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普陀区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2019普陀高三语文一模【附答案】
2019普陀高三语文一模【附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1分)(2)“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荀子的《_________》。
(2分)(3)《登楼》中借眼前古迹委婉抒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同桌在市辩论赛复赛中未能晋级,小李安慰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小吴明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道理之后,不再随意跟风指责他人。
C.小方读了伟人传记,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对伟人德行的赞叹。
D.老王教导子女“敬人者,人恒敬之”,告诫他们待人接物应该谦和有礼。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在文学作品中,不止是山水花木、不止是人物房舍可以_____,_______:人的主观世界。
人的情感、思绪,也可以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___,成为心理的图画,也就是所谓的情感之境、思想之象。
①被展现②构成境、象③得到清晰地再现④成为笔下的境、象A.①②④③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1.(1)起舞弄清影(2)金石可镂劝学(3)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2.(1)A (2)B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6分)①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进入2018年,很多人有一种感觉,世界似乎被卷入了反全球化的浪潮。
曾经的人类大同样板工程“欧盟”和“欧元区”则陷入了乱局;难民涌入的外部刺激,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计算欧盟崩溃的时间点。
上海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doc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校名姓名,准考证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_________·潼关怀古》)(3)杜甫《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设想将来夫妻重聚的感人情景。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王遭到误解猜忌后,借诗句表明心迹,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2分)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C.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一个社会的心灵,当然只能反映在人的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者不难从中看出并把握时代的脉搏。
①然正如滴水可见太阳②任何个人的观感都有其个别性③个人的观感也可以反映所谓时代精神A.③①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②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人皆有错(节选)[美]刘易斯·托马斯①错误就深藏在人类思维的基础之中,像根瘤那样滋养着整个结构。
要不是我们具有犯错误的能耐,我们决做不成任何有用的事情。
我们是生来就要犯错误的,编好了码犯错误的。
②常言道,我们在“尝试和出错”之中学习。
我们为什么总是这么说呢?为什么不说“尝试和搞对”或“尝试和获胜”呢?老话这么说,是国为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就是这样的。
2019学年上海普陀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上海普陀高三语文一模试卷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1分)(2)“叹年来踪迹,?”出自柳永的《》。
(2分)(3)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中虚写故乡景物的句子是“,”。
(2分)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某班级同学编了一本描写自然山水的文集,以下内容适合用作广告语的一项是()。
(2分)A.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B.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C.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D.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2)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
(3分)A.小组讨论时,小王说:“大家畅所欲言,抛砖引玉,给我很多启发”。
B.阅读交流时,小孙说:“我有两个问题不理解,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C.同学捐款后,小李说:“感谢大家响应号召,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D.同学发言后,小赵说:“大家应该向你学习,谈出自己的一得之见”。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
