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案——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3.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的职能6.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
3. 讲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4. 讲解会计等式,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5. 讲解会计的职能。
6. 讲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的职能6.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章节二: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3. 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账户的设置和管理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1. 引入: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3. 讲解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4. 讲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章节三:会计分录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3. 理解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3. 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编制会计分录,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案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本章重点内容(1)会计对象的含义(2)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其内容(3)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4)会计等式的含义(5)会计等式的组成及其关系(6)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2.本章难点内容(1)资金及资金运动(2)会计要素的含义(3)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4)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5)静态会计等式与动态会计等式之间的关系(6)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3.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以制造业企业为例说明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2)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的关系(3)会计要素的主要特征(主要是指资产、负债、收入及费用的基本特征)(4)以具体实例说明各项会计要素的内容(5)以具体实例说明静态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及其之间的关系(6)以具体实例说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情况三、本章应讲授的内容1.会计对象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阐述会计对象的基本含义,以工业企业为例引出资金、资金运动的概念及其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
2.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其内容在阐述如上资金运动的基础上,引出会计要素及其具体内容。
3.资产给出资产的含义、资产的特征及资产按流动性的分类。
4.负债给出负债的含义、负债的特征及负债按流动性的分类。
5.所有者权益给出所有者权益的含义、所有者权益包括的基本内容及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本质区别。
6.收入给出收入的含义、收入的特征、广义收入与狭义收入的区别与联系。
7.费用给出成本、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含义;阐述成本及各项费用的具体内容;费用的特征;简介广义费用及狭义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8.利润给出利润的含义;阐述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三者之间的计算方法。
9.会计等式给出会计等式的含义。
10.基本会计等式从会计要素出发引出基本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并举例说明。
11.经济业务的发生对基本会计等式的影响举例说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具体类型。
12.扩展会计等式给出扩展后的会计等式,并说明其经济意义。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使学生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帮助学生熟悉会计凭证、账簿的种类和用途。
4、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简单的账务处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点。
(2)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2、难点(1)理解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
(2)正确编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3、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企业经营场景,如一家小型商店的日常收支,引出会计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1)讲解会计的定义,强调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旨在提供财务信息。
(2)阐述会计的基本职能,即核算和监督。
核算包括记录、计算和报告经济业务;监督则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3)明确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3、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1)详细介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举例说明每个要素的含义和特点,如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
(2)解释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恒等关系。
(3)讲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常见的会计科目。
4、会计凭证(1)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如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展示各种原始凭证的样式,如发票、收据、支票等,并讲解其填制要求。
(3)重点讲解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和审核要点。
5、账簿(1)介绍账簿的种类,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2)讲解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规则,包括如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如何进行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6、借贷记账法(1)讲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案
二、会计的发展
(一)近代会计的发展
1、西汉时期,我国“官厅会计”有了一定规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唐宋两代,创建和运用了“四柱结算法”
3、明清两代,设计了“龙门账”的会计核算方法
4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民间商业界出现了“四脚账”,又称“天地合”
(二)现代会计的发展
1、会计界逐渐形成一套有关财务报表的规范和准则;
《会计基础》课程教案
教师姓名
授课时数
课 型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节次
教学项目
(情境)名称
项目一: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子项目1 会计含义
教材逻辑结构分析和学生分析
1、教材逻辑结构基本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学生零基础,需要教师正确引导。
教 学 目 的
1、了解会计的由来,明确什么是会计,认识会计职业;
2、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
3、以连续、系统、全面地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特征
七、会计方法
会计方法是指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基本手段,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实现形式,会计职能是通过会计方法来实现其基本功能的。
包括:会计核算方法(是基本的方法,是方法的核心)
会计分析方法
会计考核方法
会计预测方法
会计决策方法
二、会计核算方法
(一)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
现代会计的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预算、分析和考核等
五、会计对象
(一)一般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而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是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的特定对象。或者说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综上: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的特定对象。
