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案)昆虫学案
昆虫科学教案范本10份
昆虫科学教案范本10份昆虫科学教案 1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昆虫的食物。
2.了解昆虫的动作姿态。
3.在活动中锻炼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几种常见昆虫的食物图卡数张,如花(蜜、粉)、小虫或食物碎屑灯。
活动过程:拿出昆虫图卡,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这些昆虫的动作姿态是怎么样的呢?鼓励幼儿模仿其动作。
这些昆虫*时吃的食物是什么?(如蜜蜂和蝴蝶吃花蜜、蚂蚁吃食物碎屑、蚱蜢吃小虫等)若幼儿不知道,教师可以加以提示玩游戏“昆虫运动会"__昆虫王国将邀请小朋友参加昆虫运动会。
介绍游戏的玩法:教室(运动场)的两端分别是起点和终点,在终点放置昆虫食物图卡。
将幼儿分成数队,如蜜蜂队、蚱蜢队、蚂蚁队,请幼儿戴上头套。
哨音开始,各队第一位幼儿模仿所扮演的昆虫动作,走到终点,并找到该昆虫所吃的食物图卡带回起点,然后下一为幼儿戴上头套出发。
按照此方式活动直到所有幼儿都轮完,最先轮完的一组获得优胜。
若幼儿有兴趣,该游戏可多次重复。
昆虫科学教案 2一、教学目标:通过捕捉、观察各种昆虫,使幼儿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与活动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准备: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个。
三、教学过程:(一)捕捉昆虫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
将捕到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
分类放在容器中。
(二)昆虫运动会将幼儿捕捉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1、将会跳的虫子放在大纸盒子内,比一比谁跳得高。
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昆虫的前腿与后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昆虫跳得高,有的跳不高?2、将会爬的虫子放在桌子(或地板)上,比一比谁爬的快。
用火柴盒做小车,套在昆虫的身上,比比谁拉得动,谁的力气大。
让幼儿观察这些昆虫的身体和腿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会跳?3、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
注意观察它们的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飞。
4、将昆虫放到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害怕水?5、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样翻身。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5.12.2 昆虫11
教学设计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二节昆虫初一生物第二节昆虫教学设计(1课时)知识目标:1、列举常见的几种昆虫,并说出它们的形态特征;2、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1、通过ipad教学进行小组讨论和活动,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2、在对昆虫图片资料查询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蝗灾),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2、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引导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培养创新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节重点:观察蝗虫并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本节难点:观察蝗虫,绘制蝗虫结构简图。
三、课前准备(1)、收集昆虫的相关资料(2)、全班分组,每6人一组,组长分配组员任务(3)、材料准备:小组活动单,ipad四、学情分析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ipad等电子产品,把ipad 和学生的学习相联系,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体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七年级学生对探索昆虫世界充满了兴趣,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获得更多有关昆虫的知识。
经过七年级一学期关于探究实验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以小组讨论方式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以及查阅资料、整合资料,并且把自学内容表达出来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开始形成人文情怀,并开始形成主人翁精神,已经开始关注社会问题。
五、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2、小组互助学习法3、ipad教学法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在鸟类飞向天空之前,地球上就已经出现了一类会飞的动物,它们就是昆虫。
昆虫的飞行比鸟类早了1亿年,是地球上最早的飞行家。
播放视频《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
过渡:通过亿万年的进化,昆虫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昆虫家族拥有100万种以上的生物,占整个已知动物的五分之四。
同学们你们了解昆虫吗?下面我们来调查:以下动物哪些是昆虫?2、昆虫小调查(通过ipad发送图片给学生机,并投票:是或不是昆虫。
初中生物昆虫的教案
初中生物昆虫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2. 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昆虫;
3. 能够描述昆虫的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教学难点:昆虫的分类
教学准备:
1. 昆虫标本和图片;
2. 显微镜;
3.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展示昆虫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昆虫的特点;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二、讲解昆虫的特点(10分钟)
1. 通过幻灯片介绍昆虫的特点,如六条腿、有翅膀等;
2. 学生跟读重点内容,理解昆虫的共同特点。
三、讲解昆虫的分类(15分钟)
1. 通过幻灯片介绍昆虫的分类标准,如鞘翅目、半翅目等;
2. 展示几种常见昆虫的图片,让学生尝试分类;
