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一模杨浦语文卷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

(5分)(1),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2)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3)北宋诗人黄庭坚长于用典故,在《登快阁》中使用伯牙、子期、阮籍典故的诗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强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你认为哪句话送给他最合适?()(2分)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类对记忆的关注和重视由来已久。

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诗人埃斯库罗斯就曾强调记忆乃智慧之母,柏拉图甚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知识都只不过是记忆而已”。

然而,从来都没有自然而然的记忆,总是一种有意识的实践,但是却存在自然而然的遗忘,我们努力记忆就是为了“抵抗”遗忘,所以,。

遗忘本质上就是记忆,只不过是不在场的记忆,即没有进入我们当前生活,处于潜伏的状态,所以遗忘并不是一味的“恶”,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语境中,。

A.了解记忆就不能不理解遗忘遗忘也自有其积极的价值B.人类总是在奋力的抗拒遗忘记忆也可能带着“恶”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C.记忆和遗忘就是天使和恶魔的化身遗忘能让痛苦的记忆潜伏起来D.记忆与遗忘是一对双胞胎记忆也可能转化为潜伏状态的遗忘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1)中国哲学智慧对人类永续发展可能作出更大贡献。

(2)长期以来,在西方,人与神,心与物,此岸与彼岸,身体与心灵,主观与客观,价值与事实,理性与情感,统统被打成两橛。

中国哲学则打破了彼此的隔阂,强调两者的互动互补。

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绝对占有自然。

中国哲学家强调整体的和谐和物我的相通。

他们不仅把自然看作是一和谐的体系,不仅争取社会的和谐稳定,民族、文化间的共存互尊,人际关系的和谐化与秩序化,而且追求天、地、人、物、我之关系的和谐化。

精品 :【区级联考】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 :【区级联考】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积累运用1.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2)蒹葭萋萋,______。

(《诗经·_____·蒹葭》)(3)北宋诗人黄庭坚长于用典故,在《登快阁》中使用伯牙、子期、阮籍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1). 香雾云鬟湿(2). 白露未晞(3). 秦风(4). 朱弦已为佳人绝(5). 青眼聊因美酒横【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和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采用的是上下句填空式默写和情景式默写相结合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上句或下句,仔细回忆自己背诵的相关内容,准确书写出答案。

本题还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雾、鬟、晞、弦、聊、横。

【点睛】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

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所考的名句,有一定的迷惑性,因此提倡考生备考中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要立足于“写”,避免会背不会写的情况。

2.按要求选择。

(1)小强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你认为哪句话送给他最合适?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人类对记忆的关注和重视由来已久。

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诗人埃斯库罗斯就曾强调记忆乃智慧之母,柏拉图甚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知识都只不过是记忆而已”。

然而,从来都没有自然而然的记忆,总是一种有意识的实践,但是却存在自然而然的遗忘,我们努力记忆就是为了“抵抗”遗忘,所以,。

遗忘本质上就是记忆,只不过是不在场的记忆,即没有进入我们当前生活,处于潜伏的状态,所以遗忘并不是一味的“恶”,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语境中,。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等级考质量调研(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200420021056)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等级考质量调研(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200420021056)

杨浦区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18年12月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曾江通讯员郑远)9月29日,2019中国艺术品产业创新暨艺术品投融资高峰论坛在北京宋庄召开,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出品、西沐主笔的《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5]》。

据悉,这是我国首份关于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年度研究报告。

中国艺术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的发展业态,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型及上台阶、扩规模的前提与重要动力。

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我国文化建设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相关的前沿理论与实践前沿为中国艺术品产业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支撑与引导,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研究、探索,《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研究、编制与发布的。

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分为概述,艺术品市场与艺术品产业,中国艺术品产业的概念、构成、特点与意义,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阶段、规模与结构分析,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中国艺术品产业管理分析,中国艺术品产业支撑体系分析,对策与建议,结束语等十个部分。

报告全文十余万字。

报告反映,中国艺术品产业的体系构成,概括地讲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大的类型:(1)书法艺术品产业;(2)美术艺术品产业;(3)工艺艺术品产业;(4)民间(非遗)艺术品产业;(5)古董杂项艺术品产业;(6)以版权为中心的衍生艺术品产业;(7)艺术品服务产业;(8)艺术品产业的支撑体系;(9)艺术品产业的生态体系。

中国艺术品产业的规模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核心层、外围层与辐射层。

根据现有条件,研究报告仅对中国艺术品产业的核心层进行了相应的规模分析,据统计估算,2015年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为8020亿元。

