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球失衡可持续性的分析
浅谈全球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浅谈全球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继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的经济慢慢的才刚刚有了萌生的绿芽,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这显然已经成为一个规律了。
因此,此此我们应该注重一下全球收支失衡的问题了,一方面他也影响全球的经济,另一方面他一直是个令人困惑的难题。
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绝对的、经常的,而平衡是相对的偶然的。
国际收支失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周期性不平衡,由于国际间各国所处的阶段不同而造成的不平衡。
经济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繁荣。
当一国处于繁荣阶段,而贸易伙伴国处于衰退阶段,易造成本国的贸易收支赤字。
2结构性不平衡,由于国际市场对本国的出口和进口的需求条件发生变化,本国贸易结构无法进行调整所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3、货币性不平衡,由于一国的价格水平、成本、汇率、利率等货币性因素而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4、收入性不平衡,由于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导致进口增长超过出口增长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一)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
储备的流失意味着该国金融实力甚至整个国力的下降,损害该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2、导致该国外汇短缺,造成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
一旦本币汇率过度下跌,会削弱本币在国际上的地位。
导致该国货币信用的下降,国际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币危机。
3、使该国获取外汇的能力减弱,影响该国发展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进口,使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一国的国内财政以及人民的充分就业。
4、持续性逆差还可能使该国陷入债务危机。
(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1、持续顺差会破坏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使总需求迅速大于总供给,冲击经济的正常增长。
2、持续顺差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有大量的外汇供应,这就增加了外汇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导致外汇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提高了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了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的价格。
对世界经济失衡的思考
对世界经济失衡的思考
世界经济失衡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问题,它表现为国际经济贸
易中经济关系失衡,导致了贫富分化、资源分配不公、就业压力等
一系列问题。
因此,对世界经济失衡的思考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不同
国家经济、政治制度的差异,以及全球市场竞争所导致的不平等。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加强对外贸易
的限制和控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进入难度,从而加剧了经济失
衡状况。
其次,解决世界经济失衡问题需要大力发展和完善全球贸易体系,实现互利共赢。
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各国应该加强合作,
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过程,消除贸易壁垒,降低关税,避免经济分化。
同时,应该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失业教育、扩大就业机会等相应
政策支持,保证经济增长对所有人都有利。
最后,解决世界经济失衡问题还需加强国际经济法律规则的建
设和落实。
各国需要共同维护国际贸易与金融秩序,推动世界经济
更好的发展。
同时,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贸易和支付体系,确保经济数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消除国际贸易与金融领域中存在
的文化障碍。
总之,世界经济失衡问题虽然存在,但我们应该通过深刻认识
和理应掌握全球经济形势,加强合作、完善相关机制、制定合理的
政策等多方面的手段去解决,促进全球化进程的平稳发展。
1。
全球经济失衡对策
推动金融市场改革
01
02
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4
资本账户开放
逐步开放资本账户,促进国际 资本流动。
金融监管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
金融机构改革
推动金融机构改革,提高金融 机构的稳健性和竞争力。
资本市场发展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 接融资比重。
加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降低美元依赖度 。
欧盟扩大
欧洲国家通过建立欧元区,实现货币统一 ,促进经济一体化。
欧盟不断扩大成员国范围,吸纳更多国家 加入,以促进欧洲和平与繁荣。
欧盟财政一体化
欧盟社会政策一体化
欧盟推动成员国实现财政一体化,建立财 政联盟,以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
欧盟推动成员国在社会政策方面实现一体 化,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人民福利 。
货币政策调整
美联储通过调整利率和实施量化宽松 政策,以降低借贷成本,刺激投资和 消费。
贸易政策调整
美国通过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 征收关税、建立贸易壁垒等,以保护 国内产业和就业。
产业结构调整
美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鼓励高技术 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以提升国际竞争 力。
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欧元区一体化
货币体系不稳定
各国货币汇率波动加大, 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增加 ,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和 发展。
失衡的原因分析
经济结构差异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流动
各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导致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各国的地位和 角色不同,从而产生经济失衡。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通过全球 资源配置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可能导 致国际贸易和投资出现不平衡。
浅谈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及中国的对策
浅谈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及中国的对策引言全球经济失衡是指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各国之间贸易、投资、汇率和金融体系的不均衡现象。
这一现象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日益显现,并且对各国经济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并重点探讨中国在面对全球经济失衡时可能采取的对策。
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1. 贸易不平衡贸易不平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国家的贸易逆差导致了其他国家的贸易顺差,从而形成了贸易失衡状态。
