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总结
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要点:解题思路和技巧
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要点:解题思路和技巧解题思路和技巧:做记叙文的阅读题,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初中三年,我们在课本中学习了大量精美的记叙文。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我们应该从这些例子中学到阅读记叙文的一般方法,然后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外文段的阅读中去。
记叙文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最常用到的文体。
所以,一定要掌握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方法。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多读、善思会有利于学习和应试。
比如,从1999年起,国家教委就倡导展开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
2001年颁布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是列出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
可见,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阅读生活,会使你多方面受益。
二、具体步骤如下: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
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3.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6.欣赏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7.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8.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满分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技巧及顺口溜(提兴趣升效率)(名师总结解题技巧,绝对精品)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
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的方法,只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任何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应该都难不住同学的。
1资深语文老师总结的阅读顺口溜一、怎样分段:读全文,明思路;抓特点,段自明。
同内容,并成段;单意思,独成段;时间明,按推移;叙事情,视变化;地点清,按转换;是说明,依内容。
二、怎样概括段意:概段意,方法多,可归并,善取舍。
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莫放过。
重点词,关键词,串成句,段意明。
三、怎样概括中心思想:明内容,清目的;连段意,答问题;审清题,仔细品;析人物,思言行;抓要点,明背景;叙事情,抓重点;写景物,思特点;细推敲,套格式。
2阅读理解技巧顺口溜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总结多年的经验,在考场上遇到阅读理解类的考试题,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较为快捷有效,当然这个程序不光指记叙文阅读,对其他文体的阅读也适用。
具体过程是:阅读理解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
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
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
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二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三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
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四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
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最新2020中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最新2020中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2020中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答题技巧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
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一)说明文阅读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 看文章题目;b. 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2、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
(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常见的有:a.从概括到具体;b.从整体到局部;c.从主要到次要;d.从现象到本质;e.从原因到结果;f.从特点到用途。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1)说明方法:a.下定义(模式:什么是什么);b.举例子;c.作比较;d.列数字;e.打比方;f.分类别;g.列图表(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规范:答:不能删去,"xx"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_2020年中考语文备考分享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_2020年中考语文备考分享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很快就要到2020年中考了,但是现在还是有挺多同学还没有找到解答语文阅读题的最好方法,所以今天小编就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关于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到同学们。
