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尤建新+周三多)

合集下载

(完整版)周三多管理学笔记完整版

(完整版)周三多管理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1、什么是管理,管理的概念含义?答: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预期的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管理职能的基本活动中。

这一表述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世界上不存在无目标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

2、管理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就是使个人努力与组织的预期目标一致。

每一项管理职能,每一次决策都要进行协调,都是为了协调。

4、协调的中心是人。

任何组织都同时存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但人与物的关系最终仍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任何资源的分配也都是以人为中心的。

由于人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还有精神需要,因此,社会与人的各种因素都会对协调产生重要的影响。

5、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

管理依存于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了组织的集体活动来讨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6、协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7、管理活动即强调目的又注重过程。

强调目的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果问题;注重过程则重视“正确的做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率问题。

在效果与效率之中,效果是本,效率是标,有效地管理就是要标本兼重即“正确地去做适当的事情”。

其他:⑴管理目的:管理是手段,其本身不是目的;⑵管理主体:管理者;一种职业;⑶管理客体: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⑷管理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

(5)有效的管理者=理论掌握+技巧运用2、管理的职能答: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最基本智能。

计划:计划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总体战略的目标。

另外,他们必须制定一个支配和协调它们所负责的资源的计划,从而能够实现工作小组的目标。

组织:计划的执行需要靠他人的合作。

2024专升本周三多管理学第1章知识点讲解(含真题)

2024专升本周三多管理学第1章知识点讲解(含真题)

1.1 管理活动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法约尔(1916)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孔茨和奥唐内尔(1955)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Robbins and Coutar,(1996)等
二、管理的职能
1.1 管理活动
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二、管理的职能
1.1 管理活动
1.1 管理活动
三、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 信息角色 ➢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能得到足够信息。 管理职责的性质决定了管理者既是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的 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
1.1 管理活动
三、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 决策角色 ➢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如果信息不用于决策,就 会丧失其应有价值。管理者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方案 的实施。
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杨文士和张雁(1994)
一、管理的定义
1.1 管理活动
管理: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
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名词解释 教材P4)
1.1 管理活动
一、管理的定义(单选,判断)
载体: 组织
管理
职能: 信息、决策 、计 划、组织、领导、 控制、创新
1.1 管理活动
[练习3.单选题]( )职能是各项管理职.创新
答案:D.
二、管理的职能
1.1 管理活动
[练习4.单选题]某大型企业在行业内一直以技术领先、制度规范、人才济济、运营高
效而颇受好评。但近年来该企业业绩却持续下滑,士气低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流

管理学-周三多版课件

管理学-周三多版课件

应对变化的管理策略
总结词
根据动态原理,管理者需要采取灵活的管理策略来应对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例如,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优化组织结构、调整资源分配等。同时,也需要鼓励员工积极应对变化、勇于创新的精神。
详细描述
VS
创新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动态原理强调创新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创新是组织适应变化、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管理者需要鼓励员工积极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并为其提供支持和资源。同时,也需要建立创新文化,为组织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管理的性质
VS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类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性。它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管理活动的内在规律,为有效地开展管理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工具。
研究方法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情境和问题,管理学的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方法。
计划职能包括确定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战略和行动方案、分配资源、制定预算和标准等。计划职能的目的是为组织未来的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行动指南,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组织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活动进行合理分工和协调的过程。
详细描述
组织职能包括设计组织结构、划分职责和权力、配备人员、建立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等。组织职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组织结构,确保组织的各项工作能够协调一致地开展。
总结词
总结词
动态原理与管理实践
详细描述
动态原理对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在制定计划和决策时,需要考虑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在组织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各部门之间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在管理控制时,需要关注各子系统的运行状况和适应性调整。

管理学概论(尤建新+周三多)

管理学概论(尤建新+周三多)