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间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差异所致。
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且资源丰富,因此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出口商品。
而一些发达国家则面临劳动力成本高、资源稀缺等问题,致使其处于贸易逆差的境地。
2. 汇率波动汇率波动也会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产生。
不同国家的汇率政策不同,人民币汇率、美元汇率等都会对国际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国家通过人为干预汇率以提升自身竞争力,但这往往会导致其他国家遭受汇率冲击。
此外,投机活动也会引发汇率波动,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
3. 资金流动不均衡资金流动不均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资金短缺,需从国际金融市场借贷以支持经济发展。
然而,资金更倾向于流向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从而形成资金流动不均衡的局面。
这导致了一些国家长期债务累积,难以实现经济均衡发展。
中国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1. 扩大内需中国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来应对全球经济失衡。
在推动以消费为主导的内需发展战略的同时,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居民消费。
这有助于增加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对外贸易依赖,减少贸易失衡。
2. 推动结构性改革中国可以通过推动结构性改革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并增强产业竞争力。
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可以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减少对外贸易的依赖,从而缓解全球经济失衡问题。
3. 参与全球治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的改革。
浅谈全球经济失衡与我国的对策
浅谈全球经济失衡与我国的对策引言全球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失衡现象,这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全球经济失衡进行浅谈,并探讨我国在面对全球经济失衡时可以采取的对策。
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指的是各国经济之间的不平衡发展。
在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各国经济体制、资源配置和市场规模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全球经济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和收支失衡等问题。
首先,结构性失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之一。
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差异,一些国家发展得过于依赖单一产业或少数产业,而另一些国家则缺乏相应的产业发展。
这种结构性失衡导致了全球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影响了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收支失衡也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等的存在,各国之间的收支存在着差异。
一些国家出口超过进口,形成顺差,而另一些国家则存在逆差。
这种收支失衡导致了全球经济利益的分配不均,进而影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
全球经济失衡对我国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方面,由于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失衡会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失衡也会对我国的外贸和金融市场带来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失衡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
全球经济失衡会影响全球需求和市场情况,进而对我国的出口和投资产生冲击。
特别是当全球经济下滑时,我国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的压力。
其次,全球经济失衡会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迅猛,导致相关产业供应过剩,与我国部分产业存在竞争。
同时,全球资源的不平衡分配也使得我国一些资源依赖过度,增加了经济运行风险。
最后,全球经济失衡也会对我国的外贸和金融市场带来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外贸市场需求下降,我国的出口面临着压力。
同时,全球经济的波动也会对我国的金融市场造成不利影响,增加了金融风险。
我国的对策面对全球经济失衡,我国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应对。
关于全球经济失衡可持续性的分析
国产权交易效率不高 、产权交 易市场不健全 ,具体表现在 :交 海J -板市场上市 ,开辟新 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 '- l , 易成本高 ,使风险资本在投资不理想或 投资失败后退 出较为困
( 二)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拓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 3 黄超 惠. 产权 市场——风险投 资退 出的主渠道 Ⅱ.产权 】
由于我 国资本市场不健全 ,构建 多层 次资本市场成为拓宽 导 刊 ,0 7 ( ) 20 ,9 . 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主要方法 :第一 ,要 积极 推进主板市场并
税收等方面 的优惠 ,鼓励风险投资企业 通过 产权交易市场实现
三 、完善我 国风 险投资 退 出机 制 的对 策
【 一)完善与风险投资退出相关的法律法规
虽然修订 的 《 公司法》 相 对于旧 《 公司法》 为我 国风 险投 风险资本 的退出。
资业 的发展创造 了很好的 “ 法律通道” ,但其 中仍然存在一些不 利于发展 的障碍 。为 了更好地 完善 风险投资退 出机制 ,新 《 公
[】 1安实, 王健 , 赵泽斌.风险投资理论 与方法[ .科 学出版 M】
《 公司法》 中对企业回购股份 的规定过 于严格 ,不利于风险资本 社 。 0 5 20. 的退出 ,因此应该适 当的放松对股权 回购 的限制 ,完善风 险投 [】薛炜. 我 国风 险投 资退 出机制研究 【 . 复旦 大学 。 2 D】 资的退 出渠道 。 2 8. 00
2024年全球社会不平等现象分析
改善医疗保障制度
提高医疗保障覆盖率,确保每个人 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推广预防医学,提高公众的健康意 识和健康素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医疗资源的分配,确保贫困地 区和弱势群体也能获得优质的医疗 服务
加强医疗保障制度的监管,确保医 疗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公平分配
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加强民主制度建 设,保障公民权 利和自由
5
解决全球社会不平等的措施 与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与援助
建立全球合作机制,共同应对社会不平等问题 发达国家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 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内部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国际组织应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全球社会不平等问题的解决
促进教育公平与普及
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普及基础教育,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消除性别、种族、地域等歧视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收入水平
疾病导致劳动力丧失,进一步 加剧贫困
贫困和疾病相互影响,形成恶 性循环
政府和社会需要采取措施,打 破这个恶性循环,促进社会平 等和健康发展
