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创业致富事例
农村创业例子简短总结范文
农村创业例子简短总结范文农村创业是近年来热门话题之一,浩繁村落青年看准了农村进步的机遇,纷纷投身创业潮,实现自己的梦想。
底下列举了一些农村创业的成功例子,以期给更多有志于农村创业的人士提供借鉴和启示。
例子一:王明(化肥厂创业)王明是某农村的一名高校生,他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创业,一开始他选择了化肥厂这个行业。
他了解到农村农田的化肥需求量大,而且大部分农夫都要去城市选购,运输成本高,并且存在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于是他决定在农村开设一家化肥厂,满足农夫的需求。
他通过与当地的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依附着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他的化肥厂逐渐取得了农夫的认可,业务迅速扩大,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例子二:李华(田舍乐创业)李华是某农村的一名年轻妇女,她的家庭条件不太好,但她一直梦想着能够在家乡创业,改变家庭的命运。
她发现家乡的自然环境秀丽,适合进步田舍乐。
于是她借助政府的扶持政策,开始了田舍乐的创业之路。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家乡的一片荒地打造成了一处独具特色的田舍乐。
她引进了丰富多样的农产品,提供农耕体验、田舍餐饮、农事教育等服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如今,她的田舍乐已经成为当地农村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例子三:张勇(农产品电商创业)张勇是某农村的一名年轻农夫,他意识到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大,但农村物流不发达,农夫的产品很难打开市场。
于是他决定利用互联网的力气,开展农产品的电商业务。
他创建了一个农产品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和物流公司的合作,将农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
他通过线上线下的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到了农村的优质农产品,同时也为农夫提供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
如今,他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已经成为农村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带动了当地农夫的增收。
这些农村创业的成功例子告知我们,农村创业并非遥不行及,只要有梦想和勇气,每个人都有机缘在农村创设出。
农村致富能手事迹材料
农村致富能手事迹材料
《农村致富能手事迹材料》
在中国的农村,有许多致富能手,他们凭借着勤劳和智慧,从贫困的生活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
下面就介绍几位农村致富能手的事迹材料。
1. 李大成
李大成是一位来自贫困家庭的农民。
在大学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到城市寻找工作,而是回到家乡,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农业技术,带领村民种植特色农产品。
他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不断创新种植模式,并成功打开了当地的市场。
如今,他的农场经营状况良好,成为当地致富的典范。
2. 王忠义
王忠义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因家境贫困,他从小就对致富充满渴望。
在外出务工期间,他学会了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回到家乡后,他着手发展了蔬菜种植和养殖业。
他懂得市场的需求,精心选择品种,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如今,他的农场成为当地的知名产地,带动了周边农民一起致富。
3. 张秀英
张秀英是一名寡妇,生活十分困难。
为了养家糊口,她毅然决定做起了养羊生意。
她学习了养羊的技术和管理知识,积极和当地的养殖合作社合作,共同发展养羊产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她的养羊生意越做越大,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致富,还成为当
地的羊肉产品的主要供应商。
他们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在农村致富的希望。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农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走出一条致富之路。
他们的经验和成功,对于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希望更多的农村人能够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致富梦想。
农民致富的4个真实案例
农民致富的4个真实案例
1. 陈老板的蔬菜种植:陈老板是一位农民,他在自家的土地上种植各种蔬菜。
他注重品种选择和种植技术,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种植,他的蔬菜产量高且品质优良。
他与周边的超市和餐馆建立了合作关系,直接销售自己的蔬菜,获得了更高的利润。
通过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和不断改进技术,陈老板成功地实现了农民致富。
2. 王老板的养殖业:王老板创办了一家养殖场,专门养殖猪和鸡。
他通过精心挑选优质种猪和肉鸡,并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提高了养殖效益。
他与当地的超市和餐馆合作,直接销售自己的猪肉和鸡肉,获得了更高的利润。
通过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和提高养殖技术,王老板成功地实现了农民致富。
3. 李老板的果树种植:李老板在自家的土地上种植各种果树,如苹果、梨子和葡萄等。
他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种植,提高了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他与当地的果品加工厂和水果批发市场建立了合作关系,直接销售自己的水果,获得了更高的利润。
通过不断引进新品种和改进种植技术,李老板成功地实现了农民致富。
4. 张老板的生态农业:张老板将自家的土地转为生态农业,种植绿色有机农产品。
他注重土壤保护和植物保健,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并采用生物防治和有机肥料等方法。
他通过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销售自己的有机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获得了更高的利润。
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和推广自己的经验,张老板成功地实
现了农民致富。
农民创业成功案例3个
