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受版权保护吗
短视频平台版权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制
![短视频平台版权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制](https://img.taocdn.com/s3/m/36bbc11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2.png)
短视频平台版权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制短视频平台版权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制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短视频平台上的版权侵权行为频增。
由于短视频的特殊性,版权保护、侵权行为的认定以及责任追究等问题相对复杂。
为了规范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侵权责任,中国法律体系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制。
一、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责任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短视频平台作为信息网络传播者,应当承担相应的版权保护责任。
短视频平台在提供上传、发布等服务时,应当建立健全版权保护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用户上传侵权作品,并及时删除、屏蔽涉嫌侵权的视频内容。
短视频平台有义务制定明确的使用规则和服务协议,明确规定用户在平台上的行为以及平台对于侵权行为的处理方式。
一些短视频平台还对上传内容进行审核,以确保其合法性和版权清晰度。
此外,短视频平台还应当加强与版权方的合作,建立合作机制,将侵权视频从平台上清除,并配合版权方追究相关侵权责任。
二、版权侵权行为的认定短视频平台版权侵权行为在实践中的认定存在困难。
一方面,短视频平台所涉及的内容繁多,涵盖了影视剧、音乐、动画、综艺等多个领域,对于实际拥有者来说,发现和认定侵权行为十分困难。
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短视频平台的特殊技术特点,视频片段的剪辑、合成和处理等特殊操作,使得版权侵权行为的认定更加复杂。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司法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认定标准。
根据《著作权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侵权产生的证据,如上传记录、发布时间、侵权视频截图等,证明其作品享有著作权,而被告未经许可使用该作品的行为构成侵权。
同时,还需考虑作品的原创性、独创性以及固定表达等要素来判断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
三、短视频平台版权侵权责任的追究短视频平台作为信息网络传播者,应当对其用户上传的内容承担审核责任和及时删除、屏蔽侵权视频的义务。
如果短视频平台未能履行这些义务,对于知悉侵权行为却未采取删除、屏蔽措施的,可以认定其具有过错责任。
短视频制作的法律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保护
![短视频制作的法律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125eaae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9.png)
短视频制作的法律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保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短视频平台成为了人们分享生活、表达创意的重要渠道。
然而,在享受短视频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短视频制作过程中的法律注意事项和知识产权保护。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为大家介绍短视频制作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并探讨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首先,短视频制作涉及到的法律注意事项之一是版权问题。
在制作短视频时,我们常常会使用音乐、影视片段、图片等素材。
然而,这些素材往往受到版权保护,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可能涉及侵权行为。
因此,在使用素材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保所使用的素材是合法的。
可以选择使用版权所有者明确授权的素材,或者使用具有公共领域或创作共用许可的素材。
此外,还可以选择使用免费授权的素材库,如Unsplash、Pixabay等,这些素材库提供了大量免费使用的素材。
其次,要注意使用素材的范围。
有些素材可能只能在个人使用范围内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如果打算将短视频用于商业用途,需要获得版权所有者的许可。
另外,还需要注意使用素材的方式。
在使用音乐素材时,可以选择使用版权所有者提供的音乐库,或者使用具有创作共用许可的音乐素材。
此外,还可以选择使用无版权的音乐素材,如自己创作的音乐或者使用版权已经过期的音乐。
除了版权问题,短视频制作还涉及到肖像权的保护。
在短视频中使用他人的肖像,需要获得当事人的许可。
尤其是在商业用途中,更需要注意保护他人的肖像权。
如果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可能会涉及侵权行为,给自己带来法律风险。
此外,短视频制作还涉及到商标权的保护。
在短视频中使用他人的商标,需要获得商标所有者的许可。
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未经许可使用他人商标可能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会涉及到侵权行为。
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方面,短视频制作者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及时申请著作权。
短视频作为一种表达形式,也可以享受著作权的保护。
制作完成后,可以向相关机构申请著作权登记,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法律保护。
短视频被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围 网络主播未经许可演唱构成侵权
![短视频被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围 网络主播未经许可演唱构成侵权](https://img.taocdn.com/s3/m/e1955d6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1.png)
短视频被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网络主播未经许可演唱构成侵权
作者:
来源:《综艺报》2020年第09期
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侵害知识产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确定损害赔偿问题的指导意见及法定赔偿的裁判标准》(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于音乐和视频类作品等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案件进行分类,并划定法定赔偿标准。
《指导意见》规定,主播人员未经许可在网络直播中播放或演唱涉案音乐作品,根据主播人员的知名度、直播间在线观看人数、直播间点赞及打赏量、平台知名度等因素,酌情确定赔偿数额。
此外,《指导意见》提出,对于视频类作品、制品,被告未经许可在线播放涉案视频类作品、制品,无其他参考因素时,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类作品每部赔偿数额一般不少于3万元;微电影类作品每部赔偿数额一般不少于1.5 万元;综艺节目视频类作品每期赔偿数额一般不少于4000元。
其他短视频类作品每条赔偿数额一般不少于2500元;录像制品每部赔偿数额一般不少于500元。
很显然,“短视频”被纳入保护范围,并明确了赔偿数额和标准。
不仅如此,《指导意见》还明确了“分割视频片段的基本赔偿标准”,被告未经许可将涉案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视频、体育赛事节目视频、连续的游戏画面等,分割成若干片段,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能够替代或基本替代被分割视频的,可以按照前述在线播放的基本赔偿标準,确定赔偿数额。
被诉侵权片段不能替代被分割视频的,每一片段的赔偿数额一般不少于500 元,但赔偿总额不应超过整部作品的基本赔偿标准。
短视频中的版权保护与侵权处理
![短视频中的版权保护与侵权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0069a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c.png)
短视频中的版权保护与侵权处理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和普及,使得短视频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短视频的发展过程中,版权保护和侵权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探讨短视频中的版权保护与侵权处理,并提供一些建议与解决方案。
