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综合实验报告
通信工程见习报告
通信工程见习报告一、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是在某通信工程公司进行的,实习时间为三个月。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公司的通信工程项目,包括通信基站建设、光纤网络布线等工作。
通过实习,我对通信工程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二、实习内容。
1. 通信基站建设。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通信基站的建设项目。
首先是现场勘察,需要对基站选址进行评估,包括周围环境、地形地貌等因素。
然后是基站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需要熟悉各类设备的使用方法,并且要能够独立完成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最后是对基站进行性能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光纤网络布线。
另外,我还参与了公司的光纤网络布线项目。
这项工作需要对网络布线进行规划,确定光缆的走向和接入点。
然后进行光缆的铺设和连接工作,确保网络的通畅和稳定。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是对通信工程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通信基站的建设、光纤网络的布线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是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通过亲身参与项目,我对通信工程的实际操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最后是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中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我能够迅速找到解决方法,并且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通信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将来能够在通信工程领域有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也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次实习的机会,让我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类似的项目,继续提升自己。
通信原理实验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通信原理综合实验报告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学号022211117学生沈文杰指导教师赵晓丽一.验证性实验1.模拟信号源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各种模拟信号的产生方法及其用途2、观察分析各种模拟信号波形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1、测量并分析各测量点波形及数据。
2、熟悉几种模拟信号的产生方法、来源及去处,了解信号流程。
三、设计思想利用信号源模块和20M 双踪示波器进行模拟信号源实验。
主要测试点和可调器件说明如下:1、测试点2K同步正弦波:2K的正弦波信号输出端口,幅度由W1调节。
64K同步正弦波:64K的正弦波信号输出端口,幅度由W2调节。
128K同步正弦波:64K的正弦波信号输出端口,幅度由W3调节。
非同步信号源:输出频率范围100Hz~16KHz的正弦波、三角波、方波信号,通过JP2选择波形,可调电阻W4改变输出频率,W5改变输出幅度。
音乐输出:音乐片输出信号。
音频信号输入:音频功放输入点(调节W6改变功放输出信号幅度)。
2、可调器件K1:音频输出控制端。
K2:扬声器控制端。
W1:调节2K同步正弦波幅度。
W2:调节64K同步正弦波幅度。
W3:调节128K同步正弦波幅度。
W4:调节非同步正弦波频率。
W5:调节非同步正弦波幅度。
W6:调节扬声器音量大小。
四、实验方法1、用示波器测量“2K同步正弦波”、“64K同步正弦波”、“128K同步正弦波”各点输出的正弦波波形,对应的电位器W1,W2,W3可分别改变各正弦波的幅度。
参考波形如下:2、用示波器测量“非同步信号源”输出波形。
1)将跳线开关JP2选择为“正弦波”,改变W5,调节信号幅度(调节范围为0~4V),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2)保持信号幅度为3V,改变W4,调节信号频率(调节范围为0~16KHz),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3)将波形分别选择为三角波,方波,重复上面两个步骤。
3、将控制开关K1设为“ON”,令音乐片加上控制信号,产生音乐信号输出,用示波器在“音乐输出”端口观察音乐信号输出波形。
通信技术实习报告
通信技术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本次通信技术实习是作为我大学学习的一部分,目的是让我们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并且了解通信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我所参与的实习项目是在一家知名电信公司的研发部门,主要负责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与开发。
二、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从事手机信号优化方面的工作。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信号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成为了用户关注的重点。
我的任务是借助公司提供的专业软件和硬件工具,对不同地区的手机信号进行测试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首先,我了解了手机信号的传输原理和技术指标。
手机信号通过基站发送出去,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建筑物、地形、天气等。
因此,了解这些因素对信号质量的影响,对优化信号非常重要。
然后,我利用公司提供的测试工具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测试。
我选择了城市、农村和山区等不同地域进行测试,以了解不同环境下的信号各方面表现。
通过测试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发现在一些特定环境下,信号质量存在一些短板,导致用户在通话质量、上网速度等方面受到困扰。
接下来,我结合自己的测试数据,分析了信号优化的可能方向。
通过与导师的讨论和研究,我提出了一些信号优化的建议。
例如,在城市部署更多的基站以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在山区采用更高功率的传输设备以提高信号穿透力等。
三、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中,我不仅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测试技巧,还培养了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首先,实习让我意识到通信技术的重要性。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通信技术正是支撑其稳定运行的基石。
了解通信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对我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其次,实习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是一个初步的认识,真正的深入了解需要借助实践。
通过实习,我发现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解决。
最后,实习让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信工程实验报告