农民创业成功案例3个农民创业是指农民依托农村、依靠家庭组织或者依靠新创建的组织,通过投入一定的生产资本以开展一项新的事业,或者扩大改变现有生产规模、生产类型来实现财富增加并谋求发展的过程。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农民创业成功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阅读!农民创业成功案例篇1:76岁农村老妇创业种茶3月23日,76岁程世莲老人在自己承包的荒山上开辟茶园,她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程世莲在茶园里锄草。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衡山镇牛角冲村的一处荒山坡上,76岁的程世莲老人常常起早贪晚,弯着腰身,和请来的村民们一起开荒劳作。
两年前还是满目荒芜的山坡,如今已经茶树满园,披上绿装。
程世莲老人当过基层妇干和民办教师,1993年,她退养回乡务农,在平静的岁月里,老人却命途多舛,屡受挫折坎坷。
1986年,程世莲的丈夫因意外事故不幸去世,丢下程世莲和儿子相依为命。
儿子娶妻生子后,虽然一家人日子过的清苦,也充满了天伦之乐。
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程世莲49岁的儿子患骨髓癌,为给儿子看病,程世莲欠下20多万元债务,还是没能挽救儿子的生命。
2014年,唯一的儿子病逝离她而去,这一年陈世莲已是74岁。
在遭遇了中年丧夫,老年丧子之痛后,命运再次将老人逼向绝境,2015年,儿媳吴华清又查出患乳腺癌,程世莲又借债2万多元为儿媳手术。
面对巨额债务和儿媳后续的治疗费用,坚强、乐观的程世莲毅然决定创业增收还债,为儿媳撑起一片蓝天。
2013年,她承包山地培植茶苗,由于没有经验,眼睁睁地看着地里的茶苗一棵棵地枯萎。
程世莲是名老党员,在她心里,信义如天,为了早日还清债务,她不顾年事已高,到几十公里外的茶苗良种基地学习技术,总结失败的教训。
2014年,她又扩大种植规模,苦心人,天不负,当年种植的万株茶苗喜获成功。
2015年,她培植的3万余株茶苗被周边乡村的茶农抢购一空。
取得成功的程世莲看到了希望。
今年,她又承包了4亩多山地,建立茶苗培育基地,培植茶苗,栽种茶树。
农民致富的4个真实案例
农民致富的4个真实案例案例1:大龙虾养殖致富在湖北乡村中,农民王先生通过创办大龙虾养殖场致富。
王先生发现当地市场对于大龙虾的需求十分旺盛,而当地又有许多水塘和池塘,于是决定利用当地的资源养殖大龙虾。
王先生先从市场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大龙虾苗种,然后挖掘了几个池塘,进行了水质净化和调整。
他精心照顾着这些幼龙虾,注重饲料的选择和投喂,同时定期检测水质,确保龙虾生长适应环境。
当龙虾长到一定大小时,王先生就开始将其出售到市场。
得益于大龙虾肉质鲜美,市场需求量大,且价格较高,王先生年收入不断增加。
他逐渐扩大了养殖规模,增加了养殖池塘的数量。
如今,他的养殖场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企业,并且每年都能获得可观的收益。
案例2:绿色果蔬种植成功在山东农村,农民李先生通过种植绿色果蔬致富。
李先生发现周边城市对于无污染、绿色果蔬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他家乡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决定选择这一领域发展。
李先生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和有机肥料,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确保果蔬的品质和安全。
他还积极与当地超市、农贸市场进行合作,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由于他的果蔬品质优良,色泽诱人,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李先生的果蔬被认为是绿色健康的代表,享有较高的口碑和市场竞争力。
他的果蔬销售渠道扩大,收入也相应增加。
案例3:农家乐发展壮大在安徽乡村,农民张先生通过开设农家乐致富。
张先生的家乡环境优美,传统的农家生活方式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张先生看到了商机。
他利用自家的土地和房屋,修建了一座有特色的农家乐。
他在农家乐中提供当地特色的农耕体验、农产品销售和农家美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生活。
随着农家乐的口碑逐渐提升,张先生的客源也越来越广。
他的农家乐逐渐扩大规模,新增了更多的座位和娱乐设施。
如今,他的农家乐已经成为当地有影响力的旅游项目之一,每年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案例4:中草药种植创业在陕西农村,农民刘先生通过种植中草药致富。
刘先生自小对中草药有所了解,他发现在市场上中草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且价格较高,于是决定种植中草药。
农业创业致富故事经历
用了全部积蓄买了6只龟回来的做法,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但莫枢伟依然在前院打造一个临时养龟池。1年后,该6只龟产下18只蛋,但是由于自己没有掌握孵化技术最终没有成功孵出小龟。
在大二、大三两年里,莫枢伟依然每天浏览大量的养龟帖,学习养龟知识,当时龟苗的市场价格又上升了。“曾有人联系我想用3万元,购买我那6只龟。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养龟能有出路。”莫枢伟说。
养好的天鹅往哪里卖?眼前这个朴素的汉子,除了给省内各餐饮酒店和农牧场供货外,最主要的销售渠道是网络,他办理了灰天鹅养殖和经营许可证,通过网络平台,将成鹅、鹅苗和鹅蛋卖到全国。
早在几年前,刘明国还成立了襄阳灰天鹅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创建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社员从合作社购买鹅苗,免费享受合作社提供的技术服务,灰天鹅养大后如卖不出去,由合作社按300元/只的保底价回收。
莫枢伟说:“家里对我有信心,接下来我将正式从家庭式仿野生养殖转变为池塘养殖。租了30亩地,打造了3个鱼塘作为养殖的地方。”
回想自己的创业道路,莫枢伟说现在只是成功了3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希望大学生能提前定好创业目标,一旦选择了就要坚定和坚持。大学生首先做到的就是“少去想,多去做”,才能为成功创业铺垫基础。
能不能创业成功跟学位没关系,但跟好不好学肯定有关系。好学才能有成长的空间。看看那些农业创业致富故事经历,学习他们的方法,从他们的故事经历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
农业创业致富故事经历一:
要养天鹅养殖前先养鸭,一年赚了70万
刘明国一直有个天鹅梦,就算是遭遇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质疑,仍难以放弃,几年间,他先通过养鸭子掌握养殖技术的方式,成功曲线圆了自己养天鹅的创业梦。
大学毕业了,家人一致认为莫枢伟要找一份正当职业,不少邻里认为莫枢伟留在家里对着乌龟玩物丧志、不懂事。当时莫枢伟下定决心,无论家人如何反对,自己都要去创业。
乡村振兴的人物事例简短
乡村振兴的人物事例简短
以下是一些乡村振兴的人物事例简短:
1、某村村民王某,通过种植、养殖和加工等产业,带领全村走上了致富之路。
他的成功经验不仅为村里带来了经济收益,还带动了其他村民的就业和增收。
