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国家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制度探析(1)
水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分析
水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分析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平衡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短缺、污染和不合理利用等。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本文将对水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进行分析。
一、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是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等行为的重要依据。
在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水资源的所有权、开发利用原则、水资源规划、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以及水事纠纷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该法明确了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强调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要求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则侧重于水资源的污染防治。
该法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标准和规划,明确了企业和个人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加强了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以保障水资源的质量和生态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主要针对水资源的防洪管理。
它规定了防洪规划、防洪工程设施建设与管理、洪水调度以及防洪区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还有一系列相关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如《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二、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管理政策是政府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
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主要包括水资源规划政策、水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水资源节约政策和水资源保护政策等。
水资源规划政策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
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解读
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解读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合理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法规。
一、水资源基本法水资源基本法为各国对水资源管理的最基本和普遍适用的法律规范,旨在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该法规定了水资源的分类、使用和保护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为其他相关法规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1. 水资源分类根据水资源的性质和用途,水资源可以分为淡水资源、海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淡水资源是最重要的水资源,用于人类的生活、农业、工业和环境等方面。
海水资源主要供海洋工程和海洋经济发展使用。
地下水资源则用于城市供水和地下水灌溉等方面。
2. 水资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应尊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政府应通过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计划,合理分配和调配水资源,鼓励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企业和公民应遵守水资源利用的规定,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
3.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制定水资源保护的法规和政策,建立水资源保护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企业和公民应遵守水资源保护的规定,不得非法占用、破坏或污染水资源,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行动。
二、水资源管理细则除了水资源基本法外,各国还根据国情和实际需要制定了一系列水资源管理的细则和规定,以便更加具体和详细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
1. 水资源开发规划水资源开发规划是保障水资源利用的基础性工作,旨在合理规划和分配水资源,确保供水的安全和稳定。
政府应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水资源开发的年度和长期规划,明确水资源的开发目标和计划,并加强对水资源开发项目的管理和监督。
2. 水资源权益保护水资源权益保护是确保公民、企业和政府在水资源利用中的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法律法规解读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法律法规解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和环境污染,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纷纷制定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对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义。
一、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1.水资源法水资源法是我国对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进行管理的基本法律。
该法重点规定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节约利用进行监管的责任与义务。
它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目标,并开展水资源统计工作。
此外,水资源法还规定了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具体措施,以落实法律的实施。
2.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对水环境保护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该法规定了对水资源污染行为的禁止和防治措施,并明确了责任主体及其职责。
根据该法,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水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制定水污染防治方案,并定期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估。
3.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进行了规范。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审批、土地利用权的确权和有偿使用等方面都受到该法的调整和限制。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利用,可以更好地保护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生态恢复。
4.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
虽然它并没有直接涉及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具体细则,但其中的相关条款可以对水资源进行保护。
例如,对于涉及水污染的项目,必须申请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照相关的环境标准进行检测和管理。
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法律法规的意义1.明确了责任与义务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与义务。
它要求政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监管和控制,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它还规定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
2.推动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法规推动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与政策
