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武汉市元月调考九年级化学试卷(有答案)
2017-2018武汉市解放中学九年级化学9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武汉市解放中学2017-2018学年度九(上)阶段检测(一)化学试题一、选择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烂 D.胆矾研碎2.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固体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 B.分子间距 C.原子大小 D.原子种类3.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C.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不能变成软水4.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6.下列关于氧气(O)的说法不科学的是()2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氧气B.硫在氧气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氧气D.实验室常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的氧气7.某学生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中,其结果是()A.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B.反应速率变慢,生成氧气的量减少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D.反应速率变慢,生成氧气的量增多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下图所示两个实验。
已知铜在加热时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②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④实验取用钢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含1/5体积的氧气。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28.(4分)用化学用语或按要求填空:(1)3个锌原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2个氯离子。
(4)以下物质:①液氧;②肥皂水;③净化了的空气;④铜片;⑤过氧化氢;⑥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
{3套试卷汇总}2017-2018武汉市九年级统考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2O 、H 2O 2、H 2SO 4中均含有氢分子 B .KCl 、KClO 、KClO 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 .、、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D .CO 、CO 2、H 2CO 3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答案】D【解析】A .H 2O 、H 2O 2、H 2SO 4中均含有原子,故说法错误;B .KCl 、K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显+1价,化合价相同。
KClO 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显+5价。
故说法错误;C .表示的是原子,故错误;D .CO 、CO 2、H 2CO 3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说法正确。
故选D 。
2. “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 ) A .1种 B .2种C .3种D .4种【答案】B【解析】根据常见物质的名称与俗称来分析解答。
【详解】苛性钠、火碱和烧碱都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所以“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有两种。
故选B 。
3.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2N B .OC .CuD .2CO【答案】C【解析】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 .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能表示一个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 .O 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 .Cu 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D .该符号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能表示一个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C.稀氨水中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D.盐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可用于除铁锈【答案】D【解析】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正确;B、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故正确;C、稀氨水中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故正确;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错误。
湖北省武汉市2017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家庭厨房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水沸腾C.天然气燃烧D.菜刀生锈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3.如图各装置成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A.装置①:制氧气的发生装置B.装置②:由a进气收集O2C.装置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D.装置④: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应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以及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反应容器中的剩余物都为混合物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大试管、集气瓶B.烧杯、玻璃棒C.酒精灯、铁架台D.导气管、单孔塞6.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A.①③⑥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7.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PM2.5…B.纯净物:人呼出的气体,澄清石灰水、冰水…C.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D.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可燃性…8.如图,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已知白磷的着火点40℃,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在下列说法中:①实验中装入药品后,应先夹紧弹簧夹,再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②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是先鼓后瘪.③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中的水会自动喷射出来,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④白磷燃烧熄灭后,应及时打开止水夹.⑤本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⑥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地步炸裂.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A.3个B.4个C.5个D.6个二、非选择题9.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标明反应类型.铁的氧气中燃烧:、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10.空气日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如表是某地空气质量日报:2016年5月1日2016年5月11日二氧化硫63 二级二氧化硫33 一级一氧化碳59 二级一氧化碳55 二级。
2018-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元月调考化学试卷(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8-2019 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元月调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 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 分)1.(3 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胆矾研碎B.牛奶变质C.蔗糖溶解D.铁水铸锅2.(3 分)下图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C. D.3.(3 分)以下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 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C.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D.它们都可用于切割玻璃4.(3 分)下列关于“C2H5O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B.C.D.5.(3 分)如图为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活性炭净水与明矾净水原理完全相同B.活性炭净水器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C.水从下进,从上出是为了操作方便D.它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部分色素和臭味6.(3 分)有关灭火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可端下油锅②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③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④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⑤汽油着火,可用水浇灭⑥酒在桌上的酒精着火,可用湿抹布盖灭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②④⑤7.(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②化学式中各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④水分子中含有2 个氢原子和1 个氧原子⑤N(NO2)3 中氮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2:3⑥自然界的物质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⑦物质都由分子构成A.③④⑥B.①⑤⑦ C.①③⑤D.②④⑦8.(3 分)某兴趣小组取一定量KClO3 和MnO2 的混合物加热制取O2,试管内剩余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 时,若MnO2 质量分数为25%,则生成氧气的质量等于二氧化锰的质量B.t2时,氯酸钾已经完全分解C.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t3=t2>t1D.根据图中数据无法确定a 的值二、解答题(共5 小题,满分26 分)9.(4 分)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
