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综述

合集下载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是指利用减震控制技术将地震力转化为惯性力和摩擦力的一种工程技术。

此技术的作用是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减震控制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型桥梁、水利工程等建筑结构领域。

本文将从减震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减震控制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减震控制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减震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地震是一种能够在瞬间释放巨大能量的自然灾害,它对建筑物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

减震控制技术是通过采用隔震和减震技术,使建筑物对地震产生反应的能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地震破坏的目的。

减震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建筑物与地面之间的连接断开,通过将建筑物分散到不同的独立单元中,使地震力能够被吸收或者慢慢释放。

1. 隔震技术建筑物与地面之间采用特殊的隔震垫隔离开来,从而隔绝地震力的传递使其不能对建筑物结构产生危害。

隔震技术是将建筑物与地面隔开,采用特殊的隔震垫隔离,从而隔绝地震力的传递使其不能对建筑物结构产生危害。

减震技术是在建筑结构下设置一定数量的减震器或阻尼器,将地震造成的惯性力或弹性力转化为耗散力或摩擦力,从而减少其对建筑物的作用,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减震控制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也是现代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在高层建筑方面,以特高层建筑为例,采用减震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从而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

在大型桥梁工程方面,采用减震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桥梁对地震作用的响应,保障桥梁的结构安全,同时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

此外,减震控制技术还被应用于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

减震控制技术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领域,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将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发展出更为先进的减震材料和技术手段。

当前,一些新型的减震控制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如液压减震、半主动控制等技术,这些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灵活、抗风性好等优点,将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综述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综述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综述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不断加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土建工程也日益增多,其规模也日益扩大。

地震灾害是一种具有突发性、随机性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人类不可避免的自然灾难面前,我们只能提高建筑的防震性能。

本文着重对土建结构减振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相关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由于我国建筑高度不断提高,使用轻型建筑材料,导致结构刚性大幅度下降,难以抵御突发的地震。

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是一种具有高度科学性和技术性的应用科学,采用减震控制技术进行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反应,降低建筑的抗震等级,减少建筑的整体成本。

减震控制的关键在于采用隔震、耗能、外力施加、结构动态特性等措施来减少结构的地震响应,从而保证结构本身的安全性。

1结构减震控制概述结构减震控制是指在建筑物的基础上,通过增强结构局部的强度和变形来改善其抗震性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震措施。

在建筑物的某些特殊位置安装某种控制装置、机构或种子结构,在结构发生振动时,主动或液力振动会被动地对结构进行动态或动态特性的影响,以减少结构的振动响应,并对其进行控制,达到减少结构在强烈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提高其稳定性,保证结构安全。

根据地震响应谱,我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加速度响应谱会越来越小,而低矮建筑的刚度越大,它的响应时间也就越短,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它的加速度就会变得更快,如果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加它的拉长周期,使它离开场地的最佳周期,使它的基频总是在一个更高的频率范围之外,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小它的加速度。

2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研究现状2.1土木工程结构减震主动控制主动式阻尼器、主动支撑系统、主动牵引系统是目前土木工程结构减振的三大技术。

主动控制是指当工程结构受到较大的震动时,通过外部能量的作用,对其进行相应的辅助动力,进而实现对结构的减振。

该控制系统由作动器、传感器、控制器三部分构成,能够实时地改变控制力的输出方向,以确保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结构系统的刚度、阻尼等参数,来降低结构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的响应,减小结构受损程度和降低人员伤亡的技术方法。

本文将从减震控制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浅谈。

减震控制技术是把结构的刚度和阻尼调整到最佳状态,以减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

刚度是指结构对水平力的抗力程度,而阻尼指的是结构在振动过程中吸收和消散能量的能力。

通过调整结构的刚度和阻尼,可以使结构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产生较小的振动,从而减轻结构的破坏程度。

减震控制技术主要包括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两种方法。

被动控制是指通过加装减震装置或改变结构的刚度与阻尼,使结构在地震时发生较小的响应。

常用的被动控制装置有减震支座、摆杆等。

主动控制是指通过操控控制装置,主动地改变结构系统的刚度和阻尼等参数,以降低结构的响应。

常用的主动控制装置有液压缸、执行器等。

减震控制技术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核电站、工业厂房等工程中。

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的灵活性和高度,容易受到地震等外力的影响,因此在高层建筑中常常采用减震控制技术来降低其受力情况。

大跨度桥梁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一旦发生地震等灾害,会对桥梁的承载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采用减震控制技术来保证桥梁的安全稳定。