2、某村支书李某,通过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改善了村庄基础设施,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他还积极推动农村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乡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某农业科技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农产品加工技术,并成功推广到多个地区。
该公司不仅帮助农民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还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4、某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创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市场洞察力,开发了一个数字农业平台,为农民提供便捷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信息服务。
他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5、某退休教师自愿来到偏远山区支教,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和希望。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公平的理念,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这些人物事例表明,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个人和企业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他们的事迹展现了人们为实现乡村振兴所付出的努力和实践成果。
农业创业人物代表故事
农业创业人物代表故事很多年轻人对自主创业很神往,那意味着挑战、智慧、财富、价值。
看看那些农业创业人物代表的故事,学习他们,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农业创业人物代表故事一:湖南湘乡90后大学生的农村养猪致富最初的梦想——回乡创业,带乡亲们致富开大奔2009年高考后,李锡武第一次坐火车去到了上海打工。
餐厅服务生、销售员、搬运工……这些他都做过,他说:那时的他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看不到一丝成功突围的希望,是的,水泥钢铁筑成的大墙,却无法融入他的梦想。
而一次中国大事件却让他困扰的心豁然开朗——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李锡武说:在上海世博会上,让他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想想这个发达繁华的大都市,再想想自己贫困的家乡,也许通过自己的力量也能改变家乡的风貌呢?就这样,李锡武足足思考了一个星期后,踏上了返乡路。
回到家乡后,问题来了:他该选择什么创业呢?李锡武告诉我:回到家乡后,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跟爸爸去锰矿开矿,要么跟妈妈一样在家养猪,权衡了一下,最后李锡武选择了养猪来发家致富,发展绿色农业,带动家乡人。
他更跟乡亲们说:“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能让家乡的面貌有所改变。
”从城里人变身猪倌,村里人能不笑话吗?村里一下炸开了锅。
乡亲们纷纷质疑:他疯了吗?在城里干啥不好,非得回农村养猪,这让家人的脸往哪搁?更有人说:要是赔了钱,你李锡武以后讨米都没人给。
一句句风凉话让李锡武有点心寒,可是梦想的温度足以温暖自己的心,他选择无视这些闲言碎语,而是开始筹集资金,设计图纸,规划猪场,资金不够,他就自己建猪场。
那年夏天,他与父亲上山砍树,运砖瓦、砂石,父亲当泥工,他当副工,汗流浃背,身上也晒得黝黑。
3个月的时间,一砖一瓦砌成了1200多平方米的猪舍,也砌好了他生态养殖的蓝图,让他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要做就要认真做,李锡武成为了一个好猪倌李锡武从2011年3月开始养猪,白天他和小伙伴们一起扫粪,喂料,观察猪的饮食起居,向有经验的饲养员请教。
农村创业致富例子
农村创业致富例子创业,一定要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觉,或者是万马奔腾的感觉。
看看那些农村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创业斗志。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农村创业致富例子,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农村创业致富例子一:唐山留学生回乡创业库存5万公斤鲜肉待销留学韩国回乡创业的乐亭县庞各庄乡大学生刘凯,带领乐亭县牧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102户社员搞野猪养殖,几年来效益一直不错。
去年,他们饲养野猪的规模、产量都有所提升,但猪肉销量却不如往年。
眼看快过年了,望着存放在冷库里的5万公斤鲜野猪肉,刘凯很是着急。
1月29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庞各庄乡王庄子村的乐亭县牧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看到,占地24亩的9个养殖大棚依次排开,大棚里面,是用钢筋围成的一个个约12平方米的野猪圈,机灵可爱的小乳猪、健康活泼的保育猪、肥头大耳的育肥猪,有的在欢快地吃食,有的在睡觉,有的在喝水解渴。
刘凯介绍,这些猪都是长白山原始森林的纯种野猪与中国原生态母猪杂交的二代产品。
2007年,刘凯从韩国忠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
2008年,刘凯与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妻子结婚。
2009年,养猪市场瘦肉精添加严重,刘凯经吉林延边朋友介绍,买来长白山奔跑野猪饲养,家人和朋友吃过野猪肉后,都认为肥肉肥而不腻,瘦肉瘦而不柴。
从此,刘凯便萌生了养殖野猪的想法,他以每头1万元的价格引进108头长白山奔跑野猪,饲料为玉米、大豆、甜玉米芯,生长周期为1年半左右。
该项目作为乐亭县畜牧行业的龙头,也得到了该县相关部门的帮扶和支持。
经唐山市畜牧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验,按照农业部相关规定,其养殖的野猪磺胺类、金霉素、土霉素等12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6年来,他们已经投资1600万元,仅去年一年就投入400万元,用于猪舍改造、聘请畜牧专家、青储1000多吨甜玉米芯发酵饲料及猪场日常管理经营。
2014年,刘凯带领102户村民建起乐亭县牧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农村带头人创业致富故事
农村带头人创业致富故事创业者,眼睛要看得清目标,脑海要想得到策略,看看那些农村创业的故事,学习他们,找到自己的创业之路。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农村带头人创业致富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农村带头人创业致富故事一:用核桃壳种香菇成本低好赚钱香菇大户帅胜杭采了山核桃种香菇,割了水稻栽大球盖菇,废弃的桑枝、桃条、玉米芯、茭白叶收了来培育黑木耳、金针菇、秀珍菇……同样的土地、同样的资源,以一种神奇的方式开始新循环。
这是一个变废为宝的梦想,亦是一个发展新型农业的梦想,两个梦想借助科技力量变成生动的现实。
进入6月,帅胜杭的手机就“热”起来了,电话一个接着一个。
大大小小的货车从上海、江苏、杭州市区开到他位于临安岛石镇山川村的种植基地前,等待收购今年的新品。