通信工程实验报告班级:通信2012-04班学号:20122211 姓名:刘涛实验一:FPGA实验_BDPSK调制解调器设计一、实验目的⒈学习BDPSK 原理的硬件实现方法。
⒉学习用VerilogHDL 硬件描述语言建模时序逻辑电路的能力。
二、实验报告要求由于在 BPSK 解调中,相干载波恢复可能出现相位模糊,所以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采用 BDPSK(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方式。
BDPSK 方式不需要在解调端恢复相干参考信号,非相干接收机容易制造而且成本低,因此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被广泛使用。
在 BDPSK 系统中,输入的二进制序列先进行差分编码,然后再用BPSK 调制器调制。
⒈ BDPSK 调制系统的结构图。
(Microsoft Visio 中截图)⒉ BDPSK 调制器模块的VerilogHDL 代码及注释。
⒊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结果的波形。
(ModelSim 中截图)⒋(选做)开发板验证后的波形。
(示波器上拍照)三、实验结果1、调制器和解调器的外引脚图和内部结构图图1.1 调制器的外部引脚图1.2 调制器的内部结构图1.3 解调器的外部引脚图1.4 解调器的内部结构2、调制器模块和解调器模块的VerilogHDL 代码及注释(1)差分编码module chafen( reset_n,clk,a,b );input reset_n;input clk;input a;output b;reg c;assign b = a ^ c ;always @(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eset_n )if(!reset_n)c <= 0 ;elsebeginc <= b;endEndmodule(2)控制器module Controller(clk,reset_n,data,address,clk_DA,blank_DA_n,sync_DA_n);input clk ;input reset_n ;input data ;output [ 4 : 0 ] address ;output clk_DA ; //数模转换器控制信号output blank_DA_n ; //数模转换器控制信号output sync_DA_n ; //数模转换器控制信号reg [ 4 : 0 ] address_data;reg c ;always @(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eset_n )beginif(!reset_n)c<=1'bz;elsec<=data;endalways @(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eset_n )beginif(!reset_n)address_data<=5'b00000;else if(c==data)address_data<=address_data+5'b00001;elsebegincase(data)1'b0:address_data<=5'b00000;1'b1:address_data<=5'b10000;default:address_data<=5'bzzzzz;endcaseendendassign address = address_data;assign clk_DA = clk;assign blank_DA_n = 1'b1;assign sync_DA_n = 1'b1;Endmodule(3)查找表module LookUpTable(clk,reset_n,address,dataout,);input clk;input reset_n;input [ 4 : 0 ] address;output [ 7 : 0 ] dataout;reg [ 7 : 0 ] LUT [ 0 : 31 ];always @(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eset_n )beginif( !reset_n )begin//用C编程计算出的查找表采样值填在这里LUT[ 0 ] <= 8'h7f;//0°LUT[ 1 ] <= 8'h97;LUT[ 2 ] <= 8'haf;LUT[ 3 ] <= 8'hc5;LUT[ 4 ] <= 8'hd9;LUT[ 5 ] <= 8'he8;LUT[ 6 ] <= 8'hf4;LUT[ 7 ] <= 8'hfc;LUT[ 8 ] <= 8'hfe;LUT[ 9 ] <= 8'hfc;LUT[ 10 ] <= 8'hf5;LUT[ 11 ] <= 8'hea;LUT[ 12 ] <= 8'hda;LUT[ 13 ] <= 8'hc7;LUT[ 14 ] <= 8'hb2;LUT[ 15 ] <= 8'h9a;LUT[ 16 ] <= 8'h81;//180°LUT[ 17 ] <= 8'h69;LUT[ 18 ] <= 8'h51;LUT[ 19 ] <= 8'h3b;LUT[ 20 ] <= 8'h27;LUT[ 21 ] <= 8'h17;LUT[ 22 ] <= 8'hb ;LUT[ 23 ] <= 8'h3 ;LUT[ 24 ] <= 8'h0 ;LUT[ 25 ] <= 8'h1 ;LUT[ 26 ] <= 8'h8 ;LUT[ 27 ] <= 8'h13;LUT[ 28 ] <= 8'h22;LUT[ 29 ] <= 8'h35;LUT[ 30 ] <= 8'h4a;LUT[ 31 ] <= 8'h62;endendassign dataout = LUT[ address ];endmodule⒊ 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结果的波形图1.5 功能仿真图1.6 时序仿真实验二MATLAB实验_OFDM误码率仿真(AWGN)一、实验目的:1、掌握OFDM 的基本原理。
通信工程实验报告
通信工程实验报告通信工程实验报告一、引言通信工程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通信工程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次通信工程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小型的通信系统,了解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和通信设备的工作机制。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电缆等。
同时,还需要对实验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 搭建通信系统首先,我们需要搭建一个小型的通信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传输介质和接收器。
我们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传输介质上,再将传输介质连接到接收器上。
这样,信号就可以从发生器经过传输介质传输到接收器上。
3. 调试和测试在搭建完通信系统后,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
首先,我们需要设置信号发生器的参数,如频率、振幅等。
然后,我们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在传输介质中的传输情况,检查是否存在信号衰减、失真等问题。
最后,我们通过接收器来接收信号,并检查接收到的信号是否与发送的信号一致。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信号传输的距离和质量与传输介质的质量有关。
当传输介质的质量较好时,信号的传输距离较远,且传输质量较好;反之,当传输介质的质量较差时,信号的传输距离较短,且传输质量较差。
2. 信号传输的质量与信号发生器的参数有关。
当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振幅设置合理时,信号的传输质量较好;反之,当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振幅设置不合理时,信号的传输质量较差。
3. 信号传输的质量与接收器的质量有关。
当接收器的质量较好时,信号的接收质量较好;反之,当接收器的质量较差时,信号的接收质量较差。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和通信设备的工作机制。
通信工程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通信工程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通信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本学期在贵公司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公司通信网络的设计、安装、测试及维护等相关工作,并与公司的其他工程师们进行了紧密的合作。
