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物鉴定机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南京文物鉴定机构

篇一:中国考古学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

肖凤春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考古学是与文化遗产保护关系密切的学科之一。在文化遗产保护大发展的过程中,考古学为文化遗产保护做了许多具体工作,提供了一些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理论观念和实践经验。同时,在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考古学因自身学科的发展存在着局限性,而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需要考古学适应其需求,拓展理论实践研究和人才培养空间。关键词:考古学;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K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XX)06-0027-03

近年来,“文化遗产”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涉及到

考古学、民俗学、建筑学、环境学、规划学、化学等多门学科。而文化遗产,尤其是物质文化遗产,很大程度上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因此,对于大部分文化遗产来讲,当今考古学的学科追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是相通的。

考古学为文化遗产保护做了许多具体工作,提供了一些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理论观念和实践经验。同时,在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考古学一方面看到了自身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拓展空间。在广泛关注中国考古学一系列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需要对中国考古学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已做的工作、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予以肯定,一方面对中国考古学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给予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空间予以

思考。

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与“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考古学的产生有着长远的渊源。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明传统,因此研究历史、包括通过追寻古代遗存探究历史同样具有悠久的传统。早在1000多年

前的宋代,以收集、研究和刊布金石铭刻为主要内容的金石学就已经成为十分成熟的学科,并在文人士大夫中间广泛流传。但是这种学科背后的人文观念主要是古玩,即鉴赏与把

玩。中国的历史学和金石学传统并没有自动地发展成为现代考古学。

近代考古学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国。中国考古学也是西学东渐的产物。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调查发

掘工作为基础,通过对古代遗存发掘和研究而重建历史的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出现。从20世纪20年代迄今,中国考古学已经经过了将近100年的发展。中国考古学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28年到1949年,这个阶段是中国考古学起步和得到初步发展的时期,理论、方法都在逐步摸索。第二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1985年,这个阶段总的特征是田野工作广泛开展,考古学基本理论、方法日臻成熟普及。第三个阶段从1985年到现在,中国考古学界与国际考古学

界的交流进一步扩大,新的考古学理论方法的探讨空前热络,考古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真正的中国考古学的大发展是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展开为考古学提供了更多发掘的机会,中国考古学也取得许多重大成果。“文化遗产”概念最初出现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0月17日公布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其中提到物质性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三个方面。20XX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正式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又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20XX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

知》,第一次在“红头文件”的标题上用“文化遗产”取代了使用几十年的“文物”一词。结合中国的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吸纳国际上“文化遗产”的先进理念,我国也以政府文件的形式给予“文化遗产”以界定:“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1]。继古玩和文物之后,中国考古学中首次具有了文化遗产的概念。

与文物相比,文化遗产概念的范围在扩展,可以被作为文化遗产的对象比文物更加普遍。不仅是人类过去遗留的物质性遗存被视为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一切与人类的发展过程有关

的工艺、技术、知识、礼仪、风俗习惯也被视为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内容、其所包含的信息、价值等的认识在提高,从而使这一概念所荷载的文化与社会等意义更加普遍也更加深刻,和当今社会的关联程度更加密切。遗产已被视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宝贵的战略资源,与其有关的知识、信息的传播讨论以及对其保护利用的社会参与也更加普遍。从古玩到文物,再到文化遗产,这种概念的发展逻辑不仅是人类历史从古代经过近代再向现代的一个具体

体现,而且和人类认识由宗教向科学民主进步的过程也具有内在的联系。

二、中国考古学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已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极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支撑与考古学及其相关学科如民俗学、艺术学等的学术发展密切相关。面对全球化到来的凶猛势头,人们更加认识到保持自身特性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而这种自身的特性以及文化的多样性往往就体现在人类传承下

来的文化遗产上,而文化遗产正是考古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正是在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推动下,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意义的认识才更加深刻,才提出要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考古学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一方面是因为考古学有深厚的学术理论基础和研究积累,可以胜任这项工作;另一方面也是考古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中国考古学界已经开始了具体的保护工作。考古学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是学科发展的自然要求,很大程度上,考古学本身就具有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考古学界积极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洪流中,从自身的学术传统出发,不断开拓创新,为保护工程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第一,中国考古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很多理论、方法、视角对当前的保护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当前我们进行的两个主要工作——抢救和保护,都需要在抢救和保护的对象有所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所以,首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