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二、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分享相关文章:1.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总结2.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3.2020中考语文复习:阅读理解答题技巧4.2020最新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总结5.2020中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6.2020中考阅读理解题答题模板7.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8.2020中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9.2020中考语文不同类型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总结
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总结阅读散文要仔细分析研究,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掌握阅读的技巧。
小编整理了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总结,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总结1七步自读法所谓七步自读法,就是通过写读书笔记的七个步骤,要求来达到阅读课文目的的一种方法。
这是传统的自读法,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之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称之为“读书笔记式的作文”。
读书笔记自读法,一般适用于课外自读课文。
读书笔记要求包括以下内容:(1)通读课文,借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正音、正形、词语注释;(2)通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分段分层,归结大意;(3)理解课文,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4)摘抄文章中名言警句,积累词汇;(5)语段分析,分析文章中的精彩段落,写批语,或练习自拟小标题;(6)分析写作特色;(7)写读后感,读书评论或摹仿作文。
这种自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大有裨益。
2置疑解疑自读法这种自读法极其有用。
学生不能一辈子跟在老师后面听课、读书。
因此,培养质疑解疑能力,对今后学生独立读书,从事研究十分有用。
学贵有疑。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宋代张载说:“于是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也说:“读书要懂。
“可见读书时学会质疑解疑的重要。
学生读书时,常常自问一个“为什么”?例如,一段文字中四个句子,次序先后能颠倒吗?又如,一个句子中的某个词语能去掉吗?能换成其它词语吗?再如,这个段落去掉行吗?如此等等,让学生在自读中发现自己不能解决的疑点,提出质问,这是第一步。
自读中发现疑问,提出质问,实际上是初具自读能力的一种表现。
这还不够,还要解疑,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解疑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于带有普遍性的疑问,进行集体讨论,教师讲评归纳;对于个别的疑问,或在小组内讨论解决,或由教师讲解解决。
总之发现疑问是重要的,解决疑问更重要。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自读笔记本上都能把质疑的问题提出来,并自己作答。
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高分技巧总结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高分技巧总结趋势所造,语文越来越重要,人人都说语文成绩不可能短时间有大幅度上升,但是对于考试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毕竟知识点就在那里,不远不近!对于作文模块的确是要靠日积月累的素材,华丽的语句填充才能呈现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高分作文。
但是对于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模块,按照下面的套路,只要将其熟记于心,同样可以快速提升!01、做阅读题必须有四种意识文体意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去答题;语境意识: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答题;文本意识:一切答案可以在文中找到,答题不能脱离文本;题目意识:注意答案在问题中,从问题中找命题意图、答题要点和要求,按分值答题。
02、做阅读题的流程及技巧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心——初看题目,明要求;再通读原文——依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反复斟酌,并作答——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答,是否表述明确。
(1)判断文章体裁答:这是一篇xx。
“xx”中的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三种文体的区别(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技巧:时间地点看标志词,准确程度看题意中心人物识别看中心和写作着力点事件概括要考虑文章中心,句式是:什么人+干什么;什么人+怎么样或为什么+干什么(3)概括文章内容(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议论抒情句中)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句式:①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什么人+干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②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③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分析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划分层次?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按照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总分总(掐头去尾)划分段落层次技巧:①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分开来。