基础会计学课件: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一) 资产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为企业拥有 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具有 以下特点: (1) 资产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只有过去的交易、 事项才能增加或者减少企业的资产,如已经发生的固定资产 购买交易才形成资产。而谈判中的交易或者计划中的交易则 不能确认为一笔资产。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企业会计要素划 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它们构成 了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框架,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 费用和利润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它们构成了企业利润表 的基本框架,称为利润表要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六) 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 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 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 业绩。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利润包括以下三个项目: (1)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 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 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后的金额。 (2)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 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3) 净利润。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 金额。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二、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一)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
列报于财务会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 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计量属性是指 所要计量的某一会计要素的特性方面,如桌子的长度、铁矿 的重量、房屋的面积等。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 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 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案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会计要素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3.能够利用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进行会计分析。
二、教学重点1.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
2.会计等式的组成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难点1.掌握会计要素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2.能够利用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进行会计分析。
四、教学准备1.教材:会计基础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会计要素?它们对会计等式有什么影响?”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将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分类进行详细讲解。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负债是企业所欠的债务,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属的所有权益,收入是企业持有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结果,费用是企业所发生的成本或损失。
3.示例演练(3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会计要素的概念分类案例中的各项内容,将其归类并记录下来。
例如,企业购买设备(资产),同时贷款进行支付(负债),设备的价值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所有者权益),企业生产并销售了产品(收入),企业支付了员工的工资和房租(费用)。
然后,教师将这些会计要素填入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讨论与总结(20分钟)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实际案例,根据该案例中的经济事项,归类会计要素,并记录下来。
然后,根据会计等式,编制该案例的会计分录。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通过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进行会计分析。
课堂上的示例演练和讨论,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解释会计的概念强调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1.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介绍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解释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演示会计等式的应用和重要性1.3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解释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概念举例说明会计科目的分类演示会计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方法板书设计:会计的定义与作用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借贷记账法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规则解释借方和贷方的概念演示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示例2.2 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组成部分演示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板书设计:借贷记账法原理和规则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解释会计凭证的概念和作用演示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强调会计凭证的审核和保管的重要性3.2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解释会计账簿的概念和分类演示会计账簿的设置方法介绍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规则板书设计: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第四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4.1 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解释财务报表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要求强调财务报表在决策中的作用4.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结构演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强调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与应用板书设计: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第五章:会计循环与会计政策5.1 会计循环的过程与步骤解释会计循环的概念和过程介绍会计循环中的各个步骤:凭证、账簿、报表等强调会计循环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5.2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解释会计政策的概念和作用介绍会计政策的选择原则和影响因素演示会计政策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板书设计:会计循环的过程与步骤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第六章:会计准则与会计估计6.1 会计准则的概念与作用解释会计准则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强调会计准则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6.2 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解释会计估计的概念和必要性介绍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演示会计估计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板书设计:会计准则的概念与作用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第七章:长期资产与负债7.1 长期资产的分类与计价解释长期资产的概念和分类介绍长期资产的计价方法和原则强调长期资产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7.2 长期负债的分类与计价解释长期负债的概念和分类介绍长期负债的计价方法和原则强调长期负债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板书设计:长期资产的分类与计价长期负债的分类与计价第八章:所有者权益与利润分配8.1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动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构成介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原因和处理方法强调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8.2 利润分配的原则与程序解释利润分配的概念和原则介绍利润分配的程序和方法强调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板书设计: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动利润分配的原则与程序第九章:审计与内部控制9.1 审计的概念与作用解释审计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审计的类型和程序强调审计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9.2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解释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演示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方法板书设计:审计的概念与作用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第十章:会计信息化与会计职业道德10.1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与发展解释会计信息化的定义和发展趋势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类型和应用强调会计信息化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中的作用10.2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要求解释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强调会计职业道德在职业行为中的作用板书设计: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与发展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会计的定义与作用: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以及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案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案第一章:会计要素概述1.1 