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红细胞检查以及临床意义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简称形态学检查)作为临床检验中的重要一环,是通过对血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形态学特征的观察与分析,以及相关指标的测定,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学观察与计数、涂片检查、细胞形态学分类等。
它在临床检验中的意义十分突出,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本文将从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检测方法以及结果的解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评价造血功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对造血功能进行评价。
通过观察血液涂片的方式,可以了解骨髓内各种成熟度的细胞比例,以及有无幼稚细胞的存在,从而判断造血功能的正常与否。
对于骨髓疾病以及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病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2. 辅助疾病诊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作为临床上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手段。
对于贫血类型的鉴别和分类,对于白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与某些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判断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指导临床治疗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
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对血细胞形态的观察,可以更加科学地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检测方法1. 血涂片检查血涂片是形态学检验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取适量的血液,经离心后涂布在载玻片上,后用Wright染色或其他染色剂进行染色,最后通过显微镜观察。
通过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以及细胞的大小、形态、核的形态、胞质的颜色等来判断检测对象的健康状况。
2. 血象计数血象计数是通过血细胞自动计数仪对血细胞进行数量和形态的测定。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三类血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三、结果解读1. 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在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中,主要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是否正常。
正常的红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凹陷,无尖角、破损和出血。
形态学异常的红细胞可能是贫血、缺铁、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等疾病的特征。
常见的临床医学检验项目解析与意义
常见的临床医学检验项目解析与意义临床医学检验项目是医生们常用的诊断工具之一,通过对患者的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提供医学数据和信息,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疾病进展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临床医学检验项目进行解析,并探讨其意义与应用。
一、血常规血常规检验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计数(PLT)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人体的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和血液凝结功能。
通过血常规检验,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贫血程度、感染情况以及血液凝结功能异常等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二、生化指标生化指标是一类用于评估人体生理功能和疾病风险的检验项目。
常见的生化指标包括肝功能指标(ALT、AST)、肾功能指标(BUN、Cr)、血脂指标(TG、TC、HDL、LDL)等。
通过生化指标的检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肝脏和肾脏功能是否正常,血脂水平是否偏高,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慢性疾病的风险。
三、炎症指标炎症指标是一类用于评估炎症反应程度的检验项目。
常见的炎症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炎症反应,以及炎症程度的轻重。
通过炎症指标的检测,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等的进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免疫指标免疫指标是一类用于评估患者免疫功能的检验项目。
常见的免疫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细胞免疫功能(CD4、CD8)等。
通过免疫指标的检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免疫系统异常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
免疫指标的检测对于筛查和诊断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五、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一类用于协助肿瘤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的检验项目。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等。
通过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医生可以及早发现肿瘤的存在和发展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和随访。
红细胞计数的方法学评价、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数的方法学评价、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作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检验指标,对于评估人体内红细胞数量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血液疾病、贫血等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红细胞计数的情况。
本文将从方法学评价、临床意义等方面对红细胞计数进行全面探讨。
一、方法学评价1. 射光法射光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红细胞计数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射光透过血液时的散射原理来计算红细胞的数量。
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如血液黏稠度高、红细胞形态异常等情况),射光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它利用复杂的激光技术和高级图像处理技术来实现红细胞计数。
该方法可以应对一些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对红细胞形态异常的样本也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
3. 自动化计数仪自动化计数仪是一种集成了先进的传感器、光学系统和计算机分析技术的设备,具有高速、高效的特点。
它主要用于血液学检验的自动化分析,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红细胞计数,是目前临床应用中的主流方法之一。
二、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是评估机体贫血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患者红细胞数量的测定,可以了解患者贫血的类型、严重程度,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在临床应用中,红细胞计数常常与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一起组成“血常规”检验项目,用于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
在贫血的诊断中,红细胞计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贫血的类型,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从而更准确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红细胞计数也可以用于监测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如血液透析、输血等治疗过程中,对红细胞数量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红细胞计数还可以作为一种健康体检指标,帮助人们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通过定期进行红细胞计数及相关指标的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预防疾病的发生。