一、版权保护的重要性短视频中涉及的内容包括音乐、影视剪辑、文字等,这些都可能涉及到版权问题。
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作品所享有的法律权益,包括著作权和邻接权。
在短视频中,创作者的版权保护至关重要,它不仅能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还能促进创作活力和艺术创新。
二、短视频中的侵权问题然而,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上传往往存在侵权问题。
一方面,有些用户将他人的作品进行转载、盗用或修改后发布,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用户将他人创作的短视频作品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作品,同样构成了侵权行为。
针对短视频中的侵权问题,平台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加强版权监管。
短视频平台需要建立版权保护的机制,完善版权证据保存和认定程序,以确保平台上的内容不侵犯他人版权。
2. 强化用户教育。
平台应当加强对用户的版权教育,明确告知用户在上传短视频时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版权。
3. 提供侵权举报渠道。
平台应当设立便捷的举报渠道,让用户可以轻易地举报侵权行为,并及时处理。
4. 合作与授权。
短视频平台可以与版权方进行合作,通过合法授权的方式,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5. 版权保护技术手段的应用。
短视频平台可以采用一些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手段,比如水印、加密等,来保护创作者的版权。
三、侵权处理的方案一旦发生侵权行为,短视频平台应当采取迅速的侵权处理方案,包括但不限于:1. 紧急下架。
一旦获得版权方的举报或发现侵权行为,平台应当立即下架涉及侵权的短视频,以避免进一步的版权侵害。
2. 通知侵权者。
平台应当及时通知侵权者,并要求其删除侵权内容,避免进一步侵权。
3. 处理侵权用户。
平台可以采取警告、封号、罚款等措施对侵权用户进行处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试论短视频传播中的版权保护问题
![试论短视频传播中的版权保护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299daa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b.png)
试论短视频传播中的版权保护问题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短视频平台的传播逐渐成为了社会中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
短视频传播中的版权保护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短视频传播中,很多用户会通过复制、转载、剪辑等方式涉及到他人的作品,这就涉及到了版权保护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试论短视频传播中的版权保护问题,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短视频传播中的版权保护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的原创性和版权归属问题,二是用户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侵犯到他人的版权。
作品的原创性和版权归属问题是短视频传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很多短视频平台上的视频作品都是由用户自己创作或者转载自其他平台的作品,但是作品的原创性和版权归属往往难以确认。
这就给版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因为一旦作品的版权归属不明确,就很容易引发版权纠纷。
用户在传播短视频的过程中可能会侵犯到他人的版权。
用户在制作短视频的时候使用了未经授权的音乐、图片、视频等素材,就涉及到了侵权问题。
面对短视频传播中的版权保护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解决。
对于作品的原创性和版权归属问题,短视频平台可以加强审核力度,规范用户上传作品的流程,确保作品的版权归属能够得到明确。
短视频平台可以建立起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对于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进行严格打击,确保用户上传的作品不会侵犯到他人的版权。
短视频平台可以与版权方进行合作,购买相关作品的授权,为用户提供更多合法的素材选择,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除了短视频平台自身的努力,用户本身也需要对版权保护问题有更多的意识。
在制作和传播短视频的时候,用户应该尊重他人的版权,避免使用未经授权的素材。
用户也应该增强版权意识,了解作品的版权归属情况,避免侵犯他人的版权。
除了以上措施,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应该对短视频传播中的版权保护问题进行规范。
通过加强版权保护立法,严格规范短视频传播中的版权保护行为,对侵权行为进行处罚,提高侵权成本,从而保护原创作品的合法权益。
短视频平台内容创作与版权保护法律规范
![短视频平台内容创作与版权保护法律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b8b474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1.png)
短视频平台内容创作与版权保护法律规范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短视频平台应运而生,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娱乐和信息来源。
然而,随之而来的内容创作与版权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短视频平台内容创作的法律规范以及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政策。
一、短视频平台内容创作在短视频平台上,用户可以自由上传和分享个人创作的视频内容。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内容创作必须在法律规范范围内进行。
随意侵犯他人肖像权、隐私权、著作权等是不被允许的。
平台方通常会要求用户同意并遵守用户协议和平台规则,以确保内容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为了规范内容创作,短视频平台多会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和监管。
他们通常设有内容审核部门,对用户上传的视频进行审核,尤其是涉及敏感和侵权问题的。
如果发现不符合规范的内容,平台会立即删除或禁止播放,以维护平台的良好形象和用户权益。
二、版权保护法律规范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创作涉及到版权保护问题,因此必须依法确保创作者的权益。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作品一经创作,即自动受到版权保护,无需任何形式上的申请和注册。
短视频平台作为内容的传播平台,有责任确保平台上的视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版权。
一方面,平台方可以与艺人或内容创作者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版权归属和合法使用方式。
另一方面,平台方也需要通过技术手段,例如水印、身份识别等,防止用户上传侵权视频。
在短视频平台上,用户上传的视频涉及到他人作品的内容时,也需要遵循合理使用的原则。
合理使用是指以科学、学术、信息报导、批评评论等为目的,对已经发表的作品进行合理的引用和使用,但不得侵犯原作者的利益。
如果发现平台上的视频涉嫌侵权,权利人可以通过发出侵权通知书要求平台删除侵权视频。
同时,平台方也应设立有效的投诉机制,及时处理权利人的投诉。
三、平台责任和用户义务短视频平台作为信息服务提供者,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平台方应加强内容审核,预防和封堵侵权内容,定期对平台上的内容进行清查。
如果平台方未能及时处理侵权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民事或行政责任。
短视频管理规范
![短视频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57ba57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6.png)
短视频管理规范短视频管理规范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短视频平台,提高短视频内容的质量,维护用户和社会的利益,制定以下短视频管理规范。
一、合法合规原则1.用户在上传短视频内容前必须保证其内容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短视频平台要严格审核用户上传的短视频内容,确保其合法合规。
如发现违法违规内容,应立即删除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二、版权保护原则1.用户在上传短视频内容前必须保证其拥有相关版权或得到合法授权,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
