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单元学案教师用(张俊田)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案(系列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案(系列三)

老人与海海明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海明威其人以及他的写作风格能力目标:1、梳理小说的脉络,并提炼主题2、学习运用反衬、内心独白等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段3、学习本文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情感目标:1、让学生学会直面挫折,学会坚强、勇敢、永不言弃的精神2、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教学重点: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解析教学难点:小说的象征意味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对话学习教学:两教学过程:第一一、导语设计:当我们嬉闹于欢乐的童年,当我们高歌在懵懂的少年,生命的长河已经注定我们不仅仅要看到浪花的美丽,还有浪花下的凶险,于是我们的生活中多了一个词语“挫折”!既聋又哑的海伦,耳聋的贝多芬,双腿瘫痪的史铁生,生活给予他们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挫折,然而,海伦成功了,贝多芬也成功了,史铁生也成功了,挫折造就出的却是生命的最强音。

什么使他们脆弱的躯体如此强悍?什么使他们敲响生命的强音?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被称为“现代英雄神话”的传奇人物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他将用朴实无华的文字,阐释生命的意义。

二、走进作者:请同学们自己谈收集到的有关海明威的资料,教师整理后梳理海明威(1899~1961美国现代作家,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名字之一。

早期作品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青年一代的彷徨情绪,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

20世纪末回到美国,写了不小以拳击家、渔民、猎人等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创造了“硬汉子”性格。

代表作:《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常升起》等三、梳理小说情节教师:一个老人,一片大海,年迈的老人在海上到底将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请学生概括小说主要内容。

明确:老渔夫桑地亚哥驾舟于海上连续84天,但是却连一条鱼也没捕到,在别的渔民的奚落中,老人决定第85次出海,去寻找他自己的幸运之神。

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前言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说:“我们认为,语文教师不是对付教材的。

作为教学专家的语文教师,应该面对学生,他备课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研究他的学生,他的课堂,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

”王荣生教授提出的观点与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相契合的,但在很多的课堂上,基本还是“以师为本”——完成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少顾及到学生的情况。

这其实不能全怪老师。

因为教材提供的大多是文本或思考练习,并没告诉老师哪些是应该教的,应该怎么教。

面对教材,老师的很大的一部分精力还得放在重新研读文本、设计教学、预设问题,很难再将精力用在研究学生上。

虽然,独立钻研教材、钻研文本还是语文教师首要的任务所在,但是,如果我们的教材编者或教学服务人员,能在先期研读的基础上,做得再深入一步,使教材内容教学化,为老师提供较为完备可据以操作的教学设计,告诉老师怎么教,那么,“研究学生、研究课堂”可能更容易落实。

很多教师将“教参”当作“拐棍”固然不对,但至少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确实需要教参,另一方面也确实需要丰富教参的编写内容,即除了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和资料之外,更主要的是提供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

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教材的编者面面俱到,但如果组织一批富有经验的教师先行编拟一部分设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这就像很多学校推广的集体备课,先行的教学设计,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吧。

因为新课标教材都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来组织编写的,每一单元的文本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教学设计也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设计,是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搞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把握这样几个基点:以标定教,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来来设计,这是毋庸置疑的;以材设教,即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来设计,因为同样的文本选入不同的教材,教材编者的用意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兰亭集序》,综合型教材(人教版)、专题型教材(苏教版)、活动型教材(山人版)都选作篇目,其编写意图就不一样,如果不考虑教材特点来设计,则教材编者的创造性劳动就根本无从体现;当然,同样的文本还有其共同的东西,还需要我们因文设教,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第三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第三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第三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第三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第三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引言本篇文章是针对人教版必修的第三册第一单元所设计的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在学习这个单元后,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如何有效的复习并复习?如何设计一份教案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技能?本篇文章将从准备资材和方法,设计教案的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给出具体的建议。

一、准备资材和方法1. 课本复习以掌握原本学过内容为主,因此首先需要准备的资材就是课本。

在复习时,需要仔细阅读文本,并对重要的定义和概念进行标注和总结。

2. 教辅材料教辅材料包括习题集、练习册、补充资料等。

这些材料是帮助学生在复习时进行练习的利器。

建议学生可以将这些材料分类,根据具体的知识点和难度等程度调整。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适宜的清晰、易懂的解答和解释供学生参考和验证,有助于帮助学生应对考试。