在实习期间,我通过实际操作和学习,对通信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公司的指导下,我学习了通信网络的设计和布局的基本原则,掌握了网络设备的安装与配置,学会了使用各种测试设备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排除。
通过实践,我熟悉了公司通信网络的构建过程,了解了网络安全和数据传输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也积极参与了公司的项目实施工作。
在一次网络设备安装项目中,我协助工程师们完成了线缆连接、设备配置和测试等工作,并负责了一部分设备的调试和维护。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沟通能力。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技术交流会和培训班,了解了最新的通信技术和行业动态。
通过与其他实习生和工程师的交流,我不仅扩展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加深了对通信工程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贵公司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希望能有机会继续在贵公司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谢谢!
此致
敬礼
XXX。
通信实验报告范文
通信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通信实验引言: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探究通信原理以及了解一些常用的通信设备。
实验目的:1.了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学习通信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
3.探究不同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实验材料和仪器:1.两台电脑2.一个路由器3.一根以太网线4.一根网线直连线实验步骤:1.首先,将一台电脑与路由器连接,通过以太网线将电脑的网卡和路由器的LAN口连接起来。
确保连接正常。
2.然后,在另一台电脑上连接路由器的WAN口,同样使用以太网线连接。
3.确认两台电脑和路由器的连接正常后,打开电脑上的网络设置,将两台电脑设置为同一局域网。
4.接下来,进行通信测试。
在一台电脑上打开终端程序,并通过ping命令向另一台电脑发送数据包。
观察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延迟情况。
5.进行下一步实验之前,先断开路由器与第二台电脑的连接,然后使用直连线将两台电脑的网卡连接起来。
6.重复第4步的测试,观察直连线下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延迟情况。
实验结果:在第4步的测试中,通过路由器连接的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较高,延迟较低。
而在第6步的测试中,通过直连线连接的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延迟较高。
可以说明路由器在数据传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
讨论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对通信原理进行了实际的验证。
路由器的加入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使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更加高效。
而直连线则不能提供相同的效果,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延迟较高。
因此,在实际网络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路由器进行数据传输。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实验中使用的设备和网络环境可能会对实际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实验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延迟可能受到网络负载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光纤部分实验报告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光通信部分姓名学号通信班级上课时间周二下午16:20~18:10第8章光纤传输系统实验一激光器P-I特性测试实验1. 实验目的1、学习半导体激光器发光原理和光纤通信中激光光源工作原理2、了解半导体激光器平均输出光功率与注入驱动电流的关系3、掌握半导体激光器P (平均发送光功率)-I (注入电流)曲线的测试方法2. 实验仪器1、ZY12OFCom13BG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1台2、FC接口光功率计1台3、FC/PC-FC/PC单模光跳线1根4、万用表1台5、连接导线20 根3. 实验原理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或简称半导体激光器,它通过受激辐射发光,是一种阈值器件。
处于高能级E2的电子在光场的感应下发射一个和感应光子一模一样的光子,而跃迁到低能级E1,这个过程称为光的受激辐射,所谓一模一样,是指发射光子和感应光子不仅频率相同,而且相位、偏振方向和传播方向都相同,它和感应光子是相干的。
由于受激辐射与自发辐射的本质不同,导致了半导体激光器不仅能产生高功率(》10mW辐射,而且输出光发散角窄(垂直发散角为30〜50°,水平发散角为0〜30°),与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高(约30%〜50%),辐射光谱线窄(△入=0.1〜1.0nm),适用于高比特工作,载流子复合寿命短,能进行高速信号(>20GHZ直接调制,非常适合于作高速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的光源。
P-I 特性是选择半导体激光器的重要依据。
在选择时,应选阈值电流I th尽可能小,I th对应P值小,而且没有扭折点的半导体激光器。
这样的激光器工作电流小,工作稳定性高,消光比大,而且不易产生光信号失真。
并且要求P-I曲线的斜率适当。
斜率太小,则要求驱动信号太大,给驱动电路带来麻烦;斜率太大,则会出现光反射噪声及使自动光功率控制环路调整困难。
半导体激光器可以看作为一种光学振荡器, 要形成光的振荡,就必须要有光放大机制,也即激活介质处于粒子数反转分布, 而且产生的增益足以抵消所有的损耗。
通信工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通信工程基本原理,提高通信系统设计和分析能力,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通信协议,熟悉通信设备的操作方法,为以后从事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实验目的: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掌握通信系统的传输、交换、处理和监控等功能。
(2)实验仪器:通信实验箱、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存储示波器等。
(3)实验步骤:①搭建通信系统实验平台;②观察通信系统各部分功能;③分析通信系统工作原理;④测试通信系统性能。
2. 实验二:通信协议及传输过程(1)实验目的:掌握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熟悉TCP/IP协议栈的分层结构,了解数据传输过程。
(2)实验仪器:通信实验箱、计算机、网络分析仪等。
(3)实验步骤:①搭建网络实验环境;②观察TCP/IP协议栈各层功能;③测试数据传输过程;④分析网络性能。
3. 实验三:通信设备操作及调试(1)实验目的:熟悉通信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设备调试技巧。
(2)实验仪器:通信实验箱、计算机、通信设备等。