2.短视频平台要采取技术手段,加强版权保护,防止用户上传盗版、侵权的短视频内容。
如发现侵权行为,应立即删除并向相关权利人报告。
三、低俗色情内容禁止原则1.用户不得上传、分享或传播任何低俗、色情、淫秽的短视频内容,不得制作、传播违背社会良心的内容。
2.短视频平台要加强内容审核,确保不出现低俗色情内容,对违规用户进行惩罚,并及时删除相关内容。
四、暴力恐怖内容禁止原则1.用户不得制作、上传、分享或传播暴力、恐怖、血腥等危害社会安定的短视频内容,不得制作、传播教唆犯罪的内容。
2.短视频平台要加强对暴力恐怖内容的审核,对违规用户进行封号处理,并及时删除相关内容。
五、广告违规原则1.用户不得在短视频中以广告的形式宣传销售违禁品、仿冒商品或其他有悖诚信的产品和服务。
2.短视频平台要严格审核广告内容,禁止投放违规广告。
对违规用户进行封号处理,并及时删除相关内容。
六、谣言信息禁止原则1.用户不得制作、上传、分享或传播虚假信息、谣言、恶意造谣的短视频内容,不得故意制造社会恐慌。
2.短视频平台要加强谣言信息的筛查,对违规用户进行封号处理,并及时删除相关内容。
七、个人隐私保护原则1.用户在上传短视频内容时,应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2.短视频平台要对用户的个人隐私进行保护,加强用户个人信息的管理,禁止违规获取或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八、监管合作原则1.短视频平台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加强内容审核和监管,共同维护网络生态。
玩具短视频也有版权保护吗
![玩具短视频也有版权保护吗](https://img.taocdn.com/s3/m/b894fb03c5da50e2524d7fe5.png)
玩具短视频也有版权保护吗在信息更新速度加快的现代社会,碎片化阅读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
为了吸引眼球,众多企业纷纷推出各种短视频,利用几分钟时间传达产品或者服务信息。
要知道短视频也具有版权保护!三种常见的短视频侵权行为短视频尽管只有几分钟,也是在著作权保护类型之中。
短视频跟电影一样,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经过著作权人授权许可,利用他人作品进行短视频的制作,不存在法律风险。
但是,如果未经著作权人授权进行的商业行为,则侵害了著作权人的权益,构成侵权行为。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侵权行为:1.未经授权,在玩具新品的宣传短视频之中,使用他人创作的造型,如利用叮当猫造型的主持人,讲解新玩具的各种玩法。
2.未经授权,在背景音乐之中使用了他人创作的音乐,如用TFBOYS演唱的《青春修炼手册》。
3.未经授权应用他人创作的台词,如有短视频引用了动画片《熊出没》大段的经典台词等。
以上这些都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侵权行为。
短视频节目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根据法律的规定,将可能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司法实践中,法院的判决除了需要支付著作权人赔偿金以外,可能还要求侵权人在报刊上做出道歉声明。
侵权责任如何划分上述的侵权行为,该追究谁的责任呢?产品是制造商的,录制短视频的是经销商或短视频出品方,播放短视频的是视频网站,他们各自如何承担责任呢?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
短视频的制片人依法享有影视作品的整体著作权。
因此,发生侵权行为时,录制短视频的制片人需要承担责任。
对于视频网站播放侵犯他人著作权的短视频,我国的《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了“避风港”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只提供空间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商被告知侵权,有删除侵权内容的义务,否则就被视为侵权。
短视频由于播放时间很短,播放热度消失得很快,权利人往往认为调查取证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过高而不进行维权。
试论短视频传播中的版权保护问题
![试论短视频传播中的版权保护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9fd31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8.png)
试论短视频传播中的版权保护问题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短视频这种新型媒体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
然而,在短视频传播中,版权保护问题也经常成为话题。
本文将探讨短视频传播中的版权保护问题。
首先,什么是短视频版权?简单来说,短视频版权是指短视频内容的知识产权。
例如,视频的剧本、演员表演、音乐、画面等都属于短视频的版权。
短视频版权是在法律上被保护的,使用他人的短视频内容未经版权拥有者的授权可能会构成侵权行为。
目前,国内短视频行业中存在许多版权纠纷。
这些纠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未获得版权拥有者的授权。
很多短视频从互联网或其他应用程序中获取并使用他人的内容,但是未获得版权拥有者的授权。
这些视频涉嫌侵权,可能会面临版权诉讼。
二是短视频音乐版权。
短视频中经常会使用音乐,但是这些音乐一般都是他人的版权作品。
在未获得版权拥有者许可的情况下使用这些音乐会构成侵权行为,可能会导致版权纠纷。
三是用户产生的短视频版权。
在短视频应用中,用户可以上传自己创作的视频。
但是在上传时,用户无法保证其上传的内容未侵犯他人的版权。
一旦出现版权纠纷,用户将面临版权诉讼。
那么,如何保护短视频版权呢?首先,短视频应用应该加强审核制度,确保用户上传的视频不会侵犯他人的版权。
其次,应用应该制定版权保护政策,提醒用户不要上传侵权内容。
对于违反版权保护政策的用户,应该给予相应的处罚。
最后,短视频应用也可以与版权拥有者合作,获得授权后使用其作品。
这将有助于避免版权纠纷,保护短视频生态的发展。
总之,短视频传播中的版权保护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加强相关机制的建设,避免侵害他人的版权。
对于用户来说,合法合规地上传短视频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短视频行业也应该积极保护版权,建设合法良好的内容生态。
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与侵权处理
![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与侵权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cadc52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e.png)
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与侵权处理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人们在享受短视频带来的娱乐和创作乐趣的同时,也面临着版权保护和侵权问题。
尤其是在短视频产业如火如荼发展的背后,版权保护与侵权处理成为了摆在短视频行业和相关参与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版权保护短视频平台作为视频内容的传播渠道,应该承担起保护视频内容版权的责任。
首先,平台应建立起严格的版权审核制度,对上传的视频进行审核,确保其中不存在侵权行为。
平台可以利用专业技术手段,对上传的视频进行鉴别和识别,以减少盗播盗用现象的发生。
其次,短视频平台应与内容创作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明确双方的权益分配机制。
通过与创作者签订合同或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推动版权保护工作的开展。
同时,平台还可以建立奖励机制,对优秀创作者进行重点关注和支持,激励创作者积极参与并保护自己的创作版权。
此外,短视频平台可以借鉴音乐、影视等行业的经验,建立专门的版权维权部门或机构,加强版权保护的力度。
这些部门可以负责监测、维护和管理视频版权,及时处理侵权行为,保障原创内容创作者的权益。
二、侵权处理对于短视频平台上存在的侵权行为,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一方面,用户在上传视频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的版权。
平台应对上传的视频进行审核,并对侵权行为进行严厉的制止和处理。
对于经过核实的侵权视频,平台应及时删除或下架,并对侵权用户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警示,以起到威慑作用。
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可以采用技术手段进行版权保护。
例如,平台可以建立起视频指纹和内容识别技术,对上传的视频进行自动化鉴别,及时发现和处置侵权行为。
同时,平台还可以与版权方进行合作,共同建立起内容授权与监测机制,加强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在处理侵权问题时,平台应确保对各方的公正和公平。
对于涉及侵权纠纷的创作者和侵权方,平台应提供专业的侵权处理机构或渠道,为双方提供公正客观的解决方案。
这包括采取法律途径解决争议,或进行协商调解等方式,以确保公正、合法的侵权处理结果。
短视频平台版权保护与侵权行为处理
