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沪科版物理思维导图课件ppt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三节 快与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Leabharlann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三章 声的世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一节 动与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 课件目录
0002页 0098页 0202页 0299页 0369页 0460页 0480页 0681页 0716页 0753页 0786页 0901页 0937页 1070页 1109页 1144页 1197页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二节 探索之路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第一节 光的反射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第一节 力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 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 与传播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一节 走进神奇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二节 探索之路
第三节 快与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Leabharlann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三章 声的世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一节 动与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 课件目录
0002页 0098页 0202页 0299页 0369页 0460页 0480页 0681页 0716页 0753页 0786页 0901页 0937页 1070页 1109页 1144页 1197页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二节 探索之路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第一节 光的反射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第一节 力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 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 与传播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一节 走进神奇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经典PPT课 件
第二节 探索之路
最新沪科版初中物理思维导图
声速
双耳效应
音调
音色 响度
危害及等级 控制方法
控制进入人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怎样听到声音的 传播
特性
噪声及危害
声的利用
声音 超声波
传 递 信 息
介质
产生和传播 真空 不能传声 物体振动
次声波
声 现 象
传递能量
反射定律 应用 条件
分类
平面镜和 球面镜
光路可逆 折射规律
光的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可见光
光的折射
发生部位
光的传播规律
单位
与温度的关系
增大有益摩擦 大小和方向 弹簧测力计
减小有害摩擦
产生
产生
重心
产生 滑动摩擦力 惯性
内容
力的相互性
重力 三要素
弹力 力 单位 作用效果
摩擦力
内容
牛顿 第一定律 二力的 平衡 平衡条件 平衡状态
力的 示意图
力 和 运 动
特点 产生原因
公式 连通器 实验
产生 原因
与液体 沸点关系
流体压强与 流速的关系 当F物>G 当F物=G
电流表的使用
电流规律
元电荷
正、负电荷
方向
大小、测量
元件符号
电路图
串、并联
电荷
电荷在导体中 定向移动
电流
电 流 和 电 路
电路
变阻器
电压表的使用
串并联电路 电压规律
大小测量
应用
决定电阻大小 的因素
电压
电 压 和 电 阻
电阻
电阻串、并联
串并联电路 电压规律
测量小灯泡电阻 安全用电
定律内容
欧 姆 定 律
双耳效应
音调
音色 响度
危害及等级 控制方法
控制进入人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怎样听到声音的 传播
特性
噪声及危害
声的利用
声音 超声波
传 递 信 息
介质
产生和传播 真空 不能传声 物体振动
次声波
声 现 象
传递能量
反射定律 应用 条件
分类
平面镜和 球面镜
光路可逆 折射规律
光的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可见光
光的折射
发生部位
光的传播规律
单位
与温度的关系
增大有益摩擦 大小和方向 弹簧测力计
减小有害摩擦
产生
产生
重心
产生 滑动摩擦力 惯性
内容
力的相互性
重力 三要素
弹力 力 单位 作用效果
摩擦力
内容
牛顿 第一定律 二力的 平衡 平衡条件 平衡状态
力的 示意图
力 和 运 动
特点 产生原因
公式 连通器 实验
产生 原因
与液体 沸点关系
流体压强与 流速的关系 当F物>G 当F物=G
电流表的使用
电流规律
元电荷
正、负电荷
方向
大小、测量
元件符号
电路图
串、并联
电荷
电荷在导体中 定向移动
电流
电 流 和 电 路
电路
变阻器
电压表的使用
串并联电路 电压规律
大小测量
应用
决定电阻大小 的因素
电压
电 压 和 电 阻
电阻
电阻串、并联
串并联电路 电压规律
测量小灯泡电阻 安全用电
定律内容
欧 姆 定 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思维导图 课件(13张)
1.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 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 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 关。
2.含义: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 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的 大小。
3.公式:F浮=G排=p液gv排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沉浮主要取 决于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
2.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
2.滑轮及其运用 1.使用滑轮时,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机械与人
3.做功了吗
1.含义: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2.功=力*距离=W=Fs(W:功。F:力。s:距离。)
4.做功的快慢
1.含义:把一段时间内做的功与做功所用的这段时间的比叫做 功率。
3.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小粒子与大宇宙
1.走进微观
1.分子间确实存在着空隙。
2.看不见的运动 2.气体和液体中的分子是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3.物体很难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物体很难被压 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4.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的时候彼此进入对 方的现象。
3.探索宇宙
2.怎样描述力
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在物理学中,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 素。
2.力的单位
3.力的示意图
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1.弹力 2.弹簧测力计
4.来自地球的力
3.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1.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公式:G/m或G=mg。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2.色光混合及物体颜色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实用参考]八年级沪科版物理思维导图.ppt
