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空间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众 文 艺
41
受中国传统时空观念的影响,绘画空间表现在中国传统绘画
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绘画空间经过作画者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物象表达出来,并给予加工、改造,注入画家的主观感情,使绘画作品以充满节奏感和灵动感的空间彰显宇宙生命的律动,体现物象的生命精神。
中国画空间不是单纯地把绘画空间具体的、立体的表现出来,而是讲求作画者的内心体验和直观感受,同时还提倡“写意”“传神”“气韵”“意境”等在绘画中的表现。
画家在作画过程中,不拘泥于对真实空间的描摹,而是以表达空间的意象化,着重心灵深度的表达,使中国画在空间表现中体现出一种主观的、灵动的空间表现特点,从而达到“形神兼备”“天人合一”的意境,使中国画语言表达更加丰富。
一、中国画追求空间表达的意象化
中国画空间不是对实际空间的真实描摹,而是追求空间表达的意象性、灵动性,这样就会使画面更加丰富,更具特色,更符合人的心境追求。
(一)线条和墨色的空间表现
自绘画诞生始,线就已经作为中国画中主要的绘画语言。
随着绘画语言的发展,中国画已不是单纯的以线来表达空间的,而是运用线条和笔墨的有机结合所产生的变化多端的线条和墨色来表现现实空间,并不是完全对物象的体积和色彩的真实描摹。
画家对客观物象的主观化反映和能动表现,加之线与笔墨的有机结合,便产生了具有超越实际空间以表意为主的意象空间。
譬如在顾恺之的作品《洛神赋图》中,画面的空间表现不是对实际空间的真实再现,而是对实际空间的利用和再创造,这样的空间表现目的是追求“传神写照”的表达和主体精神的体现。
画面中人物与树木的大小关系以及人与马的大小关系明显就不符合比例,实际空间与画面空间形态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从画面中人物的形态和生动有趣的描绘来看,空间表现旨在表现人物的神情动态,以抑扬顿挫的线条和灵动委婉的丰富表现力来构建画面空间,画面空间成为一种充满情趣,有着强烈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意象空间。
(二)节奏化流动的空间表现
中国画的空间表现是流动的,画家在表现实际空间时不是站在某一固定视点观察和描绘特定视线内的物象,并不以客观对象为局限,而是随着主体表现的需要进行全面观察并根据形象记忆作主观的调整,加之以自身感悟来表达绘画空间的。
画家郭熙提出的“平远、高远、深远”三远之说,就是指画家在绘画空间表现中,多视点的组合及视点的流动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的这种处理空间的独特方法必然是集不同时空的视觉景象为一体,画面空间也由于视点的不断转变和位置的变换而充分地流动起来。
古代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图》设计了好几个段落,把韩熙载在夜间一段时间中的活动生动而清楚的表现出来,画面中没有过多的描述背景,而是以人物的动态来渲染其具体的时空背景。
打破了空间处理上的固定性,达到以虚带实的效果,使整个画面空间随着主要人物情节和场景的变化而变化。
这也充分说明中国画空间表现的高度灵活性。
二、中国画提倡对主观感情的抒发
中国画是作画者通过自我意识与客观物象有机交融的产物。
两者浑然一体形成了中国画的语言,使中国画有着丰富的表现空间,同时也推进了中国画向前发展。
(一)中国画提倡对主观感情的抒发和精神主体的体现,以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画家作画时,并不是单纯地将作品中要运用的物象原封不动搬到自己的画面中,而是要抓住自己对具体物象的主观感受。
生
活中我们看待事物有多面性,画家在摄取素材时,对物象的观察也有不同的感受,将自己的主观感情注入到画面中,给观者不同的感受,进而引起人们对绘画作品的种种遐想与思考,以使作品表达出其似于不似的意境。
潘天寿先生的作品,他的指画,有些只是寥寥几下,却给人们以新颖和充实的美感。
作品《梅花》画幅下端只是露出半根老干,上左角倒垂而下的枝梢上点缀了几朵梅花。
这幅画就充分体现了潘天寿先生对于梅花和镜中人的独特主观感受和看法。
他的画面虽简约但表达的形神兼备,给人以美好的情境美。
(二)中西方传统美学思想有所不同
中国画追求以形写神,常常摒弃繁琐的细节,不受具体物象的制约,讲究“笔外之意”“虚实相生”,注重“人”与“物”“情”与“理”的统一,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等。
西画也注重传神,但神仅是描述客体形骸之真。
就山水画而言,中国画追求神似,笔墨写意渗透的是作画者对客观事物进行感受或反思得来的,笔下的山水往往是“似曾相识”,与现实中的山水相比,并不是对号入座。
而西画则一般追求对物写生,在现实中感受大自然,依靠丰富的色彩,细微的光感来表达一种真实的自然风光,以此来表达自身对自然物象的理解,甚至会采用不同的绘画手段更直接,更形象,更有效地表现自然。
因此,我们说中国画是作画者通过自我意识与客观物象有机交融的物象。
两者浑然一体形成了中国画的语言,使中国画有着丰富的表现空间,同时也推进了中国画向前发展,真正做到“以形写神”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最高境界。
三、中国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精神,对追求气韵生动和意境影响深刻
“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意识,让人们用整体的,联系的,注重直观感受和自身体悟的思维方式。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画也追求生命精神的表现,超越客观物象外在形态和现实空间的描摹,注重表现了事物的生机和主体的内在精神,追求气韵生动和意境。
石涛在《画语录》中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
他表达的是在主客体交融中,人与天地的精神是互通的。
他认为绘画作品应该是客观自然与画家主观情思相统一的产物,绘画作品表现的应该是画家主观情思所感受与熔铸了的客观自然。
如:清代画家朱耷的《枯木寒鸦图》,不是具体的描绘冬天的寒冷,而是以枯枝来表达树木的萧条来衬托冬天的气氛,画家的感情和想象有机的结合起来,超越了现实空间的空间表现,有力的表达了画家的精神思想。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作画者把具体空间抽象到简约空间,从而创造了更为丰富而旷远的空间,突破了具象的局限,使中国画能够自如地表达出画面的意境和神韵。
因此,画家要想创造出更具审美价值的理想空间,必须对现实空间进行加工、概括,使现实空间转换为能充分表达主观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的绘画空间。
参考文献:
1.《美术向导》赵群.论中国画透视与创作.2004年第6期.总第112期.中国美术出版社.
2.《国画学理论》画学概论》著作.王菊生.湖南美术出版社.
3.《中国画构图法则》李峰著.广西美术出版社.
4.《国画家》杨和顺.北窗随笔—谈中国画的虚实相生.2005年4月.总第76期.天津美术出版社.
试论中国画的空间表现
苏燕荣 (广西艺术学院09级研究生 广西南宁 530022)
理论研究·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