3. 网络资源除了课本和教辅材料外,网络资源也是复习的关键。

现在许多网站提供了大量的关于文化知识的视频,如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等视频资源。

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学生们能够使知识更加生动、实用化。

同时,教师也可以推荐一些网上讲解主题的网站和知名博客。

二、设计教案的结构和教学方法1. 复习要点在设计教案的时候,首先需要列出本单元的核心要点,对于每个知识点,必须精准掌握其含义、特点及应用。

要点既要包括重点又要包括一般性问题。

例如,本单元的要点包括:张之洞和康有为的思想、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中国民族文化、地理影响因素等。

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教案前,可让学生首先进行自我评估,并提出问题,以此来了解复习焦点。

2. 教学方法本单元的知识点广泛,难度不一,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

在设计教案时,应掌握这些教学方法的操作技巧、限制和优缺点。

老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讲授式教学法教师先简单介绍一些关键内容,再逐渐深入探讨。

粤教版语文高一语文 粤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 课件

粤教版语文高一语文 粤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 课件

单元写作导学案 走进自然 感悟自然
24
问题(3) 阅读上面的选段,品悟景情交融的艺术效果。 提示 作者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所感,形诸笔墨,往往物中有我,景中 见情,不仅写出了山水的蓬勃生机和无穷妙趣,还能含蓄蕴藉、意味隽永地把 作者的身世和人生理想表现出来,达到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的效果。
单元写作导学案 走进自然 感悟自然
“洁白的鹅卵石在湖底延伸一两杆之后便是纯净的细沙,湖的最深处, 大概不免有些沉积物,应该是那些腐烂的落叶。”
“随着飘拂而来的蒙蒙细雾和习习南风,洒落下一阵金色的春雨,打 破了宁静的湖面。成群结队的野鸭和天鹅在湖上遨游,它们并不知晓被 撵出乐园这件小事,它们只是沉醉于这纯净的湖水。”
单元写作导学案 走进自然 感悟自然
单元写作导学案 走进自然 感悟自然
14
【名师评点】 善于抓住“瀑布”内在的诸多特点,是本文最吸引人的地 方,这就使“瀑布”充盈了一种浓浓的生命气息——纯美、热烈、豪放, 就像是作者人生旅途中的一位极好的楷模,它对作者的影响肯定是极其真 实、深刻、长远的,难怪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动情地说:“总想起那条瀑 布,无需记住它的名字,只需在心中留着与它邂逅的那种默契。”本文的 语言非常优美,是值得学习的典范。
单元写作导学案 走进自然 感悟自然
9
1 佳作赏读 2 技法指要 3 即学即练
佳作赏读
瀑 张钰梅 总想起那条瀑布,无需记住它的名字,只需在心中留着与它邂逅的 那种默契。① ⇨①下笔含情。 它所在的那座山,有着和它一样的气质。山中有一潭清清的流水, 清新、鲜活,静默中有一种隐隐的骚动。细看,原是一脉清流涓涓注入, 似乎满山都和着一种震荡的节奏。峰回路转,它竟在眼前了。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 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云海五座,如五大

xx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xx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xx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学教案xx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及语文必修(3)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体味语言,强化文言阅读,重视文化传承,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欣赏力、表达力和体味语言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必修(3)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是通过开展“感悟自然”的语文综合活动,学习科学小品、小说、古典诗歌及相关的表达交流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了解科学小品、小说、古典诗歌的审美特点,并通过语文综合活动,进行游记、科学小品、短篇小说、对联等文体的写作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本校高一学生的语文能力较低,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都较弱,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很难有自己的心得,基础知识不扎实,迁移能力弱,作文内容比较空洞,题材陈旧,立意不高。

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课文解读独辟蹊径别具特色《黄山记》是一篇独出心裁的游记文章,用独特的手法勾勒黄山美景,赞叹大自然的崇高卓越,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赞美这能使“绝处已经逢生”,能让“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的”伟大时代,激起人们对祖国的壮丽河山,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热爱。

