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复习要点)
四年级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1. 金华的双龙洞简介2. 双龙洞的历史渊源3. 双龙洞的地理特征4. 双龙洞的主要景点介绍5. 双龙洞的传说故事6. 双龙洞的文化价值7. 双龙洞的科学价值8. 双龙洞的生态环境保护9. 游览双龙洞的注意事项10. 双龙洞的发展前景与规划展望1. 金华的双龙洞简介:双龙洞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北的永康市境内,是一处以溶洞为主的风景区。
其面积为18000平方米,洞内长度近2000米,是浙江省三大溶洞之一。
2. 双龙洞的历史渊源:双龙洞建于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自古以来就是一处重要的人文和自然遗产。
曾经是当地居民躲避自然灾害、弹丸之地和土匪藏身之地。
3. 双龙洞的地理特征:双龙洞主要由两个大洞,分别是上龙洞和下龙洞,中间通过隧道相连。
洞内布满了钟乳石、石笋、石柱等石形,形状各异,造型美丽。
洞内还有地下河和大型瀑布。
4. 双龙洞的主要景点介绍:双龙洞的主要景点有童话世界、反重力室、瑶池仙境、水簾洞、禹王桥等。
童话世界是一个由玻璃、泡沫等制作的神秘世界,让人仿佛置身于幻想的童话里。
5. 双龙洞的传说故事:传说神龙入洞,护佑当地百姓不受灾害。
洞内有一个神秘的葫芦形钟乳石,据说是神龙留下的葫芦。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当地居民会来到洞里祈求神龙保佑平安幸福。
6. 双龙洞的文化价值:双龙洞是一处非常重要的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
洞内保存着许多石器、石棍和石斧等史前文化遗迹,对于研究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文化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7. 双龙洞的科学价值:双龙洞既是一处独特的自然奇观,也是一处重要的地质科学试验场地。
洞内的石笋、石柱等等地质构造,有助于揭示地球的历史演变过程,同时也是研究地质学、地理学和气象学等科学学科的优秀实验室。
8. 双龙洞的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双龙洞景区加强了环境保护意识,注重保护洞内石形、古迹和自然生态,建立了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
在游客游览洞内的过程中,也会被引导保持环境清洁,不随意破坏景区生态环境。
四年级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常用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常用知识点前言金华市是浙江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紧邻杭州,是我国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作为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城市,金华在文化方面也格外繁荣,有许多著名的文化景点和名胜,其中就包括了由于《红楼梦》、《水浒传》等著名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文化名片的双龙洞。
作为一名四年级的语文学生,学习“中国山水”的知识一直是我们要刻苦学习和了解的,而双龙洞作为金华著名的文化景点之一,则是我们非常想去了解和了解的地方。
所以,在这里,将要介绍一些关于双龙洞的常用知识点,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座美丽的城市。
双龙洞的历史双龙洞地处浙江东山南麓,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因建在双龙山脉之中的山谷之间,洞内长注册明(注:“注册明”是明代朱权称呼“显赫”或“名门望族”的词语)云集。
洞内山清水秀,青石溪流,奇花异草,峰峦叠嶂,景色宜人,是一座著名的古代奇观。
清朝康熙年间,为了避免洞内注册明们相互斗争,引起社会动荡不安,清政府有意为之加以控制,割地修道,设立道观,以道家思想为主基调,使其成为道教圣地,其中山门、天王殿、钟楼等几大建筑也逐渐完善。
1900年,义和团运动之后,寺庙改为民宅。
双龙洞的传说###牛白刚拐杖的故事洞内有一段“牛白刚拐杖”的传说,这段故事如下:牛白刚是峨村人,他亲眼目睹了义和团在金华的残忍屠杀,心灰意冷之下,不再起兵反清。
后来,他用拐杖雕成“九龙拜佛图”,每当江湖中有邪恶之徒出现,他就用拐杖指向对方,对方无条件俯首称臣。
在牛白刚去世之后,他的拐杖便被放在了双龙洞内。
###龙神珠的传说双龙洞洞内还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龙神珠的传说。
据传说,龙神珠是一只白虎在双龙洞内生病时所化。
一天,注册明们发现了一只病态的白虎,并想要将其杀死。
就在此时,一位登仙的仙女出现了,并把白虎带走了。
当仙女回到天界之后,白虎却变成了一枚珠子,仙女便将其放进了双龙洞的龙门内。
据说,这枚神珠可以招财、辟邪、消病等等。
双龙洞中的建筑双龙洞洞内石柱大堂、唐式石雕佛像、古石碑刻和砖雕浮雕等文物的存在,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记金华的双龙洞金华市乃是浙江省一个有名的文化名城,是华东地区有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
这里有着许多有名的景点,例如婺源、赣江、双龙洞等等。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金华市的双龙洞。
双龙洞坐落在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中白乡,顾名思义,这里有两只龙。
这其中有一只大龙,另外一只小龙,则在其中蝇头小巷中。
虽说这个景点不如婺源那么知名,可是对于我们当地的居民来说,这却是一个名声在外的美景。