3.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种类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四、小结(5分钟)
1. 归纳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2. 强调昆虫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带一只昆虫标本或图片,用课上学习的知识分类并描述其特点;
2. 阅读相关知识,写一篇关于昆虫的文章。
板书设计:
主题: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特点:六条腿、有翅膀
分类:鞘翅目、半翅目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昆虫的特点和分类,让学生初步了解昆虫的基本知识。
未来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深入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七年级生物下册 5.12.2 昆虫学案 苏科版
第2节昆虫【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列举常见的几种昆虫,并说出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与同学合作完成对蝗虫(蚂蚱)的观察。
在对昆虫图片资料交流过程中,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学习重点】观察蝗虫的外行特征,概述其特点。
【学习难点】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知识梳理】1.蝗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体表坚硬,具有外骨骼。
2.蝗虫具有三对足,后足比较发达,适于跳跃。
蝗虫具有两对翅。
3.蝗虫的头部有复眼、单眼、触角、口器等结构,单眼3 个,复眼1 对。
单眼仅能感光,复眼是视觉器官。
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功能。
4.蝗虫依靠气管呼吸。
5.如果给你一个不知名的小动物,你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它是不是昆虫?请说出下列小动物是不是昆虫。
天牛(是)蝴蝶(是)蜻蜓(是)螳螂(是)蜜蜂(是)家蚕(是)蝉(是)蜘蛛(不是)【自我检测】1.昆虫的主要特征是:昆虫的身体外有一层坚韧的外骨骼,可以支撑身体和保护体内的各种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胸部有 3 对足和 2 对翅。
2.蝗虫和其他昆虫一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3.蝗虫对农业危害极大,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变化,也给蝗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4.《昆虫记》是由一位生物学家经过40多年的努力写成的,这位生物学家是( D ) A.达尔文 B.袁隆平 C.虎克 D.法布尔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C )A.蝉 B.天牛 C.蜘蛛 D.蝴蝶6. 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是( C )A.鱼类 B.鸟类 C.昆虫 D.爬行类。
初中生物昆虫的特征教案
初中生物昆虫的特征教案
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特征,并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昆虫。
教学内容:
1. 昆虫的特征:六条腿、有一对触角、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有一对复眼等。
2. 昆虫的分类:按翅的性质分为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直翅目;按口器性质分为鞘翅目、膜翅目和直翅目。
3. 不同种类昆虫的特征:比如蝴蝶有彩色的鳞翅,蚂蚁有明显的腰节等。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昆虫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昆虫的兴趣。
2. 介绍昆虫的特征:讲解昆虫的六条腿、触角、复眼等特征,并通过图示让学生理解。
3. 分类讲解:根据不同翅和口器的特征,讲解昆虫的分类。
4. 练习: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实际昆虫标本,识别不同种类昆虫的特征。
5. 总结:与学生一起总结昆虫的特征以及不同种类昆虫的识别方法。
6. 拓展:带领学生去校园或家附近的公园,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昆虫的特征。
评估方式: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回答问题和分类练习的情况来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昆虫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教学反思: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昆虫,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昆虫的特征,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保护昆虫,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2节 昆虫 教案
《第2节昆虫》教案教学思想《生物课程标准》中强调:“生物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每种生物具有能够适应环境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同时《课标》指出,生物科学不仅是对众多事实和理论的描述,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可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确定教学目标。
选择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为学生“学会学习”提供条件,逐步养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列举常见的几种昆虫,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与同学合作完成对蝗虫的观察。
情感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观察蝗虫的活动中,学生体验到他们在学习中不是孤立的,而是交流合作的。
(2)通过本节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关注生命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观察蝗虫,并且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观察蝗虫。
教法、学法分析(一)教法分析本节课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下,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设问法、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讨论分析法、课堂练习法。
