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名词解释02017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预防医学是指针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主动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的一门学科。
其目的是通过个体和群体的干预措施,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医学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采取广泛的干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疫苗接种等。
健康教育以提高人们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生活方式为主要目标。
健康促进是通过改善环境和创造健康条件,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疫苗接种是通过接种疫苗,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级预防是指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疾病的早期症状,以便减少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
主要包括早期筛查、健康检查和早期治疗等。
早期筛查是通过特定的检查方法,对特定人群进行筛查,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并进行干预。
健康检查是指定期进行身体各项指标的检查,以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并及早发现异常情况。
早期治疗是在疾病早期即刻采取治疗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疾病的进展。
三级预防是指针对已经存在的疾病,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和治疗手段,减少疾病的残疾程度和后遗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主要包括康复治疗、辅助治疗和后续管理等。
康复治疗是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辅助治疗是指通过药物、物理疗法等辅助手段,减轻症状、控制疾病的进展。
后续管理是指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和管理,以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和控制。
总结起来,预防医学是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采取分级预防的方法,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干预,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人民健康、防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环境-人群-健康”作为工作模式,运用自然与社会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探索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制定其预防策略和措施,消除和控制危险因素,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年益寿等目标的一门学科。
2.公共卫生:是以预防医学的观念、理论和技能为基础,针对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而采取的社会性实践的总称,这些社会性实践可称为公共卫生措施。
3.医学模式:是关于医学的总体看法或概括认识,即解释和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及行为方式。
(医学模式的转化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社会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健康决定因素: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最主要>、环境及卫生服务)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保持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1990年: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的各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
5.健康-疾病连续带(HDC):即机体由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各种健康决定因素影响,有一系列渐进相连的机体状态或健康标志呈现。
6.三级预防:即三级预防策略,是根据健康决定因素、健康—疾病连续带、疾病自然史、全程生命健康观,结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贯彻预防为主方针,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健康目的,把预防策略及措施相对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根本性预防。
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是在疾病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之前所开展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
第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
中医三级预防理念:中医理论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形神统一,奉行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等辩证观,认为与天地相应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人的健康或疾病变化与外界环境自然消长规律密切相关,畅导致胃病,以预防为主的思想,以及中医三级预防理念,开创了临床预防实践之先河。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预防医学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干预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恶化,从而保护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和生命。
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领域,它与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下面将为您解释几个常见的预防医学名词。
1. 感染病预防措施:感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并引起感染的疾病。
为预防感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可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例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合理使用抗生素、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等。
此外,定期接种疫苗也是一种重要的感染病预防措施。
2. 癌症筛查:癌症筛查是通过对特定人群进行常规检查,以早期发现癌症或其前期病变,从而提高癌症治疗的成功率和生存率。
常见的癌症筛查包括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等。
癌症筛查通常包括体格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法,能够及早发现潜在的癌症疾病,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
3.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向个体和群体传授健康知识和相关技能,以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和维持。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营养、运动、心理健康、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健康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并能够更好地做出健康决策。
4. 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研究疾病暴发或传播过程的一种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疾病的发病率、分布、传播途径等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特点和规律。
在疫情控制和预防中,流行病学调查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制定预防措施和策略,以遏制疾病的传播。
5. 健康检查:健康检查是指定期进行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特定检查,以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
通过健康检查,医生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常见的健康检查项目包括身高体重测量、血压检测、血液常规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等。
6. 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通过给予人体免疫力所需的疫苗制剂,以预防特定疾病的发生。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预防医学名词解释:1、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认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2、次生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中的物质交换、迁移和转化以及能量、信息的传递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的环境。
3、社会环境: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
4、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内,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者的输入、输出和转化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5、生物放大作用:重金属毒物和某些难降解的毒物,随着食物链的延长,使处于高位级的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处于低位级生物体内的浓度逐渐增多加大,这种情况成为生物放大作用。