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与政策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与政策。
本文将介绍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与政策,并探讨其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一、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框架1.国家水法国家水法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法律,致力于保护和维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高效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该法规定了水资源的管理制度、保护措施、水权制度等方面内容,明确了政府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河流、湖泊管理法河流、湖泊管理法是针对特定水体制定的法律,旨在保护和管理河流、湖泊等水体资源。
该法规定了对河流、湖泊的规划、管理、保护和修复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3.水资源税法水资源税法是对水资源利用征收税收的法律,旨在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和调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按照该法,对超过规定限额的水资源占用者征收水资源税,以促使其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鼓励节水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措施1.水资源节约政策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水资源节约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推广节水型设备和技术、鼓励居民和企业节约用水、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等方面。
通过这些政策,促进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2.水资源保护政策水资源保护政策是为了保护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包括水污染防治、湿地保护、水域生态恢复等方面。
通过实施这些政策,可以有效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跨界水资源合作政策水资源是跨界的资源,各国之间在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上需要进行合作。
因此,跨界水资源合作政策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
这些政策包括跨界水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协议、合作机制的建立等方面,通过合作促进共享水资源、共同应对水资源挑战。
三、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保障人类生存发展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资源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
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愈发凸显出其宝贵性和重要性。
为了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并探讨它们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一、国际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SDGs是联合国为解决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而提出的一项行动框架。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SDGs提出了包括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水环境、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等目标。
各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制定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时参考SDGs的内容。
2. 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是在1995年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文件,其中指出了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强调了保护妇女和儿童在水资源管理中的权益。
各国可以根据宣言和行动纲领的要求,制定保护妇女和儿童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国内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1. 水法中国的水法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法规,于1988年颁布实施。
水法规定了水资源的管理、利用和保护原则,包括水资源的所有权、水权划分、水资源利用和开发等内容。
水法的出台对于推动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合理化和科学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水环境保护法水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该法规定了水污染防治、污水排放标准、水环境保护责任等内容,加强了对水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水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对于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3.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法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法是为了规范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活动,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该法规定了水利工程建设的程序、责任和安全管理要求,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三、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作用与效果1. 强化法律意识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出台,有助于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意识。
水资源权属法律规定解析
水资源权属法律规定解析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因此,水资源的权属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规范水资源的权属。
本文将对水资源权属方面的法律规定进行解析。
一、国家所有制原则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并由国家统一管理、保护和利用。
这意味着水资源的权属属于国家,个人和组织只能依法使用和管理水资源,但并不拥有水资源的所有权。
二、法定使用权和管理权根据《水法》,水资源使用权限属于法定使用权。
法定使用权是指依法具有使用水资源的权利。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只有经过国家的许可才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水资源。
而对于水资源的管理权,则主要归属于国家和地方政府。
在实践中,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管理和监督水资源的供应、分配和使用。
这旨在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避免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三、水资源权属的转让和出让根据现行法律,水资源的所有权不能被个人或者组织所拥有。
但是,根据《水法》,国家可以将水资源的使用权进行转让和出让。
转让是指国家将自有的水资源使用权划归到特定的个人或组织手中,而出让则是指国家通过招标或拍卖等方式将水资源使用权让渡给特定的个人或组织。
转让和出让水资源使用权需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管理。
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水资源的公平分配。
四、水资源权属纠纷的解决途径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因此,水资源权属的纠纷时有发生。
在我国,对于水资源权属的纠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相关的诉讼,由法院依法判决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权属归属。
此外,我国还鼓励利益相关者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讼方式来解决水资源权属纠纷。
