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最新小麦病虫害防治图文总结

合集下载

小麦病虫害

小麦病虫害

第三章、小麦病虫害一、小麦条锈病条锈病俗称“黄疸病”,是我市小麦生产上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

图1 条锈病病叶图2 条锈病为害状症状: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

苗期染病,幼苗叶片上产生多层轮状排列的鲜黄色粉状物。

成株叶片初发病时粉状物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

防治策略:药剂拌种、秋苗病情控制、早春应急防治、发现一点防治一片,控制中心病团,防止大面积流行。

防治指标:大田内病叶率达0.5—1%防治适期:发病初期。

化学防治药剂:主要选择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30毫升或5%科惠乳油20—30毫升,兑水50公升喷雾。

二、小麦赤霉病赤霉病俗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

是我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图1赤霉病病穗图2赤霉病带菌稻桩症状:自幼苗至抽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枯、茎腐和穗腐等,但主要以穗腐为主。

初在小穗颖片上出现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和穗子,严重时整个小穗或穗子后期全部枯死,呈灰褐色。

田间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胶质霉层,后期穗部出现黑色小颗粒。

防治策略:普治小麦开花期遇雨麦田。

防治适期:小麦开花初期,约三月下至四月上旬。

化学防治药剂:主要选择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100克或64%麦棉灵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50公升喷雾。

三、小麦白粉病白粉病是我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图1 白粉病病杆图2 白粉病病叶症状: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

该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

防治指标:大田内病叶率达3—5%防治适期:发病初期。

化学防治药剂:同小麦条锈病。

四、小麦纹枯病纹枯病俗称花脚杆,是我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最全小麦虫害(附图)

最全小麦虫害(附图)

最全小麦虫害(附图)小麦上的害虫种类繁多,它们给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本文将介绍小麦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

1.蝼蛄蝼蛄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害虫,对谷物、蔬菜和树苗造成危害。

东方蝼蛄和华北蝼蛄是常见的品种。

蝼蛄喜欢食用刚发芽的种子和植物的根部,危害幼苗。

它们不仅能将地下嫩苗根茎取食成丝丝缕缕状,还能在苗床土表下开掘隧道,使幼苗根部脱离土壤,失水枯死。

防治方法:①夏收后和秋收后进行翻地和大水灌地,破坏蝼蛄的产卵场所,使它们被迫向上迁移,在结冰前深翻,把翻上地表的害虫冻死。

②拌种:使用50%辛硫磷乳油0.2~0.33kg拌种100kg,可有效防治蝼蛄等地下害虫,保苗效果可长达20天。

③诱杀:每亩用40%毒死蜱100到150毫升,拌炒熟的麦麸10到15公斤,堆放在幼苗根部诱杀防治。

④土壤处理:在蝼蛄为害严重的地块,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kg,均匀撒于地面,然后进行耙地,也可撒于播种沟内。

⑤生长期被害,也可用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洒或浇灌。

2.蛴螬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总称,我国有1000多种蛴螬,其中,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和黑绒金龟为优势虫种。

蛴螬的食性很杂,是多食性害虫,为害作物幼苗、种子及幼根、嫩茎。

蛴螬主要在地下为害,咬断幼苗根茎,切口整齐,造成幼苗枯死,或蛀食块根、块茎,造成孔洞,使作物生长衰弱,影响产量和品质。

同时,被蛴螬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诱发其他病害。

成虫金龟子主要取食植物地上部的叶片,有的还为害花和果实。

防治方法:①应抓好蛴螬的防治,如大面积秋、春耕,并随犁拾虫;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减少成虫产卵;合理灌溉,即在蛴螬发生严重地块,合理控制灌溉,或及时灌溉,促使蛴螬向土层深处转移,避开幼苗最易受害时期。

②药剂土壤处理。

如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m2 200—250g,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

小麦病虫害防治(2024)

小麦病虫害防治(2024)

避免在风力较大的天气进行施 药,防止药剂飘移对周围环境
造成污染。
2024/1/29
18
05
物理机械防治
Chapter
2024/1/29
19
灯光诱杀技术
2024/1/29
黑光灯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 黑光灯,诱杀害虫。这种方法对 夜蛾、蝼蛄等害虫效果较好。
高压汞灯诱杀
通过高压汞灯发出的强光吸引害 虫,再配合电网触杀害虫。适用 于大面积防治。
04
采用正确的施药方 法,如喷雾、喷粉 等,确保药剂均匀 覆盖小麦植株。
2024/1/29
17
注意事项及安全间隔期
01
02
03
04
使用化学药剂时要穿戴好防护 用品,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吸
入药剂气体。
施药后要清洗施药器械,防止 残留药剂对下次使用造成影响