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分类解释会计要素的概念介绍会计要素的分类1.2 会计要素的基本特征解释会计要素的基本特征分析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1.3 会计要素的重要性讨论会计要素的重要性分析会计要素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第二章:资产2.1 资产的定义与分类解释资产的概念介绍资产的分类2.2 资产的基本特征解释资产的基本特征分析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原则2.3 常见资产的举例与分析举例说明常见资产分析不同类型资产的特点与处理方法第三章:负债3.1 负债的定义与分类解释负债的概念介绍负债的分类3.2 负债的基本特征解释负债的基本特征分析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原则3.3 常见负债的举例与分析举例说明常见负债分析不同类型负债的特点与处理方法第四章:所有者权益4.1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与分类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介绍所有者权益的分类4.2 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特征解释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特征分析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原则4.3 常见所有者权益的举例与分析举例说明常见所有者权益分析不同类型所有者权益的特点与处理方法第五章:会计等式5.1 会计等式的概念与意义解释会计等式的概念阐述会计等式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5.2 会计等式的要素与结构分析会计等式的要素及其关系介绍会计等式的结构5.3 会计等式的应用与实践解释会计等式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分析会计等式在财务报表编制中的作用第六章:收入6.1 收入的定义与分类解释收入的概念介绍收入的分类6.2 收入的基本特征解释收入的基本特征分析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原则6.3 常见收入的举例与分析举例说明常见收入分析不同类型收入的特点与处理方法第七章:费用7.1 费用的定义与分类解释费用的概念介绍费用的分类7.2 费用的基本特征解释费用的基本特征分析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7.3 常见费用的举例与分析举例说明常见费用分析不同类型费用的特点与处理方法第八章:利润8.1 利润的定义与计算解释利润的概念介绍利润的计算方法8.2 利润的基本特征解释利润的基本特征分析利润的确认与计量原则8.3 常见影响利润的因素讨论常见影响利润的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第九章:会计等式的不平衡与调整9.1 会计等式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导致会计等式不平衡的原因讨论这些原因对财务报表的影响9.2 会计等式的调整解释会计等式调整的必要性介绍会计等式调整的方法与原则9.3 会计等式调整的实际应用举例说明会计等式调整的实际应用分析会计等式调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第十章:会计等式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10.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概念阐述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与原则10.2 利润表的编制解释利润表的概念阐述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与原则10.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解释现金流量表的概念阐述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与原则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分类:理解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是理解会计等式的基础。
基础会计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教案
基础会计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2.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3.了解会计恒等式。
二、教学重点1.会计的基本要素;2.会计恒等式。
三、教学难点1.会计恒等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会计这个词有什么了解吗?会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确会计是记录和报告经济活动的方法,并且阐述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关经济实体的财务信息,帮助用户做出经济决策。
3.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3.1资产教师解释资产的概念和分类,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3.2负债教师解释负债的概念和分类,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3.3所有者权益教师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分类,包括资本和利润,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3.4收入和费用教师解释收入和费用的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4.了解会计恒等式4.1会计恒等式的概念教师解释会计恒等式是指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并进行简单的推导和解释。
4.2会计恒等式的应用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会计恒等式对于记录和核对账目的重要性,以及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的应用。
五、课堂练习1.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会计的基本要素?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收入(2)下列属于长期负债的是?A.应付账款B.短期借款C.长期借款D.预收款项2.讨论题(1)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会计恒等式的概念。
(2)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涉及会计恒等式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六、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恒等式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同时,激发学生对会计学科的兴趣,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七、作业布置1.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对会计的基本要素进行复习。
2.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选择题和讨论题,并写出自己的答案和理由。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恒等式,使学生对会计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3. 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教学步骤:1. 引入会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的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介绍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章节二:会计记录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
2. 学会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
3. 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内容: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科目和账户3.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教学步骤:1. 介绍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如凭证、账簿和报表。
2. 讲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3. 解释借贷记账法的原理,通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板书设计: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科目和账户3.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章节三: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教学目标:1.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
2. 理解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
3. 掌握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1. 会计分录的编制2. 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区分借方和贷方。
2. 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解释其重要性。
3. 演示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通过实例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1. 会计分录的编制2. 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章节四:资产的核算教学目标:1. 掌握资产的分类和特点。
2. 学会使用账户对资产进行核算。
3. 理解资产的计量和披露。
教学内容:1. 资产的分类和特点2. 账户的设置和使用3. 资产的计量和披露教学步骤:1. 介绍资产的分类和特点,如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 讲解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方法,区分借方和贷方。
基础会计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教案
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第一节会计要素的内容教学内容:1、会计要素的概念2、会计各要素的含义及包括的具体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要素的概念。
2、能熟练地说出会计要素的构成。
