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一单元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ppt(课件12张+教案+导学案+反思) 人教课标版
“单元整体教学”示范课教学反思海口实验中学徐芹2014年11月6日,海南省教培院语文中心教研组在万宁北师大附中万宁附属中学举办了全省“初中语文课内拓展阅读课型的建构与实施”课题开题会并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教研活动,高中组的活动是7日上午进行。
在这次活动中,我要上一堂“单元整体教学”的示范课。
所谓“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教师在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地解读和剖析后,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
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因为我们所用的人教版教材是以文体来分单元编排的,那么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具有单元意识,要吃透一个单元总的教学目标,即在这一个单元同一文体的三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备课的时候要明确哪一课时要完成哪一个小目标,最后单元教学完成时,总目标便水到渠成地完成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避免盲目、零乱、重复、低效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单篇教学、单节课教学,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讲和学生的探究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更明确和高效。
“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操作一般有四种方法:1、精讲一二,略讲其余;2、均衡用力,比同求异;3、一次多篇,综合讲述;4、举一反三,以讲带练。
呈现出来的可以是整体感知课、预习指导课、阅读训练课、品析鉴赏课、自主合作探究课、拓展阅读课等等各种课型。
这种课据说在内地已推行三十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山东就做过很好的尝试,但在海南还未落地生根,可事实上,我们从网上也查不到太多关于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东西,网上的资料主要是小学和初中的,所以,这个课在我们也还只是一种尝试。
省里希望我的这个示范课能采用一次多篇,综合讲述的方法,即从一个单元三篇课文的共同点切入,贯通整个单元,还希望示范课能呈现出多种课型,特别是能够呈现出教师的讲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很好结合,真正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3陕西省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老人与海 导学案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老人与海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目标
重点
1.梳理课文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
我的问题难点分析文章主旨。
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自读课文两遍,勾画出你不认识或易写错的字。
3.梳理课文情节。
精讲互动1.想一想,桑地亚哥为什么要将空骨架拖回来?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情节?
2.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概括桑地亚哥的形象特点。
4.小说的核心精神是哪句话?作者借桑地亚哥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5.总结本文的文体特点。
1.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运用了哪些手法?
达
标
训
练
作业课本P34“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小结。
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一)高一语文备课组韩江涛执笔单元目标本单元是小说单元。
要求掌握小说的要素、小说的叙述顺序、塑造人物的方法等。
人物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
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
有的作品兼有序幕和尾声。
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小说的环境、人物、情节无一不是为主题服务的。
分析主题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其次还要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阅读鉴赏小说的方法一、整体感知内容,把握小说情节情节是小说的要素之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展现与演变,都是在情节发展中完成的,小说的主题、作者的思想倾向也都是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
所以,阅读小说首先是要感知作品内容,弄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发展、高潮、结局,有哪些矛盾,这些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
二、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一般情况下,理顺、理清了情节,大脑中对人物形象会有一个概括、笼统的印象;要让这个印象清楚、明晰、具体起来,还需要对小说中的具体描写,结合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做由表及里、由现象而本质的合理的分析与推断。
理顺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同时结合环境描写及写作背景,就可以对作品的主题有比较清晰的透析。
分析主题一定要着眼于作品,在对文本的具体分析和概括中得到自己的认识,万不可概念先行,先入为主,人云亦云。
三、运用想象推断,合理填充“空白”任何一篇(部)优秀的小说都会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空白”,读者的想象和推断,能够丰富小说的思想和艺术内涵,这也是文学鉴赏的魅力所在。
小说靠情节说话,靠人物说话,作者往往“隐藏”起来。
从鉴赏的角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一种相对的合理(前提是“合理”而不能“强词夺理”)。
揣摩作品的语言与艺术上的“精妙”,是小说阅读不可或缺的一环。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课《祝福》预习导案导学案
第2课《祝福》一、课文资料链接:1、创作背景及时代意义《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在1924年3月1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篇。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