“白露到,竹竿摇,满地金”,说的是每年白露节气,临安山农开始采摘山核桃的丰收场面。
眼下刚进入夏季,这位山农却已经靠着山核桃迎来“满地金”。
这是怎么回事?“山核桃的废弃物,最外层的蒲壳和做手拨核桃剩下的硬壳,晒干、粉碎后做成菌棒,用核桃壳种香菇,就是我的方法。
”帅胜杭说,家里有600多棵山核桃树,靠卖山核桃每年有10多万的收入。
如今,利用山核桃壳种香菇,去年60亩地产值超过400万元。
杭州农科院的专家说,利用农业废弃物种植食用菌的案例,还有水稻、桑枝、桃条、玉米芯、茭白叶等多个有意思的版本。
今年,它们将“组团”代表杭州冲击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一个变废为宝的梦想核桃壳可以种香菇临安岛石镇,约有核桃林8.5万亩,是杭州山核桃主产区之一。
这里的祖祖辈辈靠山吃饭,凭辛苦赚钱。
老帅说,如今的收获,源于当初的一个变废为宝的梦想。
“有一年,说好到我家帮忙摘山核桃的安徽工人不来了,一打听,说去种香菇去了。
采山核桃收入不低,难道种香菇会有更好的收益?”帅胜杭很好奇,跑到安徽去取经。
地里转一转,心里就有了底。
他发现,香菇的行情挺不错,临安的核桃每年就采一个多月,可以考虑发展副业。
水稻制种致富之星事迹概述
水稻制种致富之星事迹概述
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有一位水稻制种的致富之星,他凭借着对农业的热爱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他,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包立新。
包立新不仅在种粮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更在推广有机水稻种植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投入千万身家,种出了塞上江南规模最大的有机稻田,使得宁夏大米的零售价格得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包立新不仅在国内种粮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还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中。
他曾多次赴国外考察学习,与国际水稻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提高中国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包立新的成功并非偶然。
他始终坚持科学种植、精细管理,注重土壤改良和品种选育。
同时,他还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和经营方式,通过合作社等方式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了整个地区的水稻种植水平。
除了在种植方面的成就,包立新还非常注重社会责任感和公益事业。
他积极参与各种慈善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就业机会,
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他还倡导环保理念,积极推广绿色种植技术,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包立新的成功事迹不仅鼓舞了广大农民朋友,也为全社会树立了一个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榜样。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领域里取得辉煌的成就。
创业种植各类蔬菜致富故事
创业种植各类蔬菜致富故事创业是许多人的梦想,而种植各类蔬菜也成为了许多人致富的途径之一。
以下是一些关于创业种植蔬菜致富的真实故事,它们展示了创业者通过种植蔬菜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故事一:从小农场到大种植基地李先生是一个追求梦想的年轻人,他从小就热爱农业,并且对种植蔬菜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决定创业,种植各类蔬菜来实现自己的致富梦想。
起初,他只有一个小农场,种植了一些常见的蔬菜品种。
虽然刚开始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他勤奋努力,不断学习和探索种植技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先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从市场上了解到了一些新兴蔬菜品种,比如有机蔬菜、精品蔬菜等。
他决定尝试种植这些新品种,并且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成功地种植出了高品质的蔬菜,并且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李先生的小农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他决定扩大规模,建立一个大型的种植基地。
他租赁了一块土地,并且购买了更多的种植设备和设施。
通过精心策划和管理,他成功地将小农场发展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种植基地,并且蔬菜的品质和产量也大幅提高。
如今,李先生的种植基地已经成为当地的知名企业,并且蔬菜销售遍布全国。
他的创业故事不仅激励了许多人去种植蔬菜,也为他自己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和财富。
故事二: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农业王女士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她家里有一块农田,一直以来都种植着传统的蔬菜品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有机蔬菜逐渐成为市场的热门品种。
王女士看到了这个商机,并且决定尝试种植有机蔬菜。
起初,王女士遇到了很多困难,她不了解有机种植的技术和方法,也没有相关的设备和设施。
然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主动寻求帮助和学习。
她参加了有机农业的培训课程,向专家请教,并且积极与其他有机农民交流经验。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王女士逐渐掌握了有机种植的技术,并且成功地种植出了高品质的有机蔬菜。
她的产品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并且价格也比传统蔬菜更高。
创业种植各类蔬菜致富故事
创业种植各类蔬菜致富故事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创业,而种植各类蔬菜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创业项目。
这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创业种植各类蔬菜致富的故事。
故事一:种植有机蔬菜小李是一名年轻的创业者,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他选择了种植有机蔬菜,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个有前途的行业。
他在自己的家乡租了一块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他采用了有机种植的方法,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保证了蔬菜的品质和安全。