6、生物蓄积作用:一种生物对某种物质的摄入量大于其排出量,随着生物生命过程的延长,该生物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逐渐增加,成为生物蓄积作用。
7、生物浓缩作用:某种生物摄取环境中的某些物质或化学元素后,在生物体内的某个部位或器官逐步浓缩起来,使其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原有的浓度。
8、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9、一次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映形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10、二次污染物: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11、机能代偿:进入人体内的污染物的吉良超过了人体正常调节技能时,则会引起某些胜利功能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尚未形成病理变化及出现症状的程度。
12、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进入机体的计量与某个集体所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间的关系。
13、剂量-反映关系:它是指随着化学物质计量增加,产生某种特定生物学小樱的个体数增加,通常以出现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占总测试个体的百分数来表示,如发生率、反应率等。
14、公害:凡污染和破坏环境对公共的健康、安全、生命及公共财产等造成的危害。
15、敏感人群:易接受环境有害因素损伤的人群。
全国高等自学考试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订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医学模式:是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
生物医学模式:是一种依赖于生物学基础的医学思维方式,认为每种疾病的发生都是在生物机体器官、细胞或分子上发现生理变化、组织病理学或遗传学等生物特征的改变,并可确定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特点病因,应能找到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扩展完善的、同时考虑生物因素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对健康影响的一种思维方式。
健康:是一种动态的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道德: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做人应有的品德与精神,道德健康的最高标准是无私奉献,最低标准是不损害他人。
人类环境:是指地球上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力、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产生现时的或远期的作用。
自然环境:又称为物质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各种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前者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后者有大气、阳光、;水体、土壤等,这些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
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人为因素污染的自然环境。
次生环境:指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使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如环境地貌、结构特征、性质等发生了改变的自然环境。
生活环境:指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如住宅环境等。
*劳动环境: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劳动与工作的环境,如办公场所、车间、矿山等。
物理因素:指自然环境中存在的阳光、声波、电离辐射、电磁辐射以气温、气湿、气压、气流等气象条件。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是指通过研究环境中物理、化学、社会、和心理行为诸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应用卫生实验技术,医学统计方法和流行病学原理,探讨相应的预防策略的科学称为预防医学。
健康新概念-1984年4月召开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在世界卫生组织会员国共同认可的《世界卫生组织法》中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而且应该是身心健全完满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医学模式-观察和解决医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称为医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关于医学问题的观念形式。
三级预防-也称综合预防,是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体现和具体措施,即以人群为对象,针对健康发展变化过程的不同时期,全方位地搞好预防,治疗和康复等保健服务。
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外部世界,即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力量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所必需的各种条件的综合体。
人类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的空间中可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如空气、水、土壤、动植物、太阳辐射等。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改造了自然物质条件并在生产、生活和社交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如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人口状况、文化教育、卫生医疗服务等。
生物圈-地球表面是由大气、水、土壤、岩石构成的,适合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范围称生物圈。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生活环境的综合体。
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四部分,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食物链-是指共存于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多种生物,其中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为环节的链锁关系。
食物网-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关系往往错综复杂,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彼此连接成网状结构。
生物富集-许多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将通过食物链在各种生物体之间传递,导致生物体内的浓度逐渐增高超过了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
预防医学的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的名词解释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其工作模式是“环境 - 人群 - 健康”,强调环境与人群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并以人群健康为目的。
1. 健康(health)-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概念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这一概念突破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健康的狭义理解,将健康的内涵扩展到了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
2. 疾病(disease)-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
疾病概念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病因作用于机体、机体自稳调节紊乱、出现异常生命活动、有相应的临床表现等。
3. 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或伤害)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降低有害暴露的水平,增强个体对抗有害暴露的能力,预防疾病(或伤害)的发生,或至少推迟疾病的发生。
例如,通过健康教育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传染病等。
4.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是在疾病的早期,症状体征尚未表现出来或难以觉察,通过早期发现并诊断疾病,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以达到控制疾病发展和恶化,防止疾病的复发或转为慢性等目的。
例如,通过筛检、定期健康检查、设立专科门诊等手段早期发现疾病。
5. 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预防或疾病管理。
是在疾病的临床期(发病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主要目的是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例如,对已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防止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等。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预防医学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阻止疾病的发生、推迟其发展、降低其病情严重程度,并提高健康水平的一门学科。
预防医学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流行病学调查等。
下面将对几个预防医学中常用的名词进行解释。