对经济增长的制约
社会不平等导致劳动力市场 失衡,影响经济增长
社会不平等导致消费需求不 足,影响经济增长
社会不平等导致投资环境不 稳定,影响经济增长
社会不平等导致科技创新动 力不足,影响经济增长
贫富差距的扩大
财富积累:贫富差距在不断 扩大,富人拥有更多财富
收入不平等:富人越来越富, 穷人越来越穷
教育资源:富人享受更好的 教育资源,贫富差距在教育
领域也十分明显
医疗保障:富人能够享受更 好的医疗保障,而穷人则无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在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失衡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这种失衡不仅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也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构成了挑战。
要理解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一些发展中国家凭借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生产成本,在制造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竞争优势,成为了全球的“制造工厂”。
例如,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方面表现出色,大量商品涌入国际市场。
而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则逐渐将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侧重于发展高端服务业和技术创新产业。
这导致了贸易顺差在发展中国家的积累和贸易逆差在发达国家的出现。
其次,各国的储蓄和消费习惯差异也对全球经济失衡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一些国家,如东亚国家,人们普遍具有较高的储蓄率。
这种高储蓄习惯使得国内消费相对不足,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出口。
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消费文化盛行,居民倾向于提前消费和借贷消费,储蓄率相对较低。
这就导致了国内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消费需求,从而形成了贸易逆差。
再者,汇率政策也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些国家为了促进出口和经济增长,有意压低本国货币的汇率,使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价格竞争力。
这种汇率操纵行为会导致贸易不平衡的加剧。
同时,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完善也使得汇率问题更加复杂。
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其汇率的波动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当美元贬值时,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国家会遭受损失,而美国的出口则会得到促进,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失衡。
此外,全球资本流动的不平衡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资本在各国之间的流动更加自由和频繁。
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对成熟和发达,吸引了大量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流入。
这些资金一方面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资产价格泡沫和金融风险的积累。
全球经济、金融失衡成因分析与调整思路
( 二) 亚洲经济体奉行 的出 口导 向型发展战略加剧 了
经 常项 目顺差
出 口导 向型经济 发展战 略是多 数亚洲 国家 近年来 的发展方式 , 通过 “ 出 口 一投资拉动型 ” 的增长模式有力 促 进 了亚洲 新兴 市场经济 的发 展 。在 亚洲金融 危机 过 后, 许多亚 洲 国家 为 了提 高抵御 金融危 机 的能 力 , 均 采 取了紧缩的资本政策 ,通过减少从 国际市场 的借款额 、
第三, 在亚洲经济体和石油 出 口国是主要 的经常账 户顺 差方 , 此次失衡的顺 差方从 日本 扩展到亚洲各 主要 经济体 , 其 中尤 以美 中贸易失衡最为突 出。 第四, 具有 明显 的结 构性特 点的全球 经济 、 金融 失 衡特点 。 亚洲经济体 国家是 以劳动 密集 型产业为主的发 展 中国家 , 而资本和技术密集 型产业多在发达 的经济体
平衡 贸易引起 的。 其主要表现为美 国与亚洲 主要 经济体 之 间 的贸易 的结构 性失衡 还有石 油 出 口国之 间 的货物
贸易失衡 。
扩大 出口来换取更多 的外汇储备 , 这使 国际收支 出现 了
持续的盈余 。 ( 三) 亚洲经济体 国内储 蓄率高于投资率的特点延续
了贸易顺差
的战略
导致美 国消费 过度和储 蓄不足 进而 引发经 常项 目 巨额赤字 。 而 巨额经常账户赤字 的形成是 因为美 国必 须 通过吸收 国外储蓄来维持本 国经济增 长 。在此过程 中 , 美 国的低储蓄量造成美元外流 ,形 成 了巨额 贸易逆 差 ; 而高储量 的亚洲经济体 国家将货 物输入美 国 , 保 持着贸
国家聚集 , 所 以以劳动密集 型产业为主 的中国等发展 中 国家 和与技术 资本 密集 型产 业为 主的美 国等经 济体 国 家之 间进行互 补 贸易 , 且发展 迅速 , 最终形 成 了当前全 球经济 、 金融失衡 的现状 。 第五, 由于经常 账户 收支失衡 , 导致 了跨 国资本流
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与解决对策分析
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与解决对策分析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是指全球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经济相对繁荣而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关系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
这种结构性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风险,加剧了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对策来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与稳定。
首先,需要改变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的多元化。
传统上,全球经济的发展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导向型的产业,例如制造业和原材料资源等。
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扮演着低成本劳动力提供者的角色。
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因此应该改变发展模式,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内需和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增长。
其次,应加强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合作。
全球经济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和协作解决。
各国应加强对话与沟通,建立起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全球经济政策,减少经济政策的不协调性,共同应对金融风险和市场波动等问题。
同时,需要继续加强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提升其治理体系的效能,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第三,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全球贸易体系应更加公平、开放和透明,避免保护主义的倾向,打破贸易壁垒,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同时,应加强对外投资的监管,鼓励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设,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
