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总结知识点

合集下载

化学教学论重点内容

化学教学论重点内容

1.教学情境的设计方法?从科学与生活的接入点入手,创设情境,从科学与社会的接入点入手,创设情境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2教学情境设计和情境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情境作用的全面性,情境作用的全程性,情境作用的发展性,情境的真实性,情境的可接受性3.合作学习是什么?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学生和学生群体间的合作性互动来促进学习,达到整体学习成绩最佳的学习组织形式。

4.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对化学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1)遵守语言,逻辑规律(1)化学教学语言应该准确,鲜明,生动,合乎语短,用词恰当(2)书面语言规范,严谨,详略得当(3)口头语言句子简短,不过分修饰(4)同时又逻辑正确,意义完整2)适应教育教学要求(5)语言适当,有节奏和变化(6)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记忆(7)善于运用实验,板书,版画等手段来加强语言效果(8)学生能听得清,听得好(3)符合化学学科特点(9)正确的应用化学术语确切的表达化学概念(10)讲清关键的字,词,句注意区分易混淆的概念(11)不用日常概念代替科学概念(12)能准确,深刻,形象的表达物质的组织,结构,性质,变化等及其规律4)讲授?讲授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比较系统的专递教学内容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5.在具体运用中,讲授大体上分为讲述,讲解,讲演等类型6.半数的内容主要包括课题名称,授课提纲,教学要点和重点包括重要的定义,补充材料和其他内容7.板书的形式则有提纲式,图解式,表格式,综合式等通常因教师风格,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8.谈话是教师通过预先设计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做出正确的回答以师生对话方式围绕课题的重点或难点展开讨论从而传授,巩固教学内容,检查学习内容的方法。

9.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导向性问题,形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10.什么是展示和演示?演示和展示是教师通过操作实物媒体来帮助学生认识实物,获得化学知识,实习实验技能的一种常用的化学教学基本方法。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化学这门学科啊,可真是充满了奇妙和惊喜!对于准备化学教学论考试的小伙伴们来说,掌握以下这些知识点那是相当重要。

先来说说化学课程的目标与理念。

咱得清楚,现在的化学教学可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记住那些化学公式和反应,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就像我之前遇到过一个小朋友,他对化学特别感兴趣,总是问我为什么这个物质会和那个物质反应。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咱们教学的目标得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化学教学的方法也是考试的重点。

比如探究式教学,这可不是老师一味地讲,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结果。

我记得有一次课堂上,让学生们自己探究酸碱中和反应,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有的小组实验做得顺顺利利,得出了正确结论,兴奋得不行;有的小组出了点小差错,但是通过大家一起讨论,最终也找到了问题所在。

这种探究式教学,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化学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

化学实验教学更是重中之重。

从实验的设计、操作到安全注意事项,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有一回,一个学生不小心把试剂弄洒了,还好我提前强调了安全知识,大家都知道怎么应对,没有造成什么危险。

这也提醒咱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清楚实验的规范和安全要求。

化学教学的评价也是知识点之一。

不能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关注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等。

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孩子一次考试没考好,就否定他对化学的热爱和努力。

还有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包括教材的选择和改编、多媒体资源的运用、校外资源的整合等等。

比如说,我们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化工厂,让他们亲眼看到化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这样能让他们对化学有更直观的认识。

另外,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不能忽视。

老师自己得有扎实的化学知识,还得懂得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我就曾经为了准备一堂精彩的化学课,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反复修改教案,就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喜欢化学。

总之,化学教学论的知识点那是又多又重要。

教学总结化学知识点

教学总结化学知识点

教学总结化学知识点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所有形态的物质,其基本任务是揭示物质的微观和宏观结构,探讨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规律,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服务。

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1)物质:是组成一切物体的东西,是可以独立存在并具有质量和体积的实物。

(2)元素:是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其他物质。

(3)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4)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以任意比例混合在一起而成的物质。

与化合物不同的是,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和比例可以改变。

2.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时引起物质间原子排列发生改变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用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由化学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化学方程式应满足一定的平衡原则和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等几种基本类型。

3.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微粒,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各不相同,元素周期表是将所有已知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排列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的主要组成是周期表周期和周期表族,周期表周期表示原子核周围电子的能级排布,而族则表示原子核周围电子的数量。

4.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键是将原子或离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力,按键的类型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单元。

分子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分子结构的分析通过实验和理论模型来进行。

5.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了反应物质的消耗和生成物的产生速度,可以通过实验和动力学方程来描述。