(16分)非虚构写作在中国兴起的多维因素①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在我国快速发展,佳作频现,媒体热捧,读者欢迎,掀起了一股浪潮。
②所谓“非虚构写作”指的是一种基于“事实”的文学创作活动,它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反映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与虚构性写作基于“想象”的特点不同,非虚构写作是围绕“采访”建构“真实性”。
真实事件、真实经历、真实体验是非虚构写作的基本要求。
③严谨的非虚构写作活动要求写作者要有细致扎实的采访过程。
为了写作《像我这样的黑人》,霍华德•格里芬乔装成黑人进行浸入式体验,甘冒危险乘坐公共汽车穿越密西西比州等种族主义倾向较严重的区域。
为了写作《出梁庄记》,梁鸿跟踪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跑遍全国十一个省市,访谈了340余人,把他们在城市的居住地、工作地都一一记录下来。
④非虚构作品与虚构文学有不同的阅读价值,后者偏向超越与审美,前者重在挖掘社会历史真相。
从近年来全球媒体的非虚构写作实践来看,非虚构写作者重视宏大叙事下忽略的一些边缘题材,喜欢写作主流媒体忽视的焦点,例如不被广泛关注的社会底层、边缘人物等。
2019普陀高三语文一模【附答案】
2019普陀高三语文一模【附答案】②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既指经济全球化,又包括文化、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的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的自由流动,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文化全球化则是指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政治全球化则是指国际组织和政治力量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作用,促进了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
社会全球化则是指人口流动、移民、城市化等社会现象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影响,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多元化和交流。
③全球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方面,一些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的控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掠夺和剥削,导致贫富差距加剧和社会不公。
在文化全球化方面,一些国家的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通过全球化的传播,使得本土文化逐渐消失,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
在政治全球化方面,一些国际组织和大国的干预,导致国际关系紧张和冲突不断。
在社会全球化方面,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等现象,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
④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许多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方面,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的投资和合作,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在文化全球化方面,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
在政治全球化方面,国际组织和大国的合作,促进了全球治理和国际和平。
在社会全球化方面,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等现象,也带来了人口红利和城市化红利,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本文主要讲述了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和挑战。
4.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促进全球治理和国际和平、带来人口红利和城市化红利;挑战包括贫富差距加剧和社会不公、本土文化逐渐消失和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国际关系紧张和冲突不断、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
2019普陀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2018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2018.12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1分)(2)“锲而不舍,”出自荀子的《》。
(2分)(3)《登楼》中借眼前古迹委婉抒怀的两句是“,”。
(2分)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同桌在市辩论赛复赛中未能晋级,小李安慰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 小吴明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道理之后,不再随意跟风指责他人。
C. 小方读了伟人传记,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对伟人德行的赞叹。
D. 老王教导子女“敬人者,人恒敬之”,告诫他们待人接物应该谦和有礼。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在文学作品中,不只是山水花木、不只是人物房舍,可以,;人的主观世界,人的情感、思绪,也可以,从而,成为心理的图画,也就是所谓的情感之境、思想之象。
