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绘本教学设计我爸爸

合集下载

2024年绘本《我爸爸》公开课教案

2024年绘本《我爸爸》公开课教案

绘本《我爸爸》公开课教案教案名称:《我爸爸》绘本阅读与教学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我爸爸》,感受父爱的温暖和伟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1.阅读绘本《我爸爸》,理解故事内容。

2.体会父爱的伟大,感受亲情的温暖。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绘本画面,发挥想象力。

2.如何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亲情。

教学准备:1.绘本《我爸爸》PPT或实物。

2.课堂活动所需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是否喜欢自己的爸爸,为什么。

2.邀请学生分享与爸爸之间的趣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引入绘本《我爸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绘本阅读(15分钟)1.教师展示绘本PPT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封面,预测故事内容。

2.教师朗读绘本,学生认真聆听,感受故事情节。

3.阅读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关注绘本细节,发挥想象力。

三、课堂活动(10分钟)1.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爸爸的优点和对自己的关爱。

2.绘画活动:请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爸爸,展示并分享创作思路。

3.角色扮演:邀请学生扮演绘本中的角色,再现故事情节,体会父爱的伟大。

四、情感教育(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回报爸爸的爱?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亲情。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父爱的伟大和亲情的温暖。

2.鼓励学生在课后向爸爸表达爱意,为爸爸做一件小事,如倒杯水、捶捶背等。

3.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爸爸的作文,表达对爸爸的感激之情。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绘本《我爸爸》的阅读与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和亲情的温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绘本画面,发挥想象力,同时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亲情。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爸爸的情感表达,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绘本故事我爸爸教案

绘本故事我爸爸教案

绘本故事我爸爸教案教案标题:绘本故事《我爸爸》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绘本故事《我爸爸》,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描述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社交技能。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描述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推断和解释绘本中的信息。

3.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教学准备:1. 绘本故事《我爸爸》(或类似主题的绘本故事)。

2. 幻灯片或白板、彩色笔等教学工具。

3. 学生活动手册和绘图纸。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绘本故事《我爸爸》的封面并问:你们认识这本书吗?你们有没有类似的故事书?2.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的爸爸在家里扮演什么角色?他们负责什么?你们喜欢和爸爸一起做什么?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分发绘本故事《我爸爸》,让学生阅读故事。

2.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故事情节和角色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

讨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分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他们对故事中爸爸的理解和观点。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角色与责任(10分钟):1. 在幻灯片或白板上列出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如照顾孩子、赚钱养家等。

2. 引导学生讨论其他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如妈妈、爷爷奶奶等。

3. 学生活动手册中完成一个绘图任务,画出自己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口头表达(15分钟):1. 学生轮流向全班介绍自己绘制的家庭成员角色和责任的绘图。

2. 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每个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小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故事中的爸爸角色和责任,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2. 老师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参与度。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爸爸的短文,描述他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 邀请学生的爸爸来班级,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家庭角色和责任。

我爸爸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我爸爸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我爸爸绘本阅读教学设计绘本阅读是帮助儿童培养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方式。

爸爸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参与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爸爸们如何进行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故事选择在进行绘本阅读时,爸爸们应该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故事。

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智力水平和阅读技能来选择合适的绘本。

例如,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爸爸们可以选择简单有趣的绘本,如《大卫上学记》、《小鼠迪迪系列》等,而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选择有一定挑战性的绘本,如《小王子》、《哈利·波特系列》等。

二、阅读环境营造爸爸们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

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阅读,如书房、卧室或者阳台等,避免有噪音或者干扰的地方。

同时,可以准备一些软垫、靠枕等让孩子觉得舒适的配件,让他们可以更加专注地阅读。

三、阅读策略在进行绘本阅读时,爸爸们可以运用一些阅读策略来增强孩子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可以提前预览故事情节,然后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孩子思考和推理。

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四、绘本分享绘本阅读不仅是孩子个人的经历,也是一次与爸爸们的共同体验。

在阅读完成后,爸爸们可以与孩子分享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

可以就故事中的角色、情节或者价值观展开讨论,让孩子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和语言发展。