上海杨浦区2019高考一模试题--语文

上海杨浦区2019高考一模试题--语文

上海杨浦区2019高考一模试题--语文(一模)(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6分)①艺术创作是艺术这真实情感旳有意识表现,这就决定了艺术与社会生活不可分离。

②艺术创造是作为创造性劳动旳一部分,作为在物质生产旳基础上进行旳精神生产而作用于历史进程旳。

总起来看它也许不过是无数元素之一。

但是有没有这个元素,社会旳结构和功能就会不同,从而变化发展旳方式和方向也会不同。

③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指责艺术家只诊断不开药方,甚至只指出症状而不诊断。

这是一种非常不公正旳指责。

这等于要艺术家同时也充当政治家和社会科学家。

殊不知艺术家只要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就可说是不辱使命了。

艺术家之所以是艺术家,就因为他们旳敏感和诚恳有助于他们在平常中发现异常,在公认不是问题旳地方发现问题。

它不同于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实业家等等思考得来旳看法。

它往往更直接和更深刻。

④从历史上来看,艺术旳觉醒往往是社会思潮发生变迁旳先声。

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莎士比亚旳创作,先于启蒙运动旳兴起。

几乎没有一种新思想不曾先期在艺术中得到表现。

这并不是因为艺术家更高明,而是因为他们更多地依靠旳是感性而不是理性。

所以他们往往只提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

历史在飞快地前进,并不停留下来等待人们下结论,而当结论出来旳时候,它往往已经过时了。

⑤艺术创作是一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将对历史旳进程产生作用。

成为艺术家,他是由于把感性批判精神注入现实而参与对历史进步起推动作用旳创造者了。

⑥同时,精神生产必须有它旳物质基础。

情感有其社会内容,其表现形式也受物质手段旳制约(例如只有发明了电,才有电影),一定时代,一定社会旳艺术又是这个时代和社会旳产物。

它旳起源,以及它旳变化和发展线索,都应该到人们旳社会存在中去寻找。

例如要了解为什么中世纪中国绘画旳主流是水墨山水画,为什么近代西方绘画愈来愈趋于抽象而抛弃写实旳传统,都只有联系当时中国或西方旳社会历史条件才有可能。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答卷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答卷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积累运用1.(5分)根据提示填空。

(1),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2)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C.记忆和遗忘就是天使和恶魔的化身遗忘能让痛苦的记忆潜伏起来D.记忆与遗忘是一对双胞胎记忆也可能转化为潜伏状态的遗忘二、现代文阅读4.(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1)中国哲学智慧对人类永续发展可能作出更大贡献。

(2)长期以来,在西方,人与神,心与物,此岸与彼岸,身体与心灵,主观与客观,价值与事实,理性与情感,统统被打成两橛。

中国哲学则打破了彼此的隔阂,强调两者的互动互补。

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绝对占有自然。

中国哲学家强调整体的和谐和物我的相通。

他们不仅把自然看作是一和谐的体系,不仅争取社会的和谐稳定,民族、文化间的共存互尊,人际关系的和谐化与秩序化,而且追求天、地、人、物、我之关系的和谐化。

(3)①儒家的“极高明而道中庸”,佛教的“平常心即道心”,人人皆可为尧舜..,人人皆具佛性,是儒家与佛教的最高信仰。

实际上,儒、道、佛与宋明理学都是要追求一种理想的高尚的社会,因此其共同点都在培育理想的人格境界,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人必须尊重人、物,这不会导致宗教迷狂、排他性与宗教战争,而又有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

中国哲学并不脱离生活世界、日用伦常,相反,恰恰在庸常的俗世生活中追寻精神的超越。

外王事功、社会政事、科技发展,恰恰是人之精神生命的开展。

因此,中国哲学精神完全可以与西学、与现代文明相配合,它可以弥补宗教、科技及现代性的偏弊,求得人文与宗教、与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

(7)中国人文精神,尤其表现在人生智慧与境界上。

儒家是德性与礼乐教化的智慧,通过修身实践的工夫,尽心知性而知天。

道家是空灵、逍遥、放达的智慧,超越物欲,超越自我,强调得其自在,歌颂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合。

上海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上海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8页,满分150分。

2.作答前,在答题纸证明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1分)(2)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韩愈《师说》)(1分)(3)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以遥想故乡美景排解心中惆怅,周邦彦《苏幕遮》中类似写法的句子是,“?,。

”(3分)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小王新婚周年庆典,有朋友夸赞新娘貌美,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B.小李学习取得一定成绩,有骄傲自满情绪,妈妈鞭策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小梅十岁生日,叔叔希望她长大不要忘父母的恩情,说:“一朝花蕾秀,十年父母恩。