第四,加强全球金融体系的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体系是全球经济运行的核心,因此必须加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监管,提高全球金融风险管理的水平,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应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和协调,制定全球金融监管标准,提高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增加对金融市场的监测和监控力度,防范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保障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最后,要加强全球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
全球经济失衡及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三)全球经济失衡起因——汇率视角的分析
汇率操纵视角解释 以Dooley、Folkerts和Garber (2003,2004)为代表的学者 强调,东亚政府贸易政策对全球经济失衡也有重要影 响。DFG认为:今天的国际货币体系确实像40年前布雷 顿森林体系那样由中心和外围组成;亚洲国家作为新 的外围,采取固定汇率制度,通过压低汇率和资本管 制的方式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这一策略的必然 结果是,这些外围国家通过贸易顺差大量积累了核心 国家的储备货币。
(五)全球经济失衡的可维持性
可维持 一种观点从国际货币制度格局视角出发,认为当前全球经济 失衡是可维持的。以DFG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尽管东亚国家 大量贸易盈余和低估本币模式在贸易领域产生了争端,但总 体上东亚国家和美国双方都从这种安排中获得了收益,因而这 一体系能“无限制”维持下去。 中介论 – 在1945年开始的美元体系下,整个世界可以被刻画为“中 心”(美国)和“外围”(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结构。在20世纪50~60年代,较为重要的“外围”国是欧 洲和日本。
(二)全球经济失衡起因——储蓄投资视角的分析
1970年以来的全球储蓄投资格局 1970~1974年,工业化国家基本上是投资缺口(储蓄过剩), 而其他国家则是储蓄缺口(储蓄不足)。 197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1997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世界货币体系处于比较混乱状态,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 不齐。大致说来,工业化国家普遍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其 他国家则有的发展迅速(例如80年代的南美各国以及东亚各 国),有的发展停滞(例如欧洲各国及非洲各国)。与此对应, 全球的储蓄和投资的对比状况就比较混乱——工业化国家的储 蓄缺口和其他国家的投资缺口互相交织,而且没有特别明显的 趋势,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98年。 1998年之后,工业化国家出现了储蓄不足。
全球化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应对
全球化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应对全球化对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更加紧密,但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全球化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应对之策。
一、全球化带来的环境挑战1.1 资源消耗与环境破坏:全球化加速了资源的全球调配和流动,大量自然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被开发和消耗,导致环境破坏、水源污染、森林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
1.2 气候变化与生态失衡:全球化进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加速了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1.3 生物多样性丧失:全球化下,物种的迁徙和人为种植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破坏了生态平衡,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二、应对全球化环境挑战的主要策略2.1 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全球化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各国应加强合作,通过国际组织、议定书、协议等多边机制来共同应对。
例如,联合国环境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都是当前国际合作的典范。
2.2 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国应制定并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推动循环经济、加强环境治理等措施,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2.3 普及环保意识与教育:全球化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人们应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教育是培养环保意识的重要手段,应加强环境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引导人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2.4 促进科技创新与绿色技术应用:科技创新是应对环境挑战的重要途径。
各国应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三、案例分析:中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也面临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全球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成因及趋势
全球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成因及趋势一、全球经济失衡:可持续性的挑战经济失衡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问题之一,这种失衡已经过多年的发展,既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也是全球经济风险的主要来源。
在这种不平衡形势下,全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正面临严峻的考验。
本文将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及趋势,并探讨可持续性的挑战。
二、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经济失衡的成因主要包括多个方面,例如国际贸易不平衡、货币政策的失衡、能源价格的波动、金融危机等。
在国际贸易层面上,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水平、资源分配、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全球间的贸易不平衡现象。
货币政策的失衡则是由于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不同造成的,导致全球贸易环境不稳定。
能源价格的波动则是因为能源资源的局限性和市场供需状况的不同,而导致能源价格的频繁波动。
最后,金融危机则是金融市场波动性大,策略风险大,市场不稳定造成的。
三、全球经济失衡的趋势未来,经济失衡的趋势会在全球受到持续影响。
出现的趋势包括: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贸易轨道会扭曲;国际金融市场会更加复杂,各类金融风险会加大;环境资源的压力会更加严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将在未来面临环境资源的困境。
四、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经济失衡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例如国家之间贸易不平衡将导致某些国家的经济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减缓等。
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社会不稳定,政治动荡。
同时,由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企业甚至是国家在金融市场中的资金管理变得更加困难,管理不善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此外,环境资源的短缺将带来更大的经济问题。
五、全球经济失衡的应对策略应对经济失衡需要有一系列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包括结构性改革,加强贸易平衡、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的规范性,加强国际协调和治理等。