血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血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血细胞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手段。
通过检查患者的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可以获得大量的临床信息,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以下是血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1. 诊断贫血血细胞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贫血,因为贫血患者的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质量往往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通过测量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平均体积等指标,可以确定贫血的类型和原因,为正确治疗提供依据。
2. 检测感染和炎症白细胞是人体的主要免疫细胞,因此血细胞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
白细胞计数和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帮助医生及时判断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3. 监测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疾病血细胞检查对于白血病等血液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也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血液中是否存在异常的白细胞,可以及早发现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血小板计数和形态分析也可以帮助诊断和监测血液疾病,如血栓性疾病等。
4. 评估肿瘤药物治疗效果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血液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常常会发生变化。
通过定期进行血细胞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肿瘤药物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5. 预防疾病并提前干预血细胞检查还可以帮助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并提前进行干预。
例如,通过监测血液中胆固醇、血糖等指标,可以及早发现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
总之,血细胞检查在临床医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为医生提供丰富的临床信息,帮助诊断疾病、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进行血细胞检查,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
2021临床医学 血细胞形态检查
【参考值】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细胞大小较一致,直径范围6~9μm,平均直径为μm,中央1/3为生理性中央淡染区,胞质内无异常结构。
【临床意义】1.红细胞大小及染色异常(1)低色素性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中央淡染区扩大,提示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及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2)大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大于10μm。
高色素性的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变小或消失,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也可见于急性溶血性贫血和急性失血性贫血。
当红细胞直径大于15μm者称为巨红细胞,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3)红细胞大小不均:同一患者的红细胞之间直径相差一倍以上。
常见于增生性贫血,在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尤为明显。
(4)嗜多色性红细胞:是一种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因其胞质中残存有少量嗜碱性物质,故被染为灰蓝色或灰红色,胞体较大。
常见于增生性贫血,尤其是急性溶血性贫血。
2.红细胞形态异常(1)球形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厚度大于2μm,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消失,且细胞中心着色更深。
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椭圆形红细胞:红细胞呈椭圆或卵圆形。
主要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超过25%),也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正常人小于1%。
(3)口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呈扁平裂缝状,似张开的口形。
主要见于口形红细胞增多症,也见于乙醇中毒及肝病患者,正常人可偶见(小于4%)。
(4)靶形红细胞: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呈靶形,即中心部位着色深,外周为苍白区,而细胞边缘又深染。
常见于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及异常血红蛋白病,也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脾切除术后。
(5)镰形红细胞:红细胞呈镰刀状,主要见于镰状细胞性贫血,即HBS病,尤其是在缺氧时可大量出现。
(6)泪滴形红细胞:红细胞形如泪滴状或梨状,多见于骨髓纤维化。
(7)裂细胞:为不规则形、棘形、盔形、三角形、哑铃形等红细胞碎片或不完整红细胞。
多见于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恶性高血压、严重烧伤、心血管创伤等。
常见的临床医学检验项目解析与意义
常见的临床医学检验项目解析与意义引言临床医学检验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体液、组织以及其他生物学样本的分析,可以确定疾病的发展情况、评估治疗效果以及预测病情。
本文将对常见的临床医学检验项目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意义。
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中最基本的检验项目之一,它通过对血液样本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
其中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以及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情况可能提示机体存在某种疾病或病理变化,比如白细胞计数的升高可能表示感染或炎症反应,红细胞计数减少则可能暗示贫血的发生。
生化指标检验生化指标检验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项目。
这些项目的变化可以反映机体的代谢状态以及某些脏器的功能情况。
例如,血糖水平的增高通常与糖尿病有关,血脂水平的异常可能提示脂质代谢紊乱,而肝功能和肾功能的异常则可能与肝炎、肾病等疾病相关。
免疫学检验免疫学检验是用于评估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手段,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判断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例如,IgG和IgM的测定可以用于筛查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则可以评估免疫功能的异常情况。
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是某些与肿瘤发生有关的物质,通过对其进行检测可以辅助肿瘤的早期诊断、疾病的分期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单一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并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肿瘤,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遗传学检测遗传学检测是通过对个体的基因进行检测,了解遗传变异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这些检测可以用于早期筛查某些遗传性疾病,预测个体的遗传风险以及指导个体的健康管理。
例如,进行胎儿遗传病筛查可以在孕期及早发现胎儿携带某种疾病的风险。
微生物学检测微生物学检测主要用于检测感染病原体的存在。
(整理)血液学检查项目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
血液学检查项目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1.全血细胞分析(24项)(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区间:成人4-10×10^9/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白血病等。
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区间:男4-5.5×10^12/L,女3.5-5×10^12/L,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
(3)血红蛋白含量(HGB):参考区间:男120-160g/L,女110-150 g/L。