(二)学法指导本课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新知识。
分组合作对知识进行探究、观察、思考、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知识。
使学生能够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中,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后记本节课教师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把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理念与课堂教学设计融为一体。
课堂上,教师设置的问题具有层次性,目的是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活动。
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活动空间。
【学案】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4.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教材9-12页,自主完成以下问题: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家蚕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2)发育:家蚕的一生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称为______。
除了家蚕以外,_______________等昆虫也采用这种发育方式。
2.蝗虫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蝗虫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育:蝗虫的一生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称为___________。
除了蝗虫以外,______等昆虫也采用这种发育方式。
与成虫相比,蝗虫的若虫身体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发育成熟,仅有_______,能够跳跃,称为________,若虫经过________次蜕皮,不经过________期,发育成成虫。
3.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1)相同点:都属于__________发育。
(2)不同点:完全变态发育经历4个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3个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
【课内探究】1.若只有雌性或雄性的成虫,蝗虫能进行有性生殖吗?2.为什么说雌雄昆虫的相互识别与昆虫的触角有关?3.为什么大旱之年易闹蝗灾?【效果评价】1.某同学在公园发现了一条绿色的“肉虫”,并把它放在了一个小盒里,带回了家。
过了几天,当他再打开盒子看时,发现“肉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七年级下生物:(《昆虫 》教学案
/
扩展课外知识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兴趣,给对昆虫真正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些继续学习的信息。
在线
测试
可当堂巩固,也可留着课后随时上网完成
巩固新知
学以致用,体现网络教学的优势。
获得对昆虫特征的初步结论
昆虫界有一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非常大,大家知道这种昆虫是……?
出示:蝗灾相关图片
回答几个相关小问题,从而引出要深入了解蝗虫的必要性。
出示:蝗虫的结构图片
结合下列问题观察:
①蝗虫的身体分为几部分?
②蝗虫的头部有哪些结构?胸部有哪些结构?
③单眼和复眼的数目各是多少?
④蝗虫有几对足,哪对足较发达,适于跳跃?
7、辩一辩:昆虫对人类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教学构想及目标:
知识目标:(1)列举常见的几种昆虫,并能说出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1)通过网络课件的学习完成对蝗虫的观察。
(2)在利用网络对昆虫资料搜集和学习中,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
息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目标: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蝗灾),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蝗虫并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能辨别一只未知的小虫是否是昆虫。
教学方法:
引导法、分析讨论法、观察法总结归纳法讲授法
所需设备:
网络教室、电子白板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否是昆虫导入本课。接下来认识法布尔的《昆虫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单介绍昆虫: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一种动物。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我们熟知的昆虫。今天我们走进昆虫的世界,学习相关昆虫的知识。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2 昆虫 教案
第5单元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二节昆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常见的几种昆虫,并说出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特征(2)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标:在昆虫图片资料查询交流过程中,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关注生命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观察蝗虫并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观察蝗虫【教材分析】本节是本单元最后一课,主要讲述可以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
这节课是对前面知识《鸟类》的补充,进一步阐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教材在最后介绍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目的是让学生对生物和人类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这样由易到难的教学安排,符合人的认识特点。
昆虫又是已知动物数量最多的种类,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