这可以有效减少诉讼成本,保持相关各方的合作关系,并促进水资源权属问题的和谐解决。
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政策
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政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政策。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内外优秀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并分析其实施效果和亮点。
一、国内1. 水法中国自1992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该法将水资源认定为国家的重要资源,确立了水资源管理的法律基础。
水法规定了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原则,明确了水资源的属地管理和政府的责任,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
2. 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是我国对土地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依据。
该法规定了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和责任主体,强调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和奖惩制度。
3. 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管理水污染的核心法律法规。
该法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原则和措施,明确了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治理要求,为保护水资源和改善水环境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国际1. 欧洲水框架指令欧洲水框架指令是欧盟的一项重要法规,旨在建立一个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该指令规定了保护水资源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各成员国建立水资源管理计划,并采取一系列监测、评估和管理措施。
2. 美国水权法美国水权法采用了水资源的“先占先得”原则,将水权视为一种财产权。
该法规定了水资源的获取、使用和转让方式,通过市场化手段调节水资源的供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资源管理的问题。
3. 澳大利亚水政策澳大利亚的水政策以市场化和参与性管理为特点。
通过拍卖、交易等方式进行水资源的配置,让市场价格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激励农民和企业进行水资源合理利用和节约。
三、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政策的亮点和挑战1. 亮点(1)强调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政策都强调水资源的保护原则,明确水资源属于国家重要资源,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2)控制水污染: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政策都有相应的水污染防治措施,通过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环境。
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和政策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的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生命之源和社会经济的基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关注重点。
为了保护水资源,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一、水资源管理法律1. 水资源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是许多国家制定的基本法律,旨在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利用。
该法律规定了水资源的保护范围、水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对违法行为和环境破坏者的处罚措施。
例如,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了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国家所有,并强调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水质保护法水质保护法是为了确保水体的质量达到或维持在一定标准以上而制定的。
根据这项法律,污水排放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水体污染的责任和处罚将由法律追究。
例如,美国的《清洁水法》规定了水质保护的标准,要求所有工业和农业排放物都必须符合规定的限制。
3. 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法是针对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管理而制定的。
该法旨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
该法律规定了土地利用的限制和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农业种植技术、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日本的《土地改良法》旨在保护耕地和水源,限制了农业区域的发展和建设。
二、水资源保护政策1. 农业节水政策农业是最大的水资源消耗行业之一。
为了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损耗,各国都实施了农业节水政策。
该政策主要包括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优化灌溉制度、提供农田水利设施等方面。
例如,以色列通过推广滴灌和喷灌技术,成功降低了农业用水量。
2. 水资源定价政策水资源定价政策是为了调节和引导水资源的使用,通过价格机制来促进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
根据该政策,水的价格将根据不同行业和用途进行差别化定价。
例如,新加坡通过将水资源价格与市场供求关系挂钩,成功激励了市民和企业的节约用水行为。
3. 水资源保护补贴政策为了鼓励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一些国家实施了水资源保护补贴政策。
水资源的国际法律框架世界水日的法治思考
水资源的国际法律框架世界水日的法治思考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如干旱、水污染和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等。
为了保护水资源并确保大家都能享有平等的水资源,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框架。
在世界水日来临之际,我们有必要对水资源的国际法律框架进行思考。
一、国际公约和协议国际公约和协议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旨在解决跨国界的水资源问题和促进合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联合国水资源法公约》。
该公约于1997年通过,旨在基于国家主权和公平原则,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国际合作。
此外,还有《联合国环境规划与发展委员会关于水资源的决议》等国际法律文书与协议,确保了国际社会在水资源问题上的合作和共识。
二、国际判例法和法院判决国际判例法和法院判决在水资源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国际法院曾就一些跨国界的水资源争端进行仲裁和判决。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1年国际法院对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克什米尔地区水资源争端的判决。
根据判决,国际法院认为两国应根据公平和合理原则共享争议水域的水资源。
这样的判决为未来类似争端提供了依据,并推动了水资源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三、国际法律框架的挑战与前景尽管存在着国际法律框架,但水资源的全球治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是一个主要问题。
一些国家并未将国际公约和协议的规定转化为国内法律,并缺少监管和执法措施。
其次,水资源争端的解决依然困难重重。
一方面,水资源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诸多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平衡。
另一方面,国家之间的合作意愿和能力不同。
然而,在法治思考下,国际水资源法律框架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可以通过加强国家间的合作,推动水资源管理的法治化。
这需要各国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机制。
其次,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经验,探索建立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