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
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2、把下面鲁迅先生的一首诗补充完整。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赏析: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夫妇邀鲁迅钦于聚丰园,同席有柳亚子夫妇等人。
郁达夫对鲁迅开玩笑说:“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鲁迅用上一天想到的“横眉”一联对答。
郁达夫打趣地说:“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是没有脱。
”鲁迅说:“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
”席散之后,鲁迅为柳亚子书一条幅,就是这首著名的七律。
这首诗集中地反映了作者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战斗毅力,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是鲁迅旧诗中最为人称道的一首。
毛泽东同志说:“鲁迅的两句诗。
‘横眉冷对干夫指,俯舀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3、谈谈对题目的初步认识二、课前自主探究:1.小说的结构情节按照怎样顺序展开叙述,为什么?2、概括祥林嫂悲剧的一生的命运变化起伏。
3.小说用倒叙手法有何特殊的表之效果《祝福》在小说交待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之后.先就描写了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沦为乞丐.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
把结局放到开头叙述的作用:答:①在情节安排上,设置悬念,增强吸引力。
②与开头环境描写相呼应,揭示社会矛盾。
③突出人物悲剧命运,揭示主题。
三、课文内容精讲:1、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它们在文本中的作用有哪些?答:《祝福》的环境描写堪称我国现代文学的典范。
高中语文 第1单元单元复习导学案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语文第1单元单元复习导学案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回顾在学习中了解的本单元三篇小说创作时的社会现实、作者经历等背景知识,培养知人论世以阅读文学作品的意识。
积累字词等语言基础知识,能复述三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2.掌握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深度鉴赏中外小说的方法。
3.感悟三篇小说所寄寓的作者情感,获得对人生的有益的启示。
1.多读多思,整体感知后逐步细化到对人物细节的刻画和词语的运用等细微之处的思考。
2.查找资料,鉴赏课外小说作品,总结通过小说“三要素”鉴赏小说的方法。
3.加强交流,汲取同学的智慧,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
1.回顾小说文体知识,巩固积累语言基础知识。
2.掌握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深度鉴赏中外小说的方法。
1.向学生推荐优秀作品,让学生在足量的阅读中自我体验、积累阅读鉴赏方法。
2.结合教材提供的文本归纳方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导点拨。
3.分组学习,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
1.请谈谈你对小说“三要素”的了解。
答:[自我核对]小说的“三要素”指的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中心要素”,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小说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2.请对本单元三篇文章分别作简要概括。
答:[自我核对](1)《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的序幕之一,通过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一个庞大的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栩栩如生。
本文把林黛玉的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生性敏感、言行谨慎,王熙凤的泼辣、精明能干、刁钻狡黠、善于逢迎,贾宝玉的英俊多情、任性率真和敢于反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2)《祝福》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几次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位纯朴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她一生勤劳善良,对生活要求极低,到头来却挣不到鲁迅所说的一个“做稳了”的“奴隶”的资格,只能悲惨地死去。
本文深刻地揭露了腐朽社会对中国妇女的迫害,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
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学案《林黛玉进贾府》【学考目标】1、掌握相关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特别是古今异义词3、把握文章基本内容【自主复习】1、文学常识曹雪芹,名,字,号,清代小说家。
《红楼梦》又名《》,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以四大家族的故事为背景,以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这篇文章选自《红楼梦》第回,原回目是。
2、给加点字注音人烟阜.盛敕.造台矶.攒.珠髻绾.着豆绿宫绦.翠幄.厢庑.游廊珠玑.安箸.抱厦.厅懵懂....轩.峻壮丽忖度赤金盘螭.两靥.杜撰.盥.沐惫懒....錾.银黼黻3、解释下列词语阜盛一射之地敕造不经之谈黼黻惫懒乖张内帏纨绔与膏粱布让万几宸翰可怜辜负好韶光4、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在文中的含义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身量苗条,体格风骚()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5、熟悉文章内容本文以为线索,围绕的中心事件,通过林黛玉的眼睛,为我们初步展示了贾府的并对进行了初步描述,构思巧妙。
【达标检测】1.下面加点字音、形有误的一项是()A.敕.(chì)造放诞(dàn)忖(cǔn)度盘螭(chī)B.惫(bèi)懒便(biàn)宜錾(zàn)银两靥(yè)C.丝绦(tāo)(juàn)烟幺(yāo)儿轩(xuān)昂D.宸(chén)翰黼黻(fú)内纬(wěi)膏梁(liáng)2.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与现代汉语同义的是()A. 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B.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C. 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