五、延伸活动绘本阅读后,爸爸们可以带领孩子进行一些延伸活动,以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应用。

可以进行手工制作、绘画、写作等活动,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安排每天或每周阅读的时间和书目,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爸爸们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设计时,应该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故事,并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同时,可以运用一些阅读策略,与孩子进行互动和分享,促进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绘本《我爸爸》公开课教案

绘本《我爸爸》公开课教案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建 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 进一步提高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创作 中继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06 家庭作业布置与 辅导
阅读绘本《我爸爸》,并尝试复述故事
阅读绘本
01
家长引导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我爸爸》,通过图画和文字的结
合,理解故事内容和情感。
复述故事
绘画法:通过绘画表现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
场景描绘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故 事中的场景,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形象。
人物形象塑造
让学生通过绘画塑造故事 中的人物形象,加深对人 物性格和特点的认识。
情感表达
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故事 中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 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素 养。
04 课堂活动设计与 实践
主题创作 以“我的爸爸”为主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绘画 技巧进行创作,表达对父亲的情感和印象。
3
作品展示
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同学们互相欣赏、评 价和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05 学生作品展示与 评价
学生绘画作品展示
收集学生根据绘本 《我爸爸》创作的绘 画作品
在课堂上或学校公共 场所展示学生作品, 让更多人欣赏学生的 创意和才华
作者简介
安东尼·布朗,英国著名绘本作家, 作品风格独特,深受孩子们喜爱。
教学目标与意义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让孩子们了解父爱的 重要性,学会感恩和表达爱;同时, 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
教学意义
父爱如山,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通过本次课程,引导孩子 们关注父爱、感受父爱,进而学会珍惜 和回馈爱。
02
鼓励孩子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

讲解我爸爸故事绘本教案

讲解我爸爸故事绘本教案

讲解我爸爸故事绘本教案教案名称,我爸爸故事绘本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关爱和珍惜之情。

2. 帮助学生理解绘本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用绘本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绘本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用绘本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绘本故事《我爸爸》。

2. 课堂展示用的图片或PPT。

3. 课堂活动所需的材料,彩色笔、纸张、贴纸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PPT,引导学生讨论家庭成员的重要性,了解家庭中爸爸的角色和责任。

2. 学习绘本故事《我爸爸》。

(1)师生共同阅读绘本故事,教师适时解释生词和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2)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故事中爸爸的形象和行为,展示给全班同学。

3. 创作活动。

(1)让学生以绘本故事中的爸爸为原型,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写作或手工制作等形式。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想。

4. 拓展活动。

(1)让学生以家庭成员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份家庭成员介绍的PPT,展示给全班同学。

(2)组织学生进行家庭成员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责任。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欣赏绘本故事的同时,了解了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培养了对家庭的关爱和珍惜之情。

在创作活动中,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增强了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同时,拓展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绘本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力。

绘本我爸爸教案

绘本我爸爸教案

绘本我爸爸教案《我爸爸》绘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绘本《我爸爸》的故事情节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阅读故事,了解爸爸在日常生活中为他们所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对爸爸的感恩之情;3.通过绘本故事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我爸爸》绘本;2.教师提前准备好问题和活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绘本《我爸爸》,向学生介绍书名和作者,并简单介绍故事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故事阅读(10分钟)教师用朗读方式读出故事内容,同时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故事人物和情节发展,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3.故事讨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1)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2)故事中爸爸为孩子做了哪些事情?(3)你认为爸爸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4.情感教育(10分钟)教师导入话题:我们平时爸爸对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并给予肯定,增强学生对爸爸的感恩之情。

5.表达活动(15分钟)教师将学生组织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充当爸爸的角色。

其他小组成员轮流说出自己爸爸的一个优点或为他们做的一件事情。

角色转换后,再次进行表达。

6.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回答问题:(1)你是否经常对爸爸说一声“谢谢”?(2)你最想对爸爸说什么话?7.总结回顾(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堂课的内容,并询问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和收获。