推翻了从泰勒以来人们把人看做成经济人的假设, 为管理学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即开始重视 人、研究人的行为。 4、现代管理理论 社会系统学派 巴纳德 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协作系统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联系 2、非正式组织 3、经理人员的职能:规定组织的目标、选聘和安排员工、建立和维持组织信息系统 4、管理具有艺术性,经营管理需照看好组织的内外部条件 系统: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部分组成,在特定环境中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体。 1、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2、决策准则:满意标准 3、两类决策: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4、组织设计,建立一种制定决策的系统。 决策理论学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中独立出来的。 向企业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 强调从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出发, 而不是从 一般原则出发来研究企业管理问题。 管理变数=f(环境变数) 管理根据环境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制定数学方法和统计模式,并把这些模式通过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决策 1、经济人假设和组织由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组成的系统 2、目的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重点在计划和控制,方法为运筹学。 3、步骤: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式得出解决方案、对方案进行验证、对方案建立控制、实施 方案
五项修炼: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彼得 · 圣吉) 虚拟企业: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对付其他竞 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共享技术与信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 互利的企业联盟。 7S:战略(strategy)制度(systems)结构(structure)——企业成功硬件 员工(staff)技能(skills)风格(style)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成功软件 默会知识:隐性知识,人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技能和认识两方面。 6、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 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 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 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 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三、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 道德:评价人类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不同 组织的道德标准不同,同一组织在不同时期的道德标准也不一样。 四种道德观 1、功利观 决策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促进成产率的提 高,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会造成资源的不合 理配置,忽视一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力。 3、公平公正观 管理者按公平公正原则行事。保护了缺少代表或无 权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不利于培养员工风险精 神和创新意识。 2、权力观 决策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做出。 保护了个 人权力,但可能会影响组织的整体利益。 4、社会契约观 决策综合考虑实证因素(是什么)和规范因素(应该是什 么)做出。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各业中现有的道德准则, 以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与前三种出发点不同。

周三多版《管理学原理》重点归纳

周三多版《管理学原理》重点归纳

周三多版《管理学原理》重点归纳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对管理学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提高对组织和管理的认识与理解,提升管理水平。

下面将对周三多版《管理学原理》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

一、管理学的概述1.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的定义、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特点等。

2.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科学管理学、人际关系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1.组织与管理:组织的定义、组织的类型、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等。

2.领导与决策:领导的概念、领导类型、领导风格和领导力开发等。

3.沟通与协调:沟通的定义、沟通过程、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等。

4.激励与工作动力:激励理论、激励方式、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动力等。

5.控制与监督: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过程和控制方式等。

三、组织行为学1.个体行为与组织:个体行为的特点、个性与个体行为、个体行为的动机和满足需求等。

2.小组与团队:小组的功能和特点、团队的构建与发展、团队决策和团队动力等。

3.领导与管理:领导与权力、领导风格和领导行为、领导角色和领导态度等。

4.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组织文化的形成与特点、组织变革的原因和过程等。

四、管理学的实践应用1.组织的设计与管理:组织架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绩效管理等。

2.管理决策与战略管理:管理决策的基本步骤和决策方法、战略管理的概念和过程等。

3.企业创新与研发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思维和组织创新能力培养等。

4.跨国公司管理:跨国公司的特点、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策略等。

5.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管理伦理的概念和原则、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和效果等。

以上仅为《管理学原理》课程的部分重点内容归纳,通过对这些理论和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加深对管理学原理的认知,提高管理水平。

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的管理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

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

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企业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活动和策略,以达到组织目标并有效利用资源的过程。

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旨在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企业管理的要点。

一、企业管理的概念和作用企业管理是指对企业各项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它是企业运行的核心和关键,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1. 统一性原理:企业管理应具有整体观念,将各个管理活动统一起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体目标。

2. 适应性原理:企业管理应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灵活调整管理策略和方法,以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3. 经济性原理:企业管理应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 科学性原理:企业管理应基于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科学的决策和分析,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企业管理的基本要素1. 组织结构:企业管理应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实现工作的分工和协作。

2. 人力资源:企业管理应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培养和吸引优秀的员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决策与计划:企业管理应进行科学的决策和制定合理的计划,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实现目标提供指导和支持。

4. 控制与评估:企业管理应建立有效的控制体系,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纠正偏差,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四、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策略1. SWOT分析:通过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

2. PDCA循环: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和调整的循环过程,不断改进和优化管理活动,提高管理效能。

3. 团队管理:通过建立高效的团队,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和潜力,实现团队的协作和创新。

4. 创新管理:通过创新的思维和管理方法,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变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完整版)周三多《管理学》笔记

(完整版)周三多《管理学》笔记

《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色: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管理实践悠久历史原因二.管理的必要性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远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本、能源、原资料经常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拦生产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

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的企业成立的基础。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的发展的预期目标,都要靠全体成员长远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获取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的协调的过程。

(一)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不再单纯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同时也要十分关注实现组织中每个人的发展和实现组织的社会责任。

(二)管理应该是有效的不但要有较高的效率,同时还要有较好的见效。

(三)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协调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组织内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之间的协调;二是组织与外面环境的协调。