D. 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1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导学案(1)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总体学习目标】1、了解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及其故事情节大意。
2、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出处:21教育名师】3、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4、运用评点式读书法,体味曹雪芹的语言魅力。
1、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他出身于贵族世家,曾祖、祖父、父亲三代人,相继连任江宁织造达六十年之久。
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姑妈被选为康熙的妃子。
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父亲因政治斗争牵连其间,被革职抄家,曹家从此衰落。
曹雪芹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2、《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今传120回本,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的。
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排印出版,书名由《石头记》改为《红楼梦》。
3、写作背景: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
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
4、前五回情节简介《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
第一回是开篇。
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21·世纪*教育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
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ppt(课件12张+教案+导学案+反思) 人教课标版
心理变化 初到鲁镇: 逆来顺受,安分守己
再到鲁镇: 内心极度伤悲 临死之前: 精神彻底崩溃
心理变化通 过外貌变化 间接表现,使 人物形象更 加具体丰满。
探究老人的形象
学以致用,合作探究:
老人的内心独白,反映了老人怎样的 心理?你认为他的哪一句内心独白最能 代表他的这种心理?老人在你心里是怎 样的形象?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 元 单元教学目标:
1、着重欣赏人物形象 2、品味小说语言
单元教学总时:6课时
授课者:徐芹 海口实验中学
本次课教学目标:
品赏小说人物,学习 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手 法。
品赏林黛玉的形象
心理描写
直接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 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 间接(神态、语言、行动) 拜见长辈 谨慎选座 改变习惯 小心答话
要和鲨鱼斗到底、斗到死。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永不屈服 永不服输的硬汉子!
你能根据你心里老人的 形象描绘出老人的外貌特征 吗?
单元总结
心理描写反映人物性格特征 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立体、真实
《林》
《祝》外貌描写折射心理
形 象 立 体、 丰 满
《老》心理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人教版必修3陕西省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林黛玉进贾府 (1)导学案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目标
重点梳理选文的情节。
我的问题难点梳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自主学习1.通读全文,并写下你不认识或易写错的字。
2.梳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精讲互动1.梳理选文的情节。
2.组内交流,说说你读完文章后的体会。
(提示:如环境、衣饰、语言、手法等)
达
标
训
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列加框词语的意思。
(1)众人见黛玉……却有—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2)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3)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4)第三者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5)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6)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7)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
(8)还不好生慎重戴上,仔细你娘知道了。
(9)可怜辜负好韶光。
(10)行为偏僻性乖张。
(11)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
3.课文内容填空。
(选做)
这篇课文选自《》第回。
他以中心事件,通过所见所闻介绍了一大批主要人物。
作者介绍人物
有详有略,详细的有、、,略写的
有、等;有实写有虚写,实写的人
物、等,虚写的有、等;有单
独介绍的,有集体介绍的,单独介绍的有王熙凤、贾宝玉,集体介绍的有邢夫
人、王夫人、李纨以及迎春三姐妹等。
作业完成本课的字词积累。
小结。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 单元写作导学案
【文本借鉴】
佳作赏读
只有尽其用 方可显其能 ——兼给“驴”正名
①重读柳宗元的《黔之驴》,我忽 然感悟:千百年来,人们加在“驴”身 上的骂名——“黔驴技穷”,实乃污蔑 不实之辞。现在,大有为“驴”正名的 必要。(1)
裕的收入资助上不起学的寒门学子。而他自己却 因为没有足够的钱治病而因胃癌(2)永远地离开 了我们。他用自己的生命默默地滋润着我们这个 有些冷漠的社会,他似水的灵魂化作春天,(2) 让冻结在人心的坚冰融化。他让我们相信,人世 间并不是心灵的沙漠、感情的冰窖,还有各种至
(2)删去“因胃癌”, 将“春天”改为“温 暖的阳光”,以更好 地与下一句搭配。 (3)丛飞的事例比较陈 旧,作者也没有用出
第一单元 单元写作导学案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训练目标】 1.学会发散思维,打开思路,广泛寻找多种立论角度。 2.比较筛选,寻找新颖而又有针对性的最佳角度展开议论。
内容索引
知识链接 技法指导 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 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换一个角度来说,立论就是运用充分有力 的证据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性的论证形式。立论有时是在破 的基础上进行的,“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即此意。立论是议论的 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议论文,都必须立论,驳斥别人的论点也是为 了确立自己的论点。
