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比较解剖报告
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
脊椎动物各系统的比较一、脊索动物三大特征:1.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脊索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关系;2.进化的几个大事件,即几大里程碑;3.动物总数和各纲动物数量;4.脊索动物的进化过程:棘皮动物—原始无头类——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原始有头类——原始无颌类——原始有颌类——水生的鱼类——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两栖类——空中和陆地生活的鸟兽二、原索动物:1.尾索动物:退行性变态,在几小时至1天的时间内:海鞘的变化:自由游泳——固着尾部脊索——消失,尾被吸收背神经管——实心神经节咽鳃裂——数目增加雌雄同体、开管式循环2.头索动物:名称的由来;其结构的进步性、原始性和特化性;三、脊椎动物胚胎发育和各胚层的分化(对照教材图示自己看,重点)文昌鱼的发育:囊胚-原肠胚-神经胚三胚层的出现中胚层形成的问题(不同动物的形成方式)中胚层的分化、其他胚层的分化四、比较各个系统:横向的比较一)皮肤及其衍生物1.皮肤结构:表皮——外胚层真皮——中胚层皮下组织——中胚层衍生物:表皮:所有腺体,所有角质外骨骼真皮:鱼类骨质鳞片,鳍条,骨板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的:盾鳞2.比较:文昌鱼:为单层柱状上皮,内有单细胞腺和感觉细胞,外有一层表皮分泌的角质层。
真皮由胶状结缔组织组成。
圆口类:表皮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最表层的细胞也是具有核的活细胞,细胞间有单细胞腺。
真皮为有规则排列的结缔组织,内含胶元纤维和弹性纤维脊椎动物:多层表皮和真皮水生腺体为单细胞(极少数多细胞腺体)两栖类和陆生的腺体为多细胞鱼类:表皮和真皮都为多层细胞组成,以单细胞腺体为主,包含少数多细胞腺,腺体多为黏液腺。
衍生物为四种类型鳞片:盾鳞(来源于表皮和真皮)、硬鳞(源于真皮)、骨鳞(圆鳞和栉鳞,源于真皮)进化方向:盾鳞——硬鳞——圆鳞——栉鳞薄——轻——灵活——减少水的阻力和形成小的水湍流两栖类:皮肤裸露,角质层薄并有活细胞。
真皮厚而致密,内有大量多细胞黏液腺,部分还具有毒腺。
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
脊椎动物各系统的比较一、脊索动物三大特征:1.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关系;2.进化的几个大事件,即几大里程碑;3.动物总数和各纲动物数量;4.脊索动物的进化过程:棘皮动物—原始无头类——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原始有头类——原始无颌类——原始有颌类——水生的鱼类——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两栖类——空中和陆地生活的鸟兽二、原索动物:1.尾索动物:退行性变态,在几小时至1天的时间内:海鞘的变化:自由游泳——固着尾部脊索——消失,尾被吸收背神经管——实心神经节咽鳃裂——数目增加雌雄同体、开管式循环2.头索动物:名称的由来;其结构的进步性、原始性和特化性;三、脊椎动物胚胎发育和各胚层的分化(对照教材图示自己看,重点)文昌鱼的发育:囊胚-原肠胚-神经胚三胚层的出现中胚层形成的问题(不同动物的形成方式)中胚层的分化、其他胚层的分化四、比较各个系统:横向的比较一)皮肤及其衍生物1.皮肤结构:表皮——外胚层真皮——中胚层皮下组织——中胚层衍生物:表皮:所有腺体,所有角质外骨骼真皮:鱼类骨质鳞片,鳍条,骨板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的:盾鳞2.比较:文昌鱼:为单层柱状上皮,内有单细胞腺和感觉细胞,外有一层表皮分泌的角质层。
真皮由胶状结缔组织组成。
圆口类:表皮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最表层的细胞也是具有核的活细胞,细胞间有单细胞腺。
