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模板
新冠预检分诊流程图
护士第一时间报告医 务科、院感办主任,
电话:
门诊就诊
不得进入医院
安置于暂时隔离点
护士上报医务科、 院感办主任电话:
上报 XX 区疫情指挥部 XXX
预检分诊护士: 对预检分诊处及暂时隔离点环境
进行消毒、清洁、灭菌
XXX 医院 “新冠”预检分诊流程图
预检分诊处工作人员: 一级防护
就诊患者、陪人通道
员工、外来人员通道
1.扫验 XXX 一码通;2.测体温;3.询问流行病学史、有无中高风险疫区过往史
绿码
黄码
红码
体温正常
T≧37.3℃,伴咳嗽 打喷嚏,佩戴口罩
导诊台挂号登记 点
预检分诊及处置流程图(新冠)xxxxxxx
预检分诊及处置流程图(新冠)xxxxxxx 患者来院就诊
预检分诊点
无疫区及国外境外旅居史,普
佩戴口罩
14天内武汉返莞、
无健康码及绿码,持
黄码、红码者
无发热
无发热通门诊就诊
不伴流感样症状
携带健康绿码
测量体温、审核健康码
手
发热(腋下体温≥℃)
14天内有国外、境外、
湖北旅居史转镇疾控中心处理
询问发病前14天内有湖北、国外、
境外等疫区旅行史或居住史等。
无核酸检测结果有核酸检测结果14天内无疫区或新冠病例接触史
的发热患者
疑似病例,或不能排除传染性疾病的。
转上级医院检测
治疗
非呼吸道病人指引患者到XXX就
诊
做好患者信息登记、密接者的信息登
记
普通门诊救治
让患者在隔离区等候定点收治医院
救护车转运就诊
对可能污染的空气、地面、物体表面
及使用的医疗用品等进行终末消毒。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适用于有发热、肠道门诊但无传染病房的医疗机构)医院预检分诊制度(1)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院根据要求设立专门的预检分诊处。
预检分诊室应当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2)分诊人员由经验丰富、判断力强、处置果断的人员担任。
工作认真,服务热情,预检分诊迅速、准确,及时发现危重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抢救。
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
(3)对于突发群体性伤害、中毒和烈性或新发传染病,按照“快速分诊、分级处理”原则对病员进行分诊并及时向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汇报。
(4)接“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对不同病情送至不同地方救治:危重病人至抢救室,普通病人至普通诊室。
发现传染病要立即隔离,并做好消毒和疫情报告。
(5)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预检,应当仔细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6)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临床观察医院或定点收治医院就诊,并对病员采取防止传播扩散措施和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同时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
(7)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8)本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或指定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9)预检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10)疑似或临床确诊传染病病人转走后要及时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更换帽子、防护口罩及工作服后方可重新接诊下一个病人,运送病人的车辆、担架等要进行消毒,随车驾驶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预检分诊流程图(修改版)
岑巩九洲医院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标准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3、报告病种:甲种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曲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诊、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等。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看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时,也应及时报告。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就于12、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爆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病报告卡。
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簿,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
图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患者来院就诊
预检分诊处测量体温
发热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
感染科门诊医师排查
非传染病患者确诊、疑似传染病患者
普通门诊就诊住院或门诊(居家)隔离治疗
及时报告县疾控中心
广丰县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
门诊部预检分诊站
(门诊大堂测体温处)
询问发热病史及症状体征
发热病人
预检分诊点询问发热病史、有无外出或接触史
体温38℃以下 38℃以上伴有流感样症状普通门诊为病人及陪人戴口罩
护士护送病人到急诊科诊治进行交接班
做好预检分诊处环境的消毒、清洁
广丰县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患者来院就诊
预检分诊处测量体温
发热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
感染科门诊医师排查
非传染病患者确诊、疑似传染病患者普通门诊就诊住院或门诊(居家)隔离治疗
按时限报告区疾控中心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
门诊部预检分诊站
(门诊大堂测体温处)
询问发热病史及症状体征
发热病人
预检分诊点询问发热病史、有无外出或接触史
体温38℃以下 38℃以上伴有流感样症状普通门诊为病人及陪人戴口罩
护士护送病人到急诊科诊治进行交接班
做好预检分诊处环境的消毒、清洁
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
来院病人及陪同人员
预检分诊处测体温
(给呼吸道感染病人发放口罩、检查X线)普通门诊就诊感染疾病科门诊医生进行排查
排队传染病的病人医学留观病人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的病人留在医院指定地点定点医院
解除观察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的病人回家转至其他病房留院继续治疗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预检分诊流程图(修改版)
岑巩九洲医院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标准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3、报告病种:甲种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曲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诊、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等。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看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时,也应及时报告。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就于12、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爆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病报告卡。
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簿,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流程图1
一、预检分诊流程导医台、挂号室分诊普通门诊就医门诊医生、护士预检非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传染病人陪护者感染科预检、就诊医学观察、防护措施非住院者需要住院者转感染科住院治疗门诊治疗首诊医生医护卫生知识指导或发健康教育处方对就医环境消毒处理二、传染病人就诊转诊流程导医台、挂号室分诊门诊医生、护士预检传染病患者感染性疾病科就医非住院者需要住院者转感染科住院治疗或传染病专科医院治疗门诊治疗首诊医生医护卫生知识指导或发健康教育处方对就医环境消毒处理三、传染病报告卡传递流程首诊医生诊断患者为传染病时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登记传染病登记簿报告卡,首诊医生将传染病报告卡立即送交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员收到各科室的传染病报告卡后,认真审核报卡质量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员核实无误后,登记报告卡收录卡登记簿和传染病登记簿预防保健科专职人员按时限实行网络直报网络直报结束后,立即进行纸质报告卡与网络报告卡逐项核对每天浏览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将流调修改后的报告卡及时在报告卡备注栏中注明四、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递流程首诊医生发现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立即报告预防保健科物业处、安全保卫科门诊部住院观察确诊、转院急救箱车辆物资、设备无菌物品特检、放射科药房、检验消毒隔离院感科院感科实行死亡网络直报,是传染病者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第一联预防保健科保存一张并登记第二联送市疾病控制中心第三联交死者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