临床意义:增多见于休克、严重呕吐及腹泻、慢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山居住者。
降低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失血、造血机能障碍。
(4)红细胞比积(HCT):参考区间:男40-50;女37-47。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大量脱水或血浆丢失及真兴红细胞增多症。
降低见于各种贫血。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区间:80-98fl。
临床意义:根据贫血体积大小判断贫血类型。
体积增大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体积减小见于严重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区间:26-32pg。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 g/L。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8)白细胞分类(DC): ①中性粒细胞50%-70%②嗜酸性粒细胞0.5%-5%③嗜碱性粒细胞0%-1%④淋巴细胞20%-40%⑤单核细胞3.5%-7.9%。
临床意义:①增多见于急性化脓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铅及汞中毒。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镭辐射、抗癌药物化疗、极度重度感染、再障、粒细胞缺乏等;②增多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手术后、烧伤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③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及铋中毒等;④增多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是临床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具,通过对患者的生物体内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获得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等信息。
以下是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1.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炎症、感染、贫血等情况,对全血细胞和炎症反应进行监测和评估。
2.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指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机体内代谢、肝脏和肾脏功能情况,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3.血凝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凝血功能,帮助判断出血或者血栓病变,对于血液疾病、血栓性疾病、手术前后等情况的判断非常重要。
4.免疫学指标: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清蛋白、细胞因子水平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诊断和评估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5.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
这些指标可以辅助诊断肿瘤,监测肿瘤治疗效果,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6.微生物检测:包括细菌培养、病毒核酸检测、真菌培养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感染病,及时发现和鉴定病原微生物,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疫情监测。
以上只是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一部分,每个指标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在临床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还可以提供全面的生物学信息,帮助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和决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红细胞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的临床意义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主要的细胞成分之一,也是血液循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同时将二氧化碳从组织和器官中带回肺部排出体外。
红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状态等指标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一、红细胞数量的临床意义1.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计数在4.0-5.5×10^12/L之间。
红细胞计数的增加可以出现在多种疾病中,如高原反应、慢性肺部疾病、肾脏疾病、心脏病等。
红细胞计数的减少则可能是因为贫血、失血、骨髓抑制等原因导致。
2. 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体积比例。
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比容在0.37-0.47之间。
红细胞比容的增加可能是因为失水、肾脏疾病、高原反应等原因导致。
红细胞比容的减少则可能是因为贫血、失血等原因导致。
3.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正常成年人的血红蛋白浓度在120-160 g/L之间。
血红蛋白浓度的增加可能是因为失水、肾脏疾病、高原反应等原因导致。
血红蛋白浓度的减少则可能是因为贫血、失血等原因导致。
二、红细胞形态的临床意义1. 红细胞形态: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呈现出典型的双凸形态,称为正常红细胞。
红细胞形态异常可能是因为贫血、骨髓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原因导致。
例如,球形红细胞可以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可以呈现出酒杯形、锤形、钩形等异常形态。
2. 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变形能力是指红细胞在血流中保持柔韧性和变形能力的能力。
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减弱可能是因为贫血、血液循环障碍等原因导致。
例如,镰状细胞贫血时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易于在毛细血管中堵塞;微血管病时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易于在毛细血管中聚集。
三、红细胞功能状态的临床意义1. 氧合作用:红细胞的氧合作用是指红细胞与氧气结合的能力。
血常规各项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各项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血常规是指通过检测全血中的各种参数来判断患者的血液情况,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机体内的疾病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细胞计数(RBC):正常成人男性的红细胞计数范围是4.2-5.8×10^12/L,女性为3.9-5.6×10^12/L。
红细胞计数增高可能是由于脱水、肺心病、高原适应、肺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红细胞计数降低常见于贫血、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出血等疾病。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其正常范围是120-160g/L。
血红蛋白异常可以反映贫血程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因为失血、贫血、骨髓抑制等原因引起的。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范围为125-350×10^9/L。
血小板计数增高可能是由于炎症、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血小板计数降低可能是由于骨髓抑制、血小板生成障碍、贫血等原因引起的。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范围为4-10×10^9/L。
白细胞计数升高是炎症、感染、白血病等疾病的常见表现,而白细胞计数降低则可能是由于骨髓抑制、免疫缺陷、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范围是82-92fL。
MCV可以反映红细胞的大小,如果MCV增高可能是宏细胞性贫血的表现,而MCV降低可能是微细胞性贫血的表现。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正常范围是11.5-14.5%。
RDW表示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程度,如果RDW增高可能是由于不同大小的红细胞比例的改变,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等。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正常范围是7.2-11.0fL。
MPV可以反映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如果MPV增高可能是由于血小板产生增加,例如炎症、感染等。
血常规检查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炎症、感染等病情,提供有关疾病的初步诊断依据。
红细胞检查讲义医学检验职称考试必备.