例如,可以设立专门处理水资源争端的国际仲裁机构,或者在已有的国际法院基础上设立专门的水资源法庭。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法规政策解读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法规政策解读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规政策。
本文将对这些法规政策进行解读。
一、水资源的定义与重要性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水体,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冰川水等,是人类生活、经济和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基础。
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供应量有限,且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国际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法规政策1.《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全球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框架文件,其中包括目标6“确保可持续管理和可利用的水资源”。
各国应根据该议程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联合国水资源管理与安全规划》《联合国水资源管理与安全规划》旨在通过制定并实施水资源管理和安全策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该规划要求各国制定针对本国水资源特点的法规政策,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三、中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法规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中国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旨在保护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该法规规定了水资源的获取、分配、利用和保护的原则、目标和具体措施,为我国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主要针对土地利用中的水资源保护问题,旨在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该法规规定了土地利用者应当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的监督和管理等内容。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旨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洪水灾害的防范和应对工作。
该法规规定了河流管理、防洪工程建设和洪水预警等方面的相关措施,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利用。
四、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关措施1.水资源利用的技术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技术措施包括提高用水效率、开展水资源调查和监测、推广水资源再生利用等,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管理政策解析
水资源管理政策解析水是地球上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的水资源越来越受到威胁。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各国纷纷出台了水资源管理政策。
本文将对水资源管理政策进行解析。
一、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背景1.全球水资源状况观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的水资源状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抽取和污染等原因,许多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这引发了各国政府对水资源管理的重视。
2.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对于确保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出台旨在解决水资源短缺和保护水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管理政策的目标1.保护水资源水资源管理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护水资源免受过度抽取和污染的威胁。
通过限制水资源的开采和加强环境监测,政策旨在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有效利用水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水资源管理政策通过推广水域节约技术、提供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激励措施等手段,旨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改善水质水资源管理政策还着重关注水质问题。
通过加强水质监测、治理水体污染源和推广环保型农业等措施,政策旨在改善水质,保障人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三、水资源管理政策的主要内容1.立法和制定政策法规为了确保水资源管理的有效实施,各国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这些文件规定了水资源的管理权和责任分工,明确了各方的义务和权益。
2.水资源配置和管理水资源管理政策需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和管理。
政策中会制定水资源使用的限额和许可制度,推动水资源优先分配和合理配置。
3.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治理为了保护水资源,政策会对水质进行严格的监测和管理。
政府会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处罚,并推动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
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一、引言流域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全部河川及其相关的附属水体所形成的整体系统。
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指针对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分配而建立的规章制度体系。
在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内容、特点、问题以及改革方向展开研究。
二、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内容1.法律法规体系流域水资源管理必须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法律法规体系是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包括水资源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和水域管理规定。
这些法律和规定规范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环境的保护和污染防治等重要方面,可以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2.政策和计划文件政策和计划文件是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部门通过发布水资源管理政策和计划文件,指导流域内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
这些政策和计划文件涉及到水资源的分配、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有助于形成统一的实施方案,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3.组织管理机构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
这些机构可以是专门的水务局、水利部门或委员会。
这些机构负责流域内水资源的规划、管理、监测和评估工作,协调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合作,推进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实施。
4.水资源的调控和分配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通过调控和分配来实现合理利用。
包括制定水资源的分配方案、调整水资源配置、制定用水计划等。
同时,要建立健全水资源的核准制度和监测系统,确定水资源利用的限额和监督机制,确保水资源分配的公平和合理。
5.生态环境保护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包括制定生态保护纲要和具体的保护措施,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重要水源地和湿地等。