双龙洞历史悠久,由于其密林垂杨、清溪潺流、山岩嶙峋、古树参天,如只如水阁染烟,具有极高的传统文化价值和生态景观价值。
相传,这个世界上真正万物平衡的代表就是龙,因此龙成为了保护和平、代表祝福、战胜邪恶的重要象征。
在双龙洞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只龙翘起的巨龙尾,龙头在岩壁上安然栖息,给人一种好似龙在此生活的感觉,非常惊奇而又神秘。
除了龙,我们还能见到形态各异的动物,例如接引亭前的狮子、玲珑园内的珊瑚树、参天古木、水葱沼泽等。
双龙洞也有一个特殊的景观,那就是“小桥、流水、人家”,这里已经成为了许多游客拍照留影的绝佳角落。
关于双龙洞的传说更是多姿多彩。
一般来说,这里广为流传着“十里桃花、古洞婆婆”的故事,这个故事源自汉代时期,当时恺之、屠死之两位诗人在此往来,他们留下了许多反映当时风俗变迁的小说和诗篇,这成为了启迪这片土地上历史发展的宝贵财富。
我们学习古代传统文化的时候,不仅要了解其分布和传承情况,也要了解它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还要尊重并且以情感和使命感来体现、传播、繁荣和发展这些文化。
双龙洞就是一个可以观赏自然景观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圣地,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的体现。
知识点:1. 传说和神话是指原始的、幼稚的、古老的,以表明某种观点或某种现象为特征的、缺乏可靠性的故事。
2. 民间传说是一种通过口头传承的故事,故事的神秘、传说性、神话性、戏谑性和幽默感等特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 自然文化遗产是指顺应、利用、发展和保护大自然资源而发展出来的文化,这些文化代表了环境、历时、发展、人物和文化等层面的建筑、城市、农村、乡村、办公场所和社会现象。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7.《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原创连载,转载必究 统编版四语下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持续更新中)17.记金华的双龙洞学习目标1.认识“浙、簇”等7个生字,会写“浙、罗”等15个字,会写“杜鹃、气势”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课文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著名作家、教育家,中国童话创作的拓荒者,文化教育界的巨匠。
1919年开始发表小说、新诗、散文、文学评论和话剧剧本。
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等。
本文节选自《小记十篇》中的《游了三个洞》。
1.我会读。
一类字:浙zh è 罗lu ó 杜d ù 鹃ju ān 窄zh ǎi 郁y ù 肩ji ān 臀t ún 移y í 额é 陆l ù 乳r ǔ 笋s ǔn 端du ān 源yu án二类字:浙zh è 簇c ù 兀w ū 臀t ún 漆q ī 蜿w ān 蜒y án易错音:系(jì xì)绳子 稍(shāo sāo)微 蜿(wān wǎn)蜒漆(qī xī)黑 孔隙(x ī x ì) 盘曲(qū qǔ)而上浙(zhè zè )江 仿佛(fú fó ) 呈(chéng céng)粉红色一簇(c ù z ú) 臀部(t úndi àn ) 狭窄(z ǎi zh ǎi )答案:jì shāo wān qī x ì qū zhè fú chéng c ù t ún zh ǎi多音字:xì(关系) 系jì(系绳子)2.我会写。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相关知识
《记金华的双龙洞》相关知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关注本店铺,下次再找不迷路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
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
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
是按空间顺序写的。
表达了作者叶圣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本文入选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素材积累】
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
开拓一条怎样的路,装订一本怎样的书,这是一个人生命价值与内涵的体现。
有的人的足迹云烟一样消散无痕,有的人却是一本耐读的厚书,被历史的清风轻轻翻动着,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以深情的启迪与深刻的昭示。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原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原文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公路盘曲而上。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
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要点及习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要点及重要习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叶圣陶,这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
游览顺序是: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
2、双龙洞——雄伟、惊险、神奇
2、学习了《记金华双龙洞》,我感受到了双龙洞是多么雄伟、惊险、神奇啊!