①被展现②构成境、象③得到清晰的再现④成为笔下的境、象A. ①②④③B. ③④①②C. ④③②①D. ②①③④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6分)①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进入2018年,很多人有一种感觉,世界似乎被卷入了反全球化的浪潮。
曾经的人类大同样板工程“欧盟”和“欧元区”陷入了乱局;难民涌入的外部刺激,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计算欧盟崩溃的时间点。
难道历史真的要走向一个拐点,重回那民族国家严守各自的堡垒,相互提防甚至对抗的时代?②很多时候,对未来的迷茫和悲观,只是由于你站的位置还不够高,视野还不够广,就如一些人因为局部地区的战火纷飞就感叹人类暴力爆发,而一本数据丰富、逻辑严密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著)就让他们闭嘴。
精品 :【区级联考】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 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2018.12一、积累运用(10 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1)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2)“锲而不舍,______”出自荀子的《_____》。
(3)《登楼》中借眼前古迹委婉抒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
【答案】(1). 起舞弄清影(2). 金石可镂(3). 劝学(4). 可怜后主还祠庙(5). 日暮聊为梁甫吟【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镂、祠、甫。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按题目要求选择。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同桌在市辩论赛复赛中未能晋级,小李安慰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 小吴明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道理之后,不再随意跟风指责他人。
C. 小方读了伟人传记,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对伟人德行的赞叹。
D. 老王教导子女“敬人者,人恒敬之”,告诫他们待人接物应该谦和有礼。
【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得体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熟知名句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准确选择。
精品 :【区级联考】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2018 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2018.12一、积累运用(10 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1)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2)“锲而不舍,______”出自荀子的《_____》。
(3)《登楼》中借眼前古迹委婉抒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按题目要求选择。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同桌在市辩论赛复赛中未能晋级,小李安慰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 小吴明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道理之后,不再随意跟风指责他人。
C. 小方读了伟人传记,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对伟人德行的赞叹。
D. 老王教导子女“敬人者,人恒敬之”,告诫他们待人接物应该谦和有礼。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在文学作品中,不只是山水花木、不只是人物房舍,可以,;人的主观世界,人的情感、思绪,也可以,从而,成为心理的图画,也就是所谓的情感之境、思想之象。
①被展现②构成境、象③得到清晰的再现④成为笔下的境、象A. ①②④③B. ③④①②C. ④③②①D. ②①③④二、阅读(70 分)(一)论述类文本①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进入2018年,很多人有一种感觉,世界似乎被卷入了反全球化的浪潮。
曾经的人类大同样板工程“欧盟”和“欧元区”陷入了乱局;难民涌入的外部刺激,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计算欧盟崩溃的时间点。
难道历史真的要走向一个拐点,重回那民族国家严守各自的堡垒,相互提防甚至对抗的时代?②很多时候,对未来的迷茫和悲观,只是由于你站的位置还不够高,视野还不够广,就如一些人因为局部地区的战火纷飞就感叹人类暴力爆发,而一本数据丰富、逻辑严密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著)就让他们闭嘴。
同样,关于人类未来的走向,我们有必要梳理人类发展更漫长的历程,去发掘其中的规律。
荣获2018年美国考古研究所霍尔顿图书奖的《第五次开始》作者罗伯特•L.凯利告诉我们,在人类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后,即将迎来第五次开始。
上海市普陀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上海市普陀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1分)(2)“锲而不舍,”出自荀子的《》。
(2分)(3)《登楼》中借眼前古迹委婉抒怀的两句是“,”。
(2分)【分析】此题考查了名句默写。