红细胞检查讲义第一节概要本节要点:(1)红细胞生理(2)血红蛋白分子结构、成分、合成和代谢难点:1.血红蛋白检测原理。
2.红细胞异常形态的临床意义。
(一)红细胞生理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下,经红系祖细胞阶段,分化为原红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发育为早幼、中幼和晚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通过脱核成为网织红细胞,这一过程在骨髓中进行,约需72h 。
网织红细胞经约48h成完全成熟的红细胞,释放入血液,平均寿命约120d,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破坏,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
一方面,红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内酶活性减低、膜生理功能所需能量减少、膜脂质成分发生变化,使红细胞膜变形性减低、脆性增加,使红细胞容易被脾脏“阻滞”而吞噬、破坏;另一方面,衰老红细胞膜表面所带负电荷减少、红细胞间排斥效应减低、易于聚集、体积增大,使红细胞容易被脾脏“阻滞”而吞噬、破坏。
红细胞生理功能是通过胞内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
红细胞有交换和携带气体的功能。
红细胞经过肺部时,肺泡中氧气经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进入红细胞内,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被带到各组织;同时,将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经血流带回肺部,经肺泡排出体外。
如此往复,使全身组织能及时、充分地得到代谢所需的氧气,并排出体内多余的二氧化碳。
(二)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b或HGB)分子是一种微红色的胶体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64458,是一种呼吸载体,每克血红蛋白可携带1.34ml氧,成人约含600g血红蛋白,可携约800ml氧。
研究发现,红细胞内充满小颗粒,最小直径约6.5nm,相当于1个血红蛋白分子,颗粒分布:近红细胞膜处最多,细胞中央最少,与红细胞有生理性中央淡染区现象完全一致。
1.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及成分血红蛋白分子是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内形成的一种含色素蛋白质。
色素部分为亚铁血红素,蛋白质部分为珠蛋白。
亚铁血红素由原卟啉、铁组成,受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血红素和Fe2+的调节。
血细胞分析与临床意义
血细胞分析与临床意义在医学领域中,血细胞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方法,它可以通过对血液样本中的各类血细胞进行计数和分析,帮助医生了解某些疾病的发展情况和预测患者的健康趋势。
本文将探讨血细胞分析的原理、常见参数以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
一、血细胞分析的原理血细胞分析是通过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器对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
其原理是根据血细胞的生物物理性质,如大小、形状、电导率等进行测定和分类。
目前常见的血细胞分析仪器有血液自动分析仪、流式细胞计数仪等。
二、血细胞分析的常见参数1. 血红蛋白浓度(Hb):反映患者的贫血程度,是评估贫血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血红蛋白浓度范围为男性130-175g/L,女性120-160g/L。
2. 红细胞计数(RBC):反映患者体内红细胞总量,可用于评估贫血的类型和程度。
正常红细胞计数范围为男性4.3-5.8×10^12/L,女性3.8-5.1×10^12/L。
3. 血小板计数(PLT):反映患者体内血小板总量,可用于评估出血和凝血功能。
正常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50-450×10^9/L。
4. 白细胞计数(WBC):反映患者体内白细胞总量,可用于评估炎症和感染。
正常白细胞计数范围为4-10×10^9/L。
5. 血细胞比容(HCT):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含量。
正常血细胞比容范围为男性40-50%,女性37-47%。
三、血细胞分析的临床意义1. 诊断与监测疾病:通过对血液样本的血细胞分析,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疾病,并监测疾病的发展情况。
例如,白细胞计数的增高可提示感染或炎症的存在。
2. 预测疾病进展:血细胞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某些疾病的发展趋势。
例如,白细胞计数的持续增加可能预示着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
3. 评估治疗效果:通过血细胞分析,医生可以了解某些治疗方法对患者血液情况的影响,并作出进一步的治疗调整。
4. 监测长期用药情况:某些药物可能对血液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通过血细胞分析可以监测患者在长期用药过程中的血液参数变化情况,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嗜中性粒细胞N 0.3 ~0.7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0.05 (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 ~0.70 (50%-70%)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5%-5%)嗜碱性粒细胞B 0.00 ~0.01 (0~1%)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单核细胞M 0.03 ~0.08 (3%-8%)[临床意义]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血液分析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血液分析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血液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为医生提供大量有关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