3、了解会计各要素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会计六要素的概念、特点、包含的内容。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配以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说明:因会计六大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用一个教案封面分两次讲解。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会计的对象,那么,会计究竟核算些什么呢?可以说形形色色,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就是六大类,即我们今天将给大家讲解的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新课讲授:一、会计要素(重点/难点)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所核算和监督内容的基本分类,它是会计对象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报表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账户的归并和概括。
企业会计的基本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一)资产1、资产的概念资产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特征第一,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第二,资产是为企业拥有的,即使不为企业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第三,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3、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等。
(二)负债1、负债的概念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现实义务。
2、负债的特征第一,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第二,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3、负债的分类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会计等式。
3. 学会运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会计分录。
4. 了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基本知识。
5. 掌握单据处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会计的定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目标2.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等式的构成会计等式的应用3. 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账户的运用4. 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分类和填制会计账簿的分类和登记会计账簿的运用5.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分类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利润表的编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会计分录和报表编制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会计学》教科书。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包括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
3. 案例材料:提供一些实际的会计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
4. 会计软件:为学生提供会计软件操作的机会,以熟悉会计核算流程。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会计题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4. 会计分录和报表编制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
5.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基础会计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2. 第3-4周: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3. 第5-6周:会计科目和账户4. 第7-8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5. 第9-10周:会计报表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
会计学原理《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案
会计学原理《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学原理中的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概念。
2.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点。
3.理解会计等式的意义和作用。
4.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点。
2.会计等式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会计等式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通过展示一组数字,比如10、20、30、40,请学生思考这些数字之间是否有其中一种关系,如何描述这种关系。
引导学生讨论后指出这些数字是财务会计中的基本要素。
2.学习会计要素2.1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要素是描述经济活动和价值变化的基本要素。
介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五个方面。
2.2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点将学生分组,每组介绍一个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点。
例如,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资产的特点是有形、无形、可流动等。
3.学习会计等式3.1会计等式的概念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描述了经济活动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等价关系。
3.2会计等式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认识到会计等式的意义和作用。
会计等式可以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的关系4.1会计要素的具体应用案例以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例,让学生互动合作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从而了解会计要素在会计等式中的应用。
4.2会计等式的具体应用案例通过给出具体的会计等式,引导学生进行会计核算过程的实际操作,加深对会计等式的理解和应用。
五、课堂练习提供适当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并验证会计等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课堂总结总结会计学原理中的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概念,强调会计等式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作业,总结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点,以及会计等式的意义和作用。
八、教学反思通过教案设计,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会计学原理中的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概念,掌握其分类、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对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意识。
基础会计教案——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基础会计教案——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会计的作用;2.了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的概念;3.掌握会计等式的原理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1.会计的基本要素和概念;2.会计等式的原理和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会计的兴趣,能启发学生思考会计的作用以及日常生活中会计的应用。
二、讲授(30分钟)1.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会计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记账、汇总、分类、分析、报告等一系列处理的系统性工作。
其主要作用包括:-提供财务信息:会计通过记录和处理交易,产生财务报表,为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监督和控制:通过对财务状况和结果的监督和分析,帮助管理者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做出合理决策。
-评估和决策: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和比较,帮助投资者、债权人等评估企业的价值和风险,做出投资和贷款决策。
2.会计的基本要素:-资产:企业拥有或掌握,并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企业对外部债权人的经济利益产生出的现义务。
-所有者权益:企业拥有者对企业所有资产净值的经济利益。
-收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费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成本和费用的流出。
3.会计等式的原理和意义:-会计等式的原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保证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会计等式的意义:会计等式体现了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同时也是企业会计基本制度和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三、练习和讨论(30分钟)1.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将会计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加深对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巩固(10分钟)教师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当天所学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原理和意义,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和应用相关知识。
《基础会计》教案(第二章)
(三)所有者权益
1.概念: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称为股东权益。