注意药剂的安全间隔期,即最 后一次施药到小麦收获的时间 间隔,确保小麦质量安全。
2024/1/295防治现状及挑战防治现状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也 在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防治效果不 稳定、农药残留超标等。
挑战
气候变化、种植结构调整和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强给 小麦病虫害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公众对食 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需要更加 安全、环保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2024/1/29
粘虫胶捕捉
在树干或枝条上涂抹粘虫 胶,粘住爬行中的害虫。 适用于果树、林木等作物 的害虫防治。
真空吸虫器捕捉
利用真空吸力将害虫吸入 收集器中,达到捕捉目的 。适用于大面积防治和快 速清除害虫。
22
06
综合治理策略与实践

小麦各时期病虫害防治表

小麦各时期病虫害防治表
小麦各时期病虫害防治表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小麦生长阶段划分 • 小麦病虫害防治原则 • 各时期小麦病虫害防治 • 小麦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01
小麦生长阶段划分
小麦生长阶段划分
• 小麦的生长阶段划分为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 浆期和成熟期。针对不同生长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病虫害防 治措施,以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06
灌浆期至成熟期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虫害防治
黑穗病:在灌浆期前喷施药剂进行预防,降低病害对产量 的影响。
全蚀病: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小麦抗病性,控制病害蔓延 。
麦蚜:保护天敌,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麦蚜数量。
皮蓟马:在成虫出现高峰期进行药剂防治,减轻对小麦的 危害。
04
小麦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小麦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农药废弃物回收
建立农药废弃物回收制度,确保废 弃农药包装物得到妥善处理,防止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03
各时期小麦病虫害防治
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01
白粉病:选用健康种子,控制田间湿度, 避免过度密植,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03
02
锈病:使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播种前对种子 进行处理,消除病,消灭越冬虫 源,防止虫害发生。
05
06
地下害虫:使用药剂拌种,避免地下害虫 对种子的危害。
拔节期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纹枯病:及时排水降湿,增 施钾肥,提高小麦抗病能力

叶枯病:喷施适量叶面肥, 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减轻 病害发生。
虫害防治
麦蜘蛛:定期巡查田间,发 现虫害时及时喷施杀虫剂。
•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为了保障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必须对小麦病 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下面是小麦各时期病虫害防治的注意事项。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历图片版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历图片版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小麦主要病害汇总: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黑穗病、叶枯病纹枯病:Ceratobasidium cornigerum (Borud.) Rogers 称喙角担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纹枯病田间发生发展大体分为冬前发生期、越冬静止期、返青上升期、拔节盛发期和抽穗后白穗显症期五个阶段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

1、烂芽 芽鞘褐变,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2、病苗枯死 发生在3—4叶期,初仅第一叶鞘上现中间灰色,四周褐色的病斑,后因抽不出新叶而致病苗枯死;3、花秆烂茎 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4、枯株白穗 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因养分、水分供不应求而枯死,形成枯株白穗。

华丹拌种和不拌种的区别:左边为不拌种的,右边为拌种的 根腐病:病原物为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 (Ito etKurib.)Drechsl.],属子囊菌,格孢腔菌目。

小麦根腐病又称根腐叶斑病或黑胚病、青枯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害,能危害幼苗和成株的根、茎、叶、穗、种子。

种子带菌严重者播种后不能发芽,有的虽能发芽出苗,但生长细弱,幼苗僵化。

麦苗根茎部、根间、茎基部变褐色,主根及部分须根发黄枯死或次生根不生长。

成株后植株矮小,提前早衰,成穗短小而千粒重低,减产率在8%~19%之间。

全蚀病: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graminis (Sacc.) Walker 称禾顶囊壳禾谷变种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 Arx et Oliver var. tritici (Sacc.) Walker称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俗称“黑脚病”,苗期受害,根及根茎部变黑褐色,病株矮小,叶片发黄,分蘖减少。

14种小麦病虫害图片及防治技术

14种小麦病虫害图片及防治技术

14种小麦病虫害图片及防治技术!一文拿在手,小麦病虫害发生,不用再发愁。

我们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小麦生长过程中常发生的8种病害+6种虫害图谱,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小麦赤霉病俗称“烂麦头”它是一种真菌病害,还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