四、教学反思这堂课通过绘本《我爸爸》引发学生对爸爸的思考,并通过讨论和表达活动增进了学生对爸爸的感恩之情。

同时,通过回顾总结,深化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印象和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家庭成员间互相关心和尊重的情感。

绘本我爸爸教案

绘本我爸爸教案

绘本我爸爸教案教学目标:通过阅读绘本《我爸爸》使学生了解爸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认识到爸爸的爱是无私的。

同时,学生能够通过绘本中的相关内容,表达自己对爸爸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爸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感恩爸爸的方式表达对爸爸的感激。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绘本中的相关内容,表达自己对爸爸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1. 绘本《我爸爸》2. 彩色笔、纸张3. PPT或黑板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情境(5分钟)1. 导入话题:以“为什么爸爸在我们心中是最重要的人?”为题,展开讨论。

2. 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提出与爸爸相关的事例,如爸爸为我们做饭、陪我们玩耍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爸爸的角色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此重要?Step 2:阅读绘本(15分钟)1.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本绘本《我爸爸》。

2.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绘本,关注绘本中爸爸的角色和爸爸为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

3. 经过阅读,让学生思考和回答:你们觉得这个爸爸是怎样的?他做了哪些让你感动的事情?Step 3:绘本分享(10分钟)1. 要求学生将绘本中最感人的情节用彩色笔在纸上画出来。

2. 随后,学生依次分享自己绘制的部分,并向全班讲解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情节,并对爸爸表达感激之情。

3.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思考和表达自己对爸爸的感激之情。

Step 4:总结感悟(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绘本中爸爸的特点和为孩子们做出的贡献。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感恩我们的爸爸?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爸爸的感激之情?3. 鼓励学生主动想象和探索如何为爸爸表达感激之情,并鼓励他们用文字或图画表达出来。

Step 5:作业布置(2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写一段话或画一幅画,表达对爸爸的感激之情,并在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制作《我爸爸》的线上或线下展览,以更好地展示学生们对爸爸的感激之情。

幼儿园我爸爸绘本教案7篇

幼儿园我爸爸绘本教案7篇

幼儿园我爸爸绘本教案7篇幼儿园我爸爸绘本教案篇1【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这篇课文,感受文中的童真、童趣,培养学生的和创造力。

2、进行亲情,感受孩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3、认读本课出现的7个生字。

4、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的心情。

【教学难点:】1、学会正确书写7个生字,及流利的朗读课文。

2、体会“我”的心情,感悟其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flash课件【教学内容:】1、导入:孩子们,你们最亲、最爱的人是谁?元宵节要到了,你们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准备了什么礼物?有一个小朋友,他的爸爸在好远好远的地方工作,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你是怎样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呢?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讲了一个小朋友寄给爸爸与众不同的礼物的——把我寄给爸爸。

2、课文:元宵节快到了,爸爸不在家。

他到南极探险去了,不知圆圆的`月亮,会不会照到他?妈妈给爸爸写信,说了一大堆话儿。

我在信的一角画上了我,把我寄给爸爸。

“爸爸,我把我寄给你了!我想看看南极的冰雪,更想看看你啊!”3、生字:把:bǎ(提手旁、4画)动词,用手握住。

扩词:把关、把戏、把握。

父:fù(查八部)父亲;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男子。

扩词:父子、父母、父辈。

爸:bà(父字头、4画)父亲,也说爸爸。

组词:爸爸。

元:yuán(二、2画)货币单位;开始的,主要的。

扩词:元旦、元帅、元气。

角:jiǎo(刀字头、5画)货币单位;量词等多义。

扩词:角落、角度、牛角。

冰:bīng(两点水、4画)水在零度或零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

扩词:冰霜、冰山、冰箱。

妈:mā(女字旁、3画)母亲,也说妈妈。

组词:妈妈。

4、多音字角:jiǎo [角度] jué[角色][角斗]【课后作业:】1、想一想:如果爸爸回信了,他会说什么呢?2、你想把你寄给谁呢?你自己,并说一说幼儿园我爸爸绘本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读绘本,了解绘本的主要内容,并能体会到我爱爸爸,爸爸也爱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爸爸》教学设计
一年级绘本阅读教学
王竞琦一、内容简介
英国著名绘本作家安东尼•布朗写的《我爸爸》,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来描绘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不仅样样事情都在行、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还温暖得像太阳一样。