(3)实验步骤:①了解通信设备的功能及操作方法;②搭建通信设备实验平台;③进行设备调试;④测试设备性能。
4. 实验四:通信系统性能分析(1)实验目的:掌握通信系统性能分析的方法,提高通信系统设计能力。
(2)实验仪器:通信实验箱、计算机、通信系统性能分析软件等。
(3)实验步骤:①搭建通信系统实验平台;②进行系统性能测试;③分析系统性能指标;④优化通信系统设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实验,学生了解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掌握了通信系统的传输、交换、处理和监控等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通信系统能够满足实际通信需求,具有较好的性能。
2. 实验二:通信协议及传输过程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熟悉了TCP/IP协议栈的分层结构,了解了数据传输过程。
通信工程应用技术综合训练与实习课设报告
通信工程应用技术综合训练与实习课设报告一、课设概述通信工程应用技术综合训练与实习是一门涉及通信工程领域多个方面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通信工程的基本原理、技术及其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通信工程应用技术综合训练与实习的课设内容包括了通信工程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综合应用,如通信信号的基本特征分析、数字通信系统的信号调制与解调、高频电路设计与仿真、通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等。
课设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并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工程实践当中。
二、课设教学目标1. 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2. 学习高频电路设计与仿真技术;3. 熟悉通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4.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5.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设任务1. 数字通信系统的信号调制与解调(1)基本原理:学生需要掌握数字通信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熟悉BPSK、QPSK等调制与解调方式;(2)仿真实验:学生需要使用MATLAB或者是C语言编写程序,进行数字通信调制与解调的仿真实验;(3)实际应用: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数字通信调制与解调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
2. 高频电路设计与仿真(1)基本原理:学生需要了解高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掌握常见的高频电路电路模型和仿真方法;(2)仿真实验:学生需要使用仿真软件对高频电路进行仿真实验;(3)实际应用:学生需要利用仿真工具进行高频电路设计,并对设计参数进行优化。
3. 通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1)基本原理:学生需要了解通信软件的开发原理和基本方法;(2)开发实验:学生需要使用C++等编程语言进行通信软件的开发实验,如串口通信等;(3)实际应用:学生需要利用通信软件进行实际通信和数据传输。
四、课设实现方式1. 独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形成实验报告;2. 指导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练习进行知识巩固和理解;3. 实践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应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信工程社会实践报告
通信工程社会实践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通信工程行业的实习,了解通信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加深对通信工程专业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项目,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岗位的认识和见解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通信网络的设计、建设和维护工作。
通过实践,我认识到通信工程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
同时,通信工程也是一个服务型行业,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因此,我认为在通信工程领域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意识。
三、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拥堵、信号干扰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同事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尝试寻找解决方案。
例如,针对网络拥堵问题,我提出了优化网络结构、增加带宽等解决方案;针对信号干扰问题,我提出了调整天线角度、加强信号屏蔽等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实践,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也加深了对通信工程领域的理解。
四、对实习过程的总结和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掌握了通信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实践经验不足等。
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我计划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五、对实习过程中不足之处的建议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实际操作经验不够丰富等。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建议在未来的实习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不断拓宽知识面和提升专业素养;增加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通信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通信工程生产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实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了解通信工程领域的生产流程和工作方式,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地点本次实习地点为某通信工程公司,主要负责通信设备的生产和调试。
三、实习内容1. 了解通信工程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参观实验室和生产车间,学习了解了通信设备的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连接方式,以及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
2. 学习通信设备的生产流程通过实践,学习了通信设备的生产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装配组装、调试测试等各个环节。
了解了每个环节需要注意的细节和工作要求。
3. 参与通信设备的生产过程在生产车间中,我参与了通信设备的组装工作。
根据工艺流程,按照标准操作,进行设备的组装和连接。