本文作者不像一般作家那样,先从登山写起,重在写登山之所见所感,而是气势磅礴,居高临下把黄山放置于宇宙形成发展的极其辽远广阔的背景之上来描写,堪称“大手笔”,从大自然如何安排一处胜景起笔,继而追溯人类登山简史,而后才写自已登山所见。

这样,既让读者饱览了黄山雄伟瑰奇的无限风光,又让读者获得有关的地理、历史知识。

更重要的是,会让你进入深邃的历史思索——从宇宙的形成到人类社会的发展。

漫漫宇宙间,人类对黄山的攀登、探索,只是那么小小的一段插曲,而个人登上黄山,只能是这个小插曲中的一个小小的音符。

大自然创造黄山这一杰作之后,是“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的,它“将那些可以让人从人间通入胜境去的通道全部切断”,它要考验人类!值得自豪的是,“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教案(6份) 人教课标版3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教案(6份) 人教课标版3

《祝福》教案【教学目标】.理清课文各部分所写内容及祥林嫂的不幸经历,分析祥林嫂之死的原因,把握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方法和写作特色。

.通过作者重回故乡观察的“变”与“不变”串联课文。

.分析鲁镇的“不变”.分析祥林嫂的“变”,发生了哪些变化?什么因素促使她的变化?.通过人物对话分析“我”,四叔四婶,柳妈等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文中的“变”与“不变”.通过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分析“反复”手法【教学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描写人物的方法。

同时结合运用鉴赏分析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导语:在辛亥革命后的某一天,浙江绍兴鲁镇发生了一桩命案。

据说是一个年轻的老妇人在新年祝福的时候死在了冰天雪地里。

而有一个人正好见证了整桩命案的发生,于是便将他所知道的叙述了出来。

那么,这个年轻的老夫人到底是谁呢,在他身上到底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又是谁是这桩命案的始作俑者呢?而这个故事的见证者又是怎样为我们展现这个故事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祝福》,一起去深入了解体会文中受害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二、知人论世(展示)、作者介绍周树人(年月日-年月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世纪中国的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背景介绍《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也是中学阶段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小说。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写于年月日。

世纪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

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

教师需要研究学生和课堂情况,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研究语文。

然而,教材提供的大多是文本或思考练,没有告诉教师应该教什么和如何教。

因此,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重新研读文本、设计教学和预设问题,难以将精力用在研究学生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材编者或教学服务人员可以在先期研读的基础上,将教材内容教学化,为教师提供较为完备可据以操作的教学设计,告诉教师怎么教。

这样,研究学生和课堂就可能更容易落实。

教师需要教参,但教参需要提供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而不仅仅是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和资料。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以标定教为基础,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

同时,以材设教也很重要,即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因为同样的文本选入不同的教材,教材编者的用意可能是不一样的。

此外,因文设教也很重要,需要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最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应尽量提供菜单式的设计,为教师的不同教学追求留出余地。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文本和人本两个方面。

对于文本的解读,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阅读和问题设计,以引导学生深入把握文本。

通过合适的“单元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整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先行者对文本研究的设计,从而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

在新课程下,研究方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但需要有合适的教学内容支撑。

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整合利用各种优势教学资源,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研究学生,帮助学生有效地研究语文。

本单元的研究目标包括从分析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三个要素入手,研究鉴赏小说的方法,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熟悉每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品味小说语言,研究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本单元共计6学时,其中《林黛玉进贾府》占3课时,《祝福》占2课时,《十八岁出门远行》占1课时。

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

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

课题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区域的含义。

2.学会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掌握阅读信息复杂(包括分层设色、等值线等信息)的区域地图的技能。

能力目标1.使学生学会将地理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习与研究方法,培养地理学科综合能力。

2.掌握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3.培养学生从时间与空间尺度建立辩证地、动态地、联系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与信心。

2.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与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1.了解区域的含义。

2.学会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难点学会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法讲述法、学案式指导、多媒体辅助学法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探究,练习教学活动安排1. 指导学生预习课文,完成学习材料2.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认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理解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欣赏地理景观图片,简述其所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说明地理环境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思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何不同。

