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沧浪亭记》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原文: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1] ,始僦[2] 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3] 郡学[4] ,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 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6] 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8] 有国,近戚孙承右[9] 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10] ,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 ,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 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注释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广陵王元璙的花园,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

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

北宋庆历年间为人苏舜钦购得。

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

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

[1]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2]租赁[3]过:拜访[4]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5]崇阜:高山[6]并(bàng):通“傍”[7]杠:独木桥[8]钱氏:指吴越王钱镠[9]孙承祐:吴越王钱俶的小舅子,任节度使,镇守苏州,在苏州大建园亭[10]北碕:北边曲岸上[11]冲旷:冲淡旷远,这里既指沧浪亭的空旷辽阔的环境,也兼指淡泊旷适的心境[12]闵:同“悯”,悲悯。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荟萃【5篇】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荟萃【5篇】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荟萃【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荟萃【5篇】本文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

新人教部编版年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年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19 苏州园林教学目标课题苏州园林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快速阅读全文,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语句,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总—分”的文章结构,学会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与地位,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课前预习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曾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著有小说集《隔膜》《火灾》,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背景材料《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是叶圣陶先生晚年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拙政”即拙政园,苏州古典园林之一,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

“诸”即许多,表明文章不单单讲某一个园林,而是总讲苏州园林。

“寄深眷”是作者对苏州园林眷恋深情的自然流露和生动写照。

读准字音轩榭..(xuānxiè)池沼.(zhǎo)丘壑.(hè)模.样(mú)相间.(jiàn)嶙峋..(línxún)庸.俗(yōnɡ)镂.空(lòu)蔷.薇(qiánɡ)斟酌..(zhēnzhuó)重峦叠嶂.(zhànɡ)辨清字形理解词语【标本】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败笔】泛指事情中做得不好的部分。

【阅历】由经历得来的知识。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JP2]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

丘壑,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9 苏州园林》课堂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9 苏州园林》课堂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统编版 语文 八年级上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领略叶圣陶笔下的苏州园林之美吧!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写作顺序。

2.把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重点)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

(难点)4.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

(素养)学习目标叶圣陶(1894—1988),作家、教育家、出版家。

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

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

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

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生长在苏州,几处园林他都熟悉。

最后,他参考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中的195幅精美的照片,写了这篇序文。

苏州园林简介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滥觞于春秋时期,形成于唐五代,成熟于两宋,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数百处,1958年普查发现,当时尚存园林名胜174处。

苏州园林是中华园林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在世界园林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 丘壑hèlín xún 嶙峋镂空l òu qiánɡ w ēi 蔷薇叠嶂dié zhànɡ回廊lánɡzh ēn zhu ó斟酌模样m ú相间jiàn 庸俗y ōnɡ读一读( )着装( )称心( )称号称chèn ch ēng ( )着急( )看着着zháo zh e zhu ó( )棋着zhāo 多音字zhǎo 池( )轩xiè( )xiè( )沼zhào ( )书诏榭懈怠形近字词语解释嶙峋:枯瘦的样子。

沧浪亭记公开课

沧浪亭记公开课

沧浪亭,世界文化遗产,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 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始建于北宋 ,为文人苏舜钦斯人花园,称“沧浪亭”。占地面积 1.08公顷。园内有一泓清泉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 千。沧浪亭得名于屈原《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 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 江水如果干净,可以洗我的帽带;江水如果脏了,可以 洗我的脚.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水的清浊决定了你是洗 帽还是洗脚。水清意指太平盛世,水浊意指世道浑浊 ,根据世道决定进退,表明一种超脱世俗名利的潇洒 的人生态度。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首段既写了作者刚到苏州时居住环境的恶 劣,又表达了他被罢官后内心的郁闷。 B.第二段叙写发现、购置风景胜地和筑沧浪 亭的经过,描绘了园中的优美景象。心旷神 怡,进而生发出“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 C.尾段表达了作者对仕途险恶的彻悟,抒发 了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傲然自得的情怀。 D .本文虽名为咏亭,实则借记亭抒写怀抱,寄寓 了脱离污浊官场漩涡的情志。
• (2.)情横于内而性伏 ,
• 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燠 戛
yù jiá
四、探究文本
第一段:
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南游,旅于吴中,始 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 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 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 所怀,不可得也。
第一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 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构亭”的地方 ? (1.)予以罪废,无所归。 (2.)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 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
• “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 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说 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1.)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 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 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 • (2.)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忘怀荣辱 得失,鄙视官场,傲然自得的情怀。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一、教案简介《黄州快哉亭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作者在黄州游赏快哉亭时的所见所感。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领略苏轼散文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理解《黄州快哉亭记》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深入领会文章主旨,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阅读技巧。

