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土历史教学看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合集下载

民族精神的传承

民族精神的传承

民族精神的传承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它承载着民族群体的历史记忆、集体意识和价值追求。

民族精神的传承是保持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条件,它与文化、历史、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实现民族精神的传承,我们需要积极发扬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强教育传承,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等。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发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发扬。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包含着丰富的智慧、价值和信仰。

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挖掘其深层次内涵,使之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融合。

例如,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瑰宝,如诗词、书画、音乐等,让更多的人了解、研习和传承。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文化节庆、传统习俗等方式,让年轻一代亲身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二、提升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表现形式。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就难以形成持久的民族精神。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首先,政府应该致力于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加强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国民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组织文化活动、举办体育比赛等方式,提高国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最后,要注重培养青年一代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将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内化于心。

三、加强教育传承教育是实现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手段,需要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全程进行。

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和课外讲座,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伟大成就和精彩历史,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中学阶段,可以通过历史、语文、文化课程等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来加强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文化传承,为弘扬民族精神》教案

《文化传承,为弘扬民族精神》教案

《文化传承,为弘扬民族精神》教案文化传承,为弘扬民族精神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文化传承的方式,来弘扬民族精神。

通过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豪感,增强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

本教案适用于中小学的社会学或历史课程。

教学目标1. 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2. 掌握一些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如传统节日、传统音乐等;3. 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4. 增强学生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和尊重;5.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民族文化的重要性1. 民族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意义;2. 民族文化在个人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塑造中的作用。

第二课: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庆祝方式1. 介绍几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2. 深入了解其中一个传统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和俗。

第三课:传统音乐的魅力1. 展示几种传统音乐乐器,如古筝、二胡等;2. 谈论传统音乐的特点和美感。

第四课:名人故事与传统价值观1. 选取几位民族英雄或文化名人的故事;2. 分析其中体现的传统价值观,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活动1. 观看相关影片或纪录片,引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2. 听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识,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3. 制作传统节日的手工艺品,增加学生对节日庆祝方式的实践体验;4. 观摩传统音乐表演,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5. 分组进行名人故事的研究和展示,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互动,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 学生手工艺品和展示,评估他们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和创意能力;3. 名人故事研究报告和展示,评估学生对传统价值观的分析能力。

教学拓展1. 带领学生参观民族文化相关的展览或活动;2.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所属民族的传统文化;3.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文化展示,分享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成果。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我们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豪感,并在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弘扬

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弘扬

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历经风雨洗礼,其精神和文化基因却一直得以传承和弘扬。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它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已成为我们所需思考的问题。

一、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和传统的延续,更是对未来的关照和发展的奠基。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正能量的文化基因,蕴含着创造、包容、和谐和勤劳等价值观念,是中国社会发展演变至今仍然弥足珍贵的宝贵精神财富。

通过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不仅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更可以互通有无,共促发展。

因此,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1、教育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注重教育国学、传统文化、语言文字和民间艺术等方面。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应该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过程,从根本上树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思想和信仰。

2、媒体媒体是传递思想和文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新闻、电影、电视、网络等广泛传媒渠道,应该发挥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报道、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历史传承和文化基因。

3、文艺传统文艺表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重要代表。

需要通过设计和推广精品剧目、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和其他艺术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力量和美好。

4、乡土文化除了正规的文化传承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还有各种形式的乡土文化,如说唱、民歌、传统手工艺和丰富的民间故事等。

这些传统乡土文化,通过加强和推广,可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

三、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是保障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说课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说课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说课稿一、引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对于促进文化自信、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说课稿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价值,掌握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重点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价值,以及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点。

同时,还将介绍一些具体的文化元素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如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价值,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3)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 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价值:通过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价值,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具体的文化元素和表现形式,如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元素和精神。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 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新时期传承民族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的路径探讨

新时期传承民族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的路径探讨

新时期传承民族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的路径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为了当今社会中的重要课题。

在这个时代,如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对于维护国家的文化自信和传统的道德规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在新时期传承民族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和努力的问题。

我们要认识到传承民族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历史的积累,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弘扬民族精神,是为了让这种民族精神得以传承,不断发展壮大。