此外,为了优化全球经济发展的环境,世界上现在出现更多的国家已采取了更为明智的环保和能源开发政策。
六、案例分析1.美国对中国进行出口限制美国在近几年对中国的贸易关系一直较为敏感,出口限制已成为美国政府巩固对中国在贸易方面一些重大优势的一种策略。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全球经济失衡指的是国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中一些国家或地区出现大规模的经常账户顺差或逆差。
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全球储蓄和投资的不平衡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全球经济中,德国、中国、日本等国家拥有高储蓄率,而美国、英国等国家则较为注重消费。
这种储蓄和投资的不平衡导致了国际收支的倾向性,进而造成了经常账户顺差和逆差的出现。
第二,全球贸易不平衡也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关键原因。
一些国家依赖于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而其他国家则依赖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
经济发达的国家往往通过外贸顺差获取经济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出口依赖性经济增长模式的挑战。
全球贸易不平衡的出现不仅导致了经常账户逆差,而且也加剧了全球经济不稳定性。
第三,全球货币政策的不协调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各国央行在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压力时,采取了不同的货币政策。
比如,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提供更多的资金流动性,而欧洲央行则采取了负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
这种货币政策的不协调导致了全球资本的大规模流动,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
第四,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也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全球金融机构的不稳定性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进而影响了全球经济的稳定性。
由于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资金流动不稳定,资金缺口往往被国际金融机构填补,导致了经常账户的失衡。
最后,经济结构调整不平衡也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因素。
一些国家或地区过度依赖单一产业或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而忽视了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这种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导致了国际间劳动力和资源的不均衡配置,从而造成了全球经济失衡。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包括全球储蓄和投资的不平衡、全球贸易不平衡、全球货币政策的不协调、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不平衡等。
为了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加强货币政策的协调,加强金融市场监管,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全球经济失衡成因与影响分析及中国的对策选择
。
02
财政和货币政策
全球经济失衡可能影响各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一些国家可能采取扩
张性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而另一些国家则可能采取紧缩性政策来减
少财政赤字和降低通货膨胀率。
03
社会福利影响
全球经济失衡可能对社会福利产生影响,一些国家可能通过出口导向
型经济获得较高收入水平,而另一些国家则可能因贸易逆差而面临较
这种失衡在长期内会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如引发金融危机、阻碍技术创新和破坏国际经济合作等。
全球经济失衡发展历程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发达国家开始出现贸易赤字,而发展 中国家则出现贸易盈余。
到了21世纪初,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进一步加剧,表现为发达国家经常账户赤字不 断扩大,而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不断积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各国的资源禀赋不同,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使得一些国
家在某些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从而导致贸易不平衡。
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成因
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差异
一些国家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较低,限制了资本流动,导致金 融市场发展不平衡。
金融监管水平差异
各国的金融监管水平不同,有些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不够严格 ,导致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
3
扩大国际金融合作
中国应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合作,共同 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中国应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汇率形成机制的透明 度和市场化程度。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应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 地位。
加强外汇风险管理
中国应加强外汇风险管理,防范汇率波动对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影 响。
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及中国的对策探析
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及中国的对策探析引言全球经济失衡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经济失衡指的是各国经济之间出现不均衡的状况,主要表现为贸易差距、不均衡的金融体系和资源分配失衡。
本文将探讨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并着重分析中国在全球经济失衡中的角色和对策。
原因分析1. 贸易不平衡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贸易不平衡。
一些发达国家依赖于大规模的贸易顺差,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面临贸易逆差。
这种不平衡导致了全球贸易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
原因主要包括:•发达国家对低成本劳动力的需求,导致它们在生产过程中过度依赖廉价的进口商品。
•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经济增长时,过度依赖出口市场,出口导向经济模式使得它们容易受到全球市场波动的影响。
2. 资源分配失衡全球资源分配不均衡也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之一。
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另一些国家则几乎没有资源。
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了资源的集中和过度使用。
•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控制资源市场来维持自身的经济利益,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丧失。
•全球资源价格的波动也导致一些国家在资源市场中受到巨大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