![短视频平台版权保护与侵权行为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8c158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0.png)
短视频平台版权保护与侵权行为处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和便利。
然而,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上也存在着版权保护和侵权行为问题,给创作者和权利方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短视频平台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并介绍如何处理侵权行为。
一、短视频平台版权保护的重要性1.1 版权保护促进创作活力版权保护是创作者创作的基石,是鼓励创造力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在短视频平台上,原创内容的版权保护可以让创作者获得应有的回报,鼓励更多人参与创作,从而推动平台上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
1.2 版权保护维护创作者权益短视频平台上存在各类创作者,包括音乐人、摄影师、独立电影制片人等。
这些创作者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作品,期望得到公平的报酬和权益。
版权保护可以有效维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防止他们的作品被侵权或滥用。
1.3 版权保护促进产业繁荣短视频平台上的创作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涉及到内容创作、推广、衍生品开发等多个环节。
版权保护可以有效促进这个产业链的繁荣发展,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
二、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2.1 盗用他人原创作品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些用户会将他人的原创作品下载、复制并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下,严重侵犯了原创作者的版权。
这种盗用行为不仅损害了创作者的权益,也扰乱了平台上的创作环境。
2.2 违反授权规定短视频平台上存在一些用户,明知某些作品有版权保护,并未事先取得授权,却依然发布、传播、使用这些作品,从而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
这种行为扰乱了版权秩序,对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造成打击。
2.3 制作、传播盗版内容一些用户通过自己的设备制作、翻录受版权保护的电影、音乐等内容,并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传播,亦或是以付费的方式提供盗版内容。
这种行为将使得正版内容难以得到回报,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短视频平台处理侵权行为的方式3.1 强化版权保护意识短视频平台应加强用户版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向用户普及版权知识,提高用户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从根本上减少侵权事件的发生。
短视频领域的版权保护困境及其建议
![短视频领域的版权保护困境及其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4b6851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6.png)
短视频领域的版权保护困境及其建议作者:杨嵛来源:《职工法律天地》2024年第07期如今,短视频凭借准入门槛低、传播范围广、可交互性强等特点,迅速在社会兴起。
2023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
”短视频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给不少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同时,我国在短视频版权保护方面也面临着一些不足。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以实现短视频行业的良性发展。
一、短视频的定义及分类短视频是依靠电子设备拍摄,并经过一系列剪辑制作,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供人观看且播放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网络视频。
以创作主体为分类标准,短视频可分为UGC(用户生产内容)、PGC(专业生产内容)、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三种类型。
UGC模式是普通的短视频用户将自己创作的内容上传到抖音、快手等App供人观看的一种模式。
此类短视频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创作主体不受技术水平和文化程度的制约,创作工具可仅用一部手机,创作方式为简单的拍摄且不用经过复杂的剪辑,创作内容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分享。
因此,此类短视频的数量最多、占比最大、内容最庞杂,但质量参差不齐。
PGC模式是专业机构或者团队将创作内容上传到短视频平台的一种模式。
相较于UGC,此类短视频的准入门槛较高,需要专业的人员、技术和设备等。
因此,此类短视频的制作周期较长、制作成本较高、质量较好。
PUGC模式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经验、粉丝粘性较高的短视频用户将其创作内容上传到短视频平台的一种模式,如YSJF、LZQ等视频达人或其他签约MCN机构(全称为Multi-Channel Network,即多频道网络,是一种网络营销模式)的大博主。
此类短视频兼具UGC模式的多样化与PGC模式的专业化的特点,产出的视频质量要比UGC模式高,但达不到PGC 模式的水准。
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与侵权问题分析
![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与侵权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d15c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e.png)
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与侵权问题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娱乐、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
然而,随之而来的版权保护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
本文将就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与侵权问题展开分析。
首先,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
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版权法都是用来保护原创作品的利益。
然而,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大多是由用户上传,而用户上传的视频中往往包含了他人的作品,如音乐、电影场景等。
这就给短视频平台带来了版权保护的挑战。
对于短视频平台来说,保护版权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版权审核机制。
这包括对用户上传的视频进行审核,以识别和移除侵权内容。
同时,短视频平台也需要与版权方进行合作,确保用户上传的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版权。
这一过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以确保平台上的内容合法可靠。
然而,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平台审核的难度较大。
由于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产生速度快,审核人员很难在第一时间对所有上传的视频进行审核。
这就导致了一些侵权内容在平台上的存在时间较长,给版权方造成了损失。
其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用户试图通过技术手段绕过短视频平台的版权审核机制。
例如,他们可能使用视频加速器等工具来上传侵权内容。
这就对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审核系统,以防止侵权内容通过审核。
此外,由于短视频平台的全球化特性,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版权法律差异也给版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不同国家对版权保护的要求和标准不一样,这就需要短视频平台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进行调整和合规,以确保平台上的内容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
在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的同时,短视频平台也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版权保护。