用最有力而新颖的方式,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教育。

古今中外,讲述父子亲情的书籍多如牛毛,但是很少有像《我爸爸》这本书一样,以这样的角度和方式,真正撼动着孩子稚嫩的心灵。

二、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发现一年级的小朋友非常喜欢绘本故事,特别是书里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更让他们喜爱不已。

因此在教师领导阅读时,把图画展示给孩子看,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让孩子通过图画感受隐藏在其背后的东西,这对孩子永远有着一种无法抗拒的魔力。

《我爸爸》这本书文字简洁有趣,图画幽默夸张,精彩处更让人捧腹大笑,最后两页又让孩子在笑后感受到浓浓的父爱,非常适合一年级的学生阅读。

本设计通过引导孩子观察图片中的人物表情,演一演,猜一猜,说一说自己的爸爸等阅读策略,让孩子在看故事、展开想象力编故事的同时,体会对爸爸的亲情之爱。

三、学习目标
1.反复观察插图,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图画的能力。

2.在阅读绘本的同时,挖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模仿说话的能力。

3.学会倾听故事,从绘本故事中体会作者对爸爸的亲情之爱。

四、学习重点
学会倾听故事,从绘本故事中体会作者对爸爸的亲情之爱。

五、学习难点
在阅读绘本的同时,挖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模仿说话的能力。

六、学习准备
绘本幻灯片
七、学习流程
课前交流:
上课之前老师要给你们描述一个人,看看哪个小朋友能猜出他是谁师念:有一个人,他的肩膀是那么宽阔,能把我扛在上面玩耍;有一个人,他的手是那么灵巧,能把我所有摔坏的玩具修好;有一个人,他的胸膛是那么温暖,能让做恶梦的我在这样的怀抱中安然入睡;有一个人,他的胳膊是那么有力,能抱着生病的我冲向医院;有一个人……在你家里,这个人是谁呢
学生猜出是爸爸。

板书:我爸爸(指导朗读)
那我们的爸爸棒不棒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写爸爸的书,咱们一起来看看书里的爸爸是什么样的,跟自己的爸爸比一比,看谁更棒
(一)观察封面,设疑导入。

1.出示封面上爸爸的图片,光看外表,谁能来说一下,你看到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
2.看一下,作者是怎么说的呢出示第一页——“这是我的爸爸,他真得很棒!”爸爸棒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设计说明:通过出示图画,教师描述猜爸爸的小游戏,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爸爸有个感性的认识,激起学生对爸爸的爱,为学习《我爸爸》奠定情感的基础。

然后通过观察封面,设置悬疑,引起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二)共读故事,随机设疑。

1.第一组图——教师导读
(1)出示第一幅图:
爸爸叉着腰,用手指着前面。

(你来做一做)爸爸在干什么呢
谁来学学大野狼怎么往外走的咱们送个词来形容一下它——垂头丧气。

仔细观察一下图画,你还能发现什么( 指导学生学会用心观察图,找到太阳图案和三只小猪、小红帽)
(2)出示第二幅图:
你看到爸爸在干什么啊
“他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

(指导学生读出自豪的语气。


(3)爸爸不但敢跟月亮比高低,他还敢干什么呢快看看。

出示第三幅图:
你看到我们伟大的爸爸在干什么啊
老师发现袜子上藏了一个小秘密,谁能发现(引导学生找到袜子上的太阳。


(4)下一幅图,你们看了一定会很惊讶,想不想看。

出示第四幅图:看一下图里的大力士,你们敢跟他比摔跤吗但是爸爸敢。

“他敢跟大力士比摔跤”,指导学生读出惊讶、崇拜的语气。

(5)爸爸还敢干什么谁来说一下然后出示第四幅图。

小结:爸爸不怕坏蛋大野狼,敢从月亮上跳过去,敢走高空绳索,敢跟大力士比摔跤,比世界上跑步冠军跑得还快,你们觉得我的爸爸怎么样啊
【设计说明:第一组图采取教师领讲的方式来看故事。