血液分析中的各项指标反映了人体内部的代谢状态、免疫功能、细胞数量和功能等方面,对诊断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血液分析中常见的几项指标,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是衡量机体供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常见于贫血、骨髓抑制、失血等病症。
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则可提示机体存在着慢性缺氧或肾脏疾病等问题。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的异常表现可能是贫血、高原适应、心脏病等疾病的指示标志。
2.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是评估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参数。
白细胞计数的增加可能预示着机体存在炎症、感染或免疫系统异常等情况。
而白细胞计数的减少则可能暗示机体存在着免疫功能低下、骨髓抑制或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等问题。
通过监测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可以直观地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状况,提前预防和诊断疾病。
3.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反映了血液的凝血功能。
高血小板计数可能表明机体存在感染、炎症、出血或骨髓疾病等情况。
低血小板计数则暗示着机体易于出血,可能是由于骨髓抑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原因引起的。
定期检测血小板计数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处理凝血功能紊乱相关的疾病。
4. 血糖水平(Glu)血糖水平是评估机体糖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
高血糖水平通常是糖尿病的表现,而低血糖水平则可能是由胰岛素瘤等疾病引起的。
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5. 血脂水平(TC、TG、HDL-C、LDL-C)血脂水平是评估机体脂代谢状态和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的异常与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密切相关。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临床检验项目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项重要工具,用于诊断和监测疾病,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效果。
临床意义与解释主要指的是临床检验结果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和利用这些结果进行临床判断。
下面将以常见的血常规、生化指标、病原学检验和免疫学检验为例,对其临床意义与解释进行介绍。
一、血常规血常规是评估患者全身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其中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反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血红蛋白(Hb)是红细胞内的氧运输蛋白,用于评估贫血的程度。
低血红蛋白水平可能表示贫血,而高血红蛋白可能提示脱水或失代偿性心脏病。
红细胞计数(RBC)是评估红细胞的数量。
如果红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表示贫血或出血。
如果红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表示脱水或肾脏疾病。
白细胞计数(WBC)是评估白细胞的数量。
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表示感染、炎症或免疫系统异常。
白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表示免疫功能低下或骨髓抑制。
血小板计数(PLT)是评估血小板数量的指标。
低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出血倾向,高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二、生化指标生化指标是评估患者机体内脏器功能的重要指标。
其中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反映内脏器官的健康状态。
肝功能指标包括转氨酶、总胆红素、球蛋白、白蛋白等。
转氨酶是评估肝细胞损伤的指标,高水平可能表示肝细胞损伤或肝炎。
总胆红素高水平可能表示胆道梗阻或肝功能异常。
球蛋白和白蛋白比例异常可能表示免疫系统异常。
肾功能指标包括尿酸、肌酐、尿素氮等。
肌酐和尿素氮高水平可能表示肾功能不全。
尿酸高水平可能表示痛风或肾结石。
血糖是评估糖代谢的指标。
高血糖可能表示糖尿病或糖代谢紊乱。
血脂是评估脂代谢的指标。
高血脂可能表示高血脂症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电解质是评估细胞内外电化学平衡的指标。
电解质失衡可能引起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等。
三、病原学检验病原学检验是检测致病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红细胞计数及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数及临床意义一、概述1、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
红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红细胞生成素(EPO)作用下经红系祖细胞阶段,分化为原红细胞,经过数次有丝分裂依次发育为早幼、中幼和晚幼红细胞。
2、晚幼红细胞已丧失分裂能力,它通过脱核而成为网织红细胞。
这一增殖、分化、成熟的过程在骨髓中进行约需72h。
网织红细胞再经约48h即完全成熟。
3、红细胞释放入血液后,平均寿命约120d,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破坏,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