3. 金融体系不稳定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也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金融体系的失衡会导致资金流动的不平衡和金融风险的增加。
•一些国家的金融市场过度膨胀,导致了金融泡沫的出现,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金融市场的不透明度和监管的不完善也使得全球金融体系容易受到冲击。
中国的对策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经济失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对策来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挑战。
以下是中国的主要对策:1. 内需扩大中国积极推动内需扩大,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提高消费者信心,以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通过这种方式,中国可以减少对其他国家市场的压力,有助于缓解全球经济失衡。
2. 加强贸易合作中国通过积极参与贸易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促进全球贸易的平衡和稳定。
谈全球经济失衡与我国的对策
全球经济失衡与我国的对策引言全球经济失衡一直是国际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经济失衡的表现主要包括贸易不平衡、金融风险增加和产业结构失衡。
本文旨在探讨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并分析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1. 贸易不平衡贸易不平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之一。
主要原因包括:•供需关系失衡:某些国家出口增长过快,导致贸易顺差过大,而某些国家出口不足,形成贸易逆差。
•汇率问题:汇率政策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国际贸易不平衡。
•贸易保护主义: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限制对外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
2. 金融风险增加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又进一步增加了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
主要原因包括:•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稳定性:大规模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可能导致金融系统不稳定,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
•跨境资本流动不规范:资本流动不规范可能导致资本流入和流出过快,进而引发金融风险。
3. 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主要原因包括:•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不足:一些发展中国家依赖传统产业,缺乏新兴产业的支撑,产业结构失衡加剧。
•发达国家的工业空心化:一些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逐渐萎缩,而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鉴于全球经济失衡的严重性和影响,我国应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我国应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与各国的贸易合作,寻求更多的贸易机会。
•关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制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推动贸易便利化改革,降低贸易壁垒。
2. 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我国应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加强对金融活动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管控金融风险。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合作,共同防范全球化金融风险。
3.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全球经济失衡应对措施研究
全球经济失衡应对措施研究
全球经济失衡是指各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存在的经济差距。
这种
失衡表现在贸易不平衡、货币汇率失衡、经济发展差异等方面。
全球经济
失衡不仅会导致经济风险和不稳定性,而且会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应对全球经济失衡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本
文将从贸易政策、汇率政策和经济政策等方面,提出一些应对全球经济失
衡的措施。
首先,针对贸易不平衡,国家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贸易平衡。
一
方面,发展国家应加强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应放宽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
提供技术援助和贸易便利,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此外,全球贸易
规则也需要和完善,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提高贸易公平性。
其次,汇率失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重要表现。
国家应采取稳定汇
率的政策措施,以减少汇率失衡对经济的冲击。
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货
币政策来干预汇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另一方面,国际合作也非常重要,各国应加强汇率政策的协调,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减少汇率波动对全球
经济的不利影响。
总之,应对全球经济失衡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与努力。
通
过加强贸易平衡、稳定汇率和合理调整经济政策等措施,可以增强全球经
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增长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和完善全
球经济治理机制,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这样可以实现全
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福各国和各地区的人民。
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与解决对策分析
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与解决对策分析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是指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不平衡和不协调。
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扩张,这种结构性失衡问题已经愈发突出,影响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合作。
这篇文章将探讨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及其影响,并提出解决和缓解这一问题的对策。
原因分析首先,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和不平衡性是导致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扩张,使得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成为主导地位,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被较为边缘化。
在这种经济体系中,一些国家的经济关系过于单一,过度依赖某些出口产品和市场。
这样的情况可能导致一些国家在经济结构上存在根本性问题,例如缺乏多元化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其次,全球经济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地位、资源和机会的分配不均是导致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发达国家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工业,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多的支配力。