真皮为有规则排列的结缔组织,内含胶元纤维和弹性纤维脊椎动物:多层表皮和真皮水生腺体为单细胞(极少数多细胞腺体)两栖类和陆生的腺体为多细胞鱼类:表皮和真皮都为多层细胞组成,以单细胞腺体为主,包含少数多细胞腺,腺体多为黏液腺。
衍生物为四种类型鳞片:盾鳞(来源于表皮和真皮)、硬鳞(源于真皮)、骨鳞(圆鳞和栉鳞,源于真皮)进化方向:盾鳞——硬鳞——圆鳞——栉鳞薄——轻——灵活——减少水的阻力和形成小的水湍流两栖类:皮肤裸露,角质层薄并有活细胞。
真皮厚而致密,内有大量多细胞黏液腺,部分还具有毒腺。
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概述
10.2 循环系统(心脏及动脉系统) 循环系统(心脏及动脉系统)
心脏是脊柱动物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位于围心腔( 心脏是脊柱动物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位于围心腔(或称 心包腔) 心包腔)内,为围心膜(心包)所包被。围心腔内含有少 为围心膜(心包)所包被。 量心包液,可减少摩擦。 量心包液,可减少摩擦。 心脏和血管都由中胚层发生。 心脏和血管都由中胚层发生。心脏起源于胚胎早期发生的 成对的卵黄静脉。此后的变化是心脏分化为静脉窦、心房、 成对的卵黄静脉。此后的变化是心脏分化为静脉窦、心房、 心室和动脉圆锥 4 部分,并继续在各类群动物中分化完善。 部分,并继续在各类群动物中分化完善。
动脉是从心室输送血液到全身 各部的血管( 各部的血管 ( 引血离心脏的血 管 ) 。 动脉管壁厚而富有弹性 , 动脉管壁厚而富有弹性, 一再分支后成为小动脉, 一再分支后成为小动脉 , 最后 分支成为毛细血管。 分支成为毛细血管。 脊椎动物在胚胎时期一般具有 6 对动脉弓 , 各纲动物动脉系 对动脉弓, 统的演变主要是动脉弓的变化, 统的演变主要是动脉弓的变化 , 这种改变是由鳃呼吸进化为肺 呼吸而引起的变化。 呼吸而引起的变化。
后肾
后肾位于体腔后部。 后肾位于体腔后部。
后肾的排泄小管肾口已完 全消失, 全消失 , 前端都形成了肾 小体, 小体 , 各排泄小管通入后 肾导管即输尿管。 肾导管即输尿管 。 后肾导 管是在中肾导管基部伸出 的一对突起, 的一对突起 , 各与一个后 肾相连。 肾相连 。 中肾导管变成输 精管。 精管。 后肾是爬行类以后的动物 的排泄器官。 的排泄器官。
总体上,脊椎动物肾脏的进化趋势是:肾单位的数目由 总体上,脊椎动物肾脏的进化趋势是: 少到多,肾孔由有到无,由体腔联系到血管联系。 少到多,肾孔由有到无,由体腔联系到血管联系。
比较解剖学动物器官与结构比较
比较解剖学动物器官与结构比较动物的解剖结构是其生命活动的基础,不同种类的动物拥有不同的器官和结构。
通过比较解剖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的进化和适应能力。
本文将比较不同动物的器官和结构,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功能和演化。
一、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比较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是动物界的两个主要类群。
在器官和结构上,它们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异。
1.骨骼系统:脊椎动物拥有内骨骼系统,主要由脊柱、骨骼和关节组成。
这种骨骼系统提供了支持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
相比之下,无脊椎动物没有内骨骼系统,它们可能拥有外骨骼、腔肌或软体。
2.呼吸系统:脊椎动物的呼吸系统通常由肺、鳃或皮肤组成,具有进化出多样性的方式。
无脊椎动物的呼吸方式则更加多样,它们可以通过气孔、体壁、鳃或体表从水或空气中摄取氧气。
3.循环系统: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循环液组成。
心脏泵送血液,以供应氧气和养分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无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则通常较简单,包括开放式和闭合式循环系统。
4.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负责感知和响应刺激。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则相对简单,可能只包括一对神经节或沿着身体分布的神经块。