例如,一些平台通过与版权方进行合作,购买合法的音乐、电影等内容,确保平台上的内容是合法授权的。
另外,一些平台还开展了版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用户对版权意识的重视程度。
短视频平台版权保护与侵权问题研究
![短视频平台版权保护与侵权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e844ae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4.png)
短视频平台版权保护与侵权问题研究短视频平台的崛起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分享创意和才艺的平台,然而,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版权保护与侵权问题。
本文将对短视频平台版权保护和侵权问题进行探讨。
一、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意义短视频平台作为一种新型文化传播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创意表达和观众交流的平台。
然而,这也意味着创作者面临着创意被盗用和侵权的风险。
因此,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1.1 保护创作者权益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可以保护创作者的权益,鼓励更多人积极创作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通过加强版权保护,创作者可以享受到他们劳动成果的合理回报,并获得更多的创作动力。
1.2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也可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通过加强版权保护,可以激发更多优秀创意的产生,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短视频平台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然而,当前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关于上传作品的审核不严目前的短视频平台在审核用户上传的作品时,往往存在审核不严的情况。
这给了侵权者机会,在平台上上传盗版、侵权作品。
平台需要加强审核流程,建立更为严密的版权审核机制,确保上传作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2 缺乏有效的版权监管机制短视频平台在版权监管方面还存在不足。
由于视频内容庞杂繁多,需要引入更加智能和高效的版权监管技术,通过内容识别、水印技术等手段,对侵权行为进行监测和处置。
2.3 版权维权难度较大一旦发生版权侵权,被侵权者维权的难度较大。
短视频平台可以加强版权保护部门的建设,为创作者提供更加便捷的侵权维权服务,减少维权成本和难度,使维权变得更为便利和高效。
三、加强短视频平台版权保护的措施为了解决短视频平台版权保护面临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强版权保护工作。
3.1 建立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短视频平台可以建立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包括加强用户上传作品的审核标准和流程,以及建立版权保护部门等。
短视频著作权问题研究
![短视频著作权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285bd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c.png)
短视频著作权问题研究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在近年来迅猛走红,成为互联网上颇具影响力的内容形式之一。
然而,随之而来的短视频著作权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本文旨在研究短视频著作权问题,并就相关法律法规、司法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短视频著作权的保护及相关争议的解决办法。
一、短视频著作权的法律依据短视频作为一种表达形式,通过摄影、剪辑等手段,以短片的形式传达信息。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著作权法》对著作作品的保护范围有明确规定,包括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作品。
短视频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因此享有著作权的保护。
二、短视频著作权的主体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短视频著作权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对于个人创作的短视频,著作权自然归属于创作者本人。
而对于机构或团体创作的短视频,则著作权归属于该机构或团体。
在实践中,短视频的著作权属主常常会引发一些争议,涉及到原创与改编、合作创作等问题。
三、短视频著作权的保护范围短视频作为一种作品形式,具有独立性、完整性和独创性等基本要素,享有著作权的保护。
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包括短视频的音乐、剧本、画面等各种表现形式。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短视频中涉及到的素材、配乐等是否涉及他人拥有的著作权,若有,则需要取得相应的使用许可。
四、短视频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及处理在短视频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由于技术手段的便利,存在一些潜在的侵权行为。
可能的侵权行为包括:未经授权使用他人著作素材、未经许可转载他人创作的短视频等。
当权利人发现侵权行为时,可以采取诉讼、调解等方式维护自己的著作权。
同时,也需要平台、网站等提供方加强对短视频上传内容的审查和管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五、短视频著作权保护中的争议问题在短视频著作权保护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争议问题。
其中之一是原创与改编的问题。
短视频创作中,是否可以对他人的作品进行改编,并享有著作权保护。
另外,短视频合作创作中,各方之间的著作权归属及分配问题也常常引发争议。
短视频著作权问题研究
![短视频著作权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5c78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4.png)
短视频著作权问题研究短视频著作权问题研究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如火如荼地崛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短视频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搞笑、美食、剧情等各类题材,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然而,短视频著作权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短视频的涵义。
短视频是一种通过短时间内对事物或情境进行拍摄、编剧、剪辑及音乐加工而成的视频形式。
而在著作权法的范围中,短视频可以被视作属于“作品”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短视频创作者应享有著作权保护。
在短视频的创作过程中,存在多种可能引起著作权纠纷的情景。
首先是转载和盗用问题。
由于短视频内容的观赏性和受人欢迎程度,一些人可能会未经允许擅自转载、盗用他人创作的短视频作品,导致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第二是改编和翻译问题。
一些创作者可能会基于他人的短视频作品进行改编或翻译,进一步创作出新的作品。
此时,是否需要征得原作者的同意,涉及到著作权保护和创新突破的平衡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对于盗用问题,短视频平台可以加强对用户上传的视频内容的审核,确保原创作品的合法性。
平台可以设置版权保护机制,对于被举报的盗用行为及时处理,对于严重侵权行为可以对侵权者采取处罚措施。
其次,对于改编和翻译问题,鼓励并加强原创创作的保护,给予创作者更多的权益保护,但也应放宽对改编和翻译的限制,鼓励二次创作和创新。
此外,短视频平台和创作者本身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创作者可以在视频中添加水印等特征,以确保其著作权的被辨认性。
平台可以加强用户教育,普及著作权相关法律知识,并提供便捷的举报渠道,鼓励用户积极维护自己的著作权权益。
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也是解决短视频著作权问题的关键。
需要加强对著作权的法规制定和执行,以确保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此外,还应建立起便捷高效的著作权纠纷解决机制,为创作者提供有效的维权途径。
综上所述,短视频著作权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电影解说和短视频涉及版权吗