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根据平衡常数和平衡定律可以描述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总结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总结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教学目标的确定1.1 教学目标的概念和分类化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要求,可以将化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个层次。

其中,知识与技能是化学教学最核心的目标,包括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方法论意识,包括科学探究、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包括对科学的敬畏、对科学家的尊重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1.2 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化学教学目标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性是指教学目标需要符合科学的规律和知识结构;系统性是指教学目标之间需要关联和互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发展性是指教学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发展路径和层次;可操作性是指教学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现条件。

1.3 教学目标的层次结构根据不同的层次和学科特点,化学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价值观目标。

其中,认知目标是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技能目标是指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情感态度目标是指学生对科学的态度和情感体验;价值观目标是指学生对科学的认知和价值判断。

1.4 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化学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设计。

可以采用层次分解和目标分解的方法,将宏观目标分解为微观目标,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第二章: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2.1 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化学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学科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选择教学内容需要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不能随意添加无关的内容。

同时,需要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2.2 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化学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包括线性组织和非线性组织。

化学教学论考点总结

化学教学论考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3分×4=12分)1、化学课程标准原来叫化学教学大纲,它就是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根据中学得培养目标与课程计划制定得中学化学得指导性文件。

在这个文件里规定了化学课程得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等。

2、科学素养答题要点:科学素养就是科学教育目得得比喻说法。

科学素养强调普通教育定向。

现在科学教育得目得就就是提高全体学生得科学素养(2 分)。

不同得国家或不同得学者对科学素养得具体含义得阐释不相同。

在我国得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将科学素养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分)3、科学探究指得就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得证据提出种种解释得多种不同途径。

科学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得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得方法而进行得各种活动.由五个基本得构成要素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

4、探究式教学答题要点:探究式教学就是一种教学方式(1分).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与体验科学探究活动(2 分),激发学生学习得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得情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得本质,学习科学探究得方法,培养学生得科学探究能力.(2分)由五个基本得构成要素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

5、活动表现评价答题要点:活动表现评价就是一种评价方式(1 分)。

它就是通过观察、记录与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得表现(2 分),对学生得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得思路、知识得理解、认识与应用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多方位得评价。

(2分)6、档案袋评价答题要点:档案袋评价就是一种学业成就评定方式(1 分)。

档案袋就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得、有目得地收集起来得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得时间内在课程得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得全部努力、进步与学业成就.(2分)学生在学习档案中可收录自己参加学习活动得重要资料,如实验设计方案、探究活动得过程记录、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有关得学习信息与资料、学习方法与策略得总结等。

化学教学论(第五版)刘知新主编复习总结

化学教学论(第五版)刘知新主编复习总结

化学教学论第一章:导论1.奏章学堂章程,1903年规定标志着化学课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正式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化学教育体系进入成型期2.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3.科学教育的广域四个目的:态度、过程、知识、技能。

4.通常被教师或研究者采用的化学教育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采访法,实验法统计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5.化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大学前化学教学系统及研究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6.2000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第二章: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1)新中国成立以来化学课程的变革:初建体系时期;相对稳定时期;发展变革时期;修订完善时期(2)科学素养框架构建的化学课程包括:一、科学内容,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三、科学的推理过程,四、科学的社会历史发展五对科学的积极态度(3)我国自1996年起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二、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

(4)在2001年义务教育、2003年普通高中两个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中,都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主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课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领域给予明确的界定。

(5)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6)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7)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三、根据化学学科的特征。

(8)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突出科学探究目标;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9)合成路线的内容标准描述方式的多样化:一般应符合四个要素,也称abcd法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教学总结化学知识点归纳

教学总结化学知识点归纳

教学总结化学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基础知识1.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

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可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根据其成分又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1.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由门捷列夫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性质的周期性规律排列的一张表格。

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活动性。

1.3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聚集在原子核中,而电子绕核运动。

原子核的电荷是正的,而电子的电荷是负的,原子的整体电荷是中性的。

1.4 分子和化学键分子是由不同原子进行化学共价结合形成的,化学键是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根据分子中原子的数量和组成,可以分为原子分子和离子化合物。

1.5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改变物质本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性质,如氧化、还原、酸碱性等。

二、化学反应2.1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根据反应过程和反应产物,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合成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结合成一种化合物,分解反应是一种化合物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置换反应是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