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悟与看法?请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 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病文呈现]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一、课前预习根据预习资料一《叙事角度》,完成下面的表格:回顾旧知《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回,原标题是,通过的所见所闻,向读者介绍了小说故事展开的环境,刻画了出场的主要人物三春、等。
二、自主学习默读课文,圈点批注,独立完成下列任务:(一)黛玉视角下的贾府1.外部建筑原文:特点:2.内部布局原文:特点:3.日常陈设原文:特点:4.生活排场原文:特点:(二)众人视角下的黛玉1.众人眼中的黛玉原文:特点:2.王熙凤眼中的黛玉原文:特点:3.宝玉眼中的黛玉原文:特点:三、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结合课文与补充资料,讨论问题:作者为何选取林黛玉作为本回的叙事视角人物?示例:人物身份VS冷子兴、贾雨村提示1:读者角度VS贾宝玉提示2:人物修养VS刘姥姥结合补充阅读资料提示3:人物性格VS史湘云(注:史湘云,贾母娘家的侄孙女。
)提示4:刻画人物形象提示5:介绍小说环境四、比较阅读比较课文和《祝福》,指出二者在叙事角度上的异同。
异:都采取了不同叙事视角的组合。
同:《林黛玉进贾府》主要采用的叙事角度;《祝福》主要采用的叙事角度。
五、迁移训练品味下列叙事留白的深意。
1.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提示:听到贾母的回答,黛玉心里可能有什么心理活动?2.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宝玉满面泪痕泣道……提示:结合脂批“千奇百怪,不写黛玉泣,却反先写宝玉泣。
”。
高一语文必修3人教版语文导学课件第一单元-(共182张PPT)
【答案】 ①委屈 ②委曲
预习学案
(3)不孝·不肖 不孝:不孝顺。不肖:品行不好(多用于子弟)。“不孝”是动词,侧重于对长辈
的不孝顺行为;“不肖”是形容词,偏重对人道德品行的鉴定。
预习学案
精华探究
“用帕拭泪”;见贾母笑了,便连忙“转悲为喜”。入木三分地刻画出王熙凤善于察言 观色、机变逢迎的性格特点。另外,贾母、王夫人的介绍,王夫人与王熙凤的谈话及王 熙凤在席间的所为,无不体现出她在贾府的特殊身份。总之,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 惯于玩弄权术的人。她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了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的大权, 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答案】 ①不孝 ②不肖
预习学案
(4)装饰·妆饰 两者都表示有所修饰。装饰:①动词,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
美观;②名词,装饰品。妆饰:①动词,打扮;②名词,打扮出来的样子。
预习学案
[辨析小练] ①房间的家具和室内________应 在色调、线条等诸多方面尽量和谐,某部位处 理不当时可能会与整体不协调,从而导致其美 学效果与昂贵的投资不成比例。
预习学案
4
词语辨析
(1)怯懦·怯弱 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胆小”之意。“怯懦”指胆小怕事;“怯弱”指胆小
软弱,本文中特指身体瘦弱。
预习学案
[辨析小练]①他很想做成一番大事业,但生性 ________,缺乏力挽狂澜的宏大魄力。
【答案】 ①怯懦 ②怯弱
②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
体面庞虽________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三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教学法。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讨论分析法。通过讨论分析强化认识人物的出场反映的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了解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一、导语引入《红楼梦》是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之一(其他三部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古代小说发展到《红楼梦》,标志着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红楼梦》的这一光辉成就吸引了一大批学者去研究它,后来形成了一门学问,叫“红学”。
有人戏言“一部《红楼梦》养活了一大批人”。
其实“红学”并不神秘,如果立志研究它,我们也可能成为“红学家”。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表明我们班的“红学研究”正式起步了。
学习这一课,单元学习的重点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我认为这里的语言,既包括人物对话语言,也包括描写语言。
要把握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不要忘了宁国府上房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世事”“人情”上找到解读的途径。
二、整体感知(一).检查预习情况。
1.这个片断中主要写了哪些人?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回答:①详写的人物──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②略写的人物──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等;③实写人物──贾母、王熙凤等;④虚写人物──贾政、贾赦等;⑤单独写的人物──贾宝玉、王熙凤等;⑥群体写的人物──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引导学生总结这样写的好处:突出重点,变化多姿。
2.了解这些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出示贾府人物关系表)(二)这么多人物,如果一一介绍出来,一定会很散乱,也很罗嗦。
曹雪芹用的是一个什么办法呢?提示:把全部人物介绍放在林黛玉的视角中去写,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呈现出来。
(三)读了这个片断后,印象最深或者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内容?王熙凤出场贾宝玉出场三、合作探究1.老师作鉴赏示范①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
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
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1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导学案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第一课林黛玉进贾府(经典导学案)目标导学1.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表、语言、行为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3.了解环境描写的方法及作用;4.提高小说阅读的能力。
