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刀具市场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刀具市场分析
“大决战”前的中国刀具市场
汽车作为一种体现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高端机械产品,对十年前并不发达和富裕的中国来说还是一件奢侈品。但是,随着中国人均GDP迈入一千美金门槛,近五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汽车的产销量是按让人眼红心跳的两位数在增长。2003年全国汽车产销已达到440万辆,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销售市场,全新而充满巨大潜力的市场吸引了世界各大汽车企业以各种形式争相进入,红了眼的巨头们喊出了“决战中国”的响亮口号。
汽车的决战是建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人们日益富裕的生活基础之上,而数控机床与刀具的迅猛发展则是在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向上发展和世界各主要工业大国将生
产基地陆续迁入中国的大环境下发生的。2004年1-7月我国进口机床和刀具是33亿美金,同比去年增长58%,根据国际金属加工研究中心调查报告指出,2003年世界工具市场销售额在130亿美元左右,而全球年增长率却仅仅大约是3%。欧美市场普遍疲软之时,在中国有如此令人眩目的增速和市场前景同样令国外“大鳄”眼馋,相信在未来的3-5年内,“大鳄”们“决战中国”的口号将同样响彻在中国机械制造领域的上空。
刀具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少但却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刀具的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生产、销售、服务的方式丰富多彩。
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腾飞,刀具市场必将上演一场令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
在中国现今的刀具市场上,国外各厂家通常按年销售额的概念分成三个集团,分别是3个亿以上、1-3个亿和1个亿以下(指人民币)。
全球刀具行业的“巨无霸”瑞典山特维克集团的可乐满(Sandvik Coromant)当仁不让
地处在第一集团,可乐满2001年在华销售额是2.2亿人民币,2002年是2.8个亿,而2003全年在华销售了3.5亿人民币刀具。可乐满Coromant 拥有全系列超过25000种各类刀具产品,并且还以每年开发超过1500种新产品的速度在持续着它的“王朝霸业”;全球销量第二的肯纳集团(Kennametal)在华年销售额1.8亿人民币,处于第二集团领头羊的位置,紧随其后处在第二集团的是台湾兴合上海公司(主要代理德国KOMET、MAPAL以及日本三菱、NT等进口刀具品牌),年销售额1.6个亿;瓦尔特(Walter)通过出色的造势和营销管理,加上工具磨床在内大约有1.2个亿;伊斯卡(ISCAR)在成功收购了美国英格索尔(Ingersoll)的切削刀具部后在华也达到了1.1亿的良好销售业绩;同样,山高(Seco)携收购的法国EPB、荷兰Jabro一同也把在中国的销售额做过了亿元门槛从而挤入第二集团。
处于第二集团的进口刀具代理商还有北京金万众(主要代理日本BIG大昭和、住友电工、OSG和京瓷等日本刀具以及瑞士PWB、德国Kelch对刀仪)、北京京以(主要代理意大利丹德瑞刀柄和镗刀系统以及日本京瓷刀具)等,各家在华年销售额都在亿元人民币上下。
处于第三集团的则主要是各国外品牌刀具的代理商,其中大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下期开始萌芽并成长起来。值得关注的是,从山特维克和肯纳金属等主流大公司走出来创业的“刀具精英”们占了很大部分,像上海联创的武振良(主要代理山高刀具以及经营自己制造“中超”品牌刀具)是从山特维克出来的,而从肯纳金属出来的则更多,像晨达科技的刘晓炎(主要代理Ingersoll等刀具)、北京安达特的张清(主要代理以色列VARGUS螺纹刀)、上海尚立的张钟勤(主要代理法国EPB和京瓷)、深圳协雅的李文红等。另外,由国外品牌控股或从小代理公司自己做上来的也不少,如周朝晖的上海恩迪亚(主要代理住友电工和德国KOMET)、冯源的成都龙人(主要代理黛杰Dijet)、由俊哈的上海贺立(主要代理日本日立工具、NT以及弥满和YAMAWA)、陈嘉庆的天航星光(主要代理黛杰Dijet)、姜国庆的伊藤信-上海中京(主要代理日研NIKKEN、OSG)、史幼菲的须佐之(主要代理日研NIKKEN、日海)、广州力丰(主要代理三菱、NT)、天津菱华(主要代理三菱)、傅铭桓的广州陶特(主要代理京瓷、KORLOY)、上海信邦(主要代理东芝)、李成奎的上海米瑞机械(主要代理韩国KORLOY和特固克Taegutec)等,这些公司大都代理日本和韩国等品牌刀具,年销售在7000万人民币以内。