3、《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三自然段、填写关联词。
★一路上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溪声也时时()。
这段话中的反义词有()——()、()——()。
这段话表现了溪流的()和(),表达了作者对溪流的()。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不比做什么,()很值得观赏。
(凌风)。
四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
四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简介本文主要介绍四年级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的阅读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相关知识点。
该课文是一篇记叙文,作者讲述了金华的一处景点——双龙洞的情况,并对其中的石刻、瀑布和美景等景观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文本理解文章概述《记金华的双龙洞》以记叙文的形式讲述了金华双龙洞的情况,文章首先引出洞中的石刻和瀑布,接着详细描写了洞中各种石刻的形态、内容和历史背景,最后再描述了洞顶的美景以及瀑布的雄浑壮观。
文章结构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双龙洞的石刻和瀑布进行描写;第二部分则是对双龙洞顶部的美景和瀑布的完整描绘。
文章特点本文的描写具有强烈的感人亲切性,即使是陌生的事物,在作者的文字描写下也能让人产生强烈的感受,读来自然而然地对金华双龙洞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文章中也采用了许多生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双反和夸张等,增强了描写的艺术感染力。
词语解析本课文重点涉及以下词汇及短语:•双龙洞:金华市下半城区的一处风景区,以荷花瀑布和山洞为主要景观。
•荷花瀑布:双龙洞内的瀑布之一,因其水流仿佛落在荷叶上而得名。
•石龟、石马、石人等各种石刻:双龙洞内壁上的各种古代石雕工艺品,包括雕刻的龟、马、人等形象。
•雕龙画凤:双龙洞内的一处石刻,是古代艺术中的一种技艺。
•岩石壁画:洞里的一些绘画作品,画面也多与古代神话传说有关。
•小桥流水人家: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意为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
•狡兔三窟:意为聪明的兔子有三个窝藏的地方。
历史文化双龙洞是一处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风景区,其内部壁画、石雕等文物代表了古代艺术和宗教信仰的重要历史遗存。
文中提及的“雕龙画凤”就是古代石雕艺术中的重要题材之一,雕刻的内容通常是龙、凤或龙凤纹饰。
而岩石壁画则是一种古代绘画形式,广泛应用于宗教、神话等领域。
在双龙洞的壁画中,也包括了一些与神话传说有关的主题。
旅游推荐双龙洞作为金华市内一处古老的旅游景点,历史悠久,景色秀美。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生字词:1、多音字:曲 qū曲折 qǔ乐曲转 zhuàn 转圈zhuǎn转弯2、近义词:仿佛——似乎宽广——宽敞蜿蜒——曲折明艳——明丽观赏一一欣赏依据——根据3、反义词:蜿蜒——笔直明艳——暗淡聚集——分散拥挤——松散宽广——狭窄昏暗——明亮4、词语解释:盘曲:盘旋曲折。
明艳:明亮鲜艳。
气势: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和态势,本课指山高大宏伟的样子。
时而:有时候。
突兀:(山)高高耸立。
森郁: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蜿蜒:弯弯曲曲。
名目:事物的名称。
颜色各异:颜色很多,各不相同。
观赏:观看欣赏。
十来进:房屋分成几个庭院,每个庭院称为一进。
十来进就是从前到后十来个庭院连在一起。
变化多端:端,项目。
变化多样。
二、句子理解: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这是一个比较句,拿满山开遍的映山红与盆栽的杜鹃花相比,比的结果是山上的映山红“有精神”。
“有精神”本来是形容人的,这里借用,形容花的长势好。
盆栽的杜鹃花也是映山红,为什么比不过山上开的呢?山上的映山红根深叶茂,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植株高大,花朵大而繁多。
盆栽的人工培育娇嫩而不茁壮,比起山上的映山红就显得逊色了。
②“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这一段有两句话。
作者抓住溪流进行观察来具体描写很有意思。
因为水有源,既然溪流的水是从双龙洞里流出来的,作者的目的地就是双龙洞,因此“一路迎着溪流”,这既说明了溪流与洞有直接关系,也通过一个“迎”字点明了水流的方向与作者行进的方向刚好相反。