核电站和工业厂房等工程由于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对结构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采用减震控制技术来保障其正常运行。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整结构的刚度和阻尼,可以使结构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产生较小的振动,从而减轻结构的破坏程度。

减震控制技术在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核电站、工业厂房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减震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减震控制技术将会在土木工程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是针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造成的破坏而进行研究和应用的技术。

在我国地震频发的地区,建筑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介绍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国地处地震带,地震频发。

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和高度也在不断提升。

传统的抗震设计往往难以满足高层建筑的抗震要求,因此减震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建筑结构的抗灾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减震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对建筑结构造成的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背景介绍部分将介绍我国地震频发的背景、现代建筑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气候变暖等因素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为后续对减震控制技术的探讨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对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积极影响。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工程抗震性能。

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结构受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降低结构倒塌的风险。

2.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倒塌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可以减少建筑物的损坏,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3. 促进工程质量提升。

减震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提高建筑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4. 推动科技进步。

研究和应用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能够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推动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和人员造成的损失。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技术是指利用减振装置作用于建筑物结构,起到减震作用的技术。

它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构筑物内地震加速度,而且能够降低楼层的位移,特别是对低、中、高应力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技术主要包括柔性支座技术、碟形减振器技术、隔震技术、钢板介入技术、刚性钢构件技术、框架结构-减震垫层结构等,其中柔性支座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利用相对低滞回失稳性,来抑制建筑物振动受力,在节点处加装橡胶支座,可以有效地抗震耐久性。

碟形减振器技术是一种用于减少建筑物受到地震时的动力受力的技术,利用恒定的减震梁和碟形减振器相互作用,以旋转阻尼原理抑制结构受到的地震冲击力,有效减少建筑物内地震受力。

隔震技术是将建筑物支撑在隔震结构上,利用结构周界材料的吸能特性、局部结构的变形裂痕截止等,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来减缓建筑物受到的地震受力。

钢板介入技术,就是在建筑物内部植入钢板元素,使其形成带有等效减震器的结构,在楼层板条的内部介入无孔的如棍的钢板,可以有效地吸收地震波能量。

刚性钢构件技术就是采用一种对象成构件,如光滑刚性钢柱、钢墩、角钢铰接等,在建筑物中插入设计结构,使受力线条、贯穿受力点及加固点错开,从而增大结构的吸能量,从而满足地震要求。

框架结构-减震垫层结构是一种利用框架结构和减震垫层结构组合使用的减震技术,在查光结构的框架上嵌入一定比例的减震垫层,利用减震垫层的弹性变形释放能量,使建筑物能够受到地震时不受太大的冲击。

总之,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技术旨在通过各种减震装置,有效地减缓构筑物内地震受力,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而减震技术也应同时综合考虑结构的力学特性、施工安装特性及其他加固特性,保证结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综述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综述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综述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在中国的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也是越来越多,其更是越来越大的规模。

人类面临的关键自然灾害之一是地震灾害,它的产生具备突发性、随机性,并且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了非常大的威胁。

面对地震这一人类不能逃避的自然灾害,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文章主要分析了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希望对以后有关项目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土木工程引言:随着土木工程建筑高度的持续增加与大量应用的轻质高强材料,高层建筑的刚度越来越低,对地震也愈来愈敏感。

传统的单纯通过增加构造刚度的抗震技术显然已经不再适应要求,取而代之的是结构减震控制方法。

减震控制方法关键是应用隔震、耗能、施加外力和调整结构动力特点这些方法来使结构地震反应消减,然后能够确保结构其自身的安全。

与传统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对比来说,具有着安全可靠、行之有效、节省经济和适用区域广的优势是在土木项目之中防灾减灾特别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技术。

1.隔震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结构减震控制指的是在建筑结构的某个特定位置设置某种控制装置、机构或种子结构,当构造发生振动的过程中,主动或液压质量振动被动的施加外力来转变或调整结构的动力作用或动力特点,然后使结构的振动反应有效的降低,其最后目的就是经过使用一系列控制措施与方法,使建筑结构在地震等强动力荷载下的反应降低,让建筑结构的稳定功能加强,为建筑构造的安全性提供保证。

由地震反应我们认识到,随着周期的持续加大,就会渐渐的缩小其加速度的反应谱,通常低层建筑的刚度是相对大的,因此其周期是相对短的,在地震的过程中其加速度是比较大的,因此如果我们使用一个相应的措施加大了其延长结构基本的自振周期,让其远离场地的卓越周期,让结构的基频一直处于一个地震能量高的频段之外,就能够使其建筑物的输入加速度有效地降低。