2017-2018湖北省武汉市市辖区硚口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化学试卷和答案
2017-2018硚口区九年级化学10月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生锈 B水灌溉农田C酸雨浸蚀大理石雕像 D动植物呼吸2下列有关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A大致了解各层火焰温度 B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C收集氢气 D探究微粒的运动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实质的是()A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 B分子间间隔变小C分子间隔变小 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之间去4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5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D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电子数6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和③属于同种元素B ②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C ①和④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D ②表示是阳离子7下图中的三个实验都是课本用来说明分子的有关性质的,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A实验1只为了说明分子有质量B实验2只为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隔C实验3只为了说明氨气能够使酚酞变红D三个实验都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运8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汞原子、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B汞和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C生成的和个数比为1:2D在该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汞原子和氧原子9了解物质构成的微观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下列有关原子的结构说正确的是:①原子不可再分②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电子带负电④原子核带正电⑤原子核体积很小,核外有相对很大的空间⑥电子的质量比原子核的质量大A 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④⑤D ③④⑤10. 在一定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如下(○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组成水的氢、氧元素和氢气、氧气中的元素存在形式相同B 1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构成的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不是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水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是2:2:1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凡是最外层排满 8 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②凡是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③电子排布都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④任何离子在化学反应中都不会再分⑤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⑥同种元素的粒子其化学性质相同A ①②B ⑤C ③④D ①②⑤12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试卷3套精选★武汉市2018年九年级质量调研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uO+CO 高温Cu+CO2B.CaCO3高温CaO+CO2↑C.CO2+Ca(OH)2=CaCO3↓+H2O D.Zn+2HCl=ZnCl2+H2↑【答案】B【解析】分解反应为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详解】A、CuO+CO 高温Cu+CO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B、CaCO3高温Ca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C、CO2+Ca(OH)2=CaCO3↓+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D、Zn+2HCl=ZnCl2+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分解反应为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
2.今有下列①②③④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了四种元素B.②表示阳离子C.③表示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答案】C【解析】A、根据不同种元素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②和④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故A错误;B、在②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镁原子,故B错误;C、粒子③的质子数是11,属于钠元素,是金属元素,故C正确;D、粒子①中,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3.青少年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A.贫血B.坏血病C.佝偻病D.甲状腺肿大【答案】C【解析】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所以错误。
B、人体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所以错误。
{3套试卷汇总}2017-2018湖北省名校中考综合素养调研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将密封良好的饼干从平原带到高原,包装袋会鼓起,这是因为A.饼干的质量变大B.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C.高原地区大气压强较大D.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答案】D【解析】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故选:D。
【点睛】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A.石灰石和盐酸B.氧化铁和盐酸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答案】D【解析】A、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氧化铁是红色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溶液呈黄色;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
故选D。
点睛∶只有那些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方可要借助酸碱指示剂石蕊或酚酞,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才能判断反应发生。
3.在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可获得直饮水,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B.②中超滤膜的作用是过滤C.③中紫外灯照射,消毒杀菌D.上述操作获得的直饮水为纯净物【答案】D【解析】A、①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吸附水中的杂质,不符合题意;B、超滤膜的作用是过滤,不符合题意;C、紫外灯照射可以对水进行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D、经吸附、过滤、消毒后只是除掉了水中的部分杂质,不是纯水,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
4.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化学反应能实现下图所示的转化。
(图中“→”表示“反应生成”,其它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