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
二是注意难写字。
【解答】故答案为:(1)起舞弄清影(重点字:清)(2)金石可镂劝学(重点字:镂)(3)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重点字:聊)【点评】《劝学》(选自《荀子》)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同桌在市辩论赛复赛中未能晋级,小李安慰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019-2020学年上海市普陀区沙田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上海市普陀区沙田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居民消费主要为满足温饱;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是结婚必备的“三大件”;9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新三件”渐成生活标配;进入21世纪,智能家电、汽车消费越来越普遍;近年来,人们的“购物车”越来越丰满了,里面除了有曾是“主角”的食品、衣服之外,文化、旅游、健身等也成为重要选项,折射出我国消费的变迁。
实际上,悄然而变的不只是消费,产业亦是如此,大量企业都在随市场需求而创新求变、转型发展。
然而,整体来看,无论是消费,还是产业,都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特别是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公共服务消费是我国消费领域存在的短板,特别是在高质量医疗、养老、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供给不足,大量三甲医院、高等院校等优质公共服务和消费品集中在大城市。
解决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平衡问题,保障消费的均衡性等性,需要下大功夫。
(摘编自刘坤《消费“富矿”亟待产业来“挖宝”》)材料二:近年来,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居民购买力提升,物质生产日渐丰裕,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食品供给实现从匮乏到富足的转变,已经全面超越吃饱饭的初级阶段,向着品质消费的阶段大踏步迈进。
如今,很多人不再操心填饱肚子的问题,而是对食品的要求愈发严苛,对食品安全的容忍度降低。
消费升级不仅是简单的零售领域,也倒逼农业种养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由此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包括大米等主食以及蔬菜、瓜果、肉类等。
显然,消费升级是一个指挥棒,其发挥了市场引导作用,促使整个产业链转变方向,由单纯的追求产量,逐渐转向追求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显然,这是一种良性的发展模式,具有更持久的发展潜力,亦会构建消费者和商家、社会的多赢格局。
2019年上海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2018.12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1分)(2)“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出自荀子的《_________》。
(2分)(3)《登楼》中借眼前古迹委婉抒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同桌在市辩论赛复赛中未能晋级,小李安慰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小吴明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道理之后,不再随意跟风指责他人。
C.小方读了伟人传记,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对伟人德行的赞叹。
D.老王教导子女“敬人者,人恒敬之”,告诫他们待人接物应该谦和有礼。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项是()。
(3分)在文学作品中,不只是山水花木、不只是人物房舍,可以______,_____;人的主现世界,人的情感、思绪,也可以_____从而______,成为心理的图画,也就是所谓的情感之境、思想之象。
①被展现②构成境、象③得到清晰的再现④成为笔下的境、象A.①②④③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6分)①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进入2018年,很多人有一种感觉,世界似乎被卷入了反全球化的浪潮。
曾经的人类大同样板工程“欧盟”和“欧元区”陷入了乱局;难民涌入的外部刺激,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计算欧盟崩溃的时间点。
难道历史真的要走向一个拐点,重回那民族国家严守各自的堡垒,相互提防甚至对抗的时代?②很多时候,对未来的迷茫和悲观,只是由于你站的位置还不够高,视野还不够广,就如一些人因为局部地区的战火纷飞就感叹人类暴力爆发,而一本数据丰富、逻辑严密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著)就让他们闭嘴。
浙江省普陀区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试卷
浙江省普陀区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 (6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现代文阅读《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
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
“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