2.土木工程结构减震的控制方法2.1被动控制所谓的被动控制方法,就是不用提供外部能量,而是经过减震和隔震装置来让振动能量消耗,而且阻止振动在构造之中的传播。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摘要: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家对房屋的抗震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底部的墙体以及单面竖向无墙的房屋等,其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建筑物能够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就需要做好抗震工作,而抗震控制主要包括结构体系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减震引言在我国,抵御地震的能力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建筑工程。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设计理念的日益完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进行建筑物建造之前,进行科学、专业的减震构造设计,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1减震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减震是一项重要的措施,通过引入减震设备来提高结构的阻尼,从而降低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

目前,阻尼器作为一种主要的耗能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

因其振动时间跨度较大,故其固有振动频率得到提高,从而降低了横向振动对其的冲击作用,这一特性已被广泛认可并应用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

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新型阻尼器相继被开发出来。

据多项国内外试验和经验表明,运用阻尼技术可将建筑物所承受的水平地震动荷载减少超过60%,从而有效降低或避免建筑物的震害,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

地震中,建筑物的功能保持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2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2.1尽可能减小地震条件下能量的输入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采用基于位移的抗震措施进行定量研究,以确保该结构在所期望的地震力作用下具备足够的变形恢复能力,以满足相关需求。

在地震作用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结构各部分的承载能力,并严格控制结构的层间变形;通过合理布置构造柱和加强楼板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上部结构的刚度变化量,从而使整个建筑体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

通过对房屋的两个主要因素进行相互影响的分析,我们得出了房屋各个部分变形的具体大小;根据不同类型建筑的受力特性和变形规律等方面,制定出合理的优化方案,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土木工程是指以土木材料为主要材料,以地基工程为基础技术,以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工程。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对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进行浅谈。

一、减震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在地震频发地区,地震会对土木工程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强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减震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减小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减震控制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土木工程结构形式。

在抗震设计中,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常见的减震控制技术包括增加横向钢筋、设置剪力墙、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等。

这些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3. 隔震结构隔震结构是一种通过隔震层将建筑主体和地基隔离的结构形式。

常见的隔震层包括橡胶隔震垫、钢丝隔震垫等。

利用隔震层可以有效减小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降低地震对结构的破坏程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减震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减震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新材料的应用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的减震材料也开始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中,如形状记忆合金、碳纤维等。

这些新型材料具有优秀的减震性能,将为土木工程结构的减震控制技术带来新的突破。

2. 智能化控制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也成为了减震控制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

通过引入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结构的实时监测和调控,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3. 跨学科融合在减震控制技术的发展中,跨学科融合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将土木工程、材料科学、结构工程等学科进行融合,可以为减震控制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结语减震控制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结构系统的参数和构造形式,减少结构体的振动响应和减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程度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对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进行浅谈。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核心是通过采用减震装置,改变结构体的刚度和阻尼特性,从而减少地震能量的输入,并将地震能量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进行消散,以达到减少地震作用下结构破坏的目的。

减震装置是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支座、液流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等。

减震装置通过调节结构体的阻尼特性和刚度,使结构体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和可控的动力响应。

液流阻尼器是一种能够通过液体的黏滞阻尼特性对结构体进行减震和控制的装置。

液流阻尼器通过调节液体的黏滞特性,可以减少地震时结构体的振动幅度和能量输入,提高结构体的耗能能力,从而控制结构体的动力响应。

除了减震装置,结构形式的优化也是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结构形式优化包括增加剪力墙、设置隔震层、采用柔性悬挂系统等。

这些优化措施都能够改变结构体的刚度和阻尼特性,提高结构体的抗震能力和控制效果。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土木工程是一门关乎人类生活安全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学科,而结构减震控制技术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在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地震频繁的地区,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更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将就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结构减震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初。

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是指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安装减震设备,使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冲击,降低地震破坏程度,保护建筑结构和人员安全的技术。

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包括主动减震、半主动减震和被动减震三种类型。

主动减震是利用外部能源对建筑结构进行主动的控制,使其在地震作用下产生抵抗力,通过主动的反作用力来减少结构的震动。

半主动减震是指利用外部能源对减震设备进行监控和调节,以实现减震目的。

而被动减震则是利用建筑结构本身的特性来达到减震目的,例如通过阻尼器、摆杆、弹簧等设备来减少建筑结构的震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目前,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已经应用于许多地震频发地区的建筑物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日本的地震频发地区,许多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都采用了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大大提高了其抗震能力和安全性。