国内厂商则以我们株洲钻石、成量、成都英格、哈一工、哈量、上海机床附件二厂等为主。不论是从销售额还是产品种类和质量上比较,我们株洲钻石无疑是龙头老大,如果仅仅从年销售额和市场分额上排位,在整个国内刀具市场上我们甚至能替代肯纳金属集团成为第二集团的领头羊。
国内刀具行业面临的状态是刀具行业起步晚,先进的数控刀具仅仅是随着近年来数控机床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数控刀具产品发展速度缓慢,基础比较薄弱,竞争力不高。
为什么国外刀具厂商能抢滩中国的市场?能将“大决战”的战场选在中国?主要原
因是他们的产品档次高、品种全、性能好,而且技术服务和销售管理更是国内厂家所难以望其项背的。可以说,目前国内各刀具厂商与国外相比,其差距是全方位的。
黄河终将流入蔚蓝色的大海,我们的民族产业也终归要融入全球市场。继家电、汽车之后,机床和刀具在中国的“大决战”必将迅速来临。
进口刀具商的派系之分
从传统意义上讲,进口刀具在中国市场上主要分四大主流派系:
一、山特维克系
山特维克集团公司在全球的控股子公司众多。包括可乐满(Coromant)、万耐特(Valenite)、山高(Seco)、蒂泰克斯(Titex)、瓦尔特(Walter)和斗马(DORMER)等。? 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的瑞典Seco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其全球扩张步伐:1986年收购大型北美刀具公司Carboloy Inc(即现在的Seco-Carboloy Inc)并集成到山高刀具集团,目前Seco-Carboloy是GE和北美其它航空航天企业的主要刀具供应商。在接下来的九十年代又收购了法国的铰刀专家Planche SA公司,2000年初成功收购法国家族式企业EPB公司,EPB公司是全球顶尖的模块式刀柄和镗刀制造商,在实施收购EPB公司后,Seco已基本健全了其庞大的整套刀具系列;2002年初,Seco又收购了专业生产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的荷兰Jabro公司,从而完善了其产品系列。按目前的产品种类和产量规模计算标准,Seco已成为全球第四位的硬质合金制造商;
家族企业德国瓦尔特Walter在1996年通过与无锡量具刃具厂合资而进入中国市场,八年来扩张迅速,从年销售额不足1000万人民币到今天的过亿。不管业界对其管理如何不屑,但至少,在中国的这八年扩张为德国瓦尔特整体出售给山特维克集团加上了重重的砝码。山特维克在收购瓦尔特后紧接着将瓦尔特的磨床部转手出售而仅留下刀具部,按山特维克的意图,它希望在未来不长的时间里将瓦尔特与在深孔加工领域有着突出优势的蒂泰克斯Titex整合到一起,而且,中国就是其重点试点的市场之一。目前无锡瓦尔特正忙碌着将Walter和Titex的业务进行整合,寄希望于来年仍能继续留在第二集团中。
山特维克系在全球孔加工方面还有一个重量级成员,那就是斗马(DORMER),DORMER是全球最大的高速钢切削刀具厂,1993年成为山特维克集团下CTT TOOL的成员,它在全球有美国(主要生产钻头、铰刀等)、瑞典(主要生产丝锥)、意大利(主要生产丝锥和铣刀)以及巴西(主要生产ANSI标准的刀具)等四个生产基地,产品超过12000种,随着高速钢产品系列的完善,DORMER也陆续开发了多种有自己特色的涂层硬质合金铣刀等。
在Titex加入山特维克系之前,Coromant对外主推的就是DORMER的产品
二、肯纳系
肯纳金属(Kennametal)1938年成立于美国,它是与美国强大的航空航天以及军工企业一起发展起来的。2003年全球销量20亿美金,是排名山特维克集团之后全球第二大的刀具制造集团。
德国Widia和Hertel公司曾经是在德国排名前两位的刀具制造公司,肯纳金属(Kennametal)分别在1993年和2002年成功地收购了这两家公司,依靠Widia公司在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