左下表所列A一D四组物质中,不能完全实现图示转化的一组是甲乙丙A 过氧化氢水氧气B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C 甲烷二氧化碳水D 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会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生成氧气,故A正确;B、氯酸钾加热会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化钾不能生成氧气,故B不正确;C、甲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C正确;D、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D正确。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元月调考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湖北省武汉市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元月调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篝火燃烧B.H2O2溶液中加入MnO2C.铁钉生锈D.活性炭吸附毒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篝火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H2O2溶液中加入MnO2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活性炭吸附毒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3分)(2012•衡阳)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 CO2 O2 H2O W反应前质量(g) 6 58 5 23反应后质量(g) X 10 32 0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W是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W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X的值为4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利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多,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进而书写出反应的表达式,判断反应的类型据此回答问题即可.解答:解:由于四种物质中W和氧气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且反应物反应的总质量是23g+(58g﹣10g)=71g,而水的质量增加且增加值是32g﹣5g=27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所以二氧化碳必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是71g﹣27g=44g;此反应的表达式可表示为W+O2→CO2+H2O.A、由于该反应的表达式是W+O2→CO2+H2O,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征;B、有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27g×=24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44g×=32g,两者的质量和为56g,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58g﹣10g=48g,所以可判断W中含有氧元素;C、由B的分析可知W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由以上分析知X的值等于44g+6g=50g;故选C.点评: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反应后质量和反应前进行比较,质量增加了说明是生成物,质量减少了是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3.(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D.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原子的定义考虑;B、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根据原子的构成考虑;D、根据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说法正确;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B说法错误;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故C说法正确;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所以不一定是单质,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知道单质的定义,原子的构成.4.(3分)(2013•海安县模拟)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是()A B C D选项实验设计实验目的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证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大于空气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及碳酸的酸性证明方法分析,B、根据高低蜡烛熄灭的顺序分析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析;C、要研究燃烧的条件,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做对比实验;D、证明铁生锈的条件,还缺少一个没有水存在的对比实验.解答:解:A、将二氧化碳倒入盛水的塑料瓶中,拧紧瓶盖后瓶子变瘪,只能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或和水反应,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应该通过加入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证明,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高低不等的蜡烛熄灭的顺序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故能达到实验目的;C、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只能证明燃烧与温度是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有关,不能证明是否需要氧气,需要在盛热水的烧杯里放适量的红磷,故不能达到目的;D、铁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图示实验只能说明铁在水中不易生锈,应补充一个铁钉不与水接触的实验即在干燥的空气中,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验证实验的设计成功的关键,以及控制变量法的正确应用,难度较大,关键是明确各实验的原理.5.(3分)(2012•淮安)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解答:解: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环境温度降低,但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不能降低,故A错误;B、生成的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能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故B正确;C、该反应生成了水,形成的水蒸气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减少,从而减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故C正确;D、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使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6.(3分)如图装置可用于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中可观察到装置①的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红色B.装置②可验证二氧化碳,还可以吸收一定量二氧化碳C.实验前,应先点燃装置③的酒精灯,再通一氧化碳,以免污染空气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装置①的酒精灯,继续通一氧化碳至玻璃管冷却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实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颜色进行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进行分析;C.根据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回答;D.根据炽热的铜能被空气重新氧化进行分析.解答:解:A.因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单质铜,氧化铜是黑色,单质铜是红色,故说法正确;B.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液体变浑浊,可检验二氧化碳并吸收一定的二氧化碳,故说法正确;C.为排出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应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故说法错误;D.因为炽热的铜能被空气重新氧化,故要继续能一氧化碳至玻璃管冷却,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氧化碳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3分)如图,相连的两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a b c d eA S O2CO H2O CO2B H2O2Cu 稀盐酸CaCO3C CuSO4Mg 稀盐酸Zn NaClD Al O2 C CuO H2A.A B.B C.C D.D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氧气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推测,金属能与氧气、酸和某些盐反应,酸能与金属氧化物、某些盐、碱反应,知道:一氧化碳和氢气具有还原性.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酸碱盐之间发生反应需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能还原金属氧化物,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把各物质代入检验是否发生反应:A、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故A错误;B、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B错误;C、锌不能与氯化钠反应,故C错误;D、铝与氧气能反应,氧气与碳能反应,碳与氧化铜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氧化铜和氢气能反应生成铜和水,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常见物质性质的理解和记忆,以便灵活应用.8.