2.苏轼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对文章主旨的深入理解和领会。

四、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一些特殊词汇的解释和理解。

2.文章中一些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解读。

3.对苏轼散文风格的把握和鉴赏。

五、教学准备1.教师讲义:《黄州快哉亭记》的译文和注释,以及相关的文学背景知识。

2.学生用书:《黄州快哉亭记》原文,以及相关的阅读材料。

3.教学设施:投影仪、白板、教学PPT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出《黄州快哉亭记》的背景和意义。

2.阅读指导:指导学生阅读原文,注意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3.内容讲解:详细讲解文章的内容,解释文中的特殊词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苏轼的写作手法。

4.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主旨。

5.总结拓展: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苏轼的写作特色,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七、练习与作业1.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以及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2.练习答题:评估学生对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以及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

3.作文作业:评价学生的作文,关注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

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

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偶等。

能够解释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如“亭”、“快哉”、“风”、“云”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分析《黄州快哉亭记》与其他作品的异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

解释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

2. 教学难点:理解并鉴赏文中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意境。

运用比较法,分析《黄州快哉亭记》与其他作品的异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苏轼及其背景。

提问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黄州快哉亭记》,理解文意。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文中出现的景观和历史背景。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欣赏文中的修辞手法。

各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文中的修辞特点。

4. 探究学习:学生对比《黄州快哉亭记》与其他作品,分析异同。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2. 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自然景观的文字。

3. 结合课文,分析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兴趣培养,调整教学策略,让更多学生喜欢上中语文课。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之明清近代名作精选 归有光《沧浪亭记》素材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之明清近代名作精选 归有光《沧浪亭记》素材

《沧浪亭记》归有光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

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

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鏐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作者介绍]归有光(1506--1571)明代著名散文家。

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震川先生。

昆山(江苏昆山)人。

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

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

35岁时,乡试中举。

但以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

嘉靖二十一年(1542)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四川乐山),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

直到60岁时,才中进士。

初任浙江长兴县令,因得罪豪门与上司,调任顺德(河北邢台)通判。

后被大学士高拱推荐,任南京太仆寺丞,参与撰修《世宗实录》,以劳成疾,卒于南京,归有光对前后"七子"的盲目拟古倾向不满,与当时主张「文必西汉」的王世贞意见相左,世贞虽大憾,亦推重之。

与王慎之、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

提倡唐宋古文,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

著有《三吴水利录》、《马政志》、《易图论》、《震川文集》、《震川尺牍》等。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2)理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翻译重要句子。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2. 理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翻译重要句子。

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理解和翻译。

2. 对文中修辞手法的鉴赏和分析。

3. 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剖析文章的精彩之处。

3. 利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苏轼及其作品《黄州快哉亭记》,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遇到生僻字词自行查阅资料,理解文意。

3. 课堂讲解:讲解文中的生僻词语、特殊句式和重要句子,翻译难点。

4. 分析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5. 品鉴赏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黄州快哉亭记》。

6. 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文章的感悟。

7. 课堂小结:8.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9. 课后反思:10. 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3)学生作业和课外拓展的表现。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苏轼的生平及其作品有深入了解。

准备相关的文言文教学资料,包括注解、译文和赏析文章。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现景物的方法。

(3)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思维训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培养学生注重实践、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全文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现景物的方法。