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名师精讲解题技巧,值得下载】一、概括文章内容1.文章内容要点概括(1)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答题公式:人物(事件)+干什么(怎么样)(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答题公式: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注意: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应该概括在内。
12.理清文章结构(1)补充故事情节找出划分标准,仿照示例的句式作答。
(2)思想感情的变化画出表示情感的词语,按照词语出现的顺序整理出答案。
二、记叙文阅读文本意识——以文解文,问题答案文本中找;语境意识——依托提示语、关键词、过渡句、中心句等,准确、深入理解;要点意识——抓关键词,要点全,简洁回答。
三、记叙顺序及作用2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1.强调;2.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情节富于变化,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1.补充了……内容,丰富了……情节;2.解释说明了……;3.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更好地突出了人物……性格;4.照应上文或为下文……作铺垫;6.情节富于变化,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四、人称及其作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便于直抒胸臆,易唤起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第二人称:第二人称便于真切地抒发情感,自然地交待心路历程增加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第三人称:显得真实客观,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便于叙事和议论。
4五、表达方式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形式特点,主要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种。
景物描写角度: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视、视听嗅味触五觉环境描写作用:暗示时代背景;交代时令季节;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心理;推动情节发展、预示结局;揭示文章的主题。
2020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2020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每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是丢分较严重的部分,好多同学不着重课本上知识点的梳理与总结,致使失分严重。
下边我整理了对于在中考前的现代文阅读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要着重课本上知识点的梳理与总结。
好多同学以为中考现代文阅读采纳的资料都来自于课外,因此只需大批做一些课外的练习。
这是不足取的。
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一个个很好的例子,特别是近阶段的课本教课,老师们常常会将中考的相关精神交融在自己的教课中,因此同学们还应仔细对待,实时梳理总结。
第二,要养成先读懂文章再做题的习惯。
在这一阶段,语文老师会部署一些训练题,有些同学也会自觉地找些课外阅读题来做。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同学每次阅读文章只追求迅速,而未真实读懂文章。
如何才算读懂了 ?对现代文阅读而言,往常我们要能够回答三个问题:作者写了什么 ?为何写 ?如何写的 ?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好各样文体的特色,有益于我们更为有效地掌握作者“写了什么、为何写”和“如何写的”等问题。
第三,可养成边阅读边圈划的习惯。
同学们不如边阅读边将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词句圈画出来,有益于更高效地读懂文章,能为后边的答题做好铺垫。
第四,养成仔细审题的好习惯。
静心读懂文章以后,可否抓住试题的内涵是正确答题的重点。
为此,题目中每一个字都一定好好思索。
比如“写出文中与某词意思同样的词”与“写出与文中某词意思同样的词”,二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第五,答题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完好正确。
有的同学答题时喜爱“贴标签”,比如看到比喻句,不假考虑地套上“生动形象”就万事大吉了。
这类流于浮泛的回答不可以真实反应出你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学们应联合文章详细的语言环境,从文章的实质内容出发,睁开详细的、灵巧的回答,完好、正确地将自己感悟、理解到的内容表达出来。
第六,答题时不用拘泥于必定按次序达成每一道题目。
考试时,有的同学因为心情紧张等原由,一时写不出某一个字了,或许一时答不出某题。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方法2020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方法2020读书是学习,读书是充实,读书是体味文化,读书是回顾历史,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读书是思想的驰骋,读书是与前人会心的交流,读书是自我灵魂的感悟。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三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方法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方法1品味句子或语段常考题型: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答题技巧:最好找词语点评或整体点评:即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
类型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对策:(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点明中心。
(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伸义、双关义。