![电影解说和短视频涉及版权吗](https://img.taocdn.com/s3/m/50ca77b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b.png)
电影解说和短视频涉及版权吗电影解说和短视频涉及版权吗?在数字化时代,电影解说和短视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在电视、电影院、手机或者电脑上观看,我们都可以享受到高清晰度、流畅的视频和音频体验。
然而,这背后也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版权。
电影解说和短视频涉及版权吗?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版权。
版权是指对作品进行保护的一种法律制度,包括文学、音乐、美术、电影、软件等各种创作领域。
在版权保护下,作品的作者或者拥有者可以享有一定的经济利益和著作权人的权益。
那么,电影解说和短视频是否侵犯了版权呢?其实,这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以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为素材制作的解说或者短视频,便可能涉及版权问题。
因为这些作品属于著作权法保护范围内,未经授权使用就属于侵权行为。
而如果是经过授权使用的,那么就不会涉及版权问题。
如何判断是否涉及版权问题呢?这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是公共领域作品。
公共领域作品是指版权已经过期或者作者放弃了版权保护的作品。
这类作品可以自由使用,不涉及版权问题。
2.是否获得了授权。
如果使用了他人的作品,需要获得授权才能使用。
如果未经授权就使用他人的作品,就会涉及版权问题。
3.是否属于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是指在不侵犯著作权人利益的前提下,对作品进行的一些特殊使用,如报导、评论、学术研究等。
如果属于合理使用,就不涉及版权问题。
总之,电影解说和短视频涉及版权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如果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作品,就可能涉及版权问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我们应该尊重知识产权,不盗用他人的作品。
如果需要使用他人的作品,应该先获得授权或者选择公共领域作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知识产权保护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短视频:(视频中播放的影片段落为《泰坦尼克号》片段,仅用于示范,不涉及版权问题)。
短视频平台的政策环境与法律法规
![短视频平台的政策环境与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02076c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e.png)
短视频平台的政策环境与法律法规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在国内迅猛发展,成为许多人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内容的流动性和传播速度的快捷性,短视频平台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问题。
本文将探讨短视频平台的政策环境,以及运营中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
一、短视频平台政策环境在我国,短视频行业始终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和约束。
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对短视频平台进行管理和监管,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政策环境:1. 全球化战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短视频平台也开始尝试向全球市场拓展。
政府鼓励有条件的短视频平台走出国门,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帮助。
2. 优化服务和监管:为了保护用户权益和提高用户体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短视频平台加强内容审核、推动实名认证等方面的工作。
3. 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短视频平台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的平台,在政府的要求下,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监测和提防各种违法犯罪信息的传播。
二、短视频平台法律法规1. 互联网规定:短视频平台作为一种互联网服务形态,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
2. 著作权法:在短视频平台中,用户创作的短视频作品享有著作权保护,相关主体应遵守《著作权法》,尊重他人著作权。
3. 广告监管:短视频平台中的广告内容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不得涉及虚假宣传或违法广告。
4. 不良信息过滤:短视频平台要负责过滤和屏蔽含有涉黄、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内容,遵守《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5. 实名制要求:为了保护用户权益和网络安全,短视频平台要求用户进行实名认证,符合《网络实名制管理规定》的要求。
总结:短视频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只有遵守相关规定,才能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营,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政府应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促进短视频产业的健康发展。
短视频内容的创意保护与侵权纠纷解决
![短视频内容的创意保护与侵权纠纷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ad69a08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8.png)
短视频内容的创意保护与侵权纠纷解决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短视频平台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娱乐消遣的重要途径,其用户量和日均观看时长逐年增长。
然而,在短视频领域,创意保护和侵权问题也愈发凸显。
本文将探讨短视频内容的创意保护问题,并提出侵权纠纷解决的途径。
一、短视频创意保护的现状短视频内容的创意保护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版权保护和创意保护。
版权是指对于短视频作品的著作权人享有的财产权和相关权益,包括拍摄、剪辑、字幕等各个环节的创作过程。
而创意保护则是指对于短视频内容中独特的创意、故事情节等方面的保护。
目前,短视频平台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短视频创意的版权。
例如,用户在上传短视频时需要确认是否拥有相关的版权,并对于盗窃他人作品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此外,短视频平台还会对于上传的视频进行审核,尽可能减少侵权作品的出现。
然而,尽管短视频平台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在创意保护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战。
一方面,短视频平台庞大的用户量使得审核工作变得困难,一些侵权作品难以及时被发现和处理。
另一方面,一些用户利用技术手段或者其他方式,对于短视频内容进行二次创作,这种行为难以界定是否侵权,给创意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二、创意保护的难题与解决途径1.创意保护的难题创意保护面临的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二次创作的灰色地带:短视频平台的成功在于允许用户进行二次创作,但在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原作者的创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当前的法律法规对于二次创作的规定较为模糊,难以界定哪些行为构成侵权。
(2)平台审核的难度:由于短视频平台庞大的用户量和海量的上传视频,平台的审核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一些侵权作品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给创意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 创意保护的解决途径为了解决短视频内容的创意保护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当加强对于短视频内容的创意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明确二次创作的界定和标准,为侵权纠纷解决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短视频著作权保护什么?