预习案知识链接作者作品曹雪芹:(约1724-约1764),祖籍辽阳(后迁沈阳)。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花圃,芹溪。
满族正白旗包衣,雍正二年闰四月二十六日未时,生于江宁(今江苏南京)。
清代小说家。
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
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
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待读。
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公子哥跌落为"寒士"。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富足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此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
这些都为他写《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
自主预习案学习建议: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前提,为了更好地探究文章,请同学们落实好下列内容。
1.给加点的字注音敕.()造阜.()盛纨绔..()怯.弱()疯癫.()放诞.()绾.()着内帏.()盥.()沐两靥.()忖.()度宫绦.()嗔(..)视2.多音字zhēng症结便宜biàn yí 屏气bǐnɡ症便屏zhèng不足之症便宜pián yi 屏风pínɡ3.词语辨析(1)标致·标志二者都有“表明特征”的意思。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一专题导学案--必修三第一专题答案.doc
祖国山川颂理清文章的结构本文共37节,不仅段落较多,而且采用片断式的表现形式,因此在把握文章结构时,宜从大处着眼,首先了解作者总体上的行文框架。
一般来说,本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2节):这是总领,点明了全文主旨一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风景、山河大地。
第二部分(第3—35节):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
第三部分(第36—37节):这是对主题的升华,群山目送小溪入海,流水化作雨云回望故乡,满含象征,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
至于文章第二部分内部的结构,我们需要结合“颂”的文体特征来分析。
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对象和主题的都可以称做“颂”。
颂的表现形式多为片断式,因为这样更便于作者自由地,不受时间、究竟以及思维限制地报发自己的情感。
作者黄药眠在《祖国山川颂》一文里,灵活地运用这一表现形式, 采取合景式的描画和铺陈,完美地歌颂了心中所记的山河美景。
全景式的描画和铺陈共将文章第二部分分成五个层次,五幅优美的画卷。
第一层次(第3—5节):自然历史图。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优美的自然景致,以及在历史的变迁中巍然屹立、不可动摇的形象。
第二层次(第6—7节):祖国人民关系图。
以动情的笔墨说明,人民有情,山水更有情。
第三层次(第8-10节):民族语言图。
这是无形的图案,唯有用心才能感受它的存在, 它的活力,它的神奇。
第四层次(第11-24节):四季晨昏图。
文章对祖国自然景色的描写在这一层次才得到了重点展示。
这里有对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细腻勾勒,有对晨光落日的生动描摹,语言优美, 景致宜人。
第五层次(第25-35节):祖国山川图。
这是以点代画的手法,从异国的思念写起,描绘心中时时念起的山川图景。
无论是扬子江的涛声,还是登高远眺时的长啸、临海观景时的胸怀,无论是黄果树瀑布的壮观,还是门前小溪的潺潺,江南风景的秀丽,无不渲染出作者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
必修3第一单元导学案
必修3第一单元导学案第一课《百家争鸣》导学案儒家一.孔子 1.哲学思想(1)仁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 ――《论语・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卫灵公》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论语・里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2.政治思想-“德治”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3、“礼”1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二、孟子1、“性善论”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2、“仁政”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3、民贵君轻(民本主义) 4、君臣关系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雨霖铃导学案教师稿
东升高中导学案(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四课课题:宋词二首课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主备人:卜卫红审核人:高一语文备课组时间:2008年2月28日第一课时雨霖铃一、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和文学素养。
2、知识目标:(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体会《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3、能力目标: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体会欣赏景中见情,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表现手法。
2、难点:词中所体现的离别情绪。
三、学习时数:一课时六、【教学步骤】一、导学1.词牌简介《雨霖铃》,唐玄宗时教坊大曲名,后用为词调。
霖,一作“淋”。
王灼《碧鸡漫志》卷五《雨淋铃》条:“《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
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
’……今双调《雨淋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
”《词谱》卷三十一:“宋词盖借旧曲名,另倚新声也。
调见柳永《乐章集》,属双调。
“此词写别情,为柳永的名作之一。
作者在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中,同时也抒发了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所以深感前途黯然无色。
通篇层层铺叙,上下阕通过衬托、点染,浑成一片。
写景抒情都用白描,形容尽致。
2.柳永简介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
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他通晓乐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对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也有很大影响。
