(北京)(2013)美术二年级下册
![百变团花(教案)人美版(北京)(2013)美术二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610d61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5.png)
教案:百变团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花的造型特点,掌握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通过欣赏、分析、实践,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团花的定义和特点2. 团花的制作方法3. 团花的创新设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团花的制作方法及其创新设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之美化为团花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团花作品示例。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团花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团花的造型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团花的定义、特点及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团花的来源和寓意。
3. 欣赏与分析:展示生活中的团花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团花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合作,按照制作方法,动手制作团花作品。
5.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对团花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 评价与总结: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强调团花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百变团花2. 板书内容:(1)团花的定义和特点(2)团花的制作方法(3)团花的创新设计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幅团花作品,要求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2. 发挥想象,对团花进行创新设计,将创新作品拍照上传至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3. 课后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创新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团花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团花的创新设计在团花的创新设计环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生活中的美融入团花作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团花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团花](https://img.taocdn.com/s3/m/cc14e80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d.png)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团花【引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案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至关重要。
团花是一种既有实践性,又有美观性的教案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本文将从教案的概念、团花的设计和实施、教师的角色和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中的团花教案。
【教案的概念和重要性】教案是教师为了实施教学活动而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
它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要素,用于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教案的制定能够帮助教师把握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有序的教学过程和评价标准。
教案中的“团花”是指教案采用的一种可视化形式,通过在教案中添加图片、图表、颜色等元素,使教案更加生动、直观,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团花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团花教案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其次,要注重教案的结构和布局,使其清晰易懂。
以下是一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团花教案设计示例:主题:探索自然——春天的美好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与之相关的自然现象。
2. 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点:气温变暖、阳光明媚、草木变绿、昆虫复活等。
2. 春天的自然现象:花朵盛开、鸟儿鸣叫、蝴蝶飞舞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春天的视频,并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
2. 感知:组织学生进行春天的户外观察活动,收集春天的图片和素材,并用彩色笔在团花上进行标注和涂色。
3. 探究: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春天自然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原因和与之相关的动植物变化。
4. 运用:学生利用收集到的素材,设计一个关于春天美好的海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海报,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的角色和注意事项】在团花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7百变团花(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7百变团花(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d2de5b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b.png)
7百变团花(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花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2. 引导学生运用剪纸的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团花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团花的历史与文化2. 团花的结构与特点3. 团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4. 团花的创新与设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团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团花的创新与设计。
2. 教学难点:团花的设计与剪裁技巧,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团花的历史与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团花的结构与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团花的组成部分,了解团花的寓意。
3. 示范:教师示范团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讲解剪纸的技巧,让学生掌握团花的制作要领。
4.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团花,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团花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与建议。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团花的制作技巧与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团花,发挥创意,设计出独一无二的团花作品。
2. 家长参与孩子的创作过程,共同完成团花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断创新。
3. 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学生安全,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团花的历史与文化,掌握了团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美术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团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以及“团花的创新与设计”。