因此,《昆虫》一节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相关图片、视频制作课件,召集学生录制“观察蝗虫”的实验视频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昆虫的结构习性及与人类的关系【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进一步成熟,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本节有很多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缺乏感性认识,一些总结、分析性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根据生物《课标》和学生的实际,先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昆虫有哪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通过网上查找关于昆虫的资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另外将昆虫图片和观察蝗虫实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下,我将采用设问法、讨论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课前热身:欣赏歌曲《萤火虫》复习巩固:鸟类适宜空中飞行的特征质疑:你们知道空中飞行的动物,除了鸟类外,还有一类是什么吗?昆虫有哪些特点,如何辨别?今天我们就来一块学习了解《昆虫》(引出课题并板书)欣赏美妙音乐复习回答思考并回答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温故知新,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新知学习一、五彩缤纷的昆虫昆虫的特征目标展示在自然界中,昆虫种类数量繁多,已知的种类有100万种以上,占整个动物总数的3/4。
昆虫生殖与发育生物教案
昆虫生殖与发育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生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2.理解昆虫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类型;3.掌握昆虫繁殖和发育的调控因素;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加强对生物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昆虫的生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2.昆虫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类型;3.昆虫繁殖和发育的调控因素。
三、教学重点1.昆虫生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的理解;2.昆虫发育过程和发育类型的区分。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介绍昆虫的生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以及昆虫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类型;2.视频展示:播放关于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3.实验演示:进行昆虫繁殖和发育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昆虫的生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30分钟)1.引入: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昆虫生殖的兴趣;2.提问:提问学生,昆虫的生殖方式有哪些?昆虫的生殖器官有哪些?并请学生回答;3.讲解:介绍昆虫的生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并重点讲解昆虫的交配方式和生殖器官的功能。
第二节:昆虫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类型(30分钟)1.提问:提问学生,昆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昆虫的发育类型有哪些?并请学生回答;2.讲解:介绍昆虫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类型,并重点讲解昆虫的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第三节:昆虫繁殖和发育的调控因素(30分钟)1.视频展示:播放昆虫繁殖和发育调控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调控因素;2.实验演示:进行昆虫繁殖和发育的实验,观察不同环境因素对昆虫繁殖和发育的影响;3.讲解:根据实验结果,讲解昆虫繁殖和发育的调控因素,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通过提问学生和引导讨论,查看学生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理解程度;2.实验报告: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3.小结测试:进行小结测试,检验学生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昆虫图片和视频资源;2.实验材料和设备。
初中生物昆虫教案
初中生物昆虫教案
目标:
1. 了解昆虫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昆虫的生存与繁衍方式。
3. 引导学生关注昆虫对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 引入昆虫的概念,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所知道的昆虫种类。
2. 展示一些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特点和生存方式。
二、探究
1. 介绍昆虫的结构特点,让学生用实验工具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探讨各部位的功能。
2. 组织学生进行昆虫观察活动,让他们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和食性。
三、整理
1. 引导学生总结昆虫的生存与繁衍方式,比较不同昆虫物种之间的差异。
2. 讨论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呼吁保护昆虫多样性。
四、拓展
1. 组织学生进行昆虫野外考察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昆虫的多样性和生态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设计并制作昆虫模型,展示给全班同学。
五、评价
1. 设计昆虫相关的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昆虫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给予积极反馈和建议。
结束语: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和关注昆虫这一重要物种,认识到保护昆虫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愿每个学生都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和尊重昆虫,共同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2 昆虫 教案 (1)