1. 疫苗接种(Vaccination)疫苗接种是预防医学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疫苗是一种通过注射或口服给予人体的,包含病原体的部分或全体,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提供免疫力,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疫苗包括麻疹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
2.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健康教育是通过向公众传授有关保护和促进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学校、社区、医疗机构等渠道进行,内容包括健康饮食、锻炼、个人卫生等。
3. 环境卫生(Environmental Sanitation)环境卫生是指通过改善和维护环境的干净、卫生,预防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环境卫生包括水源净化、废物处理、食品卫生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染风险。
4. 流行病学调查(Epidemiology Investigation)流行病学调查是预防医学中用于识别和控制传染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流行病学调查主要通过研究疾病的传播途径、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数据,分析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流行病学调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5. 健康检查(Health Check-up)健康检查是对个体或群体进行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全面检查,以早期发现疾病风险和异常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健康检查通常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液和尿液检查等项目。
预防医学的目标是通过控制和减少疾病的风险因素,提高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等,可以有效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降低疾病的发展和传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预防医学考试必备---完美打印版
一、名词解释1、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分析和评价环境中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科学。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简称慢性病):是指与职业、环境、生活与行为方式等因素有关,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无传染性、对健康损害大和对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的一大类疾病。
3、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5、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种群之间存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彼此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最明显的表现是系统中种群规模和物种数量的相对平衡。
6、食物链:生物群落中动植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关系,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
包括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
7、环境污染:由于人为的或自然地原因,使环境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8、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它使病虫害增加,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海洋风暴增多。
9、酸雨:PH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雾、霜。
酸雨可破坏水生和陆生生态环境,造成农作物减产,损害森林,腐蚀材料。
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的金属含量增加,人们饮用后对机体造成危害。
污染水中的鱼类,同样会损害人类健康。
10、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系统多样性。
预防医学的重点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的重点名词解释1. 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一门致力于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通过采取行动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减轻人类的疾病负担。
预防医学关注的不仅是个体的健康,而且也与公共卫生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2. 健康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的状态。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健康。
预防医学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健康,使人们能够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
3. 疾病疾病是指人体发生异常的生理、生化或形态结构变化,导致身体或器官功能障碍的状态。
预防医学的任务之一就是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4. 病因学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和机制的学科。
它研究的内容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因素等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疾病的病因,预防医学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疾病的风险。
5.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分布和影响因素的学科。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可以探索疾病的流行特点、传播途径和高风险人群。
预防医学借助流行病学的方法,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6. 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指那些具有较高患病风险的人群。
根据个体的遗传背景、生活方式、职业环境等因素,可以确定一些人群患病的概率较高。
预防医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识别和监测高危人群,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7. 预防策略预防策略是指预防医学实施的措施和方法。
根据不同的疾病和风险因素,预防策略可以包括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疫苗接种、环境改善、筛查检测、早期干预等多种手段。
预防策略的制定需要基于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的研究成果,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考虑。
8.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一种通过向公众传递健康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健康意识和促进健康行为的方法。
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社区活动、学校教育等途径进行。
预防医学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疾病的危害、预防方法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环境-人群-健康”作为工作模式,运用自然与社会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探索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制定其预防策略和措施,消除和控制危险因素,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年益寿等目标的一门学科。
2.公共卫生:是以预防医学的观念、理论和技能为基础,针对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而采取的社会性实践的总称,这些社会性实践可称为公共卫生措施。
3.医学模式:是关于医学的总体看法或概括认识,即解释和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及行为方式。
(医学模式的转化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社会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健康决定因素: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最主要>、环境及卫生服务)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保持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1990年: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的各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
5.健康-疾病连续带(HDC):即机体由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各种健康决定因素影响,有一系列渐进相连的机体状态或健康标志呈现。
6.三级预防:即三级预防策略,是根据健康决定因素、健康—疾病连续带、疾病自然史、全程生命健康观,结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贯彻预防为主方针,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健康目的,把预防策略及措施相对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根本性预防。