他的蔬菜在当地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价格也比普通蔬菜高出不少。
他的生意越来越好,现在已经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有机蔬菜供应商。
故事二:种植高端蔬菜小王是一名年轻的创业者,他选择了种植高端蔬菜。
他在自己的家乡租了一块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他选择了一些高端蔬菜,如黑松露、鹿茸菌等,这些蔬菜价格非常高,但市场需求量也很大。
他采用了科学的种植方法,保证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他的蔬菜在当地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价格也非常高。
他的生意越来越好,现在已经成为了当地有名的高端蔬菜供应商。
故事三:种植特色蔬菜小张是一名年轻的创业者,他选择了种植特色蔬菜。
他在自己的家乡租了一块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他选择了一些特色蔬菜,如紫甘蓝、黑色西红柿等,这些蔬菜在市场上非常少见,但口感和营养价值都非常高。
他采用了科学的种植方法,保证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他的蔬菜在当地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价格也比普通蔬菜高出不少。
他的生意越来越好,现在已经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特色蔬菜供应商。
种植各类蔬菜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创业项目。
只要选择好种植的蔬菜,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保证蔬菜的品质和安全,就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农业创业人物的故事
农业创业人物的故事有志不在年高,成才不问出处,创业的路径又岂有高低贵贱之别?看看那些在农业创业道路上的人物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坚定创业的决心。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农业创业人物的故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农业创业人物的故事一:瓦缸养殖青蟹前景好年入500万辞职养青蟹年入500多万核心提示齐肩的头发,合身的连衣裙,姣好的面容,面前的曾上玲俨然一名大美女。
看着这么一个大美女,很难把她和比手掌还大的青蟹联系到一起。
实际上,曾上玲是防城港市利用红树林空隙放置瓦缸养殖青蟹的首创人。
一个女子成为当地养殖的标杆,这背后肯定有故事,也有不一样的创业心得。
无意聚会上听到青蟹养殖曾上玲的老家坐落于广西防城北部湾茅尾海域边上的一个小山村。
早年间她曾是防城港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工,单位经济效益不好,1997年夏天,曾上玲辞职下海了。
“就是不甘心呗。
”曾上玲说。
辞职后的最初几年,曾上玲尝试做过一些小本生意,但本小利薄,时赚时蚀,生活仍入不敷出。
辞职后的最初几年,曾上玲只是做一些小本生意,时赚时赔,生活入不敷出。
海边人常说靠海吃海,小本生意不起色,曾上玲就跟别人干起了养殖。
鳁鱼、鳄鱼、龟、鳖,只要想得到的,曾上玲都养过了。
可作坊式的养殖,规模小,成本大,利润低,曾上玲的生意总是难以为继。
为什么养了这么多却养不好呢?曾上玲百思不得其解。
正当她发愁的时候,她发现提倡吃生态食品、绿色食物的声音越来越多了,一时间她恍然大悟,“也许是海水养殖过分依赖饲料和药物了。
”过后,曾上玲看准了一条路——生态养殖。
俗话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2003年秋,曾上玲在一次和朋友的聚会中,无意中听到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有原生态养殖青蟹的养殖场。
朋友们随口说说就过了,可曾上玲却放在了心上。
没多久,曾上玲便约朋友专程前往浙江、福建参观,他们看到了一家养殖场利用红树林空隙用水泥铸缸养殖青蟹。
曾上玲意识到这种方法很适合地处沿海、红树林面积分布广的防城港市,而且发展青蟹养殖非常有养殖前景。
农民增收的成功案例分享
农民增收的成功案例分享近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们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了增收致富的目标。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与大家分享几个令人鼓舞的农民增收的成功案例,希望能够给更多的农民朋友们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
案例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经验在山西省某县,一位叫李明的农民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显著的增收。
他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选择了适宜发展的作物种植,并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规模化生产。
他还主动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
通过这些努力,李明逐渐实现了农产品增产增值,并使自己的收入大幅提升。
案例二: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在湖南省一个偏远山区,农民林华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成功实现了农民增收。
他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风情,建设了一家具有特色的民宿。
通过精心经营和积极推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农家乐,并购买农产品。
这不仅带动了农民的增收,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案例三: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在浙江省一个农业县,农民王磊通过电商平台成功将农产品销售拓展到全国各地。
他开设了一个农产品网店,并通过网络宣传和促销手段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通过这种方式,他不仅直接与消费者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农产品价格更加合理,还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供应量,最大程度地提高销售收入。
案例四:农民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在江苏省某地,一群农民组成了农民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经营成功实现了增收。
他们共同投资建设了大型的农业生产基地,并采用现代化的种植、养殖技术,实现了高产高效。
合作社还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实现了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并拓展了销售渠道。