如阿来的《词典的故事》中“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漂亮”一词就要从它的引伸意义去答题,它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来,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怜悯使我对阿姨产生好感的内心活动类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对策:(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①修辞之美------修辞要领及作用:答题套路: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
(修辞手法+内容+作用)注意:在写作时必得结合文章的具体内部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附: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抒发作用(1) 比喻:形象活泼、简洁凝练地描写物质、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活泼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 拟人:付与物质以人的性格、思惟、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到达形象活泼的效果。
(3) 夸张:凸起特征,揭示素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 对偶:使句式整洁,结构一致,形式柔美,音韵,互相衬映,互为增补。
(6) 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凸起文章主题,观点鲜明。
中考语文阅读题的解题和答题诀窍
中考语文阅读题的解题和答题诀窍2020中考语文阅读题的解题和答题诀窍一是要整体感知,读懂文章。
明白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整体感知:标题,把握文章主旨,领悟情感理清思路:线索,结构 (注意标志性语句、段落 )揣摩字句:写法探究。
二是要审清题干,明确方向。
特别是要明确题目所问的范围、角度、要求。
三是要整合要求,提取文本关键信息,组织语言明了表达。
答题时心中牢记三种意识1、文本意识——以文解文,问题答案文本中找;2、语境意识——依托提示语、关键词、过渡句、中心句等,准确、深入理解;3、要点意识——抓关键词,要点全,简洁回答。
01散文阅读1. 概念散文是一种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
散文除了有精深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优美凝练的语言。
通常可以分为叙事性散文(中考常考)、抒情性散文和说理性散文三大类。
2. 特点(1)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的生活感受,展现出深远的思想,使读者能领会深刻的道理;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3)语言优美、凝练:“优美”是指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清丽隽永,情真意切。
“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便可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3. 线索以感情为线索;以事物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思绪为线索;以景物为线索;以行动为线索。
4. 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联想和想象;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景(物)抒情;对比烘托;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小见大。
5. 鉴赏方法(1)叙事性散文:这类散文在记人和叙事中都浸透着浓郁的情感色彩。
鉴赏时要善于从记人和叙事中感受的情感。
(2)抒情性散文:这类散文常以的情感发展为结构线索,来统摄各种材料,通过描述人、事、景、物的片段传达的心声,反映完整的精神风貌,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
2020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小总结
2020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小总结我们在做语文阅读题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技巧,这样可以更准确的做出答案,速度也会很快,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通用解题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及解题方法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它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地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是文章结尾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即可;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答语文阅读题需要注意什么1、认真读短文在回答问题时切忌不认真读原文就去回答。
一般情况下在回答时,第一遍先快速整体阅读全文,每读完一段,要知道这一段写的是什么,知道短文的大意。
第二遍就要带着问题边读边作答,不要不看文章盲目答题,一定要带着问题仔细地去阅读文章。
2、认真回答问题我们快速地阅读完短文后,接下来就要带着短文后的问题去文中找答案。
这次一定要细心认真,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先认真审好题,然后要带着问题仔细地去阅读文章,要边阅读边揣摩边答题,不能有一丝马虎。
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24个满分秘笈
2020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 24 个满分秘籍立刻就要中考了,对语文学习来说,此刻再想为语文好好打基础,必定来不及,可是,我们仍是能够掌握一些答题的技巧,来帮助我们在考试时灵巧运用,中考语文怎样备战,总结一些高分学习方法, 2020 年中考语文下边是详细的学习方法策略,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1)文章开头的作用1、惹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记述文 )2 、开篇点题,提出中心 (中心论点)3 、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 ( 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2)文章结尾的作用1、深入中心,升华感情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呼吁3) 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1、构造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惹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前启后 (过渡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进情节发展 .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衬着氛围、衬托人物形象 (或人物感情 ) 、点明中心 (揭露要旨 ) 、突出主题( 深入中心 ) 。