(3分)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和铁,一定不含镁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本题可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及物质的化学性质,采用逐一验证法进行解答,也可正向理论推断.首先从滤出的固体不能和盐酸反应可以对A、B两项进行判断;其次从金属活动顺序及题中给的信息“一定量的镁粉”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镁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所以加入镁粉,首先镁粉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置换出单质铜,如果镁粉足量可以再继续和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没有镁剩余,且没有生成铁单质.A、滤出固体不可能有铁和镁,因为二者和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A不正确.B、因为镁粉首先要和氯化铜反应,所以生成物一定有铜,结合A的分析一定不会有铁和镁,所以不正确.C、因为镁粉参与反应,所以滤液一定有氯化镁.由于生成的固体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即不存在铁单质,所以铁元素就一定在溶液中,即氯化亚铁不可能参与反应,所以也一定有,当镁粉少量时,氯化铜可能剩余,所以C正确.D、氯化铜不一定有,因为当加入镁粉恰好能和氯化铜反应完时,所以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运用以及半定量(如一定量、过量、少量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二、解答题9.(4分)溴元素的符号为Br,如图1是Br﹣(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如图1中x=35 .(2)溴属于非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图2表示的微粒中,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E (填字母序号)(3)在点燃条件下,M和N反应生成P和Q.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B.一个M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C.生成P和Q的分子个数比为l:l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为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2)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据此分析解答即可;(3)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甲的分子为3个H原子和1个N原子构成的NH3分子,乙物质的分子为由2个O原子构成的O2分子;生成物丙为由2个N原子构成的N2分子,物质丁的分子为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H2O分子;则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为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解答:解:(1)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溴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5,所以核内质子数为35.故X为35;故填:35;(2)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E中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7,所以可知溴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非金属;E;(3)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2N2+6H2O,可知反应后分子个数增大了,故A错误;B、由A分子的构成可知,一个A分子中含有四个原子,故B错误;C、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2N2+6H2O,生成物P氮气与物质Q水的分子个数比=2:6=1:3;故C错误;D、反应中反应A与生成物D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物质为化合物;反应物B与生成物C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物质为单质;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特点,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的理解与在解题中灵活与的能力,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0.(5分)通过化学学习,已经知道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请结合图回答问题:(1)如果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氢气,同时希望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所选发生装置是 C (填写装置字母).(2)若用图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 b (填“a”或“b”).(3)已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粉末,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如果在实验室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同时希望控制反应的速率,所选的制取装置是BF .(填写装置字母)考点: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C装置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原理是: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反应条件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装置中的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药品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解答:解:(1)如果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氢气,同时希望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所选发生装置是C.故填:C.(2)若用图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由于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则H2导入端为b.故填:b.(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不需要加热,通过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因此发生装置应该用B装置;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F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故填:BF.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1.(6分)如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请推断出各物质后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CO ;(2)写出上述物质间转化时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CO22CO ;(3)转化过程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CuO+C2Cu+CO2↑;(4)已知转化过程④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A、B是黑色固体,在高温下反应能生成红色固体D和C,则A和B可能是氧化铜和碳,生成的D为铜,C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A反应生成E,则A可能是碳,生成的E为一氧化碳,B为氧化铜,F是红色固体,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G,则F可能是氧化铁,生成的G是铁,铁能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铜,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初中阶段接触的红色固体主要是铜和氧化铁,A、B是黑色固体,在高温下反应能生成红色固体D和C,则A和B可能是氧化铜和碳,生成的D为铜,C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A反应生成E,则A可能是碳,生成的E为一氧化碳,B为氧化铜,F是红色固体,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G,则F可能是氧化铁,生成的G是铁,铁能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铜,则H可能是硫酸铜,代入框图,推断合理;(1)由分析可知:E是一氧化碳,故填:CO;(2)碳和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填:C+CO22CO;(3)A是碳,B是氧化铜,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填:2CuO+C2Cu+CO2↑;(4)铁能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亚铁盐和铜,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点评: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题干叙述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12.(6分)为了测定某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假设该赤铁矿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发生反应).【资料】CuO、Fe2O3等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和水,金属元素化合价反应前后不变,如:CuO+H2SO4═CuSO4+H2O.请写出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实验探究】方案Ⅰ取8g赤铁矿粉,加入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1.6g滤渣.则赤铁矿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方案Ⅱ如图,取8g赤铁矿粉与过量的焦炭粉混合后加强热,充分反应.测得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增加了1.32g.如果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根据所学反应3C+2Fe2O34Fe+3CO2↑计算,赤铁矿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40% .