在实践中,学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操作和协调能力。
4. 掌握通信设备的调试和测试方法在实习期间,我们也参与了通信设备的调试和测试工作。
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通信设备的调试方法和测试仪器的使用技巧。
了解了设备故障排除和性能评估的方法。
四、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进一步加深了对通信工程的了解,对通信设备的生产流程和工作方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但通过和同事的讨论和合作,以及请教老师和工程师的指导,我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顺利完成了任务。
这让我更加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此外,实习还让我了解到了通信工程领域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
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给通信工程师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不完善之处,也明确了今后的学习方向和努力目标。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五、实习总结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我对通信工程的生产流程和工作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信工程实习报告
通信工程实习报告我曾经在一家通信公司实习了三个月,这期间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通信工程的知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所在的团队主要负责开发一种新型无线通信技术。
一、实习的第一天我刚来到公司的那一天,感觉公司非常的庞大,大厦高耸入云,而且内部的设计也非常的现代化,让人瞬间就能够感受到这是一家具有强大科技力量的企业。
在人事部工作了一整天之后,我被派到了通信工程部门。
二、学习通信工程知识在通信工程部门,我遇到了我的导师,他给我介绍了很多通信工程的基础知识,例如通信原理、信号处理等等。
我注意到通信工程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需要掌握极其深奥的数学和物理知识。
三、参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研发在接触通信工程基础知识之后,我开始参与我们团队正在开发的无线通信技术。
该技术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无线传输方案,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环境下进行数据传输。
在这个项目中,我主要负责设计和编写通信协议,并在模拟环境下进行测试和验证。
四、经验与表现在整个实习期间,我深深意识到了通信工程这个行业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通讯工程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一个创新能力,以及对细节的高度关注。
我的优点是工作耐心细致,并注重规划任务和组织发展计划。
我不断思考吸收各方面的经验,和团队成员进行交互,我有着特别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五、总结回想这三个月里,我从零基础开创学习通信工程知识,一步步从理论到实际去开发新技术的过程。
这次实习让我充分认识到工程设计的重要性,深深感受到一个好的工程对于社会和人们的影响与作用。
通过和同事们的互动和经验沉淀,让我更加清晰的知道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
最后,我非常感谢这个机会且对这家公司和我的导师表示感谢,我相信这段经历将成为我毕业后职业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奠定。
通信工程实习实践报告
通信工程实习实践报告1. 实习单位及背景介绍我在实习期间就职于某通信技术公司,该公司专注于研发和销售通信设备及解决方案。
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北京,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
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电信、互联网、金融、能源等领域,为全球数十亿人提供便捷的通信服务。
2. 实习项目及目标本次实习项目主要是参与公司通信设备的调试和运维工作。
我主要负责网络设备的配置、故障诊断和性能测试等工作。
通过此项目,我希望能够熟悉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设备的配置和故障处理方法,并提升自己在通信工程领域的技能和能力。
3. 实习过程及所学内容3.1 熟悉公司设备及相关知识在开始实习之前,我首先对公司的通信设备进行了学习和了解。
我了解了设备的硬件结构、软件系统和通信协议等重要知识。
通过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们交流,我快速熟悉了设备的特点和性能,并掌握了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3.2 设备配置与故障处理在实际工作中,我通过对设备进行配置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我学会了使用命令行界面配置设备的网络参数、安全设置和服务功能等。
同时,在设备故障处理方面,我了解了故障的常见原因和处理方法,并掌握了一些调试工具的使用,如Wireshark网络抓包工具和设备自带的日志记录工具。
3.3 设备性能测试和优化为了保证设备能够稳定运行,我参与了设备性能测试和优化工作。
我掌握了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流程,并能够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设备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不断调试和优化,我成功提升了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使得设备在高负载和复杂网络环境下也能够正常工作。
4. 实习心得及收获4.1 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往往是抽象的,而通过实习,我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加深了对通信设备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的理解。
4.2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与同事的合作和自己的努力,我学会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信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通信工程认识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通信工程是现代信息社会的核心技术之一,因此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我选择了在某通信设备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通信工程实习。
二、实习内容1. 学习基础知识在通信工程实习中,我首先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通信原理和知识。
通过学习资料和和公司的技术人员的指导,我对通信概念、通信系统的组成、信号传输原理、调制解调技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对我理解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技术解决方案非常有帮助。
2. 参与项目在实习期间,我还有机会参与公司的一个通信项目。
我被分配到一个小组,负责某个通信设备的测试和调试工作。