溪流声时时变换调子,写的是溪流,实际上说明了双龙洞周围的地势环境,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最后一句就点明了双龙洞的准确位置,同时也为作者开始参观双龙洞起了过渡作用。
③“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能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一、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清游览顺序,了解游览景点,理解课文内容。
3.理清游览顺序,了解游览景点,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并围绕一个事物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了解双龙洞的美丽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是现代童话创作的重要奠基人。
主要作品:童话《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
三、我会写注音及组词浙:zhè(浙江、浙菜、浙商)罗:luó(罗列、天罗地网、星罗棋布)杜:dù(杜鹃、杜绝、杜撰)鹃:juān(杜鹃花)窄:zhǎi(宽窄、狭窄、窄小)郁:yù(郁闷、忧郁、郁郁葱葱)肩:jiān(肩膀、肩背、摩肩接踵)臀:tún(臀部、臀围、后臀)移:yí(移动、转移、愚公移山)额:é(额度、额角、名额)陆:lù(陆地、陆军、陆续)乳:rǔ(乳房、母乳、石钟乳)笋:sǔn(竹笋、春笋、石笋)端:duān(端正、两端、变化多端)源:yuán(水源、源头、来源)四、我会认注音及组词浙:zhè(浙江、浙菜、浙商)簇:cù(一簇、簇拥、花团锦簇)臀:tún(臀部、臀围、后臀)漆:qī(漆黑、油漆、如胶似漆)蜿:wān(蜿蜒)蜒:yán(蜿蜒)五、多音字曲:qū(曲折)qǔ(乐曲)转zhuàn(转圈)zhuǎn(转弯)调:diào(调动)tiáo(调节)系:xì(关系)jì(系鞋带)六、近义词仿佛——似乎宽广——宽敞蜿蜒——曲折时而——有时明艳——明丽变换——更换聚集——集中观赏一一欣赏依据——根据稍微——略微等候——等待七、反义词蜿蜒——笔直明艳——暗淡聚集——分散拥挤——松散宽广——狭窄昏暗——明亮变化多端——一成不变八、理解词语1.盘曲:盘旋曲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图文讲解知识点一、生字词1.多音字曲qū曲折qǔ乐曲转zhuàn 转圈zhuǎn转弯2.近义词仿佛——似乎宽广——宽敞蜿蜒——曲折明艳——明丽观赏一一欣赏依据——根据3.反义词蜿蜒——笔直明艳——暗淡聚集——分散拥挤——松散宽广——狭窄昏暗——明亮4.词语解释盘曲:盘旋曲折。
明艳:明亮鲜艳。
气势: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和态势,本课指山高大宏伟的样子。
时而:有时候。
突兀:(山)高高耸立。
森郁: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蜿蜒:弯弯曲曲。
名目:事物的名称。
颜色各异:颜色很多,各不相同。
观赏:观看欣赏。
十来进:房屋分成几个庭院,每个庭院称为一进。
十来进就是从前到后十来个庭院连在一起。
变化多端:端,项目。
变化多样。
二、句子理解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这是一个比较句,拿满山开遍的映山红与盆栽的杜鹃花相比,比的结果是山上的映山红“有精神”。
“有精神”本来是形容人的,这里借用,形容花的长势好。
盆栽的杜鹃花也是映山红,为什么比不过山上开的呢?山上的映山红根深叶茂,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植株高大,花朵大而繁多。
盆栽的人工培育娇嫩而不茁壮,比起山上的映山红就显得逊色了。
2.“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这一段有两句话。
作者抓住溪流进行观察来具体描写很有意思。
因为水有源,既然溪流的水是从双龙洞里流出来的,作者的目的地就是双龙洞,因此“一路迎着溪流”,这既说明了溪流与洞有直接关系,也通过一个“迎”字点明了水流的方向与作者行进的方向刚好相反。
溪流声时时变换调子,写的是溪流,实际上说明了双龙洞周围的地势环境,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最后一句就点明了双龙洞的准确位置,同时也为作者开始参观双龙洞起了过渡作用。
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能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原文及知识点【课文原文】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公路盘曲而上。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
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四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