12.2 昆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蝗虫”实验,认识蝗虫结构和各结构功能2 归纳昆虫的主要特征3 举例说明昆虫与人类的利害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观察蝗虫的结构2 探究蝗虫的呼吸部位三、教学难点1 认识蝗虫的结构和功能2 探究蝗虫的呼吸部位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2 小组合作探究法3 实验法4 归纳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利用法布尔的《昆虫记》作为导入素材。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空中飞行的生物--鸟类,除了鸟类,空中飞行的生物还有哪一大类呢?【昆虫】---板书。
师:谈到昆虫,这本书大家读过吗?【出示ppt:法布尔先生的昆虫记】(读过: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没读过:没读过也没关系,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下:法布尔先生的昆虫记介绍了100多种昆虫的生活习性,比如:大刀螳螂、菜粉蝶、甲虫等。
他们有哪些共同特征呢?师:因为昆虫种类多、数量多并且分布非常广泛,无法一一研究,下面,我们就以法布尔先生笔下的灰蝗虫为代表,来研究昆虫的相关特征。
【---典型代表--蝗虫】师:关于蝗虫,同学们了解多少呢?生1:生2:过渡:除了几位同学的介绍,大家想不想与蝗虫近距离的接触?生:想。
师:我们应该如何与蝗虫相处呢?听一听它们的心声?师:语音?活动一:观察蝗虫师:接下来,在与蝗虫的交流中,大家要完成以下任务,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生:读任务。
(强调阅读书本和信息库内容)师:下面小组分工,完成活动单上的观察任务并做好记录,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汇报1时间到:在实验中,各小组遇到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结构没有观察到?生1:问题+结构生2:问题+结构师:下面环节中,请同学们积极参与,共同解决以上问题。
师:(1)蝗虫身体分为哪三个部分?(头、胸、腹)------生说。
【师板书:头、胸、腹】知识1:蝗虫的头部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师:头部有哪些结构,数量一样吗?哪一小组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
注:2个学生:生1投影展示结构和数量;生2负责在黑板上粘贴结构名称,默契配合。
七年级生物下册《昆虫》学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昆虫》学案苏教版第2节昆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列举常见的几种昆虫,并说出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特征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标:与同学合作完成对蝗虫的观察在昆虫图片资料查询交流过程中,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蝗灾),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蝗虫并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观察蝗虫时安排:1时教学过程:在自然界中,inset的家族非常兴旺发达,已记载的种类有100万种以上,占整个动物种类数的2/3。
(前布置学生收集昆虫的相关资料,上交流汇报,以便同学了解昆虫的特点和习性等。
)天牛、蝴蝶、蜻蜓、螳螂、蜜蜂、蝉……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和1个口器。
胸部有3对足和2对翅。
注意区分蜘蛛、蜈蚣等不是昆虫,要求知道什么样的动物属于昆虫,什么样的不属于昆虫。
讨论分析: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根据意见不同,将学生分组,以“昆虫有利还是有害”为主题进行简单辩论。
教师对辩论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中断,是为了接下来的程。
下面我们就以“蝗虫”为例,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昆虫。
学生2人一组,将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活蝗虫、放大镜、镊子、小蜡盘等。
如果捕不到蝗虫,用蝗虫的浸制标本,或模型,也可以用蚱蜢、螳螂、蜻蜓等来代替。
填写观察记录表:头部胸部腹部器官作用器官作用器官作用触角--前足--气门--单眼--中足--复眼--后足--口--翅膀--学生交流观察,讨论身体各部分的作用,教师总结指正:头部:触角-有触觉和嗅觉功能单眼-只能感受到光线,不能看东西复眼-真正的视觉器官口-取食器官(介绍关于昆虫的口器,种口器及代表昆虫)(蝗虫的咀嚼式口器)(蜜蜂的嚼吸式口器)(蝶的虹吸式口器)(蚊的刺吸式口器)(蝇的舔吸式口器)胸部:前足和后足-适于行走后足-适于跳跃翅膀-前翅坚韧,覆盖在后翅上,起到保护作用后翅很薄,适于飞行腹部:气门-气管的开口用于呼吸,蝗虫的呼吸器官你还熟悉其他的什么昆虫吗?请你跟大家介绍你熟悉的一种昆虫家蚕等给学生以肯定的评价在开始上的时候,我们简单讨论了昆虫跟我们人类的关系。
昆虫教案初中生物
昆虫教案初中生物
教学目标:
1. 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征和分类方法;
2. 掌握昆虫的基本分类,包括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等;
3. 能够观察、识别和分类常见昆虫。
教学内容:
1. 昆虫的特征:昆虫是一类具有头、胸、腹三个部分的节肢动物,有六足,身体被硬壳覆盖等;
2. 昆虫的分类:按照翅的特点可分为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直翅目等;
3. 常见昆虫的观察与分类:包括蚂蚁、蚊子、苍蝇等。
教学步骤:
1. 导入
引入昆虫的定义和特征,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
2. 授课
讲解昆虫的生物学特征和分类方法,介绍昆虫的不同类别;
3. 演示
观察并识别几种常见昆虫,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昆虫的分类特点;
4. 练习
让学生进行昆虫的分类练习,加深对昆虫分类方法的理解;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昆虫的生物学特征和分类方法的理解。
教学资源:
1. 昆虫标本;
2. 昆虫相关图片资料;
3. 显微镜。
评价方式:
1. 答题;
2. 实验报告;
3. 昆虫模型制作。
拓展活动:
1. 观察野外昆虫并进行分类;
2. 利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细胞结构;
3. 研究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科普知识昆虫自然科学教案
科普知识昆虫自然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分类、生活习性和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作用。