这个项目已经进入了测试阶段,我需要和小组成员一起测试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同时记录并分析测试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一些测试设备,掌握了一些测试方法和操作技巧。
同时,通过参与项目,我对整个通信系统的架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解决实际问题在实习期间,我还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有时候在测试设备时会出现一些性能问题或者故障,我需要与小组成员一起排查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通过分析问题,我学会了如何快速定位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
这对我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学习团队合作在实习期间,我还意识到通信工程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工作。
在测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与小组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三、实习心得通过这次通信工程实习,我对通信工程这个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还为我未来的就业做好了准备。
同时,我也认识到通信工程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只有与他人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通信系统综合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测试,掌握通信系统的设计、搭建、调试和性能评估方法,提高对通信工程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主要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通信实验箱、计算机等。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不同频率、幅度和波形的信号,作为通信系统的输入源。
示波器用于观测信号的时域波形,帮助分析信号的特性和变化。
频谱分析仪则用于测量信号的频谱分布,了解信号的频率成分。
通信实验箱提供了通信系统的硬件模块和接口,便于进行系统的搭建和连接。
计算机用于运行相关的通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原理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组成。
信源产生需要传输的信息,发送设备将信源输出的信号进行调制、编码等处理,使其适合在信道中传输。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会对信号产生各种干扰和衰减。
接收设备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等处理,恢复出原始信息,并将其传递给信宿。
2、调制与解调技术调制是将原始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适合信道传输的频段上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解调则是从已调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号的过程,解调方式与调制方式相对应。
3、编码与解码技术编码是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原始信号进行的一种变换处理。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信源编码(如脉冲编码调制 PCM)和信道编码(如卷积码、循环码等)。
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用于恢复原始信号。
4、信道特性信道对信号的传输会产生衰减、延迟、噪声和失真等影响。
了解信道的特性对于设计和优化通信系统至关重要。
四、实验内容1、模拟通信系统实验(1)AM 调制与解调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作为原始信号,经过 AM 调制后,在信道中传输。
在接收端,使用解调电路恢复出原始信号,并通过示波器观察调制前后和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分析调制深度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通信工程实验报告
通信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通信系统、利用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实验,提高学生对通信工程实践操作的能力,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环境与工具实验环境:PC机、通信设备、网络环境实验工具:通信软件、数据分析工具三、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1. 实验搭建与连接首先,将通信设备连接至PC机,确保硬件连接正常。
随后,根据实验要求,在PC机上安装并配置通信软件。
通过配置合适的参数,建立通信连接。
2. 数据传输测试在通信软件中设置数据传输参数,测试数据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通过发送不同类型的数据包,并记录数据传输的时间和成功率等,对数据传输效果进行分析。
3. 数据分析与处理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计算出数据包的平均传输速率、丢包率等指标。
并对传输过程中的延时、抖动等参数进行分析,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我们成功搭建了通信系统并进行了数据传输测试。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数据传输速率: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发现在稳定网络环境下,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能够达到预期的水平。
数据包的平均传输速率在理想情况下接近理论值。
2. 可靠性评估:通过对数据的多次发送和接收,我们可以计算出数据包的丢包率。
根据实验结果,丢包率较低,说明通信系统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3. 延时与抖动:我们对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延时和抖动进行了分析。
根据数据,我们可以评估通信链路的性能。
在实验中,延时较小且抖动稳定,说明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较好。
基于以上实验结果与讨论,我们可以得出通信系统的性能良好,适用于实际应用中的数据传输等任务。
然而,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局限性,例如在复杂网络环境下,通信系统的性能可能会受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通信工程中的实践操作和相关原理。
掌握了搭建和测试通信系统的方法,提高了通信工程实践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通信原理实验(1-8)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学号:6姓名:李瑞鹏实验一 带通信道模拟及眼图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眼图与信噪比、码间干扰之间的关系及其实际意义;2、 掌握眼图观测的方法并记录研究。
二、实验器材1、 主控&信号源、9号、13号、17号模块 各一块2、 双踪示波器 一台3、 连接线 若干三、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框图带通信道模拟框图2、实验原理框图带通信道是将直接调制的PSK 信号和经过升余弦滤波后调制的PSK 信号送入带通信道,比较两种状况的眼图。
然后,改变带通信道的带宽重复观测。