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保护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三、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特点1.整体性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整体性的管理制度,强调整个流域的协调和统一。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律政策分析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律政策分析第一章: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的自然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和压力也日益增加,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针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政策来规范和引导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本章将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律政策进行分析。
第二章: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水的供应、利用的节约与增效、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
在各国的水资源利用中,重要的法律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水资源准入与权属管理保证水资源的准入和合理使用对于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各国通过设立水资源的准入制度,要求有计划地分配和监控水资源的使用。
此外,水资源的权属管理也是重要的法律政策,旨在明确水资源的归属和使用权。
2.2 水资源的节约与增效为了实现节约利用和增效管理,各国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
例如,制定使用效率标准,设立奖励机制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以鼓励企业和个人节约用水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3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合理配置是保障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各国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机构、制定水资源管理计划和方案等方式,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确保各个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第三章: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保护是水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涉及到水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以下是各国针对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政策:3.1 水污染防治水污染是水资源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各国通过立法,规定水污染的防治责任和措施,加强对于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管理,以保护水资源的质量。
3.2 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的保护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
各国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政策,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加强湖泊、河流、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以维护水资源的生态平衡。
3.3 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
各国设立专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负责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规划、管理和监测,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政策研究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政策研究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短缺、污染和浪费等问题。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政策。
本文旨在对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法律政策的现状(一)国际层面在国际上,许多国际组织和公约都关注水资源问题。
例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的目标。
此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也间接涉及到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强调了应对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二)国内层面我国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确立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此外,还有《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以及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共同构成了我国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体系。
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法律政策存在的问题(一)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性不足虽然我国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水资源法律体系,但不同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和不协调之处。
例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审批程序、管理权限等方面,不同法律的规定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实际执行中的混乱。
(二)法律的执行力有待加强一些法律法规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困难,执法力度不够。
部分地区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对于水资源的违法开采、污染等行为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惩处。
(三)公众参与度不高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度相对较低。
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参与水资源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经济手段运用不足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经济手段的运用还不够充分。
例如,水资源的价格机制未能充分反映其稀缺性和生态价值,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三、完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法律政策的建议(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协调统一对现有的水资源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和整合,消除冲突和不协调之处,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政策分析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政策分析近年来,水资源成为最为紧缺的自然资源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严重短缺问题已经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因为水源的持续供应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本文将从法律政策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保护和管理水资源。
一、我国水资源保护的现状水资源保护是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确保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但自然水资源的总量有限,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污染状况又使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水资源问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根据中国水利学会的统计数据,我国水资源总量大约为28000立方千米,按人均可供水量不足3500立方米来计算,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800立方米,约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属于水资源贫乏国家。
