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防护检查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网络安全情况排查报告(精选3篇)

网络安全情况排查报告(精选3篇)

网络安全情况排查报告(精选3篇)网络安全情况排查报告篇1一、学生上网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920份,回收有效答卷920份。

问卷从以下三个部分内容展开调查:(一)喜欢上网的程度。

100%学生都上过网;喜欢上网的有688人,占75%;232人不喜欢上网,占25%。

(二)上网行为。

有63%的学生上网主要是玩游戏、聊天交友;查资料或新闻的只占10%;其他占27%。

(三)上网自我保护意识。

65%的学生对网友约见会面保持高度警惕,不去约见;21%的学生会告诉朋友,并让朋友陪了去;只有14%的学生会欣然前往,而且是自己单独去。

二、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中学生应用网络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一)网络在中学生生活中已经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上网大部分是学生的一种自发行为,直接与学习过程或者学习任务的完成联系较少。

(三)多数中学生视上网为最好的休闲方式,可以查看娱乐体育信息、玩游戏和聊天交友。

上网使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四)很多学生并未将网络作为工具使用,不知如何利用网络查找材料来辅助学习。

(五)中学生沉迷网络、网络成瘾的现象不容忽视。

对中学生而言,网络很合他们的“味口”。

具体表现为独立心理与交友心理并存;求知欲强与分析力、辨别力弱并存;娱乐心理与求知心理并存的三个心理行为特点。

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确实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它囊括了以往媒介的一切表现形式的特点,同时具备了高速性、便捷性、时效性、互动性、虚拟性、自由性、开放性和平等性等特点。

它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媒介,为青少年提供了参与性、交互性的技术手段,所以特别受到青少年的青睐。

网络已经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联,并且对中学生的成长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中学生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园地。

2、为中学生获取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

3、有助于中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技能。

4、有助于拓宽中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当然,由于网络的特点,对中学生也有一些负面影响:1、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

网络安全检查报告

网络安全检查报告

网络安全检查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个人、企业和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我们对_____(检查对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网络安全检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检查的情况、发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

二、检查范围和方法(一)检查范围本次检查涵盖了_____(检查对象)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器、应用系统、数据库、终端设备等方面。

(二)检查方法1、漏洞扫描:使用专业的漏洞扫描工具对网络设备和系统进行全面扫描,检测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2、人工检查:通过对系统配置、用户权限、安全策略等方面的人工审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3、安全测试:对关键应用系统进行渗透测试,模拟黑客攻击,评估系统的安全性。

三、检查结果(一)网络基础设施1、网络拓扑结构不够合理,存在单点故障风险。

部分网络设备老化,性能下降,可能影响网络的稳定性。

2、网络访问控制策略不够严格,部分区域的访问权限设置过于宽松,容易导致非法访问。

(二)服务器1、部分服务器操作系统未及时更新补丁,存在被攻击的风险。

2、服务器的账号管理存在漏洞,存在弱密码和账号共享的情况。

(三)应用系统1、部分应用系统存在 SQL 注入、跨站脚本等常见的安全漏洞。

2、应用系统的用户认证机制不够完善,容易被绕过。

(四)数据库1、数据库的备份策略不完善,备份数据的存储和恢复存在风险。

2、数据库的访问控制不够精细,部分敏感数据的访问权限设置不当。

(五)终端设备1、部分终端设备未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容易受到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

2、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存在随意下载安装软件、使用外接存储设备等不安全行为。

四、问题分析(一)安全管理方面1、缺乏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导致安全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2、安全责任不明确,部分员工对网络安全工作不够重视。

(二)技术方面1、技术更新不及时,未能及时应用最新的安全技术和解决方案。

校园网络防护检查情况报告

校园网络防护检查情况报告

校园网络防护检查情况报告一、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对于校园网络,其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师生的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了加强校园网络防护,保障校园网络安全,我们对校园网络进行了全面的防护检查。