四、实验步骤概述:该项目是通过分别改变噪声幅度和带通信道频率范围,观测信道的眼图输出变化情况,了解和分析信道输出原因.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2PSK 调制信号加升余弦滤波的带通信道模拟【250KHz~262KHz带通信道】。
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PN15为8K。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1)以CLK时钟信号为触发源对比观测LPF-BPSK观测点,观察输出眼图波形。
(2)调节17号板W1噪声幅度调节,调节噪声幅度,观察眼图波形变化。
17号模块测试点TP4可以观察添加的白噪声。
(3)在主控菜单中改变带通信道频率范围,观察输出眼图变化,并分析原因。
五、实验报告1、完成实验并思考实验中提出来的问题。
2、分析实验电路工作原理,简述其工作过程。
3、整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各点波形。
实验二 HDB3码型变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几种常用的数字基带信号的特征和作用。
2、掌握HDB3码的编译规则。
3、了解滤波法位同步在的码变换过程中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1、主控&信号源、2号、8号、13号模块各一块2、双踪示波器一台3、连接线若干三、实验原理1、HDB3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HDB3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2、实验框图说明我们知道AMI编码规则是遇到0输出0,遇到1则交替输出+1和-1。
而HDB3编码由于需要插入破坏位B,因此,在编码时需要缓存3bit的数据。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姓名:王启汉学号:10211199班级:通信1008指导教师:卢燕飞上课时间:周三下午第一节目录实验一: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 (1)一、实验内容: (1)二、实验设备: (1)三、实验连接图: (1)四、实验步骤: (1)五、路由配置及相关文件说明: (2)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3)七、思考题: (3)实验一:配置VLAN (4)一、实验内容: (4)二、实验设备: (4)三、实验连接图: (4)四、实验步骤: (4)五、路由配置及相关文件说明: (4)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实验二、交换机端口安全技术 (6)一、实验内容: (6)二、实验设备: (6)三、实验连接图: (6)四、实验步骤: (7)五、路由配置及相关文件说明: (7)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8)七、思考题: (8)实验一:实验准备 (9)一、实验内容: (9)二、实验设备: (9)三、实验连接图: (9)四、实验步骤: (10)五、路由配置及相关文件说明: (10)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0)实验二: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11)一、实验内容: (11)二、实验设备: (11)三、实验连接图: (11)四、实验步骤: (11)五、路由配置及相关文件说明: (11)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3)七、思考题: (13)第一次实验实验一: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一、实验内容:1、在计算机上实现对网络设备的Console口登陆管理;2、在计算机上使用Telnet终端登陆相关设备;3、掌握网络设备上操作系统及文件操作的基本操作命令使用;4、使用TFTP服务实现网络设备上文件的上传下载。
二、实验设备:实验设备见下表:三、实验连接图:如图所示:四、实验步骤:实验操作步骤按照课本P23-P33进行。
五、路由配置及相关文件说明:#version 5.20, Release 2104P09 //版本号#sysname Cond //将系统名称改为Cond#super password level 3 simple test //将系统级别设置为3,并使用明文密码test #domain default enable system //开启默认域#telnet server enable //开启telnet服务#dar p2p signature-file flash:/p2p_default.mtd#port-security enable //开启端口安全设置#vlan 1 //vlan1#domain systemaccess-limit disablestate activeidle-cut disableself-service-url disable#user-group system //用户组#local-user adminpassword cipher .]@USE=B,53Q=^Q`MAF4<1!!authorization-attribute level 3service-type telnetlocal-user Cond //用户名设置为Condpassword simple Cond //使用明文密码,密码为Condservice-type telnet // 使用telnet服务#interface Ethernet0/0port link-mode route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telnet路由器的以太网接口ip地址#load xml-configuration#load tr069-configuration#user-interface tty 12user-interface aux 0user-interface vty 0 4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return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1、在登录telnet服务时,只显示用户名却不显示密码,经询老师后,明白这是系统问题,并不是我们的设置问题,可以放心使用;2、修改时间后发现,桌面右下角的时间还是原来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实验报(计算机网络部分)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实验一路由器基本操作一、实验内容1、通过Console 方式对路由器或交换机进行管理操作。
2、完成Telnet 方式对路由器或交换机访问操作。
3、利用tftp server 实现计算机和设备(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的数据备份。
二、实验组网图三、实验步骤1用每台PC提供的Console连线和网线,选择一台路由器或者交换机连接好。
2、网线连接时,注意选择正确的接口(区分两种不同的以太网接口)。
3、按照实验指导书完成各项试验内容。
4、完成试验后,备份你试验中形成的配置文件,用U盘考走,用于写试验报告。
四、路由器的配置文件内容#version , Release 1809P01#sysname H3C % #super password level 3 simple test 码为test 明文#domain default enable system#telnet server enable更改系统名为H3C%用户级别切换到level 3 的密% 域名系统默认启用%telnet 服务启用#dar p2p signature-file flash:/#port-security enable #vlan 1domain systemaccess-limitdisablestateactiveidle-cut disable self-service-url disable端口安全启用虚拟局域网 1默认系统配置user-group system# local-user adminpassword cipher .]