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是在疾病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之前所开展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
第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
中医三级预防理念:中医理论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形神统一,奉行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等辩证观,认为与天地相应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人的健康或疾病变化与外界环境自然消长规律密切相关,畅导致胃病,以预防为主的思想,以及中医三级预防理念,开创了临床预防实践之先河。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1.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2.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实施相应的公共卫生措施,到达防制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的学科群。
3.生物圈(biosphere):指有正常生命存在的地球部分,具体为海平面以下约12km到海平面以上约10km的范围。
(由空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组成生存着动物、植物、微生物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4.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人类或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与能量循环共同组成的生物与环境的结合体。
它是发挥功能的基本单元。
5.食物链(food chain):生物间以食物的形式进行的物质转移的关系,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的连锁关系叫食物链。
6.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性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群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
7.公害:指因受到废水、废气、废渣的严重污染,或者其他一些原因,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以致影响人的生活,妨害人的健康,破坏工农业生产,甚至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对社会造成公共危害。
8生物转化作用:污染物进入到生物体在相应酶系统催化作用下的代谢变化过程。
9生物富集作用:某种污染物进入到生物体内逐渐积累并通过食物链逐级转移,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逐级提高的作用。
10.急性毒性作用:指机体一次性大剂量接触或短时间内多次接触环境化学毒物引起的快速而强烈的中毒反应,多为突发事件。
11.慢性毒性作用:指环境化学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于人和动物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时间,甚至终生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损害作用。
12.水体富营养化:指大量含氮、磷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体,使水体中氮、磷含量增高,藻类等浮游生物获得营养而大量繁殖、生长、死亡,以致造成水质恶化,生物种群组成发生改变,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甚至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群健康的现象。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第一单元环境元健康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l.环境,环境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包括了。
切客观存在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自然以及各种社会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给“环境"的定义是“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2食物链,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食物是一种重要形式,自然界生物与生物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索关系称之食物链。
3·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及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无机盐类、氨基酸等)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4·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
这种平衡是相对的,生态平衡一旦被破坏,将影响到生态系统的进化和发展,对人类的健康也带来影响。
5环境污染: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生产条件,并对居民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以及潜在危害称为环境污染。
6·环境污染物,进人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7·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在地壳的历史变迁中,地壳表层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一些地区某元素分布过多或过少,人通过水、食物摄取某元素的量不足、过剩或比例失调而导致的疾病称为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又称化学元素性地方病。
8·空气离子化,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如氧、氮在一般状态下呈中性。
当受到外界某些理化因子的强烈作用,其外层电子可跃出轨道而形成阳,该跃出的电子即附着在另一气体分子而形成阴离子。
9·公害病,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称之为公害病。
10.生物富集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金属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体内聚集起来,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中毒的浓度。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重点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的总体概括,它从医学科学中抽象出某些特征,构成医学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指导医学工作者观察、思考、解释和解决医学科学中的问题。
2.健康观:人们对健康的认识。
是在一定的医学模式下,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本质认识。
3.健康:是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衰弱。
健康是一种状态,健康和疾病是存在于一个连续统一体中的动态过程。
4.环境:围绕着某一中心事物(主体)并对该事物产生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
即环境是某个主体周围的介质、条件和状况。
5.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被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其中许多因素是人体健康的必需条件,而某种元素含量异常,也会影响当地居民健康。
6.次生环境: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活动,使天然形成的自然条件发生改变的物质环境,如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
7.环境污染: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和转化,使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8.剂量-反应关系:有害物质的摄入量与摄入该化学物质的机体呈现某种生物学效应程度之间的关系。
9.剂量-反应关系:一定剂量的有害物质与在受影响群体中呈现某一生物学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10.空气污染: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空气中出现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并达到一定程度,超过其自净能力,对人类、动物及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11.暂时性听阈位移(TTS):人或动物接触噪声环境后听阈发生变化,脱离噪声环境一段时间后听力可恢复到原先的水平。
12.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V):是评价食物蛋白质在体内利用程度的最常用指标之一。
为储留氮和吸收氮之比。
1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多种食物共同食用,用含氨基酸较多的食物搭配含氨基酸较少的食物,以提高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环境-人群-健康”作为工作模式,运用自然与社会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探索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制定其预防策略和措施,消除和控制危险因素,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年益寿等目标的一门学科。
2.公共卫生:是以预防医学的观念、理论和技能为基础,针对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而采取的社会性实践的总称,这些社会性实践可称为公共卫生措施。
3.医学模式:是关于医学的总体看法或概括认识,即解释和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及行为方式。
(医学模式的转化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社会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健康决定因素: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最主要>、环境及卫生服务)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保持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1990年: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的各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