2.2 化学反应的原子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总是遵循原子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化学反应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在闭合系统中,反应前后总能量不变。

2.3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的消耗量或产生量。

在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最快,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终趋于零。

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质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反应速率前后不变的状态,可用化学平衡常数描述。

三、物质的性质和分类3.1 气体的性质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其特点是容易流动、体积变化大、分子间距离大、没有固定形状。

(完整word版)化学教学论重点

(完整word版)化学教学论重点

1、化学科学的概念、价值及特点2、化学课程的价值3、科学素养的内容4、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5、 STSE教育的实质6、课程P20~257、教材8、课程标准9、英、美等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共同点10、初、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理念、内容及结构特点11、初、高中化学教材编写的理念、特点及栏目结构设置12、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技巧及要求13、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14、化学教学设计的依据及基本层次15、化学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16、教学资源分析的途径和方法17、学情分析的途径和方法18、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和需要注意的事项19、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目的和方法20、化学教学方法和特点及选择、组合、优化21、化学事实性知识、理论性知识、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教学策略及实施22、我国科学探究的要素及科学探究活动设计23、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优化原则24、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25、化学教学评价的理念、功能及常用方法26、化学学习评价的理念、方法及功能27、说课的基本要求28、化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及内容29、化学教师的基本素质构成30、专家型教师的特征2、化学课程的价值①对个人的价值:指化学对于个体适应社会、个体职业选择、个体认知发展、审美体验等意义②对国家、民族的价值:指化学对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经济、军事的发展意义③对化学本身的价值:培养公众对化学的理解和热情,有助于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课程也为培养自己的建设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科学素养的内容①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②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③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基于上述三点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理解科学本身;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4、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①在处理与他任何与环境的关系时,能够运用科学的概念、方法、技术和价值进行抉择②认识到产生科学知识必须一来探讨过程以及概念学说③能够分辨科学证据和个人观点的不同④能够证明事实和学说之间的关系⑤能够分辨科学和技术对促进人类福祉的功能和限度⑥了解科学和社会的关系⑦明白科学来源与人类的视野,并理解科学知识的暂时性,当资料充分后知识会改变⑧因为拥有充分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能够赞赏别人的科学成就⑨对世界充满乐观的态度⑩能够采用和科学相同的价值观,所以能够使用科学和享受科学⑪能够终身持续探讨科学并增加其知识5、STET教育的实质(Stience technology social education)STS、CTS,均将培养目标转向更多加关心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所谓“应用领先观”的教育理念,即讨论问题不再是从化学学科开始,随后编排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应用及技术和社会的思考,而改变为从事项(主题)及应用性的问题出发,根据学要合理编制有关化学学科知识,即从强调个人(学生)与学科知识导向更多关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社会价值,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点涵盖了化学学科、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化学教学论的重要知识点:
1. 化学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化学课程设计、化学教材分析、化学教学方法等。

2. 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等。

3. 化学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

4. 化学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结构、内容、难度、广度等方面的分析。

5. 化学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等。

6. 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

7. 化学教学中的思维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类比等思维方法。

8.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素养教育等。

9. 化学教学中的评估与反馈:包括学生评估、教学评估等方面的知识。

10. 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以上知识点是化学教学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教学论考点总结

化学教学论考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3分×4=12分)1、化学课程标准原来叫化学教学大纲,它是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根据中学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制定的中学化学的指导性文件。

在这个文件里规定了化学课程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

2.科学素养答题要点: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的的比喻说法。

科学素养强调普通教育定向。

现在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2 分)。

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学者对科学素养的具体含义的阐释不相同。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将科学素养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分)3.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科学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由五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

4.探究式教学答题要点: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1 分)。

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2 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的情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分)由五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

5.活动表现评价答题要点: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评价方式(1 分)。

它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2 分),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认识和应用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多方位的评价。

(2分)6.档案袋评价答题要点:档案袋评价是一种学业成就评定方式(1 分)。

档案袋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有目的地收集起来的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和学业成就。

(2 分)学生在学习档案中可收录自己参加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料,如实验设计方案、探究活动的过程记录、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有关的学习信息和资料、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总结等。

化学全知识点总结

化学全知识点总结

化学全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 原子和元素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物质,在元素周期表中按照原子序数排列。

2. 分子和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原子组成的,有特定的化学性质。

化合物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化合物。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周期性排列的表格,可以根据元素的位置预测其化学性质。

4.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连接力,主要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5.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物质转化的速度,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