二、不同种类脊椎动物的器官与结构比较脊椎动物是种类繁多的动物类群,下面将比较一些常见的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结构。
1.鸟类与哺乳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是两个主要的脊椎动物类群,它们在器官和结构上存在一些显著差异。
(1)呼吸系统:鸟类拥有气囊式呼吸系统,使其能够高效地获取氧气,并在飞行时保持良好的平衡。
而哺乳动物的呼吸系统则主要是通过肺呼吸。
(2)循环系统:鸟类的心脏相对较大,具有四个腔室,能够提供高效的血液供应和氧气输送。
而哺乳动物的心脏有两个腔室。
(3)运动系统:鸟类的骨骼轻巧且坚固,适合飞行和远距离迁徙。
而哺乳动物的骨骼结构更适合于奔跑和爬行。
2.鱼类与两栖动物鱼类和两栖动物是水栖脊椎动物的两个重要类群,它们在器官和结构上存在一些显著差异。
生物竞赛脊椎动物比较解剖
皮肤薄,裸露(即无鳞、甲、毛)表皮有轻微的角质化,有大量的多细胞腺体(粘液腺—毒腺)
体外被角质鳞或甲,皮肤干燥,缺乏皮肤腺(少数种类有少量皮肤腺,如蛇的毒腺,蜥蜴的股腺,龟的嗅腺)表皮高度角质化,蜕皮现象明显。鳞、爪、盾甲(龟外壳)均由表皮形成,骨质板(*鳖)由真皮形成
眼球特别发达有眼睑和瞬膜,鸟类特有栉膜。保护眼球的巩骨膜(前后巩骨膜双重调节)
通过睫状肌收缩改变晶体形状而调节视力,瞬膜趋向退化,眼睑着生睫毛,有泪腺
实心海绵状肺,体积较小由各级支气管、毛细支气管网组成,有9个气囊辅助呼吸
海绵状肺,具有弹性,由微细支气管和大量肺泡组成,气体交换面积增大
气管
无
无
喉头气管室
有气管和支气管的分化,具次生腭,鼻腔和口腔分开,进食不影响呼吸
气管分化级数增多,具鸣管
气管由一系列软骨环支持,次生腭完整及次生腭的出现使鼻腔和口腔完全分开,喉部结构复杂
形成了鼓膜和中耳,中耳具有耳柱骨(传导声波),内耳出现甁状囊
具外耳道,有单一的听骨(耳柱骨),甁状囊更发达
具外耳道,有单一的听骨(耳柱骨),内耳的耳蜗管仅为一弯管
外耳道出现耳廓,中耳有三块听小骨(镫、砧、锤),内耳的耳蜗管成螺旋状
视觉
盲鳗眼十分退化,其虹膜晶体已消失,七鳃鳗有眼,角膜发育不充分,无眼睑有特有的松果眼和顶眼(有晶状体和视网膜但仅有感光作用)
唾液腺
无
无
有,但无消化作用(润湿食物)
发达,但无消化作用
发达,但无消化作用,只有燕雀有口腔内消化
唾液腺发达(耳下、颌下、舌下眶下腺),具有腔内消化能力
呼
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
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摘要:目的通过对脊椎动物各纲代表动物的形态解剖和各系统的横向比较来揭示脊椎动物各器官系统的演化途径和规律。
方法以脊椎动物为材料,以解剖学为基础,用比较和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现代各类群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异同。
结果脊椎动物的大部分器官和系统在演化过程中越来越发达,但也有一些出现退化。
结论器官和系统不管是进化还是退化都是为了适应其生活习性,是其生活环境选择的结果。
关键词:脊椎动物比较解剖演化规律脊椎动物在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现存的大多数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这些动物不论在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以及生活方式上都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
从鱼纲到哺乳纲,虽然他们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是无章可循的,它们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演化是遵循一定规律的。
为了找出这些规律并揭示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我选择了脊椎动物各纲的代表动物进行了解剖并将其结构进行横向比较。
1.实验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鲫鱼,蟾蜍,家鸽,实验室饲养的小白鼠1.2.观察各个实验动物的外部形态,了解适应其生活习性的结构。