①、充任事实论据,证明前 (后)一句话,从而证明中心论点; ②充任道理论据,证明前 (后)一句话,从而证明中心论点; ③说了然前 (后 )一话(说明事物的特点 )4)常有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照、衬托、衬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怀、借景抒怀、情形交融、借物抒怀、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怀、动静联合、虚实联合、正面描绘、侧面描绘等。
5)“这”、“它们”等指代什么1、一般是往前找,不会高出前三句 ;2 、找到以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能否合适。
6)仿句1、话题。
第一,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保持一致,做到资料紧扣中心,案例典型合理。
如例,画线句列举的是“春色里的花”“秋风里的叶”,再依照句末的“永远陪伴着你”,能够判断仿句应扣住夏、冬两季的特点来写。
2、句式。
仿句句式要与例句同样。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一、技巧
1、重点阅读: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标题、段首句和段末句,以此把握文章大意,然后结合题干,重点阅读文章中涉及到的重要信息。
2、抓住关键词:在文章中,有些特殊的词语,如:有关时间、地点、人物、数字等,这些都是文章的关键词,要特别注意。
3、留意细节:文中可能有一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往往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正误,所以要注意。
4、理解背景:有些文章的内容是关于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文化背景,我们要先理解这个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二、方法
1、把握文章结构:在阅读文章时,要先弄清楚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脉络,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2、结合上下文: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上下文的关联,把握文章的细节,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3、综合分析: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文章中的细节,结合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4、多动脑:在阅读文章时,要多动脑,多思考,多推敲,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概括文章主旨。
“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或者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所要表达的主题。
3、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感动、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4、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比喻的作用: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
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修辞手法答题方法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修辞手法答题方法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2020中考备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
2020中考备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备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备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一、答题基本知识1.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
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3.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阅卷采点给分)二、基本题型及解答思路题型1: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B.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1文首句:⑴照应标题(开篇点题);⑵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⑶埋下伏笔⑷设置悬念;⑸为下文(中心)作辅垫;⑹总领下文;2文中句:⑴前后照应,⑵承上启下(过渡);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⑷为下文作辅垫3文末句:⑴总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⑵卒章显志,揭示中心;⑶总结全文,深化主题;题型2: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推荐阅读: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2020中考备考:语文答题的整体技巧2020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中考政策中考状元中考饮食中考备考辅导中考复习资料。