6. 酸碱平衡酸碱平衡是指溶液中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可以通过pH值来表示。

7.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反应,其过程中涉及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8. 热力学和动力学热力学研究物质的能量转化规律,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

二、无机化学1. 主族元素主族元素是指周期表中1A、2A、3A、4A、5A、6A、7A族元素,包括氢、碱金属、碱土金属、硼族、碳族、氮族和氧族。

2. 辅族元素辅族元素是指周期表中3B、4B、5B、6B、7B、8B、1B、2B族元素,包括过渡金属、稀土金属、镧系和铀系元素。

3. 锂、钠、钾、镁、钙、铜、铁等常见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这些金属元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锂电池、钠灯、铁合金等。

4. 氢氧化物和盐类氢氧化物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盐类是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5. 卤素化合物和氧族化合物卤素化合物是由卤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族化合物是由氧族元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6. 硫酸、硝酸、碳酸、氯化物等无机酸、无机碱和无机盐的性质和制备这些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硫酸是冶金、化肥、制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7. 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无机化学反应的类型比较多,有水解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化学教学论重点

化学教学论重点

1.学习化学教学论要达到的目标(1)理解中学化学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体系。

(2)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特点,教学的一般原理和主要方法。

(3)具有分析中学化学教科书、备课和组织化学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4)转变教学观念,从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从居高临下者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

(5)具有接受和加工有关信息、资料的能力,为进一步探讨中学化学教学规律奠定基础。

2.研究对象化学教学系统的联系,即化学教学中教与学、相互作用及其统一。

3.高中化学新课程课程目标的说明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

(2)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3)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4.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2)课程教学设计(2)学期或学年教学设计(3)章或单元化学教学设计(4)化学课时教学设计(写教案5.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1)设计准备(2)设计教学目标(注意的问题)(3)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4)设计教学过程(5)设计教学媒体(6)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7)设计总成与编制方案6.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在对来自于哲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学习科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的一般理论以及化学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结合化学教学实践经验,在头脑里形成有关的设想和理念,制定化学教学工作的具体方案.7.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述法讲解法讲演法(2)发现法再现科学家科学发明和创造的过程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所提倡的发现法就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或某些关于教学内容比较巧妙的教学安排,让学生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自己“过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发现概念间、规律间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初中化学教学总结知识点

初中化学教学总结知识点

初中化学教学总结知识点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由单一类型的原子构成的是元素,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的是化合物。

3.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H2O表示水。

4.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5.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2.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为有机化合物,不含碳的通常为无机化合物。

3. 酸碱盐:酸是氢离子的供体,碱是氢离子的受体,盐是酸与碱中和反应的产物。

三、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两种或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以上物质的反应。

3.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与一种化合物反应,取代其中的一种元素。

4. 双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四、实验基本操作1. 实验器材的使用:熟悉并正确使用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实验器材。

2. 药品的取用:遵循“少量、安全”的原则,正确取用药品。

3. 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4. 安全操作:了解化学品性质,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五、常见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3.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如铁的还原性,氧气的氧化性,硫酸的酸性等。

六、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分为周期和族。

2. 元素的基本性质:包括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电子排布等。

3.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周期性变化。

七、溶液与浓度1. 溶液的概念: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2. 浓度的表示方法:质量百分比、体积百分比、摩尔浓度等。

化学教学论总结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总结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总结知识点.一、我国早期的化学启蒙者--徐寿。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是化学教育系统的成形期。

《奏定学堂章程》。

2000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试用长达8年之久的义务教育初中化学大纲举行了修订。

2000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2001年7月正式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

2002年初,按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对《全日制一般高中化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举行再修订。

2003年4月出版《一般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二、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1,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具子系统。

2,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

3,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

4,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三、四种“知识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日子(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实现“三教统筹”,让每个人都获得自个儿期望的三张“教育通行证”,即都应掌握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事业心和开拓能力通行证。

五、科学素质:了解和熟悉举行个人决策、参加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六、科学教育的广域4目标:态度,过程,知识,技能。

◆七、化学教学论是以广阔化学教师及教科研工作者的珍贵经验为基础,通过理论概括、充实和进展起来,是依随启智、益智、育人和笃行的教育规律,在人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进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具有综合性,思想性,师范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八、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高师生“入门”,从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教高师生“上路”、“上手”,从教科研思路上使高师生“开点儿眼界”。