”D.小张在外地工作,和同乡朋友节日相聚时充满感慨地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据报道,无活动部件飞机能够飞翔是依靠一种被称为电动力推进的过程实现的。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这种技术实现在大尺寸上的运用,那么将能够产生出更安全、更安静、更易于维护的未来飞机。

①电动力推进的概念更难以可视化②这与我们看到的无扇叶风扇所使用的概念相同。

③与典型的旋转螺旋桨推进相比,④因为它的推进过程利用了所谓的离子风A.③④②①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第六种自由熊培云①面对无孔不入的信息垃圾,人们将何去何从?是否需要知道那么多的东西?②全世界每年出版近七十万种期刊,六十余万种新书,登记四十多万项专利,新增期刊近万种向你源源不断地输出层出不穷的新观点;九百多万个电视台、几十万个微波通讯塔、几万个雷达站、三十多万个民用电台,以及随时在增加的移动电话和终端电脑时刻提醒你注意全球任一角落发生的大事件。

2019杨浦高三语文一模答案(修订版)

2019杨浦高三语文一模答案(修订版)

2021 年一模答案一、积累应用〔10 分〕1、〔 1〕香雾云鬟湿(2〕白露未晞秦风(3〕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2、〔 1〕 D 〔2 分〕〔 2〕A 〔3 分〕二、阅读〔 70 分〕〔一〕 16 分3、〔 2 分〕有理想 / 高尚的人格〔境界〕〔 1 分〕的人〔 1 分〕4、A〔 3 分〕5、C〔3 分〕6、选一个角度:天人合一、物我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儒释道能治世、治身、治心;中国哲学追求精神的超越;结合?前赤壁赋? 论述。

〔 4 分,没有点明角度那么不得分,角度1分,举?前赤壁赋?例扣合观点 1 分,论述能自圆其说 2 分〕7、首先总起提出“中国哲学智慧对人类永续开展可能做出更大奉献〞/ 末段总结“人类一定要认真吸取先哲的智慧〞〔1分〕;“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天人互动、天人合一;〔1分〕理想与现实贯穿/ “中国哲学特重理想社会的追求与现实社会的治理〞;〔1分〕“人类与自然的普遍和谐之道〞/ 与其他事物配合,求得和谐XX开展;人生智慧和境界;普遍和谐。

〔 1 分〕〔二〕 15 分8、〔 3 分〕最顶头的那株洋槐与其他低处洋槐的生长形成比照/ 反衬〔 1 分〕;从“我〞的态度〔感受〕的变化,侧面突出〔 1 分〕其生长的曲折、困难/ 写出最顶头洋槐的顽强生命力〔 1 分〕。

9、〔 4 分〕由裸露的沙砾联想到家族墓穴的幽冷之气〔 1 分〕,家族的衰败 / 湮没〔 1 分〕。

引出下文作者种洋槐〔 1 分〕,联想到家族的历史与记忆不会湮没,家族具有绵长的生命力 / 作者对顽强生命力的感慨。

〔 1 分〕10、〔 4 分〕前一句通过嗅觉、视觉、听觉〔 1 分〕描写了后坡洋槐树开花的美好场景,让作者心境改变〔平和沉静〕〔 1 分〕。

后一句用比较手法〔 1 分〕写顶端的洋槐与后坡洋槐〔整片的洋槐小森林〕在风中的欢跃的场景,让作者感慨生命的力量〔鼓励亢奋〕〔 1 分〕,深化主题。

11、〔 4 分〕内容朴实,取材于作者种洋槐的经历和感受〔1分〕。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19年4月一.积累应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

(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李清照《_____________ 》)(2)北极朝廷终不改,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楼》)(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将他与其他人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七则)【答案】 (1). 如今有谁堪摘 (2). 声声慢 (3). 西山寇盗莫相侵 (4). 人不堪其忧 (5). 回也不改其乐【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注意“摘、寇”等字。

2.按要求选择:(1)规劝家中老人谨慎对待保健品,下列表述合理的一项是()A. 保健品推销员的话都是不刊之论,不能轻易相信。

B. 保健品推销员身无长物,惟有三寸不烂之舌,千万小心。

C. 买了保健品,健康就唾手可得,这种念头千万要不得。

D. 对于那些叹为观止的保健品推销术,一定要有辨别力。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考点。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如下问题:对话的双方以及其地位身份的差距、说话的场合情境等。

语言要符合表达者的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要有分寸感。

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题干中说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考生可有目的地从搭配不当、歧义、不合逻辑等角度去分析。