在中国,由于地震频发的情况比较严重,对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要求也非常高。

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高层建筑中,也普遍采用了结构减震控制技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结构减震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结构减震设备,例如智能减震控制系统、液压缓冲器、调谐质量减震器等,这些新型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减震设备的不足,提高了其减震效果和可靠性。

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对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抗震能力有着很大的提升。

土木工程索结构减振控制方法综述

土木工程索结构减振控制方法综述

土木工程索结构减振控制方法综述索结构减振控制方法是土木工程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减振控制方法,通过优化结构的设计和增加附加装置等方式,可以减小结构在地震、风荷载等外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

本文将从索结构的优点、减振控制方法的分类、常用的减振控制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等方面,对土木工程索结构减振控制方法进行综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索结构的优点。

索结构是一种通过拉索来支撑和稳定结构的装置。

相比于传统的刚性结构,索结构具有自重轻、刚度高、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索结构可以利用张拉索的弹性来吸收和分散外力带来的振动能量,从而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此外,索结构还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自振频率,使结构在外力作用下更加稳定,降低结构的疲劳损伤风险。

因此,索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大高度建筑和桥梁等土木工程领域。

频率控制法主要通过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来实现减振效果。

常见的方法包括利用张拉索的不同自振频率,设计不同长度和材料的索,实现结构的频率分离,减小结构的共振现象。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索的张力来改变结构的刚度和自振频率,进而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质量控制法主要通过增加附加质量来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动特性。

常见的方法包括在结构上增加附加质量块、质量球等,通过改变结构的质量分布来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自重较大的情况,如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等。

刚度控制法主要通过改变结构的刚度来实现减振效果。

常见的方法包括利用可调节刚度的装置,如液压减振器、形状记忆合金等,来调节结构的刚度和振动特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刚度不易改变的情况,如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等。

阻尼控制法主要通过增加附加阻尼装置来消耗结构的振动能量,从而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常见的方法包括液压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等,通过摩擦力、液流阻尼等机制来实现减振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结构刚度和质量改变较小的情况,如桥梁和建筑等。

实际应用中,常用的土木工程索结构减振控制方法包括:阻尼减振控制、质量减振控制和刚度减振控制等。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是一门广泛的技术领域,涉及到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等多个领域。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来减轻结构在地震、风、交通振动等外部加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保障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就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进行一些基本的讨论和探索。

一、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是基于减震原理和结构控制原理的技术体系。

减震原理是指通过改变结构的柔度、加强结构的耗能能力等手段来降低结构在外部加载作用下的反应,从而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而结构控制原理则是指通过控制系统获取结构的振动信息,提前预测结构的响应并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手段来控制结构的振动响应。

在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中,常见的减震手段包括减震支撑系统、阻尼器系统、摩擦减震器系统、液体阻尼器系统等。

而结构控制手段则包括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等。

二、减震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1. 减震支撑系统减震支撑系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减震手段,其主要原理是通过设置一些可调节的支撑装置,来改变结构的刚度和柔度,从而有效地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在地震带的地区,减震支撑系统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通过加装适当的减震支撑装置,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小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变形,保护结构的完整性。

而在高层建筑和桥梁工程中,减震支撑系统也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在风、交通振动等外部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 阻尼器系统阻尼器系统是一种通过阻尼器来控制结构振动的技术手段,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吸收和分散结构振动能量,来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在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工程中,阻尼器系统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通过设置一定数量和类型的阻尼器,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在风、地震等外部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桥梁工程中,摩擦减震器系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减震技术手段。

通过设置适当数量和类型的摩擦减震器,可以有效地减小桥梁在交通振动作用下的振动响应,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概论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

概论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

概论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详细阐述了4种方法的原理与应用研究概况,介绍了结构控制Benchmark问题,最后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以供工程人员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Q336.4+2文献标识码:A1被动控制被动控制不需要提供外部能量,而通过减震、隔震装置来消耗振动能量,同时阻止振动在结构中的传播,它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易于维护且无需外界能源支持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被动控制主要包括基础隔震、耗能减震和调谐减震。

1.1基础隔震“基础隔震”是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设置一层具有足够可靠度的“隔震层”(也称“隔震系统”),以控制地面运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

它包括上部结构、隔震装置和下部结构三部分,如图1。

基础隔震装置主要有橡胶垫和滑动支座。

1.1.1基本原理由结构力学可知,延长结构的周期,给于适当阻尼会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弱,而隔震层确实能够延长结构的水平自振周期,本身又有一定的阻尼。

同时,结构的大位移主要由结构底部与地基之间的隔震系统提供,而不是由结构自身的相对位移承担,从而也就减小了上部结构的地震位移反应。

因而通过“隔震层”使建筑物与地基隔开,可以延长建筑物的水平自振周期,使地震各种破坏力对上部建筑无直接拉力,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