只有传承了民族文化,才能够让我们立足时代,保持文化的独特性,树立文化自信心,培育国家的文化自信心。

民族精神的弘扬则能够激励人们继续发展壮大,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所以,传承民族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发挥教育的作用,从小培养孩子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教育是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学校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传。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举行各类传统文化节日活动等,让学生们了解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学校也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够在学校中深刻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从小培养起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社会也需要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社会上可以开设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课程,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也可以举办各类传统文化的展览、演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社会上的各种文化机构可以开展更多的相关活动,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确保传统文化不被淡忘,实现传承和弘扬的目标。

媒体也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多渠道地传播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民族精神弘扬与传承的看法

民族精神弘扬与传承的看法

民族精神弘扬与传承的看法引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弘扬着独特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风雨而不衰的精神支柱。

如何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成为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民族精神的意义民族精神是一种固有的文化基因,其中蕴含的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是国家和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包括:尊崇人道、崇尚和平、敬重家庭、尊重老有所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等等。

这些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引领着中国人民。

在中国古代,民族精神体现在儒家思想和载歌载舞的民间文化中;在现代中国,民族精神表现在对祖国强大的热爱以及对外来文化有自己的独立精神。

民族精神弘扬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自信和向上,更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弘扬民族精神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推进传统文化的普及,一方面通过学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另一方面通过电视、音像制品等文化载体传播传统文化。

同时,需要积极挖掘和保护各地的民间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和表演将其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民间文化。

此外,需要通过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增加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最后,可以通过搭建网上平台和社区论坛等各种载体,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三、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性传承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是维系中华民族传承文化,防止文化断层的关键。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它蕴含着国家和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传承民族精神需要从家庭和社会两个层面入手。

在家庭方面,可以通过给孩子讲述祖辈的故事、传授民族文化知识等方式,让孩子们能够对民族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认同。

在社会方面,需要加强对民间文化的收集和保护,建立民间文化传承机构和展示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民间文化。

结语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

历史教学通过传授历史知识,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历史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成为当今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历史教学中注重民族精神渗透二、历史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组织学生走进革命老区,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参观革命纪念馆,了解红色故事,激励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注重启发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民族精神。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历史上的伟人功绩和品德,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人物和精神风貌,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民族自豪感。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注重教育实践,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组织学生举办红色革命演讲比赛,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体验营,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统民族精神。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历史教学中民族精神的渗透、实践教学的重视、启发教学的运用、教育实践的举办和情感教育的重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包括民族精神渗透、实践教学、启发教学、教育实践和情感教育。

这些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

小学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小学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小学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中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传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

这些民族精神是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而小学教育则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帮助孩子们理解、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小学如何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以培养更有文化自信的下一代。

一、历史传承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对民族历史的了解的关键环节。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伟大的事件和人物,值得小学生们了解和尊敬。

学校应该设计丰富多彩的历史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国家和文化的根源。

二、语言传统语言是文化传承的关键。

小学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同时也要重视当地的方言和语言传统。

这有助于维护和传承语言的多样性,同时也使学生更容易与长辈交流,了解家族和社区的故事。

三、美术与手工艺传统的美术和手工艺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独特特色。

小学教育可以通过美术课程和手工艺活动,鼓励学生学习传统工艺技巧,如剪纸、陶艺、绘画等。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这些技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观。

四、宗教与哲学中国有着众多宗教和哲学体系,如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

小学教育应该尊重多元宗教信仰,让学生了解这些信仰的核心理念,培养宽容和尊重的品质。

此外,儒家思想的教育价值也应得到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五、传统节日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小学应该在校历中安排时间来庆祝这些节日,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的庆祝方式,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

这有助于将传统节日传承给下一代。

六、音乐与舞蹈音乐和舞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小学可以组织音乐和舞蹈表演,让学生学唱传统歌曲和跳传统舞蹈。

这不仅有助于传承传统音乐和舞蹈形式,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七、家庭与社区参与小学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需要积极鼓励家庭和社区的参与。

学校可以与家长和社区合作,组织文化活动、庙会和传统仪式,让学生与家庭、社区一同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热情传承。

爱国主义教案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

爱国主义教案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

爱国主义教案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爱国主义教案: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尊敬的教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份关于爱国主义教案的分享,旨在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

而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教学中,是促进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一、教案背景为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我们设计了这份爱国主义教案。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爱国意识和爱国行动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课堂上举办红色主题活动、观看爱国宣传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通过开展讨论、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国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使其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中体现出爱国精神。

