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pptx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

新课导入
先称一称, 再 看一看, 你有 什么发现?
推进新课
这袋食品重不 足 1 千克。
这袋食品的净 含量是 135 克。
称比较轻的物品, 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 字母“ g” 表示。
排球有多少个?50+15= 65(个)
在 ( )里填合适的单位。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小组合作, 称出 10 克黄豆, 数数有多少粒。
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你能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吗?
还可以这样比较黄花和蓝花的朵数:
蓝花有2朵, 黄花有3个2朵, 黄 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300 元够买5 箱哈密瓜吗?
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多少人? ( 先在图中标出两人的位置, 再解答 )
把直条剪下来, 再把 4 个彩色直条分别折一折, 剪出上面这些分数。
第6课时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1)
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 13 ) ÷ ( 3 )= 4……1
用乘法验算,看算得对不对。
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你打算怎样解答?
每根3元,21根是63元,再加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
( 9 ) ÷ ( 2 )= 4……1
408 个
40 8 408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 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第11课时 乘数中 间有0的乘法
蓝花有2 朵, 红花有( 4 )个2 朵, 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4 )倍。
8 ÷□2 = □4
答: 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4
倍。
随堂练习 1.红带子的长度是绿带子的( 5 )倍。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18+35+25=
方法二: 18+35+25 =18+(35+25) =18+60 =78
(18+35)+25 18+(35+25)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数字相同,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两边的结果相同吗?
交流: 从上面的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 律.
加法、乘法的 结合律
仔细观察,你搜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荡秋千,请勿超过80千克 三只猴子分别是18千克、35千克、25千克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算三只猴子的总重量?
怎样算三只猴子的总重量?
18+35+25=
方法一: 18+35+25 =(18+35)+25 =53+25 =78
怎样算三只猴子的总重量?
37+48+52= 56+29+44= 27+35+73= 25 ×3 ×4= 17× 5 ×2=
学生做完后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37+48+52 =37+(48+52) =37+100 =137
应用了加法结合律凑成了整百。
56+29+44 =29+(56+44) =29+100 =129
)
× 11 50
30 × 200 =
200 ×
(
)
30
60
60
×
a ×
=
( =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全部PPT课件

五(1) 41人
五(2) 42人
三(1) 33人
三(2) 36人
六(1) 39人
六(2) 43人
我们要去参观“世博会”喽!
四(1) 36人
四(2) 38人
一(1) 35人
一(2) 34人
二(1) 39人
二(2) 44人
(二)引导发现 自主探究
(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9+44=
83 (张)
四(2) 38人
一(1) 35人
一(2) 34人
二(1) 39人
二(2) 44人
(二)引导发现 自主探究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5+34=
69 (张)
你会口算吗?
35+34= 69
30 4 65
35+34= 69
30 5 30 4 60 9
35+34= 69
30 5 64
答:一年53= 57 47+25= 24+7221= 32+29=45
61
43-7 = 36 32-5 = 53-2730= 65-20=23
45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65-54= 11(元)
65-54= 11
50 4 15
先算65-50=15 再算15-4 =11
所以196+226一定小于430,坐得下。
答: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
(三)巩固提高
按要求把下面的数送回家。
(1) 203
195
123
285
308
215
114
接近100
接近200
接近300