5.健康-疾病连续带(HDC):即机体由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各种健康决定因素影响,有一系列渐进相连的机体状态或健康标志呈现。
6.三级预防:即三级预防策略,是根据健康决定因素、健康—疾病连续带、疾病自然史、全程生命健康观,结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贯彻预防为主方针,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健康目的,把预防策略及措施相对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根本性预防。
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是在疾病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之前所开展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
第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
中医三级预防理念:中医理论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形神统一,奉行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等辩证观,认为与天地相应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人的健康或疾病变化与外界环境自然消长规律密切相关,畅导致胃病,以预防为主的思想,以及中医三级预防理念,开创了临床预防实践之先河。
预防医学的名词解释
》》绪论和杂项预防医学:以人群健康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分析和评价环境中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不良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科学。
三级预防:病因预防、临床前预防(三早)、临床预防(针对患者)。
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要有健全的机体、精神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生物标志物:生物体内发生的和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关键事件的指示物,是机体由于暴露各种环境因子所引起的机体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的改变。
效应性生物标志物:即机体内可测定的生化、生理、病理或其他方面的改变,根据其改变程度,可判断为确证的或潜在的健康损害或疾病.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生物学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发生率表示。
剂量效应关系:表示一定剂量化学物后所引起某一生物个体、组织或器官的生物学改变,这种变化可以用计量单位来表示,称之为量效应.自然环境: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量的总体.次生环境:是人类为生存的需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对原生环境加以改造而形成的人工化了的环境。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自然系统.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在背第三中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状关系,称食物.生物放大作用:环境中没写污染物沿食物链在生物体之间转移并沿食物链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
生物富集作用:一些重金属和难分解的物质可在生物体内蓄积,是生物体内的浓度远远高于环境中的浓度,这种作用即为生物富集作用。
医源性疾病:系指由于医护人员的诊断、治疗或预防措施不当而引起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疾病,包括医院获得性感染,药物所致的药源性疾病,长期或大量使用某些药物所致的营养缺乏症等.医疗保险:是将多种渠道筹集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基金,用于补偿个人因病或其他损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种制度。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1、预防医学:是一门医学应用学科,从预防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群健康疾病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公共卫生的策略和措施,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对象是群体和个体,手段是三级预防策略,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人民的健康,推进社会文明发展。
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指从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咨询或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的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3、健康促进: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着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4、医源性感染:病人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因为医疗卫生服务场所的环境和医疗用品受到生物污染而感染疾病的现象称为医源性感染。
5、职业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不能代偿的机体损害,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6、职业性有害因素:指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和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7、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几种具有不同氨基酸组成特点的蛋白质食物混合食用,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
8、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和技术。
是社区的个人与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在发展的各个时期本着自力更生及自决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它既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环境元健康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l.环境,环境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包括了。
切客观存在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自然以及各种社会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给“环境"的定义是“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2食物链,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食物是一种重要形式,自然界生物与生物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索关系称之食物链。
3·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及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无机盐类、氨基酸等)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4·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
这种平衡是相对的,生态平衡一旦被破坏,将影响到生态系统的进化和发展,对人类的健康也带来影响。
5环境污染: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生产条件,并对居民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以及潜在危害称为环境污染。
6·环境污染物,进人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7·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在地壳的历史变迁中,地壳表层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一些地区某元素分布过多或过少,人通过水、食物摄取某元素的量不足、过剩或比例失调而导致的疾病称为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又称化学元素性地方病。
8·空气离子化,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如氧、氮在一般状态下呈中性。
当受到外界某些理化因子的强烈作用,其外层电子可跃出轨道而形成阳,该跃出的电子即附着在另一气体分子而形成阴离子。
9·公害病,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称之为公害病。
10.生物富集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金属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体内聚集起来,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中毒的浓度。
11.一次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12·二次污染物,是指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13·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14·次生环境,是指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15·大气中的和水蒸气能够吸收由地球发射的波长较长的辐射,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这相同于人工温室作用,故称“温室效应"。