且在国土分布状况上,我国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和西南地区,其中云南、贵州等地区的水资源尤为稀缺,当地居民缺水情况严重。
二、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政策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能源、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合理、科学地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制定相关法律政策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政策主要体现在《水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规中。
《水法》规定我国的水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应该得到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规定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
《环境保护法》对水环境保护进行了规范,包括水源保护、水尺度保护和非法排污等方面。
同时,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补充性的法规,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条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以保护和管理水资源。
2.加强水资源管理在管理方面,我国水资源的管理由国家、行业和地方三个层面实现。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水资源管理规划和政策,包括水资源分配、价格机制等,以确保水资源的稳定供应。
水资源分配和利用的法律制度研究
水资源分配和利用的法律制度研究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个有效的水资源分配和利用体系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存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和完善水资源的法律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国家水资源管理的法律制度1.法律中国政府制定了多项法规规范和强制性措施,以确保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
自1988年发布《水法》以来,国家水资源管理的法律制度逐渐完善,已经制定了《地下水管理办法》、《流域水资源规划》、《水源地保护规划》等法规。
2.机构国务院水利委员会是中国政府的最高水利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全国水利工作的规划和管理。
水利部负责水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并指导地方水利部门的实施工作。
地方水利部门负责地方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
二、水资源分配和管理的法律制度1.用水许可制度为了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我国自2003年起开始试行用水许可制度,即对用水者的用水进行许可管理。
用水许可制度包括用水申请和用水许可两方面,对于用水者非法用水行为,政府将依法打击。
2.产权制度我国的水资源属于国有资源,政府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政府开始推行水资源的产权制度。
由于水资源是一种有限资源,因此如何确定水资源的产权和流转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三、水资源利用的法律制度1.节水利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水需求的不断增加,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我国开展了大力的节水工作。
当前我国的节水工作主要集中在农业节水、城市节水以及工业节水等方面。
2.污水治理和排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日益严重污染水资源。
为此,我国加强了污水处理和排放管理,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建立起了一套严格的污水排放、控制以及治理体系。
总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是维持全球生态平衡、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
世界水日的政策与法规分析
世界水日的政策与法规分析在每年的3月22日,全球都会庆祝世界水日。
这一天旨在提高人们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并推动各国政府和民众采取措施保护和管理好水资源。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水资源政策和法规。
本文将就世界水日的政策与法规进行分析,以探究各国在水资源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
一、水资源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水资源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保护水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各国纷纷制定了适应本国国情的水资源政策,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推动其实施。
1.1 法定框架为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许多国家都通过制定法律和法规的方式对水资源进行管理。
例如,中国颁布了《水法》,规定了水资源的使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法律和法规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1.2 政策引导除了法定框架外,一些国家还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推动水资源保护。
比如,日本推行了水循环利用政策,鼓励人们在家庭和工业中进行废水处理和再利用,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这种政策引导的方式能够促使企业和个人更加关注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1.3 跨国合作由于水资源的特殊性,跨国合作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尤为重要。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致力于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通过技术援助和知识共享来推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二、水资源保护的法规措施为了保护水资源,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水资源保护法规。
2.1 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各国都有不同的水质标准,用于评估水体的质量和可用性。
这些标准可以指导水资源管理者进行水质监测和污染物排放管控,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2.2 水资源定额管理为了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一些国家采取了水资源定额管理的措施。
比如,澳大利亚以及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都实行了水资源定额管理制度,根据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需求,对各个用户单位分配水资源配额,以确保每个单位能够平等、可持续地使用水资源。
2.3 水资源保护区划为了保护水源地和重要的水生态系统,一些国家将具有重要水资源价值的区域划定为水资源保护区。
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
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一、前言在当今社会,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然而由于人口的增加、工业化的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水资源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管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流域是天然水系的基本单位,流域水资源管理对于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围绕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展开研究,探讨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改善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二、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概念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指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环境的保护修复以及水灾害的防治等方面,建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制度体系。