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妓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酌低唱的生活。
他深深了解这些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3语文学科课程纲要第三模块(主题)本册教科书“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小说,古代诗歌,古代议论性及科普说明文。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口语交际专题为讨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口语应用,文学作品中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一、课标要求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更具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实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5、在表达和交流活动中,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6、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想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7、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8、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
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45分钟能写800字左右的文章。
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9、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
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10、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
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
朗读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二、学习目标(一)、小说单元学习目标:1、从分析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三个要素入手,学习鉴赏小说的方法。
2、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注意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的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3、熟悉每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从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的发展中全面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祥林嫂、桑地亚哥,他们的性格都是在一系列的事件中,一个个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出来的。
4、品味小说语言,要注意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同时把握不同作家的不同的语言叙述风格。
5、学习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尤其要注意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6、全面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二)、古典诗歌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的生平及创作成就,初步领略四位大诗人不同的艺术风格。
2、了解唐诗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的表现手法,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便于分析理解作品。
3、阅读鉴赏的重点是熟读并背诵诗歌原文,仔细品味诗中的意境,领会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在鉴赏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三)、古代议论性散文单元学习目标:1、识记积累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
2、鉴赏学习文章的论证艺术。
3、注意训练质疑解难的能力。
4、认真诵读,通过诵读体会议论文散文的语言妙处。
5、体会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提高自身修养。
(四)、科普说明文单元学习目标:1、培养筛选整合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2、体会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培养鉴赏科普语言特殊美感的能力。
3、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激发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科学趣味和科学精神。
三、学习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学习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作为评价的基准,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
根据当前“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理念和方向,开展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同伴、家长参与评价,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所教内容,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还可以采用同步检测、单元检测、模块考试等方式来评价,以提高评价效率,达到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学习资源1.音像资源:录音带,视频、音频材料。
2.书本资料:⑴课本,教辅资料。
⑵参考书目:①《红楼梦》②《高老头》③《鲁迅全集》④《老人与海》⑤《李太白全集》⑥《白氏长庆集》⑦《孟子》⑧《昌黎先生集》1 林黛玉进贾府 2《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一)课时目标1.了解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2.了解作者及《红楼梦》。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4.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环境描写。