3.培养学生的爱国行动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参观革命纪念馆、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等,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内容1.课堂教学:通过组织红色主题课堂,学习优秀故事、传统文化和各个时期的爱国先贤事迹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地进行实地参观,亲身感受先辈们为国家、为民族付出的伟大牺牲和奋斗历程。

3.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例如,义务植树、社区文明宣传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进行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3.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子课件、多媒体展示等,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题的相关素材。

乡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

乡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
广播电台:通过广播电台播放乡土文化相关的节目,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民族精神
社会组织传承
民间组织:传承乡 土文化和民族精神 的重要力量
社区活动:通过社 区活动传承乡土文 化和民族精神
文化节庆:举办文 化节庆活动,展示 乡土文化和民族精 神
社会组织参与:社 会组织参与传承乡 土文化和民族精神 的方式与意义
促进经济发展:乡土文化可以转化 为旅游、文艺、工艺品等资源,为 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维系社会稳定:乡土文化蕴含着丰富 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传承乡土文 化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乡土文化蕴含着 人们对自然、历史、人文的感悟和情感, 传承乡土文化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 界,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传统节日:通过 传统节日活动, 传承乡土文化和 民族精神
民间艺术:通过 民间艺术表演, 展示乡土文化和 民族精神的独特 魅力
文化旅游:通过 文化旅游活动, 让游客亲身体验 和了解乡土文化 和民族精神
文化交流:通过 文化交流活动, 促进不同地区、 不同民族之间的 文化交流与融合
媒体传播传承
电视节目:通过乡土文化主题的电视节目,传播民族精神内涵 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推广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文章、视频等 电影:制作乡土文化主题的电影,展示民族精神的魅力
启示: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注重民族精神的传承,同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 进步
感 谢 观

看报 人 :
XX
乡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 义
促进文化多样性,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繁荣

《从乡土历史教学看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从乡土历史教学看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最新资料推荐------------------------------------------------------ 《从乡土历史教学看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从乡土历史教学看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关于乡土历史课改活动探究的案例厦门市集美区上塘中学历史组林团艺一、活动目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实施这一目标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渠道外,开展历史课外活动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我们历史组全体老师意识到灌口自古以来是八闽重镇,古迹文物众多,这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把它们挖掘出来,作为学校历史教学的补充教材,作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同时也把宝贵有限的乡土文化资源挖掘为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成为我校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亮点。

因此, 2019 年 9 月以来,我们历史组根据学校周围的环境资源和学生的特点,在时任我校校长张旭扬同志(现任集美区教育局教育科科长)的支持下,我们历史组的历史教学打响了以补充乡土历史教学,加大教学课改力度,弘扬爱国精神的第一炮。

开设了以知我灌口,爱我家乡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历史课外活动课,以乡情动亲情,帮助学生树立立足本乡,胸怀祖国,振1 / 9兴中华,面向世界的志向。

二、我们具体的一些做法:我们历史组组织的乡土历史课外活动主要有介绍灌口人文历史、遗迹参观、社会调查、论文写作、作品展览、培养小导游等几种形式,并将它们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一步一步地实施。

第一步是介绍,请校外知情人士灌口镇侨联主席白玉盛老师介绍灌口人文历史状况,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第二步是参观,在参观中增长知识,发现问题;第三步是调查,对不明之处或自己倍感兴趣的东西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走访,收集资料,弄个水落石出;第四步是作文,将参观、调查所获整理成文;第五步是展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讲评,精选好的作品展出,第六步是汇编,把比较优秀的学生作品分成各个小专题汇编成册。

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当下和未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的进步方向。

而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只有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向往,才能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文化自信,这对于培养思想品德、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注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和编排历史教学内容,使其内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教师要讲好故事、引用名言佳句、传递感人的故事和事迹,帮助学生了解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讲述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时,可以选取一些有趣的故事和文化历史事件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科技传统的认同和向往。

二、以榜样示范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应该通过讲授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华民族英雄人物和伟大领袖的事迹,来榜样示范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

可通过多媒体、讲课、讲故事、展示等形式来展现这些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事迹,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以身边榜样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注重历史文化的体验教育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历史博物馆、古迹遗址,开展户外历史文化实践教育,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提升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观和体验,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灿烂辉煌,从而激发起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四、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读当下社会发展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知识对当下社会的影响和启示,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