(四)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所有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一)决策组织中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都必定从事计划活动。

(二)组织计划的执行要靠别人的合作。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结构的详尽形式和特色。

组织职能是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他所有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靠。

(三)领导需要有声威的领导者进行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经过沟通加强者们的相互理解,一致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

(四)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吻合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五)创新不能或缺的重要职能。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出现时由人类活动的特色决定的。

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别职能。

管理也是生产力。

(完整版)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重点笔记大全最新整理,推荐文档

(完整版)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重点笔记大全最新整理,推荐文档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3)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3)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4)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5)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5)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6)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6)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6)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8)第四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12)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12)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 (12)第二节系统原理 (13)第三节人本原理 (13)第四节责任原理 (14)第五节效益原理 (14)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15)第一节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 (15)第二节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15)第三节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16)第四节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经 (17)第五节企业的社会责任 (17)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17)第一节管理的方法论 (17)第二节管理的法律方法 (18)第三节管理的行政方法 (18)第四节管理的经济方法 (19)第五节管理的教育方法 (20)第六节管理的技术方法 (20)第六节伦理原理 (21)第六章决策 (21)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21)第二节决策的类型和特点 (21)第三节决策的理论 (22)第四节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23)第五节决策的方法 (24)第七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25)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25)第二节计划的类型 (26)第三节计划的编制过程 (27)第八章计划的实施 (27)第一节目标管理 (27)第二节滚动计划法 (28)第三节网络计划技术 (28)第五节业务流程再造 (30)第九章组织设计 (30)第一节组织设计的概述 (30)第二节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31)第三节部门化 (32)第四节集权和分权 (33)第十章人员配备 (34)第一节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原则 (34)第二节管理人员的选聘 (34)第三节管理人员的考评 (35)第四节管理人员的培训 (36)第十一章组织力量的整合 (36)第一节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36)第二节直线与参谋 (37)第三节委员会 (38)第十二章组织变革和组织文化 (38)第一节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38)第二节管理组织变革 (39)第三节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40)第十三章领导和领导者 (41)第一节领导的性质和作用 (41)第二节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 (42)第三节领导方式及其理论 (42)第四节领导艺术 (43)第十四章激励 (44)第一节激励的性质 (44)第二节激励理论 (44)第三节激励实务 (45)第十五章沟通 (46)第一节组织中的沟通 (46)第二节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 (47)第三节冲突与谈判 (47)第十六章管理信息 (48)第一节管理信息及其特征 (48)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49)第三节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发展 (49)第十七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51)第一节控制原理 (51)第二节控制的要求 (51)第三节控制过程 (52)第十八章控制方法 (53)第一节预算控制 (53)第二节非预算控制 (54)第四节其他控制方法 (56)第十九章管理的创新职能 (56)第一节创新及其作用 (56)第二节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57)第三节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58)第二十章企业技术创新 (59)第一节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 (59)第三节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60)第二十一章企业组织创新 (61)第一节企业制度创新 (61)第二节企业层级机构创新 (61)第三节企业文化创新 (62)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版)复习资料.doc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版)复习资料.doc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版)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P1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开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P12-15管理的职能:方案(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P15管理的自然属性: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P17P21管理的自然属性表达在两个方面:1.是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

管理是社会化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是管理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只有管理才能把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得以组合和发挥作用。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小题)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视者、发言人、传播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的职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开展P53-59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观点、评价奉献)大题!仔细看书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到达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评价:1.它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的经验管理方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就方法。

2.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开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开展的需要。

3.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别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中门从事管理工作。

4.泰罗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的压榨。

奉献:1.第一次使管理由经验上升到科学;2.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3.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同济大学全新管理学概论重要内部复习

同济大学全新管理学概论重要内部复习

同济大学818管理学概论重要内部复习资料作为一名2010年考同济的学长在这里给2012年要考同济经管学院——管理学概论的学弟学妹讲一些我的复习经验。

与2010年相比,2011年管理学出的更加灵活,而且更多的涉及了尤建新书本上的内容,这样就使很多只复习《周三多》的学弟学妹措手不及,管理学最终得不了高分。

我认识很多学弟学妹就是因为管理学没有过线而无缘复试的。

我的复习经验是,先看尤建新那本书,这本书很薄,也比较简单,看大概4遍左右后就可以不看了,然后看周三多那本书,周三多相对较厚,有的时候看了后面就忘记了前面,所以学弟学妹要多看,我当时看了至少8遍(到后面看熟了就非常快了),书看多了自然就知道重点在哪里了。