这使得他们能够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着先发优势,同时发展中国家则难以进入新兴行业或在高附加值领域内开展交易。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无法实现优化,而全球经济也很难实现长期平衡。
影响分析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影响是多样的。
首先,这种失衡会对全球经济发展和扩张带来限制。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缺乏多元化和可持续性,这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此外,由于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拥有更多的权力,可以对贸易条约等大规模经济政策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会进一步限制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定位。
最后,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会对世界各国的内部发展和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在一些国家经济高度单一化的情况下,任何经济变化都会对整体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这会导致一些用工和援助计划终止,而继续依赖这种计划的人将面临失业和贫困。
对策分析针对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我们可以采取许多不同的对策。
首先,通过经济合作和经济整合来建立经济互补性。
全球经济危机的全球观一个全球性巨大结构失衡的结果
全球经济危机的全球观一个全球性巨大结构失衡的结果全球经济危机是一个全球性巨大结构失衡的结果。
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多个因素,包括金融领域的不适当行为、贸易失衡、债务积累和经济政策的错误判断等。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全球经济中的结构失衡,最终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
首先,金融领域的不适当行为是导致全球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2000年代初期,很多发达经济体中的金融机构开始放松了对借贷和资产负债的监管制度,导致了大规模的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
这些行为造成了金融市场的过热和泡沫化,最终崩溃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
其次,贸易失衡也是全球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过去几十年间,许多国家出现了巨额的贸易逆差,特别是一些发达经济体如美国和欧洲国家。
这些经济体过度依赖进口商品,并没有足够的出口来弥补贸易逆差,导致外部债务的累积。
当全球经济形势变得严峻时,这些国家的贸易逆差问题便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结构性风险。
此外,债务积累也是全球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资金充裕和低利率环境下,许多国家和企业借贷增加了他们的负债水平。
这些债务将国家和企业置于高风险的境地,一旦经济情况恶化,债务负担将会加重,引发经济动荡和危机。
最后,全球经济危机也与经济政策的错误判断有关。
许多国家在全球经济危机之前,采取了过度扩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导致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当全球经济形势恶化时,这些国家发现他们无法通过货币和财政工具来解决经济问题,导致了经济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危机是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的结果。
金融领域的不适当行为、贸易失衡、债务积累和经济政策的错误判断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全球经济中的结构失衡,最终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危机。
在经历了全球经济危机后,各国应该意识到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性,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来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和稳定发展。
这包括加强金融监管、国际贸易体系、减少债务风险以及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
只有通过全球合作和协调,才能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全球失衡可持续性的分析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导致全球失衡的几种可能因素——美元的中心地位、优质金融资产稀缺、美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比较优势、美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会否在短期内发生改变。
通过对最新公布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在危机中这些因素都有一定幅度的调整,但是构成全球经济失衡的实质性因素大部分都没有改变,短期内全球失衡仍可能作为一种“均衡”结果继续存在,全球再平衡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过程,并不能通过短时间内改变少数几个因素实现。
首先是关于美元中心地位的问题。
我们对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中的币种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在金融危机后,各国货币当局,尤其是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的货币当局改变了币种结构调整的方向,其外汇储备币种调整不再以对冲美元币值的变动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开始主动降低美元在其储备中的比重。
但是,尽管在短期内美元的地位会受到挑战,但是通过对全球债券市场和外汇交易市场的分析可以发现,美国依然是主要债券发行国中经济基本面最好的国家,美元在国际外汇交易中的主导地位也不会改变;尽管一些新兴经济体基本面也不错,但是市场规模很小,而且还面临着较大风险。
从外汇储备结构来看,美元的中心地位在短期内会有所削弱,但美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美元中心地位在可见的将来仍然不会改变。
其次,我们分析了美国的资本流动状况,通过对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资本账户的分析,发现虽然在短期内国际投资者对于美国金融资产的投资会有所调整,但是从长远来看,全球范围内优质金融资产的稀缺性仍然没有改变,这使得美国资本净流入的状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但是投资结构会有所变化,美国的长期证券依然具有吸引力,而短期证券的吸引力下降。
最后,我们分析了美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会否改变。
我们发现在金融危机下,美国对外投资收益率发生了下降,美国过去在新国际分工体系下作为产业分工中心国家所获得的高投资收益率似乎不可持续。
而尽管美国政府致力于刺激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但是美国的直接投资依然处于净流出的状态,传统产业依然在继续向外转移;而在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方面,美国并没有具备太大的发展优势,所以在短期内我们还看不到美国经济整体向制造业的回归。
关键词:全球失衡、美元中心地位、优质金融资产稀缺、全球分工体系一、导言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全球失衡(global imbalance)”的现象,体现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就是一些国家出现了大量的经常项目盈余,而少数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则出现了大量经常项目赤字。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纷纷把危机的源头指向了全球失衡现象,认为是全球失衡催生的流动性泛滥促使了金融危机的发生。