4、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过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
红细胞有交换和携带气体的功能。
5、多种原因可造成红细胞生成和破坏的平衡失调,结果一方面使红细胞数量减少或增多,从而引起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另方面使红细胞在质量上发生改变。
6、通过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检查,以及对红细胞形态学或生化改变的检查,对诊断和鉴别某些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二、参考区间1、仪器法,静脉采血成年男性:(4.3~5.8) ×1012/L成年女性:(3.8~5.1)×1012/L新生儿:(6.0~7.0) ×1012/L2、红细胞计数医学决定水平高于6.8×1012/L,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低于3.5×1012/L,可诊断贫血;低于1.5×1012/L,应考虑输血。
三、检测方法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可采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或显微镜检查法进行检测,以前者最为常用。
血液分析仪进行红细胞计数的原理是电阻抗原理,在仪器计数结果不可靠(如红细胞数量较低、存在干扰等)需要确认、不具备条件使用血液分析仪时,可采用显微镜检查法进行红细胞计数。
(一)、血液分析仪检测法血液分析仪检测法的原理主要使用电阻抗原理进行检测。
有的仪器采用流式细胞术加二维激光散射法进行检测,全血经专用稀释液稀释后,使自然状态下的双凹盘状扁圆形红细胞成为球形并经戊二醛固定,这种处理不影响红细胞的平均体积,红细胞通过测量区时,激光束以低角度前向光散射测量单个红细胞的体积和红细胞总数,可使红细胞计数结果更加准确。
血液分析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血液分析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血液分析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血液样本中各项指标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体内的疾病情况。
血液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提供有关患者健康状况和疾病发展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重点介绍常见的血液分析指标及它们的临床意义。
一、血红蛋白浓度(Hb)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其测量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范围约为130-175g/L,女性为120-155g/L。
低于正常范围的血红蛋白浓度可能表示贫血症状,可能因为缺铁、慢性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因为脱水或其他原因。
二、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红细胞是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主要细胞成分。
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计数范围约为4.2-5.4×10^12/L(男性)和3.8-5.0×10^12/L(女性)。
低于正常范围的红细胞计数可能表明贫血或其他血液疾病的存在。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因为脱水、脾脏切除或其他原因。
三、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
白细胞是身体的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对抗感染和疾病。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范围约为4-10×10^9/L。
高于正常范围的白细胞计数可能表明感染、炎症或其他疾病的存在。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抑制、自身免疫疾病或其他原因。
四、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是血液凝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止血和血栓形成。
正常范围约为125-350×10^9/L。
低于正常值可能会导致出血倾向,如易淤血、出血或瘀伤。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存在血液病、炎症或其他疾病。
五、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指的是红细胞的平均大小。
它可以用于评估贫血类型,通常与其他血细胞参数结合使用。
正常范围约为80-100fL。
常见血液检查的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见血液检查的项目及临床意义血液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并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血液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帮助大家理解和解读血液检查报告。
1.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负责携带氧气的蛋白质,是评估贫血程度的重要指标。
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范围为120-150g/L,男性为130-170g/L。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与骨髓病变、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有关。
2.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血液中负责止血的细胞片段,参与血液凝固。
正常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00-300×10^9/L。
血小板计数过低可能导致出血倾向,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过高可能导致血栓形成,例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3.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成分,用于评估机体的炎症反应和感染情况。