@USE=B,53Q=AQ'MAF4<1!!authorization-attribute level 3 % service-type telnet %local-user test % password cipher =W6JJ'N_LBKQ=A Q'MAF4<1!! % service-type telnet#interface Aux0用户群系统本地用户admin 密码显示为密文显示设置权限为level 3 服务方式为远程登录本地用户名改为test 密码显示为密文显示服务方式为远程登录设置Aux0async mode flow link-protocol ppp #interface Cellular0/0 配置Cellular0/0async mode protocol link-protocol ppp #interface Ethernet0/0 配置Ethernet0/0port link-mode routeip address %ip # 地址为24interfaceSerial0/0link-protocol ppp#interface NULL0interface Vlan-interface1ip address#设置ip 及掩码interface Ethernet0/1port link-mode bridge#interface Ethernet0/2port link-mode bridge#interface Ethernet0/3port link-mode bridge#interface Ethernet0/4port link-mode bridge#subscriber-line1/0#subscriber-line1/1#load xml-configuration#load tr069-configuration#user-interface tty 12user-interface aux 0user-interface vty 0 4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Return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1、许多命令都有缩略形式,要学会使用。
2、注意命令是在用户视图还是系统视图下使用。
3、注意文件保存时的后缀。
4、PC机与路由接口IP需设置在同一网段。
六、思考题1路由器中的FLASH相当于普通电脑中什么的功能?答:相当于电脑中的硬盘存储设备,可以保存配置信息,并且掉电后不会丢失。
2、路由器中的current-configuration 和saved-configuration 的比较?答:都是用来显示配置信息的,区别在于信息的存储位置不同。
Current 是当前的配置,saved 是保存的配置,如果没有使用save 命令保存信息,使用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 命令,则系统提示文件不存在,因为此时配置信息保存在了RAM中,如果使用save命令进行保存后,信息就存在了FLASH 中。
实验二网络交换机实验实验一:配置VLAN一、实验内容1、一台交换机上不同ethernet端口,当属于不同VLAN时的网络连通性。
2、实现两台交换机上,相同VLA N配置端口的连通。
二、实验连接图三、实验步骤任务一:配置Acess 链路端口1、实验准备:按图示连接并检查设备的软件版本及配置信息,确保处于初始状态。
如果不符合要求则进行初始化。
2、观察缺省VLAN。
3、配置VLAN并添加端口:配置好tel net连接方式,其中一个组可以以tel net方式登录管理。
分别在SWA和SWBk创建VLAN2并将PCA和PCC所连接的端口Ethernet1/0/1 添加到VLAN2 中。
4、测试VLAN间的隔离:测试处于不同VLAN之间的PC能否PING通。
任务二:配置Trunk 链路端口1、跨交换机VLAN互通测试:PCA与PCC都属于VLAN2但不能够ping通,因为交换机之间的端口是Access链路端口,默认VLAN1, VLAN2的数据不能通过。
2、配置Trunk 链路端口3、跨交换机VLAN互通测试:配置完之后,PCA和PCC能够ping通。
四、配置文件内容:#version , Release 1809P01sysname SWA % 更改用户名称为SWAsuper password level 3 simple test %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 %#设置用户级别设为允许环路检测radius scheme system %raius 配置系统3,密码test 为明文显示#domain system %#local-user testpassword simple test service-type telnet %#vlan 1 to 2 %#interface Vlan-interface1 %ip address % 交换机地址设置为#interface Aux1/0/0 %#interface Ethernet1/0/1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 %#interface Ethernet1/0/2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1/0/3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1/0/4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1/0/5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1/0/6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1/0/7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1/0/8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1/0/9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1/0/10 port access vlan 2 %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域名系统服务类型为远程登录虚拟局域网1-2采用vlan 接入以太网MUST NOT DELETE开启AUX接口允许环路检测将E1/0/10 端口配置在VLAN2 中#interface Ethernet1/0/11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1/0/12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1/0/13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 interface Ethernet1/0/14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1/0/15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1/0/16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1/0/17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1/0/18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1/0/19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 interface Ethernet1/0/20 port link-type trunk % 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 %#interface Ethernet1/0/21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 interface Ethernet1/0/22 port access vlan 2 %链路loopback-detection enable#在E1/0/20 上配置虚拟局域网的允许所有的vlan 通过该端口允许环路检测将E1/0/22 端口配置在vlan2interface Ethernet1/0/23trunk 链路,是access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1/0/24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1/1 % 千兆以太网口。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1/2shutdown#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2/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2/2shutdown % 关闭系统#TOPOLOGYCFG. MUST NOT DELETE#GLBCFG. MUST NOT DELETE#interface NULL0#user-interface aux 0user-interface vty 0 4 % 进入虚拟终端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return五、实验问题及分析1、在两台PC 机都在VLAN1 中时,可以互联,而任意一台在VLAN2 中或都在VLAN2 中时,都不可以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