【实验分析】方案Ⅰ测出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明显大于方案Ⅱ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是方案Ⅱ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与过量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不能全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写一种即可).【实验反思】方案Ⅱ中点燃酒精喷灯前缓慢通入氮气的作用是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若省去此操作则会导致测出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科学探究.分析:【资料】根据氧化铁与稀硫酸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方案I:赤铁矿粉的质量减去滤渣的质量为氧化铁的质量,从而进一步可求出赤铁矿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方案Ⅱ:氢氧化钠溶液因为吸收二氧化碳质量增加,增加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氧化铁的质量,进一步求出赤铁矿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实验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否全部吸收等分析;【实验反思】根据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等分析.解答:解:【资料】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实验探究】方案I:则赤铁矿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80%;方案Ⅱ:解:设赤铁矿粉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3C+2Fe2O34Fe+3CO2320 132X 1.32g解得:X=3.2g赤铁矿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40%【实验分析】方案Ⅰ测出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明显大于方案Ⅱ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是方案Ⅱ生成的二氧化碳与过量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不能全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实验反思】由于硬质玻璃管中含有空气,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等,所以,方案Ⅱ中点燃酒精喷灯前缓慢通入氮气的作用是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若省去此操作则会导致测出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偏大.故答为:【资料】Fe2O3+3H2SO4=Fe2(SO4)3+3H2O;【实验探究】方案I:80%;方案Ⅱ:40%;【实验分析】方案Ⅱ生成的二氧化碳与过量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不能全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实验反思】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偏大.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可谓考查详尽,即考查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细心、耐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3.(5分)称取40g磁铁矿样品置于玻璃管中,称得样品和玻璃管的总质量为70g,通入足量CO后加热使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冷却后称得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63.6g.试计算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反应前后减轻的质量就是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再根据氧元素的质量求出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从而计算出Fe3O4的质量分数;也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解:反应前后,质量减少了70g﹣63.6g=6.4g,减少的质量其实就是Fe3O4中氧元素的质量.设Fe3O4的质量为X,Fe3O4 ~4O16×4+56×3 16×4X 6.4g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列式为:,解X=23.2g所以Fe3O4的质量分数=×100%=58%答: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58%.点评:学会分析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变化情况,能够利用元素守恒来解答题目.11。
2017武汉市元调---化学卷及问题详解
2016-2017学年度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化学综合试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7.1.13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全卷共10页,两大题,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和座位号。
3.答第I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得答...在.“.试卷..”.上.。
4.答第II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丰。
答在“试卷”上无效。
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K-39 Mn-55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食物变质C.铁锅生锈D.雕刻印章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确的是A.压缩气体时,分子大小发生改变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A.制取B.收集C.验满D.回收Mn024. 有关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有如下说法:①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性质也相同;②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④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钙单质;⑤NH4N03中氨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其中正确的是A . ①②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⑤5. 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并列或包含关系。
若有关概念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选项中的概念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6.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2017武汉市九年级四月调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最新整理)
2017-4-21学年度武汉市九年级四月调考化学试卷2017-4-2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12 O-16 Cl -35.5 Ca -40 Fe – 56 Cu -63.5 Zn -65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24 分)1.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轮胎爆炸D.粮食酿酒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使用化石燃料不会影响环境C.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4.如下图所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 :1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B.将铁制品放在过量盐酸中长时间浸泡除去表面的铁锈C.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河水中难溶性的物质D.用氢氧化纳改良酸性土壤6.某些化学概念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下列有关概念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并列关系B.化合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C.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属于交叉关系D.燃烧与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7.向一定质量FeCl 2和Cu 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B.c 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d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D.e 点时,固体中只含有2 种物质8. 常温下,向加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纳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如图1 所示),并不断搅拌。
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图 2 所示。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以上说法正确的是()①a 点时,溶液中所含溶质为HCI 和NaCl②从b→c,熔液的pH 逐渐变大③c 点时,溶液为无色④取 c 点溶液,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说明原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纳⑤该实验说明氢氧化纳和盐酸反应放热A.①② B.①⑤ C.③④ D.③⑤28.(4 分)图1是由锶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2017-2018学年武汉市元月调考九年级化学试卷(有答案)