正常白细胞计数范围为4-10×10^9/L。
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与感染、炎症、器官损伤等情况有关,而白细胞计数降低可能与骨髓抑制、免疫缺陷等疾病相关。
4. 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最主要的细胞类型,参与机体的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
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为50-70%。
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能提示细菌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则可能与病毒感染或免疫性疾病有关。
5. 淋巴细胞比例(%Lymph)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另一重要成分,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
正常淋巴细胞比例为20-40%。
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可能与病毒感染、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有关;淋巴细胞比例降低可能与压力、放化疗、免疫缺陷等有关。
6. 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细胞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细胞,用于评估贫血的程度。
正常血红细胞计数范围为3.8-5.1×10^12/L(男性)和3.8-4.8×10^12/L(女性)。
血细胞分析的临床
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低 下,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数常 低于0.005,网织红细胞低于5×109/L 为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标准之一。网织 红细胞可作为疗效观察指标。贫血患者在 抗贫血治疗过程中,治疗有效,其网织红 细胞在1周左右可达高峰。
6 白细胞检验
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 当每升超过10.0×109个白细胞时,称为 白细胞增多。 而每升少于4.0×109个白细胞时,称为 白细胞减少。 参考值成人:(4~10) ×109/L; 儿童:(5~12) ×109/L; 新生儿:(15~20) ×109/L。
3 红细胞比积
红细胞比积(PCV或HCT)是指红细胞在血 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通常将不改变红细 胞体积的抗凝血(EDTA-K2抗凝)置于温氏 管(Wintrobe)或毛细管中,经一定离心力 离心后,计算被压紧的红细胞层占的比值。
参考值 男:0.42~0.49 L/L; 女:0.37~0.43L/L。 增高,大面积烧伤、脱水,各种原因所致的低氧 血症。测定红细胞比积后,可作为补液计算的依 据。)减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等。临床上常以 计算红细胞平均容积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对贫血进行鉴别和分类。
5 、尿蛋白定性(PRO):
参考值:阴性 生理性蛋白尿属功能性、体位性及摄食性。病理 性蛋白尿又可分为肾前性蛋白尿,见于发热、心 功能不全、缺氧、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 轻度蛋白尿:可见肾小管及肾小球病变的非活动 期,肾孟肾炎、体位性蛋白尿。 • 中度蛋白尿:可见于肾炎、高血压、肾动脉硬化、 多发性骨髓瘤。 • 重度蛋白尿:可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及红 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尿常规检查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细胞大小改变
小红细胞 大红细胞 巨红细胞 大小不均
直径 < 6um > 10um > 15um
血红蛋白的测定
定义
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血红蛋白的量
参考值
成年男性: 120-160g/L 成年女性: 110-150g/L 初生儿: 170-200g/L
Hb测定方法
分光光度计比色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HiCN)(国际标准参考方法) 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测定法(SDS-Hb)(次选方法) 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HiN3) 碱羟血红蛋白测定法(AHD575)
珠蛋白具有种属特异性,含有两条α链和两条 非α链 正常成人的Hb包括: HbA α2β2 (90%以上) HbA2 α2δ2 (2 ~ 3%) HbF α2γ2 (2%以下;新生儿占70%)
血红蛋白的合成
受激素调节
红细胞生成素:直接
雄激素:直接和间接
自身调节
负反馈
血红素过多 氧化为高铁血红素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
生理性:
新生儿
高原居民
病理性:严重慢性心、肺疾患、异常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减少
主要见于贫血: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全身血循环中红细 胞总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减少,低于该地区、该 年龄及性别组的参考范围低限时称贫血。
贫血病因
生成减少 破坏过多 失血过多
1)骨髓造血功能减退
药物、物理因素、慢性肾衰、再障、白血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
2)造血原料不足
缺铁(缺铁性贫血)、缺乏VitB12或叶酸(巨幼细胞性贫血)
3)红细胞破坏增加
溶血性贫血(输血不合、蚕豆病、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4)红细胞丢失过多
各种原因的失血(如消化性溃疡、痔疮、钩虫病)
外周血红细胞参考值
成年男性(4.0 - 5.5)×1012/L 成年女性(3.5 - 5.0)×1012/L 初生儿 (6.0 - 7.0)×1012/L
思考
手工法VS仪器法?