难点:昆虫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昆虫,让学生谈谈对昆虫的认识和了解。
然后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昆虫的多样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30分钟)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昆虫的外骨骼、体节、触角、复眼等。
然后介绍昆虫的分类,包括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等,并结合图片进行示范和讲解。
3. 昆虫的生活习性(30分钟)介绍昆虫的生活习性,包括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取食习性、繁殖方式等。
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4. 昆虫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作用(30分钟)介绍昆虫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作用,包括食物链中的地位、对农业的影响、对生态平衡的维护等。
通过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昆虫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昆虫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5. 拓展延伸(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昆虫观察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类周围的昆虫。
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小实验,观察昆虫的某一生活习性或行为。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生活习性以及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推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同时,要注重拓展延伸,让学生通过实际活动感受和体验昆虫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初中生物昆虫试讲教案
初中生物昆虫试讲教案教学内容:昆虫的特点与分类,包括昆虫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分类方法等内容。
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外部特征;2. 掌握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分类方法;3. 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和观察能力;4.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昆虫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和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昆虫的分类方法和昆虫学名的记忆。
教学准备:昆虫标本、显微镜、图片资料、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PPT展示一些常见的昆虫,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外部特征。
二、呈现(10分钟)1. 教师介绍昆虫的外部特征,并结合昆虫标本或显微镜展示给学生观察。
2.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外部特征,引导学生发现昆虫的特点。
三、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昆虫进行分类,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分类方法。
2. 带领学生分组进行昆虫的分类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分类的过程。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昆虫的分类方法和昆虫的生活习性。
2. 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巩固学生对昆虫知识的理解。
五、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他们收集到的昆虫标本或图片,并进行分享交流。
2. 引导学生思考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昆虫生态学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整理本节课学过的昆虫分类方法,并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昆虫的资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对昆虫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和分类方法的讲解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昆虫的认识和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昆虫的生态学和进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年级生物教案)昆虫学案
昆虫学案七年级生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列举常见的几种昆虫,并说出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特征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标:与同学合作完成对蝗虫的观察在昆虫图片资料查询交流过程中,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蝗灾),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蝗虫并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观察蝗虫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在自然界中,insect的家族非常兴旺发达,已记载的种类有100万种以上,占整个动物种类数的2/3。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昆虫的相关资料,课上交流汇报,以便同学了解昆虫的特点和习性等。
)天牛、蝴蝶、蜻蜓、螳螂、蜜蜂、蝉……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和1个口器。
胸部有3对足和2对翅。
注意区分蜘蛛、蜈蚣等不是昆虫,要求知道什么样的动物属于昆虫,什么样的不属于昆虫。
讨论分析: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根据意见不同,将学生分组,以“昆虫有利还是有害”为主题进行简单辩论。
教师对辩论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中断,是为了接下来的课程。