四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叶圣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亲爱的读者,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四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欢送阅读!四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原文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适宜,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欣赏.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__________本文作者叶圣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四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一、需要注意的字音浙江zhè 盘曲qū 呈现chéng 森郁yù孔隙xì漆黑qī 逐一zhú 蜿蜒wān yán即使jí适宜shì多音字曲:qū 曲折调:diào调子好:hào好奇qǔ 歌曲tiáo 调整hǎo美好二、需要注意的字型浙(浙江) 桐(梧桐) 簇(一簇) 稍(稍微)逝(逝世) 铜(铜矿) 族(民族) 捎(捎信)乳(钟乳) 据(根据) 源(源头) 端(一端)乱(凌乱) 锯(电锯) 原(原来) 瑞(瑞雪)擦(板擦)(擦伤)(摩擦)(擦除)据(根据)(据说)(凭据)(依据)源(起源)(源头)(源源不息)(源流)额(额外)(超额)(额头)(定额)Shāo 树(梢)(稍)微发(烧)(捎)信Wān (豌)豆(蜿)蜒(弯)曲港(湾)Yuán (原)委源(头)元(旦)公(园)三、需要掌握的词语解释精神:气势.形容生长得茂盛的样子.山势:山的走势,上下起伏的样子.指点:指出来使人明白,点明.上源:上方的源头四、近义词精神——(茂盛) 明艳——(明丽) 聚集——(集合)昏暗——(幽暗) 登陆——(上岸) 依据——(按照)五、反义词昏暗——(明亮) 拥挤——(宽敞) 聚集——(分散)宽——(窄) 缓——(急) 浓——(淡)六、照样子写词语或浓或淡:或高或矮、或大或小、或老或少、或多或少七、句子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适宜,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设问句,其中“刚〞“再〞突出船小.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比喻句,把外洞比作大会堂,说明那里宽敞.用举例说明的方法,补充说明那里大.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欣赏.(要求会造句)条件关系复句,说明内洞景色奇特.八、相关练习1、本文作者是我国教育家、作家(叶圣陶),他还写过『爬山虎的脚』『稻草人』.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我是从题目中的(记)字知道的.是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3、写出游览顺序及景物特点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色彩鲜艳宽有气势高大宽敞低矮狭窄昏暗黑大奇美4、这里为什么叫双龙洞?答:因为这内洞洞顶有两条颜色不同的自然形成的龙形钟乳石.四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上『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的时候,我着重关注情境教学这个对自己来说还不是很熟悉的领域.众所周知,情境导入的方法比拟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种方式也比拟受学生欢送.可是过去大多情况我只是把这个彩抹亮了开课前的几分钟,例如:讲故事. 看动画.听导游介绍,有时也把一些情境教学用在拓展活动方面,如扮演小记者.辩论赛……如何让情境教学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整节课都活泼在老师悉心创造的气氛.情境中,恐怕最辛苦的环节莫过于教学设计了,在设计整堂课之前,熟悉和挖掘教材自然不必多言.只有在此根底上老师发挥自己的创作灵感,就如同导演设计一个好的剧本一样,让学生像演员一样在你创造好的剧本中积极主动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同时又有自己灵活发挥和再度创造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看电视的时候发现现在很多综艺节目很不错,像各种挑战啊.夺标啊,我觉得很能吸引人,同时又能够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所以,『记金华的双龙洞』节课就被我设计成为一次夺标旅游.让学生在游玩.探索的过程中去感受.去理解.去学习.在过去课堂驾驭能力不够的时候,我往往设计好思路让学生跟着一步一步到达教学目的,不敢越雷池半步,甚至学生稍微哪个步子跨大了一点,都害怕自己慌了阵脚.