小麦扬花灌浆期遇到阴雨天气,空气中又有大量病菌时,病害会大发生。

阴雨和潮湿环境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也正因为这一特征才得名赤霉病。

表现症状: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

会造成整穗或部分小穗腐烂。

还会引起小麦出现白穗,降低千粒重,影响产量。

携带赤霉病病菌的小麦粒里含有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发生呕吐、腹痛、头昏等现象。

防治措施:(1)选择抗病品种。

(2)在小麦扬花期的时候,要少浇一些水,浇水太多也容易引发小麦赤霉病发生。

(3)药剂处理:比较有效的是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杀菌剂。

最适合喷药的时期是小麦的齐穗期至盛花期。

2小麦白粉病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

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

危害症状: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

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

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

防治药剂:药剂选择:杂环类(乙嘧酚、乙嘧酚磺酸酯)这类药效果很好,但容易出现抗药性。

三唑类(三唑酮、乙唑醇、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等)这类药效果也好,不过不太稳定,可用于发生初期或未发生时期。

嘧菌酯、醚菌酯效果近两年来效果不错。

防治小麦白粉病,宜早不宜晚,在发病初期用药较好,之后再用,效果不太好。

3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

是一种气传病害。

症状表现:小麦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

小麦条锈病▼小麦叶锈病▼小麦秆锈病▼有比较形象说法来区分3种锈病说:“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

三种锈病的共同特点是:受侵染叶片或茎秆上出现:鲜黄色、红褐色或褐色的夏孢子堆,后期病部生成黑色的孢子堆。

2024年小麦病虫害防治(share)

2024年小麦病虫害防治(share)

小麦病虫害防治(share)小麦病虫害防治一、引言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病虫害的发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

因此,加强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小麦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小麦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

二、小麦常见病虫害识别1.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点,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黄色或棕黄色疱状物。

严重时,病斑密集成片,叶片枯黄,影响光合作用。

2.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白色粉状物,逐渐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

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枯黄,影响光合作用。

3.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主要危害穗部,发病初期穗部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淡红色或粉红色霉层。

严重时,穗部枯死,籽粒皱缩,影响产量和品质。

4.小麦蚜虫小麦蚜虫以成虫和若虫危害小麦叶片,导致叶片卷曲、发黄,影响光合作用。

同时,蚜虫还会传播病毒,加重病害发生。

5.小麦吸浆虫小麦吸浆虫以幼虫危害小麦籽粒,导致籽粒干瘪、皱缩,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三、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特点,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2)合理布局: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倒茬,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3)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传播途径。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如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防治蚜虫,使用苏云金杆菌防治吸浆虫等。

3.化学防治(1)小麦锈病、白粉病:发病初期,可选用粉锈宁、烯唑醇、戊唑醇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2)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可选用多菌灵、戊唑醇、咪鲜胺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3)小麦蚜虫:在蚜虫发生初期,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4)小麦吸浆虫: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可选用毒死蜱、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小麦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小麦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小麦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一、小麦病害识别与防治1. 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叶片中,形成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

严重时,病斑相连形成大片枯死区域。

防治方法:播前种子处理,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种;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喷雾。

2. 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主要危害小麦的茎、叶、穗等部位,发病初期产生紫色小点,逐渐扩大成红色、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播前种子处理,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种;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喷雾。

3. 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小麦的叶、茎、穗等部位,发病初期产生白色粉状霉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25%三唑酮乳油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喷雾。

4. 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分为条锈病和叶锈病,分别危害小麦的叶片和叶鞘。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或橙色小点,逐渐扩大成红色、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15%三唑酮乳油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喷雾。

二、小麦虫害识别与防治1. 小麦蚜虫小麦蚜虫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吸取汁液,导致叶片变黄、植株生长缓慢。

防治方法:发生初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喷雾。

2. 小麦吸浆虫小麦吸浆虫主要危害小麦的籽粒,导致籽粒减产、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播前种子处理,可用50%辛硫磷乳油浸种;发生初期,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48%乐斯本乳油喷雾。

3. 小麦红蜘蛛小麦红蜘蛛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吸取汁液,导致叶片变黄、植株生长缓慢。