下面我们就以“蝗虫”为例,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昆虫。
学生2人一组,将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活蝗虫、放大镜、镊子、小蜡盘等。
如果捕不到蝗虫,用蝗虫的浸制标本,或模型,也可以用蚱蜢、螳螂、蜻蜓等来代替。
填写观察记录表:头部胸部腹部器官作用器官作用器官作用触角 -- 前足 -- 气门 -- 单眼 -- 中足 -- 复眼 -- 后足 -- 口 -- 翅膀 -- 学生交流观察,讨论身体各部分的作用,教师总结指正:头部:触角-有触觉和嗅觉功能单眼-只能感受到光线,不能看东西复眼-真正的视觉器官口-取食器官(介绍关于昆虫的口器,5种口器及代表昆虫)(蝗虫的咀嚼式口器)(蜜蜂的嚼吸式口器)(蝶的虹吸式口器)(蚊的刺吸式口器)(蝇的舔吸式口器)胸部:前足和后足-适于行走后足-适于跳跃翅膀-前翅坚韧,覆盖在后翅上,起到保护作用后翅很薄,适于飞行腹部:气门-气管的开口用于呼吸,蝗虫的呼吸器官你还熟悉其他的什么昆虫吗?请你跟大家介绍你熟悉的一种昆虫家蚕等给学生以肯定的评价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我们简单讨论了昆虫跟我们人类的关系。
初中变态发育教案
初中变态发育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概念及其意义。
2. 掌握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3. 了解昆虫变态发育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昆虫的变态发育概念及其分类。
2. 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教学难点:1. 昆虫变态发育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1. 课件:昆虫变态发育的图片和视频。
2. 教学素材:昆虫标本、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生物学基础知识,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 提问:什么是昆虫的变态发育?为什么昆虫会进行变态发育?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昆虫的变态发育概念:昆虫在个体发育中,从幼虫到成虫,经历形态和生活方式上的显著变化,称为变态发育。
2. 介绍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a. 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变态过程中,幼虫和成虫的形态和生活方式有明显差异,如蝴蝶、蜜蜂等。
b. 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变态过程中,幼虫和成虫的形态和生活方式相似,但未完全发育成熟,如蝗虫、蜻蜓等。
3. 分析昆虫变态发育的意义:昆虫变态发育有助于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提高生存和繁殖能力。
三、实例讲解(15分钟)1. 通过昆虫标本和图片,讲解完全变态发育的实例,如蝴蝶、蜜蜂等。
2. 通过昆虫标本和图片,讲解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实例,如蝗虫、蜻蜓等。
四、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昆虫变态发育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昆虫变态发育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昆虫的变态发育概念、分类及意义。
2. 强调昆虫变态发育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展示、课堂互动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昆虫的变态发育概念、分类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学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列举常见的几种昆虫,并说出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特征
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与同学合作完成对蝗虫的观察
在昆虫图片资料查询交流过程中,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蝗灾),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蝗虫并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观察蝗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在自然界中,insect的家族非常兴旺发达,已记载的种类有100万种以上,占整个动物种类数的2/3。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昆虫的相关资料,课上交流汇报,以便同学了解昆虫的特点和习性等。
)
天牛、蝴蝶、蜻蜓、螳螂、蜜蜂、蝉……
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和1个口器。
胸部有3对足和2对翅。
注意区分蜘蛛、蜈蚣等不是昆虫,要求知道什么样的动物属于昆虫,什么样的不属于昆虫。
讨论分析: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根据意见不同,将学生分组,以“昆虫有利还是有害”为主题进行简单辩论。
教师对辩论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中断,是为了接下来的课程。
下面我们就以“蝗虫”为例,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昆虫。
学生2人一组,将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活蝗虫、放大镜、镊子、小蜡盘等。
如果捕不
到蝗虫,用蝗虫的浸制标本,或模型,也可以用蚱蜢、螳螂、蜻蜓等来代替。
填写观察记录
表:
头部胸部腹部器官作用器官作用器官作用触角 -- 前足 -- 气门
-- 单眼 -- 中足 -- 复眼 -- 后足 -- 口 -- 翅膀 -- 学生交流观察,讨论身体各部分的作用,教师总结指正:
头部:触角-有触觉和嗅觉功能
单眼-只能感受到光线,不能看东西
复眼-真正的视觉器官
口-取食器官
(介绍关于昆虫的口器,5种口器及代表昆虫)
(蝗虫的咀嚼式口器)
(蜜蜂的嚼吸式口器)
(蝶的虹吸式口器)
(蚊的刺吸式口器)
(蝇的舔吸式口器)
胸部:前足和后足-适于行走
后足-适于跳跃
翅膀-前翅坚韧,覆盖在后翅上,起到保护作用
后翅很薄,适于飞行
腹部:气门-气管的开口用于呼吸,蝗虫的呼吸器官
你还熟悉其他的什么昆虫吗?请你跟大家介绍你熟悉的一种昆虫
家蚕等
给学生以肯定的评价
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我们简单讨论了昆虫跟我们人类的关系。
可以说昆虫与人类有着密
切的关系。
有的同学认为有益,有的说有害,当时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例子来让大家信服,现
在我们就继续讨论这个问题,现在要求你能够举例来证明你的观点。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创造和控制辩论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