若在我国北方,三幅景观图则反映了从西向东的自然环境的差异,即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植物是自然带的标志,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通过植被这一要素,往往可以直观分辨地理环境的不同。

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故4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也会有明显的差异。

人类活动应该因地制宜,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

地理环境不仅存在差异,而且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活动会产生影响。

同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在一定的空间尺度上各地理要素表现出内在的协调性,地理环境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把这样的表达一定空间尺度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称为区域。

第三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必修)教案教学设计复习设想复习努力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系统知识考点化,考点知识能力化,培养能力题型化。

现代文部分重点抓语基的复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音字、形近字、易错字、难读字、成语;(2)词语辨析;(3)修辞常识;(4)文学常识;(5)背诵。

文言文部分重点抓实词、虚词、句式的复习,主要是通过强化文言翻译来落实。

教师的讲解要精,要透,指导性要强;不可以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复习,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练习巩固;各个单元要辅以练习,或者分现代文和文言文两部分来进行练习,再加一个综合练习。

教师适当地给予点拨,引导学生抓住书本,以书本作为基点,运用发散思维的形式,通过联想,将所学知识既拓宽又整合,切实夯实基础。

第一单元(《诗经》《楚辞》《孔雀东南飞》和《汉魏晋诗歌》一、文学常识:本单元四篇课文,从创作年代看,时间跨度很大,从西周初年一直到魏晋时期。

《诗经》和《楚辞》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源头。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大都是贵族作品;“颂”,都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

《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诗经》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

重章复唱也是《诗经》民歌常用的创作手法。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是《诗经》以后的一种新诗体,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建立了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新的诗歌体裁。

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所以“楚辞体”又称为“骚体”。

《楚辞》由西汉刘向编定。

文学史上“风骚”并举,《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楚辞”则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我们的社会大课堂——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学习之旅嗨,小朋友们,你们好啊!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特别有趣的话题,那就是高中政治必修三的第一单元。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 第一单元单元写作学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 第一单元单元写作学案

单元写作学案[学生用书P20]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题目展示】(教材75页写作练习)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有人从天文学的角度说:还在不断扩大、无从探测边界的宇宙,就是最遥远的距离;也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生与死的永远分别;更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的心思。

试以“谈最遥远的距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思路导引】“谈最遥远的距离”,“遥远”应是此文的重心没错,但一个“最”字却内涵丰富。

“最”字在题中限定了两个内容:①“最”字表示程度达到极限,无以复加,如果谈论的是客观存在具有物理性质的距离,那就偏题了;②“最”字客观情况已经存在,介入者必须面对。

可以从多个角度下手:①从地理自然角度构思,空间广博,宇宙浩瀚,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以表现人类的聪明智慧可以战胜一切阻隔,创造美好世界。

②从人生社会角度构思,此心到彼心,此人到彼人,虽气息相闻,却形同陌路。

探究这种现象存在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寻求解决之道,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③可以从历史现实角度构思,人类从现实回溯亘古久远的历史,探究远古文明如何穿越时空,文明之光如何映照后人,思考文明无界,人类共享的问题等。

【佳作赏析】谈最遥远的距离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天文学家说,无边的宇宙,是最遥远的距离;社会学家说,生离与死别,是最遥远的距离;心理学家说,对面不相识,是最遥远的距离。

宇宙是浩瀚无边的,但是只要肯去探索,宇宙的距离就不会遥远。

古人说天圆地自方,那只是窥得地球的一隅;哥白尼的日心说告诉人们地球是圆的,宇宙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然后是太阳系、银河系……虽然宇宙还在不断扩大、无边无际,但是人们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

我们就在宇宙当中,宇宙并不遥远。

离别是撕心裂肺的,但是只要学会牵挂,离别的距离就不会遥远。

就像余光中的那首《乡愁》,不管是邮票还是船票,不管是坟墓还是海峡,离别的距离,就是这头到那头的距离。

牵挂的人就在心底,不论千山万水。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文化的魅力,产生探究欲望。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分组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分析文化现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倾听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
3.实践操作,提高能力:
-安排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文化现象,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2.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文化,追求真善美的情感态度;
4.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对社会、国家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体味文化”为主题,围绕文化的内涵、特征、影响等方面展开,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积极的文化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请举例说明你身边的文化现象,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思考文化多样性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影响,讨论如何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
3.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度和观点,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中要体现出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避免空洞和泛泛而谈。
3.注意书写规范,字迹清晰,保持作业整洁。
4.小组合作的作业,要明确分工,确保每位组员都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任务。
-组织课堂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实践成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情感引导,价值观塑造:

必修三第一单元学案

必修三第一单元学案

第一单元复习学案教师寄语:十年磨一剑,三载等一考。

有备我不怕,有勇走天涯。

复习目标:1.识记字音字形,背诵名篇名句。

2.辨析巩固文言实虚词的用法。

3.品味句子表达,使语言表达有文采。

语言基础训练1.准确流利地朗读下列词语A.险衅祚薄呱呱叫呱呱坠地B.猥琐陨首寒号鸟偃旗息鼓C.修葺栏楯倔脾气力有未逮D.恪守镌刻打盹儿奄奄一息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切峻辩论圆舞曲返躬自省B.矜持布署捅篓子雕栏玉砌C.逋慢掂记一溜烟委曲求全D.渗漏余暇明信片繁文缛节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①而我的错误在于忍了不该忍的事情,()以委曲求全未能求全。

②譬如在园中最为()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③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

A.企图寂寞艰忍B.企图落寞坚忍C.企求寂寞艰忍D.企求落寞坚忍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土豪”炫富虽属个人举动,但给社会带来的负能量却不可忽略——极容易加剧人们的仇富心理,也助推了“拜金主义”的蔓延。

B.4月15日上午,“国际奥比斯飞机眼科医院中国济南项目”学术交流活动起动仪式在济南国际机场举行。

C.《百年孤独》堪称世上奇书,艰涩婉转,高深莫测,初读感觉或许不知所云,深读才知寓意深邃,曲径通幽。

D.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四面楚歌,如若不想方设法挖掘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十天试运营后,三联韬奋书店将于4月18日正式成为24小时不打烊的京城首家书店。

B.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和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工作人员12日在吉隆坡与马方举行联合工作会议,继续处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客机失联事件磋商协调。

C.《中国好声音》主持人华少在一分钟内念完长达几页的赞助商名单,因为超快语速而被称为“中国好舌头”,有很高的收视率。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一、导语引入《红楼梦》是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之一(其他三部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古代小说发展到《红楼梦》,标志着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红楼梦》的这一光辉成就吸引了一大批学者去研究它,后来形成了一门学问,叫“红学”。

有人戏言“一部《红楼梦》养活了一大批人”。

其实“红学”并不神秘,如果立志研究它,我们也可能成为“红学家”。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表明我们班的“红学研究”正式起步了。

学习这一课,单元学习的重点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我认为这里的语言,既包括人物对话语言,也包括描写语言。

要把握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不要忘了宁国府上房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世事”“人情”上找到解读的途径。

二、整体感知(一).检查预习情况。

1.这个片断中主要写了哪些人?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回答:①详写的人物──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②略写的人物──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等;③实写人物──贾母、王熙凤等;④虚写人物──贾政、贾赦等;⑤单独写的人物──贾宝玉、王熙凤等;⑥群体写的人物──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引导学生总结这样写的好处:突出重点,变化多姿。

2.了解这些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出示贾府人物关系表)(二)这么多人物,如果一一介绍出来,一定会很散乱,也很罗嗦。

曹雪芹用的是一个什么办法呢?提示:把全部人物介绍放在林黛玉的视角中去写,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呈现出来。

(三)读了这个片断后,印象最深或者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内容?王熙凤出场贾宝玉出场三、合作探究1.老师作鉴赏示范①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

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

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学科语文年级/册高中必修(三)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一单元1《林黛玉进贾府》难点名称在熟悉课文情节、环境的基础上分析王熙凤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 ___难文章篇幅比较长,看过《红楼梦》的学生比较少,对于人物的了解不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 ___难这首课文中,王熙凤的形象要结合当时她所处的环境以及对贾府中人物关系的 ___,学生缺少了解和认知。