防治方法:发生初期,可用15%哒螨灵可湿性粉剂或10%灭扫利乳油喷雾。

4. 小麦纹翅虫小麦纹翅虫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吸取汁液,导致叶片变黄、植株生长缓慢。

防治方法:发生初期,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48%乐斯本乳油喷雾。

一、小麦病害识别与防治:1. 小麦纹枯病:这种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叶鞘、叶片中,形成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

小麦病虫害图谱PPT课件

小麦病虫害图谱PPT课件
小麦蚜虫是麦田中的一种麦蚜,属于昆虫 类,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集中在小麦 背面、叶鞘及心叶处为害。我国为害小麦的蚜 虫有多种,通常较普遍而重要的有:麦长管蚜、 麦二叉蚜、黍缢管蚜、无网长管蚜。以成虫和 若虫刺吸麦株茎、叶和嫩穗的汁液。麦苗被害 后,叶片枯黄,生长停滞,分蘖减少;后期麦 株受害后,叶片发黄,麦粒不饱满,严重时麦 穗枯白,不能结实,甚至整株枯死。
④、交孢叶枯 叶上病斑小型、卵圆形、梭
形、不规则形,初期淡黄色,后变黄褐色。 气候潮湿时病斑上生浓厚黑色霉层,即病原 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愈合后, 叶片枯死。
4.赤霉病
病菌无性态属半知菌亚门禾谷镰刀菌,有性态属 子囊菌亚门赤霉属玉蜀黍赤霉菌,为真菌性病害。 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 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
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 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 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 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 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田间发病状
2.小麦锈病
有三种类型,俗语说:“条锈成行,叶锈乱, 秆锈成个大红斑。”
虫瘿比健粒短而粗,近球形,最初油绿色,后期变为 黄褐色至黑褐色,顶部有小钩,外形与小麦腥黑穗病粒 相似,切开虫瘿,内含白色丝状物的线虫,如加水一滴, 片刻即有线虫游出,成虫肉眼可以看见,虫体线形,两 端尖,头部较钝圆。
健苗和病苗
小麦虫害—1.小麦吸浆虫
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小麦吸浆虫以幼虫为害花器、籽实和或 麦粒,是一种毁灭性害虫。
水浸状,近圆形或椭圆形,发生在叶片边缘的多为半圆形。 病斑中央黄白色,常有不明显的轮纹和粉色霉层,即病菌 的菌丝和分生孢子。气候潮湿或早上露水末干时病斑边缘 常生出白色呈辐射状菌丝层。后期病叶枯死。在穗上引起 小穗轴变褐色腐烂,形成赤霉病。

2024年度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PPT课件

2024年度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PPT课件

2024/3/23
25
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等条件优化
排水良好
确保田间排水系统畅通,避免积水造成根部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土壤肥沃
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小麦植株的抗病能力。
2024/3/23
26
加强田间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01
02
03
田间观察
定期巡视麦田,观察小麦 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病虫 害迹象。
抗病虫能力。
6
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减 少病虫害的寄主和繁殖
场所。
02
常见小麦病害识别与防治
2024/3/23
7
锈病
症状识别
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或红褐色的小 斑点,逐渐扩大成条状,病斑表 面散生黑色小点,为病原菌的孢
子堆。
2024/3/23
发生规律
锈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春 季多雨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
小麦拔节时开始破茧上升到表土层,准备化蛹羽化。
2024/3/23
03
防治方法
轮作倒茬,减少虫源;中耕灭茬,降低虫口密度;选用抗虫品种;化学
防治,如喷洒辛硫磷等药剂。
14
地下害虫类
种类与识别
地下害虫类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等,以成虫或幼虫在土中危 害小麦根部和茎基部。识别特征为体型较大,多为黑色或棕色。
的使用量。
2024/3/23
23
06
田间管理改进措施探讨
2024/3/23
24
合理密植和轮作倒茬制度推广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 ,确定适宜的播种量和行距,避免过 密或过疏导致病虫害发生。
轮作倒茬
通过合理的作物轮作和倒茬制度,减 少土壤中病原菌和虫卵的积累,降低 病虫害发生几率。