16·健康效应谱:当环境变异或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人群时,由于人群中各个个体暴露剂量水平,暴露时间存在着差异,个体在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健康和疾病)以及对该有害因素的遗传易感性不同,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
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不同反应的分布模式,类似于金字塔形,构成了人群金字塔形健康效应谱。
17·半数致死剂量,是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18水体富营养化:当湖泊、水库水接纳过多含磷、氮的污水时,水中磷、氮等营养元素过多,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19·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中分子团中氯的价数大于-1者均为有效氯,是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
20·红斑作用,是指皮肤被紫外线照射后,局部出现皮肤潮红现象。
这是人体对?UV-B段紫外线的特异反应。
原发性红斑可在紫外线照射后立即发生:继发性红斑在紫外线照射后6h-8h发生。
红斑反应是由于皮肤的上皮棘细胞层经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组织胺或类组织胺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反射性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皮肤发红、水肿。
21.阈剂量,是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绿低剂量。
在此剂量下的任何量都不应产生损害作用,故又称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effect?level,?MEL).22.22.高危人群:由于环境污染影响整个人群,其中一些个体体质不同,而对污染物特别敏感,在同等剂量下,这些人群出现某种健康损伤效应的反应明显增加,这部分人群称高危人群。
23.23·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混合物的总称。
它是由汽车尾气排入大气中的?NOX、碳氢化合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一种具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属于二次污染物。
其中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和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
24.24·混凝沉淀,在天然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互相粘附聚合成较大颗粒,然后从水中沉降下来,此过程称为混凝沉淀。
25.25·环境的自净作用,少量污染物一时性进入环境,经过各种自然过程而消除或减少,可使环境复原,这种环境功能即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26.26·游离性余氯,是指加氯消毒一定时间(30分钟以上)后,水中所剩余的游离性氯。
27.27·痛痛病,是指由于含镉稻米或直接饮用了含镉的水而形成的慢性镉中毒,患者全身疼痛,日夜呼叫,故名痛痛病。
28.28.水俣病,是由于长期摄入含有甲基汞的鱼、贝类而引起的以神经系统疾患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报道的公害病,因最早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地区故得名水俣病。
29.29·介水传染病:凡是能由水作为疾病传播媒介的疾病称为介水传染病,它包括三大类: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一些寄生虫病。
30.30,功能蓄积,有些环境有害因素,进入机体后,能较快地被分解并以多种形态迅速排出体外,不在机体内蓄积,但该物质在靶组织或靶器官上产生的功能改变可逐渐累积,从而导致机体对该物质的反应性增强,功能或生化代谢改变加重,最终造成器官或组织的损害,这称为功能蓄积。
31.31.需氯量,是指因杀菌、氧化有机物以及某些氯化反应等所消耗的氯量。
32,剂量一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33·剂量一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来表示,34.相加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毒效应为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35,相乘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超过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36拮抗作用:多化学物同存在时毒效应小于化学物分别作毒效应的总和37独立作用:由于不同性质的化学物由不同的作用部位或靶官,而这些不同的化学物对作用部位、靶器官产生的毒效应不相干、因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
38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空气中粒径范围为0.1微米到100微米的颗粒物,是评价大气质量的常用指标。
第二单元营养与食品1.营养生理需要量:指能保持人体健康状态,达到应有发育水平和能充分发挥效率的完成各项生活和劳动活动的人体所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的必要量。
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在旧标准的营养素平均供给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的参考值,其中包括四项内容,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2.蛋白质互补作用: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氨基酸的食物相互搭配而混合使用,使混合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更接近合适比值。
3.必需脂肪酸EFA,指人体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4.膳食纤维:指食物中不能被消化利用的纤维性物质。
5.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由于热能和蛋白质缺乏而引起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消瘦和水肿的营养缺乏病。
6.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人体由于设施所引起的一种额外热能消耗,是消化吸收食物营养时所需热能消耗。
7.食品的营养价值:指食品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所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包括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及其相应比例适宜且易被人体所消化吸收及利用。
8.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及每日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比例恰当。
9.要素膳:是一种营养素齐全化学成分明确,无需消化就能被肠道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渣膳食。
10.血糖指数分别使用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后体内血葡萄糖曲线下面积的比值乘以100所得的值。
11.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12.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13.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等。
第三单元职业与环境1.职业病:职业病劳动者在执业过程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直接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
2.局部振动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所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
3.呼吸性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五微米的粉尘颗粒,一到达肺泡也能从呼吸道呼出,这类粉尘粒子称为呼吸性粉尘。
4.空气动力学直径:在生产环境中,某种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的沉降速度与一种标准b球形比重为1的粒子的沉降速度一样的话,则b的直径就为a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5.速发性矽肺:在缺乏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持续吸入高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几十至几百毫克高游离状态的sio2粉尘,经过1到2年即发生矽肺者,称为速发性矽肺6.晚发性矽肺:在粉尘作业场所接触一段时间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硅粉尘后脱离了粉尘,作业时未发病,但若干年后病变才表现出来,称之为离尘后矽肺或晚发性矽肺。
7.慢性毒作用带:为急性阈浓度与慢性阈浓度之比值,值越大说明有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不易被发现,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8.急性毒作用带:是指半数致死量与极性阈浓度的比值,值越小说明毒物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亦然。
9.永久性听域位移:随着接触噪音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在前一次接触噪音引起的听力改变尚未完全恢复前便再次接触噪声,听觉疲劳则逐渐加重,听力改变不能恢复而成为永久性听域位移。
10.迟发性脑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10恢复后经2到60天的假愈期又突然出现以精神及意识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症状为主的脑病表现。
11.听觉疲劳:较长时间暴露于噪声环境,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10到30db,离开噪声环境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听力的原有水平,这种现象称为听觉疲劳。
12.热适应:是指人体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的适应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