图1结构隔震体系的组成1.1.2适用场地及结构隔震建筑所在场地应属于抗震有利地段或是采取抗震措施的不利地段。

隔震建筑适合于比较稳定的地基,土质越硬,隔震效果越好。

地震波穿过地基土到达结构基础,如果土质非常软,地震波中的高频成分被滤掉,地基土产生长周期运动,延长刚性结构的周期将放大而不是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

对于可能产生液化的土层,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基础隔震”只能用于抗震,不能用于抵御风振。

1.1.3结构计算方法隔震建筑计算包括上部结构计算、基础计算和隔震层变形计算。

隔震层的计算要根据当地的地震波情况进行。

现代土木工程中结构的减震控制

现代土木工程中结构的减震控制

现代土木工程中结构的减震控制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土木工程领域结构减震控制的三种方法,再阐述了目前结构减震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希望带给相关人员有用的启示。

关键词:土木工程;工程结构;减震控制1.现代土木工程减震控制的方法1.1被动控制被动控制主要是进行基础隔震和耗能减震,基础隔震是在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设置水平柔性层,延长结构侧向振动的基本周期,从而减小水平地震地面运动对上部结构的作用。

基础隔震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开发出性能优越且价格低廉的隔震装置。

1978年提出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方法和技术,从此结构基础隔震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一些研究和应用较广的隔震装置包括夹层橡胶垫隔震装置、滚珠(或滚轴)加钢板消能装置、粉粒垫层隔震装置、铅塞滞变阻尼器隔震装置、钢滞变阻尼器隔震装置、基底滑移隔震装置、悬挂基础隔震装置、混合隔震装置等。

目前基础隔震的应用已相当广泛,隔震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也日渐成熟。

世界上已建成了上千座隔震建筑和桥梁,并表现出良好的减震效果。

2001年我国正式把隔震技术写入规范。

结构耗能减震是在结构中设置非结构构件的耗能元件,结构振动使耗能元件被动地往复相对变形或者在耗能元件间产生往复运动的相对速度,从而耗散结构振动的能量,减轻结构的动力反应。

目前已经研究发展起来的耗能装置主要有金属屈服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粘滞阻尼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和复合型耗能器等。

被动耗能减震结构已在国内外建成了数百座,并在一定程度上经受了地震的考验。

中国目前也有几十余座新建或加固的被动耗能减震建筑与桥梁。

上海电视塔、珠海金山大厦、上海杨浦大桥等大型建筑都应用了耗能减震装置,并取得了很好的减震效果。

1.2主动控制主动控制是以现代控制理论为基础,对结构反应或环境干扰进行实时跟踪和预测,在精确的结构模型基础上运算和决策最优控制力,并通过作动器对结构施加控制力以减小或抑制结构的动力反应。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是目前土木工程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桥梁、隧道、水坝等大型土木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减震控制技术的概念、分类、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浅谈。

一、减震控制技术的概念减震控制技术属于土木建筑工程方面的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它是通过对结构物进行抗震设计和减震优化,利用新型材料、结构和工艺手段来减小结构物在地震等外界作用下的震动反应,从而保证结构物的安全、稳定和可靠。

简单来说,减震控制技术就是为了提高结构物的抗震能力,使其在地震灾害发生时能够减小震动,防止建筑物倒塌。

减震控制技术可以根据其应用情况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被动隔震技术:被动隔震技术是根据物理原理,利用隔震体系中的弹性支座、液体隔震器或摩擦隔震器等来降低结构物的地震反应。

这种技术在实践中比较成熟,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物的地震反应,保证结构物的安全。

2.主动隔震技术:主动隔震技术是利用定位控制系统对结构物进行实时控制,主动地降低结构物的地震反应。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地震特征,采用不同的控制算法和控制系统,使结构物的地震反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3.半主动隔震技术:半主动隔震技术是被动隔震技术和主动隔震技术的综合体,即采用含有一定自适应性和主动控制算法的被动隔震体系。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结构物的反应情况和结构物所受的地震波特征,自适应地调节抗震控制系统的参数,达到减震的目的。

减震控制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在城市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工程等领域都可以应用到该技术。

在高层建筑领域,由于建筑物本身结构较大、楼层高度较高、抗震要求极高,因此采用减震控制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降低建筑物在地震情况下的损失。