在这一组图的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观察图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看图,通过表演、模仿等加深对爸爸的了解,然后由教师总结图里描写的内容,为后面学生自己说提供范例。


2.第二组图——看图说话
(1)出示第一幅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发现爸爸一直穿着的黄色格子睡衣,以及温暖的笑容)桌子上那么多好吃的东西,有什么啊,说一说。

看着桌子旁边贪吃的爸爸,你感觉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读出亲切的语气,强调我爸爸像……一样……)
(2)出示第二幅图:爸爸变成了什么那鱼在水里怎么样啊
说一句话:我爸爸像……一样……
(3)出示第三、四幅图:
现在作者不告诉同学们他的爸爸是怎么样的了,你们自己看着图,像上面两幅图一样,咱们也来帮作者说说他的爸爸,好不好
用上:我爸爸像……一样……(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师小结:那你觉得现在的爸爸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啊(引导学生说出温暖、亲切)
【设计说明:有了上面一组图的教师领读故事,学生对观察图画说话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组图继续深入,主要通过给画配文字的方式,让学生用我爸爸像……一样……来说,培养学生模仿说话的能力。

】3.第三组图——故事续编
接下来,我的爸爸还怎么样呢先不看书,咱们先来猜,你觉得爸爸还像什么老师看一下谁是咱们班的故事大王,能把这个故事编下去。

(学生编故事)
【设计说明:第三组图的学习,是在前两组图的基础上的继续深入,教师不再给学生直接出示画面,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图画书的作者,给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自己来续编故事。

此活动可以调度孩子的参与热情,感受读书的快乐,创造的乐趣。


4.第四组图——深入体会
下面还剩下几幅图,带着“棒”字往下看,爸爸还“棒”在哪里(1)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找到太阳的光芒。


(2)也是个了不起的歌唱家。

(3)他踢足球的技术一流。

(4)也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

(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鬼脸,体会哈哈大笑的感觉。


师小结:看了这些图,你觉得爸爸又怎么样呢为什么这么写
【设计说明:前三组图目的在锻炼学生看图说话、创编故事的能力,为学生以后学写作文打下基础。

这一组图的教学,意在让学生离开形式,以本组图为契机,联系前面三组图,来体会感情,也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加以过渡。


(三)品味细节,升华感情。

重新播放幻灯片,跟老师一起回顾故事,看有哪些新的发现。

发现一:很多图里都出现了的图案。

发现二:爸爸一直穿着。

课件出示:
这本书是作者安东尼‧布朗对父亲的献礼,他曾说:“我的父亲是很特别的人,外表强壮、有自信,不过却也有害羞、敏感的一面,有一点像我爱画的大猩猩。

除了教我画图外,他还鼓励我做各种运动,像是橄榄球、足球和板球……”这位在他眼中高大强壮的父亲,却在安东尼·布朗十七岁那年因病突发过世,使他深受打击,经过多年才走出阴霾。

安东尼·布朗表示《我爸爸》里面爸爸身上的黄褐色格子睡袍、睡衣和鞋都是自己父亲的衣物,多年来收在箱子里,上面还留着父亲的味道。

(在优美抒情的朗读中,让学生感悟对爸爸的爱)(出示最后两页图画)提问:现在你能感觉到我想对爸爸说说的话是什么
【设计说明:看完图之后,带学生再次回顾,帮助学生对整个故事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加深印象;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眼光。

同时,通过对图中细节的分析,获得情感的升华,把整本书的落脚于“爱”。

】(四)拓展延伸,仿写创作。

读到这里,你想不想也对你的爸爸表达你对他的爱呢,如果是的话,那就拿起你的画笔,展开你的想象,也给你的爸爸画一画肖像,然后像作者一样也在画像旁边写上最符合你爸爸的一句话,让爸爸看到你对他的爱,好吗
温馨提示:
用上“我爸爸像……一样……”这样的句子会更好.
【设计说明:让学生动手画爸爸、写爸爸,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心中的爸爸画出来、写出来;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孩子对爸爸的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