现在我觉得:既然给了孩子足够的发挥和创造空间,就要积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时候老师的根本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能否收放自如,灵活驾驭,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整堂课成功与否的另一关键因素.相反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近似荒唐的想法或见解让大家出乎意料时,老师假设能以巧妙或者幽默的方法灵活以对,这种教育机智更是一大看点.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一些细小的环节,精心设计我们的课堂语言.力求生活化.通俗化贴近孩子们与他们取得共鸣,会让孩子少些反感,多些激情;力求创设一种没有学生与老师这种概念的境界.在这节课中,老师和孩子都是剧本中的一个演员,只是各自分工不同罢了,学生是游客挑战者,老师是导游,这样一来,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上下的界限,有的只是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着重从口语交际.情感体验.合作探究这一块着手.例如:调查问卷是教育让学生做什么事都得有方案,即使是游玩,也要有所收获.课文的两条线索,都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方法:自主制定旅游线路图,使得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角色,积极的寻找课文中作者的旅游路线,一下子就了解了文章的明线,而整堂课快结束时在地形图的根底上绘制小溪流水线路图,则让学生发现了文章的暗线.路上的美景,则着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伴随『春之声』的音乐去感受,对于没去过的新地方,学生一定是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进去探险.所以放手让他们进去自己游玩,大致了解双龙洞的特点(这一段是看录像,运用多媒体到达直观形象的效果)如何详细了解双龙洞各局部的特点,这一局部需要老师引导,于是我采用协助导游完成绘制双龙洞地形图任务:一是打破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界限,不能让他们感觉老是他们在那里挑战这个挑战那个辛苦得很,而导游也就是老师很逍遥.二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帮助老师,大家一边看.一边找.一边讨论.一边画,师生融洽,不知不觉地了解了双龙洞的各局部的主要特点,完成了教学目标.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体验内洞奇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看着老师出示的未命名的钟乳石图片,说一说钟乳石的样子,给它取个名字,有的说“定海神针〞“牛郎织女〞“擎天一柱〞“碧海云潭〞,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为他们感到快乐.孔隙这一段是文章的重难点,我主要引导学生从船小.乘坐方式独特以及乘船时的感受去体会孔隙的低小,自己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相结合,去读.去评.去想象.去感受,让学生真正地从内心感受到孔隙的特点.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赏识,一个专注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击掌,都是对学生极大的鼓励,旅游结束的“致全体小朋友的一封信〞中,称赞他们在这次夺标旅游活动中表现突出,学会了合作学习,绘制了非常有价值的双龙洞旅游线路图及地形图,他们已经成为小旅游家.小探险家.小绘图专家.小科学家了.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开掘自己的闪光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满足感和自我肯定中结束学习.课堂中重视表达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表达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努力表达新课改的精神.但是由于本课知识点较多,一课时时间又比拟紧张,所以安排朗读与指导朗读的安排就显得少了些,文本对话表达得还不够,如果能用两课时安排进度慢一点,带着学生细细体会.感悟文章本身语言文字的优美,对于丰富他们的情感.学习写作都会有更大的帮助.。
4 记金华的双龙洞(1)-要点梳理
4 记金华的双龙洞(1)【基础须知】我会解词语盘曲(pán qū):盘旋曲折。
明艳(míng yàn):指色彩明亮鲜艳。
突兀(tū wù):(山)高高耸立。