2.特征: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所谓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经济责任。作为现时义务,一般具有合同或法定要求的约束,在法律上可以强制执行。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2)义务包括法定义务和推定业务;
法定义务:指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具体来说,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法律的规定所应履行的义务。
(2)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负债的确认需要符合可计量性的要求,即对于未来流出经济利益的金额应当能够可靠地计量。对于与法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可以根据合同或者法律规定的金额予以确定。如果未来期间很长,金额的计量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与推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通常需要确认支出的最佳估计数,并考虑货币时间价值、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P17图表2-2资产分类简表
4.资产的确认条件
在会计实务中,不是所有符合上述资产定义的资源都是企业的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符合上述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时,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1)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本质特征,但由于经济环境的瞬息万变,与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或能流入多少,实际上带有不确定性。因此资产的确认应当与经济利益流入的不确定性程度结合起来,如果根据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那么就应当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案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案教案: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会计等式的含义和作用;3.能够运用会计等式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二、教学内容:1.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2.会计等式的含义和作用3.会计等式的编制与应用三、教学重点:1.会计要素的理解和分类2.会计等式的含义和作用四、教学难点:1.会计等式的编制和应用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教案,教具2.学生准备:纸笔,课本六、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示范来引入课题:“会计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会计的核心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Step 2:讲授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20分钟)1.教师通过PPT介绍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要素。
2.教师结合具体的案例和图表来进行讲解,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Step 3:讲授会计等式的含义和作用(20分钟)1.教师通过PPT介绍会计等式的含义和作用,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教师通过示例来解释会计等式的作用,即用来检验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Step 4:讲授会计等式的编制与应用(30分钟)1.教师通过PPT介绍会计等式的编制方法,即根据具体的交易和事项来编制会计分录。
2.教师结合具体的案例和图表来进行讲解,并与学生一起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3.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Step 5: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复习和预习相关的知识点。
七、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会计参考资料,进一步了解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的内容和应用。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实际会计案例,加深对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理解和应用。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和应用的方式,对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案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案第一章:会计要素概述1.1 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分类1.2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1.3 会计要素在会计报表中的应用第二章:资产2.1 资产的定义与特征2.2 资产的分类与计量2.3 主要资产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第三章:负债3.1 负债的定义与特征3.2 负债的分类与计量3.3 主要负债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第四章:所有者权益4.1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与构成4.2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与计量4.3 主要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第五章:收入与费用5.1 收入的定义与分类5.2 费用的定义与分类5.3 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5.4 主要收入与费用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第六章:会计等式与会计平衡6.1 会计等式的概念与意义6.2 会计等式的要素构成6.3 会计等式的应用与分析第七章:会计分录与会计账簿7.1 会计分录的定义与作用7.2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7.3 会计账簿的分类与登记方法7.4 会计账簿在会计等式中的应用第八章:财务报表与会计等式8.1 财务报表的定义与作用8.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8.3 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8.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第九章:会计调整与会计等式9.1 会计调整的概念与原因9.2 会计调整的方法与程序9.3 会计调整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第十章:会计等式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分析10.1 会计等式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10.2 会计等式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10.3 会计等式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10.4 针对会计等式在实际应用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要素概述难点解析: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是教学中的难点,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
二、资产难点解析:资产的分类与计量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负债难点解析: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原则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
四、所有者权益难点解析:所有者权益的计算和变动原因需要通过实际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教学重点、难点】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节会计的对象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会计的概念、职能和核算方法,那么会计到底是干什么的,它的客体是什么?即我们所说的会计对象是什么,这节课我们主要来解决这个问题。
新课讲授:一、会计对象的概念(重点)学习了会计的概念和职能后,同学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会计工作日常核算的内容具体又包括那些呢,是否包括企业或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从而引导出会计对象的概念。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具体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一)资金: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包括货币本身。
(二)企业的资金运动:1、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2、商业企业资金运动: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3、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预算资金的拨入→预算资金的支出总结:企业的资金运动,是经营资金的运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是预算资金的运动第二节会计要素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会计的对象,那么,会计究竟核算些什么呢?可以说形形色色,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就是六大类,即我们今天将给大家讲解的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新课讲授:会计要素是指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做的最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基本的、主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将会计要素划分为六项,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在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是组成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
收入、费用、利润反映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及其成果,是组成损益表的(利润表)主要内容。
一、资产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