3.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文中深层次的含义和哲理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苏轼及其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全文,对不懂的字词进行标记。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成语和典故,解析文中的比喻和描绘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应用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体会。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全文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2. 收集并整理文中的成语和典故,了解其含义和用法。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对课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体会文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探讨的效果。

3. 单元测试: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八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教案设计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教案设计语文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湖心亭》。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作者张岱及其作品《陶庵梦忆》的相关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湖心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湖心亭》。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

(2)如何理解作者对湖心亭美景的描绘和赞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张岱及其作品《陶庵梦忆》。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湖心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分析课文结构,梳理课文思路。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湖心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观念。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课文《湖心亭》。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内容1. 回顾课文《湖心亭》: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对课文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2. 深入学习课文:(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探讨课文中的意境美和情感表达。

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

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豪放洒脱的个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 苏轼生平和文学成就的掌握。

3. 课文表达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苏轼及其文学成就,引导学生了解《黄州快哉亭记》的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感受苏轼的豪放洒脱。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分析苏轼的写作技巧。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苏轼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苏轼的写作风格。

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作文评价:通过学生的作文,评价他们对苏轼生平和文学成就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黄州快哉亭记》。

沧浪亭记赏析教案

沧浪亭记赏析教案

沧浪亭记赏析教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

2.探究文本内容,把握作者感情。

3.明确文言文在高考大纲中的考试要求,并按照高考考查形式整理本课中的文言知识点。

学习重点、难点:1.把握文章主旨以及作者感情。

2.整理文言知识点。

一、识记生字词僦()燠()碕()戛()二、阅读课文,探究文本内容1.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构亭”的地方?沧浪亭周围环境如何?3.“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作者苏舜钦在仕途失意后转而寄情山水,安于冲旷。

对此你有怎样的三、知识点整理(一)第一段:1、实词(1)予以罪废废:(2)始僦舍以处僦:(3)时盛夏蒸燠燠:(4)以舒所怀怀。

2、通假字,思得高爽虚辟之地辟。

3、虚词,(1)予以罪废?(2)始僦舍以处?(3)以舒所怀4、特殊句式:予以罪废第二段1、实词(1)崇阜广水崇:(2)不类乎城中类:(3)纵广合五六十寻寻。

2、通假字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并3、词类活用东趋数百步东:予时榜小舟榜4、特殊句式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5、虚词而(1)予爱而徘徊(2)觞而浩歌,踞而仰啸之(1)杠之南(2)近戚孙承祐之池馆也(3)遂以钱四万得之以遂以钱四万得之(三)第三段1.实词(1.)情横于内而性伏横:(2.)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2.通假字笑闵万古闵3.词类活用为仕宦溺人为至深溺4.虚词而: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予既废而获斯境四、强化训练: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崇阜广水B.纵广合五六十寻寻:寻找C.不亦鄙哉D.予既废而获斯境废:(被)罢黜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予既废而获斯境觞而浩歌,踞而仰啸B.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杠之南,其地益阔水之阳又竹D.因之复能见乎内外失得之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既写了作者刚到苏州时居住环境的恶劣,又表达了他被罢官后内心的郁闷。

精选沧浪亭记散文阅读答案

精选沧浪亭记散文阅读答案

沧浪亭记散文阅读答案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1] ,始僦[2] 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1] 一日过[3] 郡学[4] ,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 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6] 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13],三向皆水也。

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8]有国,近戚孙承右[9] 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10] ,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 ,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沧浪亭记》阅读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2)迨淮南纳土(3)国富兵强,垂及四世(4)极一时之盛2.下面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B.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C.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D.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3.沧浪亭是谁建造的?又是谁重建的?重建后曾改名为什么?4.“沧浪亭”得名于《沧浪歌》。

请填写完整《沧浪歌》,并回答问题。

(1)《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_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_。

”(2)这首民歌隐含着_________的意思。

5.能表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句话?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沧浪亭记》阅读答案1.(1)环绕 (2)等到 (3)流传 (4)尽2.D3. 苏子美建造。