丰富大伙儿的教育理念,让大伙儿初步形成教育教学能力。

化学教学论资料

化学教学论资料

化学教学论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1.美国化学家布里斯罗(Breslow R)所概括的“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

2.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教育学科。

3.为什么要教/学 --------教育教学目的:一让学生获取先进的化学教育理论和观念;二让学生具备化学教学的实践能力;三能从事化学教学科学研究.4.化学教学论是化学类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缩短师范学生向中学化学教师的过渡时间。

随堂讨论学生甲:曾经教过我的一位中学化学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化学课教得特别好,可见,不学化学教学论课程,一样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

学生乙:有一位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大学阶段化学教学论学得非常好,从近几年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来看,他并未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

学生丙:只要学好了化学教学论,将来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

请就上述3种观点和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结:1.学习和掌握化学教学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只是为将来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奠定一个基础。

所以,忽视或放弃化学教学论的学习当然不对,但也不要认为学好了化学教学论,将来就一定能胜任中学化学教学的工作。

2.化学教学论的学习,能使师范生在“准备阶段”接受最基本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教育,大大缩短了“求生阶段”和“成熟阶段”的任职时间。

3.师范生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学好化学教学论和教育课程并保证教育实习等教育专业训练,涵养教育兴趣和技能,培养教学能力,从而保证毕业时成为一个合格的化学教师。

4.毕业后通过增强自身解决和处理学生行为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策略,调整、更新、充实和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就会进而成为“学会反思,学会合作”的专家型教师。

5.化学教学论的学习要求:1.提高认识转换角色、2.讲究方法提高能力(3个学会)学会比较学会总结学会交流、3.善于积累勇于实践学习目标:(六会)会备课会写教案会做课件会上课会说课会评课学习方法:互动式听课查阅文献资料写小论文参加说课、试讲、观摩教学微格教学训练模拟训练化学教学论学科特点:1.“思想性”是指化学教学论的最终目标也是培养人、教育人。

化学教学论总结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总结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总结知识点一、前言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涉及到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与能量的关系等内容,是高中必修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科学、有效地传授化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化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本文从化学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化学教学的一些要点和方法。

二、化学教学的目标与内容1.目标化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和问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态度。

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化学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2.内容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化学变化三个方面。

其中无机化学包括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及周期律等内容;有机化学包括有机物的命名、结构及反应等内容;化学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化学平衡、酸碱等内容。

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发现和探究化学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三、化学教学的方法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在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化学知识的探究和发现。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或化学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课堂讨论在化学教学中,课堂讨论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示范性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示范性实验对于化学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示范性实验,可以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4.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直观,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化学教学论考研题库背诵

化学教学论考研题库背诵

化学教学论考研题库背诵化学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化学知识的传授方法、教学策略以及化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以下是一些化学教学论考研题库的背诵要点,供参考:# 化学教学论考研题库背诵要点一、化学教学论的基本概念- 化学教学论的定义-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范围和目的- 化学教学论与其他学科教学论的联系与区别二、化学教学的目标与原则- 化学教学的总体目标- 化学教学的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等)三、化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化学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 化学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 化学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与逻辑性四、化学教学方法与策略- 传统化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等)- 现代化学教学方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 化学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五、化学教学评价- 化学教学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化学教学评价的类型(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 化学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工具六、化学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的化学教学技能与素养七、化学教学中的学习者- 学习者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 学习者化学学习的特点与需求- 促进学习者化学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八、化学教学环境与资源- 化学教学环境的构建- 化学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九、化学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 当前化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化学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与措施- 化学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结语化学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化学教学论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指导化学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内容涵盖了化学教学论考研题库的主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化学教学论的核心内容。

化学教学论总复习(5篇)

化学教学论总复习(5篇)

化学教学论总复习(5篇)第一篇:化学教学论总复习教学靠的是“教学实践性知识”。

教学实践性知识不是教学理论知识,也不是纯粹的教学经验,而是经验和理论融合后形成的新知识。

这种知识具有整体性、情景性、个别性、发展性以及学科性等特点。

学习教学实践知识,就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并要自觉将教学经验跟教学理论结合起来,用理论来引导经验,由经验来感悟理论。

我们的格言:想一想,做一做,想一想化学教学论是“教学论”在化学教学具体环境下的应用,着重探讨化学教学实践性知识。

其作用在于引导教师有效开展化学教学,并不断改进化学教学。

在教育科学中化学教学论属于学科教学论范畴。

(化学)教学技能是教师成功完成教学活动所具备的行为能力,每一个教师所具有的教学技能具有特殊性,但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具有共同的特性。