它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一)资产的特征1、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是企业在过去一个时期里,通过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结果。
至于未来交易或事项以及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则不属于现实的资产,不得作为资产确认。
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拥有指资产的所有权归企业,一项资源要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应该拥有此项资源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处置资产,其他企业或个人未经同意,不能擅自使用本企业的资产。
但控制并不一定指拥有资产的所有权。
当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一辆小汽车时,小汽车事实上已经被购买方所控制,因此,尽管在付款期间,购买方不拥有小汽车的产权,但也把小汽车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处理。
3、资产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所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潜力。
这种潜力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单独产生净现金流入,而在某些情况下则需与其他资产结合起来才可能在将来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净现金流入。
预期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某项支出如果具有未来经济利益的全部或一部分,它就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否则,就只能作为费用或损失。
同样,企业已经取得的某项资产,如果其内涵的未来经济利益已经不复存在,就应该将其剔除。
例如,待处理财产损失或库存已失效或已毁损的存货,它们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就不应该再作为资产。
(二)资产的分类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和其他资产。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在一年内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
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在参加生产经营活动时,其价值一次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
2、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3、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为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4、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能够为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5、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记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等。
6、其他资产其他资产是指除以上各项之外的资产,企业不能自由支配使用的资产,包括特准储备物资、冻结存款、冻结物资、涉及诉讼中的财产等。
二、负债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一)负债的特征1、负债是基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
例如,购置货物或使用劳务会产生应付帐款(已经预付或是在交货时支付的款项除外),接受银行贷款则会产生偿还贷款的义务。
只有源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上才有可能确认为负债。
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企业的业务计划,不会产生负债。
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由于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或法定要求,义务在法律上可能是强制执行的,如收到货物或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款项,即属于此类;另外,义务还可能产生于正常的业务活动、习惯以及为了保持良好的业务关系或公平处事的愿望。
如果企业定出一条方针,即使产品在保证期期满以后才显现缺陷也要予以免费修理,则企业在已经售出的产品上预期将会发生的修理费用就是该企业的负债。
3、现时义务的履行通常关系到企业放弃含有经济利益的资产,以满足对方的要求。
现时义务的履行,可采取若干种方式。
例如,支付现金、转让其他资产、提供劳务、以其他义务替换该项义务、将该项义务转换为所有者权益等等。
4、负债通常是在未来某一时日通过交付资产(包括现金和其他资产)或提供劳务来清偿。
有时,企业可以通过承诺新的负债或转化为所有者权益来了结一项现有负债。
前一种情况只是负债的展期,后一种情况则相当于用增加所有者权益而了结债务。
(二)负债的分类负债按其流动性,一般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和预提费用等。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借入的还款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的各种借款。
例如,工业生产周转借款、临时借款等。
应付票据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外发生债务时所承兑的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应付帐款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发生的一项流动负债。
预收货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购货款和定金。
应付工资是指企业应付职工的工资总额以及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各种工资性奖金和津贴等。
应交税金是指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所得税等。
应付利润是指企业应付给投资者的利润,包括应付给国家、其他单位以及个人的投资利润。
其他应付款是指除应交税金、利润以外的其他一切应交款项,包括应交教育费附加、车辆购置附加费等。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事先预提而尚未实际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保险费、借款利息、租金等。
2、长期负债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各种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长期负债是企业向债权人筹集的可供长期使用的一种资本来源。
同流动负债相比,长期负债的特点是数额较大,偿还期限较长。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其他单位借入的,归还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长期借款一般用于固定资产购建、固定资产改扩建工程及固定资产大修理工程以及流动资产的正常需要等方面。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使用的资金对外发行的一种还款期在一年以上的书面凭证。
长期应付款是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一切长期负债。
如用补偿贸易引进的国外设备,应付的引进设备款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应付租赁款等。
第二节会计要素通过提问,简单回忆上节课所学,接着讲另四大会计要素;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净资产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部分构成。
(一)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1)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
(2)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
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3)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
(二)所有者权益包括的内容:1.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资本金(形态上表现为各种财产物资)。
2.公积金是指企业为了增强其经济实力和应付经营不测而必须保留的资本额,亦称准资本。
它包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两部分。
(1)资本公积金是指由投入资本本身所引起的各种增值。
它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
它包括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和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2)盈余公积金是指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
它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以及公益金。
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可按照规定的程序转增资本金;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也可以弥补企业亏损,在特殊情况下经批准还可以发放股利。
3.公益金是指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专门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方面的准备金。
4.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
在其数量上是企业净利润扣除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和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后的余额。
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
四、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它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一)收入的特点1.收入是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
2.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如增加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如以商品或劳务抵偿债务;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收入能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二)收入的分类收入包括销售商品、产品的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和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的。
1.销售商品、产品的收入是指企业以取得货币资产方式销售商品、产品以及正常情况下以商品、产品抵偿债务交易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