我觉得考研复习最好在4月到5月份之间开始着手,给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短期计划和一个简略的长期计划,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复习时间是最重要的。

在10月份的时候就应该把尤建新和周三多都抱在怀里开始有针对性的背书了,这是最痛苦的时期,坚持过来就雨过天晴了。

可能有些地方说的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学弟学妹要是有什么问题或者需要同济本科生上管理学概论的PPT的话可以给我发邮件:由于很多学弟学妹要我转让自己的复习资料,所以我细心的整理了一下,做了很多更新,具体资料如下。

纸张版:1、2011年《管理学概论》强化班讲义(内涵周三多书上的内容重点讲解,同济老师辅导班讲课内容,应试技巧和答题策略)119页2、1998~2011年真题及答案22页3、2011年同济大学经典讲义:(1)重点名词解释17页(2)选择题精选17页(3)计算题单项7页(4)管理简答题题解97题40页(5)案例13题+详细答案21页4、2011同达《管理学概论》冲刺讲义及答案(内含:管理学概论题型解析;10套模拟试题;详细答案解析)试题32页答案15页5、求进2011年同济考研专业课《管理学概论》冲刺资料内含:《管理学概论》仿真考题25套(65页)+详细答案(111页)6、非常重要的管理学概论视频(结合周三多的教材)7、光盘两张:各科全程班视频。

同济大学管理学概论98-10(周三多+尤建新)

同济大学管理学概论98-10(周三多+尤建新)

98年一.简答(7选6)1.为什么说“决策过程”是计划工作的核心?(P102,P99)2.试讨论群体参与决策过程的优缺点。

(P116)3.为什么说建立标准是实施控制的基础?(P289)4.管理的任务是什么?(P4)5.销售智能中的品种政策与生产职能中的品种政策在内容上有何联系与不同?(老版)6.为什么说“计划工作不能消除风险”?(P73)7.谈谈你对企业采用ISO9001族标准的看法.(P34)二.研讨题(7选6)1.组织中的人际沟通是达成该组织目标的重要基础,请阐述产生组织中人际沟通障碍的原因,以及如何能有效地克服这些障碍。

(P277)2.试用一个例子来阐述示意公式“工作成绩=能力×干劲”的含义,并讨论组织中领导者的激励作用。

(P241)3.试比较发行股票、债券和进行资产抵押这三种企业可能选择的筹资方式的优缺点。

(老版)4.A.H.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排成五个层次,请阐述您对这五个层次“重要”的认识。

(P252)5.P.F.Drucker提出“目标管理”有助于在管理实践中纠正三种错误观点,即过分“强调各人技能第一”,“强调集中”和“不同层次的见仁见智”。

请阐述这三种错误观点将导致组织中的不良后果,并讨论“目标管理”对纠正这三种错误观点的贡献。

(P46)6.K.Lewin认为组织变革应包括三个步骤;解冻、转变、再冻结。

试阐述您对这三个步骤内容的理解。

(P56,P198)7.古典组织理论强调以工作为中心,又称X理论。

试阐述这一理论对人的本性的假设和您对这些假设的看法。

(P24,P126)99年1.什么是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P8)2.什么是目标管理?如何理解目标管理的具体内容?(P46)3.什么是计划工作?为什么说“计划工作不能消除风险”?(P71,P73)4.什么是权利委任?为什么说“权利委任并不意味着委权人放弃权利”?(P154,P155)5.什么是组织中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这两类群体对于实现组织目标各有哪些影响?(P244)6.什么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在组织中,是否上级就是领导者,下级就是被领导者?为什么?(P217,P218)7.A.H.Maslow的需要层系论把人的需要分为哪几大类?人的行为受哪类需要的影响最大?(P252,P255)8.组织中的人际沟通有什么作用?其沟通过程由哪些因素连接而成的?(P273,P274)9.请用示意公式“工作成绩=能力×干劲”来讨论组织中激励的作用。