2022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阅读《沧浪亭记》

2022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阅读《沧浪亭记》

2022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阅读《沧浪亭记》沧浪亭记[宋]苏舜钦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适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因此;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因此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以罪废.,无所归废:罢黜,罢官B、访.诸旧老访:询问C、人固动物..耳动物:被外物所感动D、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易:轻视,看不起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B、构亭北碕,号“沧浪”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D、是未知因此..自胜之道臣因此..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身处北宋初期,因受朝中保守派陷害,被削职为民,带着心灵的创痛,流寓苏州。

文章先叙写“高爽虚辟”宜居之由“思得”“不可得”而终于“得之”的过程。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苏辙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能够解释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语文素养。

学会通过文中的景物描写来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豁达精神。

二、教学重点《黄州快哉亭记》的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

文中表现的自然景观和作者情感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难点文中某些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如何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变化和深层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介作者苏辙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入《黄州快哉亭记》的学习。

2.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解释生僻字词,解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4. 深入探讨:讨论文中的景物描写与作者情感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心境。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的掌握。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苏辙的其他作品,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背诵、写作和资料查找等方面。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来检验学生对《黄州快哉亭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黄州快哉亭的图片和相关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生生之间的合作。

3.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黄州快哉亭记》的原文文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宽阔的水面,不像城里。

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五六十寻,三面临水。

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

”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胜概。

我喜爱,来回地走,于是用钱四万购得,在北面构筑亭子,叫“沧浪”。

前面是竹后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与影子在门窗之间交错相接,尤其是在有风有月的时候更为宜人美丽。

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洒脱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人迹罕至,只与鱼、鸟同乐。

形体得到了休息,心灵得到了净化;看到的、听到的没有邪恶,那么人生的道理就明白了。

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
钱惟演(钱思公)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没有什么嗜好。

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僚属说:平生唯独爱好读书,坐着读经书、史书,睡者则读先秦百家著作和各种杂记,入厕的时候则读小令。

大概从来没有一刻时间是放下书的。

谢绛(谢希深)曾经说:“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古书之声,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好学竟到了如此地步。

”我因此对谢绛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

大概只有这样才更能集中思想写作罢了。


蜀地有一个姓苏的君子,名洵,事明允,而苏洵最小,唯独(他)不喜欢学习,已经成人后还不知到读书。

到27岁时才发愤努力学习,谢绝了先前交往的伙伴,关起门来读书写文章。

一年后,去考进士连考两次都没考中,回家后感叹道:“这些都不值得我学习。

”于是把自己先前写的数百篇文章拿来全部烧掉,闭门读书越发用功,有五六年时间不动笔写文章。

获得了它们的精华,涵养、积蓄丰富。

但抑制着不表达出来。

这样很长时间后,自己感概地说:“可以了!”从此文思敏捷,顷刻之间下笔千言,文章纵横驰骋,思路开阖自如,必定达到深入细微的地方才停下来。

大概是他禀赋深厚,所以才表现出来得晚;他的心志诚实,所以学到的东西精深。

从他来到京城,一时之间,年轻人、
求学者都尊崇他的贤能,学习他的文章,并当作典范来效仿。

因为他们父于三人都很出名,所以称他“老苏”来区别他们。

曹州于令仪,本是市民,为人忠厚,不损人利已,晚年家境颇为富裕。

一天晚上有人到他家行盗。

于令仪的儿子们抓住了小偷,原来是邻居的儿子。

令仪对他说:“你平时从末做过坏事,何苦做小偷呢?”那人回答说:“都是贫穷逼的。

”问他需要什么,小偷回答说:“有一万钱就足以买食物及衣服了。

”令仪按照他要求的数目给了他。

小偷刚一走,令仪又叫他回来,盗贼很怕,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却背着一万钱,恐怕巡逻的人会盘问你。

”留到天亮才打发他走。

盗贼十分惭愧,终于成于良民。

邻居乡里都称令仪是好人。

令仪选择子侄中的优秀者,办了学校,请有名望的教书先生来执教。

儿子及侄
子于杰效,陆续考中了进士,成为曹州南面一带的望族。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wxt/list.aspx?ClassID=30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