2017—2018学年度武汉市九年级元月调考化学试卷(及答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8.1.26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O-16 Cu—64 C-12 Al—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发光B.冰融为水C.食物变质D.矿石粉碎2.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分子的数目一定发生变化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定是分子D.原子可构成分子,但不能构成物质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C.自然界中的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后变为纯水D.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约为2∶15.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晶体,只有一层碳原子厚度,是目前发现的最薄新型纳米材料,强度大、导电性能好。
科学家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关于石墨和石墨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烯是一种化合物B.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C.构成两种物质的碳原子的结构不同D.两种物质都能与氧气反应6.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7.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B.乙实验用于探究分子不断运动,可证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还可达到节约药品,减少对空气污染的目的C.丙实验用于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可证明只有二氧化碳生成,该实验有利于石蜡充分燃烧,防止生成黑烟,实验现象更明显D.丁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②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③实验室可以选择铁丝或红磷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氨气;④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⑤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⑦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④⑦D.③⑤⑦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28.(3分) 人们通过“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又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新鲜的茶叶中富含维生素C(C6H8O6),维生素C由三种___________组成;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所含的Al2O3中,Al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价,Al、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29.(5分) 氧气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四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Cl—35.5 Mn—55 Cu —64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车胎爆炸B.分离液态空气C.死灰复燃D.冰雪消融2.水,滋润万物,是生命之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B.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C.当水结成冰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D.河水经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后的水是纯水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C.离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改变D.所有的原子都含有原子核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所涉及的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变了C.a、b、c、d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D.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5.如下图所示的“错误操作”与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B.不会产生氧气C.灯内酒精挥发D.读数不正确6.对下面符号的理解,正确的是()A.NO2、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是同一化合物B.Fe2+、Fe3+都属于铁元素,是同一种离子C.H2、He质子数、电子数都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D.NH4NO3中氮元素有两种不同的化合价,分别是-3、+57.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2H14O3N2)具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茶氨酸属于氧化物B .茶氨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氨原子构成C .茶氨酸中氢的质量分数最高D .一个茶氨酸分子中有26个原子核8.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 3③SO 2④2Cu O⑤Mg 2+ ⑥2OH -⑦H 2O 2 ⑧Ca(OH)2A .表示分子个数是①②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⑧9.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 1、t 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组合中有错误的是( )①该反应为化合反应②反应过程中密闭容器中物质总重量一直是14g ③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④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⑤该化学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的总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D .④⑤10.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是( )11.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湖北武汉青山2018年元月九年级调考训练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18年元月调考训练题九年级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小题,40分)1、下列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烟尘B.建筑施工导致尘土飞扬C.生活垃圾的焚烧产生有害气体 D.生物的腐烂放出一氧化碳2、下列粒子(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原子B.分子C.离子D.电子3、纳米材料TiO2在光催化作用下,能将甲醛、苯等有害物质降解成CO2和H2O,提高了室内空气的质量。
TiO2中Ti的化合价为()A.-2 B.+2 C.-4 D.+44、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A.铁生锈后质量变大,是因为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立即生成大量氧气,是因为二氧化锰中含有氧元素D.25m3石油气压缩后可装入0.024m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大小发生了改变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6、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数值可能是()A.9 B.10 C.12 D.177、CO与CO2在性质上不同的原因是()A.CO2比空气重B.CO难溶与水C.分子结构不同D.制法不同8、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物达菲可用莽草酸(C7H10O5)制取。
有关莽草酸说法正确的是()A.莽草酸是氧化物 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莽草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7︰10︰5 D.每个莽草酸分子里含有5个氢气分子9、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B.闻气体的气味C.插入燃着的木条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10、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甲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和氧气接触C.图甲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D.若将图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的现象11、下图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其中正确的是()12、酒精温度计中的液柱随温度的变化而升降,这主要是因为()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13、帅帅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D.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14、下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 a g M和 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
湖北省武汉市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起点考试题pdf无答案新人教版