![短视频著作权保护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11acd49f121dd36a22d8231.png)
短视频著作权保护什么?一、视频著作权保护什么?短视频主要分为四大类,这些都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1、短视频片段。
短视频片段是影视剧作品的一部分。
2、片花,即影视剧的预告片、花絮。
片花的侵权保护在业内是没有争议的。
3、戏仿类短视频,例如影视作品素材制作搞笑视频,几分钟带你看完电影或者是某某说电影。
此类视频均以他人视频作为素材。
无论是从作品的质量还是比例,大部分都符合我国《著作权法》所规定的使用要求,因此是构成著作权侵权的。
4、具有独创性的二次创作作品。
对于二次创作形成的短视频,最主要看它是不是具有独创性,看它相较于原作品是否有可识别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不是指思想、意图或者是创作过程的差异,而更多体现在最终的形态与现有或者同时产生的表达之中,拍摄手法和技术手段均与创作性无关,最终看它的画面以及表达是不是产生了个性化的表达,是不是有可识别的差异。
二、针对短视频行业侵权状况有哪些措施?对上传视频内容,建议平台采用内容识别技术等措施进行核查。
对上传视频内容采用内容识别系统,对权利人、版权局等发布的作品,要采取关键词屏蔽等措施防止侵权。
对于热播的影视剧目,权利人已经多次发送侵权预警的作品,那么平台方应该更加予以重视,设置各个角度的侵权关键词进行过滤。
对于权利人多次通知下线的内容,对多次上传侵权内容的用户,要采取积极的管理措施。
对于侵权行为,司法机关可通过获取实名信息的渠道,获取直接侵权信息,这样有助于维权。
综上所述,现在视频网站及平台很多,相关从业人员数量大,视频也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目前保护的种类主要有四类,像个人创造的短视频、影视片花、戏仿类短视频等。
当事人完成视频创作后,如果他人未经同意许可使用,则构成侵权。
软件著作权申请的流程软件著作权质押登记都有哪些规定?在我国软件著作权买的一样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视频的时长一般仅有几分钟甚是十余秒,但视频的创作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配合表演、文字、声音、特效、场景等一个或多个元素完整表达其思想和情感,且这些表达中不乏内容新颖和积极的视频,具有著作权在理论上没有障碍。
鼓励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是著作权法的立法追求之一。
在短视频产业已渐成规模的当下,法律规范应当对市场及其中的商业逻辑有所回应,不应为作品设限,人为提高作品构成要件的门槛。
不久前,北京法院审理了一些短视频案件。
其中,海淀法院审结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诉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权纠纷两案,认定“PPAP”(时长36秒)和“这智商没谁了”(时长18秒)两条短视频构成类电影作品,华多公司侵害了快手公司依法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分别判决华多公司赔偿快手公司经济损失各1万元及相应的合理开支。
这些案件宣判后,引发了一些争论,其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便是短视频能否构成作品?短视频构成作品的前提下,构成什么类型的作品?
一、短视频能否构成作品
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据此,要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应满足以下三个要件,一是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
域”的具体表达;二是具有独创性;三是能以有形形式复制。
要判断诉争的短视频是否符合作品的构成要件,需要结合短视频的类型和内容进行讨论。
1、短视频是具体表达且可复制
上述几种类型的短视频,无论其艺术价值高低,均应属“艺术领域”中的产物,且一般都集合了场景、对话、音乐、表演者表演、特效制作等内容,同时不属于创意、思维方法、技术方案等抽象范畴的内容,不是基本素材或公有领域的信息,亦不属于表达方式有限的情形。
因此,当个案中的短视频也不是对表演的机械录制的情形下,应属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实践中,除了电视直播信号所形成的连续画面是否构成作品存在争议,一般情况下,已经拍摄固定的视频画面,不论画面内容如何,都属于可复制的特定表达并无争议。
因此,在作品构成要件方面,争议最大的是短视频是否符合作品的独创性要件。
2、短视频是否具有独创性
即便短视频构成具体表达,如其不具有独创性,亦不能构成作品;因此,独创性要件,是短视频是否为作品的关键性判断要件。
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只要作品系作者独立创作完成,并体现出了其某种程度的取舍、选择、安排、设计等个性,即应认为具有独创性。
以上述“PPAP”案为例,虽该视频是对日本原曲视频的模仿,但比较两个视频可以发现,涉案视频的舞蹈动作幅度和变化速度快于原曲视频,其与音乐配合,产生了更为谐趣的
表现力;另外,除音乐和表演者自身的演唱和舞蹈动作之外,涉案视频使用特效搭建了表演场景、制作了与歌词中出现的水果相对应的动画,并设计了表演者动作重影、千手观音式动作、地裂式退出等效果,整体而言较原曲视频更为丰富和本土化,体现出了作者个性的安排和设计,故具有区别于原曲视频表达的独创性。
短视频和其他作品的表现形式在实质上并无区别,因此,对其独创性的判断,也需要结合个案的具体情况而为。
(1)短纪录片型:同样是记录自然界的短视频,如果视频体现了某一主题,如“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沙滩一角”,即便是镜头角度未发生变化,也体现了视频制作者对一天不同时段的画面的选择和剪辑,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但同一镜头连续录制数十秒或数分钟的沙滩而形成的短视频,则可能属于对纯粹自然界画面的录制而不具有独创性。