3.重力的作用点-----中心
5.科学探究: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1):接触面积 (2):压力
2.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
力 与 运 动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 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惯性定律)
2.力的合成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 个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3.一个标准大气压 =1013hPa=1.013*10*10*10*10*10
1.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
4.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
2.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 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
1.认识浮力:F浮=G-F F拉=G-F浮
浮 力
2.阿基米德原理 3.物体的浮与沉
1.测量单位:
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长度基本单位:米(m) 时间基本单位:秒(s)
2.测量活动
3.测量活动
1.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s/t
3.快与慢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声 的 世 界
1.声音的世界
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 动产生的
3.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4.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 漂浮状态。
机 械 与 人
1.杠杆的平衡条件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6.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压强的公式:P=F/S F=S*P S=F/P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 2.液体压强;P=pgh 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
最新沪科版初中物理思维导图
和
电
路
电路图 串、并联
电压表的使用 大小测量
变阻器
串并联电路
应用
电压规律 决定电阻大小
的因素
电压
电阻
电 压 和 电 阻
串并联电路 电阻串、并联 电压规律 测量小灯泡电阻
安全用电
定律内容
应用
欧 姆 定 律
原理 电路图
W=uIt 定义 计算公式
计算 定义
单位 测量
电热的计算
利用和防止
换算
电功 电功率 电能
电 和 磁 ( 二 )
波速 波长 频率
听筒 话筒
无线电广播
传播 特征
电视
产生
移动电话
模拟信号
基本构造
电磁波的海洋 广播电视
优点 卫星通信
电话 电子信号
信息之路
光纤通信
数字信号 工作原理
信 息
的
传
递
网路通信
聚变 裂变
优点
利用
核能
一次性能源
能源家族 二次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
持能 续源 发与 展可
三态
温度
物 态 变 化
内能
改变方 式
做功
扩散现象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
小改 变
热传递
大 分子 分子间的
热运动 固液气态
作用力
能量转化 比热容 和守恒
微观模型
热机
物质由分子构成 热量
热 和 能
相互作用规律
电流表的使用
电流规律
元电荷 正、负电荷方向 大小、测量元件符号
电荷
电流
电路
电荷在导体中
定向移动
电
八年级沪科版物理思维导图
2.噪音的防治
3.超声与次声
1.超声 2.次声
八年级沪科版物理思维导图
光 的 世 界
1.光的神奇
1.光的反射
2.光的传播
3.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 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
2.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 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3.公式:F浮=G排=p液gv排
3.物体的浮与沉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沉浮主要取 决于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
2.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
3.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八年级沪科版物4理.当思浮维导力图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 漂浮状态。
1.常见物质的密度
4.密度知识的应用
八年级沪科版物理思维导图
2.密度知识的运用
陌 生 而 熟 悉 的 力
1.力是什么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
1.力 物体也施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
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
2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 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的公式:P=F/S F=S*P S=F/P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 2.液体压强;P=pgh 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
小都相等,随液体深度的增加,压强随之 变大。
2.不同的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 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的压 强越大。
沪教版初中物理分章节思维导图
目录
一、声现象
二、光现象
三、透镜及其应用
四、物态变化
五、电流和电路
六、电压和电阻
七、欧姆定律
八、电功率〔一——电能与电功率电功率〔二——电热与安全用电
九、电与磁
十、信息的传递
十一、多彩的物质世界
十二、运动和力
十三、力和机械〔一——常见的力
力和机械〔二——简单机械十四、压强和浮力〔一——压强压强和浮力〔二——浮力
十五、功和机械能
十六、热和能
十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声现象
二、光现象
三、透镜及其应用
四、物态变化
五、电流和电路
六、电压和电阻
七、欧姆定律
八、电功率〔一——电能与电功率八、电功率〔二——电热与安全用电
1 / 2
九、电与磁
十、信息的传递
十一、多彩的物质世界
十二、运动和力
十三、力和机械〔一——常见的力十三、力和机械〔二——简单机械十四、压强和浮力〔一——压强压强和浮力〔二——浮力
十五、功和机械能
十六、热和能
十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 / 2。
沪科版初中物理思维导图
最新沪科版初中物理 思维导图
测量 单位
定义
长度
V=s/t 10m/s=36km/h 测量
速度
单位
时间
参照物
匀速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和静止
的相对性
运
概念动
骨传导 空气传导
立体声
频率 定义
响度 定义
距离发声体 的远近
控制产生 控制传播
两种传导方式 双耳效应 音调
光
红外线
紫外线
现 象
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 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 的颜色
倒立等大 实像v=2f
倒立缩小 实像
f<v<2f
倒立放大 实像
v>2f
u=2f
f<u<2f
应用 投影仪
u=f,
不成像 正立放大 虚象
应用
u>2f
U<,f
照相机
凸透镜成像规律
应用 放大镜
物镜
近视眼成因 眼睛和眼镜
其矫正
显微镜和望远镜
成像 显微镜
定义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动滑轮 滑轮组 内容 定滑轮
功能 轮轴
等臂杠杆
杠杆分类
阻力臂 平衡条件
滑轮
功的原理
及应用
应用 特点 应用
斜面 大小
公式
机械效率 提高办法
动力臂 五要素
杠杆
阻力
动力 支点
定义
简
单
机
械
机械效率
总功
额外功 有用功
升华
固态
熔化
汽化 液态
凝固 凝华
液化
三态
测量 单位
定义
长度
V=s/t 10m/s=36km/h 测量
速度
单位
时间
参照物