难点教学方法通过分析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课前,请同学们跟随老师来一起认识“凤”字(PPT出示),它的本义为远古时用来祭祀通神的 ___神鸟,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头顶华冠,羽披百眼。

俗话常说“人如其名”,一个人的性格和主要特点与其名字的内涵是一致的,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林黛玉进贾府》,借“黛”眼细品熙凤,赏描写究其“不凡”。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一、初读感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节选部分哪些段落刻画了王熙凤?(教师明确:课文第5、6两个自然段。

)二、品读感悟请同学们细读5、6两个自然段,请你用一个字概括王熙凤的“不凡”?(教师明确:辣)我国著名文评家野鹤先生在他的《读红楼札记》中说“吾读《红楼梦》,第一爱看凤姐儿。

人畏其险,我赏其辣。

”请请结合文段谈谈王熙凤的“辣”体现在哪些地方?三、 ___探究 1、王熙凤的出场“辣”(1)思考:课文中王熙凤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教师明确:黛玉进贾府后,首先与贾母相见,然后又与贾府众女眷,如王 ___、邢 ___、李纨、迎春、探春、惜春一一相见。

贾母正在与黛玉谈话之际,王熙凤出场了。

(2)思考:王熙凤的出场具有什么特点?可以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教师明确:特点:人未至声先闻。

她与贾府中“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不同,甚至林黛玉认为她“放诞无礼”,由此可以看出她的与众不同,再加上她进来时“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也可以看出她身份地位的尊贵。

必修三第一单元-学案

必修三第一单元-学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设计:赖刘凤时间:2012-9-3 学案编号:2012G2001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①知道诸子百家的核心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条件、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②知道汉代的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④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⑤了解中国古代天文学、数学、农学、医药学、建筑学和四大发明等科技成就。

【学法指导】:一是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二是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习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知识结构体系,二要注意把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评价并要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

【学习过程】:第1课孔子与老子探究一:孔子及其思想主张(一)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言行记录在《论语》一书中。

他的思想核心:“礼”和“仁”。

主要内容是“”和“”。

(二)下面通过读孔子的《论语》及相关材料来了解他的思想主张1、《论语》之仁(政治思想)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含义:(2)途径:(3)治国: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他主张如何实现“礼”?2、《论语》之鬼神观(哲学思想)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学案
平定一中张俊田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学习任务
(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什么是“百家争鸣”?概述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归纳董仲舒的新儒学观点,他的新儒学“新”在哪里?你对此作何评价?
4.归纳汉武帝大兴儒学的史实及结果。

5.概述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的过程并评述其影响。

(三)宋明理学
6.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7.归纳陆王心学产生的背景及主要主张。

8.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说明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脉络。

9.全面客观分析宋明理学的影响。

(四)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0.归纳明清之际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分析这些思想主张的特点、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11.概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能力训练
1.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2.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

生,仁也”。

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3. (2009·海南高考)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 天行有常
B. 人性本恶
C. 礼法并用
D. 民水君舟
4.(2009·海南高考改编题)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新儒学体系,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5. (2009·安徽文综)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6.(2009年海南卷)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

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
7.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
②南宋的朱熹和陆九渊分别是理学和心学的集大成者
③心学认为“心”就是“理”,“宇宙便是吾心”
④理学强调“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格物致知”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8.(2009·江苏高考)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9.(2010年新课程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10.(2008年广东卷)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度B.中央集权制度
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度
11.(2010年海南卷)“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12.(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6题)《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13.(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

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

……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

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

……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

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1)材料一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3分)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3分)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1分)这一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1分)这一主张对儒学又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材料四: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4)依据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内容。

(3分)这些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学的关系怎样?(1分)
材料五: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

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

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摘自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5)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

(2分)
【答案】1——5:BABAC 6——10:DDDAC 11——12:DD
13.(1)评价:思想家(或儒学创始人、“儒教教主”);教育家;政治家。

(3分)
主要依据: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或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影响深远);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广泛、深远;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限制(或孔子的政治思想对我国的政治建设影响深远)。

(3分)
(2)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分)
意义: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1分)
影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1分)
(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

(2分)(4)内容: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

(3分)
关系: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构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儒学体系。

(1分)
(5)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