小学美术人美二年级上册百变团花百变团花 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人美二年级上册百变团花百变团花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1a3ca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7d.png)
百变团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什么是剪纸与其所表达的寓意,学习剪纸的制作步骤,并能运用四折剪纸的方法制作出团花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团花、设计制作团花加深对剪纸的认识,体验剪纸艺术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团花的美感与寓意,提高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形成或逐渐形成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剪纸并掌握团花制作的具体步骤2、教学难点:设计团花纹样三、教学准备教具:彩纸、剪刀、多媒体课件等等学具: 彩纸、剪刀、胶棒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孩子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请每一组的小组长打开桌上的纸看看是什么呢?学生:剪纸/团花教师:是的,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礼物就是团花剪纸,团花象征着吉祥幸福,所以今天老师将这一份祝福送给你们,接下来的时间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变团花。
(二)讲授新课1、ppt出示对马团花和菊花团花,分析其外形和纹样特点。
教师:这两幅作品出土于新疆,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剪纸。
现在看到的团花图案是根据遗存的残片复原的。
说明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了民间剪纸。
教师:现在请大家继续观察这两幅团花,思考团花在外形和纹样上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学生:外轮廓基本呈圆形/纹样是重复、对称、多样的。
教师:是的,团花的外形基本都是呈圆形状,它的纹样也非常丰富,并且是重复对称的。
2、ppt继续展示六幅团花,请同学边欣赏团花剪纸边思考:怎样让团花更美呢?学生:为它添加丰富的纹样。
教师:要想使团花变得漂亮有一个小秘诀,那就是将多种纹样进行组合、剪制。
随后ppt继续展示其中两幅团花,请同学结合课本内容思考,它们都用到了哪些纹样?学生:毛毛纹、柳叶纹、羽毛纹、水滴纹、月牙纹、圆点纹。
教师补充:还有三角纹、飞燕纹......教师:这些纹样是我们的祖先受生活中的事物启发创作出来的,我们在制作时将这些纹样进行组合,就能创作出漂亮的团花剪纸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团花的创作》教学设计
文登区侯家小学邢华
课程介绍:
剪纸艺术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过去常在喜庆的场合出现,比如嫁娶、春节……并以其表现的内容形象生动、趣味性强、制作方法简单而被大众所接受。
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表现的内容也越发丰富,涉及到了植物、动物、用具、装饰图案等各个方面,也更具有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儿童气息。
学校开设剪纸校本课程,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创新能力,同时也是对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
我校剪纸校本课程按照走进剪纸-探究剪纸-创作剪纸-应用剪纸的课程理念开展剪纸教学活动,采用全方面、多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享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趣味剪纸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掌握剪纸基本技法和初步了解团花剪纸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简单团花的创作,过程中掌握折法、创新画法。
2.学生在小组合作、班级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体验到折法的多样性和设计不同的团花图案可以表达不同的寓意。
3.通过展评作品,实施小组评价和班级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掌握剪纸技巧和大胆创新剪纸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通过前期“剪纸”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对剪纸基本技法有一定的掌握,对对称折叠剪纸有充分的实战经验,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学生在认识团花剪纸、欣赏团花剪纸之后,遵循团花剪纸图案对称的特点,进行折叠剪纸技法的迁移运用,开始美丽团花的创作,过程中学会折法、创新画法,赋予团花独立的寓意。
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班级分享交流活动,在有效的评价活动中提升、归纳、总结,实现德育育人目标。
教学策略:
剪纸手工课程强调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更多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节课的设计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剪纸作品和参与作品创作,坚定学生传承民族艺术的思想,提高学生亲自动手创作的浓厚兴趣,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形成一定的知识技能。
教学评价:
1.通过复习剪纸技法、学生交流对团花的了解、进行美丽团花的创作三个环节达成目标1。
2.通过进行美丽团花的创作环节达成目标2。
3.通过作品展评环节和课堂总结环节达成目标3。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剪刀、彩纸、胶棒
学生准备:剪刀、胶棒、彩色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剪纸技法。
总结前段时间学生的课程活动表现,学生交流剪、展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前面课程活动表现的一个简单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交流剪展的注意事项,为后续创作剪纸做好了准备。
】
二、学生交流对团花的了解。
在带领学生认识团花、欣赏团花之后,学生交流自己对团花的了解。
【设计意图:为创作团花做好铺垫。
】
三、进行美丽团花的创作。
1.创作前先思考: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的帮助?重点研究折法。
2.小组交流探究成果,汇报折法,对折的关键一点进行强调:围绕中心点折。
【设计意图:实践出真知,折法的探究关键落实在动手折折看的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怎样找到折法,体验折法的多样性。
】
3.创新画法。
(1)询问学生可以画什么?学生交流中复习前面学习的剪纸的符号语言。
学生自行设计喜欢的团花图案。
(2)寻找创新。
让学生中使用特别的团花纹样绘制团花图案的几名学生交流想法。
(怎么想到画花、鱼、鸟等)引申团花的美好寓意,启发学生有想法去设计团花图案。
(3)欣赏物件上的团花装饰,感受使用纹样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继续设计自己的团花图案。
(5)设计好团花图案就拿起小剪刀剪出美好的祝福。
【设计意图:突出画法的创新性和丰富性,赋予团花灵魂之美,启迪学生送
团花即送出祝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
4.作品展评。
(1)小组长安排每一名组员说一说自己的团花表达的寓意。
(2)评选一名最优秀的学员代表小组进行作品的交流。
(3)班级交流、同学们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班级分享交流,在有效的评价活动中提升、归纳、总结,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努力渗透德育目标。
】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创作的团花作品,既有以符号语言为主纹样的团花设计,也有表现动植物主题的团花设计,还有多种纹样组合式的团花设计,不同的图案,同样的美丽,这就是创作的魅力。
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扬创作精神,将剪纸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作品进行主题式归类呈现给学生,学生感受到了大美,同时学习他人,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
】
五、课堂延伸
课后继续探究五折、六折团花的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后做延伸,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
板书设计:
美丽团花
一折
二画
三剪
四展
《美丽团花的创作》教学设计
邢华
文登区侯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