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历史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历史事件,更是一种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方式。

历史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加深国家认同感、增强国家凝聚力、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历史教育的现状以及历史教育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历史教育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就是通过讲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者历史文化,达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目的。

而民族精神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文化遗产。

它包括了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所形成的价值观、文化传承、精神理念等,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

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历史教育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方式之一,更是一种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

通过历史教育,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和认知民族文化及其精神理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历史脉络,增强大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历史教育的现状尽管历史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历史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历史时间、人物名称等等,而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这个问题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阻力,需要引起教育机构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改进。

此外,历史教材的编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些历史教材把历史事件解释得很肤浅,缺乏深度,将影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因此,必须加强教材的质量把握,使之更加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三、历史教育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在历史教育中,弘扬民族精神应该贯彻始终,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予以体现。

一方面,学校与教师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强调民族文化和历史的独特性,向学生传递民族精神,并引导学生理性、感性认识中国历史和文化。

把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宣传与普及。

要通过举办各种历史文化知识竞赛、展览会等,激发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热爱,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不仅需要注重知识传授,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沉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结晶,它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家国情怀、勤劳勇敢、团结互助等价值理念。

加强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有利于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文将探讨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教材资源,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传承。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和热爱。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古代诗词、传统绘画、传统音乐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美育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要注重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品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知识,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历史课本中深入学习中华民族伟大历史,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变迁,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历史故事、历史事件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伟大的发展历程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

三、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实践中华民族精神。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悟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了教师们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本文将通过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从教师引导、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校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教师引导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也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者,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首要途径就是教师的引导。

教师首先需要具备高尚的民族情感和家国意识,要具备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

只有教师具备了这样的情感,才能够在教学中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感染学生。

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教师要注重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和中华民族精神观,注重在课堂教学中、班会活动中,用自己的言谈举止和积极的人格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传统。

在讲述历史事件和名人事迹时,要注重突出其中的民族精神,使学生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和激励。

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明确自己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课程设置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程设置也是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

课程设置要求突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传统,向学生传授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文化成就。

在课程设置中可以选择一些富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名人事迹和文化遗产进行教学,注重通过这些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了解、尊重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传统。

在教学中可以介绍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英雄人物的事迹等,让学生从中明白和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辉煌。

课程设置还可以将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教学。

如诗词、书法、绘画、戏曲等传统文化艺术,可以通过课程设置进行教学,让学生接触、了解和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向往。

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关键 词 : 乡土 文化 ; 赣 南采茶 戏 ; 民族精神 ; 传承; 发 展
中图分类 号 : G1 2 7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3 0 — 0 1 5 5 — 0 2
我 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 , 包括泥塑 、 古乐 、 地方 戏曲 、 民 俗、 山水人 文 、 民间武术 、 农 民画 、 民间杂 耍 、 民间奇人 、 剪纸、 古建筑 、 雕刻 、 民歌 、 地方节会 、 民族风情等等。 赣州是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 文化底蕴极为深厚 , 从历史 渊源出发 , 既有古代南方 百越族的文化足迹 , 又有 中原儒家思
赣南采茶戏是赣南最具 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 ,被列为 国
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 它是客家先贤创造 的精神财富 , 是一
累和形成 了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 的团结统一 、 爱好和平 、 勤劳勇 项珍贵的客家文化遗产 , 是赣南人共 同的精神家园。 赣南采茶 敢 、 自强不息 的伟大 的民族精神。 赣南采茶戏作为在赣州这块 戏的音乐唱腔属于 曲牌体 , 以茶腔和灯腔为主 , 兼有路腔和杂 肥沃的乡土文化土壤 中孕育 出的一朵 乡土文化奇葩 ,无论是 调, 俗 称“ 三腔一调 ” 。伴奏 均为 民间乐 器 , 主要有勾 筒( 二胡
工业工人 、 艺 匠的 1 3 常生活为表现对象 。 表演特征可以归纳为 “ 三奇 三绝 ” 。 三奇是 : 传统采茶戏表现 的全是下层劳动人民的
爱情与 劳动 , 没有 宫廷舞和才 子佳人舞 , 此 为一 奇 ; 大量 的表
演身段模仿 动物 的动作 , 并 以动物的动作命 名 , 此为二奇 ; 歌
于都 、 赣县 、 信丰 、 石 城等地的茶歌 、 马灯 、 龙灯 、 摆字灯等 民间 歌舞与粤东采茶灯结合 发展而成 ,并在客家人居住地 区广 为