匀速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和静止
的相对性
运
概念动
骨传导 空气传导
立体声
频率 定义
响度 定义
距离发声体 的远近
控制产生 控制传播
两种传导方式 双耳效应 音调
光
红外线
紫外线
现 象
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 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 的颜色
倒立等大 实像v=2f
倒立缩小 实像
f<v<2f
倒立放大 实像
v>2f
u=2f
f<u<2f
应用 投影仪
u=f,
不成像 正立放大 虚象
应用
u>2f
U<,f
照相机
凸透镜成像规律
应用 放大镜
物镜
近视眼成因 眼睛和眼镜
其矫正
显微镜和望远镜
成像 显微镜
定义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动滑轮 滑轮组 内容 定滑轮
功能 轮轴
等臂杠杆
杠杆分类
阻力臂 平衡条件
滑轮
功的原理
及应用
应用 特点 应用
斜面 大小
公式
机械效率 提高办法
动力臂 五要素
杠杆
阻力
动力 支点
定义
简
单
机
械
机械效率
总功
额外功 有用功
升华
固态
熔化
汽化 液态
凝固 凝华
液化
三态
沪科版初中物理思维导图
性质
质量
密度
单位
定义
质
与温度的关系
量
和
密
度
2020/3/22
增大有益摩擦 大小和方向
减小有害摩擦
弹簧测力计 产生 产生
重心
产生 滑动摩擦力
内容 力的相互性
三要素
力的 示意图
单位
弹力 力
作用效果
重力 摩擦力 牛顿
第一定律 二力的 平衡
力 和 运 动
惯性 内容 平衡条件
平衡状态
2020/3/22
产生 特点 公式 连通器 原因
两种传导方式 双耳效应 音调
声速
介质
传播
怎样听到声音的 产生和传播
音色 响度 危害及等级
控制进入人耳
控制方法
传
特性 噪声及危害
声音
递
信
声的利用 超声波
息
真空
不能传声 物体振动
声
现
象
次声波
传递能量
2020/3/22
反射定律 分类 应用
平面镜和 球面镜 光路可逆
条件
折射规律
光的反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折射
与液体 沸点关系
流体压强与 流速的关系
产生原因 减小方法 增大方法
实验 测量 变化
产生原因
液体压强
定义 大气压强
方向
当F物>G 当F物=G
公式
压强
定义 单位
压力
压强
作用效果 因素
方向
定义
压
强
和
浮
力
浮力
物体沉浮 条件
当F物<G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件PPT
01 02
热量的传递
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 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直到温度相等为止。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 对流和热辐射三种。
热量的计算
热量可以用公式Q=cmΔt来计算,其中Q表示热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 容,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物质温度的变化量。
03
应用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 法。
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和应用 ,能够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等
现象。
光的反射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反射现象,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应用。
光的折射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 理解透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热现象
温度与温度计
热传递与热量
了解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理解温度对物体热现象的影响。
惯性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惯性是 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 度。
应用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运动员跳远时要 助跑等。
声音的传播与特性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 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 慢。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 实验步骤
• 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 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
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实验时要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最新八年级沪科版物理思维导图课件ppt
质 量 与 密 度
1.质量
1.质量使物体的基本属性。 2.质量的单位:t(吨),kg(千克),g(克),mg(毫克)
3.测量质量的工具
1.学会使用天平
2.学习使用天平
2.学会使用量筒和量杯
3.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1.公式:ρ=m/v
2.含义:(1):某种物质单位体 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 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而改 变,也不随物体的位置而改变.一 杯水和一桶水的质量不同,体积不 同,但密度是相同的。
C++语言程序设计
NOIP2018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C++课程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晓斌
2018.3.14
14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个c++程序
15
C++语言程序设计
注意事项(演示)
程序以;(英文状态下)结束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3.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小 粒 子 与 大 宇 宙
1.走进微观
1.分子间确实存在着空隙。
2.看不见的运动 2.气体和液体中的分子是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3.物体很难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物体很难被压 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4.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的时候彼此进入对 方的现象。
3.探索宇宙
2.滑轮及其运用 1.使用滑轮时,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3.做功了吗
1.含义: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重力的作用点-----中心
5.科学探究: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1):接触面积 (2):压力
2.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
力 与 运 动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 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惯性定律)
2.力的合成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 个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1.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 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 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 关。
2.含义: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 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的 大小。