这种合作社模式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这些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创新思维和实施有效的发展模式。
农民们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掌握市场信息、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乡村旅游发展、电商销售等方式来实现增收。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好的环境。
中国农业名人成才事例
中国农业名人成才事例农业创业名人致富事例一:他养竹鼠“听”世界名曲月入两万“这是贝多芬的名曲,接下来是中国的古典音乐…….听着悠扬的轻音牙人,并未出现躁动,而是悠闲地啃着草、吃着粮食。
这些竹鼠的主人是吴建安,两年前,他是都市白领,辞职后扎根深山,靠养不当白领回乡下创业走进永春县苏坑镇嵩溪村洋田角落吴建安的竹鼠养殖场,你会发现,这边的2003年大学毕业后,小吴一直在某大型公司做财务,月薪近万,后来他认领,他们收入都不错。
几年积累,他们已打算在厦门海沧区买房定居。
然而,孩子起来。
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事业和生活?创业!小吴回了一趟家,看到家里山清水秀,生态条件非常优越,他小时候的梦想涌上心头。
“我从小就想搞小农场,养的家畜吃青草,市场前景应该错不了。
”小姜很支持丈夫的想法,也辞职跟他回老家。
养什么好?小吴到周围县市进调查,他发现养竹鼠很有前景:“我家里就有养竹鼠的历史,市场需求旺盛,但却还没有比较大养殖场。
”小吴认为,养殖竹鼠投资小,入门较快,繁殖快,后续的投入较少。
父母不明白一月不跟他说话说干就干,小吴从亲戚处接手了100多只竹鼠。
刚开始,他像以前那样拔杂草来喂,也不懂防疫,“虽然竹鼠繁殖很快,但经常会有竹鼠死去。
”吴建安介绍。
这并非小吴遇到的最大挑战。
刚回家,父母亲一听说他要辞掉高收入的工作回家养竹鼠,气得脸都绿了。
在反复劝说无效后,父母一个多月不跟他说话。
顶住压力,小吴一心想着,如何把竹鼠养好。
防疫是关键,他经常戴上手套,向医生一样,解剖死去的竹鼠,寻找致死原因。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半年努力,他找出了一套成功的防疫方法。
经过努力,养殖慢慢上了正轨。
一个远在江西的网友,通过网络,与吴建安联系,一口气找他买了300多只幼崽。
他因此赚到1万多元。
“想不到这种东西还可以赚钱,那就好好干!”父亲终于跟他说话。
放名曲给竹鼠听?让它们长得更快给竹鼠听轻音乐,是一次意外的发现。
原来,一次在喂竹鼠过程中,小吴的手机铃声响起来了,原本见到人后到处乱窜的竹鼠竟然安静了下来。
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精选20篇)
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精选20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
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11971年出生的刘小燕原籍广东肇庆,1993年她为爱远嫁到了古井镇文楼新坑村,成为了当地的外来媳妇。
结婚之初,夫家家境清贫、生活艰苦,刘小燕和丈夫只能靠外出打工挣的微薄薪水来养家。
1996年刘小燕和丈夫用多年来外出打工的积蓄承包了8亩甘蔗田,正式开始了与甘蔗同甘共苦的日子。
一开始因为缺乏种植经验,对甘蔗的生长习性不了解,第一年他们连投下的成本都亏了。
面对这巨大的挫折,刘小燕和丈夫没有放弃。
没有资金,他们厚着脸皮向肥料店赊肥,等甘蔗收成卖出之后再还钱;没有经验,他们就积极往别人的甘蔗田上跑,看别人怎么种,虚心请教,如果碰到其他种植难题,他们就自己去书店买相关的书籍回来学习。
凭着越挫越勇的奋斗精神,在交了连续亏损四年的学费之后,他们的甘蔗田从当初的8亩扩大到23亩,2003年再次扩大到45亩,一直到现在的50多亩,他们还充分利用甘蔗田周边的小块土地来种植新会柑,多样化的种植取得了一定成效,年产值超过几十万元。
另外,刘小燕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做起了甘蔗北运的工作,为附近的种蔗农户提供了广阔的销路和市场,没有车就自己去联系车队,没有熟人帮忙就自己北上联系想代理甘蔗批发的客户,经过几年的市场勘察和开发,他们一年收购的甘蔗超过了400万斤,每年为他们带来了40多万的收入。
2009年他们用种甘蔗挣到的30几万建了90几平方的二层小洋楼。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刘小燕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甘蔗种植大户。
现在,她的甘蔗田有53亩,亩产甘蔗1.5万斤,年产值达50多万元,而她的南蔗北运收购队辐射了古井镇十几户蔗农,为他们甘蔗的销路问题找到了很好的解决途径。
种植致富的人物创业励志故事
种植致富的人物创业励志故事人参果有着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份,每100克鲜果中含钙量高达910毫克,可加工成人参果口服液、鲜果汁、罐头、饮料等,有人就看中了其中的种植创业商机,有什么创业故事是跟种植有关系的呢?今天店铺整理了种植致富的人物创业故事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种植致富人物创业故事1:种植人参果开辟致富路“人若有缘,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西游记》中令猪八戒馋得茶饭不思、让孙悟空乐得心花怒放的人参果,经湖北襄阳市南漳县巡检镇院子湾村李洪洲近两年的精心培育终开花结果,飘香在古山寨的秋风中。
10月2日,大家来到李洪洲的人参果种植基地,李洪洲正在大棚内,小心翼翼地剪下已经成熟的果实。
笑盈盈的人参果娃个头并不大,长约8厘米,只有100克重,白玉般的身躯在绿叶衬托下仿佛似一张张娃娃脸。
“栽培这些‘小娃娃’可真不容易哩”。
李洪洲说,他今年44岁,21岁外出打工,先后在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等建筑工地打工。
2014年春节,他接到县里返乡创业的号召后,从新疆购买了800株人参果苗,回乡试种在自家的2分试验田里,1个月后,李洪洲眼看人参果苗发芽开花正欲喜上眉梢,一场料峭般的春雨后,果苗出乎意料地枯萎凋谢了,万余元的心血付诸东流。
这是怎么回事呢?2014年8月,他再次远赴新疆求学,经当地果农指点方才恍然大悟。
原来,人参果从生根发芽到开花结果要经受重重考验,对种植的环境要求也十分苛刻,室温超过30℃,人参果就只开花不结果,低于0.5℃苗木容易冻死。
吃一堑长一智。
李洪洲再次从新疆带回1000多棵人参果苗种植。
时值秋老虎发威,暑气来临,他用遮雨布遮挡阳光,根据现场环境补光调温;入冬后,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大棚披上保温被,大雪天每隔几小时除一次雪;在浇水上,这位细心的主人以科学微喷的方式,像照料婴儿一样呵护着幼苗。
在他的精心管理下,人参果今年6月开始挂果,8月下旬,可爱的“娃娃”挂上了枝头,单个最大重达7两。
农业创业成功的实例
农业创业成功的实例创业要想成功,除了有了点子以及热情是不够的,需要无所不用其极的接近真实。
看看那些在农业创业成功的实例,学习他们的创业方法,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农业创业成功的实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农业创业成功的实例一:大学生毕业后回农村创业致富在江苏省宜兴市杨巷镇金紫村绿色生态养兔场里,有三样东西特别惹眼:一是兔舍专用空调;二是南方人不敢引种的国际优质草料“紫花苜蓿”;三是特意囤积的1000公斤兔毛。
这三样东西体现了一位投资高效农业的大学毕业生不同于普通养殖户的思路。
这位投资者名叫张浩,是出身农门的大学毕业生,学的是机械维修专业。
凭此技术特长,他在创业中积累了几十万元资金。