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
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
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
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
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
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
2019.12普陀1试卷一模
2019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2019.12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1分)(2)“叹年来踪迹,?”出自柳永的《》。
(2分)(3)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中虚写故乡景物的句子是“,”。
(2分)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某班级同学编了一本描写自然山水的文集,以下内容适合用作广告语的一项是()。
(2分)A.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B.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C.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D.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2)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
(3分)A. 小组讨论时,小王说:“大家畅所欲言,抛砖引玉,给我很多启发”。
B. 阅读交流时,小孙说:“我有两个问题不理解,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C. 同学捐款后,小李说:“感谢大家响应号召,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D. 同学发言后,小赵说:“大家应该向你学习,谈出自己的一得之见”。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6分)非虚构写作在中国兴起的多维因素①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在我国快速发展,佳作频现,媒体热捧,读者欢迎,掀起了一股浪潮。
②所谓“非虚构写作”指的是一种基于“事实”的文学创作活动,它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反映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与虚构性写作基于“想象”的特点不同,非虚构写作是围绕“采访”建构“真实性”。
真实事件、真实经历、真实体验是非虚构写作的基本要求。
③严谨的非虚构写作活动要求写作者要有细致扎实的采访过程。
为了写作《像我这样的黑人》,霍华德•格里芬乔装成黑人进行浸入式体验,甘冒危险乘坐公共汽车穿越密西西比州等种族主义倾向较严重的区域。
为了写作《出梁庄记》,梁鸿跟踪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跑遍全国十一个省市,访谈了340余人,把他们在城市的居住地、工作地都一一记录下来。
2019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积累运用1.按题目要求填空。
(1)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2)“锲而不舍,______”出自荀子的《_____》。
(3)《登楼》中借眼前古迹委婉抒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
【答案】 (1). 起舞弄清影 (2). 金石可镂 (3). 劝学 (4). 可怜后主还祠庙 (5). 日暮聊为梁甫吟【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镂、祠、甫。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按题目要求选择。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同桌在市辩论赛复赛中未能晋级,小李安慰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小吴明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道理之后,不再随意跟风指责他人。
C.小方读了伟人传记,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对伟人德行的赞叹。
D.老王教导子女“敬人者,人恒敬之”,告诫他们待人接物应该谦和有礼。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在文学作品中,不止是山水花木、不止是人物房舍可以_____,_______:人的主观世界。
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1. (6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于周五发布,引起了全球的强烈反响。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电信巨头创建的操作系统技术先进,具有逐步建立自身生态的强大增长力量。
它的诞生为全球运营系统模式的永久性变革拉开了帷幕。
②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
它有四个特点:分布式架构,自然流畅性,内核安全性和生态共享。
分布式架构可以灵活地适应整个场景的丰富终端形式,可以支持各种不同的设备,包括大屏幕、手机、PC等,可以灵活地部署,对应不同的设备。
③过去几年的进展证明了华为能够走在技术领域的最前沿。
今天华为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中国的整体技术环境和市场支持力,都比华为从落后跟着走一直冲到5G领先位置那个阶段强了一大截。