浅析中学历史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浅析中学历史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文科教学与教研112浅析中学历史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张丽娜(湾龙镇中学吉林梅河口 135008)摘要:利用历史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弘扬民族精神的主要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教学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学历史;民族精神;培育教育承载着培育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决定着时代与社会发展走向,也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命运。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

因此,必须要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到教育全过程中,这样才能够确保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和升华。

历史学的本质就是一种对民族发展过程的记录和总结,利用历史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弘扬民族精神的主要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教学途径和方法。

一、中学历史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培育内容(一)精神内容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学、理性、自由、平等、正义、民主、法制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是儒家伦理传统精神。

结合民族精神的教育性和实践性特征,又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目标分解为相应的两个方面培养科学、理性、自由、平等、正义、民主、法制和创新精神,是教育中学生如何做事培养儒家伦理传统精神是教育中学生如何待人。

根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弘扬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有:一是要让学生意识到自由平等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

二是要让学生逐渐养成以理性为基础的正义精神,能够勇敢的伸张正义。

三是要让学生意识到法制社会中法制意识。

(二)文化内容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文化方面,主要在于让学生尊重传统文化,并且能够形成对民族精神的内化吸收,最后能够形成弘扬民族精神的自我意愿。

其主要的培养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以及自强不息的品行,不断的加强自我道德品质的修养。

二是要培养学生的勇于承担精神,形成对自我和社会价值的同一价值观。

开发乡土教材 弘扬爱国精神

开发乡土教材 弘扬爱国精神

让 学生认 识 家乡、 热爱 家 乡 ,从 而 增 强
学生 的爱国主义 情感。
我们 陕西 的历 史在全 国 占有重 要
地位
周 ,





唐给人

留下
了极为
宝 贵 的 历 史 文化遗 产 ,近 代 陕西 又 成 为
中国 革命 的重 要地 点 。 伟 大 的延 安精 神
成 为我们 永远 继承 发扬 的优 秀传统 。 我
久 灿 烂 的历 史 文 化 , 可 以 开 设 :(1 )蓝 田
猿人 遗址 及 西 安半坡遗址 介绍和参观 ,
使学 生 了 解 陕西 是 人 类文 明 的发 祥地 。
《2 )黄 帝 陵 的 由来 ,从 黄 帝 的 历 史 贡 献 以
及 后 世 的永远 纪 念 ,让 学生 感 受作 为 炎
黄 子 孙 肩 负着 历 史 重 任 。 (3 )秦始 皇 陵 与
在我们 陕西 ,把 历 史 科纳入 中考科 目 已 有 四 年 。 虽说 此 举对 提 高 历 史教 学 质量 , 促进学生 全面 发展 起 了 一 定作 用 ,但真正 从 实际 效果 来看 并不 是 很理 想。 从我十几 年历 史教学实际及 广大学 生 的学情 来分 析 ,历 史课 教 学质 量 不 高 的原 因如下 :
们 广大教 师要 勤奋研 究 、 勇 于 探 索 ,开
发 具 有地 方特 色 的历 史 教 材 ,开 设 生 动
活 泼的地 方课程 。
乡土 教 材 以地 方 史 为 主 , 内容 十 分
丰富。 从 我教 学 实际 运 用 来看 ,初 中三
年历 史教学可 设 置 以下 题 目供 师生 学
习研 讨 。
七 年级 以古代史 为主 ,学 习 陕西 悠

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摘要】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加强教育教学内容设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情感教育、开展实践活动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来有效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

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导入和引导,使学生对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历史学习氛围;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的认识;多媒体技术能够生动展示历史文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助力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自信。

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培养更多热爱祖国、热爱历史的学生。

【关键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内容设计、校园文化、情感教育、实践活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有效途径、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农村初中的历史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作为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历史教学在农村初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初中学生普遍缺乏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背景,导致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不高。

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基因,是其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

如何通过历史教学有效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成为历史教育的重要课题。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较低,这对于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提出了新的挑战。