二、检查内容1. 网络设备安全检查- 设备固件更新情况:所有网络设备固件均已经更新到最新版本,不存在已知的安全漏洞。

- 设备访问控制:所有网络设备均设置了强密码,并且仅允许授权人员访问。

- 设备安全策略:网络设备的安全策略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网络安全要求。

2. 网络安全防护检查- 防火墙规则:防火墙规则设置合理,能够有效阻止非法访问和攻击。

- 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到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警异常行为。

- 安全审计:安全审计系统运行正常,能够对网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

3. 安全防护软件检查- 防病毒软件:所有计算机和移动设备均安装了防病毒软件,病毒库定期更新。

- 安全补丁: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均及时安装了安全补丁,减少了安全漏洞。

4. 数据安全检查- 数据备份:重要数据均进行了定期备份,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了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 个别网络设备的访问控制不够严格,存在被未授权访问的风险。

- 部分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较弱,存在使用弱密码和随意连接不明网络的行为。

改进措施- 加强网络设备的访问控制,严格执行授权访问制度。

- 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2. 存在问题- 部分安全防护软件的更新不及时,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改进措施- 建立安全防护软件的定期更新机制,确保软件始终处于最新状态。

四、结论总体来说,校园网络的防护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我们将按照改进措施,持续加强校园网络的防护工作,确保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

五、建议-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检查,提高校园网络的安全性。

- 建立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

网络防护检测报告

网络防护检测报告

网络防护检测报告1. 概述本报告旨在对网络防护措施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网络设备、漏洞、入侵检测和防护策略的分析,提供有关网络防护的详细信息和建议。

2. 检测方法本次网络防护检测采用了以下方法和工具:- 网络设备扫描:使用网络扫描工具对网络设备进行扫描,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 漏洞扫描:利用漏洞扫描工具检测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中存在的已知漏洞。

- 入侵检测系统(IDS):通过部署IDS,实时监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和攻击尝试。

- 防火墙配置审计:对防火墙配置进行审计,检查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和配置错误。

3. 检测结果根据网络防护检测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3.1 网络设备经过网络设备扫描,发现以下问题:- 路由器和交换机使用过旧的固件版本,存在安全漏洞。

- 部分网络设备的默认凭据未更改,容易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

建议:- 及时更新网络设备的固件版本,修复已知漏洞。

- 修改默认凭据,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

3.2 漏洞扫描通过漏洞扫描,发现以下问题:- 某应用程序存在已知的安全漏洞,需要立即修复。

- 部分操作系统和软件未及时安装最新的安全补丁。

建议:- 更新应用程序,修复已知漏洞。

-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安全补丁。

3.3 入侵检测系统(IDS)IDS监测到以下异常行为:- 某主机发起大量异常的出站连接请求。

- 某IP地址多次尝试使用暴力破解方式登录系统。

建议:- 进一步调查异常行为的原因,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 加强登录认证,限制暴力破解尝试。

3.4 防火墙配置审计防火墙配置审计发现以下问题:- 部分防火墙规则存在冗余和不必要的开放端口。

- 部分防火墙规则未正确限制入站和出站流量。

建议:- 优化防火墙规则,删除冗余和不必要的开放端口。

- 确保防火墙规则能够正确限制入站和出站流量。

4. 建议措施基于以上检测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措施以加强网络防护:- 及时更新网络设备的固件版本,修复已知漏洞。

网络防护检测报告

网络防护检测报告

网络防护检测报告日期:2022年10月10日一、检测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攻击手段不断升级,企业和个人用户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严峻。

为了确保我国网络空间的安全,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本次检测对网络防护体系进行全面评估。

二、检测范围1. 网络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等;2. 安全策略:包括网络访问控制、数据加密传输、安全审计等;3. 安全运维:包括安全事件监控、应急响应、安全防护策略更新等;4. 系统安全: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等的安全性评估;5. 员工安全意识: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及意识调查。