鸿蒙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迫切需要。
鸿蒙将为国内软件的全面崛起产生战略带动和刺激。
④美国打压华为对鸿蒙问世起到了催生作用。
鸿蒙问世无疑是被美国“逼”出来的,而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施压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趋势。
中国整个社会已经下定决心,自主开发核心技术。
鸿蒙是时代的产物,它代表了中国高科技必须实现的战略突破。
这是中国解决许多“卡脖子”问题的一个带动点。
鸿蒙与Apple和Android操作系统相比无疑正处于建设自身生态的早期阶段,但毫无疑问,它将很快在中国站稳脚跟,逐步走向全球。
鸿蒙的技术非常先进,虽然中国的超级市场需要大量的内部协调,但这个市场通常会为新的操作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不会是一个悬念。
⑤一旦形式势促使鸿蒙安装在华为的全系列产品中,华为手机的销量将在短时间内下滑,但这种暂时性的损失将带来华为的进一步崛起,以及中国操作系统和软件产业回归的全面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高三语文试卷2018.12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1分)(2)“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荀子的《_________》。
(2分)(3)《登楼》中借眼前古迹委婉抒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同桌在市辩论赛复赛中未能晋级,小李安慰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小吴明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道理之后,不再随意跟风指责他人。
C.小方读了伟人传记,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对伟人德行的赞叹。
D.老王教导子女“敬人者,人恒敬之”,告诫他们待人接物应该谦和有礼。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在文学作品中,不止是山水花木、不止是人物房舍可以_____,_______:人的主观世界。
人的情感、思绪,也可以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___,成为心理的图画,也就是所谓的情感之境、思想之象。
①被展现②构成境、象③得到清晰地再现④成为笔下的境、象A.①②④③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1.(1)起舞弄清影(2)金石可镂劝学(3)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2.(1)A (2)B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6分)①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进入2018年,很多人有一种感觉,世界似乎被卷入了反全球化的浪潮。
曾经的人类大同样板工程“欧盟”和“欧元区”则陷入了乱局;难民涌入的外部刺激,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计算欧盟崩溃的时间点。
难道历史真的要走向一个拐点,重回那民族国家严守自己“想象的共同体”,相互提防甚至对抗的时代?②很多时候,对未来的迷茫和悲观,只是由于你站的位置还不够高,视野还不够广,就如一些人因为局部地区的战火纷飞就感叹人类暴力爆发,而一本数据丰富、逻辑严密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著)就让他们闭嘴。
同样,关于人类未来的走向,我们有必要梳理人类发展更漫长的历程,去发掘其中的规律,荣获2018年美国考古研究所霍尔顿图书奖的《第五次开始》作者罗伯特·L.凯利告诉我们,在人类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后,即将迎来第五次开始。
这一次,人类可以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
③作者将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技术的开始、文化的开始、农业的开始、国家的开始。
这种划分方式,强调具有动态感的“开始”,强调的是人类历史时间线的“点”,让我们回到历史的关键节点,去探索人类历史动态的前进过程。
④使用工具,使我们与兽类彻底区分开来;文化,让我们得以交流,结成社群,进而形成共同的记忆和意识;农业诞生,自此人类不再居无定所,得以定居,得以产生“剩余”产品,进而产生阶层和阶级;终于,我们熟悉的历史阶段来临,国家得以产生,它更高效地组织生产,庇护具有共同文化和记忆的国民,也制造了压迫和国家间更具毁灭性的战争。
⑤有趣的是,回看历史,国家往往是一个基本的记忆展开单位。
比如中国史,朝代更迭是叙事的主基调,而深入一个朝代,帝王来去又常常是叙事的主线,为何如此?笔者以为,一方面是因为人类记忆最深刻的阶段,正是第四次开始后的阶段,史料更丰富,更有延续性;另一方面,在于我们如今依然处于第四次开始后的阶段,依然习惯性地以国家为切入点去思考历史。
⑥本书作者是考古学家,因而更关注历史本身。
我们回看历史,常基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投射历史,从而存在曲解的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研究中,常常强调要站在当时人角度看问题的原因。
在这方面,作者凯利这样的考古学家却有着先天“优势”,因为他考察的对象是客观实体,是未经前人“加工”的素材,从而可以科学的方式去考察分析。
虽然其中一些对历史逻辑的模拟带有主观性,但总的来说,还原历史的概率大大增加。
⑦凯利在本书第二章“考古学家如何思考”中,介绍了其工作和思考方式。
这一章看似是个人总结,却是后续介绍人类历史的重要铺垫,增强了后文叙事的力量,因为它描述的就是考古学家剖析历史不一样的力量。
比如,他介绍考古学家面对著名的“奥茨”原始人遗体时追根溯源的方式,展示了考古学家的工作过程,这既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⑧考古学家独特的工作和思维方式,使凯利对人类社会有了新的思考。
在对未来的展望中,凯利提出了他乐观的预期,那就是“第五次开始”。