现代化学教师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技能。

按照教学活动的顺序分,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实施技能、教学管理技能、教学评价技能等。

课堂教学方案,通常简称“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主要成果。

教案是关于教学的计划或“剧本”,通常包括“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等部分。

教师撰写教案不仅仅是技能,还需要准确把握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规律等。

教学目标表述的是预期要达到的、具体的学习结果或学习经验。

教学过程指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借助一定教学条件完成化学学习任务,从而获得自身发展的过程。

设计教学过程有三个核心关注的要素: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既包括教的行为,也包括学的行为,在正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存在对应关系。

教师教的行为包括呈示性、对话性、指导性教学行为等。

“教”的行为不同,“学”的行为也不同。

呈示性—被动学习;对话性—主动学习;指导性—自主学习。

第二篇:化学总复习方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学方案一、学生分析九年级共六个教学班,其中九(1)班、九(3)班、九(6)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学习能力强些,而九(2)班、九(4)、九(5)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从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21%,学习发展生占27%。

化学教学论 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 知识点

1.…我国于1865年起始在学校里开设化学课程,至今已经经历了近150年。

2.…科学教育的广域4目标是:①态度。

包括学生比较稳定的思想、兴趣和目的。

②过程。

发展学生的智力探究过程③知识、发展学生关于科学事实、术语、概念、概括和原理的知识④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操作3.…科学素养: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提出的“2061”计划中,科学素养的定义是“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的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科学素养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数学和技术学的多个方面,包括:①科学内容;②科学对社会的影响;③科学的推理过程;④科学的社会历史发展;⑤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4.…课程结构: 新的高中课程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化学1 →化学2)→①化学与生活②化学与技术③组织结构与性质④化学反应原理⑤有机化学原理⑥实验化学5.…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①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②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③化学学科的特征。

6….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①突出科学探究目标;②立足基础知识目标;③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7.…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由课程总目标、三个维度的展开目标和八个课程模块的内容标准构成。

其中三个维度为①知识与技能目标②过程与方法目标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容标准为: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

8.…对于基础教育化学课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其改革的目标具体要求如下: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供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供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供1.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2.教学内容:-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物质的组成、化学方程式等。

-化学原理:化学反应、化学平衡、溶液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等。

-化学实验技术: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数据处理等。

3.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并体验到化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4.教学评价:-定量评价:通过考试和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量化学生的学习成绩。

-定性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定性描述学生的学习表现。

5.教学资源:-化学教科书和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化学知识。

-实验室和实验器材:为学生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操作所需的仪器设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和实验过程。

6.教学环境:-安全环境:确保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安全指导。

-科学环境:提供良好的实验室设施和仪器设备,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激励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和创新,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7.教学策略:-渐进法:从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化学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难度和深度。

-周边教学法: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分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索,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8.教学挑战:-学生背景差异: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化教学。

-实验安全风险: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加强实验室管理,保证学生的安全。

-技术手段限制:化学实验需要一定的实验器材和场地,但有些学校条件有限,无法提供完善的实验条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国早期的化学启蒙者--徐寿。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是化学教育系统的成形期。

《奏定学堂章程》。

2000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试用长达8年之久的义务教育初中化学大纲进行了修订。

2000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2001年7月正式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

2002年初,按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对《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进行再修订。

2003年4月出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二、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1,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2,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

3,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

4,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三、四种“知识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实现“三教统筹”,让每个人都获得自己期望的三张“教育通行证”,即都应掌握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事业心和开拓能力通行证。

五、科学素养:了解和熟悉进行个人决策、参加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六、科学教育的广域4目标:态度,过程,知识,技能。

◆七、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教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是依随启智、益智、育人和笃行的教育规律,在人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具有综合性,思想性,师范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八、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高师生“入门”,从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教高师生“上路”、“上手”,从教科研思路上使高师生“开点儿眼界”。

丰富大家的教育理念,让大家初步形成教育教学能力。

九、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重要归宿。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课程改革的主旨,科学素养的要素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十、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分科课程(世界的主流)与综合课程。

◆十一、学科课程的优缺点与活动课程开设的目的:学科课程便于系统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但是逻辑性较强,枯燥抽象,难度大,不利于学生接受。