三、检测结果1. 网络安全设备:(1)防火墙:设备部署合理,能够有效阻挡外部攻击,但部分规则需要优化;(2)IDS/IPS:能够检测到部分攻击行为,但对新型攻击的识别能力有限;2. 安全策略:(1)网络访问控制:访问控制策略较为严格,但部分权限设置不合理;(2)数据加密传输:重要数据传输采用加密方式,但部分加密算法需更新;(3)安全审计:审计制度完善,但对安全事件的跟踪处理不够及时;3. 安全运维:(1)安全事件监控:能够实时监控安全事件,但部分监控设备性能不足;(2)应急响应:应急预案完善,但应急处理能力有待提高;(3)安全防护策略更新:定期更新安全防护策略,但更新速度不够及时;4. 系统安全:(1)操作系统:系统补丁及时更新,但部分系统存在安全风险;(2)数据库:数据库安全措施完善,但备份策略需要优化;(3)应用系统:应用系统安全漏洞较少,但需要加强安全防护;5. 员工安全意识:(1)网络安全培训:员工网络安全知识掌握较好,但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2)安全意识调查:大部分员工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但仍有个别员工安全意识较弱。

四、整改建议1. 优化网络安全设备配置,提高设备性能;2. 更新安全策略,确保安全防护体系的有效性;3. 加强安全运维,提高安全事件监控和应急响应能力;4. 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修复已知漏洞;5. 提高员工网络安全培训质量,加强实践操作训练;6. 持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整体安全意识。

网络安全防护自查报告

网络安全防护自查报告

【导语】⾃查报告中的⽂字表述要实事求是,既要肯定成绩,⼜不能虚报浮夸,凡是⽤数据来说明的事项,数据必须真实准确。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络安全防护⾃查报告,欢迎阅读!【篇⼀】络安全防护⾃查报告 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络安全检查的通知”(教技厅函[xxx6]5号)、“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业络与信息安全⼯作的指导意见”(教技[xxx6]4号)、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教育系统络与信息安全专项检查⼯作的通知”(陕教保【xxx6】8号),全⾯加强我校络与信息安全⼯作,校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于9⽉16⽇-25⽇对全校络、信息系统和站的安全问题组织了⾃查,现将⾃查情况汇报如下: ⼀、学校络与信息安全状况 本次检查采⽤本单位⾃查、远程检查与现场抽查相结合的⽅式,检查内容主要包含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组织管理、⽇常维护、技术防护、应急管理、技术培训等5各⽅⾯,共涉及信息系统28个、各类站89个。

从检查情况看,我校络与信息安全总体情况良好。

学校⼀贯重视信息安全⼯作,始终把信息安全作为信息化⼯作的重点内容。

络信息安全⼯作机构健全、责任明确,⽇常管理维护⼯作⽐较规范;管理制度完善,技术防护措施得当,信息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降低;⽐较重视信息系统(站)系统管理员和络安全技术⼈员培训,应急预案与应急处置技术队伍有落实,⼯作经费有⼀定保障,基本保证了校园信息系统(站)持续安全稳定运⾏。

但在络安全管理、技术防护设施、站建设与维护、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作等⽅⾯,还需要进⼀步加强和完善。

⼆、xxx6年络信息安全⼯作情况 1.络信息安全组织管理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谁负责”的原则,学校络信息安全⼯作实⾏“三级”管理。

学校设有信息化⼯作领导⼩组,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信息化⼯作办公室设在教中⼼,中⼼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领导⼩组全⾯负责学校络信息安全⼯作,授权信息办对全校络信息安全⼯作进⾏安全管理和监督责任。

教中⼼作为校园运维部门承担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防护与技术保障⼯作。

网络安全检查情况报告简洁范本

网络安全检查情况报告简洁范本

网络安全检查情况报告网络安全检查情况报告1. 引言本报告为网络安全检查的情况报告,旨在汇报网络安全检查的结果,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本次网络安全检查旨在评估组织的网络安全风险,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 检查范围本次网络安全检查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安全性:包括网络设备安全、服务器安全、数据库安全等方面。