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保障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三、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现状1. 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建立不完善我国流域地域广大,涵盖的流域较多,各地方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各不相同,而且现行法律法规也对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2. 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领导机构不够健全有关水资源管理的部门分散,管理职能不明确,往往存在管理盲区,而且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也亟待解决。
3. 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存在瓶颈在流域水资源管理中,技术手段的不完善与水资源管理技术人才的培养存在一定的不足,严重阻碍了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
四、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1. 治理水污染问题在流域水资源管理中,水污染问题成为了重要障碍。
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严重污染了流域水资源,造成水质的恶化,对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2. 治理水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由于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为了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部分地方通过过量开发水资源以满足当地的需求,导致了流域水资源的过度开发,给河流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了严重后果。
水资源分配与管理法律解读
水资源分配与管理法律解读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管理变得越发重要。
为了合理分配和有效管理水资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水资源分配与管理法律,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对水资源分配与管理法律进行解读。
一、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水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与人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密切相关。
合理分配和科学管理水资源,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人民需求,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水是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合理利用水资源将促进各行业的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繁荣。
2. 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涉及到水体的保护、水源地的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管理水资源,可以有效保护水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 灾害防治:水灾、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通过水资源管理,可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并提高灾害应对的能力。
二、水资源分配与管理法律体系1. 法律基础:水资源分配与管理法律体系是国家水资源管理的基础。
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于规范和管理水资源。
这些法律法规包括宪法、水法、环境法、土地法等。
2. 水资源分配:水资源分配法律规定了水资源的分配原则、标准和程序。
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分配原则可以包括公平合理、效益优先、限额分配等。
水资源分配的标准可以按照行业、地区等进行划分。
3.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法律规定了水资源的规划、利用、保护和污染治理等方面。
针对不同地区和行业,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水资源管理法律解读1. 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法律要求制定水资源规划,明确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等。
水资源规划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实现科学合理规划。
2. 水权管理:根据水资源分配法律,水权管理是水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
水权管理包括水权的确立、变更和撤销等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主要国家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制度探析(1)【摘要】纵观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管理立法和实践,大都将流域综合管理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并侧重于从流域整体层面维护河流健康、公平合理利用水资源。
由于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关系密切,因此各国和地区的流域制度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本文在阐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管理立法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流域综合管理的立法模式和管理体制,及其对我国流域管理法律制度构建的启示。
【英文摘要】Incountriesandregions,theintegratedriverbasinmanage mentasoneofcorecontentinwaterresourcemanagementlegi slationandpractice,whichfocusontheoveralllevelofmai ntenancefromthebasinofriverhealth,fairandreasonable useofwaterresources.Becauseofriverbasinwaterresourc esdevelopment,utilizationandprotectionwiththelocals ocial,economic,culturalandotherfactorsarecloselyrel ated,sothebasinsystemmanifestationsofmanycountriesa ndregionsaredifferent.Onthebasisofexpatiatingwaterr esourcemanagementlegislationandpracticeofmajorcount riesandregions,thepaperanalysisthecurrentlegislationofintegratedri verbasinmanagementmodelandmanagementmechanism,andpu tforwardappropriateadviceforriverbasinmanagementleg alsystem.【关键词】流域综合管理;立法模式;管理体制;启示【英文关键词】integratedriverbasinmanagement;legislativemodel;managementsystem;advice【正文】水资源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基础,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控制因素,因其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多元利益交叉而被普遍关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目前,我国流域水资源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已十分突出,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同时,现行法律仅注重水资源控制与水污染防治,缺乏在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维护正常经济与生态功能等方面的基础性立法,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有快的发展要求。