加强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探索有效的途径来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1.2 问题意义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教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乡土历史教学看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关于乡土历史课改活动探究的案例厦门市集美区上塘中学历史组林团艺一、活动目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实施这一目标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渠道外,开展历史课外活动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我们历史组全体老师意识到灌口自古以来是八闽重镇,古迹文物众多,这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把它们挖掘出来,作为学校历史教学的补充教材,作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同时也把宝贵有限的乡土文化资源挖掘为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成为我校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亮点。

因此,2001年9月以来,我们历史组根据学校周围的环境资源和学生的特点,在时任我校校长张旭扬同志(现任集美区教育局教育科科长)的支持下,我们历史组的历史教学打响了以“补充乡土历史教学,加大教学课改力度,弘扬爱国精神”的第一炮。

开设了以“知我灌口,爱我家乡”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历史课外活动课,以乡情动亲情,帮助学生树立“立足本乡,胸怀祖国,振兴中华,面向世界”的志向。

二、我们具体的一些做法:我们历史组组织的乡土历史课外活动主要有“介绍灌口人文历史”、“遗迹参观”、“社会调查”、“论文写作”、“作品展览”、“培养小导游”等几种形式,并将它们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一步一步地实施。

第一步是“介绍”,请校外知情人士灌口镇侨联主席白玉盛老师介绍灌口人文历史状况,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第二步是“参观”,在“参观”中增长知识,发现问题;第三步是“调查”,对不明之处或自己倍感兴趣的东西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走访,收集资料,弄个水落石出;第四步是“作文”,将参观、调查所获整理成文;第五步是“展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讲评,精选好的作品展出,第六步是“汇编”,把比较优秀的学生作品分成各个小专题汇编成册。

另外,为了更好地宣传灌口的深青古镇、深青古驿站,我们还特意培养“中学生小导游”。

这样形成了一个活动系列,效果自然比单一的活动好得多。

灌口自古以来是八闽重镇,文物古迹比较多,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结合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带领初一、初二年历史兴趣小组的学生分批(注:要求参加的学生太多了)走出校外去参观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这几年来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参观了灌口的一些文物古迹,如深青古驿站、深青古镇、夕阳山;黄庄三宝、风仙庙、乐善好施的杜艮为家乡搭的桥、铺的路;东辉山口庙、九十九间、笔架寨山;李林的“小刀会”及首领黄志信、虎空山、鱼孚驿;双岭九十九间、嘉福寨、越尾山等,也了解了家乡的一些感人的传说和一些典故。

下面我们以参观灌口深青古驿站、深青古镇为例。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组请校外热心人士白玉盛老师专题讲深青驿站古镇的兴衰史,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实地考察,学会写考察或体验报告,这次课改,收获很大,学生喜闻乐见,觉得新鲜有趣,亲切生动。

学生身临驿站,面对文物,看得贴切,听得实在。

通过耳闻目睹,亲自感受深有收获。

有的说:原来古代邮驿是现代邮政的前身,没想到家乡还是邮政的娘家。

心中油然而生作为灌口深青一员的自豪感。

有的说;当时驿道是国道,深青就在国道上,地处交通要道,难怪古深青能够成为繁荣的古镇。

有的说:宋朝多战乱,驿道只好军事化。

发金牌一天赶五百里路,银牌一天赶四百里路,铜牌是三百里路。

宋高宗和秦侩为阻止岳飞抗金,曾连下十二道金牌硬逼其班师回朝,并害死岳飞,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也有的说:清朝很腐败,贪官污吏多。

你看,深青石桥就修不牢固。

参观之后,我们安排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两周时间进行社会调查,给以一定的指导,并提供一些相关资料给同学们阅读。

为了了解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家乡,同学们都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在参观、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乡土历史小论文或观后感或调查报告。

我们首先给同学们讲解了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至于论文题目,既可按我们给的写,也可自拟题目。

同学们能抓住不同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

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不泛好的文章。

实践证明,写作更能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它是观察、研究、思辨、概括归纳能力的体现,更能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学生写的小论文,我进行了认真的批改和评讲。

在批改和讲评的过程中,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写作的积极性,发掘出他们的闪光点,并将较好的文章在校公开展出。

为了能够更好的把我们探究活动的成果展示出来,在我校黄校长的支持下,我们开设了一间历史组展室,用来展示我们的成果。

我们还准备在四年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写家乡的历史,挑选出较好的文章,并汇编成册,并以《灌口乡土历史》命名(还在整理中),以作为我校的乡土历史教材,以填补这项空白。