最全面的小麦14种常见病虫害以及防治措施

最全面的小麦14种常见病虫害以及防治措施

农业措施改善田间环境
01
02
03
种植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进行种植,从根本上减少 病害的发生。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 合理密植,避免过密或过 稀导致田间郁闭或通风不 良。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排水降湿, 改善田间小气候;合理施 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 抗病能力。
04 小麦纹枯病
麦二叉蚜
体型较大,绿色,刺吸小麦嫩叶、茎秆的汁液,被 害处呈黄白色斑点。
发生规律
小麦蚜虫类害虫一年可发生多代,以卵在麦茬、杂 草上越冬。春季气温回升后,越冬卵孵化成若虫, 在麦田繁殖危害。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是小麦蚜虫 类害虫的危害高峰期。
药剂选择及喷雾技巧
药剂选择
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内吸性杀虫剂进行防治。注意交替用药,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农业防治与生物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 时播种,避开病菌侵染高峰期;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 菌源。
生物防治
利用拮抗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如 使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02 小麦赤霉病
症状识别与传播途径
症状识别
农业措施降低病害发生率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是防治 纹枯病的最经济有效措施。在种 植前应了解当地主栽品种的抗病 性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
病品种。
轮作倒茬
实行轮作倒茬是减轻小麦纹枯病 危害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与非 寄主作物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 病原菌的数量,降低病害发生率。
加强田间管理
药剂选择
可选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性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注意交替使用不同药剂, 以免产生抗药性。

小麦病害图谱大全(附防治方法)

小麦病害图谱大全(附防治方法)

小麦病害图谱大全(附防治方法)1、小麦锈病小麦杆锈病小麦叶锈病小麦条锈病危害特征•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秆锈病的孢子零散生于小麦的茎秆和叶片上,呈橘红色,孢子堆较大,最适宜温度为20℃。

•叶锈病的孢子堆分散或密集在小麦叶片上,呈红褐色,颜色比秆锈病淡,孢子堆也比秆锈病小,对温度的要求介于秆锈和条锈之间。

•条锈病的孢子堆在小麦穗部和叶片上沿叶脉排列成显著的条斑,颜色为黄色至枯黄色,孢子堆比叶锈病小、气温在5-15℃时,最适宜发育,气温低于0℃时发育受阻,有间歇的小雨和雾露天气可助长发育。

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为主;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合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要开沟排水;北方干旱麦区要及时灌水,可补充因锈菌破坏叶面而蒸腾掉的大量水分,减轻产量损失。

•种子处理:15%三唑酮湿性粉剂60-100g拌麦种50kg,或11%三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145-200g/100kg种子,拌种时将药液稀释,然后将药液喷洒到种子上,边喷边拌,拌后闷种4-6小时播种。

•小麦返青拔节期后,小麦田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用下列杀菌剂防治:三唑酮+百菌清;丙环唑,或氟环唑,对水均匀喷雾,间隔8~10天,连喷2次。

2、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危害症状危害特征•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为害。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

•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闭囊壳)。

•病斑多时可愈合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枯死。

茎和叶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

重病株通常矮缩不抽穗。

抗病品种可看到枯斑反应,霉层很小很少,或只有枯斑枯点而无霉层。

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选种抗病丰产品种;在白粉病菌越夏区或秋苗发病重的地区可适当晚播以减少秋苗发病率;避免播量过高,造成田间群体密度过大;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用量,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小麦病害图谱大全(附防治方法)(2024)

小麦病害图谱大全(附防治方法)(2024)

加强国际合作
3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小麦病虫害防治经验和技术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提升 我国小麦病虫害防治水平。
2024/1/30
29
提高农民病虫害防治意识与技能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向农民普及小麦病虫 害防治知识,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
开展技术培训
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 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防治技能。
11
全蚀病
2024/1/30
症状
根系和茎基部出现黑色病斑,逐渐扩大并导致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2%的2% 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
12
2024/1/30
03
病害诊断与识别
13
症状观察与描述
观察小麦植株的整体生长情况, 注意是否有生长异常、矮小、黄
2024/1/30
27
06
小麦病虫害防治展望与建 议
2024/1/30
28
加强病虫害防治研究与创新
1 2
加大科研投入
提高小麦病虫害防治研究的经费支持,鼓励科研 机构和高校加强相关研究,培育抗病抗虫新品种 。
强化科技创新
推动生物技术在小麦病虫害防治领域的应用,研 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技 术。
2024/1/30
18
生物防治
2024/1/30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 控制小麦害虫数量。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 菌等,防治小麦病害。
19
化学防治
种子处理
使用杀菌剂拌种或浸种,预防病害发生。

实拍小麦病虫害识别图谱!