用户访问控制:包括用户账号管理、密码策略、权限分配等方面。

数据保护措施:包括数据备份、加密以及数据流转过程中的安全性等方面。

网络通信安全:包括防火墙设置、入侵检测系统、网络流量监控等方面。

3. 检查结果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下为本次网络安全检查的主要结果:3.1 系统安全性系统安全性较弱,存在以下问题:网络设备存在未及时升级的漏洞;服务器中部分操作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数据库缺乏必要的安全设置。

3.2 用户访问控制用户访问控制存在以下问题:用户账号管理不规范,存在过多的冗余账号;密码策略较弱,密码强度不足;权限分配不合理,存在超过权限的行为。

3.3 数据保护措施数据保护措施存在以下问题:数据备份不及时,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数据加密措施不完善,数据泄露的风险较高;数据流转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强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4 网络通信安全网络通信安全存在以下问题:防火墙设置不完善,无法有效阻挡恶意攻击;入侵检测系统更新不及时,无法及时发现入侵行为;网络流量监控不足,无法及时发现异常网络活动。

4. 建议和措施基于以上检查结果,我们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4.1 系统安全性及时升级网络设备,修补已知漏洞;对服务器中的操作系统进行安全补丁升级;加强数据库安全设置,限制访问权限。

4.2 用户访问控制规范用户账号管理,及时删除冗余账号;改进密码策略,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对权限分配进行审查和调整,确保最小权限原则。

4.3 数据保护措施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测试其可恢复性;加强数据加密措施,确保敏感数据的安全性;加强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使用加密通道传输数据。

网络安全防护例行巡检报告模板

网络安全防护例行巡检报告模板

网络安全防护例行巡检报告模板一、报告基本信息报告名称:网络安全防护例行巡检报告报告周期:每周/每月报告时间:起始日期至结束日期报告部门:网络安全部门报告对象:公司高层、IT部门、相关部门及全体员工二、网络安全态势概述1. 网络安全事件统计:- 本周期内发现的安全事件总数:XX- 已处理的安全事件数:XX- 未处理的安全事件数:XX- 重大/紧急安全事件数:XX2.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当前网络安全风险等级:XX(低、中、高)- 风险变化趋势:XX(上升、下降、稳定)3.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已实施的防护措施:XX- 计划实施的防护措施:XX三、网络安全事件详细分析1. 事件描述:- 事件类型:XX(如:病毒感染、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 事件发生时间:XX- 事件影响范围:XX(如:某部门、整个公司等)2. 事件原因分析:- 原因类型:XX(如:内部人员失误、外部攻击、系统漏洞等)- 具体原因:XX3. 事件处理过程:- 处理措施:XX- 处理结果:XX- 教训与改进:XX四、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实施情况1. 安全防护设备:- 设备名称:XX- 设备型号:XX- 设备状态:XX(如:运行正常、需维修等)2. 安全防护软件:- 软件名称:XX- 软件版本:XX- 软件更新时间:XX3. 安全防护策略:- 策略名称:XX- 策略内容:XX- 策略执行情况:XX五、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建议1. 加强内部培训:- 培训内容:网络安全意识、防护技能等- 培训对象:全体员工、特别是IT部门人员2. 定期更新防护措施:- 及时关注网络安全动态,了解新漏洞、新攻击手法等信息-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新安全防护设备、软件和策略3.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定期组织应急响应演练,提高团队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六、结论本报告旨在提供公司网络安全防护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以期提高公司网络安全防护水平,确保公司信息资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网络安全防护检查报告数据中心测评单位:报告日期:目录第1章系统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理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评测方法和工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工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评分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符合性评测评分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险评估评分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测试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内容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扫描和渗透测试接入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符合性评测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业务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机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间件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域边界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中运维安全管控系统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灾难备份及恢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理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方服务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风险评估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存在的安全隐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综合评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符合性得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险评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得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 设备扫描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所依据的标准和规范有:《YD/T 2584-2013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安全防护要求》《YD/T 2585-2013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安全防护检测要求》《YD/T 2669-2013 第三方安全服务能力评定准则》《网络和系统安全防护检查评分方法》《2014年度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符合性评测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还参考标准YD/T 1754-2008《电信和互联网物理环境安全等级保护要求》YD/T 1755-2008《电信和互联网物理环境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YD/T 1756-2008《电信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要求》GB/T 20274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第1章系统概况IDC由负责管理和维护,其中各室配备了数名工程师,负责IDC设备硬、软件维护,数据制作,故障处理、信息安全保障、机房环境动力设备和空调设备维护。