1.3.动物解剖前处理用镊子柄在新鲜鲫鱼的头骨上敲几下将其敲晕,蟾蜍则用双毁髓法将其处死,家鸽用窒息法将其处死,小白鼠用乙醚麻醉致死。
1.4.实验动物的解剖打开各实验动物的腹腔,观察各个系统,重点观察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2.实验结果2.1 消化系统2.1.1 口腔从鱼到哺乳动物,它们的口腔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是其中的一些结构的演化。
2.1.1.1 牙齿牙齿的进化历程是:由同型齿到异型齿;又多出齿到再出齿;由端生齿或侧生齿到槽生齿;有数量多而不恒定到数量少而恒定;有着生部位广泛(上下颌、犁骨、颚骨、副蝶骨)到仅着生于上下颌。
2.1.1.2 舌鱼类有舌,但不能活动只能帮助吞食;无尾两栖类以上舌都能自由伸缩,有的还成为捕食器;鸟类的舌较硬因为上面覆有角化的上皮;哺乳类的舌与其它动物不同的是上面有味蕾,它们是味觉感受器。
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
脊椎动物各系统的比较一、脊索动物三大特征:1.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关系;2.进化的几个大事件,即几大里程碑;3.动物总数和各纲动物数量;4.脊索动物的进化过程:棘皮动物—原始无头类——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原始有头类——原始无颌类——原始有颌类——水生的鱼类——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两栖类——空中和陆地生活的鸟兽二、原索动物:1.尾索动物:退行性变态,在几小时至1天的时间内:海鞘的变化:自由游泳——固着尾部脊索——消失,尾被吸收背神经管——实心神经节咽鳃裂——数目增加雌雄同体、开管式循环2.头索动物:名称的由来;其结构的进步性、原始性和特化性;三、脊椎动物胚胎发育和各胚层的分化(对照教材图示自己看,重点)文昌鱼的发育:囊胚-原肠胚-神经胚三胚层的出现中胚层形成的问题(不同动物的形成方式)中胚层的分化、其他胚层的分化四、比较各个系统:横向的比较一)皮肤及其衍生物1.皮肤结构:表皮——外胚层真皮——中胚层皮下组织——中胚层衍生物:表皮:所有腺体,所有角质外骨骼真皮:鱼类骨质鳞片,鳍条,骨板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的:盾鳞2.比较:文昌鱼:为单层柱状上皮,内有单细胞腺和感觉细胞,外有一层表皮分泌的角质层。
真皮由胶状结缔组织组成。
圆口类:表皮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最表层的细胞也是具有核的活细胞,细胞间有单细胞腺。
真皮为有规则排列的结缔组织,内含胶元纤维和弹性纤维脊椎动物:多层表皮和真皮水生腺体为单细胞(极少数多细胞腺体)两栖类和陆生的腺体为多细胞鱼类:表皮和真皮都为多层细胞组成,以单细胞腺体为主,包含少数多细胞腺,腺体多为黏液腺。
衍生物为四种类型鳞片:盾鳞(来源于表皮和真皮)、硬鳞(源于真皮)、骨鳞(圆鳞和栉鳞,源于真皮)进化方向:盾鳞——硬鳞——圆鳞——栉鳞薄——轻——灵活——减少水的阻力和形成小的水湍流两栖类:皮肤裸露,角质层薄并有活细胞。
真皮厚而致密,内有大量多细胞黏液腺,部分还具有毒腺。
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
脊椎动物各系统的比较一、脊索动物三大特征:1.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关系;2.进化的几个大事件,即几大里程碑;3.动物总数和各纲动物数量;4.脊索动物的进化过程:棘皮动物—原始无头类——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原始有头类——原始无颌类——原始有颌类——水生的鱼类——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两栖类——空中和陆地生活的鸟兽二、原索动物:1.尾索动物:退行性变态,在几小时至1天的时间:海鞘的变化:自由游泳——固着尾部脊索——消失,尾被吸收背神经管——实心神经节咽鳃裂——数目增加雌雄同体、开管式循环2.头索动物:名称的由来;其结构的进步性、原始性和特化性;三、脊椎动物胚胎发育和各胚层的分化(对照教材图示自己看,重点)鱼的发育:囊胚-原肠胚-神经胚三胚层的出现中胚层形成的问题(不同动物的形成方式)中胚层的分化、其他胚层的分化四、比较各个系统:横向的比较一)皮肤及其衍生物1.皮肤结构:表皮——外胚层真皮——中胚层皮下组织——中胚层衍生物:表皮:所有腺体,所有角质外骨骼真皮:鱼类骨质鳞片,鳍条,骨板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的:盾鳞2.比较:鱼:为单层柱状上皮,有单细胞腺和感觉细胞,外有一层表皮分泌的角质层。