管理学(周三多第3版)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周三多第3版)知识点总结

一、什么是决策?
• 决策概念 • 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时机的过程。
如何理解决策?
1、决策主体是 管理者
2、决策的本质是 一个主观的分析 判断过程
3、决策的目的是 解决问题/利用时机
文化 保障
物质 文化
形象化 动态化
员工 表现
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 在工作中对文化的遵循
核心 价值观
Hale Waihona Puke 制度化文化内核组织价值观;组织评判事物 和指导行为的根本理念、总 体观点和选择方针 文化核心价值观是由企业核 心力量决定的;私营或民营 企业是由老板决定的
四、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
以文化人 以人为本 文化主导 难以模仿
• 区分管理的职能。 • 区分管理者的三个层级,理解处于组织中不同层级
的管理者的责任
• 确定管理者扮演的角色,管理者有效扮演这些角色 所需要的技能?
• 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为什么需要管理
人的欲望
投入
资源
无限的
矛盾
有限的
协调
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通过方案、组织、领导、控 制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 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含义: 第一,四大职能,共同劳动的需要。 第二,协调资源,通过指挥来协调劳动过程。 第三,目的。在指挥的控制下,实现管理者
五、组织文化的功能
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序
选择价值标准---文化的核心内容
确定本质体系改造和提升的内容
确定制度文化改造的内容 〔包括有形的和无形,如决策标准、人才选拔等〕 全员培训 〔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形成文化再塑的认同〕
制定实施的步骤和各部门的实施方法。 拟订考核方法和标准 〔包括量化、定性和典型三个方面〕 指令专门机构付诸实施 分阶段考核评比,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年终的整体工作评价之中, 在考核的根底之上,不断丰富开展企业文化。

管理学复习资料-周三多(第六版)

管理学复习资料-周三多(第六版)

管理学复习资料-周三多(第六版)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部分管理与管理学一、关键名词:管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管理者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管理者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学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二、习题(一)选择题1.从理论概念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为_____,从统计规律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之为_____,建立在经济归纳法基础上的模型称之为______。

A.描述性模型B.经济计量模型C.解释性模型2. _____职能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E.创新3.为了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订的计划得以实现,就需要有_______职能。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E.创新 4.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_______.A.人际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5.在________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A.人际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6.在同不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时候,管理者扮演的是____________。

A.企业家角色B.干扰应对者角色C.资源分配者7.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8.___________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不重要。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9.__________对于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10.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A.归纳法B.试验法C.演绎法11. 著名的霍桑研究就是采用_______研究管理中人际关系的成功例子。

A.归纳法B.试验法C.演绎法12. 作为______,管理者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工作小组成员,作为______,管理者把信息传递给单位或者组织以外的个人。

(完整word版)管理学第五版_周三多_笔记

(完整word版)管理学第五版_周三多_笔记

(完整word版)管理学第五版_周三多_笔记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周三多第一篇总论(主要介绍管理学的形成历史、基本原理、管理道德、管理基本方法)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是干什么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是管理学的几大模块,按此顺序分模块复习二、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要能分辨出这两种属性三、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要记住,案例分析中能分辨出是什么角色,并解释1、人际:在组织之外是礼仪角色,相当于外交官,代表组织整体的利益和形象;在组织之内是领导者的角色;在内外之间是联络者的角色,是个桥梁。

2、信息角色:监督工作,向上边汇报情况;向下边传递、发布信息;对外边当发言人,代表组织的整体声音。

3、决策角色:企业家,保证组织的更好发展;处理冲突,内部外部;资源分配四、管理者的技能技术、人际、概念概念都要记住五、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及如何应对标题要记住,内容要会用自己的话来答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源化、管理人本化一)挑战:1、网络使信息变的透明,好事坏事都是一夜天下闻。

所以管理者将不能像过去那样轻松地保守一些秘密。

比如对于顾客,产品的好坏,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都会迅速地形成舆论,并在瞬间决定企业竞争的成败,如三鹿的例子,对于企业而言,应该考虑如何加快对市场突发事件的处理,如何利用网络打造自己的品牌价值,以及如何与消费者沟通、反馈等等。

此外,在企业内部也应通过网络打造沟通的环境,信息的渠道。

2、经济全球化。

宽容、博大、高瞻远瞩。

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双赢。

对金融危机的处理。

体制改革、学习。

3、对知识的管理。

技术、理念、制度、品牌、产权、人才,学习型组织。

4、人本。

现代文明的标志。

重视人尊重人全面发展人。

80年代日本与美国管理的比较。

二)应对:1、管理指导思想的创新。

首先也是首要的要从思想上来一次大的变革,以知识的无限性和投资规律的递增规律为指导思想和依据。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重点笔记大全最新整理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重点笔记大全最新整理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重点笔记大全最新整理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重点笔记大全最新整理》的内容。