在桥梁、隧道等交通建设领域,在道路上安置摩擦隔震器、垂直锚索摆隔震器、弹簧液体隔震器等减震设备,可以有效地减轻地震和风等自然灾害对桥梁、隧道的破坏程度。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综述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综述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综述摘要: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技术和结构方面开展减震研究来应用和推广这项技术。

因此,结构地震控制技术通常可以在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中看到,这项技术采用缓冲控制技术进行结构设计达到了减震加固效果并且节约了建筑物的总成本。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技术策略前言自然灾害具有无法控制的特征,以至于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一定的伤害。

于是,在发生地震时,稳定建筑物的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此,我们将讨论控制技术如何使用能量扩散技术对建筑设计结构进行抗震加固。

1减震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结构阻尼控制就是说将控制器结构或者原始结构安装在建筑结构的特定部分中。

当结构振动时,从而主动触发液压物体的振动使之被动地施加外力以改变结构的动态效果或调节其动态特性,并有效降低结构的振动响应。

最终目的是使用一系列控制方法来降低建筑结构对地震高动态载荷的响应,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地震造成的危害,保护在地震中受灾的人们。

通常,我们可以看到加速度会随着周期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由于高层的建筑物的刚度大,所以地震发生周期相对较短,不过加速度相对较大,会导致超出良好的定位周期,而结构的基本频率也将扩展结构的基本持续时间增加到适合测量的范围,最后只留下具有高地震能量的频率范围,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地震进入建筑物的速度,从而进行疏散人群措施。

2减震控制方法研究现状2.1土木工程结构减震主动控制土木工程结构减震中使用的主动控制技术主要有主动质量阻尼器、主动支撑系统和主动拉索系统三大技术。

主动控制的运行原理主要利用外部能源,当工程结构遭受自然灾害带来的强烈振动时,向建筑物结构适当的施加辅助动力,从而减少振动幅度的作用。

主动控制系统的构成主要有作动器、传感器和控制器三个部件。

控制器发出的命令通过传感器传递给作动器,实现主动控制的完整动作,它可以实时的改变控制方向和力度,从而使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保障。

根据检测结构响应和外部刺激的结构不同,主动控制技术又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以及开―闭环控制系统。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是在地震灾害频发的地区尤为重要,它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和施工措施,有效地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减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减震技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减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地震是土木工程结构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地震作用下结构易受到破坏,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减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改变结构的刚度和阻尼,以及引入减震装置等手段,降低地震力对结构的影响,减少结构受损,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减震技术虽然不能完全消除地震对结构的影响,但可以有效地减小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降低地震灾害的影响程度。

二、常见的减震技术1.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减震技术(1)可变刚度支撑技术:通过在支座上安装可变刚度支撑,可以在地震时调整结构的刚度,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更好的延性和耗能性能。

(2)散装面积支撑技术:在结构柱和梁的连接处设置散装面积支撑,可以有效地增加结构的抗震能力,在地震作用下吸收能量,保护结构不受损坏。

(1)金属外部减震装置:通过在结构外部安装金属减震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2)阻尼器技术:在结构中设置阻尼器,可以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

3. 建筑中的减震技术(1)隔震技术:通过在建筑的基础和结构之间设置隔震装置,可以有效地隔离地面震动,保护建筑不受损坏。

三、减震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减震技术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1. 多层减震技术:将不同减震技术结合应用,形成多层次的减震体系,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2. 智能化减震技术: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现结构的监测和控制,提高减震效果和工作效率。

3. 绿色环保减震技术:开发和应用环保材料,降低减震装置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减震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构减震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和完善减震技术的标准和规范,促进减震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是目前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建筑物高度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成为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通过减震控制技术,可以减缓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减震是一种将地震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消耗掉部分能量的技术。

常见的减震方式包括结构控制、摇摆防护、消能减震、基础隔震等。

其中结构控制是减震技术中的核心,通过设立减震器等装置,调整结构刚度、阻尼等参数,实现减震效果。

当前主要采用的减震技术有层间位移减震技术、钢筋降震技术、金属阻尼器减震技术、TMD质量阻尼器减震技术、液压减震器减震技术、TLD液压刹车减震技术、支撑减震技术等。

其中,TMD质量阻尼器是一种有效的减震设备,该设备可以针对不同的建筑物结构进行设计,使得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振动能够被压制到最小。

另外,利用金属隔震技术,将结构与地基隔离,可以使得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振动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

除了减震技术之外,土木工程结构的加筋加固也是一种重要的抗震措施。

针对不同的建筑物结构,采用不同的加筋和加固方案,可以明显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在加筋加固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运用材料,选择适当的加固方式,确保加固效果。

总体来说,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涵盖了多种减震方式和加筋加固措施,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降低地震灾害的损失。