2002年5月我们组林团艺老师指导两位历史兴趣小组的学生——林频和苏燕速同学开了一堂介绍《深青古驿站——深青古镇》的区级乡土历史观摩课,作为我们一阶段来探究活动成果的汇报。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讲自己家乡的文物古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人思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爱乡情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2004年三月份,我们历史组利用周末。

在镇侨联主席白玉盛老师的帮助下,由林团艺老师负责和几位历史老师带领我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到深青村的林石寨挖掘新石器时代的古文物,在白老师的指导下。

我们挖掘到的一些瓦片,破碗片经厦门博物馆的专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的古文物。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很有收获,初步懂得怎么鉴别古文物,也懂得文物的历史价值,加强了保护古文物的意识。

也做到了让学生“知我家乡,爱我家乡”。

达到我们预期的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的目标。

三、取得的成果1、达到了预期的育人目标。

学了乡土历史之后,学生变了,学生在乡土历史教学活动中收获了知的乐趣,汲取了民族精神与乡土文化的素养。

他们盼望着上历史课,希望再多听听家乡的新鲜事。

他们在质疑、在思索,家乡的那座土房是不是古宅?家乡的宫庙是不是古迹?家乡的那块石碑是不是文物?不少“?”跑进了学生的脑海,不少“?”等待学生解释。

如果要说乡土教学带来什么样的收获,最大的应该是学生真正动脑了,他们忙着找身边的“?”,他们成为历史文物的小卫士,也成了家乡的小考古工作者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历史教学本身,学生能够向社会、向政府呼吁:社会要爱护现有的历史文物,政府要行为到位,保护文物,开发利用。

让学生关心国事、关心社会、参与实践,这不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吗?这不正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学生在不断成长,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2、我们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这几年我们开展了以“知我灌口,爱我家乡”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历史课外探究活动课,我们在宣传保护文物,宣传家乡历史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学校这些历史老师和广大学生俨然成为了文物保护的“卫兵”,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我们的工作也得到社会一些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例如:得到灌口镇侨联主席白玉盛老师的大力支持;2002年7月厦门市方志办副主任,厦门史学界权威洪卜仁老先生、厦门晚报总编辑朱家麟、及厦门晚报地方志记者黄秋苇一行人到我校来了解我们的做法,并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持;2003年11月,集美区宣传部的卢建端同志来我校了解我们的做法,肯定了我们的成果,也提出一些指导意见;2002年7月22日厦门日报做了相关报道;2002年8月23日厦门晚报做了相关报道;2002年8月28日海峡导报做了“家乡事进课堂”的相关报道;2002年9月18日集美报做了“新学期新增乡土教材”的相关报道。

2003年11月8日集美报做了“乡土教材投入课改”的相关报道。

我们带学生到各村参观文物古迹,也得到村干部、村民的大力支持,很多村民都说给他们上了一课乡土历史课,使他们认识到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性。

3、老师在乡土历史课改教学活动中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传递者。

我们历史组的全体老师都积极投入到如何利用乡土历史文物进行素质教育的探讨和实践的教研中。

经过认真研究,我们大胆的提出了开放型、一体化乡土历史教学常识的做法,并拟出方向明确的教学思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尊重学生求知欲望,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立足地方乡土文化的特色,抓住灌口深青古驿站古镇具有丰富的、综合性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其为教学载体,突出素质教育,做到“抓活、升趣、重导、合成、深化”,步步为营,达到爱乡、爱国的育人目的。

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置身于“家乡文物我来讲,导游工作我来做,宣传报道我来写,历史古迹我保护“之中。

历史课外活动课的开展,不仅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促使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

老师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平时也会会向周边接触的人员宣传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利用同学们所熟悉的家乡的乡土文化来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

其中我们历史组的林团艺老师的一篇乡土历史论文《使学生与乡土更亲近——关于历史课改活动的探究》在市历史学科交流并汇编,林团艺老师也获得参评厦门市基础教育课改工作者的资格。

我们历史组全体老师指导学生苏燕婷、翟艳凡、林频在市成语故事演讲比赛都荣获三等奖。

指导的两个成语故事表演:《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在市级比赛中分别荣获三等奖和优秀奖。

我们今天能取得一些成绩,是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历史组全体老师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今后,在历史课改教学活动中收益的我们会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乘风破浪,继续进行下去,争取更好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