张浩于2004年投资办生态养兔场,发展高效农业,目前长毛兔存栏量达2000多头。
别以为张浩是半路出家的外行,到他的养兔场看看,母仔同室、自助式饮水器、兔舍专用空调……很多设施都是小打小闹的养兔户没见过的。
张浩肯学技术,从不困在老经验上睡大觉,时不时要搞个发明创新。
夏季给兔舍降温是养兔最大的难题,用传统风机降温,效果不好;用普通空调,造成空气混浊害处更大。
张浩便利用曾经参与开发北方加湿型空调的技术经验,开发出了这一兔舍空调设备,不但让兔舍达到最佳温度,还能保持空气通畅。
前几天,一位溧阳的养兔能手还赶来订购了一套兔舍空调设备。
张浩的养兔场四面环水、碧草如茵,边上还种了果树、吊瓜,今年夏天还要在兔舍间搭上丝瓜架,这种立体化布局透露出他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思路。
张浩大胆引种了一般只能在干旱地带生长的印度“紫花苜蓿草”,这种草蛋白质含量非常高,是国际公认最具养兔价值的生态饲料,不仅降低了20%的成本,还提高了兔子的出毛量。
今春,很多养殖户都来跟他要草籽种草,改善小兔子的“伙食”。
普通的养殖户只晓得埋头养兔,剪兔毛给贩子,却不晓得抬头看“天”。
而张浩善于捕捉和利用信息。
宜兴的长毛兔行业一直缺乏经纪人,兔毛都由安徽人收购,有时价格压得太低,气得养兔户杀兔子。
三个农民创业故事
三 个 农 民 创 业故 事
姚 国 正 : 托农 机 富 了家 依
张中林 : 自留山上养土鸡
东流镇城东村张中林养殖土鸡纯属 来到葛公镇 同春村农 民姚国正家 , 巧 合 。他 中学毕 业后 以瓦 匠手 艺谋_ 生 但见偌大的庭院里停放着农用车、挖掘 机、 制砖机 , 父子竺入正进行 出发前的例 20 04年 3 张 中株在 自家 6 月 亩杉树林 行检查 慢滗 者来访 ,姚国正一脸 的灿 里散养 60 00只土鸡, 这种林地散养育出 烂 :这都是国家好政策为我谋的福呀l 的鸡和蛋很抢手。 “ ” 如今鸡场总投资逾 2 5 如今他家农机资产达 2 万余元 , 5 年收入 万元 , 鸡舍苗积达 j0 平方米, 0 6 年生产 1 万余元 0 土 鸡 2 00 , 鸡 60 ; 00 只 野 0 只 拥有 一套破 今年 4 3岁的姚国正烧过砖窑、 种过 碎搅拌一体化饲料拌和机和 一辆运 货 田。 “99年新 婚不 久 我便从 父 母身 边 车。今年他在县城梅林菜市场新上一个 18 独 立 门户 。 当时的家 当就 是一套 锅碗 瓢 土鸡 蛋专 卖店 。 盆餐具, 那年 ‘ 双抢 ’ 别人用牛耕 田, 而我 谈起未来的打算. 张中林神采飞扬: 只能用锄头挖 田。” 说起过去的苦 , “ 姚国 前段 时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小 岗村考察 正面 色凝重 。 十多年来 , 一千 多元 的 农村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改革成果 , 他从 这 犁田机起步,通过发展小四轮拖拉机和 让老 百姓看 到了投 资土地 的希 望。 他 激 ” 农用车跑运输,凭着诚实的优 良品德和 动地 说 , 民再不 思谋发 展 , 么对得起 农 怎 合理 的运费以及优质服务.姚国正提前 国家的好政策呀! 他计划明年再上 4 0 00 过上 了小康生活。 只种鸡 ,走 自繁 自养滚雪球壮大之路 。 20 年 , 05 国家 出 台农 民购 买大 型 农 “ 虽然家里有 5亩田地 , 但是很散, 也不 机具 享受补贴 政策 .精 明的姚 国正再次 能用 于经营性 开发 。 若是 能流 转 5 亩地 O 捕捉到新的商机。20 06年初 , 他果断投 块该多好啊, 我可以开挖一个大水塘, 实 资 1 万元购回挖掘机 。如今 , 5 他的两个 现塘里养鱼、 塘面养鸭、 塘坝种果 的综合 儿子 驾驶着挖掘机征战在东至各建设 性养殖场的理想,推动本地循环经济发 点. 很少歇息, 收入相 当可观。针对农村 展 , 为新 农村建 设尽 点义 务 。” 说话 时张 建房热现象, 姚国正又投资 3 万余元, 从 中林 无限 憧憬 。 湖南买回制砖机成套设备。产品源源不 杨卓青 : 流转土地栽 苗木 断销往周边乡镇。去年他家在村 口建造 顺着一条村村通水泥路,在一栋乳 幢4 4 层 开问的大楼房, 依山傍水 , 环 白色外 墙 的欧式别 墅 门前 ,笔者 看见 一 境雅致,成为同春人民富裕生活的标志 片辽阔的花木苗圃。 苗圃对面的河堤上, 性建筑。 面对今天的幸福生活, 姚国正兴 工人们正在为香樟树刷石灰水,穿上薄 奋地 说 :要说 我们 农 民的要 求和 希 望 , “ 保暖外套” “ 。 只有掌握了苗木花卉的 就是快点实现十七届三中全会给咱农村 膜“ 生长 习性和 种植 技术 , 能有 高产 出。” 才 规划 的好 图景。 会上说 的和做 的决定 . 想 东 流镇 回民村 老 闸组 3 8岁 的杨 卓 青边 到咱老 百姓 的心坎 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创业致富事例创业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在世界各国,创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在这个创业时代里,很多人在农业找到了致富道路,看看他们的事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退休司机养泥鳅年入百万获6项发明专利创业、创客是时下最火热的词汇。
湖南省桂阳县李经武从机关司机岗位退休后,根据自己的爱好转行养起了泥鳅,凭着一股钻劲儿,攻克了养殖泥鳅的一个个技术难题,而今不仅年收入过百万还获得6项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
他的发明专利包括泥鳅捕捞装置、泥鳅种苗孵化池、泥鳅催产注射固定套、泥鳅产卵床、泥鳅种苗亲鳅催产注射器和泥鳅专用饲料发明专利。
谈起创业8年路上的酸甜苦辣,李经武说:“创业选择有很多,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才能苦中作乐,开心充实。
”2021年,时年52岁的李经武在桂阳一机关单位当驾驶员,当年该县下了一个鼓励机关单位人员从事农业的文件。
从农村出来的李经偶然从江苏连云港工作的战友那里得知连云港很多农户从事泥鳅养殖,收入不错。
李经武通过调查本地市场发现,桂阳当地每天需要消耗泥鳅600余斤,价格在22元一斤,而本地没有一家养殖泥鳅的,市场前景广阔。
李经武说干就干,筹资71万元租赁了33亩抛荒地,在桂阳县鹿峰街道新澄村开始了创业。
第一次前往连云港进了100万尾苗,坐汽车、乘飞机、再坐汽车,回到养殖基地后李经武发现只有20万尾苗子存活。
损耗太大,要长期做下去必须自己学会催产自己育苗。
有了这个想法后,李经武整个人就像着了“魔怔”。
“买资料、做实验,那时做梦都是催产育苗,几个月的时间里足足瘦了18斤。
”但试验的结果不是泥鳅不排卵,就是卵孵化不出来,或者是催产药量多了,亲本被打死了;经过10多次的失败,李经武终于掌握了泥鳅催产技术,在产床上泥鳅亲本终于产出了合格的泥鳅卵。
可是,来不及高兴的李经武很快就发现卵虽然产出来了,但由于泥鳅有吃卵的习性,如何避免卵不被吃掉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
善于学习喜欢琢磨的个性又一次发挥了作用,通过反复观察和实践,李经武发明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发明专利:泥鳅双层产床,把传统泥鳅产床由单层变为双层,并改变了产床的材质,让产出的泥鳅卵能通过产床掉到第二层,从而避免了产出的卵被泥鳅吃掉。
围绕着泥鳅生产中“催产、育苗、捕捞”等过程,李经武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创新,先后发明了催产针用固定套、泥鳅幼苗捕捞器等6个实用型发明专利。
目前,李经武的泥鳅育苗基地水面面积达100余亩,实现年收入100多万元,带动周边及江西省等240多户农户养殖泥鳅。
养鹅致富不走寻常路养鹅效益高年售8000万“我是搞鹅养殖的,目前合作社拥有12万只种鹅,鹅饲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每天就需要20多吨玉米,所以我现在需要与一些粮食种植大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大会上,河北省迁安市正农鹅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印明的这个问题让全场静了下来。