真皮由胶状结缔组织组成。
圆口类:表皮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最表层的细胞也是具有核的活细胞,细胞间有单细胞腺。
真皮为有规则排列的结缔组织,含胶元纤维和弹性纤维脊椎动物:多层表皮和真皮水生腺体为单细胞(极少数多细胞腺体)两栖类和陆生的腺体为多细胞鱼类:表皮和真皮都为多层细胞组成,以单细胞腺体为主,包含少数多细胞腺,腺体多为黏液腺。
衍生物为四种类型鳞片:盾鳞(来源于表皮和真皮)、硬鳞(源于真皮)、骨鳞(圆鳞和栉鳞,源于真皮)进化方向:盾鳞——硬鳞——圆鳞——栉鳞薄——轻——灵活——减少水的阻力和形成小的水湍流两栖类:皮肤裸露,角质层薄并有活细胞。
真皮厚而致密,有大量多细胞黏液腺,部分还具有毒腺。
表皮和真皮中有成层的色素细胞。
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
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脊椎动物各系统的比较一、脊索动物三大特征:1.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关系;2.进化的几个大事件,即几大里程碑;3.动物总数和各纲动物数量;4.脊索动物的进化过程:棘皮动物—原始无头类——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原始有头类——原始无颌类——原始有颌类——水生的鱼类——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两栖类——空中和陆地生活的鸟兽二、原索动物:1.尾索动物:退行性变态,在几小时至1天的时间内:海鞘的变化:自由游泳——固着尾部脊索——消失,尾被吸收背神经管——实心神经节咽鳃裂——数目增加雌雄同体、开管式循环2.头索动物:名称的由来;其结构的进步性、原始性和特化性;三、脊椎动物胚胎发育和各胚层的分化(对照教材图示自己看,重点)文昌鱼的发育:囊胚-原肠胚-神经胚三胚层的出现中胚层形成的问题(不同动物的形成方式)中胚层的分化、其他胚层的分化四、比较各个系统:横向的比较一)皮肤及其衍生物1.皮肤结构:表皮——外胚层真皮——中胚层皮下组织——中胚层衍生物:表皮:所有腺体,所有角质外骨骼真皮:鱼类骨质鳞片,鳍条,骨板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的:盾鳞2.比较:文昌鱼:为单层柱状上皮,内有单细胞腺和感觉细胞,外有一层表皮分泌的角质层。
真皮由胶状结缔组织组成。
圆口类:表皮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最表层的细胞也是具有核的活细胞,细胞间有单细胞腺。
真皮为有规则排列的结缔组织,内含胶元纤维和弹性纤维脊椎动物:多层表皮和真皮水生腺体为单细胞(极少数多细胞腺体)两栖类和陆生的腺体为多细胞鱼类:表皮和真皮都为多层细胞组成,以单细胞腺体为主,包含少数多细胞腺,腺体多为黏液腺。
衍生物为四种类型鳞片:盾鳞(来源于表皮和真皮)、硬鳞(源于真皮)、骨鳞(圆鳞和栉鳞,源于真皮)进化方向:盾鳞——硬鳞——圆鳞——栉鳞薄——轻——灵活——减少水的阻力和形成小的水湍流两栖类:皮肤裸露,角质层薄并有活细胞。
真皮厚而致密,内有大量多细胞黏液腺,部分还具有毒腺。
脊椎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脊椎动物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脊椎动物脊椎骨的组成和特点;3. 观察脊椎动物脊椎骨的形态和连接方式;4. 分析脊椎动物脊椎骨在运动和支撑方面的作用。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脊椎动物骨骼模型、脊椎动物尸体(如家兔、鱼类等)、解剖器械;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解剖台、解剖剪、镊子、解剖针、解剖刀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脊椎动物骨骼模型,了解脊椎骨的组成和特点;2. 解剖脊椎动物尸体,观察脊椎骨的形态和连接方式;3. 比较不同脊椎动物脊椎骨的差异;4. 分析脊椎骨在运动和支撑方面的作用。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脊椎动物骨骼模型和尸体放置在解剖台上,准备好解剖器械。