但需要注意的是,减震技术并非万能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也不应该完全依赖于减震技术,应该积极采取加筋加固等措施,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分析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分析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分析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施工也在不断地向纵深发展。

到现在,地震是一种危害最大的天灾,它是一种毁灭性的天灾,一旦发生,就会给建筑物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将隔震减震措施纳入其中,从而使得建筑拥有更高的抗震性能,在遇到地震时,能够更好地对建筑物和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目前所采用的地震减震措施,通常是在设计建筑结构时,对建筑物刚度进行一定的独立设置,使建筑物结构具有一些延性,可以达到裂而不倒的情况。

然而,这种常规的阻尼措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强震作用大于其所能承载的极限时,不能有效地保障其总体安全。

文章主要讨论了在土木建筑中的抗震控制技术。

关键词:土木工程;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引言通过对不同破坏等级的房屋进行结构分析,发现未加隔振和减振的房屋破坏较大;经过科学、合理地隔振、减振处理,建筑物仍是稳定如山。

这一现实启示我们,必须在保证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前提下,通过隔振、减振等方法,来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进行有效地保护。

一、隔震减震技术的发展当前,国内对建筑结构进行隔震和减震的技术需求是:当地震级别很低时,应保证建筑结构不会出现破坏和坍塌;在中度级别的地震作用下,房屋的损坏是可以修复的;在大震级下,房屋只会产生破坏,而不会坍塌,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从当前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减震结构存在着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当结构中的结构尺寸过大时,结构中的结构尺寸过大,将会对结构的整体结构以及结构所要达到的目标产生不利的作用;第二,就算有足够的韧性,能够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但想要重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隔振和阻尼技术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隔震减震技术的核心是提高隔振和阻尼性能。

20世纪中叶首次提出了隔振和阻尼技术,国内外的学者对隔振和阻尼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工程也是日益增多,其规模更是越来越大。

本文从结构减震的角度出发,首先概述了隔震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之后再根据其基本原理来论述土木工程结构减震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
引言
现今,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已经开展了结构减震技术与理论的研究,并且致力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我们国家同样也是,由此可见,结构抗震控制技术是一门技术型和科学性非常强的应用科学,在结构设计中应用减震控制技术,可以很好地减小地震反应从而降低抗震等级,同时建筑物的总造价增大不是很多。

1、隔震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结构减震控制指的是在建筑结构的某个特定部位设置某种控制装置、机构或种子结构,当结构出现振动的时候,主动或液压质量振动被动的施加外力来改变或调整结构的动力作用或动力特性,从而有效降低结构的振动反应,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和方法,降低建筑结构在地震等强动力荷载下的反应,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由地震反应谱我们了解到,随着周期的不断加大,其加速度的反应谱就会逐渐的缩小,一般低层建筑的刚度是较大的,所以其周期是比较短的,在地震的时候其中的加速度是相对比较大的,所以假如我们采取一个相应的措施加大了其延长结构基本的自振周期,使其远离场地的卓越周期,使得结构的基频始终处于一个地震能量高的频段以外,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建筑物的输入加速度。

2、土木工程结构减震的控制方法
2.1、被动控制
被动的控制根本就不需要提供外部的能量,然而就得通过隔震、减震装置来消耗振动的能量,同时还得阻止振动在结构之中的传播,它具有不要外界能源支持、比较容易维护、造价也是相对比较低、构造简单等等的众多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

被动控制主要包括了调谐减震、基础隔震以及耗能减震。

(1)耗能减震
耗能减震技术就是把结构物中的某些构件(如剪力墙、支撑等等),设计成的耗能部件或是在结构物的某些部位(连接处或是节点)来设置其阻尼器,在小荷载的作用之下,阻尼以及耗能杆件可以处于一个弹性的状态,在强烈地震的作用之下,耗能装置首先进入的是一个非弹性的状态,大量消耗输入到结构之中的能量,
这样就可以使得主体的结构避免进入一个明显的非弹性状态,从而就可以保护主体结构不会受到破坏。

我们按照其耗能装置的不同,耗能减震体系有可以分为不同的体系,一种是耗能构件减震体系,其中常用的耗能元件有耗能剪力墙(如横缝剪力墙、竖缝剪力墙、周边缝剪力墙、剪力墙等等)以及耗能支撑(比如,方框耗能支撑、圆形耗能支撑以及形偏心耗能支撑等等),然而另一种则是阻尼器耗能减震体系,其中及包括了摩擦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粘滞阻尼器以及弹塑性耗能器(软钢耗能器、铅挤压阻尼器以及记忆合金耗能器等)等等。