A项,“不刊之论”老人不一定听得懂,不合适;B项,“身无长物”成语老人不一定听得懂,“三寸不烂之舌”语言风格不适合口语语境;D项,“叹为观止”老人不一定听得懂,不合适。

2019高三一模杨浦语文卷解析

2019高三一模杨浦语文卷解析
10.请对(9)(11)两段划线句从形式和内容上加以辨析。
前一句通过嗅觉、视觉、听觉描写了后坡洋槐树开花的美好场景,让作者心境 改变(平和沉静)。后一句用比拟手法写顶端的洋槐与后坡洋槐(整片的洋槐小 森林)在风中的欢腾的场景,让作者感叹生命的力量(激励亢奋),深化主题。
11.有人评论说陈忠实的散文作品内容“朴实厚重”,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12. 从题材角度看,本文属于_(__写__景___)__咏__史___/_怀__古。
13. 对于此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潇洒”一词尽显萧疏明丽而又脱俗的风致。 B.“浸”字展现了水天相接,浑然一体的景象。 C.“相射”描摹了波光潋滟,晶莹剔透的画面。 D.“云际”句由远及近,由景物转到人物情志。
乙丑年,太宗问房玄龄、萧道:“隋文帝作为一代君主怎么样?”回答说:“文 帝勤于治理朝政,每次监朝听政,有时要到日落西山时,五品以上官员,围坐论 事,卫士不能下岗,传递而食。虽然品性算不上仁厚,亦可称为励精图治的君 主”太宗说:“你们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贤明而喜欢苛察,不贤明则 察事不能都通达,苛察则对事物多有疑心,万事皆自行决定,不信任群臣。天 下如此之大,日理万机,虽伤身劳神,难道能每一事均切中要领!群臣既已知主 上的意见,便只有无条件接受,即使主上出现过失,也没人敢争辩谏议,所以 到了第二代隋朝就灭亡了。朕则不是这样。
D. 中国哲学的平衡、和谐可以救治现代人的危机。
6. 苏轼的《前赤壁赋》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智慧。请结合上文的一个角度加 以阐释。 选一个角度:天人合一、物我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儒释道能治世、治身、 治心;中国哲学追求精神的超越;结合《前赤壁赋》论述。
7. 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总起提出“中国哲学智慧对人类永续发展可能做出更大贡献”/末段总 结“人类一定要认真吸取先哲的智慧”;“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天 人互动、天人合一;理想与现实贯通/“中国哲学特重理想社会的追求与现 实社会的治理”;“人类与自然的普遍和谐之道”/与其他事物配合,求得 和谐健康发展;人生智慧和境界;普遍和谐。

2019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模拟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2019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模拟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2019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模拟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名句名篇默写1. 根据提示填空。

(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李清照《________ 》)(2)北极朝廷终不改,________。

(杜甫《登楼》)(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将他与其他人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七则)【答案】(1)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西山寇盗莫相侵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考点】名篇名句默写【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注意“摘、寇”等字。

选择题按要求选择:规劝家中老人谨慎对待保健品,下列表述合理的一项是()A.保健品推销员的话都是不刊之论,不能轻易相信。

B.保健品推销员身无长物,惟有三寸不烂之舌,千万小心。

C.买了保健品,健康就唾手可得,这种念头千万要不得。

D.对于那些叹为观止的保健品推销术,一定要有辨别力。

【答案】C【考点】句子衔接与排序表达准确语境填句表达得体【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考点。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如下问题:对话的双方以及其地位身份的差距、说话的场合情境等。

语言要符合表达者的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要有分寸感。

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题干中说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考生可有目的地从搭配不当、歧义、不合逻辑等角度去分析。

A项,“不刊之论”老人不一定听得懂,不合适;B项,“身无长物”成语老人不一定听得懂,“三寸不烂之舌”语言风格不适合口语语境;D项,“叹为观止”老人不一定听得懂,不合适。

故选C。

下列语段中存在两类人,为他们命名最合理的一项是()据数据统计,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平均年龄为23岁,美国用户的平均年龄为30岁。

上海市2019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上海市2019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上海市2019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

(北宋·秦观《________·郴州旅舍》)(2)吾师道也,___________?(唐·韩愈《师说》)(3)柳永《八声甘州》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从对面着笔抒发情感。

杜甫《月夜》中同样采用这一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感慨地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 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谆谆教诲道:“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C. 郑老师深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道,因此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D. 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心情郁闷,同事安慰说:“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3.下面是某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讲话,以下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 男生寝室昨晚熄灯后聊天,希望你们既往不咎,改正错误。