马印明精心呵护尚未出壳的小鹅马印明的创业故事:马印明今年39岁,杨团堡村人,是位淳朴的农民。
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干事好琢磨,肯付苦,有股子泥腿劲。
闯荡马印明初中没毕业,就开始学做买卖。
家里有台解放车,他就跟着跑车,当时主要是拉矿粉。
19岁,他到附近一家矿上上班。
他干得很卖力,手掌、大腿都磨出了茧子。
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他有着自己的目标。
1996年,年仅23岁的他大胆承包了矿上的一个干选车间,干得风生水起。
27岁时,他便晋升采矿主任。
之后,他去了青龙县开铁矿,为他的人生赚得第一桶金。
创业这时他有了更大胆的想法——自己创业!2021年,他在当地开了自己的一个小铁矿。
经过多年商海的磨爬滚打,他开始思考将来:开矿是能够赚钱,可矿石资源终有枯竭的那一天,什么产业才有发展后劲,才会永不枯竭呢?“当时国家正号召退耕还林,我仔细捉摸了一下,觉得搞养殖业,再结合退耕还林,应该大有前途。
”想到做到,他开始筹办自己的养殖场。
2021年9月,养殖场正式开张。
挫折“要干就要往大了干,不能小打小闹。
”在经过到外地的一番考察后,马印明笃定主意,首先承包了村里的180多亩荒地,甩手大干。
之后他又陆续承包了村里的300多亩荒地,经营面积达到了约500亩。
马印明将养殖场养殖与退耕林下养殖想结合,规模迅速扩大。
到了2021年时,马印明的养殖场饲养了10多万只鹅,仅雇佣的工人就有40多人。
一位客商看后惊呆了:“我跑了10多年的鹅场,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鹅。
”马印明当时雄心勃勃,心想每只鹅少赚点,光数量就能取胜。
他没有意识到风险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市场如战场,行情瞬息万变。
2021年的金融危机开始考验马印明的意志。
当年成鹅的出栏价降到了雏鹅进价以下。
卖了吧,赔钱;不卖,光饲料钱每天就得几万。
马印明将养殖数量一降再降,到了2021年底,仅剩下了1000只种鹅。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1000只种鹅成了马印明东山再起的根基。
经过2021年到2021年残酷的市场洗礼,马印明接受了血的教训,一下子赔了400多万元。
“算了吧,开矿闭着眼就能赚钱,你何必担这份惊受这份怕呢。
”亲戚朋友们苦口婆心劝他。
然而马印明初衷不改——认准了的事就必须要干下去。
苦心人,天不负。
他终于顽强地挺了过来。
奋斗马印明再次去外地学习取经,并进行了认真总结和思考,尽管市场起起落落,但雏鹅的价格一直看好,搞孵化一定能赚钱;同时经营过程中应搞合作经营,要风险共担,有钱大家一起赚,赔钱平均到一个人也不会受到多大的损失。
思路明晰,马印明的泥腿劲又上来了。
当时自己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了,马印明用起了土方儿,在大炕上孵小鹅,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
他成功了。
之后他和亲戚又买来孵化机的零件,自己“攒”了两台孵化机,再后来手头稍稍宽裕一些,他们购买价格便宜的孵化机。
合作社规模也稳步扩大,农户数达到了52户。
马印明慢慢走出了困境。
到了2021年,养殖场实现了盈利,2021年更是打了一个翻身仗。
现在养殖场的雏鹅已销往山东、江苏、四川、浙江等地,最远的通过空运飞往海南。
合作社带领着农民们走上了致富路。
马印明养鹅成功经验:马印明是个实在人,提出“加强合作社间合作交流”这个建议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他在经营过程中日益强烈的感觉。
马印明自2021年开始养鹅以来,经历过不少挫折失败,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养鹅专家,但真正促进他快速发展的正是他这种在吃透市场的基础上得来的“奇思妙想”。
变废为宝,水葫芦养鹅42岁的马印明是迁安市杨团堡村人,本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矿老板,2021年9月,在迁安市转型发展的带动下,他办起了正农养鹅专业合作社,他决定利用自己承包的500亩沙滩林场发展养鹅业,由矿老板转身变成了养鹅哥。
自此,马印明开始专心钻研与鹅有关的一切事物。
谈及水葫芦,人们对它的印象可不是很好,它繁殖速度极快,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危害水下生物,还会堵塞河道,是世界十大害草之一。
可在马印明的眼里,水葫芦却是宝贝。
“我自己有近2万只鹅,一天要吃两吨半的饲料,花费8000多元,一年下来花费近300万,怎样才能降低饲养费用呢?思来想去,我想到了水葫芦,水葫芦含有丰富的粗脂肪、蛋白、氨基酸、胡萝卜素,而且是无性繁殖,种起来比较省事,我先在池塘里试种了几株,没过多久,就长满了整个池塘。
“水葫芦种出来了,鹅爱吃吗?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把数百只鹅放进了池塘,结果奇迹出现了,我的鹅非常喜欢吃水葫芦,不大一会工夫,几百只鹅就将整个池塘的水葫芦哄抢而光。
从此,这水葫芦就成了我养鹅的一大‘法宝’了。
”舌尖革命,为鹅打造营养餐在马印明的认知里,喂鹅与人吃饭是一个道理,只有营养均衡了,鹅才能茁壮成长。
为此,马印明给鹅搞起了舌尖上的革命。
他种植了长势快、鹅爱吃的皇竹草,以及汁多、纤维少、再生能力强的菊苣。
此外,他还利用50亩地种植杂草和玉米,杂草喂鹅,鹅粪肥田,50亩地可年产五万斤玉米和五十吨秸秆,玉米可以加工成鹅饲料,冬天秸秆可作青饲料,一点不浪费。
“用多种牧草来喂鹅,可以使鹅的营养达到均衡,这样鹅的产蛋率、受精率才会提高。
”马印明说。
“但是光喂牧草也不行,因为牧草中含量最大的还是水分,就像人吃饭一样,有稀的还要有干的,所以还必须给鹅补充一部分粮食。
”而马印明口中的粮食是他自创的发酵饲料。
“用这发酵饲料喂鹅有两大好处:一是营养成分高,鹅更爱吃。
经专家检测,发酵后的饲料所含的蛋白、有益菌等成分都有所提高,而且味香,易于消化。
二是延长饲料的保质期,降低成本。
普通饲料保质期只有两三天,买多了就有可能浪费掉,买少了就得多次买,增加运输成本。
这发酵饲料,节约空间,易储存,只要不开封、不漏气,就可保存三到五年,没有浪费和多次买的问题。
”马印明告诉记者。
循环养殖,让鱼给鹅打工鹅在池塘中嬉戏时会将30%的粪便排到水里,这会促进水中浮游生物迅速繁殖,造成水质变坏。
怎么解决这些粪便和浮游生物呢?经过一番思考,马印明找来了帮手——鱼苗,原来他是要让鱼来给鹅打工。
那么多的鱼,到底要买哪种呢?经过翻阅书籍、上网查资料,最终马印明将专吃浮游生物的鲢鱼请进了他的池塘。
水中的浮游生物解决了,可马印明看着水面上漂着的鹅吃剩下的草渣、草屑以及鹅槽里残留的饲料碎末,觉得非常可惜,他又开始琢磨怎样才能把这些“剩菜剩饭”充分利用起来。
看着池塘中一天天长大起来的鲢鱼,马印明灵机一动又买来了专吃草的草鱼和吃杂食的鲤鱼,这样既净化水质,又不浪费草料和饲料,还可养鱼形成新的财源,一举多得。
现在马印明的养鹅场里呈现出了一副“水上是鹅,水下是鱼,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局面。
“现在我的30亩水面,每年至少可产5万斤鱼,又是一笔不少的利润啊!”让鹅给鱼打工,这让马印明更加喜出望外。
“以前我们是卖鹅苗,而现在,我们用以鹅苗同样的价格卖起了珠蛋”,在马印明的孵化场里,正在选蛋的工人告诉记者,“珠蛋就是经过光照被检测出已是受精,孵化十二天左右的鹅蛋,这样就解决了运输鹅苗途中鹅苗损耗的问题,既降低成本,又方便客户运输,一次顶以前运鹅苗的2倍,还提高鹅苗成活率,这是个双赢的好事儿!仅半年我们就卖出了100多万枚珠蛋,营业额达七八千万呢。
”“我们这里的气候适中,比较适合鹅产蛋、孵化,以前,我们的鹅苗主要销往山东、安徽、江苏等地,今后我要让它畅销全国,我要成为咱全国最大的养鹅哥!”手里拿着一枚珠蛋,马印明信心满怀地告诉记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