(2) 452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总复习优质PPT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总复习 优质PPT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总复习 优质PPT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总复习 优质PPT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总复习 优质PPT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总复习 优质PPT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总复习 优质PPT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总复习 优质PPT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总复习 优质PPT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总复习 优质PPT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总复习 优质PPT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总复习 优质PPT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总复习 优质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测量第一课时作业一.作业来源于(自己的设计。
)二.批改方式(一个一个的批改)三.反馈方式(让学生自己看哪些对了,哪些错了)四.订正要求(让学生把错了再改正,如果班上错的人多的话,教师在黑板上讲)五.作业1.填空题。
5厘米=()毫米43毫米=()厘米()毫米90毫米=()厘米3厘米6毫米=()毫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跳绳长2();(2)铁钉长8();(3)小华身高135();(4)粉笔长75()。
3.画一画。
(1)画一条长3厘米5毫米的线段;(2)画一条长24毫米的线段。
第二课时作业一.作业来源于(自己的设计。
)二.批改方式(一个一个的批改)三.反馈方式(让学生自己看哪些对了,哪些错了)四.订正要求(让学生把错了再改正,如果班上错的人多的话,教师在黑板上讲)五.作业1.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1)一支铅笔长20();(2)语文书的厚度是18();(3)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开动脑筋算一算。
1米—9分米=()分米 1厘米+2毫米=()毫米2厘米—8毫米=()毫米 14厘米+26厘米=()分米49厘米—39厘米=()厘米=()分米17分米+14分米=()米()分米第三课时作业一.作业来源于(自己的设计。
)二.批改方式(一个一个的批改)三.反馈方式(让学生自己看哪些对了,哪些错了)四.订正要求(让学生把错了再改正,如果班上错的人多的话,教师在黑板上讲)五.作业1.判断对错。
(1)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2)电线杆高6千米()(3)教室黑板长5分米()(4)小明身高是133厘米()2.填一填。
3000米=()千米 5千米=()米5米=()分米 800分米=()米5000米—2千米=()千米 3000米+2000米=()千米3.排排队。
(从大到小)6000分米 60米 6千米 600厘米第四课时作业一.作业来源于(自己的设计。
)二.批改方式(一个一个的批改)三.反馈方式(让学生自己看哪些对了,哪些错了)四.订正要求(让学生把错了再改正,如果班上错的人多的话,教师在黑板上讲)五.作业1.我会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在○里填上>、<、=。
○ 6 厘米 60 毫米 ○ 15 千米 1500米
○ 19 分米 ○ 2 米
2000 米+3 千米
○ 5 千米 400厘米 4900米
○ 1 分米—8 厘米
3 厘米
○ 700 厘米
70 分米
2. 填一填。
6000米=( 20 分米=( 10 厘米=(
)千米
410
米+590米=(
(让学生把错了再改正,如果班上错的人多
的话,教师在黑板上讲)
五.作业
1. 我会填。
3 千米—800 米=(
)米
400
米+600 米=(
)千米
( )千米—14千米=26 千米
6407 米=( )千米( )米
5 千米—3 千米 400 米=( )千米( )米
2 千米+3 千米 500 米=( )千米( )米
)米
10
毫米=(
)分米
2
米÷ 4=(
第六课时作业
)千米 )厘米 )分米
一.作业来源于 (自己的设计。 )
二.批改方式
(一个一个的批改)
三.反馈方式
(让学生自己看哪些对了,哪些错了)
四.订正要求
(让学生把错了再改正,如果班上错的人多
的话,教师在黑板上讲)
五.作业
1. 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 1)一个鸡蛋约重 50(
)厘米
3 厘米 6 毫米=(
)毫米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 1)跳绳长 2(
);
(2)铁钉长 8(
);
( 3)小华身高 135(
);
(4)粉笔长 75(
)。
3.画一画。
( 1)画一条长 3 厘米 5 毫米的线段;
( 2)画一条长 24 毫米的线段。
第二课时作业
一.作业来源于 (自己的设计。 )
93+67=
35+86=
65+ 78=
58+64=
第二课时作业
一.作业来源于 (自己的设计。 )
二.批改方式
(一个一个的批改)
三.反馈方式
(让学生自己看哪些对了,哪些错了)
四.订正要求
(让学生把错了再改正,如果班上错的人多
的话,教师在黑板上讲)
五.作业
1. 竖式计算。
376+ 506=
683 +279=
);
( 3)一个西瓜重 5( );
(4)一辆汽车载重 10(
)。
2. 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 400 米,运动员每天早晨跑 5 圈,每天早晨跑了多少米?
3.某仓库有 72 吨粮食,用一辆载重 8 吨的卡车运几次可以将这些粮食
运完?