B. 本周艺术节大家群策群力取得年级第一好成绩,可喜可贺。

C. 小刘同学尽管早晨迟到,但原因是他帮助邻居,值得见谅。

D.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问题尽管提出,我定会鼎力相助。

二、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审美救赎何以可能潘知常①对于审美救赎的思考,首先当然应该是审美救赎何谓。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审美救赎何为。

审美救赎何谓,是对于审美救赎的本体属性的回答,审美救赎何为,则是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回答。

在这回答的背后,则是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生存权、审美与艺术的尊严的回答。

当然,这也与我们过去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有关。

黑格尔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熟知非真知。

无疑,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非常合适的。

显然,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思考,其实就是对审美与艺术的本原、审美与艺术之为审美与艺术的思考。

上海市杨浦区2019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上海市杨浦区2019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杨浦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18.12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3)北宋诗人黄庭坚长于用典故,在《登快阁》中使用伯牙、子期、阮籍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强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你认为哪句话送给他最合适?()(2分)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类对记忆的关注和重视由来已久。

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诗人埃斯库罗斯就曾强调记忆乃智慧之母,柏拉图甚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知识都只不过是记忆而已”。

然而,从来都没有自然而然的记忆,总是一种有意识的实践,但是却存在自然而然的遗忘,我们努力记忆就是为了“抵抗”遗忘,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

遗忘本质上就是记忆,只不过是不在场的记忆,即没有进入我们当前生活,处于潜伏的状态,所以遗忘并不是一味的“恶”,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语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_。

A.了解记忆就不能不理解遗忘遗忘也自有其积极的价值B.人类总是在奋力的抗拒遗忘记忆也可能带着“恶”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C.记忆和遗忘就是天使和恶魔的化身遗忘能让痛苦的记忆潜伏起来D.记忆与遗忘是一对双胞胎记忆也可能转化为潜伏状态的遗忘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应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

(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李清照《_____________ 》)(2)北极朝廷终不改,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楼》)(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将他与其他人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七则)【答案】 (1). 如今有谁堪摘 (2). 声声慢 (3). 西山寇盗莫相侵 (4). 人不堪其忧 (5). 回也不改其乐【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注意“摘、寇”等字。

2.按要求选择:(1)规劝家中老人谨慎对待保健品,下列表述合理的一项是()A. 保健品推销员的话都是不刊之论,不能轻易相信。

B. 保健品推销员身无长物,惟有三寸不烂之舌,千万小心。

C. 买了保健品,健康就唾手可得,这种念头千万要不得。

D. 对于那些叹为观止的保健品推销术,一定要有辨别力。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考点。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如下问题:对话的双方以及其地位身份的差距、说话的场合情境等。

语言要符合表达者的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要有分寸感。

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题干中说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考生可有目的地从搭配不当、歧义、不合逻辑等角度去分析。

A项,“不刊之论”老人不一定听得懂,不合适;B项,“身无长物”成语老人不一定听得懂,“三寸不烂之舌”语言风格不适合口语语境;D项,“叹为观止”老人不一定听得懂,不合适。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题〔含解析〕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

〔1〕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2〕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3〕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以遥想故土美景排解心中惆怅,周邦彦《苏幕遮》中类似写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暮霭沉沉楚天阔 (2).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 五月渔郎相忆否(4). 小楫轻舟 (5). 梦入芙蓉浦【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霭〞“受〞“否〞“浦〞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此题还涉及诗词标题等,需要注意。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

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根底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按要求选择〔1〕以下选项中,名句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小王新婚周年庆典,有朋友夸赞新娘貌美,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B.小李学习取得一定成绩,有骄微自满情绪,妈妈鞭策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19高三一模杨浦作文题“…黑暗中发光的自行车道…”的解析及范文

2019高三一模杨浦作文题“…黑暗中发光的自行车道…”的解析及范文

2019高三一模杨浦语文卷作文题解析及范文原题回放:荷兰一工作室,利用太阳能创建了一条在黑暗中发光的自行车道,灵感来自梵高的“繁星闪烁的夜晚”。

这条路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自己发光发亮。

根据上述材料,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类型:事实类、寓意型、评论型关键词:太阳能、梵高、自行车道材料简析:这题跟2019的春考题“走进阳光的能力”,2017春考“没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关注”一样,都是寓意型(比喻象征)。

材料中三关键词的本体不同,可有不同的观点,所以写作时明确自己的喻体特别重要。

我们要首先明确“太阳能”“梵高”“自行车道”的本体,可以是“太阳能”代表科技,“梵高”代表艺术,“自行车道”代表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也代表着实际应用,代表着现实生活。