活动课程注重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弥补传统学科课程的缺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强调多学科综合,力求通过学生的实践来发展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二、新高中化学课程结构: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每个课程模块均为2学分,高中最低必须修满6学分,必修:即化学1和化学2.选修: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

十三、化学课程目标,是人们赋予化学课程教育功能时所规定的最低教育要求。

十四、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1,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2,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

3,化学学科的特征。

◆十五、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十六、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1,突出科学探究目标,。

2,立足基础知识目标(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3,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十七、化学课程总的目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分三方面来说:1,知识技能2,能力方法3,情感态度。

◆十八、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由课程总目标,三个维度的展开目标和八个课程模块的内容标准构成。

(总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维展开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内容标准:2个必修模块,6个选修模块)◆十九、根据有关知识在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程度,对教学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1,对所学知识有大致的印象。

2,知道“是什么”。

能根据所学知识的要点识别有关材料。

3,懂得“为什么”。

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含义,能够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够“应用”。

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二十、美国学者布卢姆提出教育目标应从学生的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进行分类,形成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二十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由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部分组成。

二十二、化学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1,科学探究2,身边的化学物质3,物质构成的奥秘4,物质的化学变化5,化学与社会发展二十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书面检测◆二十四、学生自我评价通常采用建立化学学习档案的方式。

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录化学学习的重要资料,包括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收集的化学学习信息和资料、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二十五、活动表现评价围绕解决问题的速度、质量而展开,同时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学习态度、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以及表达交流的技能。

◆二十六、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1,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

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5,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7,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二十七、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主题:化学1 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2 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二十八、第一类教材理念以培养少数精英、传承知识为主,教材内容的组织往往以知识为中心,采取尽可能简约的方式呈现知识,重视知识的逻辑结构。

缺点:这类教材往往是“学科为中心”的,追求理论体系,忽视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实践活动,内容难度大,思维要求高;问题主要是学科内的,脱离社会现实。

第二类教材理念突出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化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广泛联系,关注社会热点,倡导“从经验中学”、“做中学”。

第三类教材理念关注学生的化学素养,强调实验在理解知识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二十九、“先行组织者”的定义: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易化”。

三十、化学教材的8个栏目:1,你已经知道什么2,观察与思考3,活动与探究4,联想与启示5,交流与讨论6,拓展视野7,练习与实践8,整理与归纳这些栏目的恰当运用,使不同选修教材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富有召唤力,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从中获得有关的思想方法,又能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三十一、根据教学思想和启发策略,可以把化学教学方法分为注入式和启发式两大类,启发式又可以分为传统启发式教学、现代启发式教学、综合启发式教学。

◆三十二、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1,课程教学设计2,学段教学设计3,单元教学设计4,课时教学设计◆三十三、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1,设计准备2,设计教学目标3,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4,设计教学过程5,设计教学媒体6,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7,设计总成与编制方案三十四、教学情境的设置方法:1,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2,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3,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4,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三十五、化学实验的构成: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手段三十六、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科学性原则,绿色化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简约性原则。

◆三十七、结合国内外的教学实践,可将化学实验的功能概括为以下三方面:1,具有深刻的认识论意义2,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3,对于培养各种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最佳途径。

◆三十八、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两种模式模式1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收集事实—科学抽象—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模式2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三十九、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1,准备充分,确保成功2,现象明显,易于观察3,操作规范,注重示范4,演、讲结合,启迪思考5,简易快速,按时完成6,保护环境,注意安全◆四十、教师组织学生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1,充分准备,指导预习2,认真巡视,及时指导3,适时反馈,沟通交流◆四十一、科学探究的含义:探究式教学是进行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

◆四十二、探究式教学的特征:未知性与问题性、发现性与探索性、过程性与开放性、主动性与互动性。

◆四十三、探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1,提出问题2,收集证据3,形成解释4,评价结果5,交流发表◆四十四、提倡的三种新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四十五、从化学知识分类的角度出发,将化学学习策略分为: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学习策略、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化学情意类内容的养成策略和化学问题解决策略。

(考察应用)◆四十六、掌上实验室由手持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整合而成,手持技术主要有两部分组成: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

◆四十七、教师进行反思的意义:1,反思有利于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

2,反思有助于教师的自知和自我理解。

3,反思能有效促进教师决策能力的发展。

◆四十八、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1,写教学日志2,观摩与交流3,专题研究4,再现反省5,行动研究◆四十九、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1,行动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2,行动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3,行动研究有助于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