第一章:管理学概述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学派第三章:管理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第四章: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功能第五章:组织的建立与设计第六章:组织运作与控制第七章:人力资源管理第八章:领导与决策第九章:沟通与协调第十章:组织变革与创新第一章:管理学概述管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学派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能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学派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行政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行为管理学派:人本主义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现代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信息管理学派、全球管理学派第三章:管理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对管理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作用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第四章: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功能管理的四项基本功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的基本原理:目标导向、适应性、效率与效益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改进第五章:组织的建立与设计组织的概念和特点组织结构设计和分工原则组织文化和组织行为第六章:组织运作与控制组织的运作流程和流程管理组织的决策权和信息流动组织的控制机制和质量管理第七章: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员工培训和绩效评估薪资福利和员工关系管理第八章:领导与决策领导与管理的关系和区别领导的类型和特点决策的过程和方法第九章:沟通与协调沟通的定义和重要性沟通的媒介和技巧协调的概念和实践第十章:组织变革与创新组织变革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创新的概念和意义创新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本文档总结了《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重点笔记大全最新整理》的核心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管理学的框架和知识体系的资料。

本章主要介绍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管理的定义、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以及管理的重要性。

还将涵盖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本章将深入探讨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结构、组织行为、领导与决策、人力资源管理等。

尤建新管理学概论第3版复习归纳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尤建新管理学概论第3版复习归纳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的概念1.1 复习笔记一、管理的定义和性质1.管理的任务组织的目标是大家的目标,管理的任务就在于引导组织成员共同来实现这一目标。

具体讲,就是把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加以合理的组合和运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为推动组织向目标一步一步地接近,必须规定组织中每个成员应当从事的活动,并使他们的活动相互协调。

2.管理的定义(1)管理:管理就是有效整合组织资源、协调组织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确保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这一定义有四层含义:a.管理是一个过程;b.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组织目标;c.管理的手段是有效整合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d.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过程中的矛盾和不协调会成为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阻碍,管理就是要努力使成员能够协同行动而消除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阻碍。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共同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组织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区域越来越广阔,管理的四层含义变复杂了。

于是,管理成为人力、物力、财力之后的第四种资源——管理资源。

管理资源具有无形的和潜在的特点。

3.管理的职能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他人或与他人一起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管理的职能可以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四个方面。

(1)计划职能计划的含义可从两个角度讨论。

a.从名词的角度(静态的)理解,计划是指组织目标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方案。

b.从动词的角度(动态的)理解,计划是指计划工作,即拟订组织目标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方案的过程。

(2)组织工作关于组织的含义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a.以静态结构来解释组织的含义,这是指为达成某些目标而设计并建立的组织系统。

这一组织系统有如下特点:第一,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各种资源的交换;第二,技术系统,不断地进行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第三,整合系统,不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并与其各子系统(或系统元素)相互依存。

b.从动态活动来解释组织的含义,这是指对组织系统拥有的资源的用途加以规定,使之有秩序地得到利用的活动过程,常称之为组织工作。

尤建新《管理学概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尤建新《管理学概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尤建新《管理学概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定义和性质1.管理的任务组织的目标是大家的目标,管理的任务就在于引导组织成员共同来实现这一目标。

具体讲,就是把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加以合理的组合和运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为推动组织向目标一步一步地接近,必须规定组织中每个成员应当从事的活动,并使他们的活动相互协调。

2.管理的定义(1)管理:管理就是有效整合组织资源、协调组织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确保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这一定义有四层含义:a.管理是一个过程;b.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组织目标;c.管理的手段是有效整合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d.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过程中的矛盾和不协调会成为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阻碍,管理就是要努力使成员能够协同行动而消除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阻碍。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共同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组织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区域越来越广阔,管理的四层含义变复杂了。

于是,管理成为人力、物力、财力之后的第四种资源——管理资源。

管理资源具有无形的和潜在的特点。

3.管理的职能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他人或与他人一起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管理的职能可以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四个方面。

(1)计划职能计划的含义可从两个角度讨论。

a.从名词的角度(静态的)理解,计划是指组织目标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方案。

b.从动词的角度(动态的)理解,计划是指计划工作,即拟订组织目标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方案的过程。

(2)组织工作关于组织的含义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a.以静态结构来解释组织的含义,这是指为达成某些目标而设计并建立的组织系统。