实拍小麦病虫害识别图谱!
五、缺素(缺氮或缺磷)
六过深
END
公众号平台已更新了订阅规则,如果不想错过每日推送内容,拜托每天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后,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今天,你“在看”了吗?
公众号平台已更新了订阅规则如果不想错过每日推送内容拜托每天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后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实拍小麦病虫害识别图谱!
一、病害类
1、纹枯病
2、根腐病
3、病毒病
(以梭条斑花叶病和图传花叶病毒病最为常见)
4、叶枯病
二、虫害类
1、麦蜘蛛
2、金针虫
3、线虫(小麦胞囊线虫病)
三、除草剂药害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历图片版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历图片版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市场部产品经理:刘恩勇1小麦主要病害: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黑穗病、叶枯病1.1纹枯病病原为Ceratobasidium cornigerum (Borud.) Rogers称喙角担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纹枯病田间发生发展大体分为冬前发生期、越冬静止期、返青上升期、拔节盛发期和抽穗后白穗显症期五个阶段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

1、烂芽芽鞘褐变,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2、病苗枯死发生在3—4叶期,初仅第一叶鞘上现中间灰色,四周褐色的病斑,后因抽不出新叶而致病苗枯死;3、花秆烂茎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4、枯株白穗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因养分、水分供不应求而枯死,形成枯株白穗。

图1、2:真巧拌种和不拌种的区别:左边为不拌种的,右边为拌种的1.2 根腐病病原菌为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 (Ito et Kurib.)Drechsl.],属子囊菌,格孢腔菌目。

小麦根腐病又称根腐叶斑病或黑胚病、青枯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害,能危害幼苗和成株的根、茎、叶、穗、种子。

种子带菌严重者播种后不能发芽,有的虽能发芽出苗,但生长细弱,幼苗僵化。

麦苗根茎部、根间、茎基部变褐色,主根及部分须根发黄枯死或次生根不生长。

成株后植株矮小,提前早衰,成穗短小而千粒重低,减产率在8%~19%之间。

图3:根腐病症状图1.3 全蚀病病原菌为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graminis (Sacc.) Walker称禾顶囊壳禾谷变种和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 Arx et Oliver var. tritici (Sacc.) Walker称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了解病虫害知识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扒一扒病虫害防治以及如何进行冬小麦的重点防控。

今天的文章共有四个部分:干货图文及概述、小麦病害种类及防治、小麦虫害种类及防治、冬小麦防控技术措施。

一、图文干货及概述1、小麦高产全程营养解决方法:2、小麦各种病害大全图:最全最新小麦病虫害防治图文总结3、小麦病虫害管理大全图4、概述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全国播种面积为2800万公顷(4.2亿亩)。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和西北地区,其次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东北地区则以春麦为主。

做好小麦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基本情况: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小麦种植密度增加,肥水条件的改善,免耕、少耕和秸秆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小麦病虫呈加重危害的趋势。

加上气候变暖,连续出现暖冬年份,以及年度间降雨不平衡,南涝北旱的情况频频发生等,致使病虫发生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二、小麦病害在近几年的的病害爆发中,小麦的病害呈现根部病害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山东、河北等地全国大范围爆发,所以我们先来看看根部病害。

1、根茎部病害:主要包括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1.1小麦茎基基腐病这是迄今为止爆发最严重、危害最大的病。

所以我们多花些篇幅来说:小麦茎基基腐病是一类复合侵染性真菌性病害,主要是由假禾谷镰刀菌、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和燕麦镰刀菌等多个镰刀菌种侵染小麦茎基部引发该病。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存活于土壤中及病残体上。

小麦基腐病,一般病菌先侵染小麦茎秆基部出现褐色病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节间,茎秆输导组织不能向上供应植株所需的养分,造成小麦叶片发黄,后期植株折倒、枯死。

该病菌还能侵染小麦叶片,在叶片上出现褐色病斑,有的病斑轮纹状,与小麦纹枯病云纹斑症状很相似,后期会导致叶片发黄干枯。

2016-2018年度小麦田间调查,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病田率较高,病田率95%,病茎率为27.6-42.8%,发生危害程度较重,达3-4级。