2020中考语文不同类型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2020中考语文不同类型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要全面提高阅读能力,除了注意技巧方面的问题,还要扩大阅读面,多看,多思,提高语感,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应在平日多下功夫。
小编整理了2020中考语文不同类型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中考语文不同类型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古代诗词鉴赏。
选文为中国古代诗词曲(不选名篇),题型是客观题,考点包括文句理解、表现手法、内容的鉴赏和评价。
备考要点:首先要了解古代诗词曲的特点。
如语言含蓄、委婉,讲究格律和意境。
为了押韵、平仄需要常用倒装句式。
常用表现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反复、对偶、对比、象征、衬托以及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其次,注意根据诗眼把握全诗基调,对于鉴赏性的评价语言应辨析其是否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凡牵强附会或随意拔高应视为错项。
文言文阅读。
选文一般为古代传记或笔记文(课外),全部是客观题型。
考点文言实词理解,虚词辨析,分句间关系判断,句子翻译选译,文意理解。
备考对策:常见文言虚实词的用法和意义要记死。
词句理解要结合上下文语境。
句子翻译要注意译文对关键词的翻译(如虚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古今义的不同等)及倒装、省略、被动等句式。
分句间的关系判断应循上下文意分辨其复句关系(注意起关联作用的文言虚词或循句意补上作为判断依据)。
文意理解错项常犯错误: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牵强附会,随意拔高,以偏概全,主次不分。
科技文阅读。
选文为有关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最新科技论文选段,客观题型。
考点:概念理解,句子理解,文意判断,信息筛选。
备考要点:先速读全文,了解大意,克服畏惧心理。
看清题意(对或错选择,关键字词)。
找到答题区间,找准原文依据,注意关键字词及关联词的隐含信息。
句子理解要会抓主干(作语法分析)。
注意似非而是、似是而非的判断。
错项原因:偷梁换柱(扩大或缩小范围,可能性和现实性不分),无中生有,答非所问(原因、结果、目的、手段、条件不分),颠三倒四(对象、是非、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总结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总结1七步自读法所谓七步自读法,就是通过写读书笔记的七个步骤,要求来达到阅读课文目的的一种方法。
这是传统的自读法,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之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称之为"读书笔记式的作文"。
读书笔记自读法,一般适用于课外自读课文。
读书笔记要求包括以下内容:(1)通读课文,借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正音、正形、词语注释;(2)通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分段分层,归结大意;(3)理解课文,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4)摘抄文章中名言警句,积累词汇;(5)语段分析,分析文章中的精彩段落,写批语,或练习自拟小标题;(6)分析写作特色;(7)写读后感,读书评论或摹仿作文。
这种自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大有裨益。
2置疑解疑自读法这种自读法极其有用。
学生不能一辈子跟在老师后面听课、读书。
因此,培养质疑解疑能力,对今后学生独立读书,从事研究十分有用。
学贵有疑。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宋代张载说:"于是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也说:"读书要懂。
"可见读书时学会质疑解疑的重要。
学生读书时,常常自问一个"为什么"?例如,一段文字中四个句子,次序先后能颠倒吗?又如,一个句子中的某个词语能去掉吗?能换成其它词语吗?再如,这个段落去掉行吗?如此等等,让学生在自读中发现自己不能解决的疑点,提出质问,这是第一步。
自读中发现疑问,提出质问,实际上是初具自读能力的一种表现。
这还不够,还要解疑,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解疑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于带有普遍性的疑问,进行集体讨论,教师讲评归纳;对于个别的疑问,或在小组内讨论解决,或由教师讲解解决。
总之发现疑问是重要的,解决疑问更重要。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自读笔记本上都能把质疑的问题提出来,并自己作答。
常用置疑方法,有如下几种:1.总体性设疑总体性设疑当在阅读课文之初提出,意在了解课文的全貌,究竟写了些什么。
如读《雨中登泰山》,就可提出如下问题:哪些人雨中登泰山?为什么要写在雨中登泰山?在雨中怎样登泰山?登了泰山哪些地方?然后带着这几个疑点去读书。
书读完之后,一定会有较深的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结构层次的划分,定会有帮助。
2.思考性设疑思考性设疑,一般在课文读完之后,为了深入理解课文,探究课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往往需要提出一些问题来思考。
如读朱自清《荷塘月色》,就可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经过进一步深入学习之后,就会发现:《荷塘月色》以作者行踪为顺序,以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为经,以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为纬来构思文章。
3.寻根性设疑寻根性设疑,多在探寻作者写作的目的和背景。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与《绿》,同出一个作者笔下,同写于一个时代,为何情调和色调迥异?《荷塘月色》虽写出了谈谈的喜悦,却夹杂着淡淡的哀愁,感情低沉,情调隐曲、含蓄,色调素淡、朦胧;《绿》却透露出脉脉的温表,感情积极向上,生气勃勃,情调明朗奔放,色彩浓丽明亮。
这不同在于:《绿》写于1924年,那时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作者身上激起的感情波涛还没有消失;而《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作者对黑暗现实极为不满,一直处在彷徨、苦闷、烦躁、愤懑之中。
他为了寻求解脱,追求美好的事物,憧憬理想的生活,写了《荷塘月色》。
然而由于他的心情所限,又处在那样一个环境下,所以在《荷塘月色》中尽管得到了淡淡的喜悦,然而始终摆脱不了淡淡的哀愁。