这一组织系统有如下特点:第一,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各种资源的交换;第二,技术系统,不断地进行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第三,整合系统,不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并与其各子系统(或系统元素)相互依存。

b.从动态活动来解释组织的含义,这是指对组织系统拥有的资源的用途加以规定,使之有秩序地得到利用的活动过程,常称之为组织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多企业管理人员采用功利观,因为这观点与效率、利润等目标一致。但由于环境的变化,强调个人权力、 社 会公正和社区标准的趋势,意味着企业需要在非功利的基础上建立道德标准。 道德管理的特征 1、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的责任; 2、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把人看作目的; 5、超越法律要求,取得卓越成就; 6、具有自律的特征; 7、以组织价值观作为行为导向。 道德发展阶段 人们渐进通过六个阶段,不能跨越;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在任何一个阶段,也可能 倒退和堕落;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于第四阶段。 层次 前惯例层次 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决策的依据是本人利益 惯例层次 受他人期望的影响,法律的遵守,对重要人物 期望的反应,对他人期望的一般感觉 阶段 1. 2. 1. 2. 遵守规则以避免受到物质惩罚 只在符合直接利益时才遵守规则 做你周围的人所期望的事 通过履行允诺来维持平常秩序
管理基本原理 1、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 。 2、掌握管理基本规律,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系统 原理 系统: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或要素组成,在一定环境下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 特征: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 原理要点 1、整体性原理。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 2、动态性原理。系统总是处于动态,要求管理者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预见系统发展趋势 。 3、开放性原理。不断与外界进行人、财、物、信息等要素交流,才能维持系统生命,实现可持续发展。 4、综合性观点。任何系统都是由其内部要素按一定方式构成的综合体。 以人为中心,将组织的人际关系放在首位,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激发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 行为研究 主体研究 1、职工是企业主体:人的认识过程:要素研究 2、有效管理关键是职工参与。 3、现代管理核心:人性得到最完美发展。 4、管理是为人服务。 为实现管理效率和效益, 在合理分工基础上, 明确规定各部门和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和相应需要承担的责任。 1、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2、职位设计和授权要合理:责权利三角定理:职责、权限、利益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能力是高。 3、奖罚分明、公正及时。 效益:产出与投入比 1、经济效益是管理效益直接表现 2、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相协调,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3、主体的管理思想是影响管理效益的重要因素,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伦理: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企业伦理: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 特性:非强制性、非官方性、普遍适应性 、扬善性 伦理与效益:伦理经营可能在短期支付大量成本,但与企业的长期经营效益成正相关; 伦理是企业的道德基础,可能产生超常规的效率。 二、管理理论的发展 1、早期管理思想 管理活动(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 1、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分工论 2、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 3、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 2、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 1、工作定额制度 2、标准化制度 3、差别计件制 4、第一流工人制度:适合的工作且有进取心 5、额外管理制度 6、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分离 评价:1、科学管理观念的引入 2、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3、分离管理、作业职能:管理从一种活动成为一种职业, 提高了管理效率,为管理理论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重视技术性因素而忽视社会因素, 分 4、工人是“经济人” 工过细工作乏味。 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 五个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4 条管理原则 1、分工:效率 2、公平 3、团结 4、人员稳定 、首创精神 5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7、纪律 8、秩序:人和物及其所能 9、统一命令 10、统一指挥 11、权力与责任 12、集权与分权 13、等级链 14 报酬合理
五项修炼: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彼得 · 圣吉) 虚拟企业: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对付其他竞 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共享技术与信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 互利的企业联盟。 7S:战略(strategy)制度(systems)结构(structure)——企业成功硬件 员工(staff)技能(skills)风格(style)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成功软件 默会知识:隐性知识,人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技能和认识两方面。 6、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 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 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 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 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三、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 道德:评价人类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不同 组织的道德标准不同,同一组织在不同时期的道德标准也不一样。 四种道德观 1、功利观 决策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促进成产率的提 高,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会造成资源的不合 理配置,忽视一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力。 3、公平公正观 管理者按公平公正原则行事。保护了缺少代表或无 权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不利于培养员工风险精 神和创新意识。 2、权力观 决策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做出。 保护了个 人权力,但可能会影响组织的整体利益。 4、社会契约观 决策综合考虑实证因素(是什么)和规范因素(应该是什 么)做出。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各业中现有的道德准则, 以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与前三种出发点不同。