课时重点1.阅读课文,正音释词。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3.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
课时难点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学法指导朗读·讨论·点拨知识链接1.曹雪芹与《红楼梦》曹雪芹(约1715―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他出身于贵族世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颙等祖孙三代人,相继连任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
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雍正继位后,开展了一场凶残的斗争,排除异己,其父因牵连了进去,在雍正五年被革职抄家,曹家从此衰落。
到了乾隆初年,曹家似乎又遭到一次更大的祸变,从此就一败涂地了。
曹雪芹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
《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创作过程十分艰苦。
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没有完稿,就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还不到五十岁,就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
他的未完稿题名《石头记》,基本稿只有八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的。
2.写作背景《红楼梦》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康乾盛世”。
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
其实在王朝鼎盛的背后隐藏着重重的危机。
当时政治腐朽,封建剥削加剧,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统治阶级内部也分朋树党,争权谋位。
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与罪恶,揭示了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3.《红楼梦》《红楼梦》被誉为“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它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异常广阔。
书中涉及的人物从皇亲国戚、贵族官僚,到丫鬟小厮、僧道商农,几乎涵盖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阶层。
它对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度、土地制度、宗法制度、婚姻制度、科举制度以及封建伦理道德等都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此外,此书对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制艺尺犊、医药卫生、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烹调饮食等都有细致的描写。
作品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人物众多。
作品的语言凝练自然、准确传神,达到了空前纯熟的境地。
《红楼梦》是一部“说不尽”的奇书,由它引发的“红学”已经是国际显学。
4.小说常识概况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物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
小说按内容可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等。
学习过程一、语言积累(A级)1.正字音敕.造( ) 纨绔..( ) 盥.洗( ) 杜撰.( )宸翰..( )攒.聚( ) 翠幄.( ) 瞋.目( ) 懵.懂( )忖度..( )绾.结( ) 嫡.亲( )2.辨字形嫡( ) 敕( ) 钗( ) 帷( )谪( ) 赦( ) 杈( ) 帏( )3.通词义(古义\今义)形容偏僻风流乖张仔细惫懒可怜总角便宜风骚二、通读课文,理清思路(B级)1.这篇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按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内容?请归纳概括。
2.快速默读第二部分,思考:林黛玉进贾府都见到了哪些人?三、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C级)课文第1段交代,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要求:1.请大家速读课文,同位或前后位同学互相交流补充,然后概括归纳。
2.读课文时要动笔,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语句作为阐述观点的有力佐证。
3.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教师加以引导。
A贾府(1)宏伟的外观(2)讲究的布局(3)华贵的陈设(4)威严显赫的气势B人物(1)非凡的服饰(2)骄矜的气质(3)繁琐的礼仪四、学习反思(C级)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透过黛玉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出贾府是个怎样的大家庭?五、布置作业(C级)1.试着分析理解课后习题二。
2.试着分析理解课后习题三。
3.背默《西江月》二首。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二)课时目标1.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2.了解小说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课时重点1.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时难点对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三人进行比较阅读和鉴赏。
学法指导摘读.讨论.点评学习过程一、分析林黛玉形象1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投奔外祖母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
过去在家“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得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度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地”疼她,宝贝儿似的待她,但林黛玉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可以说“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贯穿了她进贾府的始终。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能表现这种心理的细节。
(1)见迎探惜三姐妹时(2)见王熙凤时(3)在邢夫人处(4)在王夫人处(5)回贾母话时(6)和宝玉相见时小结:2.除了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之外,课文中也有对黛玉外貌、神情和风韵的描写,我们来感觉一下黛玉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