尤其是2018年因小麦茎基腐病发病重而出现整株叶片枯黄枯萎而死亡,大量白穗出现,穗小粒轻,使小麦造成较大的减产,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尤其以山东、河北最多.2010年后才发现,抽穗期到灌浆期显现症状,农户几乎不知道什么原因茎基腐病常与根腐病,甚至纹枯病、全蚀病混发,加重病情如何防治:小麦播种前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多菌灵等药拌种,可以显著降低苗期茎基腐病发病率,但其效果在灌浆期显著降低,表明小麦茎基腐病病菌在苗期后仍会侵染小麦。

生育后期采用杀菌剂叶面喷雾的方式来防治此病有一定效果,但是防效不高,因为小麦茎基腐病是根茎处发病,上部叶片喷洒杀菌剂很难直达标靶,因此在药剂选用中一定要选择内吸治疗型的杀菌剂,经过试验发现发病早期用根茎部淋灌药液的方式可以显著控制病情,但是由于小麦生长中后期群体较大田间郁闭很难大范围操作。

目前,对小麦茎基腐病尚无特效解决方案,一般采用农业措施与药剂拌种、浇水冲施、喷雾等手段相结合,增施生物有机肥、喷施芸天力等植物调节剂来提高植株长势与抵抗力,来降低小麦茎基腐病发病率,减少对产量的影响。

重症地块只能采取轮作倒茬的农业措施来控制田间致病菌数量从根本上防控该病的发生程度。

1.2、纹枯病主要发生于叶鞘和茎秆。

初期在茎基部形成眼点状病斑,随后病斑相连呈云纹状,沿叶鞘向上扩展成青褐色花秆,高湿条件下可侵入茎秆,导致烂茎,引起枯孕穗或枯白穗,最后在麦株茎基部产生淡褐色不规则形菌核。

在小麦病害中,主要有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四种最为重要。

小麦纹枯病农业防治:选择抗病、耐病品种,如济麦22、周麦22等。

合理轮作,避免早播,可适当的延迟播种。

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及病株、及时排出田间的雨水。

化学防治:通常在小麦返青后,田间病株率达到15%左右时进行化学防治。

主要通过喷雾的方式将药液喷洒在麦苗基部病斑上。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12.5%烯唑醇、50%多菌灵、20%三唑酮等。

1.3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是一个发生历史悠久,分布比较广泛的病害,现已成为世界各大小麦产区的重要病害。

1852年最早发现于南澳大利亚,1884年英国首先有过小麦全蚀病的记载,目前国外比较老的小麦产区几乎都有全蚀病的发生。

全蚀病在我国发生历史较短,1931年江苏曾有此病的记载。

目前已知有甘肃、陕西、宁夏、新疆等16个省区发生。

小麦感病后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50%以上。

小麦全蚀病如何防治:1.3.1从种子入手、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对怀疑带病种子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有效成分0.15托布津药液浸种10分钟。

病区要严格控制种子外调,新的轻病区及时采取扑灭性措施,消灭发病中心,对地块实行三年以上的禁种。

水旱轮作,病菌易失去生活力。

粪肥必须高温发酵后施用。

要多施基肥,发挥有机肥的防病作用。

选用农艺性状好的耐病良种、如烟农15号、济南13号、济宁3号等1.3.2播种后防治小麦播种后20―30天,每6672使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g对水60L,顺垄喷洒,翌年返青期再喷一次,可有效控制全蚀病为害,并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

在上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与地下害虫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或50%辛硫磷乳油100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50ml后,对水2―3kg,拌麦种50kg,拌后堆闷2―3小时,然后中。

可有效防治上述病害,兼治地下害虫。

小麦白粉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及田鼠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用75%的3911乳油150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20ml,对水2―3kg,拌麦种50kg,可有效地防治根腐病、白粉病,兼治地下害虫。

(6)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纯营养剂,每6672用50g,对水20―30L于生长期或孕穗期开始喷洒,隔10―15天一次,连续喷2―3次。

1.4小麦根腐病小麦根腐病是由禾旋孢腔菌引起,为害小麦幼苗、成株的根、茎、叶、穗和种子的一种真菌病害。

根腐病分布极广、小麦种植国家均有发生,中国主要发生在东北、西北、华北、内蒙古等地区,近年来不断扩大,广东、福建麦区也有发现。

该病症状因气候条件而不同。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引起茎基腐、根腐;多湿地区除以上症状外,还引起叶斑、茎枯、穗颈枯。