3.公式:F浮=G排=p液gv排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沉浮主要取 决于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
2.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
2.声音的特性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可 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 播。(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它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固 体和液体中传播。
1.响度,音调,音色:(1):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动 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音调 与发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 高。
分力:组成合力的每个力。
3.力的平衡: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 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就处于平衡状态。两个 力互称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意物体上 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压 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1.压力的作用效果
2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 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怎样描述力
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在物理学中,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 素。
2.力的单位
3.力的示意图
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1.弹力 2.弹簧测力计
4.来自地球的力
3.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1.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公式:G/m或G=mg。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2.色光混合及物体颜色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1.凸透镜 2.凸透镜成像
6.神奇的眼睛
1.眼睛的视物原理
2.视力的矫正(1):在近视眼模型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 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2):在远 视眼模型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能改善物体在物体在 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
3.透镜的应用
1.测量单位:
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长度基本单位:米(m) 时间基本单位:秒(s)
2.测量活动
3.测量活动
1.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s/t
3.快与慢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声 的 世 界
1.声音的世界
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 动产生的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第三章:声的世界
第四章:多彩的光
总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章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节
第七章:力与运动 第八章:压强
第九章:浮力
第十章:机械与人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运 动 的 世 界
1.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
2.运动的描述: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 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简称运动。
1.常见物质的密度
4.密度知识的应用
2.密度知识的运用
陌 生 而 熟 悉 的 力
1.力是什么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
1.力 物体也施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
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
2.噪音的防治
3.超声与次声
1.超声 2.次声
光 的 世 界
1.光的神奇
1.光的反射
2.光的传播
3.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 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
2.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 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3压强的公式:P=F/S F=S*P S=F/P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 2.液体压强;P=pgh 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
小都相等,随液体深度的增加,压强随之 变大。
2.不同的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 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的压 强越大。
1.马德堡半球实验 3.空气的“力量” 2.托里拆利实验
质 量 与 密 度
1.质量
1.质量使物体的基本属性。 2.质量的单位:t(吨),kg(千克),g(克),mg(毫克)
3.测量质量的工具
1.学会使用天平
2.学习使用天平
2.学会使用量筒和量杯
3.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1.公式:ρ=m/v
2.含义:(1):某种物质单位体 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 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而改 变,也不随物体的位置而改变.一 杯水和一桶水的质量不同,体积不 同,但密度是相同的。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光的折射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 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 减小。
4.光的色散
1.研究光的色散: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 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可见,白光是由
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3.一个标准大气压 =1013hPa=1.013*10*10*10*10*10
1.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
4.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
2.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 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
1.认识浮力:F浮=G-F F拉=G-F浮
浮 力
2.阿基米德原理 3.物体的浮与沉
3.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4.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 漂浮状态。
机 械 与 人
1.杠杆的平衡条件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6.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