万以内加减法 第一课时作业
一.作业来源于 (自己的设计。 )
二.批改方式
(一个一个的批改)
(
)
第七课时作业
一.作业来源于 (自己的设计。 )
二.批改方式
(一个一个的批改)
三.反馈方式
(让学生自己看哪些对了,哪些错了)
四.订正要求
(让学生把错了再改正,如果班上错的人多
的话,教师在黑板上讲)
五.作业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 90(
);
(2)一张课桌高约 70(
(让学生自己看哪些对了,哪些错了) (让学生把错了再改正,如果班上错的人多
的话,教师在黑板上讲) 五.作业
1. 判断对错。
( 1)汽车每小时行 40千米(
)
( 2)电线杆高 6 千米(
)
( 3)教室黑板长 5 分米(
)
2. 填一填。
(4)小明身高是 133 厘米(
)
3000米=(
)千米
5
千米=(
)米
365
+ 461=
238 +79=
2. ( 1)幸福村去年植树 378 棵,今年植树 459 棵。两年一共植树多少棵?
( 2)玩具厂上个月生产了 492 件玩具,比这个月少了 136 件。这个月生产玩具 多少件?
第三课时作业
一.作业来源于 (自己的设计。 )
二.批改方式
(一个一个的批改)
三.反馈方式
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
测
量
第一课时作业
一.作业来源于 (自己的设计。 )
二.批改方式
(一个一个的批改)
三.反馈方式
(让学生自己看哪些对了,哪些错了)
四.订正要求
(让学生把错了再改正,如果班上错的人多
的话,教师在黑板上讲)
五.作业
1. 填空题。
5 厘米=(
)毫米
43 毫米=( )厘米( )毫米
90 毫米=(
1 米—9 分米=(
)分米
1 厘米+2 毫米=(
)毫米
2 厘米—8 毫米=(
)毫米
14 厘米+26 厘米=(
)分米
49 厘米—39 厘米=(
)厘米=(
)分米
17 分米+14 分米=(
)米(
)分米
第三课时作业
一.作业来源于 二.批改方式
(自己的设计。 ) (一个一个的批改)
三.反馈方式 四.订正要求
500 米+800 米=( )千米( )米
2. 一根 2 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 4 段,每段长多少?
第五课时作业
一.作业来源于 (自己的设计。 )
二.批改方式
(一个一个的批改)
三.反馈方式
(让学生自己看哪些对了,哪些错了)
四.订正要求
(让学生把错了再改正,如果班上错的人多
的话,教师在黑板上讲)
五.作业
);
(2)小兰体重约 25(
);
( 3)一头大象重约 4(
);
(4)一袋水泥重约 50(
)。
2. 判断题。
、
( 1)千克 克和吨之间的进率都是 1000.
( 2) 1 吨棉花比 1 吨铁轻。
(
)
(
)
( 3)一台冰箱重量约是 75 克。
(
)
( 4) 3 吨与 3000千克一样重。
(
)
பைடு நூலகம்
(5) 1 吨=1000 克
二.批改方式
(一个一个的批改)
三.反馈方式
(让学生自己看哪些对了,哪些错了)
四.订正要求
(让学生把错了再改正,如果班上错的人多
的话,教师在黑板上讲)
五.作业
1.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 1)一支铅笔长 20(
);
(2)语文书的厚度是 18(
);
( 3)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2.开动脑筋算一算。
5 米=(
)分米
800
分米=(
)米
5000米—2 千米=(
)千米
3000
米+2000 米=(
)千米
3.排排队。(从大到小)
6000分米 60 米 6 千米 600 厘米
第四课时作业
一.作业来源于 (自己的设计。 )
二.批改方式
(一个一个的批改)
三.反馈方式
(让学生自己看哪些对了,哪些错了)
四.订正要求
(让学生自己看哪些对了,哪些错了)
四.订正要求
(让学生把错了再改正,如果班上错的人多
三.反馈方式
(让学生自己看哪些对了,哪些错了)
四.订正要求
(让学生把错了再改正,如果班上错的人多
的话,教师在黑板上讲) 五.作业
1. 比一比。
○ 37+98 83+79
○ 82+38 74+49 ○ 74+46 27+85
2.竖式计算。
69+47=
34
21 47 67
+ 79=
○ +89 88+23 ○ +59 63+39 ○ +48 6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