1.1 网络结构图1-1:IDC网络拓扑图1.2 管理制度1.组织架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小组信息安全工作组网络安全工作组具体职能部门图1-2:IDC信息安全管理机构2.岗位权责分工现有的管理制度、规范及工作表单有:《IDC机房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IDC机房管理办法》《IDC灾难备份与恢复管理办法》《网络安全防护演练与总结》《集团客户业务故障处理管理程序》《互联网与基础数据网通信保障应急预案》《IDC网络应急预案》《关于调整公司跨部门组织机构及有关领导的通知》《网络信息安全考核管理办法》《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公共分册-数据备份制度》《省分公司转职信息安全人员职责》《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IP网设备篇》《城域网BAS、SR设备配置规范》《IP地址管理办法》《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处理细则》《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处理预案(2013修订版)》第2章评测方法和工具2.1 测试方式检查通过对测试对象进行观察、查验、分析等活动,获取证据以证明保护措施是否有效的一种方法。

测试通过对测试对象按照预定的方法/工具使其产生特定的响应等活动,查看、分析测试对象的响应输出结果,获取证据以证明保护措施是否有效的一种方法。

2.2 测试工具主要使用到的测试工具有:扫描工具、渗透测试工具、抓包工具、漏洞利用验证工具等。

具体描述如下表:表3-1:测试工具序号工具名称工具描述1绿盟漏洞扫描系统脆弱性扫描2科莱网络协议分析工具脆弱性扫描3Nmap端口扫描4Burp Suite WEB渗透集成工具2.3 评分方法分为符合性检测和风险评估两部分工作。

网络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评分=符合性评测得分×60%+风险评估得分×40%。

其中符合性评测评分和风险评估评分均采用百分制。

2.3.1 符合性评测评分方法符合性评测评分依据网络单元符合性评测表中所列制度、措施的符合情况计分,其中每个评测项对应分值,由100分除以符合性评测表中评测项总数所得。

2.3.2 风险评估评分方法网络单元风险评估首先基于技术检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的数量、位置、危害程度进行一次扣分;然后依据发现的安全隐患是否可被技术检测单位利用进行二次扣分。

风险评估评分流程具体如下。

1、一次扣分在技术检测时,每发现一个安全隐患,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及危害程度扣除相应分值。

各类安全隐患的扣分值如表3-2所示。

表3-2 风险评估安全隐患扣分表[注1]:重要设备包括内外网隔离设备、内部安全域划分设备、互联网直联设备、网络业务核心设备。

[注2]:中高危漏洞以国内外权威的CVE漏洞库和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VD 漏洞库为基本判断依据;对于高危Web安全隐患,以国际上公认的开放式Web 应用程序安全项目(OWASP,Open Web Application Security Project)确定最新的Top 10中所列的WEB安全隐患判断作为判断依据。

[注3]:其它安全隐患指可能导致用户信息泄露、重要设备受控、业务中断、网络中断等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隐患。

2、二次扣分在一次扣分剩余得分的基础上,依据网络单元是否已被攻击入侵或发现的安全隐患是否可被技术检测单位利用,进行二次扣分。

具体扣分步骤如下:如通过技术检测,发现网络单元中存在恶意代码,或已被入侵而企业尚未发现并处置,扣除一次扣分后剩余得分的40%。

如通过技术检测,从网络单元外获取网络单元内设备的管理员权限或获取网络单元内数据库信息,扣除一次扣分后剩余得分的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