跨界科学艺术,共创美好生活(59分)荷兰这条灵感来自梵高“繁星闪烁的夜晚”的太阳能自行车道,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从艺术中汲取灵感,合理利用科技,创新点染生活。

所以我们要跨界科学艺术,共创人类美好生活。

(概述材料,明确观点)②艺术是种感性认知,它能点缀生活,陶冶情操,治愈浮躁。

能带来视听的体验,开拓定势的思维,激发创新的灵感。

科学偏向理性思考,是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产物。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生活处处充满着科技,人们时时享受着科技的便捷。

像这条太阳能自行车道,太阳能是科技,梵高的“繁星闪烁的夜晚”是艺术,“太阳能自行车道”是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并应用于现实生活。

这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既给人们以艺术的美好感受,又加入科技元素,为人们带来便利,共创人类美好的生活。

(阐明要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原因之一)③回望历史,就是一部将科学与艺术不断融合创新,从而不断优化人们生活的历史。

制陶技术的产生,使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留下漂亮的图案花纹;治炼技术的发明,可用金属质地的凿子雕出大卫等杰作;电脑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拓展了艺术表现空间:如电脑绘画、电脑设计建筑、电子音乐、电脑动画等等,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019-2020学年上海杨浦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上海杨浦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上海杨浦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婆原非(1)花婆一生嫁过三个男人,一个教书先生,一个泥水匠,一个长工。

三个男人婚后都不到两年,不是病亡就是祸死。

三次寡遇,无须别人多讲,她就知道自己命不好。

有了这般认识,她就断绝了一切温柔富贵的奢望,干脆拉根打狗棍,老老实实做起叫花子来。

(2)不想这一讨饭,竟在洛河讨出了名堂。

(3)花婆讨饭不做穷相,依旧像过去一样清爽端正。

夏天灰布单衣,冬天黑布棉衣,脚腕那儿常年扎着一副绑腿带,头发一丝不乱地网在发兜里。

竹篮碗筷也干干净净还用一方白布掖紧四角遮了。

也许是开始的不习惯反使她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她不喊叫,只朝敞着的大门前一站,静候着主人出来。