2. 观察脊椎动物骨骼模型:(1)观察脊椎骨的组成,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2)了解脊椎骨的形态特点,如椎体、椎弓、椎间关节等;(3)观察脊椎骨的连接方式,如椎间盘、椎间韧带等。
3. 解剖脊椎动物尸体:(1)用解剖剪剪开脊椎骨周围的肌肉,暴露脊椎骨;(2)观察脊椎骨的形态和连接方式,与骨骼模型进行对比;(3)分析脊椎骨在运动和支撑方面的作用。
4. 比较不同脊椎动物脊椎骨的差异:(1)选取不同脊椎动物(如家兔、鱼类等)的尸体进行解剖;(2)比较不同脊椎动物脊椎骨的形态、连接方式和功能;(3)分析脊椎骨在不同脊椎动物中的适应性。
5. 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1)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脊椎骨形态、连接方式和功能;(2)分析脊椎骨在运动和支撑方面的作用;(3)总结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实验结果1. 脊椎骨的组成和特点:脊椎骨由椎体、椎弓、椎间关节、椎间盘和椎间韧带等组成。
椎体是脊椎骨的主要部分,负责支撑身体重量;椎弓位于椎体后方,保护脊髓;椎间关节连接相邻椎骨,使脊椎骨具有灵活性;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具有缓冲作用;椎间韧带连接椎骨,增强脊椎骨的稳定性。
2. 脊椎骨的形态和连接方式:脊椎骨的形态因脊椎动物种类而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椎体;脊索发达,终生存在
双凹型或后凹形;脊椎分化为躯干椎和尾椎
双凹型、后凹型、前凹形;脊椎分化为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
双凹型、前凹;脊椎分化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异凹型;脊椎分化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具愈合荐椎、尾综骨、开放式骨盆
双平型脊椎分化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5部分;闭合式骨盆
三、作业:
列表比较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外形、骨骼、心肺、消化道的特征。
圆口纲
鱼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纲
哺乳纲
外形
无颈椎;只有奇鳍;皮肤光滑无鳞;表皮内有粘液腺
无颈椎;有奇鳍和偶鳍;体表被鳞
蠕虫形;五趾型附肢;皮肤裸露
五趾型附肢;体表具角质鳞
流线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被羽毛
全身被毛,表皮角质层发达
心脏
1心房
1心室
1心房
1心室
2心房
1心室
2心房
1心室
2心房
2心室
2心房
2心室
肺
单循环
单循环
不完全双循环
不完全双循环
完全双循环
完全双循环
消化道
口腔-食道-肠-肛门
口腔-咽-食道-胃-肠-肛门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盲肠-大肠-泄殖腔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盲肠-大肠-泄殖腔
口腔-咽-食道-嗉囊-腺胃-肌胃-小肠-直肠-泄殖腔
南京林业大学实验报告
专业生态学班级学号姓名日期
实验八脊椎动物比较解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脊椎动物的各纲浸制标本、内脏浸制标本,掌握脊椎动物进化特征
2、通过观察脊椎动物的各纲骨骼标本,掌握脊椎动物骨骼与功能适应特点
二、实验内容:
1、观察脊椎动物各纲的浸制标本、内脏标本
2、观察脊椎动物各纲的骨骼标本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