(2)网红IP型:如果短视频呈现出的画面仅是主播坐在镜头前做脱口秀,则属于讲话的录制,在没有其他创作性元素的情况下,一般认为其是制品。
但如果主播做脱口秀的过程中,加入了与话题相关的画面剪辑、切换等元素,且在这些元素与脱口秀相结合后,整体具有独创性的情况下,短视频亦构成作品。
(3)创意剪辑型:如果系对已有视频的剪辑,且原视频并非作品的,则这种剪辑而成的短视频也不能构成作品。
例如,对颁奖仪式明星走地毯进行录制形成的视频通常为录像制品,故截取其中片段制作而成的短视频也缺乏成为作品的前提。
以静态图片制作而成的动态视
频,如果图片的选择并非随机,而是围绕某一主题而有所取舍,并制作成有伴音(如音乐、动画)动态视频的,则可成为作品。
如果此种动态视频的图片难以体现作者取舍,则即便图片组合而成有伴音的动态视频,一般情况下亦应作为单独的美术作品或摄影作品、汇编作品进行保护。
(4)随手分享型:因这类短视频要么是对生活场景的采集,均未体现制作者的取舍、选择、安排或设计,故通常情况下很难认定构成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即便短视频本身未能成为作品,如上述网红IP型短视频的脱口秀,录制者仅能就录像制品主张权利,但如果脱口秀表演者同时是短视频的录制者时,则当其也是该表演内容的作者时,可以对该表演内容同时主张信息网络传播权;而当表演者并非其表演内容的作者时,可对其表演同时主张表演者权。
也就是说,短视频本身和依托于其所呈现的内容二者可以区分,且可能分属不同的权利体系进行保护。
此外,时间长短是否影响作品的认定。
在数十秒甚至十余秒的时间内亦可以创作出体现一定主题,且结合文字、音乐、场景、特效等多种元素的内容表达。
时间长短不能成为否定独创性表达、否定是作品的理由。
二、短视频可以构成何种类型的作品
1、短视频可以构成类电影作品
在“这智商没谁了”一案中,一审法院认为,“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十一)项对类电影作品的定义,涉案视频虽仅持续18秒,但其在该时间段中所讲述的情景故事,融合了两名表演者的对话和动作等要素,且通过镜头切换展现了故事发生的场景,已构成具有独创性的完整表达。
据此,结合涉案视频以数字化视频的形式发布在快手APP上的事实,涉案视频系摄制在一定介质上,由一系列有伴音的画面组成,并通过网络传播的作品,属于类电影作品。
”对“PPAP”案,一审法院认为,“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十一)项对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定义,涉案视频即摄制在一定介质上,由一系列有伴音的画面组成,并通过网络传播的作品,属于类电影作品。
”
有质疑观点认为,“PPAP”视频中,镜头并未发生切换,虽然视频后期加入了动画、特效的制作,但由此产生的独创性并未达到类电影作品的独创性高度,仅是对表演者表演进行录制的录像制品。
对此,笔者认为:从《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十一)项的规定看,电影作品和类电影作品是“摄制在一定介质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或以其他方式传播的作品”,并未要求摄制需要切换或处理镜头。
史诗级的“一镜到底”电影《俄罗斯方舟》,在近一百分钟时长里,没有任何镜头剪辑。
因此,短视频中是否有镜头切换只是摄制技巧的区别,而不影响对视频属性的认定。
关于后期动画、特效对视频属性的影响程度,从涉案视频的内容看,无论是动画还是特效,都是结合了涉案视频中的歌词以及表演者的表演动作所形成的,故这两个元素需要置于
涉案视频整体之中予以考量,而不能与涉案视频的其他元素分离考虑,从而得出动画、特效的独创性未达到类电影作品独创性高度的结论。
2、短视频可以构成其他类型的作品
也有观点认为,上述两个案例中,“PPAP”视频是音乐作品或舞蹈作品;“这智商没谁了”则为戏剧作品。
首先,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三)、(六)项,“音乐作品,指歌曲、交响乐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的带词或不带词的作品”,即指词、曲或二者结合的具有独创性的作品;“舞蹈作品,是指通过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等表现思想情感的作品”。
而涉案的“PPAP”视频,既包含了词、曲,表演者的表演,还包括后期效果的制作和呈现。
因此,无论是用音乐作品或舞蹈作品对其进行保护都不足以涵盖其整体之内容。
其次,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项,“戏剧作品,是指话剧、歌剧、地方戏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
戏剧作品是为演出而创作,且其中演员的表演是即时、流动的,未记录于任何物质载体上,且演出完成后演出的过程不复存在。
而“这智商没谁了”短视频更多是为传播而非演出而创作,且将视频中两个表演者的表演记录在数字载体上,是固定的,亦与戏剧作品有所区别。
短视频具有适合在移动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以及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等特点,这使其迅速成为受欢迎程度较高的新传播形式。
虽然短视频的时长一般仅有几分钟甚是十余秒,但视频的创作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配合表演、文字、声音、特效、场景等一个或多个元素完整表达其思想和情感,且这些表达中不乏内容新颖和积极的视频,故其具有版权在理论上没有障碍。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鼓励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是著作权法的立法追求之一,在短视频产业已渐成规模的当下,法律规范应当对市场及其中的商业逻辑有所回应,尤其不应为作品设限,人为提高作品构成要件的门槛。
版权是作者的无形资产,也是代表自身价值最好的证据。
每位版权作者都一样自己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而汇桔网就是一家立志于保护每个人的合法版权的知识产权服务企业,我们努力让每位作者的版权权益都能得到维护,并能从版权中实现作者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