血红蛋白测定
( hemoglobin,Hb)
血红蛋白的组成
血红蛋白
珠蛋白(globin)(4条肽链) 亚铁血红素(heme)(1个)
72h
晚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
48h
释放入血 平均寿命120 d
红细胞计数
(red blood cell count,RBC)
定义:单位体积(每升)血液内的红细胞数量
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 池,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范围的红细胞数,并换 算得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L)
缺点
➢ KCN有剧毒 ➢ HbCO转化较慢 ➢ 高WBC和高球蛋白血
症可致溶液浑浊
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测定 的临床意义
生理变化
年龄与性别
新生儿:RBC高,两周后 下降,6-7岁最低 男性:25-30岁高峰 女性:13岁-15岁达高值, 21岁-35岁低水平,以后 渐渐增高
精神因素
肾上腺素 RBC
血红蛋白的代谢
珠蛋白 血红蛋白
血红素
氨基酸 胆色素(胆绿素、胆红素、
胆素原及胆素)
血红蛋白的种类
➢ 还原血红蛋白(reduced hemoglobin,Hbred) ➢ 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HbO2) ➢ 高铁血红蛋白(hemiglobin,Hi) ➢ 碳氧血红蛋白(HbCO) ➢ 硫化血红蛋白(SHb)
红细胞稀释液
稀释液:保护计数细胞,破坏非计数细胞,同时抗 凝,要求不含杂质
红细胞稀释液:Hayem液,由氯化钠、结晶硫酸钠、 氯化高汞组成
作用: 氯化钠调节渗透压,结晶硫酸钠防止细胞 粘连,氯化高汞防腐
计数方法
手工法 :取样 → 稀释 → 计数 → 计算 仪器法 :电阻抗分析或激光分析
手工法
10 uL末梢血+2 ml稀释液 混匀稀释 充池 计数 计算
红细胞检查
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 erythrocyte)
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 主要成分:血红蛋白 主要功能:呼吸载体 直径:6.7 ~ 9.5 um,平均7.2 um 形状:双凹圆盘状
RBC
红细胞的生成
Stem cell Epo
原始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注意问题
Hb测定对贫血程度的判断优于RBC计数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Hb和RBC的浓度不一定能正确 反映全身红细胞的总容量,如:急性失血、水潴留、 失水等
发生大细胞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时,RBC计数 与Hb浓度不成比例
红细胞形态检查
红细胞形态观察
大小及均匀程度 红细胞形状 血红蛋白含量 细胞内结构
目视比色
沙利法、测铁法、测氧法、比重法、折射仪法、光谱分析法
仪器法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HiCN)
为国际标准参考方法 步骤: 取样 加转化液(溶血、转化) 比色
原理:
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血 红蛋白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再 与CN-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通过比色根据吸光度测得血红蛋白的浓度。
方法:
转化液 5ml + 血 20ul(5min),比色读吸光度(A)(540nm)
计算:有三种方法求得Hb浓度 1. A×367.7 2. 得A值后,在标准曲线上直接查找 3. A×K K=ΣHb / ΣA
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一组已知浓度的HiCN参考液,在分光光度计上分 别测定A值,以A为纵座标,血红蛋白参考值为横座 标,绘制标准曲线。
剧烈体力劳动或运动
相对缺氧
Epo
气压降低
RBC
缺氧 代偿性RBC
妊娠中后期
血液稀释 RBC
老年人
造血功能减退 RBC
病理变化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相对增多: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所致,如呕吐、
腹泻
绝对增多:
原发性 — 真性红细胞增多 继发性 — 低氧血症 Epo (如心血管病、肺
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
例如:HiCN参考品
Hb g/L: 50 100 150 200 A : 0.14 0.27 0.41 0.54
K=ΣHb / ΣA = 370.37
如果标本A为0.32,则标本Hb = 0.32×370.37 = 118.52(g/L)方法学评价优点
➢ 操作简单 ➢ 呈色快且稳定 ➢ 除SHb外均可检测 ➢ 根据吸光度直接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