小麦根腐病如何防治: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根腐病的品种,种植不带黑胚的种子。

发病前,使用50%苯菌灵1000~1200倍溶液,或者使用50%多菌灵400~900倍溶液,或者使用50%代森锰锌1000倍溶液喷雾或者浇根。

还可以使用甲基硫菌灵、络氨铜水剂、丙森锌、三乙磷酸铝等等,防治效果都非常好。

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

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使病残组织当年腐烂,以减少下年初侵染源。

采用小麦与豆科、马铃薯、油菜等轮作方式进行换茬,适时早播,浅播,土壤过湿的要散墒后播种,土壤过干则应采取镇压保墒等农业措施减轻受害。

小麦收获后,要深耕消灭麦茬,使带病残留物当年腐烂,以减少下年小麦根腐病源,消灭病害。

适时早播种,要浅播,土壤过于潮湿要散水风干后再播,土壤过干,播种后要采取镇压保墒。

2、叶部病害:2.1锈病锈病又分为锈病、白粉病2.1.1小麦锈病“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小麦绣病小麦锈病在世界各国小麦产区均严重发生。

可分为条锈、叶锈、秆锈三种。

三种锈病的共同特点是在被害处产生夏孢子堆,后期在病部生成黑色的冬孢子堆。

根据孢子堆的大小、颜色、形状、着生的部位、排列的情况和表皮穿透的特点区分三种锈病,小麦锈病的病原菌都是专性寄生物,只能在寄主上发育和繁殖,并通过夏孢子传播为害。

条锈病分布在西北地区(越冬越夏区)、西南的四川、长江中游(湖北北部),黄河以南的山东和河南的南部。

发生面积在1500万~2000万亩左右。

发生程度随早春气候的适宜程度而不同,由于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变化,部分品种抗锈性丧失,存在着大面积流行的危险。

南北主要产麦区的纹枯病及白粉病呈加重为害的趋势。

赤霉病仍然是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要威胁,并向北推移到黄河以南,东北麦区也有为害。

此外,局部地区病毒病、颖枯病加重。

气流是主要传播媒介。

当夏孢子成熟后,只要有轻微的气流,就会从夏孢子堆中向外飞散,可随气流上升到5000m以上的高空,传送到几百千米以外的地区,造成小麦病害的大流行。

2.1.2防治: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

适期播种,避免早播,适时的给麦田灌溉、施肥。

收获后对麦田进行翻耕灭茬,消灭菌源。

化学防治:因小麦锈病主要发生在小麦叶片的背面,所以喷施药液时以喷洒在叶背面为主。

常用的防治小麦锈病的化学药剂有粉锈宁粉剂或乳油、氰菌唑、烯唑醇、粉菌特等。

2.2白粉病2.21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发病最适温度为15―20℃,空气湿度较高有利于病菌孢子的形成和侵入,病害加重,但湿度过大、降雨过多则不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和传播;播种量大,白粉病发生较重;氮肥施用过量,灌水过多,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侵染;水肥条件好的高产地块易于发病,但肥力不足,土壤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性下降,也会引起病害严重发生。

诊断要点:在叶片上产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后期其上生有许多黑色的小颗粒。

2.2.2白粉病防治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如百农AK58、鲁原502等。

合理控制小麦的种植间隙,及时排水、施肥。

化学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应在未发病时或发病初期进行预防。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20%三唑酮乳油、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等,通过喷雾的方式施加。

3、穗部病害穗部病害主要包括赤霉病、黑穗病等。

3.1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的典型症状是在发病部位长出明显的粉红色的胶质状霉层,故称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属于世界性病害,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

小麦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而且使小麦品质下降,出粉率降低。

感病麦粒内含有多种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发生呕吐、头昏、腹痛等症状。

严重感染赤霉病的小麦不能食用。

赤霉病多发于潮湿多雨的地区。

小麦抽穗后至扬花末期是最易感病期,病菌主要通过凋萎的花药侵入小穗。

决定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降雨量、降雨日数和相对湿度,其次是日照时数。

3.1.2防治农业防治:合理排灌,湿地要开沟排水。

根据气候以及小麦的生长期,适当的提前或者推迟播种,以避免小麦扬花期在雨季。

小麦成熟后,要尽快收割脱粒。

收割后,对麦田进行深耕灭茬。

化学防治:根据种植的小麦品种,在其始期至盛花期进行药剂喷雾防治,且要避开阴雨天气。

常用的化学药剂为40%多菌灵胶悬剂、50%甲基硫菌灵等,其中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最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