国家为主体的历史运作方式加快了人类进步的效率,为我们带来了生活的提升;与此同时,其弊端也不断涌现。
⑨我们需要新的开始。
在凯利看来,这一次,与此前我们常常被历史进程推着走不同,人类已经有了更多主动改变世界的可能。
跨越国家定义的全球化,将在第五次开始中扮演重要力量,互联网提高了信息流转的速度和广度,如今一个中国青年可能和美国人一样听着阿黛尔的新歌,这只是全球文化交流的一个注解而已,其背后则体现了人类全球化交流和协作的力量。
这将推动人类的进化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⑩凯利的寄望在今天似乎有些让人难以信服。
毕竟,全球范围正在因为贸易产生争端,区域联合的范本欧盟也显得岌岌可危。
但是,人类历史的进化从来不是单线的,当年欧洲发起一波全球化贸易过程的时候,伴随的是血腥的殖民化过程。
而如今的全球化过程已然理性许多,利益最大化已成为一个可以协商的过程,而非暴力的开始。
这体现的正是凯利对人类社会的信心:“人类现在已经拥有改造世界的能力”,“我们有自我教育的历史”,前者让人类具备了沿着进化轨道继续高速发展的可能,后者让我们在伦理和道德上不会偏离轨道太远。
⑪凯利是技术乐观主义者,他让我们相信,人类将利用自己的技术更好地改造世界。
凯利还是人类道德底线乐观主义者,他不相信诸如人工智能的技术,最终会导致大面积失业,成为阶级对抗的“自毁”路径。
⑫“第五次开始”,已经开始。
我们对人类此前历史积淀的技术和伦理充满信心。
这一次,我们将走得更远,走向人类更好的目标。
3.对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用类比论证,证明《第五次开始》和《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一样数据丰富、逻辑严密。
B.用对比论证,证明那些“因为局部地区的战火就以为人类暴力爆发”的观点必须批评。
C.用引证,证明整体来看,人性中的善要远大于恶,因此人们对未来应抱有足够的信心。
D.用例证,证明人们不能仅仅根据个人对局部现象的直观感受就作出对人类的悲观判断。
4.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5.根据文中信息,简要介绍《第五次开始》这本书(80字左右)。
(4分)6.以下题目中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3分)A.我们需要新的开始——以《第五次开始》为例B.考古学家如何思考?——以罗伯特•L.凯利为例C.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读《第五次开始》D.洞察人类历史的力量——评《第五次开始》7.在第⑧—⑪段中,呈现了凯利对未来乐观的预期。
请对凯利的这种观点作评析。
(4分)3.D4.承接上文对“国家的开始”是“我们熟悉的”阶段的介绍;证明人们回看历史常以国家为基本的记忆展开单位;从前人史料影响和自身惯性思维两个角度挖掘人们难以摆脱国家视野的原因;暗示当前“反全球化”浪潮出现的根源;与下文凯利以考古学的方法进行更宏观和客观的科学研究形成对比;为证明凯利的思考更接近历史发展的真相作铺垫。
(答案必须包含对本段内容的概括、与下文关系的分析,答出3点即可)5.2018年美国考古研究所霍尔顿图书奖获奖作品。
作者罗伯特•L.凯利,考古学家。
该书阐述人类在技术、文化、农业、国家出现带来的四次前进后,将主动迎接全球化带来的第五个历史发展节点。
(作者姓名、身份或视角、书名内涵、曾获奖项,四点各1分)6.C7.凯利的观点1分+评析3分。
答案示例一:凯利认为,跨越国家定义的全球化将推动人类迈入新的更美好的历史发展阶段。
这一观点连通了当下与未来,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在当前全球范围因为贸易等问题产生争端的背景下,凯利乐观的预期能够给人们以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克服障碍的决心,启迪人们不应逆时代潮流而行,应该合作开创理想的未来。
答案示例二:凯利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将迎来历史上的第五次跨越式前进。
这种乐观的预期颇具鼓舞力,但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该观点完全建立在对人性的美好寄望的基础上,片面强调了发展中有利的一面而忽视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对历史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机缺乏足够的警惕,让人难以信服。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1题(15分)去老舍的家寻最美的菊花①汪曾祺说过:我在北京见过的最好的菊花是在老舍先生家里。
老舍先生每年要请北京市文联、文化局的干部到他家聚聚,一次是腊月,老舍先生的生日;一次是重阳节左右,赏菊。
②11月25号,北海公园菊展开张的日子,我骑着自行车去了老舍故居,想看看那个曾经菊花满地的小院。
从《当代》杂志西行,穿过后拐棒胡同、礼士胡同、报房胡同,12分钟就到了王府井北侧的丰富胡同19号。
③一个刚学过老舍课文《养花》的小学生,一大早从海淀赶过来,等着要看这个养花的院子。
他应该有点小失望,院中只有玉簪花和水葫芦的绿叶。
《养花》中提到某年夏天,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
全家几天都没有笑容。
这个事故现场应该在前院,已经被封闭成为办公区了。
④二门里的屏风非常别致,是那种适宜入画的木影壁。
⑤北京小院的木影壁不多,二门带木影壁的就更少了,结构精致色块搭配如此和谐别致的影壁全北京更是独一份,配上胡絜青手写的“福”字,小院的画意呼之欲出。
⑥北房三间加东西耳房,往来过各界的风云人物。
西耳房是老舍写作的地方。
院内南墙上的大屏幕刚好响起老舍女儿舒济的声音,说父亲自认是个“写家”,不是作家。
老舍认为生命无贵贱之分,自己与写账先生没什么分别,真正的写作就是要领略生命,解释生命,让作品充满生命的气息。
⑦院内北房前,两颗柿树正挂满果实,小灯笼般满树悬垂,蓝天下,映在青色的瓦垄和红色的挂檐板上,红中透金。
舒济前些日子告诉我:小院的菊花和丹柿最美,可惜现在只有红柿了。
她给我发了一张图,是工笔花鸟画大师于非闇画的,题款是:老舍家有菊花见丹柿满树亟图之非闇七十岁。
图中的柿子和眼前的果真是一样一样的。
⑧空中有丹柿,地上有菊花,小院的美是铺天盖地....的。
⑨叶浅予画的老舍种花图中,花草各异,高下不同,可惜更像是南方人的庭院,没有丹柿小院最美秋天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