如碰上狗咬,她也仅抡着棍子在地上划拉着抵挡。

主人发现她,舍一块饼或一碗稀饭。

她伸了篮子或碗接过,点头一谢,躲到无人处,蹲下埋头吃了,然后来到正在车水的井台上洗碗。

如果吃饱了,就在井台上略坐一坐,随后无选择地随便走进谁家田里,帮着做些应时的活儿,如果觉得不足,便拿了新洗的碗筷,再去村里讨要。

(4)花婆总是这么一副姿态,安分自爱。

日子一长,人们的意识里就淡漠了她作为叫花子的形象,只把她当作闲人对待。

洛河川多水田,人们四季都忙,亲朋间有什么要紧的口信儿,一时腾不出手来,这便想到了花婆,这就托她十里八里地去传递。

无例外地,隔个一天两天,对方就有了准确的回应。

进而,人们又大胆地让她捎些小东小西,这也毫无差错。

再后来,商人们为逃匪劫,竟把携带银钱的事也委托给她。

这样下来,花婆终日负载累累的,追着洛河上的帆影或伏牛山上的流云,西来复去。

(5)一天清早,花婆为一商贩转送款子,在伏牛山脚下被两个土匪劫了。

她尾随着歹徒来到大山深处,走进一座寺院,见着了土匪头子张秀。

张秀外号旱螃蟹,水陆两路都有他设的卡子。

(6)花婆向张秀讨款子。

张秀从大烟炕上爬起来,双脚点在鞋口里,盯着花婆说:“你上我这儿讨钱,你可知道我是干什么的?(7)花婆说:“你是土匪头子,洛河没有人不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郡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
群臣既已知主上的意见,便只有无条件接受,即使主上出现过失,也没人敢 争辩谏议,这就是隋朝到第二世就灭亡的原因。
20.文章第③段,唐太宗“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他这样做有何好处?
一是让史书保留了真实性;二是用自己的行动为子孙做表率,真实理智面对 自己的所为,不回避不矫饰
8.文章多角度描写了“最顶头的那一株洋槐”的生长过程。请对此加以分析。
最顶头的那株洋槐与其他低处洋槐的生长形成对比/反衬;从“我”的态度(感 受)的变化,侧面突出其生长的曲折、艰难/写出最顶头洋槐的顽强生命力。
9.作者从后坡上裸露的沙砾开始联想到自己的家族。请从构思上分析其作用。
由裸露的沙砾联想到家族墓穴的幽冷之气,家族的衰败/湮没。引出下文作者 种洋槐,联想到家族的历史与记忆不会湮没,家族具有绵长的生命力/作者对 顽强生命力的感慨。
D. 中国哲学的平衡、和谐可以救治现代人的危机。
6. 苏轼的《前赤壁赋》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智慧。请结合上文的一个角度加 以阐释。 选一个角度:天人合一、物我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儒释道能治世、治身、 治心;中国哲学追求精神的超越;结合《前赤壁赋》论述。
7. 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总起提出“中国哲学智慧对人类永续发展可能做出更大贡献”/末段总 结“人类一定要认真吸取先哲的智慧”;“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天 人互动、天人合一;理想与现实贯通/“中国哲学特重理想社会的追求与现 实社会的治理”;“人类与自然的普遍和谐之道”/与其他事物配合,求得 和谐健康发展;人生智慧和境界;普遍和谐。
10.请对(9)(11)两段划线句从形式和内容上加以辨析。
前一句通过嗅觉、视觉、听觉描写了后坡洋槐树开花的美好场景,让作者心境 改变(平和沉静)。后一句用比拟手法写顶端的洋槐与后坡洋槐(整片的洋槐小 森林)在风中的欢腾的场景,让作者感叹生命的力量(激励亢奋),深化主题。
11.有人评论说陈忠实的散文作品内容“朴实厚重”,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择天下贤才,寘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 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因敕 百司:“自今诏敕行下有未便者,皆应执奏,毋得阿从,不尽己意。”
选拔天下贤能之士,分别充任文武百官,让他们考虑天下大事,汇总到宰相处, 深思熟虑,然后上奏到朕这里。有功则行赏,有罪即处罚,谁还敢不尽心竭力 而各司职守,何愁天下治理不好呢!”因而敕令各部门:“今后诏敕文书有不 当之处,均应执意禀奏,不得阿谀顺从,不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按要求选择。
(1)小强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你认为哪句话送给他最合适?( D )
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人类对记忆的关注和重视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诗人埃斯库
由北边的外城门外,有座桥横跨江面,当地的人称它为凤林桥。过桥向北, 沿河向西走百十步,偶园就坐落在那里。偶园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左右的寺 庙和园子大多长满了苍老的樟树,修长的竹子,高大的梧桐和茂密的柳树。在 竹柳之间有一座隐约可见的小楼叫芳草阁。站在高处眺望远处,西山飘来清爽 之气,令人倍感舒服。向下看是澄静的江面,明媚的阳光倒映在水中,从竹影 柳阴中看它们,像是金玉铺地,美不胜收。不一会,有一艘小艇从桥下自东而来, 顺着河岸向西行驶,波纹荡漾,才知道是水,春雨绵绵,连着下了十多天,秋江正 涨水,楼边的小洲小岛都连成一片,尽成湖海。
21. 根据文章①②段内容,分析唐太宗的人物形象。
第一则唐太宗与隋文帝比较治国方略,可见他知人善任、奖罚分明、擅于治国 的皇帝;第二则通过他拒绝康国求内附,表现出唐太宗是一位能从百姓生活着 眼决定外交事宜(关爱百姓),不要虚名的皇帝。
偶园记 (明)康范生
①繇北郭门外,有长虹跨江,吾邑所称凤林桥也。逾桥而北,沿河西行数十武, 则偶园在□。三面环山,一面距河。左右古刹邻园,多寿樟修竹,高梧深柳。竹 柳之间,有小楼隐见者,芳草阁也。据高眺远,西山爽气,倍觉亲人。下临澄江, 晴光映沼,从竹影柳阴中视之,如金碧铺地,目不周玩。顷之,有小艇穿桥东来, 掠岸而西,波纹尽裂,乃知是水。春霖积旬,秋江方涨,楼边洲渚,尽成湖海。
12. 从题材角度看,本文属于_(__写__景___)__咏__史___/_怀__古。
13. 对于此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潇洒”一词尽显萧疏明丽而又脱俗的风致。 B.“浸”字展现了水天相接,浑然一体的景象。 C.“相射”描摹了波光潋滟,晶莹剔透的画面。 D.“云际”句由远及近,由景物转到人物情志。