森郁(sēn yù):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蜿蜒(wān yán):(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变化多端(biàn huà duōduān):形容变化极多。
也指变化很大。
颜色各异(yán sé gè yì):颜色很多,各不相同。
【重点梳理】一、教材说明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游记,节选自《小记十篇》一书,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
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金华的双龙洞是浙江金华的名胜。
因为内洞的洞顶有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所以叫“双龙洞”。
课文是按游览顺序写的。
依次写了“游览的时间、地点: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内洞→游内洞→出洞”六部分内容。
课文在叙述双龙洞内部情景时,主要介绍了三处景点。
先简要介绍了游览外洞的情景;接着详细介绍了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最后重点介绍了游内洞的情景。
二、课文结构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六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路上见闻。
第三段(第4自然段):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
第四段(第5自然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
第五段(第6、7自然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
第六段(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乘船出洞。
【难点再现】1.课文中作者的游览顺序是什么?每一处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按照“游览顺序”写的,即“移步换景”,走到哪儿看到哪儿写到哪儿。
作者先写了上山路上所看到的景色,主要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映山红,让人看了精神倍增;接着写了随着山势不断变换调子的溪流;然后写了双龙洞洞口,特点是很宽,很有气势;走近洞口,就是外洞,特点是非常宽敞;继而作者重点描写了孔隙,通过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孔隙矮、窄的特点;最后描写了内洞,其特点是黑、大、奇。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和同步练习及答案
知识点一、生字词1.多音字曲qū曲折qǔ乐曲转 zhuàn 转圈 zhuǎn转弯2.近义词仿佛——似乎宽广——宽敞蜿蜒——曲折明艳——明丽观赏一一欣赏依据——根据3.反义词蜿蜒——笔直明艳——暗淡聚集——分散拥挤——松散宽广——狭窄昏暗——明亮4.词语解释盘曲:盘旋曲折。
明艳:明亮鲜艳。
气势: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和态势,本课指山高大宏伟的样子。
时而:有时候。
突兀:(山)高高耸立。
森郁: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蜿蜒:弯弯曲曲。
名目:事物的名称。
颜色各异:颜色很多,各不相同。
观赏:观看欣赏。
十来进:房屋分成几个庭院,每个庭院称为一进。
十来进就是从前到后十来个庭院连在一起。
变化多端:端,项目。
变化多样。
二、句子理解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这是一个比较句,拿满山开遍的映山红与盆栽的杜鹃花相比,比的结果是山上的映山红“有精神”。
“有精神”本来是形容人的,这里借用,形容花的长势好。
盆栽的杜鹃花也是映山红,为什么比不过山上开的呢?山上的映山红根深叶茂,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植株高大,花朵大而繁多。
盆栽的人工培育娇嫩而不茁壮,比起山上的映山红就显得逊色了。
2.“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这一段有两句话。
作者抓住溪流进行观察来具体描写很有意思。
因为水有源,既然溪流的水是从双龙洞里流出来的,作者的目的地就是双龙洞,因此“一路迎着溪流”,这既说明了溪流与洞有直接关系,也通过一个“迎”字点明了水流的方向与作者行进的方向刚好相反。
溪流声时时变换调子,写的是溪流,实际上说明了双龙洞周围的地势环境,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最后一句就点明了双龙洞的准确位置,同时也为作者开始参观双龙洞起了过渡作用。
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能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