流域水资源管理是将自然属性和经济社会属性融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立法实践表明,以法律形式代替行政命令并按社会公平性、维护公共利益的原则管理流域水资源,顺应水资源的自然运移规律和经济社会特性,统筹兼顾流域水资源的配置与开发、治理与保护,从单一的区域管理提升到国家宏观控制与区域管理相结合,不仅在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流域综合规划和管理中显现重要性,有的还在跨国河流综合管理中发挥指导作用,有效地保证了流域水资源开发活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其成功经验可为我国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立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流域综合管理已成为世界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立法和实践的主要内容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质、水环境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水资源的污染和短缺已成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障碍,不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威胁和损害,还可能引发国家和地区的冲突,成为影响安全问题的一个基本要素,将会愈来愈成为世界各国安全事务的核心。
以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与统一管理,正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的一种理性反思,己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和地区所接受,并体现在水资源管理的立法和实践中。
(一)美国美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立法体现出了联邦制国家的特点。
美国联邦和各州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制定适合全国的联邦流域水资源法和各州的流域水资源法律。
整体而言,美国有关水资源的立法体现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协调资源之间的规划,其管理体制也体现了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特点。
如,1866年《采矿法》、1970年《土地法》、1877年《沙漠土地法》规定了和承认了水权的有效性,并可以根据已有的采矿权、灌溉权和生产权分配用水量;1965年《水资源规划法案》则要求从流域整体利益出发,协调水土资源规划,优化国家自然资源。
由于淡水资源非常丰富,美国将水资源视为一种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财产,就像土地和森林一样。
[1]因此,美国水资源立法与其商务、财产、合同以及一般福利条约的法律制度相关,这些相关的法律为美国流域水资源立法提供了基础。
同时,美国水资源立法还因地理位置的而有所不同。
美国东部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因此河岸所有权(也称为滨岸权riparianrights)成为水法规和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河岸所有权理论将水资源视为一种公共财产,为所有的河岸所有权人共享,强调上下游之间用水权利的平等。
而在美国干旱的西部地区,为了合理和高效地利用水资源,立法采用优先占用权(firstintime,firstinright)。
这一理论将水资源视为一种私有财产权,其获得与是否拥有与河流相邻的土地所有权无关。
只要权利人合理使用水资源,可以用于家庭生活、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以及城市供水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和竞争逐渐增加。
美国水资源立法也进行了一些调整。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东部地区一半以上的州实行水资源行政许可证管理,在继续保留河岸所有权同时,将用水许可证制度作为补充,有效解决了非河岸所有权人的用水问题。
为了协调水资源合理利用,实行流域综合管理,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水资源规划法案》,成立了水资源理事会(WaterResourceCouncil),随后又成立了各流域委员会,负责流域水资源以及相关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二)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开始对于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综合管理。
1896年日本颁布了《河川法》,废除了河流的私有制,由河流所在地的政府负责管理,并由建设大臣对其管理进行监督。
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对于流域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20世纪60到70年代,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如1961年《水资源开发公团法》、《水资源促进法》、1970年《水质污染防治法》、1973年《水源地域政策特别措施法》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1964年对于《河川法》进行了修改,成为日本内河流域综合管理的基本法。
其立法目的是为了防止河流发生洪水和高海潮等灾害,合理地利用河流,对河流进行综合管理,保持河水正常的功能,以利于国土的保持与开发、保护公众安全和提高公众社会福利。
为此,规定河流属公用资源,不得据为私有。
为了便于管理《河川法》将河流分为一级河流和二级河流,而且包含这两级河流上的所有河流管理设施,分别由建设大臣和河流所在的都道府县的都道府县知事行使管理权。
同时,《河川法》对于河流管理、河流开发、利用、保护、河流保护区域以及水利调节、大坝有关的特殊情况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三)欧盟欧盟已将流域作为一个整体空间来考虑,对于流域内各国的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控制总量计划等都进行统一协调,并进一步增强流域内各国所有排污单位的责任感,加强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加强流域国际合作,共同协力承担污染治理责任。
从XX年12月开始,欧盟国家正式启动了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文件《欧盟水框架指令》(WaterFrameworkDirective,WFD),将流域综合管理规定为核心内容之一。
英国对水资源实行以流域为基础的统一管理,英国政府还通过国家环境署推行流域取水管理战略(CAMS),按流域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实现对流域的综合管理,保护水资源生态平衡。
1992年法国政府修订《水法》,明确将水资源规定为国家所有,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要以公共利益为目的,遵守自然平衡法则,进行流域综合管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性。
西班牙《水法》则在其前言部分强调:使用水资源“必须注意做到不破坏环境和资源本身,尤其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经济费用,并使其在整个水文作用过程中所引起的费用和负担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
”“以保证在所有情况下能够做到对各用水方面都公平合理,而不论是发源地、地表水或地下水。
”(四)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宪法将流域水资源立法的权限赋予各州。
因此,澳大利亚的各州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内容完整的水法。
如:维多利亚州在1881年制定了《维多利亚水土保持法》,以发展灌溉、保持水土和建立有关管理机构为注意内容;为促进水资源国有化,1886年制定了《维多利亚综合灌溉法》;1905年制定《维多利亚水法》,并据此设立了流域综合管理的机构河流和供水委员会。
南澳大利亚州1976年颁布了新的《水法》,对于水资源进行全面管理,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所有方面。
除了立法之外,澳大利亚流域综合管理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全流域管理方法。
墨累—达令河(Murray-Darling)流域管理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墨累—达令河流域为促进与协调全流域的有效规划和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其中包括《墨累—达令流域行动》的制订、自然资源管理战略、土地关爱与社区参与等。
为了保护河流、生态系统与流域健康,XX年制订了(XX~XX年墨累—达令河流域综合管理战略——确保可持续的未来》,作为新的自然资源管理战略。
[2](五)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对于水资源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流域综合管理同样体现在其立法和实践中。
1、印度印度水资源管理的立法是根据各个地区的基本情况制定,因此州立法种类较多。
在国家层面,为协调和解决河流开发管理以及水纠纷的相关问题,1956年印度颁发了《河道管理法》,《邦际水纠纷法》。
根据立法,印度的流域水资源所有者为国家,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满足对于水资源的需求。
2、南非在南非,由于水资源的贫乏,因此被作为稀有资源对待。
南非从资源的战略角度管理流域水资源。
为公平、合理分配和使用水资源,1997年颁布了修订的《南非共和国水法》,明确水资源属于全体人民,由中央政府全面管理,并专章规定了流域管理战略,其内容包含:提出水资源管理辖区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保持、管理和控制的战略、目标、计划、准则和程序;考虑水资源管理辖区内的地质、人口、土地利用、气候、植物和水利工程等;考虑当前的和今后可能的用水户的需要和期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