武汉市第二初级中学&武汉二中广雅中学九年级起点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了B.自制冰淇淋C.苹果榨成汁D.铁制品生锈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滴取液体C.点燃酒精灯D.读取液体体积3.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是()A.推广使用节能灯B.少用一次性筷子C.关闭待机电器电源D.尽量使用塑料包装袋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B.氦气用填充探空气球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D.铜用于制造导线武汉教育资源网严禁转载5.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氮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6.点燃蜡烛时及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火焰分为三层,焰心最暗D.燃烧时放出热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被污染的空气是混合物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C.滴瓶上的滴管用过后,先用水洗净再放回滴瓶D.实验室取用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8.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平放在桌面上,当仰视凹液面最低处时,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小华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小华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判断9.托盘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制造的一种仪器。
如果仅用一个20g的砝码取19.5g的食盐,现有如下操作步骤,正确的称量方法是()①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白纸②将20g砝码放在左盘③将20g砝码放在右盘④将游码拨至0.5g处⑤在右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⑥在左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A.①③④⑥B.①②④⑤C.②④⑤D.③④⑥10.某化学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装置已略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武汉市九年级元月调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8.1.26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O-16 Cu-64 C-12 Al-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发光B.冰融为水C.食物变质D.矿石粉碎
2.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分子的数目一定发生变化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定是分子D.原子可构成分子,但不能构成物质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C.自然界中的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后变为纯水
D.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约为2∶1
5.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晶体,只有一层碳原子厚度,是目前发现的最薄新型纳米材料,强度大、导电性能好。
科学家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关
于石墨和石墨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是一种化合物
B.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构成两种物质的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两种物质都能与氧气反应
6.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
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
7.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乙实验用于探究分子不断运动,可证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还可达到节约药品,减少对空气污染的目的
C.丙实验用于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可证明只有二氧化碳生成,该实验有利于石蜡充分燃烧,防止生成黑烟,实验现象更明显
D.丁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
②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③实验室可以选择铁丝或红磷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氨气;
④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⑤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⑦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④⑦D.③⑤⑦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
28.(3分) 人们通过“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又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
新鲜的茶叶中富含维生素C(C6H8O6),维生素C由三种___________组成;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所含的Al2O3中,Al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价,Al、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29.(5分) 氧气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
请回答以下与氧气有关的问题:
(1)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如图1是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图2 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
图2 所示粒子符号为__________
(2) 水通电后可分解产生氧气。
下图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示意图,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
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分) 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且在自然界中可以实现乙和丁的循环。
它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推断:
(1) 若乙是单质,则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由乙→甲的反应一定
..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氧化反应D.有放热现象发生
(2) 若乙是化合物,且甲由两种元素组成,则甲通常的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
(3) 若乙是化合物,且甲由三种元素组成。
则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分) 己知,①稀硫酸不易挥发,且能与碳酸钠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 + Na2CO3 == Na2SO4 + H2O + CO2 ↑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和不同的试剂开展了以下实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A 装置中的液体为热水,导管口放有一小块白磷;B装置中的固体为二氧化锰,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为
____________溶液;C 装置中的液体为冷水,导管口也放有一小块白磷。
连接导管ab。
先打开K1、K2,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加入足量的液体后关闭活塞。
通过对比A、C装置中的实验现象,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制取较纯净的二氧化碳(用排水法收集)。
A 装置中的液体为____________;
B 装置中的固体为大理石,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为稀盐酸;D装置中
的液体为水。
依次连接BDE装置,导气管正确的接口顺序a 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先打开K1,关闭K2,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加入足量的液体后,关闭活塞。
反应一段时间直至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B装置中的空气已基本排尽。
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可在D 装置中收集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实验三:验证CO2与水反应。
A 装置中的液体为紫色石蕊溶液;
B 装置中的固体为碳酸钠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为稀硫酸;
C 装置中的
液体为浓硫酸;D装置中的液体为水;E 装置中放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
依次正确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填装置的字母序号,各装置限用一次)。
先打开K,和K,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加入足量的液体后关闭话塞,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分) 某混合物中含有碳和氧化铜粉末。
为测量该物质中碳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取12.0g 该混合物样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高温加热。
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已知该反应的产物为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结束时该样品中的碳已完全反应。
请计算:
(1)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该样品中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