时间一定的语境中, 。
A了解记忆就不能不理解遗忘
遗忘也自有其积极的价值
B人类总是在奋力的抗拒遗忘 记忆也可能带着“恶”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
C记忆和遗忘就是天使和恶魔的化身 遗忘能让痛苦的记忆潜伏起来
D记忆与遗忘是一对双胞胎
记忆也可能转化为潜伏状态
3. 第(3)段加点词语“尧舜”在文中的含义是 ___有__理__想__/_高__尚__的__人__格__(__境__界__)_。
内容朴实,取材于作者种洋槐的经历和感受。厚重,从种洋槐联想到家族的 兴衰(新陈代谢),有历史纵深感;对洋槐树生命力的赞美。
离亭燕 (南宋)张昇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翠色冷光相射。蓼岸荻 花中,隐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 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张昇,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变。②低亚:低垂。
乙丑年,太宗问房玄龄、萧道:“隋文帝作为一代君主怎么样?”回答说:“文 帝勤于治理朝政,每次监朝听政,有时要到日落西山时,五品以上官员,围坐论 事,卫士不能下岗,传递而食。虽然品性算不上仁厚,亦可称为励精图治的君 主”太宗说:“你们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贤明而喜欢苛察,不贤明则 察事不能都通达,苛察则对事物多有疑心,万事皆自行决定,不信任群臣。天 下如此之大,日理万机,虽伤身劳神,难道能每一事均切中要领!群臣既已知主 上的意见,便只有无条件接受,即使主上出现过失,也没人敢争辩谏议,所以 到了第二代隋朝就灭亡了。朕则不是这样。
2019年高三一模 杨浦语文卷解析
积累运用
1.根据提示填空。
(1)香___雾__云__鬟__湿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2)蒹葭萋萋,白__露___未__晞___。(《诗经·__秦__风____·蒹葭》)
(3)北宋诗人黄庭坚长于用典故,在《登快阁》中使用伯牙、子期、阮籍
典故的诗句是_朱__弦___已__为__佳__人___绝_,_青___眼__聊__因__美___酒__横。
14. 请对末句“寒日无言西下”进行赏析。 意为“凄冷的夕阳默默地向西沉下。”“无言”为拟人手法,赋予夕阳以人 的情感,景中寓情,渲染了孤寂苍凉的气氛,也暗示了作者对宋朝由盛到衰 哀叹/感伤的内心。以景结尾,意蕴无限,令人回味。
①乙丑,上(唐太宗)问房玄龄、萧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文帝 勤于为治,每临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卫士传餐而食;虽性非仁厚, 亦励精之主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 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 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郡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有愆违,莫敢谏争, 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
17.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B ) 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 A. 抬起 B. 行为 C. 全部 D. 推荐
18.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寘之百官
朕之为心
B.文帝勤于为治 为后来之戒
C.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 以求服远之名 D.异于前世帝王 于事无失
19.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②康国求内附。上曰:“前代帝王,好招来绝域,以求服远之名,无益 于用而糜弊百姓。今康国内附,傥有急难,于义不得不救。师行万里,岂不 疲劳!劳百姓以取虚名,朕不为也。”遂不受。
康国要求归附唐朝。太宗说:“前代的帝王,喜欢招抚地处遥远的国家,以讨 得降服远方的盛名,这毫无益处而只是让百姓受罪。如今康国要求归附,如 果他们遇到危急情况,按照道义来讲不能不去救援。士兵们行军万里,岂能 不疲劳!让百姓疲劳以获取虚名的事,朕不做。”于是不接受康国的归附。
起初,太宗曾对以宰相身份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说:“前代史官所记的吏事,都 不让君主看见,这是为什么?”答道:“史官不虚饰美化,也不隐匿罪过,如让皇 上看见必然会动怒,所以不敢进呈。”太宗说:“朕的志向不同于前代君主。 朕想亲自翻阅当朝国史,知道先前的过失,以作为以后的借鉴,希望你撰写完成 后上呈给朕看看.”谏议大夫朱子奢上书言道:“陛下身怀圣德,行动没有过失, 史官所记述的,按理都是尽善尽美的事。陛下惟独要翻阅《起居注》,这对史 官记事当然无所损失,假如将此规定传示给子孙后代,恐怕到了曾孙,玄孙之后 偶有并非最明智的君主,掩饰过错袒护短处,史官必然难以避免身遭刑罚诛戮。 如此下去,则史官们都顺从旨意行事,远避危害,那么悠悠千载的历史,有什么 可相信的呢?所以说前代君主不观看国史,正是为了这个缘故。”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
符合,合乎,切中 (2)史官所述,义归尽善
按照(依照、依循)义理/道义/道理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D )
(1)无益于用而糜弊百姓
A. 使糜烂浪费
B. 使奢侈、受伤害
C. 使浪费、受伤害 D. 使损耗凋敝
罗斯就曾强调记忆乃智慧之母,柏拉图甚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知识都只不
过是记忆而已”。然而,从来都没有自然而然的记忆,总是一种有意识的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