关于全球失衡的成因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较为“传统”的观点认为,这种失衡是某些不正确的和不负责任的经济政策造成的,如果不主动采取适当和渐进的改变措施,全球失衡将会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持久威胁;基于此,这一派观点的政策建议是调整现有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避免失衡的突然崩塌和美元资产的甩卖,以及由此而来的美国利率提高和全球经济硬着陆。
这些观点中以Roubini和Setser(2004)、Obstfelf和Rogoff (2005)、Feldstein(2008)等为代表。
这些观点认为美国巨额的经常账户赤字在中期内是不可持续的,虽然在一定时期内,美国从海外资产中获得的收益要超过美国为债务支付的利息,但是美国海外资产的高收益率一定程度上是美元相对于这些货币贬值导致的,随着美元调整的结束,美国继续靠海外资产收益来缩窄经常账户赤字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而且,从长期来看,美元贬值必然会导致外国投资者提高利率要求,提高美国对外融资成本,从而导致美国宏观经济的整体调整,甚至可能导致美国经济的“硬着陆”,而这又会进一步导致全球经济受到冲击,所以应该主动采取积极的政府干预政策。
与前述观点从美国内部的政策失当出发来考虑全球失衡的原因相反,另外一派的观点则从外部因素来寻找造成全球失衡的原因,这一派观点认为全球失衡并不仅仅是美国自身政策所造成的,而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经济力量变化的结果,尤其是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自然结果。
根据这一派的观点,面对全球失衡,美国政府首先要做的不是利用国内政策去进行硬性调整,而是应该采取“善意的忽视”策略或者呼吁其他国家首先积极解决其自身的经济问题。
他们认为,在这个基础上,全球失衡将通过市场正常起作用而逐步解决。
对于造成全球失衡的外部经济力量有多种解释,最著名的几种解释包括:Bernanke(2005)提出“全球过剩储蓄集团(Global saving gluts)”的存在导致了全球失衡,他认为,在很多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中,制度上的扭曲造成储蓄意愿过高,进而导致储蓄超过了可投资项目的需要,最终导致美国等少数国家单独承受了这些剩余储蓄而形成巨额经常项目赤字。
Dooley,Folkerts-Landau和Garber(2003,2004)则认为全球失衡是全球经济中出现的一个所谓“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Revived Bretton Woods)”所引致的,与他们观点接近的还有Gourinchas和Rey(2006)所强调的美元存在“不合理特权(Exorbitant Privilege)”的观点。
Caballero(2006)、Caballero,Farhi和Gourinchas(2008a,b)等则认为是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下的优质金融资产稀缺问题导致了全球失衡,与他们观点类似的是Cooper(2008)所持有的认为美国在生产市场化证券和以低风险债券交换高风险股权交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观点。
Gave等(2005)则认为,在新的全球分工体系中美国作为中心国家专业从事生产链中附加值更高的部分,因此美国可以用对外投资收益来弥补经常项目逆差,从而导致商品贸易上的美国乃至全球的失衡。
总而言之,这一派的观点认为,这种世界经济不平衡现象实际上是一种金融全球化下的新均衡状态,是可持续的,其政策建议则是:全球失衡会通过市场正常起作用而逐步解决,政府无须过多的干预。
从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全球经济表现来看,尽管美国依然没有完全改变其财政和货币政策,反而是变本加厉,财政和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张,“双赤字”现象持续(贸易赤字有所缩窄而财政赤字扩大),但是美国并没有经历“传统”观点所预测的美元贬值、利率大幅提高的现象,因此从短期来看,“传统”观点并没有得到事实的支持。
而关于“全球过剩储蓄集团”的观点则是美国当局惯用的推卸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行为(王晋彬,2010),而且退一步说,即使这种观点成立,但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改变,因此全球失衡在短期内也无法改变。
下面,我们就关注于另外几种强调外部经济力量的观点,通过对这些理论所对应的经济现象是否发生改变来推断这些外部经济力量是否已经发生了逆转,并进一步得出全球失衡在短期内是否可以持续的结论。
二、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变化Dooley et al.(2003,2004)提出,在今天的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在这一体系下,亚洲国家通过压低汇率维持其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这就积累了大量的官方外汇储备,但是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并没有很好的投资渠道,于是他们就把贸易盈余投资到美国。
而他们之所以把钱投到美国而不是其他地方,则是因为在现有货币体系下,美国是整个世界的银行,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的发行国,所以可以向全世界发行低风险低收益债券融资,而从世界其他地区购买高收益资产。
这个观点跟Gourinchas和Rey(2006)所认为的美元不合理特权(exorbitant privilege))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通过对外汇储备结构的变动情况以及现实中的国际债券和外汇交易市场格局来分析美元是否仍然拥有并能继续保持这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首先,我们利用COFER数据库考察了1995年至今外汇储备中各币种资产的结构(见表1)。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96年到2009年,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倒U型走势:在欧元正式成立以前和成立初期,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占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从1995年的59%上升到了2001年底的71.5%;但是,自从2001年以后,美元的比重就开始不断下降,到了2009年第三季度末,美元的比重已经下滑到了61.6%,与其1996年的地位差不多。
表1世界外汇储备的币种构成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世界各国储备总额报告国家储备总额未报告国家储备总额#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瑞郎#其他1995138981034259.0%27.0% 2.1% 6.8%0.3% 4.8%3556 1996*156631224562.1%23.9% 2.7% 6.7%0.3% 4.3%3418 1997*161621272065.2%22.4% 2.6% 5.8%0.3% 3.8%3443 1998164381282469.3%17.0% 2.7% 6.2%0.3% 4.5%3614 1999178191379771.0%17.9% 2.9% 6.4%0.2% 1.6%4022 2000193631518271.1%18.3% 2.8% 6.1%0.3% 1.5%4180 2001204961569571.5%19.2% 2.7% 5.0%0.3% 1.3%4801 2002240811795967.1%23.8% 2.8% 4.4%0.4% 1.6%6122 2003302512223165.9%25.2% 2.8% 3.9%0.2% 2.0%8020 2004374842655165.9%24.8% 3.4% 3.8%0.2% 1.9%10933 2005417462843566.9%24.0% 3.6% 3.6%0.1% 1.7%13310 2006503693315565.5%25.1% 4.4% 3.1%0.2% 1.8%17214 2007641114119264.1%26.3% 4.7% 2.9%0.2% 1.8%22919 2008690934210764.2%26.4% 4.1% 3.1%0.1% 2.1%26986 2009Q3751604434861.6%27.7% 4.3% 3.2%0.1% 2.9%30812注:(1)数据来自IMF COFER数据库;(2)并不是所有的外汇储备持有国都向IMF报告其储备资产的币种结构,COFER数据库中只统计了报告国家的汇总数据,每一年的样本国家并一定完全一致,标注*号的年份说明样本国家有比较大的变化,2009年至今只公布了前三个季度的数据;(3)1998年以前的欧元数据为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荷兰盾与欧洲货币单位的加总;(4)因为欧元区的成立,1998年前后的“其他”货币所对应的口径不一致;(5)IMF并没有对外公开报告国家的名单,但是根据一般猜测,中国并没有向IMF报告其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这有助于解释近年来未报告国家储备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