管理学概论 一、管理 管理定义:有效整合组织资源、协调组织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确保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四层含义:管理是一个过程 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管理的手段是有效整合组织资源 管理的职能 1、计划:名词的行动方案,动词的拟定组织目标和实现行动方案的过程。 2、组织:静态的组织结构和动态的组织活动,与他人合作的需要。 3、领导:引导、激励参与者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和影响力。 4、控制:对组织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5、创新:改变现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系 1. 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管理工作一般从计划开始。 2. 组织、领导到控制旨在保证计划的实施。 3. 各职能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不断循环。 4.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轴心地位,是推动循环的原动力。 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熟悉和精通特定专业领域业务知识的能力。基层管理者较为重要 人际技能:与他人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各层管理者大体相同 概念技能: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化的思维能力。高层管理者较为重要 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获取信息) 、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发现机会) 、干扰对付者(处理冲突) 、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人员素质:管理的愿望、良好的品德、创新的精神、决策的能力、沟通的技能 管理的任务:获取、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来确保组织效益和效率双重目标的实现。 管理绩效 有效性: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做正确的事; 效率:投入和产出之比,正确地做事。 两者关系:管理不仅关系到使活动达到目标,而且要做得尽可能有效率。低水平管理绝大多 数是由于无效率和无效果,或者是通过牺牲效率来取得效果。 管理二重性 科学性: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以指导实践 艺术性:管理科学还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 管理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应用管理科学,发挥创造性的艺术。 管理万能论 OR 象征论 管理万能论: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主要责任。 管理象征论: 管理者对组织成败起有限作用, 其成败主要归因于管理者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 现实是两种观点的综合:每一个组织中都存在限制管理者决策的内部约束力量(文化)和外 部约束力量(环境) ,但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管理者能对组织绩效施加重大影响。
人本 原理
责任 原理
效益 原理
伦理 原理
吉尔布雷斯夫妇:时间和动作的研究,用摄影来研究手和身体动作。 甘特:甘特图(进度计划) 、计件奖励工资制 福特:创立了第一条流水线 3、行为管理理论 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早期称人际关系学说,后来发展为行为科学。 梅奥及霍桑试验 1、工人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提倡新型的领导风格。 4、关心工人。 威廉.大内的 Z 理论 比较了日本和美国企业不同的管理特点后,参照 X 和 Y 理论,提出来的新理论。 将东方的人文感情揉进了管理理论,强调管理中 文化特性,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组成。
推翻了从泰勒以来人们把人看做成经济人的假设, 为管理学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即开始重视 人、研究人的行为。 4、现代管理理论 社会系统学派 巴纳德 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协作系统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联系 2、非正式组织 3、经理人员的职能:规定组织的目标、选聘和安排员工、建立和维持组织信息系统 4、管理具有艺术性,经营管理需照看好组织的内外部条件 系统: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部分组成,在特定环境中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体。 1、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2、决策准则:满意标准 3、两类决策: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4、组织设计,建立一种制定决策的系统。 决策理论学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中独立出来的。 向企业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 强调从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出发, 而不是从 一般原则出发来研究企业管理问题。 管理变数=f(环境变数) 管理根据环境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制定数学方法和统计模式,并把这些模式通过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决策 1、经济人假设和组织由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组成的系统 2、目的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重点在计划和控制,方法为运筹学。 3、步骤: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式得出解决方案、对方案进行验证、对方案建立控制、实施 方案
原则层次 受个人道德准则的影响。 这些准则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不 顾,支持不相干的价值观和权利 遵守自己的选择的伦理准则,即使这些 准则违背了法律
改善道德管理的途径 1. 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2. 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 3. 设定工作目标 4. 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5. 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表率作用、奖惩机制) 6. 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考虑道德要求) 7. 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8. 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伦理困境) 社会责任: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义务,强调除了承担法律和经济义务,还要承担 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 两种社会责任观 1、古典观 代表人物 Friedman 弗里德曼,认为:企业经理人大 多也是雇员,其主要责任是最大限度满足股东的利 益。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增加成本,这些成本要么转 嫁给股东,要么转嫁给员工,要么转嫁给消费者, 最 终都会导致企业受损。 2、社会经济观 社会是企业的依托,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第一目 标是保证自身的生存, 而利润最大化只是企业第二目 标。因此,管理者必须关注社会对企业的接纳,承担 必要的社会责任, 同时积极维护社会利益和推动和谐 社会的建设,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责任的体现 1、企业对环境的责任 保护环境(环保技术) 、 “绿色产品”研究和开发、污染治理 2、企业对社区的责任(就业机会) 3、企业对政府的责任(支持政府活动) 4、企业对投资者的责任(投资报酬、无欺骗财务报告) 5、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不歧视员工、培训员工、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石棉案) 、 善待员工的其他措施(民主管理) 6、企业对顾客的责任 安全的产品、正确产品信息、必要指导、售后服务、 顾客自主选择权 7、企业对竞争者的责任(有序竞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