4.赏析性设疑对某些名篇佳作进行欣赏、品评,分析它妙在何处,巧在哪里,从而加深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学习其中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欣赏能力。
比如朱自清对《绿》中的"绿"的描写,读起来为什么那么有吸引力?带着这个疑问去钻研文章,便会发现:作者写"绿"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而且融情于景,倾爱于"绿",使情景交融,使感情得到了净化,使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景物显得更加妩媚多情,使梅雨潭的"绿"更加令人喜爱。
3扩展阅读七法为了开阔视野,丰富语文知识和扩大知识范围,读课文或课外读物时,可对所读文章加以扩展。
扩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从作品自身去扩展从作品自身去扩展,是指认真阅读放在作品前后的序、跋以及文中的注解说明,课后练习上的有关介绍、论述和要求。
这对了解作品的写作过程、写作动机,对作品的基本评价,读作品应注意的事项,应着重钻研的问题,都有帮助;对解决文中的某些疑难、文字障碍,也是有益的。
同时,它还能为进一步扩展提供线索。
2.对历史背景的扩展任何文章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是作者对一定社会生活环境的理解的反映。
因此,根据作品的创作年代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和文学史料,作者评传,无疑会对理解作品有好处,对分析作品有所帮助。
3.对有关典籍的扩展名篇佳作,常引用一些典故。
要读懂文章,就应弄清这些典故的含义。
如鲁迅的《自题小像》,短短四句话,就用了《庄子》("灵台")、《楚辞》("荃")、希腊古代神话("神矢")、中国古代传说("轩辕")等典故,弄不清这些典故的含义,是无法了解全诗的。
4.从相关文章去扩展读苏洵的《六国论》,了解了六国灭亡的原因。
为了对文章作进一步认识,还可以读苏辙写的《六国论》和清代李桢所作的《六国论》。
这三篇《六国论》都对旧中国时代的魏、韩、赵、燕、楚、齐六国被秦所灭的原因进行论证。
但读过这三篇文章后,你会发现,他们所持论点并不相同。
苏洵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他意在借古讽今,以此来批评北宋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贿赂契丹、西夏的政策,但说六国破灭的原因只是"略秦",则不够全面。
苏辙认为天下所重在于韩、魏,其它四国不助韩、魏,而招致灭亡,此论也有片面的地方。
李桢却不同于"二苏"之见,他一方面说称霸天下之心六国都有,另一方面又唯心地说秦国称霸是因为"得天助",六国的失败是因为"失天助"。
由此可知,李桢之言说得更玄。
5.从自我认识去扩展如有位同学论《六国论》,并不受苏洵观点所囿,而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六国之所以彻底覆灭,其原因先人各有所论,而古人大都只看到了事物的外因。
他认为秦能统一六国,是由于它具备了客观上与主观上的必要条件。
这位同学着重议了六国变革不彻底,秦国进行了长期的彻底的改革,所以使秦国在经济上、军事上都强盛起来了,位居七国之首。
这些都为秦国统一创建了有利条件。
这位同学还进行了联想,把从学《六国论》得到的启示扩展到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来。
他认为:我们中国要振兴,要腾飞,就必须要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6.对有关工具书的扩展对作品中字、词的障碍,除了查找工具书中有关部分加以克服外,还可以对工具书中所查字、词的其它义项浏览一下,以便日后不致混淆,同时还可积累若干文字资料。
7.对作品作者扩展《六国论》的作者苏洵,课本介绍他生活于1409—1066年间,字明允,宋朝遐山人,散文家,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
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除此外,我们查寻资料,可能了解到苏洵其它的情况。
比如苏洵27岁时,曾应进士考试,未考中,因此回家用功读书,后通六经百家,下笔顷刻数千言。
宋仁宗至和、嘉祐年间,苏洵到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把他的文章22篇上给皇帝看。
一时许多学者模仿他的文章。
宰相韩琦看到苏洵的文章,也认为写得好,奏于朝廷;召试舍人院,他托辞有病,未去应试。
于是朝廷派他作秘书省的校书郎。
后来又参与修礼书,写成《太常因草礼》一百卷。
苏洵还作过霸州文安县主簿。
有《嘉佑集》。
这样一扩展,就能让我们了解更多的文学史知识。
4课文自读方法就学生而言,不仅要掌握朗读和默读的种种方法,而且要能够根据自读的目的和自读的内容选用不同的自读方法。
1.朗读朗读就是出声的读书,这是眼、口、耳、脑并用的一种读书方法。
不仅有利于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而且有利于培养语言感受能力。
掌握朗读的方法,须经依次递进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正确清楚的朗读。
首先是读准字音,分清平、翘舌音,前、后鼻韵,多音多义字等。
其次是口齿清楚,在朗读时不漏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
第二阶段是准确流畅的朗读。
一是正确处理重音,准确地表达大小、强弱、轻重、褒贬不同的概念;二是停顿恰当,停顿的位置和停顿的时间都要符合文章原义;三是读准"降抑、昂上、平直、弯曲"四类语调。
朗读时语速要适宜,顺利流畅,无断断续续的现象。
第三阶段是传情达意的朗读。
在理解文章各个部分及其衔接和过渡、掌握作品的背景和语言环境、把握作者流露的爱憎感情的基础上,准确地安排朗读基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气氛的强弱,达到既强烈鲜明又恰如其分地表达主题的境界。
2.默读默读是不出声的读书。
由于阅读的目的不同,默读时往往采用不同的方法,主要有精读、略读、速读、跳读四种,分述如下:(1)精读。
精读是培养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凡是从语言到内容都必须全面把握、深入理解的文章,都要精读,如教科书和一部分堪称语言运用典范的文章。
(2)略读。
略读的目的是把握全篇的大意,得其要领。
因此在阅读中,对某些难点,只要不影响对总体的把握,可采用"以绕为进"、"以避为进"的办法,不在一处多耗时间。
对于长句,要善于抓住主干;遇到难词,要善于根据词的排列组合和上下文的联系,推断它的含义;碰到生字,只要不影响对大意的理解,可以跳过去,以免影响进度,当然,如果几次碰到它,说明它常用,就应该查阅工具书,省去以后的麻烦。
(3)速读。
速读即快速读书的方法。
它的特点是快,要求读得快,理解得快,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阅读质量。
速读允许略,不容许错。
研究表明:人的阅读大致有三种类型,即点式阅读、线式阅读和面式阅读。
提高阅读速度的途径就是从"点式"提高到"线式",再由"线式"提高到"面式"。
因此,在速读时应注意:①克服唇动喉诵的毛病。
在目光移动的同时读出声音来是点式阅读的特点,阅读时不克服唇动喉诵的毛病,速度就无法提高,这是因为点式阅读思维流程长,由视觉中心→语言中心→说话中心→听觉中心→阅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