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常考的三种“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中常考的三种“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在教招考试中多以客观题形式出现,常以例子型反选来考查对各种注意的理解和区分,接下来我们一一来看。
1.无意注意
(1)概念: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类有,动物也有。
比如上课时突然有人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把视线转向他,并且不由自主地引起对他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①刺激物的新异性。
比如自幼生活在南方的人当第一次看到北方漫天飞舞的大雪时,自然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
②刺激物的强度。
比如一声巨响、一道强光、一种浓烈的气味等都会引起我们不由自主的注意。
③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比如霓虹灯一亮一暗,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④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
比如用红笔批改作业;绿色丛中的红花比绿丛中的青蛙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
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情感态度,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个人的心境、主观期待。
在相同的外界刺激影响下,由于人自身状态不同,无意注意的情况也不同。
比如建筑师由于职业需要,到外地旅游时会自然而然被各地的建筑物所吸引;小说结束语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目的就是让人们对新的章回产生期待,以吸引人们的注意。
2.有意注意
(1)概念:即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比如在学习时遇到困难或者受到干扰时,通过意志的努力使注意力维持在学习内容上,此时即为有意注意。
(2)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①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比如有经验的老师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知道哪些地方不懂,这样做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当学生有了明确的听课目的,就会更有效地在课堂上提取信息。
②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当受到干扰时,我们需要坚强的意志与之作斗争。
③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目的或活动的最后结果的兴趣。
比如人们在学习外语时常觉得词汇语法等很枯燥,但是明白了掌握外语的好处后,也能刻苦学习。
3.有意后注意
概念: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地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并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
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
比如熟练地阅读课文、熟练地骑自行车,是有目的的进行但无需意志努力的参与。
因而这种注意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
(1)培养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①培养有意后注意的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直接兴趣,直接兴趣即对活动本身感兴趣。
②熟练和系统化。
例题1:阅读文章时适当的做笔记是( )。
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答案:A。
解析:有意注意即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题2:教学中,王老师发现有些学生精力不集中,于是突然加重语气提高声调,学生立刻打起了精神。
王老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学习兴趣 D.学习动机答案:B。
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