(2)基础减震
基础隔震是在构筑物或者是建筑物的基底来设置控制机构来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输,使得结构的振动逐渐的减轻,避免地震给建筑物带来的损坏。

所以说,基础隔振装置一定要要具备比较大的变形能力;还得有充分的刚度和初始的强度;可以提供一个比较大的阻尼,使其可以具有比较大的耗能能力。

其中,目前其中较为常见的隔震装置有夹层橡胶垫隔震装置、滚轴加钢板消能装置、粉粒垫层隔震装置、铅芯滞变阻尼器隔震装置、基底滑移隔震装置、钢滞变阻尼器隔震装置、悬挂基础隔震装置以及摩擦隔震装置等等。

基础隔震对降低结构的自振频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是发展最早的结构减震方法,其在技术上比较成熟,具有构造简单、耐久性高、性能稳定、经济、减震效果显著的优点,比较适用于刚性结构和中低层建筑。

(3)调谐减震
调谐减震主要是通过在建筑主体结构中附加一些子结构的方法,使主体结构在强震作用下,振动发生转移,结构中的震动能量就能在原结构与附加结构之间得到重新的分配,大大降低了震动对原结构带来的破坏。

常用的调谐减震系统有调谐质量阻尼器、模式质量阻尼器、质量泵、调谐液体阻尼器、液压质量振动控制系统等,这些调谐减震系统能够有效减小地震反应。

2.2、主动控制
结构主动控制是利用外部能源,在结构受激励振动过程中,对结构施加控制力或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从而迅速地减小结构的振动反应。

主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作动器3个组成部分。

传感器测量结构反应或外部激励信息。

控制器处理传感器测量的信息,实现所需的控制律,其输出为作动器的指令。

作动器产生控制力,所需的能量由外部能源提供,控制力有时通过一个辅助子结构作用到受控结构上。

主动控制能够很好的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

在主动控制中,作动器的控制力可连续变化,所以其有着极广的控制频率,对外界不同激励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

常用的主动控制系统装置主要有主动质量阻尼器、主动支撑系统、主动拉锁系统等。

2.3、半主动控制
半主动的控制是属于一个参数的控制,其控制的过程完全的依赖于外部激励
以及结构反应的信息,进而再通过少量的能量而实时的改变结构的阻尼或是刚度等等的参数来减小结构的反应。

半主动的控制根本就不需要大量外部能源的输入来直接性的提供一个控制力,只是其实施控制力的作动器就得需要少量的能量调节,这样就可以使得其可以主动的利用结构振动的往复相对速度或是变形,在最大程度上来充分的实现主动最优控制力。

因其半主动控制是兼顾被动控制简单易行以及主动控制优良的控制效果的优点,同时还克服了主动控制需要的大量的能量供给以及被动控制调谐范围窄的不足,所以半主动化的控制具有了一个比较广泛的应用以及比较大研究,这同时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其中常见的半主动控制系统有变刚度变阻尼系统(A VSD)、可变阻尼系统(A VD)、可变刚度系统(A VS)以及主动调谐参数质量阻尼系统(ATMD)等等。

2.4、混合控制
混合控制是将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联合起来应用,即将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同时应用于同一建筑结构减震中,可以将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种方法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弥补了单一控制方法的制约和不足,只需要小功率的能量输入就能直接提供控制力,控制效果非常明显,调谐范围得以扩大,结构抗震系统的稳定性、实用性和安全性大大提升。

3、结构减震控制的最新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
从土木工程的结构减震的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在耗能减震与基础隔震方面的研究是比较多的,且方法和理论是较为成熟的,已经在大部分的实际工程之中来有效地加以应用,今后将向更加实用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地震波的频谱特性与被动调谐质量减震装置的减震效果紧密相连,对于不同的地震波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比较大的离散性,其减震的效果的差别是比较大的。

隔震技术的成熟促使人们对目前的设计规范进行进一步的反思,现今的抗震设计规范是建立在已经有的地震经验的基础之上的。

结束语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随机性、难预测、危害性大的特点,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

随着土木工程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以及轻质材料的广泛应用,建筑物的刚度大大降低,难以抵抗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

结构减震控制是通过增加某些结构部位的强度和变形能力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小工程结构震动,保护建筑在地震中的安全,是土木工程中有效的防灾减灾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海建.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方法分析[J].门窗,2013,08:378.
[2]刘勇,尹邦信.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6,13:7-8.
[3]亓兴军,李小军,刘萍.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综述[J].工业建筑,2006,08:59-63+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